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張愛玲誕辰100周年。這位家傳戶曉的文壇巨星不理政治,政治卻找上她。因為寫不出唱好祖國的作品,反而寫了《秧歌》和《赤地之戀》兩部揭露土改、飢荒的小說,加上被指為「漢奸之妻」,張愛玲被視為反共人物,被中國文壇趕絕。不識時務,不肯做cheap嘢就無立足之地。1955年,她在香港天星碼頭登船,以難民身份往美國,在異鄉連瓦遮頭也沒有,只能入住救世軍難民中心,74歲孤身在洛杉磯寓所的摺床上去世,七日後才被發現,我在Patreon直播詳細講張愛玲,怎樣閱讀她,理解她,重新認識這位在壓迫中不失風範的天才女作家。
收看👉🏻👉🏻加入 www.patreon.com/daisywong ,6月26日Patreon post有講睇直播方法。
#會員可重看昔日40多場直播 及
#逢星期四晚收看Patreon獨家直播
#會員獨享買書折扣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韓劇《Signal》講八、九十年代韓國警隊腐敗不堪,黑警插贓嫁禍一名少年,迫害他入獄至死,劇中警隊串通司法和政界,只得一個警察有良知,他質問一個有份收賄插贓的黑警:「為了些少錢,你竟連自尊也不要?你這垃圾!」黑警答:「我係垃圾,又如何?我沒有自尊,但我家人生活幸福。就算我們努力,也改變不了什麼。」 這位正義警察身處1995年,意外發現能跟另一位身處2015年的警察通訊,拚命想還少年清白的他含淚問:「二十年後,警隊仍是這麼腐敗嗎?仍是只要有財有勢,就算惡貫滿盈也沒有後果嗎?」我會在今集直播為大家解構這部神劇,並講述南韓如何走過黑暗歷史。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跳舞,真係齋跳舞……】#舞肺 事件揭露了一群富婆同青靚白淨跳舞老師的歡樂時光。鑽研藝術很好,有些跳舞老師甚至可能在俄國是舞林高手,只是為了生活無奈得很。我認識一位很好的健身教練,每次上堂都被闊太摸,嚴詞拒絕後還被她嘲諷:「有咩咁巴閉?做得呢行預咗俾人摸啦!」自古以來就有女人像這位闊太,自恃有錢有勢就抽男人水,也有才華橫溢的男人做鴨,戰國謀略家蘇秦才智超班,也被指跟燕國國君夫人通姦;呂不韋為嬴異人搭路返秦國爭王位,也是先冧掂華陽夫人家姐,歷史上要成功的人,靠的不是IQ,而是AQ和EQ,能忍,而且必須忍到最後,忍到底,鬥長命,千古巨著《史記》中誰最能忍?誰只忍到一半以至埋門一腳也被斬?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香港人熟悉的 #維多利亞港 名字來自一位重要的英女皇,今次直播講維多利亞女皇其中五個孫女,這五位公主命運迴異 一個被謀殺、兩個流亡、一個鬱鬱而終、一個心滿意足。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從「教仔」可以看出太多父親的品格,比較一下拜登的兒子和特朗普個個端莊能幹的子女;連大貪官和珅都教子嚴厲,禁止兒子收賄,有次發現個仔收了些少錢立即將他痛打一頓,喊住叫佢睇吓老竇幾折墮,你仲要學!看看現任泰王VS現任愛民如子的不丹國王;再看IQ和EQ頂尖、成功幫越王勾踐復國的范蠡後來從商發達之後,教出兩個仔一個殺人一個白癡……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細細聲問——你有覺得自己老了嗎?這些大概應稱之為「中年危機」的感受?突然覺得自己被後生仔女取代的失落......為此,一定要看韓劇《未生》,我認為是一生中必看的10部劇之一,另外還會推介幾部必睇韓劇。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溫):
香港人不能不認識這個人,事實卻幾乎無人聽過他的名字──楊衢雲。1861年生,在香港讀St Paul,創立香港史上第一個革命組織輔仁文社,主張推翻滿清,後來孫中山由美國來港,把在檀香山成立的興中會與輔仁文社合併,楊孫二人都是英語流利、有國際視野,都是大佬,最後楊衢雲成了興中會第一位會長,指揮起義,事敗流亡,再回到香港繼續努力,卻於1901年在中環結志街52號2樓寓所被清政府派人暗殺,終年39歲。這麼一位重要人物,家人害怕被滋擾,跑馬地墓場的墓碑連名字也沒有,只刻有編號6348。後世人只知孫中山是「國父」,楊衢雲的名字卻連聽都沒聽過,因為蔣介石下令要抹掉楊衢雲,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們從小在教科書讀到孫中山是偉人、國父、無私讓位予袁世凱……吓?真的嗎?還是我們都被騙了?今日中國之所以有共產黨就是因為孫中山。辛亥革命其實只是符碌?碰上明明有兵在手都驚到震的廢官,捐狗窿逃走棄城才令革命成功?Patreon獨家直播 ,王迪詩同你詳細講這段香港人必須知道的歷史。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一段四百幾年前的歷史,又同今日熟口熟面。當我們每年去四次日本、三次韓國旅行,炒樓炒股票不亦樂乎,狂追TVB膠劇,社會最激烈的討論也不過是港女十宗罪,那看來歲月靜好的一年,我們卻懵然不知其實香港已經走到盡頭。今次直播講明朝並非亡於崇禎,而亡於萬曆。在那看來繁榮太平的1587年,明朝開始步向滅亡。 深入導讀《萬曆15年》,並會講我個人的分析——書中未能解釋點解明神宗突然short咗,仲企硬罷工30年的真正原因。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木村拓哉24歲演《悠長假期》,靚仔到唔係人類,但我反而到現在才迷上成面皺紋的47歲木村大叔。有人話佢老得一塌糊塗,甚至有網民話佢有張相似「湯渣」(吹到厚厚的微曲短髮真心係中年男人大忌,秒變老坑 + 娘味升級) 我是到最近看《BG貼身保鑣》,真是服了,木村拓哉實在太出色!他和太太工藤靜香因為熱愛滑浪,未到四張已經容顏盡失,但日本很多明星都對年齡和衰老相當坦然,不會像韓國、大陸和香港一些藝人整成膠面,那個角色就算卑微衰老也就要活像那個角色,不會像劉華那樣chok到六十歲。為什麼日本演員可以這樣?我認為跟日本文化有很大關係。看著木村的轉變,由盛世美男變成蒼老大叔,似乎很唏噓,我卻由蒼老大叔才開始能夠欣賞他。我也曾經覺得世上所有美好的東西終究都會失去,包括青春、愛情、生命,每個人最終都會死,然而木村卻令我看見了如何不用唏噓地做人。直播同你講木村拓哉、他30年來哪部戲最好看、講我認為超級好睇的《BG貼身保鑣》、也講一些日本文化文學。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周庭被冠以 The Real Mulan 的稱號登上了BBC。睇住周庭、之鋒由十五六歲嘅𡃁仔𡃁妹一路成長,愈大愈堅強,雖然仍是愛玩Gundam嘅𡃁仔同BB咁樣嘅𡃁妹,卻比那些一把年紀的人更成熟勇敢。有人說不知香港人前世做錯什麼,今世會得來一個林鄭,但確實也不知香港人前世積了什麼福,今世會得到這麼優秀的年輕人。周庭被捕,我問自己23歲的時候,我在做什麼。明明可以像一般少女那樣拍拖扮靚追韓星去日本旅行,她卻偏偏選擇擔起了時代的使命。如果我有命活到73歲,我將會做什麼。看看黎智英先生, 一個富豪本來可以去外國安享晚年,他卻明知會被捕仍選擇留低。人生就是由一連串「選擇」而組成。選擇留下來的人,都是用自己的命來做抵押品,去換取更高的價值。今次直播就講吓人生的選擇、各種選擇引致的得失、代價與收穫、錯過與遺憾,還有我從周庭身上看見的青春與無悔。願每一位香港人都用自己的「選擇」去守護我們所真心相信的。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 為什麼這個我認識多年、有學識、對我不錯的人,甚至是結婚二十年的伴侶或曾共患難的知心友,竟然會是藍絲?!背後成因是什麼?
- 談歷史、踢爆「偉人」孫中山、談馬克思、尼采....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古典音樂與西方政局歷史】貝多芬、蕭邦都係手足?有人以為古典音樂好悶,同今日生活無關,那是誤解,其實作曲家的人生同西方動盪的歷史時代不可分割,同政治有好大關係。那個年代一樣大把人爭住舐當權者鞋底,有良知的音樂家一樣面對清算打壓,冇咗份工……同今日一模一樣。知道這些歷史之後再聽蕭邦,就會一下子明白,驚嘆:「啊!原來係咁!」同純粹「幾好聽」完全兩回事,今日的香港人再聽蕭邦,入心入肺。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深入導讀一本書和一部電影,一個由年輕時去闖世界、到決定做警察、到自殺的人,他生命裡有沉甸甸的兩個字──理想。家人政見不同,對不公義和醜惡的現實看不過眼,想改變卻只落得孤單......
✅MeWe 👉
https://mewe.com/p/%E9%A6%99%E6%B8%AF%E4%BD%9C%E5%AE%B6%E7%8E%8B%E8%BF%AA%E8%A9%A9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羅比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阿莉芙》影評 ALIFU, THE PRINCE/SS【羅比】 性別議題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入圍,最佳男配角入圍 訂閱者募集中👉 http://goo.gl/4YzOjF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robbielintw/ 我的IG帳號:robbie_in...
「父後七日電影分析」的推薦目錄:
- 關於父後七日電影分析 在 香港作家王迪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父後七日電影分析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父後七日電影分析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父後七日電影分析 在 [心得] 怎捨得和你說再見-父後七日(雷) - 看板Artfilm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父後七日電影分析 在 (必看電影)「父後七日」簡介、附心得、還送捏他!!!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父後七日電影分析 在 #心得《父後七日》 - 電影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父後七日電影分析 在 父後七日影片心得|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父後七日電影分析 在 [普雷] 父後七日-畫蛇添足的影像文本- movie | PTT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父後七日電影分析 在 [心得] 《父後七日》用文字/電影淨化喪親的哀痛 - PTT評價 的評價
父後七日電影分析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嗑書]《寫給每個人的社會學讀本》:看懂世態的眾生相
如果要你選生活中最尷尬的場合,
你會選哪裡呢?
對我而言,我選「搭電梯」。
你一定也有類似經驗,
一群人在電梯裡,總是不知所措。
要不兩眼盯著樓層燈,
要不就是看看牆壁上的公告。
這種感覺很怪,
但我總說不上為什麼。
後來我才知道,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
高夫曼稱之為「禮貌性疏忽」。
人們在行動上會裝作不在意對方,
表示對彼此沒有敵意,並微微表露敬意。
這是我從
《寫給每個人的社會學讀本》讀到的,
我們常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不過,如果你懂江湖規矩,
就能暢行無阻。
而「社會學」,
就是這套江湖規矩的運行法則。
《寫給每個人的社會學讀本》
是一本必買的社會學著作,
作者是岩本茂樹。
每一篇,作者從日常生活切入,
再去解釋這種社會行為背後的原因。
作者也不時引用文學作品,
透過社會學來分析角色行為,
非常有意思。
跟大家分享我覺得最受用的部分:
一、禮儀規範:無聲的腳本
禮儀規範本意是讓社會得以正常運作,
但這些禮儀規範,卻造成更多異鄉人的輓歌。
卡繆《異鄉人》談的就是這個,
主角莫梭接到母親死訊,
卻未表現世俗期待傷痛欲絕的模樣。
導致後來當莫索殺人,遭到審判,
審判中,大家對他私生活的關注,
遠高於事件本身。
因為莫梭未因母親的死而哀痛,
讓他被印上毫無人性的形象,
最後他被處以死刑。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
即便是喪禮,都是展現演技的舞台,
因為若是不照禮儀規範演,
就容易遭到社會群起圍攻。
電影「父後七日」也談到這個問題,
守喪時,不想哭的時候也得哭,
禮儀壓抑了人的真情和獨特性,
邀我們公演一齣無聲劇本。
二、愛情欲望:模範對手論
愛情是這世間最難解的謎,
你以為愛情理當兩情相悅,
但從社會學的角度,還有更多可能。
在小說《紅與黑》中,
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情節,
主角于連愛上瑪娣兒特,但追不成,
他的愛情顧問科拉索夫傳授他一招:
「去追她認識的人。」
于連照做了,
改追她的朋友菲華格,
結果,瑪娣兒特竟然回頭跟于連在一起了。
吉拉爾針對這個現象,
提出「三角欲望」理論,
對於瑪娣兒特來說,
她不完全是愛上于連,
而是出於個人虛榮而阻礙菲華格。
更準確的來說,
這是一種「模範—對手論」。
三、知識權力:影響力滲透
社會學家傅科指出,
人可以運用知識,加上教育的煽動,
讓人心生擔憂,進而創造影響力,
而這就是「知識權力」。
作者以性事的轉變為例,
在過去,人們13、14歲就結婚,
而現在則普遍29、30才結婚,
當然,性事照理也延後發生。
但是,傅科指出,
性事被有心人運用科學知識煽動。
像是矯正觀念、散播不安、
警告父母監控子女,避免性事早發,
以此規範大人,重組教育符碼。
當這些知識被人們採納,
並深刻的植入身體,
當局就完成了權力的驅動。
「社會學」是一門有趣的學問,
幫助我們跳脫思考框架,
重新理解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
就像是不懂品酒的人,
酒對他而言不過苦或澀兩味,
但學會品酒之後,
喝下一口酒的意義就全然不同。
「社會學」就是為我們創造
品酒的「驚奇瞬間」。
父後七日電影分析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阿莉芙》影評 ALIFU, THE PRINCE/SS【羅比】
性別議題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入圍,最佳男配角入圍
訂閱者募集中👉 http://goo.gl/4YzOjF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robbielintw/
我的IG帳號:robbie_ins
近期影片:
《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影評 Thor: Ragnarok【羅比】雷神奇俠3:諸神黃昏/港譯
https://youtu.be/h4wk5qMarUE
《人生剩利組》Brad's Status 影評 【羅比】你好布拉德
https://youtu.be/u9QeQMyDsvc
《解憂雜貨店》影評 ナミヤ雑貨店の奇蹟【羅比】東野圭吾小說改編
https://youtu.be/kFG26FIpNOU
導演: 王育麟
演員: 趙逸嵐 陳竹昇 吳朋奉 鄭人碩 王安琪 胡德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v-L8jiSgJ0/hqdefault.jpg)
父後七日電影分析 在 (必看電影)「父後七日」簡介、附心得、還送捏他!!!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父後七日》終究是編劇劉梓潔對於過世父親的私密對話, 那些柔軟的、傷感的、荒謬的言語,我們不用經歷過,也能感同身受離開得越遠,投射出來的鄉愁思念 ... ... <看更多>
父後七日電影分析 在 #心得《父後七日》 - 電影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父後七日》- 面對「生命」不可忽略的態度,導演:王育麟、劉梓潔,演員:太保、吳朋奉、王莉雯,在當時,堪稱與告片比正片還要精彩有力的《父後七 ... ... <看更多>
父後七日電影分析 在 [心得] 怎捨得和你說再見-父後七日(雷) - 看板Artfilm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CAvUksm ]
作者: aksheep (= =") 看板: movie
標題: [好雷] 怎捨得和你說再見-父後七日
時間: Thu Jul 1 03:14:51 2010
電影改編自文學獎的散文首獎。
這樣的一個"地位",格外的吸引著我的目光。
我很好奇,是怎樣的一則故事,會讓人想要讓人改編成為電影。
(後來聽說全文只有四千字,更是讓人驚艷)
網誌全文版:
https://www.wretch.cc/blog/ayoungak/25340646
父後七日,父親過世後七天。
七天中,從醫院趕回家中,以完成傳統習俗中的
「最後一口氣斷在家裡」
開啟了接下來荒謬中帶著逗趣,又淺淺的含著
含著似乎有股氣梗在喉頭間,的一則奇妙之旅。
傳統習俗的繁文縟節,在我們的喪禮中,向來是個特色。
鑼鼓、嗩吶、二胡;孝女白琴、禮儀樂隊、電子花車
讓我想起小時候,阿嬤過世的片段。
我們在不斷的誦經聲中,站起、跪下、站起,又跪下
我們跪在房子前的柏油路上,膝蓋疼痛的讓人眼中總是含著淚
不知情的人或許會想:好有孝的子孫,目屎都含在目眶裡,不敢號出聲吼尹阿嬤災。
事實上,我們心中都在想著:「什麼時候結束!」
直至今日。
像是眼前因為哭了,所以清明的看待那些往事。
原來,喪禮,是撫慰著在世者的心。
因為我們,喪失的不僅是一個與我們有關係的人;而是喪失著一條有著與他牽連的緣線。
我們舉行著告別式,是與愛著的這個人的緣分,告別。
從此後,他在記憶中不再有著新的更替。
反倒逐漸的淡出,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真的會,忘記。
阿梅也是。
「我會告訴他們,沒關係,我也經常忘記。」
「是的。我經常忘記。」
無法把一個人的存在從記憶中抹去,因為在喪禮期間,忙碌的我們沉不下心來
面對「失去」的感受。
我們在禮節中,被掏空掉眼淚,被填入了鑼鼓喧天,被要求喊出必須的台詞。
我們哭的死去活來,卻不是真的難過。
真正的難過,是在某些時候的某個鏡頭轉移中
噗天漫地的襲來,躲不甚躲,身體就已經做出了反應
淚濕一整個臉孔。
我喜歡電影中,阿梅去夜市。
唱著歌爽朗的父親,熱情擺攤的哥哥,鄰居攤販互相幫忙
然後阿梅脫下了高跟鞋,彷彿脫下了關於城市裡的沉重
父親看到後,脫下了藍白拖,要阿梅穿上。
自己則光著腳,帶著阿梅回到攤上一同唱著歌。
影片尾端,結束喪禮,阿梅漫步在鄉間
身上穿著套裝,腳下卻踩著也許是父親的藍白拖。
在她的靈魂的某些位置,她鍾愛著這裡,也並未意識到父親的真正離去。
我喜歡電影中,阿梅去相片館取回父親遺照
騎著車,將父親的照片背在身後
回憶跑在螢幕上,是多年前的18歲生日,父親教她騎機車。
父親也是倒坐在機車後
戰戰兢兢的騎著車→渾然不懼的騎著車
兩個時候都有著父親陪伴。
一個是父親,一個是父親的遺像。
我喜歡電影中,那一塊又一塊屬於鄉下的拼圖
複雜的親戚關係連結,三姑六婆折蓮花時的碎嘴,對於時辰的斤斤計較還有罐頭塔
甚至當我看到大志在花圃工作到一半時
鄰人與他閒聊後,轉身拿了一袋芭樂給他。
或許是慰問,又或者是順手給了大志
但無論如何它拼出了鄉下的情感。
對於死亡是虔敬又畏懼,但是卻又這樣使著樸質的性子,給予安慰。
電影結束後的Q&A,劉梓潔導演提到片中插曲
她說阿梅騎車的那段音樂歌詞的意思是
「你是教我手拿蠟筆到香水的人,要我怎麼不感謝你?」
父親是女兒前世的情人。
我一直印象很深著關於這句話的意涵。
或許是像情人般的親暱的關係,卻又是旁生出的自己的分身
所以父親與女兒的關係,有著一種拉扯。
拉扯在互愛與卻又是獨立個體的尖塔之中。
「父後某月某日,我坐在香港飛往東京的班機上,看著空服員推著免稅菸酒走過,
下意識的提醒自己,回台灣入境前記得幫你買條黃長壽。」
「這個半秒鐘的念頭,讓我足足哭了一個半小時。」
當又回歸到城市的快速與變動中,腳步踏過一個街角又一個街角
我們會以為一切都輕浮著忘記了
阿梅也是如此
直到它吸飽了難過的水氣後
「啪的」
它降落在心上,你頓悟了。關於告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67.22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67.229
※ 編輯: aksheep 來自: 61.231.67.229 (07/01 03: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