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嘎,原來訂位是這樣子啊(/◕ヮ◕)/ (#豬頭皮)
爆怨公社訂位 在 鄭志豪 Do The Right Th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句「錢沒有關係」 這頓飯12萬
許多人應該都看過這則新聞,而據我觀察周遭朋友的反應,大多人認為爆料的顧客白目而不識行情,鮮少認為那家日式料理真的坑人
容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新聞事件。最近正好在講一連串的「客訴處理」課程,我所介紹的其中一種客訴類型,就是來自所謂的「報復型」顧客
以往,顧客若心生不滿但求償無門,往往會以「否則我就去向媒體投訴喔」等語來威脅店家,意思其實只是想要多拿些好處
現在,有愈來愈多的顧客,現場可能只是略加抱怨,或甚至根本沒有表示不滿,但現場開始拿起手機拍個不停,甚至把店家的某些物品帶走當證據,為的未必是事後向店家要脅,而是要向媒體或者貼上PTT或爆料公社來出出風頭
當然,在這個事件中,消費者算是踢到大大的鐵板,重點不是他對還是店家對,而是被抓出一句「錢沒有關係」當作新聞賣點
我雖然也是媒體出身,但我對新聞的嗜血向來相當感概。行車超速不是新聞,但若一個老阿嬤騎著破舊腳踏車還超速,那就會是各家電視台競播的新聞。同樣的,一頓飯12萬怎麼會是新聞?消費者笨的去找媒體投訴,媒體要為這則新聞找個足以上稿的賣點,「錢沒有關係,好吃就好!」等看似土豪的發言,很容易被拿出來當作笑柄
很多人不了解的是,新聞或聲譽這回事,在法律上的見解孰對孰錯並不是重點,甚至事實是否真是如此也不是重點,重點是能不能抓住觀眾的目光
很悲哀,但這就是事實,而且是現在進行式
我不會在這裡講解消費者如何爆料才不會反被倒打一耙,因為我也不支持這種消費者只憑個人喜好而無限上綱的風氣。但我覺得這家「森」料理真是好運,因為之後搞不好更有名,而且客單價可以拉抬得更高。針對其他遇到顧客投訴而沒有「森」那麼好運的店家,我有三點建議:
1. 隨時蒐證:不知道哪位客人會產生不滿而無法化解,為免落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混戰,就算實務上不能時時錄影存證,盡可能留下更多有關當時過程細節的證據,就是只是單方面的陳述也好,當雙方都只有單方面的陳述時,就會變成細節至上,誰能給出更多聽起來合理的細節,誰就會在媒體前占上風
2. 主動合作:以這則新聞來說,即使內文寫得好像消費者有諸多不是,搭配的新聞照片卻顯然不像一道28000元的料理,因為投訴者提供的是一人份的照片,但28000元卻是9人份的價格;後來電視新聞開始報導這則新聞時,店家的處理態度就很滿足媒體所需,當鏡頭出現日本空運的鱈場蟹和根室海膽之類的高檔食材,很容易就讓電視機前的觀眾導向店家那一邊,不但覺得貴得有理,而且搞不好還心生嚮往之的馬上拿起電話訂位。相較之下,很多店家遇到媒體上門時,太過小心地躲躲閃閃,甚至情急之餘還對記者口出惡言,之後在鏡頭前呈現的出的樣貌,就很難為自己加分
3. 廣結善緣:吃燒餅沒有不掉芝麻的,再怎麼老實經營的店家,都可能遇到不滿意的顧客。不管是在媒體前或之後鬧上法庭,平常有沒有廣結善緣很重要。舉例來說,有顧客抱怨你店裡髒亂,這時萬一有十幾個聲譽良好的常客跳出來主動幫你喊冤,「我每個禮拜都去吃,那家店真是乾淨到讓我以為老闆有潔癖」,你的印象分數馬上提升不少;若平日廣結善緣的對象擴及至各家媒體,雖然媒體未必會錯過任何一則新聞,但起碼你的回應會更足以讓那些媒體採信
最後,且容我針對12萬一頓發表個小小的心得:別說什麼只做熟客的高檔日式料理,我有回和10位朋友在一個國際機場過境,由於後中間的等候時間太久而就在機場找家餐廳吃了一頓填填肚子,當然沒有什麼鱈場蟹或喜知次,結帳金額也超過台幣10萬元。自此,我到了機場只會在貴賓室有什麼就吃什麼,再也不敢找家餐廳填填肚子…
爆怨公社訂位 在 爆怨2公社 的推薦與評價
任何人都可以查看社團成員名單和他們發佈的貼文。 . 開放搜尋. 所有人都能找到這個 ... ... <看更多>
爆怨公社訂位 在 爆怨2公社 的推薦與評價
... 訂車資訊給客人包含司機的電話車型車牌訂單內容與司機的對話連結等 早上我發現 ... 爆怨第一次送一位小朋友禮物 被嫌棄哈哈 感覺心裡有點受傷🤕️. 林雅惠and 157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