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永遠是台灣人的台灣!
今年是 #臺灣文化協會 成立一百年,官方及民間籌備的很多活動,都被疫情打亂了。不過,在文化協會成立一百年的當下,面對COVID-19全球疫情的挑戰,反而更具有啟發意義。
一百年前,蔣渭水醫師把臺灣擬人化,診斷出臺灣罹患了「知識營養不良症」,當務之急就是要灌輸大量的知識文化。所以蔣渭水醫師及許多文協知識份子,用演講、讀報,甚至看電影等方式來推動 #新文化運動,希望透過知識的提升喚醒臺灣人的自我意識,認識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起身來抵抗壓迫、追求自治、 #追求自由。
在那個年代,蔣渭水、林獻堂等人籌組了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與倡議風起雲湧,在不同的領域追求解放,例如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 #政治解放;維護農民工人利益的 #階級解放;批判父權結構與社會制度的 #婦女解放,這些都是為了建立一個自由、民主、平等、自治的台灣。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再的回顧這段歷史,正是因為曾經有一群推動文化運動的人物,在困苦的年代逆風而行,用一輩子、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去捍衛這些價值。
一百年後的今天,回想起蔣渭水的解方、文化協會先人的奮鬥──我們同樣需要大量的知識、文化來啟蒙、建構台灣文化的主體性,才有足夠的力量決定自己的命運。
我很認同蔣朝根老師說的,文化是持續不斷的進行式,我們應該不停地思考,如何提升整體文化,讓臺灣社會往更好的方向前進。不過,在當前資訊超載的時代,仍存在許多資訊、知識不平等的現象,我們需要更多文化的維生素,才有助於臺灣民主政治的發展。林承俊副校長也提到,林獻堂先生如果還在世,對於台灣的民主與言論自由可能會很開心,但對於當今政壇空談相忍為國、大局為重,卻缺乏彼此合作與犧牲自我的精神,可能會感到感慨。
在這紛亂的時代,過去的歷史記憶是幫助我們走向下一個百年的關鍵。當前台灣社會面臨不同的挑戰,如何穩固台灣的民主、自由、和平、與多元價值,是我們需要一起思考的課題。 #蔣渭水在文化協會成立大會上說:「 我們台灣人手中,掌握著世界和平的第一把鑰匙!」這象徵著台灣人當家作主的渴望,在民族自決的基礎上, #為世界和平貢獻一份心力。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台灣雖然遭受不同外來政權的殖民,但勇敢的民主運動先賢們,也因此看見了 #台灣民族認同 建構的契機。
我常說三個共ㄖㄨㄥˊ,共容、共融、共榮。第一個共容代表包容,包容是自由的基礎,能夠包容以後才會融合;能夠融合以後,大家才能團結合作達到光榮,所以要「#共容 」、「 #共融 」「#共榮 」,這是我們台灣社會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這樣的精神其實也體現在我們今天所在的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Taiwan New Cultural Movement Memorial Museum,日治時代這裡是『北警察署』,這是代表日本政府施行威權統治的地方。但從1998年開始,歷經三位市長,籌備、修復一直到我的任內開館,成為發揚新文化運動精神的基地。
讓我們一起銘記這段歷史,向當代的臺灣人訴說百年前文協前輩們的故事,鼓勵大家勇於面對挑戰、追求新知,深耕自我文化的核心價值。
國家的力量在於全體國民。文化協會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產,是不懼怕外來者的壓迫與統治、勇敢追求民主與自由的決心,這個精神,由我們接棒下去, #讓自由的島國航向下一個一百年。
台灣,永遠是台灣人的台灣!
#文協百年
#新文化運動月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廣告與「圖文不符上課囉」合作播出 ※ 課程優惠已到期 ※ 阿滴志祺在你家!人氣 YouTuber 線上開班 減少摸索期的不安,直接享受經營樂趣 🥊 【攻心剪輯術】+【YouTuber 的 36 堂課】熱烈販售中! —— #攻心剪輯術 教你事前規劃+事後剪輯心法,影片不白拍,效率 level...
父權結構 在 Goddess Yoga TW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是我的生日,也是外婆過世滿一年的日子,我想跟大家分享最近在陳鈺萍醫師新書「生產,本該無傷」中看到的這段內容,似乎也正映照著我正在努力的,與媽媽、外婆年代那些堅毅而勇敢女性們的心路歷程。分享給妳們,也以此紀念我的外婆 ☺️
=======================
身為女性,過去三千年來,我們的歷史遭到修改、被迫沉默和壓抑,甚至被焚燒殆盡。我們應該要挑戰且質疑一切。我邀請你一起思考,妳曾聽聞的歷史行動背後,究竟藏著甚麼樣的真相?
請你用心傾聽世世代代傳承的創傷與因果循環,它們藏在你的細胞裡,不停地訴說真相。
請你找出內心呼喚的真相。❤️
======================
在過去,「女巫」和「睿智的女人」、「療癒者」,這三個詞是相通的,都能夠描述完全經歷流血歲月的睿智女性。多年來,她經由每一次的生理週期累積的智慧,找到了自己的力量寶座,開始傳遞古代知識。
女巫/巫婆(hag)曾是指「拒絕臣服或服從父權社會要求」的女人。
到了現代社會,雖然巫婆和女巫擁有許多優秀的特質,卻被貶為不受喜愛的角色。因為獨立、意志堅強與驚人的能力,無法吸引歷史上的男性,這正是父權結構社會的精準定義:男性制定規則,女性只能扮演「內斂謙虛」和「消極服從」的角色。
但那些忠於自我、意志堅定、勇敢女人,
她們是真正的狠角色。😎
============================
出自《女巫:療癒世界的傳奇》,Lisa Lister 🌹
#beyourowngoddess #betheinspiration 🦋
#bethechangeyouwant #livethelifeyouwant
#Ibecomethelove #bemindful #befullyyou #soulspeak
父權結構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同名小說改編的韓國電影,主角為30多歲的金智英,是個擁有平凡人生的虛角色。
原著作者趙南柱刻意賦予她這個在韓國很常見的菜市場名,正是要彰顯她作為一個隨處可見的女性,會在生活中遇到各種非針對個人的困境。而本片劇情只圍繞著主角一人,在敘事上相對顯得單調,但卻不令人覺得乏味。
金智英的故事
出生於1982年的金智英,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家庭主婦,擁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在那個年代,多數人仍舊有著重男輕女的觀念,金智英的父親與奶奶都特別疼愛弟弟,總是把最好的東西優先讓給他,年幼的金智英只能在讓步與妥協下長大。
開始上學後,她更是經常遇見令人感到困惑的事情:當她從補習班回家,遇上跟蹤狂時,父親反而先指責她的裙子太短;當她被班上的男同學欺負,班導卻只笑笑地告訴她男生就是這樣對待喜歡的女孩。她不能理解為什麼從小到大學校的座號永遠是由男生開始,卻沒有人質疑過這樣的安排,彷彿男生優先於女生是理所當然的事。
金智英的人生中不斷思考著類似的事情。她曾經是個擁有夢想、渴望在職場上一展抱負的女性,卻因為生孩子而辭去了工作,重新回到了家庭領域。
儘管擁有一個體貼的丈夫,也覺得日子過得非常幸福,但還是在某些時刻感到自己被困住了,這也是一切「異常」的開始,她突然會在不自覺中化身成其他女性,並以那些女性的角度說出她們的心聲,事後卻完全不記得曾經發生過的事情。
這些異樣的舉動讓她的丈夫鄭代賢非常擔心,認為可能是產後憂鬱症導致的,於是勸導她去就醫、接受治療。但所謂「異樣」的種子,實際上卻是在幼時便在金智英的心中埋下。
——
韓國社會的反響
《82年生的金智英》上映後在韓國社會造成了軒然大波,除了引起針對女權的廣泛討論外,更進一步激化了男女雙方的仇恨言論。
在韓國的網路世界上,仇女的男性們經常將許多特定的行為標籤化,拿來構成一套慣用語,「媽蟲」、「泡菜女」、「大醬女」等等,用來形容違反父權結構、違背男性期待的女性,而臣服於規則的女性則會被獎勵。這種方式有效地削弱了女性作為群體的團結性,被制度僵化的女性與享受父權紅利的女性皆成為女性主義譴責的角色,因此造成了女性之間的對立。
——
失衡的性別結構
多數男性反對女性主義是因為誤解了其核心思想。實際上,女性主義經常被汙名化,或者因少部分人的激進行為而被誤以為其宗旨是在打壓男性。
真正的女性主義並非是宣揚女性優於男性,也不是仇視男性,而是追求實質的平等,讓女性能爭取自身權益,書寫自身歷史,擺脫男性本位下的附屬角色。
此外,平權運動則希望能消除性別間的不平等與歧視。男性在這男女不平衡的社會結構中既是加害者,同時也是受害者,因為被各種框架所約束,被強迫表現出「男性應有的樣子」,因此推廣平權的同時也是將男性從傳統性別分工的枷鎖中解救出來。
從這樣的角度看來,韓國的平權運動實則還有漫長的一段路要走,所幸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相關作品。《82年生的金智英》作為一部改編電影,的確點出了許多人不曾仔細思考過的社會規則實質都有刻板印象的意味在,然而意識即是改變的開始,只希望在未來男女都能共享一個更平等、溫柔的世界。
——
這裏看《82 年生的金智英》:https://garageplay.tw/vod/1799
我們將一起和 GP+ 推出法白專屬 30 天免費序號:
現在你只要
1⃣️按本篇貼文讚
2⃣️留言標記一位個朋友,告訴他為什麼你們應該要一起看《82 年生的金智英》
3⃣️公開分享本篇貼文
我們會在 8/19 晚上 23:59 之前選出五位提供兌換碼,請記得注意留言私訊的通知唷!
沒有抽中的人也別擔心,歡迎使用 15 天的免費通用序號:
——
🎬 專屬免費 15 天觀看序號
即日起至2021/8/31
使用法白專屬兌換序號 15GPLAW
至 GP+ 兌換網站註冊後,便可免費全站觀賞15天
——
兌換序號前請務必詳閱 GP+ 的相關規定!
父權結構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廣告與「圖文不符上課囉」合作播出
※ 課程優惠已到期 ※
阿滴志祺在你家!人氣 YouTuber 線上開班
減少摸索期的不安,直接享受經營樂趣 🥊
【攻心剪輯術】+【YouTuber 的 36 堂課】熱烈販售中!
——
#攻心剪輯術 教你事前規劃+事後剪輯心法,影片不白拍,效率 level up!
✓器材設置:房間即影棚!教你篩選最合用的高 CP 器材
✓拍攝規劃:強化你的故事結構,讓人把影片一路看完
✓後製剪輯:350 部影片的斷捨離之道,通通告訴你!
#YouTuber的36堂課 帶你突破頻道盲點,手把手從基礎教你經營個人品牌!
✓籌措頻道:規劃頻道的必學知識,帶你做第一支影片
✓探索經營:破解後台抓住粉絲,每支影片都人氣發燒
✓穩定擴張:系列影片 feat 網紅,觀眾翻倍的爆棚策略
✓人氣變現:YouTuber 變現秘訣,業配營收原來這樣賺!
——
現在就進入網站,看試閱影片、了解課程如何幫助你吧!
攻心剪輯術
👉🏻 https://bit.ly/HHrdcutcut
YouTuber 的 36 堂課
👉🏻 https://bit.ly/HHYouTuber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圖文不符上課囉」立場。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韓國 #女性主義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02《YouTuber 的 36 堂課》廣告段落
01:51 韓國的女性主義很可怕?
03:10 韓國的極端女權社群是怎麼出現的?
05:06 韓國近20年來發生了什麼事?
07:08 韓國人怎麼看待「激進女性主義」?
08:49 女性主義鬧內鬨?
10:13 我們的觀點
11:21 提問
11:39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以暴制暴」反抗父權壓迫?韓國的激進女權團體,與變調的女性主義 :https://bit.ly/3l094Gd
→被YouTuber誤解的韓國極端基進女性主義(上):「韓國最後的網路地獄」WOMAD論壇:https://bit.ly/3xbXiuJ
→被YouTuber誤解的韓國極端基進女性主義(下):被西方淘汰的極端派為何在韓國被崇拜?:https://bit.ly/2VgBWz3
→針對宋讚養《韓國女性主義》影片之回覆:https://bit.ly/3y7JByd
→韓國社論翻譯:https://bit.ly/3i6tVpJ
→社論原文:https://bit.ly/373BQOg
6B4T?極端厭男?:韓國激進女權的進擊與政界的性別之戰:https://bit.ly/3f0H2GU
→被污名化的激進女權?——關於豆瓣激進女權的五個誤解:https://bit.ly/3f14Zhh
→3cm手勢的獵巫(上):一張超商海報引爆的「南韓男女仇恨戰」?:https://bit.ly/2UKsAfp
→3cm手勢的獵巫(下):仇男南韓仇女「鏡像攻擊」有效嗎?:https://bit.ly/3kYJ3Ht
→韓國女權主義運動的盛行 | 亞洲老大 ASIAN BOSS CHINESE 中文:https://bit.ly/3i2mXSp
→Koreans React To Radical Feminist Hand Sign | Street Interview:https://bit.ly/3BMb62z
→韓國的女權很低嗎?為什麼? 真正的韓國,韓國的'仇男, 仇女'傾像以及韓國的'女權主義'總整理:https://bit.ly/3iUu8v8
【 延伸閱讀 】
→伊瑞葛來:以內視鏡重看「女人是甚麼」:https://bit.ly/3iU7JOI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Oel9wybXZM/hqdefault.jpg)
父權結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貝神的召喚:穿越南鄒迷霧的拉阿魯哇」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李友煌
內容簡介:
台灣原住民第15族:拉阿魯哇族(Hla’alua)!
2014年,一直被誤以為是鄒族的拉阿魯哇族(Hla’alua),終於從歷史迷霧中走出,獲得官方認定為台灣第15族原住民!目前人口數約400人的拉阿魯哇族,是台灣原住民中,唯一以貝殼為神的族群,由於多數民眾對其不為所知,加上面臨語言、文化瀕危,本書以拉阿魯哇族獨特的十二貝神信仰為結構,重現拉阿魯哇族爭取正名及文化復振的艱辛歷程,包括:
.族群如何走出歷史迷霧,從「南鄒族」的他人歸類中脫身,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身分認同。
.揭開貝神的神祕面紗,族人如何失落及重現其獨特信仰祭典的過程、迷惘與信心。
.老、中、青三代在族語及文化復振薪傳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功能,有合力,有焦慮,也有折衝。
.環境巨大衝擊下,人口數寡少的族群,面臨強勢布農化及漢化壓力,其展現的策略與韌性。
.除父權男性,女性在族群語言文化復振中的特殊角色與功能,其微妙心理及傑出表現。
.在沉浸式族語的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配合下,拉阿魯哇幼苗正成長茁壯,族語薪傳已獲得初步成效。
拉阿魯哇族是台灣原住民中,唯一以貝殼為神的族群!
本書作者李友煌博士於高雄市原民會部落大學任教期間,有機會接觸到僅存於高雄市的拉阿魯哇族(Hla’alua),感受其爭取正名與復振文化的苦心與艱難而興起採訪報導之心念,以一年半時間深入部落,大量訪談、觀察、田調,配合平面及影音文獻搜集,採取報導文學的方式,以本書向山上的朋友──人數單薄而堅持追尋與復振族群文化的勇氣致敬。
此外,本書並嘗試從文獻資料及耆老訪談中,勾勒出拉阿魯哇族在漢人開山採樟入侵傳統領域下,與客家人相遇的過程,這場族群遭遇,開啟了日後拉阿魯哇族復振靈魂人物游仁貴的身世;而在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宗教改革」下被迫放棄貝神信仰及聖貝消失的事件,也都以類小說的筆法重現。
最後,做為拉阿魯哇族最重要及親密他者的矮人傳說,李博士則以史詩篇章來呼應,藉現代詩創作敘述這段充滿神啟、先知式的神話。全書內容,盡量減少史料推砌與宏大敘述(grand narrative),而以人物、事件、場景的綿密交織來建構,使其兼具報導性、文學性與可讀性,主題清晰又肌理豐美。
作者簡介:李友煌
•台南出生,定居高雄。
•現任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文化藝術學系主任、研發處長。
•曾任台灣時報、聯合報系民生報記者、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媒體公關、高雄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
•著有《水上十行紙》、《藍染:海島身世》、《異質的存在》、《天藏機鋒─雨花石》、《文學帶路遊舊城》等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CevV8TcNf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