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沒有燈籠可以提?傳統節慶文化在哪?🏮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即將到來,小朋友滿心期待可以領生肖小提燈,開開心心過節,可是今年北市府卻停發了!
台北市維持22年發放生肖小提燈的傳統,市府因前年有民眾提案考量環保應停止發送,透過i-Voting投票通過,就把傳統民俗文化引此抹滅掉,就算環保為前提,不應該全面性取消,可以思考提燈採用環保材質來替代。
這次市府的決策,讓許多里長看不下去,怕小朋友過節沒有提燈感到失落,只好動用里的建設基金買小提燈或和宮廟合作送里民,里的建設基金有限,原本不用支出這筆費用,現在卻只能就是為了增添過年氣氛,也讓文化可延續下去。
像是新北、桃園都沒有停下來,讓文化可以延續性的建立下去,也藉此傳達各縣市的特色,反觀台北該宣傳的不宣傳,卻一意孤行停辦發放。
甚至還傳出下週228連假,柯市長挑戰一日雙塔標案內容,裡面竟然羅列他所有要用的資金,120萬元公開預算、直播預算幫這件事情曝光,燈籠文化不好好發想就算了,這麼一大筆資金卻用在這身上,根本可以質疑市府,想花這筆錢替他打造形象,成何體統?
提燈籠遊街一直以來是我們從小大到大,不可缺少的文化記憶,能增加年節氣氛,也讓小朋友了解傳統文化,這次沒發放小提燈後,很多市民向我抱怨,為此感到失望。里長更是不捨看到孩童過節愁眉苦臉,自掏腰包買來送,值得讚許。
但北市府斷了文化價值的宣傳,還被質疑浪費公帑宣傳市長騎一日雙塔,花百萬元直播,而且還幫助不到台北,卻無法花點預算給元宵節日作為曝光,市民真能接受嗎?
#元宵節 #燈節 #燈籠 #一日雙塔 #建設基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兔仔燈籠展覽內,一個個燈籠都是出自他的手筆,他在菲律賓土生土長,有一個中文名字叫艾飛度,是一個紙紮燈籠師傅,在展覽場刊經常找到他的名字。「我是他們作品的工藝師,藝術家會將他們的設計給我,我會想辦法將它們的設計做出來。」艾飛度說。他在菲律賓原是教師,為了生活,十年前離鄉別井到澳門定居,在婆仔屋文創空...
燈籠文化 在 奕文 Even 玩食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連假過完了,來紀錄一下從未感受過的香港的中秋🌝
中秋節這天晚餐後就和Gai爸媽一起到水壩旁走走,體驗到香港的傳統中秋的提燈籠文化
Gai買了兩個燈籠給我玩🏮
燈籠居然都還是點蠟燭的!好傳統!但同時也覺得有點可怕😅
-
這天晚上風好大,燈籠一直被吹得歪七扭八,超怕裡面的火燒到紙,然後整個燒起來..
水壩邊也好熱鬧,大家都帶著燈籠坐著,吃月餅賞月🥮🌕
有三五好友、有一家人、有情侶,沒想到香港還有那麼多年輕人會追隨傳統😆
-
也看到一些人擺著月餅空盒、放了很多根蠟燭在裡面燒🕯️像燈一樣(但感覺好像在玩火😅)
Gai說這叫煲蠟,應該是不被允許的~
-
總之在香港體驗了從沒感受過的中秋
覺得新奇又有趣😆😆
更多照片、限時動態都在IG👉🏻evenwang.0521
Even Wang
燈籠文化 在 Ean 的世界大旅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燈籠文化,是四川自貢的名片之一。
這早來參觀大陸獨家獲得迪士尼授權的大型彩燈製作公司:海天文化,也是大陸首家掛牌上市的彩燈企業。
不光燈會中傳統那種鐵骨絹衣的造型彩燈,該公司也致力在加入互動與應用不同材質來展現光的藝術,例如現場展示一組幾年前和法國共同開發的互動藝術裝置就蠻有意思。藉由人像採集技術,能即時性的把參與者的臉放在牆上的某個玻璃瓶中,與其他幾十個玻璃瓶相映成趣。
手繪燈籠是這種行程的標配體驗,前一天參觀了恐龍博物館,那就畫恐龍,紅綠配感覺很耶誕節 🤣
☆合照人物、介紹本次同行的兩位好旅伴:
♀知性網紅暨資深旅遊作家 妮可魯的飛行日記
♂新生代帥氣演員 曾柏辰Jacky
燈籠文化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兔仔燈籠展覽內,一個個燈籠都是出自他的手筆,他在菲律賓土生土長,有一個中文名字叫艾飛度,是一個紙紮燈籠師傅,在展覽場刊經常找到他的名字。「我是他們作品的工藝師,藝術家會將他們的設計給我,我會想辦法將它們的設計做出來。」艾飛度說。他在菲律賓原是教師,為了生活,十年前離鄉別井到澳門定居,在婆仔屋文創空間工作,替老闆兼建築師馬若龍做私人助理,協助製作藝術品。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