照片裡的這隻手是一個醫護人員在執行勤務、穿了一整天防護衣後,泡水過度的模樣。
三級警戒已經來到第三周,在疫情加劇之際,有一群人仍然每天穿著悶熱的防護衣在前線抵擋疫情的蔓延。昨天就有一則關於救護車司機及護理人員穿著防護衣時間過長而熱衰竭的新聞。熱衰竭的情況嚴重時甚至可以造成人員的昏迷與死亡。
在新聞爆發前,我們辦公室就有有向市府發出書面質詢表達關心。
目前台北市為了要因應大量的確診患者,成立了巴士勤務專案,目的是要將快篩陽性與PCR確診患者集中接送至檢疫所及防疫旅館。一台巴士上會配置一位公車司機與一位救護技術員,載送大約4至5位確診患者,巴士會到每位患者家中一一接送。
換言之一趟勤務須至少費時2至5小時,而服勤於巴士勤務的司機與救護技術員需要穿著C級防護衣,以至於勤務中不能飲水、如廁。車上為考量病毒傳播的風險,也無法以冷氣協助散熱通風。近日的氣候悶熱,在無法補充水分又悶熱的情況下就有可能導致熱急症的問題。嚴重的話則有不可逆的傷害,而在此之前也已經有新北市的消防員發生熱衰竭的案例。
而防疫巴士其實作為市區行駛接送的接駁工具,便利性與機動性上也較為不足,台北市的住家大多位於狹小的巷弄當中,也就造成巴士只能停等於大馬路上,必須由確診者自行步行一段距離才能搭乘,進而增加風險。
因此我建議市府如果要送往台北市的檢疫所,可以改以徵用民間救護車或其他小型巴士等較為快速的接駁方式來改善效率。這也可以讓確診患者與服勤人員前後分艙後進而改善通風問題。這次疫情來得又急又快,我也理解初期應變措施與政策可能並無法那麼完善,但我仍然期望發生問題後,市府能夠盡速檢討並且修正改善,讓面對疫情的第一線人員能夠更有保障。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HEALTH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醫師詳解看這裡:https://bit.ly/3eZ0Nh2 台灣夏天炎熱,在室外活動最怕中暑,甚是在室內也可能讓人熱出病來!台北醫學大學急診科教授高偉峰提醒,身旁有人中暑可別急著送醫,先用1種方式幫助患者降溫散熱。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
「熱急症」的推薦目錄:
- 關於熱急症 在 呱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熱急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熱急症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熱急症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熱急症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熱急症 在 熱急症---中暑- 精華區HisSoftBal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熱急症 在 救護小學堂熱急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熱急症 在 中暑熱衰竭頭痛當心致命熱急症! 刮痧也要看時辰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熱急症 在 頭痛中暑熱衰竭當心致命熱急症! 刮痧也要看時辰?緩解熱 ... 的評價
- 關於熱急症 在 戶外安全對策本部- 【熱急症】 過去我們分享過很多次有關冷熱 ... 的評價
熱急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防中暑 喝什麼?🥵
最近天氣真的很熱很熱🔥
#中暑 等熱急症 每個人都可能發生!!!
需要我們多加注意! 認真預防!
不增加醫療負擔🙏
常見的症狀像是
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
嚴重時會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
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
真的非常危險!!!
強烈建議大家🙏🙏🙏
每天都要補充足夠的水分💦
這是預防中暑最佳的方式!
💧1. 每天喝足夠量的水💦
以體重x40 ml 做計算!
例如: 60 kg x 40 = 2400 ml
💧2. 從飲食中增加水分
挑選水分多的瓜果類蔬菜入菜🥒
增加水分攝取
💧3. 下午茶吃消暑點心🥣
綠豆薏仁湯是大家熟悉清熱解毒的食物
不加糖吃是最好的!
或者改加 #果寡糖 代替 也能幫助消化道健康
💧4. 番茄汁消暑解渴🍅
選擇無添加糖及鹽的番茄汁
喝起來更加的健康清爽 少負擔
💧5. 無糖麥茶🌾
日本家庭在夏天常會準備無糖麥茶
只要喝250 ml 就能幫助加速體液循環
有助於降低體溫!
希望大家都把健康顧好💪
讓我們在共同抗疫期間
不增加醫護人員的負擔🙏
#夏日補水做得好 #中暑意外自然少
#戴口罩 #勤洗手 #別亂跑
#顧好健康也能為防疫盡一份心力🙏
熱急症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年入夏以來氣溫持續飆高,8月初,35歲的葉姓壯年男子因在烈日下工作,卻未注意補充水分,送醫急救時意識不清,最後因多重器官衰竭而英年早逝;急救的衛福部澎湖醫院籲,進入酷熱的炎夏時序,氣溫仍有可能持續飆高,鄉親應提高警覺,小心防範中暑。
部澎醫院指出,今年全國181家醫院急診及時資料顯示:今年7月至8月止,因中暑等熱急症至急診就醫的人次689人次,是去年同期370人次的1.8倍;故呼籲暑假出遊戶外活動時應牢記3要訣「補充水分、選擇適當時間與場所、做好個人防曬措施」,並注意安全,才能享受樂動、長保健康,避免發生熱傷害。
該院表示,.不論活動程度如何,都應該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且養成每天至少2,000㏄白開水的好習慣;但若醫囑限制少量者,應詢問醫師天氣酷熱時,應喝多少量為宜。而.戶外工作者或運動者應每小時補充2至4杯(1杯為240c.c.)不含酒精的白開水,並避免菸酒。.可多吃蔬果,因蔬果含有較多水分。避免喝太過冰冷的水,應飲用室溫的水,以避免胃不舒服。
另外,戶外活動宜安排在早晨或傍晚的時間,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於烈日下活動。或選擇樹蔭下進行,若覺得輕微頭痛、精神混亂、虛弱、昏厥應儘快至涼爽的地區,或至陰涼處休息。而穿著輕便、淺色、寬鬆的衣服,選擇透氣、吸水或排汗的衣物。.撐傘、戴遮陽又通風的帽子、太陽眼鏡及擦防曬乳液。盡量避免在炎熱的陽光下或高溫環境長時間暴露。
部澎提醒,當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飲用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若體溫持續上升、嘔吐、或意識持續不清,請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熱急症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醫師詳解看這裡:https://bit.ly/3eZ0Nh2
台灣夏天炎熱,在室外活動最怕中暑,甚是在室內也可能讓人熱出病來!台北醫學大學急診科教授高偉峰提醒,身旁有人中暑可別急著送醫,先用1種方式幫助患者降溫散熱。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下午2點、晚間7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江坤俊、韋汝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中暑 #散熱 #名醫觀點 #高偉峰 #熱急症
熱急症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不吃藥 夏日 #偏頭痛 也有解!
你知道嗎?天氣越熱,偏頭痛次數就會越多!
小孩突然哭鬧不吃飯,先不要急著罵,也許是熱中暑!
除了吃藥,中醫師教你 #刮痧 也能保健你的頭
#中暑 還是頭痛?醫師教你如何判斷!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播出時間:8/1(六)晚上7點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節目來賓★
雙和醫院神經科主任 鄔定宇
預防醫學中心院長 洛桑加參
中醫師 彭溫雅
體適能教練 陳少偉
營養師 宋明樺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三到週五下午2點,週六、週日晚間7點!
主持人:鄭凱云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熱急症 在 救護小學堂熱急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又到酷熱的夏天,你知道熱也會對身體產生傷害嗎?其中熱中暑死亡率甚至高達30%!! 熱傷害是指因環境因素造成體溫上升,導致的急性傷害,分別有熱 ... ... <看更多>
熱急症 在 中暑熱衰竭頭痛當心致命熱急症! 刮痧也要看時辰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天氣越熱,偏頭痛次數就會越多! 小孩突然哭鬧不吃飯,先不要急著罵,也許是熱中暑! 除了吃藥,中醫師教你# ... 緩解 熱急症 這樣做!【健康2.0精選】. ... <看更多>
熱急症 在 熱急症---中暑- 精華區HisSoftBal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熱急症
當任何因素,讓人體處於一個熱產生超過熱排除速度時,體溫就會上升,
熱急症就會產生。一般熱產生過多的情形,可以根據產熱來源分為內源性及外源性,
如劇烈運動讓體內產生過多的熱,則屬於內源性熱過多,如因周圍環境氣溫很高,
外熱傳入體內,則屬於外源性熱過多。在一般狀況下,身體排熱最主要是靠輻射
(借著血管擴張,增加體表血流,而增加輻射能力。但當周圍環境溫度超過體溫時,
身體向外輻射的能力即消失;反而是外熱向內輻射,而增加身體的溫度)與蒸發(排汗)
兩個機轉,而通常輻射是最主要的排熱機轉。但當環境的溫度逐漸接近體溫時,
蒸發則成為最主要的排熱機轉,然而當環境濕度過高時,身體借蒸發來散熱的能力
也將逐漸減低,此時則必需靠一些行為,如休息、找避陰處(減少體熱的增加)、
吹風(增加對流)及找水喝(增加體熱的散失)來降低體熱。一般而言,熱適應良好的人,
其出汗的速度較快,汗水中的鹽分較低,通常較不容易發生熱急症。
熱急症主要包括中暑、熱衰竭、熱痙攣等狀況,然一般認為,它們有類似的
發生機轉及病理變化,只是嚴重程度不同而已,因此,可說是熱對身體產生連續性
惡化的不同程度表現而已。
一般而言,中暑是熱急症中最嚴重的一種,此時熱產生已大大地超過熱散發的能力,
身體已無法有效的散發體熱,因此體溫通常會升得很高;熱衰竭則身體通常仍保有
部分的散熱能力,仍極力代償以期降低體溫,病患常有嚴重的脫水現象,但意識常
是清楚的。
中暑:中暑是熱急症中最嚴重的一種,根據EMT受訓時醫師所述,一般我們所見者
皆屬於程度較輕的「熱衰竭」,若嚴重至「中暑」的程度,則必定要送醫
。中暑的死亡率相當高,約為20%~70%!常發生在高溫、無風的環境中。
● 症狀:臨床上診斷中暑最重要的症狀即是「嚴重的高體溫(>41度C)」加上
中樞神經異常(包括躁動、迷糊、抽搐、昏迷等)。
● 處理方式: 離開熱源、維持呼吸到通暢,給予高濃度氧氣。迅速降溫至
40度C以下是決定病人預後[註一]的重要關鍵,其包括脫掉衣服、潑冷水再吹
電風扇以加強散熱、置冰袋於手臂、腋窩、頸、膝,並可在救護車內將冷氣
開到最大。打點滴(生理食鹽水或林格氏液),一般建議以每小時250c.c.的
速度給予。立即送醫,即使病患體溫已經下降。核心體溫最好維持在38度C以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16.79.14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