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碎碎的想看再看 😌
昨晚看完電影後就跟男友各自回家。
他一早跟哥哥約了要去爬山,我起不來。
加上薦骨與2爻發威,開始催促多日未能回家的我,是該回家獨處一下並處理一些家務跟工作了。
.
清晨天還沒亮,我就被尿道發炎復發痛醒,摸黑吃了藥,翻來覆去直到天微亮才又睡去。
再睡醒時已12點,弄了早餐、回了工作上的訊息、稍微備份了一下電腦資料、收到Darshana老師來自國外的進度更新、準備了下週的人類圖解讀筆記、小練了吉他、煮了半鍋溫潤的湯。
.
今天白天的雲宮好安靜,汐止難得的晴天,陽光透了進來。
想起有段時間朋友很擔心我,假藉著要來我家借用空間跨年的名義,陪我在同樣的窗景中迎接了2年的元旦。那兩年好像都是好天氣,記憶裡有很溫柔的陽光。
今年可能會搬離雲宮,想起來有點捨不得,也想到與貓咪在一起的時光,想想也該在天氣晴朗的哪天,去看看他們了。
.
我在這樣遠遠近近的記憶裡感受到無比親密。
.
.
傳了訊息問男友在幹嘛。他說他剛回到家。
一問之下原來爬完山就去哥哥家幫忙哥哥刷油漆。
我在手機這頭笑了出來。
.
男友是薦骨型權威的生產者,根中心有定義。常常薦骨一回應,就帶著滿滿的動力採取行動了。
我則是情緒型權威的生產者,根中心沒有定義。我很慢很慢,一天到晚都在情緒衝浪,而且壓力一大我就不想動。
.
我們的節奏天生就是這麼不一樣,但是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都能用自己的節奏找到自己的「在工作/創造中獲得滿足」。當然一開始的磨合需要一點時間,(事實上今天我就在半夢半醒間夢到磨合期時產生的一個傷口),但很慶幸我們都走到了這裡。
.
.
6-59 #親密的通道 驅動著我的一生,我在這個能量之中體驗了許多不同程度的親密。我幼稚園就開始喜歡第一個人、國小一年級第一次體驗失戀(笑),走過被父權社會制約的找到能讓我崇拜的另一半、渴望能一同成長的靈魂伴侶、也跟二分人有過甜膩到不行的關係,最終我很開心在我人生的這個階段,擁有這樣的一個伴侶。
.
我們都有自己的天賦、我們都有自己人生的難題、我們也都有自己成長的速度。
我不需要對方生下來就懂我、不需要對方擁有一切事情的答案、甚至不需要對方無時無刻的陪伴。
但我知道當有一方走得太快,我們都會提出請對方等一等的請求,而對方也都能稍微停下腳步,在前方等著對方從後頭牽住自己的手。
.
這是讓此刻的我感到最親密的關係。
.
.
你呢?你此刻最想要的是哪種關係呢?
歡迎留言聊聊
.
.
PS 照片是今晚從窗外看出去的夕陽,朦朦朧朧的真的好美啊,即使此刻仍然帶著小病痛那種超煩人的感覺,但依然覺得,活著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
#親密的通道 #伴侶 #關係
#人類圖 #HumanDesign
#人類圖解讀
#faye觀人類圖 #你看看你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A-Lin官方專屬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530 大家都好嗎? ♬ 在家練歌➔ https://ALin.lnk.to/Hits 🔔支持A-Lin訂閱開啟小鈴鐺► https://sonymusic.pse.is/A-Lin 📌更多訊息➔ https://linkby.tw/imalin920 獻給你們Romadiw版本 #我不離開 ...
牽住自己的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許多人成長過程,為了讓主要照顧者滿意和情緒穩定,不要激起太多負面情緒和混亂,孩子會自動化地發展因應策略,來作為生存的技能,漸漸地成為模式。
所謂的模式,就是我們開始學會「扮演」,例如:扮演「乖巧的孩子」、扮演「聽指令的孩子」、扮演「懂得察言觀色的孩子」、扮演「貼心早熟的孩子」、扮演「特立獨行的孩子」,或是扮演「不存在的孩子」。
從小就孤寂的人,大多是扮演「不存在的孩子」。假裝不存在,來讓照顧者不用費心在他們身上,或是讓照顧者活在他們自己的世界。
後來只要處於人際關係裡,或在重要的關係中互動,扮演的角色就悄悄上身,不知不覺地就以這種模式在關係中。
所以,我們要練習的除了覺察自己「是不是在扮演什麼角色或形象?」,再來是如何能在慣性自動化的扮演中停下來,覺察自己「是什麼因素或是解讀,讓自己處於扮演中?是不安全感嗎?是為了得到安全感嗎?這樣的模式,如何能鬆動點呢?」
當你可以開始停下來,反過來問問自己時,此時你便是對自己開始展開「好奇及興趣」,若是能加些鼓勵,給予自己一些勇氣及關注,想進一步的發現自己,進而瞭解自己,那麼,這個時候你就有機會更多的與自己的過去經驗連結,擴展認識自己的寬度和深度。
這個反觀反思的過程,就是覺察自己。
覺察是為了認識和瞭解,所以請不要帶著批判和質疑的態度和口氣。先有充分的瞭解及認識,我們才能洞察自己內在的機制,以及在無意識之中所做的自動化反應,並且在足夠深入的瞭解後,試著慢慢解構,及再建構新的人際關係反應和對應的心理狀態。
在我們認識自己的過程,最重要的三個方面,是屬於我們這個人的內在運作,包含了:認知、情感,和行為。
當我們說的出來的,是我們「意識」到的,但我們內在還有許多說不出來的,不知所以然的念頭來源及情緒來源,還有行為上的衝動,是從我們的潛意識區引發出來的。所謂的認識自己,也就是對內在自我進行從意識到潛意識,再從潛意識到意識的探索歷程。
我們的一生,每天的生命經驗,大都儲存於潛意識層,除非刻意記住或反覆想起,不然我們未聚焦意識的感覺和經驗,就會沈入我們大腦的潛意識層,很難被覺察和意識到。但不代表這些潛意識層的資料和訊息,不會對我們產生影響,事實上,我們許多非理性的行為和衝動,大多來自潛意識層的推動,而不是意識層的掌控。
所以,所謂的好好認識自己,就不再用已知就想斷定自己,反而是給予自己空間,想要重新的認識這一位你從來沒有好好理解、好好熟識的自己。
你越是有機會接觸到自己內在的未知領域,你越有機會意識到潛意識層的經驗資料,如何影響及形塑出你這個人的形成。
當你要開始這樣做了,就像你帶這個從來沒有真正踏出門過的孤寂小孩,要來認識這個真實世界,也讓這個世界和你交互作用,帶你意識到更多沒有發覺的自己。
#牽住自己的手
#認可自己的存在
《療癒孤寂》
博客來:https://lihi1.com/h9ENi/su
誠品:https://reurl.cc/OqNYXA
金石堂:https://lihi1.com/xkzF0/su
momo:https://lihi1.com/nffyb/su
天下網路書店:https://lihi1.com/pfLXi/su
繪圖/ Evie Hsu
牽住自己的手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希望有朝一日,看不見的內心傷痛可以和看得見的身體傷口相提並論。」
與精神科醫師的14週療癒對話,
陪伴「輕鬱症」的你,與不完美的自己溫柔和解。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的暢銷,
為我帶來了許多名氣與關注,同時也帶來了批評:
「只是在無病呻吟」、「又在扮演受害者了」、「意志力薄弱」、「老是煩惱一些微不足道的煩惱」……
憂鬱/輕鬱/躁鬱……如果是那麼容易治療,就好了。
事實是,就連獲得理解,都好難。
我的病情不斷在反反覆覆,
我想我需要肉眼能見的傷口,來證明自己不是無病呻吟。
總想著:「是不是要大鬧一場,才會被人認為是真瘋而不是裝瘋。」
如今我學會與自己溫柔和解。
我的心裡仍有許多尚未治癒的傷痛,透過接受精神科醫師的治療,
使我逐漸明白那些傷痛的種類以及背後成因。
我逐漸領悟,憂鬱症或許不會就此痊癒,但我已經不再討厭自己,
因為發現自己也有許多發光發熱的部分;
從今以後,我將練習,駐足在內心開朗明亮、綠意盎然的空間。
我繼續將這「14週心理治療」的對話完整記錄下來,
或許能成為某些人安慰的信念。
★要是能藉由自揭傷疤來讓大家發現從未覺察的內心黑暗面,
那麼我認為這樣便足矣。
我已經牽起許多人的手,我還想要牽更多人的手。★
取自《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2》
************************************
各位朋友,早安:
今天一大早,就以這個話題來開啟新的一週,是有些沉重。但這同時也幫助我們,願意以理解的角度,去面對憂鬱症者這一週,可能即將面對的挫折與壓力。
之前以「不知足」來談憂鬱症的事件,已經有不少相當優質的文章進行探討,我就不再贅述。我想把這本書拿出來,去理解在這些看似「鑽牛角尖」的對話中,看到當事人的努力—鑽牛角尖的思考方式,並非當事人所願,當事人為此承受著痛苦與無奈!
內心傷痛常被忽略,甚至被污名,這常造成二次傷害。我很感謝作者的勇氣,出一本書,除了會有相應的收入與名氣,但同時也要承受指指點點與攻擊,這常常加重情緒負擔,甚至不一定能在自己的負荷範圍。
然而,她站出來,讓我們看到一個人如何掙扎著面對自己內在傷痛,這很值得尊敬。說實在話,沒有人敢保證,憂鬱症不會在人生某個時刻,悄悄找上自己。
讓我們以理解的態度,去展開我們這個禮拜的工作與學習。祝願您,看見自己內心的黑暗面,牢牢牽住自己的手!
************************************
第二十六週──總之,人生還是會繼續走下去
【文/ 白洗嬉】
現在的我,沒什麼特別有營養價值的想法,但也不至於空無想法。日子裡沒有領悟到任何意義,就這樣一天又一天地過著,也沒有特別激烈的情緒波動或事件發生。時而無聊,時而自在。
我總在想,要是繼續過著這樣的日子,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我會變老,同樣的日子會重複上演,我的思想可能會停滯不前,四周也可能築著一道又一道的高牆。然後我只會和對我死心塌地的人往來,在廣闊無邊的世界裡與無數個他人擦肩而過,最後茕茕孤立。認為這樣的人生不怎麼樣的我其實更不怎麼樣,甚至發現自己沒什麼計畫、意欲與好奇心,就是個沒有特別想做之事的人,打從娘胎出生就是個既無聊又無趣的人類。
要走入某個空間本身就可能是一大挑戰,要面對某人也可能比現在更加困難,我開始思考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現在的我究竟是處於什麼樣的狀態。距離相當遙遠,意欲則顯示為零。我一邊懷疑自己是否會產生好奇心,一邊吃著藥、接受治療。
***
我
我目前正在將第二本書的錄音逐字稿做收尾,我會再整理好拿給您看,不過內容有點多。
醫生
整理這些錄音內容時,都沒有感受到痛苦嗎?或者又再次體驗到當時的感覺?
我
這倒沒有,我只覺得彷彿是在聽別人的故事一樣,整理第一本書的諮商內容時,我有很難過,因為會自我憐憫,甚至還有流淚,但是當我在整理第二本書的錄音檔時,反而有「唉,怎麼活得這麼累,真是個麻煩人」這樣的想法。我很開心自己可以保持一點距離去思考,但是另一方面又會心想:「既然不論如何還是要把書寫完,那麼與其又像第一本書一樣草草結束,不如好好做個收尾。」其實即便是現在,也不可能為了幫書做個結尾而寫下「我已經痊癒!」這樣的字句,更何況這也並不屬實。
醫生
是啊。
我
所以我有想了一下自己有哪幾點變得比以前好。首先是憂鬱感有控制住了,躲在棉被裡的時間幾乎不見,而且以前會有「今天還算活得下去」這樣的念頭,現在則是會想「今天有點累」,等於思考模式有了轉變。再來是我變得經常運用身體,以前有失眠困擾,如今只要感覺睏了就會自行入睡。就算煩惱某件事情,也不會再像以前一樣鑽牛角尖,會懂得適可而止,因為我知道這會是守護自我的方法。除此之外,還有思維變得更有彈性?變得會努力讓自己改掉以一小部分去判斷整體、以偏概全的習慣。然後自殺衝動有明顯減少許多,但是情緒還是很容易有起伏,也依舊心思細膩敏感。
醫生
很棒。
我
我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什麼事情想對您說,接下來只要持續接受治療、吃藥,假如情況有逐漸好轉的話也會慢慢減少藥物,甚至可以達到順利調整情緒、不再需要來醫院的程度也不一定,對吧?內心恢復力會變得很好,也不再容易受人影響。總之人生就是會一直這樣活下去,我這個人也不會變得多麼戲劇化。我可能會慢慢改變,也可能會重回原點。當我這樣暗自心想時(突然流淚),突然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接受人生即是如此的事實。
醫生
當時的妳是妳,如今的妳也是妳。
我
嗯,都一樣是我。
醫生
是啊,總不可能當時的妳是錯的、現在的妳就一定是對的,這也很奇怪。
我
與其說是錯的,應該說是生病的。生病的我和稍微康復的我,至少這點我是區分得出來的。
醫生
但也有可能是這樣,有些人只有做一次刺青就覺得痛到要死掉,有些人則是刺了好多地方卻認為一點也不痛,就如同妳說的,很可能跟刺的部位有關,疼痛程度不一。以前的妳被人揍一下只覺得好痛,所以會心想:「我全身都好痛,看來我很弱」但其實假如是其他部位被揍,很可能就不會感到疼痛,抑或是對方偏偏打在妳最弱的地方,所以使妳感到疼痛無比,而妳卻渾然不知。
我
您的意思是,我可能其他地方都很結實,只有最弱的部分遭受攻擊,自己卻不知道嗎?
醫生
對,妳光是發現「這裡雖然很痛,但自己還有其他結實的部分」這樣的事實,就已別具意義,正因為瞭解自己哪裡軟弱,才能夠進而去保護那個部分。
我
那麼我會想要再多找找自己比較強韌的部分,因為我總是聚焦在自己軟弱的地方。說個題外話,我很羨慕那些完全投入在某件事、喜歡並樂在其中的人,羨慕他們可以盡情、充滿熱情地投入。我當然也有喜歡的事物,但是我認為自己並沒有特別強烈熱衷於某件事情,也可能是我還沒發掘。關於這點我覺得有點悲傷,我真的很羨慕不論別人怎麼說,依舊堅持自己熱衷之事的人,儘管那件事情再怎麼微不足道也是,我羨慕他們可以大聲地說:「我就是喜歡!」所以我告訴自己,應該要更專注在這種心態上。
其實我非常喜歡「聖誕醜毛衣」(Ugly Sweater),但是從字面上便可看出這是一種很醜又俗氣的毛衣,有些款式因為顏色或圖案太誇張所以害我不敢入手,不過您看我這次買了這件(聖誕醜毛衣)。
醫生
一點也不醜啊,很漂亮呢。
我
我應該會不分早晚地一直穿到聖誕節那天,因為只能穿到那一天。
醫生
我從剛才就覺得這件毛衣顏色很好看。
我
真的嗎?謝謝。喔對,然後雖然說來有點尷尬,但我覺得自己活像個看破紅塵的人,其實每個人活著的方式都不盡相同,就算沒有特別喜歡什麼也能活得好好的,對吧?就只是普通地活著,適當地喜歡、厭倦。有些人一開始熱情如火,但是隔沒多久就瞬間冷掉,有些人則是走細水長流的路線,所以這不禁令我心想,難道我一定要瘋狂著迷於某件事情嗎(當然,我是很渴望自己可以有這種事情)?但假如我不是這種人就要否定自己嗎?不能按照現在的自己過日子嗎?其實我也很著迷於書,但是書這種東西很難拿出來說,我怕大家會人為我很假掰,或者認為我在說謊,當對方問我「興趣是什麼?」的時候,我要是回答:「閱讀。」也會很容易被調侃:「咦?這裡可不是什麼面試場合喔~」
醫生
(笑)是啊。
我
最後,我不想要再貶低自己,如果停止去說那些貶低自己的言語,會有幫助嗎?
醫生
會的,妳所講的話很容易對你產生關連性,等於是自己的發言會營造出自己的氛圍,舉例來說,假如妳講了一句:「這真是爛透了!」那麼與其用爛透了這個單字,不如用更具體的句子,就算不用用到六何法,也希望妳可以嘗試多用一些形容詞來為這種句子添肉,而不是只有簡單的好或壞、棒或爛,這樣就可以將自己的情感更具體化表達,也有助於妳理解自己。
我
那麼空虛感、無奈感是沒有辦法的嗎?醫生您也會有這樣的感受嗎?
醫生
孤獨感當然是會有的。
我
所以差別在於這種感覺會維持多久嗎?
醫生
其實這都是理所當然會有的感覺,正因為我們會感到孤單、空虛,所以才會與人維持關係、交往聯絡,也可透過定期性地做某件事情來降低孤單感。這是任何人都會有的情感,但是可能因為妳太常感受到這些情感,導致會有「又來了,怎麼我每天都這樣,我就是個孤單寂寞的人」這樣的念頭出現。不過這些都是人類需要的情感,可以促使妳與人建立並維持關係。
我
所以您的意思是,我必須感受空虛、寂寞,才會有動力去與人相處、維持關係,這樣的說法倒是不錯。要是我自己一個人也活得開心滿足,應該就不需要與人建立或維持關係了,也不必見任何人,是吧?
醫生
這其實是任何人都有、也很自然的情感,可總是自己帶入一些負面的感覺,導致妳看待這些情感時比較負面。
我
這倒不至於,因為有時候我還滿享受那種身體彷彿有個大洞一樣空蕩蕩的感覺,我都會默默接受,只是那種情緒持續個半天以上就會令我感到很痛苦。
醫生
也許妳的課題是如何讓那些情緒不要維持到半天以上。
我
雖然我不需要讓自己的心情總是維持在豐富澎拜的狀態,但是當我想要填滿心靈時,要用什麼方式去填補,或許我該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會回去仔細想想的。
***
◆尾聲◆我已經不再討厭我自己
有一段時期,明明家裡只有我一人,我卻會因為討厭看見自己,所以把棉被從頭到腳蓋住,感受著想要用刺青畫滿全身的衝動,在昏暗處戴著眼鏡,將大部分的臉遮住才會感到心安。那段時期,我恨不得希望這個人不是我。
接受治療、出書以後得到的最大收穫是我變得不再討厭自己。接下來我也會繼續接納從我眼睛以及內心各角落所看見的自己,然後不再對自己說那些糟糕的言語。
我憑著有些故事對某些人來說很無聊,對某些人來說卻可以成為安慰的信念寫到這裡,我想要特別感謝單憑一個路人的內心黑暗故事與自己相似為由而閱讀至此的人,以及雖然與我是兩個世界卻願意嘗試傾聽的人,最後要感謝這一路走來幫助我可以成為我自己的醫生及身邊珍貴的親友。
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迎來這樣的一天──心理生病的人也能像呼吸一樣理所當然地去看病、不因此而遭受任何不利、周遭人士也不再將其視為是意志力薄弱的問題,讓看不見的內心傷痛可以和看得見的身體傷口相提並論。
.
以上文字取自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2:陪伴「輕鬱症」的你,與不完美的自己溫柔和解【與精神科醫師的14週療癒對話】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9723
【已因疫情取消】3/28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牽住自己的手 在 A-Lin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530 大家都好嗎?
♬ 在家練歌➔ https://ALin.lnk.to/Hits
🔔支持A-Lin訂閱開啟小鈴鐺► https://sonymusic.pse.is/A-Lin
📌更多訊息➔ https://linkby.tw/imalin920
獻給你們Romadiw版本 #我不離開
@戴愛玲Princess Ai
偶爾 我會懷疑怎麼繼續
不能忍住眼淚 再怎麼 深呼吸
再怎麼 撐住自己 都不行
偶爾 我不知道還能往哪兒去
努力走 夠遠了 天色也 夠晚了
醒來卻還在原地
不要怕 握緊我
茫茫人海我們牽住了彼此的手
為今天而活
勇敢愛過 勇敢錯過
勇敢摔過 再站起來過
看過多少的流星墜落
多少的彩虹沉沒 不退縮
我不離開
我一直在
陪你一天一天等待
陪你一次一次重來
哪怕到懸崖
我不離開 我為你在
我不離開 我永遠在
遠方 地平線長長延伸出去
那路牌 到天際 那風景 多美麗
慶幸我們在這裡
不要怕 握緊我
茫茫人海我們牽住了彼此的手
為今天而活
勇敢愛過 勇敢錯過
勇敢摔過 再站起來過
看過多少的流星墜落
多少的彩虹沉沒 不退縮
我不離開
我一直在
陪你一天一天等待
陪你一次一次重來
把夢贏回來
我不離開 我為你在
我不離開 你在我的身邊 我永遠在
我不離開 我為你在 我不離開 我永遠在
有過等待 有過期待 不怕傷害 不怕挫敗 愛你所愛 我一直在 我不離開 我永遠在
永遠都不離開
★更多A-Lin消息★
官方網站➔ https://alin920.com
官方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ulin168/
官方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920ALin/
官方Weibo➔ https://weibo.com/avexalin
官方TikTok➔ https://www.tiktok.com/@920alin
#ALIN #戴愛玲 #天生歌姬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UvEZYTuAWw/hqdefault.jpg)
牽住自己的手 在 韋禮安 WeiBir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戒指+蛋糕+鮮花=請你嫁給我!
HBO Asia 原創影集「戒指流浪記」主題曲
宥勝、林予晞主演、葉天倫製作、北村豐晴導演 年度浪漫愛情喜劇
韋禮安化身『求婚蛋糕師』烘培甜蜜氛圍
帶領大家漫步「戒指流浪記」的浪漫情節!
🎧 《請你嫁給我》數位平台點播:https://weibird.lnk.to/MarryMe
🔔 訂閱韋禮安官方頻道 : https://pse.is/WeiBird_Sub
韋禮安為 HBO Asia 原創影集「戒指流浪記」劇集命題寫作主題曲「請你嫁給我」,在 MV 中化身為「求婚蛋糕師」,精心烘培各種造型蛋糕,為求婚助攻;再串連「戒指流浪記」的精彩片花,帶領大家漫步其中幽默、歡樂、浪漫的情節!
「戒指流浪記」描述一枚遺失在捷運上的戒指,流浪在七個寂寞的陌生人之間,展開七個浪漫旅程;而戒指的主人黃奕之(宥勝)在尋找戒指的過程中,逐步審視自己與交往五年的女友李麗莎(林予晞)之間的感情。
別再讓戒指流浪!那顆命定的戒指,終究是屬於那個此刻陪在身邊的「對的人」,她也許正等著你對他說:「請你嫁給我!」如果還是少那麼一點點臨門一腳的衝動,「請你嫁給我」絕對是最棒的助攻主打歌!
—
《請你嫁給我 Marry Me》
詞:黃一峰
曲:WeiBird 韋禮安
請你嫁給我 請你嫁給我 wohoo
等 你 害羞地點頭 牽住我的手
愛 起床準備了早餐 看你微笑著醒來
聊著偶像劇的故事發展 平淡卻浪漫
愛 在睡前親吻你說聲晚安
望著你的側臉入眠
已習慣 不能沒有你在身邊
請你嫁給我 請你嫁給我 wohoo
等 你 害羞地點頭 牽住我的手
請你嫁給我 請你嫁給我 wohoo
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後 讓我們一起度過
愛 在失眠時陪你聊一整夜
願意付出我的一切
把你寵壞 永遠 在你身邊
請你嫁給我 請你嫁給我 wohoo
等 你 害羞地點頭 牽住我的手
請你嫁給我 請你嫁給我 wohoo
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後 讓我們一起度過
或 許我不夠完美 常 不聽你的意見
再 給我一點時間 我願意 盡全力 為了你的笑臉
請你嫁給我 請你嫁給我 wohoo
等 你 害羞地點頭 牽住我的手
請你嫁給我 請你嫁給我 wohoo
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後 一起幸福到永久
想 要和你一起
想 要和你一起
幸福到永久
—
♩ 音樂製作 Song Credit
製作人Producer|韋禮安 WeiBird、蔡尚文 Aven Tsai
編曲Arrangement|李艾璇 Aihsuan Lee
吉他Guitars|鍾承洋 Cheng Yang Chung
和聲編寫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韋禮安 WeiBird
和聲Backing Vocal|韋禮安 WeiBird
弦樂編寫Strings Arrangement|張晁毓 Dato Chang
弦樂製譜Music Score|張晁毓 Dato Chang
弦樂Strings|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Just Busy Music Studio
第一小提琴First Violin|蔡曜宇 Shuon Tsai、駱思云 Ssu-Yun Lo
第二小提琴Second Violin|朱奕寧 YiNing Ju、黃雨柔 Nala Huang
中提琴Viola|甘威鵬 Weapon Gan
大提琴Cello|劉涵 Hang Liu (隱分子)
製作行政Production Administrator|廖婧紋 Melrose Liao
錄音工程師Recording Engineers|蔡尚文 Aven Tsai (Vocal)、韋禮安 WeiBird (Chorus)、單為明 Link Shan (Strings)
錄音助理Assistant Engineer|于世政 Yu Shih Cheng (Strings)
錄音室Recording Studios|Awesome Music Studio (Vocal、Chorus)、Lights Up Studio (Strings)
混音工程師Mixing Engineer|宋星凱 Sean M. Sinclair
混音錄音室Mixing Studio|ff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Mastering Engineer|Derek Snyder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Mastering Studio|Polygon Audio
OP:Awesome Music 耀聲音樂
♩ MV製作 Music Video Credit
MV 製作 Production | 二二川 ERERCHUAN
導演 Director | Chang Ching Yu
副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 WALL
製片 Producer | 阿薛
攝影 D.O.P | Chang Ching Yu
攝影大助 1st A.C. | 蘇品豪
攝影助理 Assistant Camera | 簡靖宗
攝影器材 Photographic Equipment | 鏡頭銀行
燈光 Gaffer | 楊景浩
燈光助理 Electrician | 楊朝翔
燈光器材 Light Equipment | 貞寶企業
場務 Set Coordinator | 范子薺
執行美術 Art Designer | 柯雨心
司機 Driver | 獨家企業
後期製片 Post-production Supervisor | WALL
剪接師 Editor | BUZZ
調光師 Colorist | OiiO
字卡設計 Graphic Designer | 史詠毓
──♫─ 更多韋禮安 ─────────────────────────
韋禮安 WeiBird FB|https://www.facebook.com/Weibird.official
韋禮安 WeiBird IG|https://www.instagram.com/weibirdmusic/
韋禮安 WeiBird WeiBo 微博|https://www.weibo.com/weibird
#韋禮安 #請你嫁給我 #戒指流浪記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JxLFB4UuyY/hqdefault.jpg)
牽住自己的手 在 Ray Li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37度原鑽系創作女聲 - 劉軒蓁 Rayray
◆◆ 相濡以沫的存在 演唱專場 ◆◆
03/14📍後台 Backstage Café
T i c k e t s ► https://justlive.kktix.cc/events/h56ds2f
#相濡以沫的存在
#TheVow
----------
2020原鑽系創作迷你專輯《相濡以沫的存在》
🎵數位串流收聽 https://lnk.to/rayray
----------
一起心跳
一起緩慢
一起呼吸彼此
相濡以沫的存在
每個人都是這樣的。
擁有著對某件事物單純的熱情,
期待卻不溺愛生活中浪漫的情節;
雖然脆弱,卻能為了誰而勇敢地面對考驗;
傷痕累累,卻願意再次相信,
有一個人,能與自己相濡以沫的存在。
----------
【相濡以沫的存在】歌詞
這是我要的心安 知道你會一直都在
無論天色多暗 你一個擁抱就蔚藍
最期待面對面晚餐 累了一天 心事交換
你的透明眼神 交給我為你撫去 所有無奈
你是我賴以維生 幸福的必然
走遍了世界 唯一想守護的愛
想一起心跳 一起緩慢
一起呼吸著彼此 相濡以沫的存在
如果那一天會來
我們要微笑著期待
牽住彼此手中 承諾永遠不放開 的那份愛
你是我賴以維生 幸福的必然
走遍了世界 唯一想守護的愛
想一起心跳 一起緩慢
一起呼吸著彼此 相濡以沫的存在
終於找到 這份無可代替的愛
才發現 擁有的時間如此短暫
我不要多精彩 只要是你陪伴
足夠讓我永遠 那些片段
你是我賴以維生 幸福的必然
就算給我全世界 我也不交換
想一起心跳 一起緩慢
一起呼吸著彼此 相濡以沫的存在
生命所有對錯 不一定要釋懷
我明白 你就是我唯一的答案
緊握著手 我們 不留空白
別浪費任何一秒 別留遺憾
別等想念證明 你是最愛
----------
詞 Lyricist:劉軒蓁 Rayray、余琛懋
曲 Composer:劉軒蓁 Rayray
製作 Producer:劉軒蓁 Rayray
編曲 Arrangement:吳貞儀(牙牙)
和聲編寫/和聲 Backing Vocals Arrangement:劉軒蓁 Rayray
鋼琴 Piano:吳貞儀(牙牙)
貝斯 Bass:林奧迪
鼓 Drums:江尚謙
小提琴 Violin:蔡曜宇
中提琴 Viola:蔡曜宇
錄音 Recording:單為明@Lights Up Studio
混音 Mixing:單為明@Lights Up Studio
發行 Digital Distribution:JSJ 杰思國際娛樂
專輯封面拍攝 Album Cover Art:Kaja Balejko
視覺拍攝 Photograghy:漠視文化影像
單曲設計 Visual Designer:陳晨 Chen.C
Music Video Production: JCP 天堂之門
劉軒蓁 Rayray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rayray.music
劉軒蓁 Rayray Instagram:@rayliumusi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9a08K7tLb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