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我回來了!
經過兩週的休養,今天回台大拆線,醫生說明天就能碰水了,實在太開心,終於能自己好好洗澡。
由於幾乎都宅在家,不小心就一直在追劇,為了彌補我的心虛和偷懶,和大家分享我最近看的片單吧!(請包容我的不專業劇評)
電影
#海街日記
是導演是枝裕和的片。雖然也是描述家人之間的情感,但和小偷家族是截然不同的輕鬆氛圍,尤其背景在鎌倉拍攝,每個畫面都美到不行,是我會想再二刷的電影。
#醇美人生
少見的侍酒師題材,講述主角夢想當侍酒師,卻面臨繼承家業的責任。看完覺得電影裡對葡萄酒的部分,敘述的不夠深刻,只騷到癢處。推薦給想知道侍酒師職業在做什麼的朋友看。
#玉子
為寄生上流的導演奉俊昊執導。我喜歡小女孩和動物之間的互動,電影節奏快速流暢,也有令人意外的劇情安排,看完會有坐一趟雲霄飛車的感覺。
影集
#雙層公寓輕井澤篇
前陣子東京篇成員自殺的新聞讓大家很震驚,不過撇除人為操作的話,輕井澤篇是目前看下來我最喜歡的一季,每個互動場景都好療癒!
#搶救景觀餐廳
無意間點開,沒想到超好看!極推!
三位主持人以行銷人、廚師、裝潢設計師來幫助遭遇困境的餐廳,解析餐廳出問題的地方,並幫助業主改善。而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是節目也會順便帶到當地的觀光特色,兼著當作旅遊節目來看也很不錯。非常推薦給有開店或是有開店夢想的人看。
#風味原產地
為舌尖上的中國導演新作,一集只有短短的10分鐘,將潮汕和雲南的特色食材用極為細膩的手法拍攝,旁白的敘述文字力十足,所有形容詞用得精準極了。
動畫
#食戟之靈
喜歡美食的不能錯過!漫畫家是成人漫畫出身,和小當家吃完有宮女在後面搧扇子比起來,簡直是超級限制級畫面(枕邊人看得很開心)。關於料理的描述,算是比較實作性一點,雖然過程也是很浮誇啦...
#銀之匙
鋼之鍊金術師的作者續作,也是適合吃飯邊看的輕鬆小品。內容是敘述一所農業學校裡的生活故事,大家一定很好奇為什麼風格和前作差這麼多,那是因為作者就是來自北海道的酪農業家庭,對於一些農場知識,在漫畫裡可以窺見一二。
#NANA
不多說,當年的超級神作!因為重新在NF上架,就點開來複習了。漫畫和動畫的故事有點不一樣,漫畫目前尚未結局,但據說停在非常虐心的地方。動畫則是以一季收尾,結局還算是圓滿。
這部以前小時候不懂,現在長大重看一遍卻看懂了,看不懂我在說什麼的,快去看就懂了。
#Beastars
以擬人化動物取代人的漫畫角色,講述一個草食動物和肉食動物共存的世界,劇情比較嚴肅,令人反思,作者透過動物的本質來隱喻人類社會存在的種族問題,很值得一看。
關於動畫,林林總總看完的其實還有很多,大概目前流行的動畫都被我看完了(我英、刀劍、一拳、鬼滅),但再寫下去粉專會歪掉。
總之,追劇人生告一段落,明天要好好上工啦!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馮盈盈江嘉敏 #馮盈盈 #江嘉敏 #破冰 #AK禁住拎 #FBI微表情分析內心戲 #解構心機女 #Round1 #誰勝誰負 #P圖技巧 #宮心計 #辦公室政治 #鬧人的技巧 #邊個道行高啲 #TVB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
「玉澤演家庭背景」的推薦目錄:
- 關於玉澤演家庭背景 在 日常食札 Diary of Foodi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玉澤演家庭背景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玉澤演家庭背景 在 葛望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玉澤演家庭背景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玉澤演家庭背景 在 玉澤演父母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玉澤演家庭背景 在 玉澤演父母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玉澤演家庭背景 在 玉澤演父母的八卦,PTT、DCARD、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玉澤演家庭背景 在 玉澤演父母的八卦,PTT、DCARD、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玉澤演家庭背景 在 玉澤演父母的八卦,PTT、DCARD、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玉澤演家庭背景 在 演"住在我家的男人"時就注意到他了, 這次的角色更好. 的評價
- 關於玉澤演家庭背景 在 Song Joong Ki officially announces his new relationship! 的評價
- 關於玉澤演家庭背景 在 搜尋玉澤演 的評價
玉澤演家庭背景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BBC中文網】遭遇疫情歧視的美國亞裔何去何從?
儘管她並不在美國出生,劉文的美國生活沒有絲毫「不美國」之處。她去看橄欖球比賽、煲美劇《慾望都市》、在慈善組織裏當志願者。
在新冠疫情之前,31歲的劉文對自己是住在得克薩斯州奧斯汀的東亞裔人士這件事,並沒想得太多。「實話說,之前我真不覺得我在這兒很顯眼,」她說。
但情況如今不一樣了。新冠病毒在美國讓超過10萬人喪命,而亞裔身份可能在此招來橫禍。對於包括劉文來內的許多人來說,他們已感覺受威脅。
據劉文說,幾個陌生人在當地超市裏朝她一名韓裔朋友喊髒話、推搡她,還要求她離開商鋪。這一切只是因為她是亞裔,而且當時戴著口罩。
包括紐約州、加州和德州在內的多個美國州份,都有東亞人士報稱被吐口水和拳打腳踢,甚至還有一宗被刀刺的案例。
在美國,針對亞裔人士的偏見遽增,他們當中的許多人,無論是否曾親歷過暴力、欺凌或更不堪的不公待遇,都開始思索自己在美國社會的位置。
「五年前剛來到美國時,我的目標是盡快地適應美國的文化,」劉文說。
「不過疫情讓我意識到,因為我是亞裔,因為我的樣子或者我的出生地,我永遠無法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在她的朋友經歷那場超市爭端後,劉文下定決心買她人生中的第一支槍。「如果奧斯汀都到了這個地步,那我們可能真的需要買槍了,」她對BBC說。
紐約市和洛杉磯市的警方稱,針對亞裔人士的仇恨犯罪有所增加,而舊金山州立大學與多家倡議組織表示,他們合辦的報告中心從今年三月至今,接收到超過1700宗與新冠病毒有關的歧視報告。
在包括德州、華盛頓州、新澤西、明尼蘇達與新墨西哥在內的13個州份,警方都處理了上報的仇恨事件。
批評者說,位高權重者為情勢火上澆油。無論是總統特朗普,還是民主黨總統競選人拜登,都遭遇到了一些指責,因為他們在談論中國在疫情中的角色時使用的措辭,不同程度上助長了反亞裔的情緒。
而對於很多亞裔美國人來說,他們在遭遇偏見的同時,感覺自己身為美國人的身份認同也遭到攻擊。
在美國的反亞裔的偏見有多嚴重?
為數眾多的亞裔美國人與身在美國的亞洲人形容,他們在此的境遇在新冠疫情暴發後急轉直下。
金伯利·哈(Kimberley Ha)稱,她在二月留意到這樣的變化,當時她在紐約遛狗,一個陌生人開始朝她大喊。
「他喊道:『我不怕有輻射的中國人'然後開始指著我大叫,『你們這樣的人不應該在這,滾出這個國家,我不怕你們這些人帶來的病毒。』」金伯利是一名華裔加拿大人,在紐約生活了超過15年。
在接下來幾周裏,她留意到她在公眾場所遇到的「大概十人中有一人」,在看見她時顯得怒氣衝衝。「我從來沒有感受過這種程度的敵意。」
而在美國的另一端加利福尼亞州,23歲的麥迪遜·法萊米爾(Madison Pfrimmer)聽說過針對亞裔的攻擊,但「並不認為它像人們所說的那麼常見」。
今年四月,她在洛杉磯一家超市裏為一對年長的中國夫婦幫忙翻譯,據她說,這對夫婦遇到了一名憤怒的女子。這人持續用粗言穢語謾罵他們,還朝他們扔水和噴灑不明液體。
「她高喊,『你們怎麼敢來我家人購物的商店,你們怎麼敢來毀掉我的國家。你們就是我一家人沒法掙錢的罪魁禍首』,」有一半華裔血統的法萊米爾回想道。
法萊米爾說,她嘗試與那名女子爭辯,但對方譴責她為那對夫婦翻譯,還朝她扔了一瓶水,淋濕了她的腿部與腳部。
當他們一行人在櫃台排隊付賬時,那名女子又走過來,朝他們噴了似乎是空氣清新劑或消毒劑的東西。她還跟著那對年長夫婦到他們的車旁,一邊拍他們的照片,一邊高呼「這是你們的錯」,用髒話罵中國、「那些骯髒的人」以及「共產主義」。
「我跑向那對夫婦,用國語告訴他們快進車裏,我幫他們把買的菜放進車裏,從窗戶把蛋遞給他們。」那名女子則開著她的車,一路尾隨法萊米爾,直到法萊米爾把車開近一個警察局。
「停止仇恨亞裔和太平洋島居民」 (STOP AAPI HATE)數據庫收到來自45個州份與首都華盛頓特區的新冠病毒相關歧視報告,加州和紐約州的案件佔了其中的大部分。
這些事件涉及的種類廣泛,其中口頭騷擾最常見。但推搡、肢體攻擊、職場歧視、禁入場所、打砸等等,都涵蓋在數據庫當中。而比起男性,女性更容易成為目標。
在舊金山州立大學研究亞裔美國人的張華耀(Russell Jeung)教授管理這一數據庫,他發現在許多案件中,當事人「被朝著咳嗽與吐口水」,因此他新增了這一類別。
那正是泰德·嚴(Ted Nghiem)的親身遭遇,他生活在費城,是一名37歲的越南裔美國人。在三月,一名男子朝他高喊「滾出這裏,是你造成了新冠病毒」,但他當時並沒有太在意。
然而,同月不久後,另一名男子在兩人擦身而過時朝他吐口水,這讓他「在一、兩天內都感到鬱悶」。
「我通知了警方,但我不知道有沒有後續……幸好我並沒有染上什麼病。」
"停止仇恨亞裔和太平洋島居民"數據庫收集的事件來自網上的自主報告。BBC通過採訪及分析美國媒體報道發現,自1月起在美國有超過100起疑似針對亞裔的事件,其中約一半的案件已上報警方。
一些事件到達了仇恨犯罪的標凖。紐約警方指,他們已調查了14宗與新冠病毒有關的仇恨犯罪,其中涉及15名亞裔受害者。
而在加州,一名老人遭遇鐵棍襲擊,一名青少年則因被襲而送院治療。
在德州,一個亞裔家庭在超市中被刀刺傷,其中還包括了兩名分別2歲和6歲的幼童。根據美國廣播公司(ABC)獲得的聯邦調查局(FBI)報告,"嫌犯表明他用刀攻擊該家庭的原因是,他認為他們是把新冠病毒傳染給他人的中國人"。實際上,受襲家庭為南亞裔。
有亞裔人士報稱,由於其族裔背景,酒店、Uber司機等拒絶為他們提供服務。
馬特(並非他的真名)是一名華裔美國人,他是在康涅狄格州一家急診室工作的醫生。他稱,有多名患者表示曾有亞裔人士在他們周邊咳嗽,因此要求住院治療。
他經歷的反亞裔偏見似乎更為切身,當時他正嘗試治療一名相信感染了Covid-19的病人。
"我穿戴著防護設備,走進房間作自我介紹。當他們聽到我的姓氏時,他們的反應是'不要碰我,我能見另一個醫生嗎?你可以不要靠近我嗎?'"
馬特說,許多其他少數族裔面臨著"更顯性、更嚴重的歧視",但他依然擔心類似事件會打擊醫護人員的士氣。
"這是一個壓力相當大的時期,我們的工作量大了很多,時刻穿戴著很不舒服的防護裝備。我們當中的許多人暴露在Covid-19中。"
「如果他看起來像是華人,他就被攻擊」
新冠疫情最初在中國武漢暴發,總統特朗普因此把炮火瞄凖了他口中控制疫情不力的中國政府。
今年較早前,特朗普多次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批評者稱這一詞匯並不區分中國、中國政府和華裔人士。
特朗普稍後呼籲保護亞裔美國人,稱「疫情蔓延不是他們任何形式的錯誤」。但這並沒有停止一些人怪罪華裔美國人或攻擊其他東亞裔人士。
張華耀教授稱,他收到的反亞裔事件報告之中,四成來自華裔人士,但大部分案例發生在其他東亞裔人士身上。
「這是種族定性的例子:『他看起來像是中國人,他就被攻擊』。」
種族定性(racial profiling),又成為種族歸納、種族貌相,指的是依照某人的族裔特徵,來認定其犯罪或涉嫌某種行為。
來自韓國的23歲大學生吳多賢(Dahyung Oh)記得,早在2月,在美國疾控中心建議佩戴布口罩之前,她站在紐約地鐵月台上,旁邊一名女子充滿敵意地瞪著她。
「她開始向我靠近,指著我說『為什麼你不戴口罩,你應該要戴上口罩』,」吳多賢稱。
這名女子自己也沒有戴口罩,吳多賢認為她「被針對」了,「因為我們周圍十幾二十個人都沒有戴口罩。」
「我當下覺得非常憤怒,我因為身為亞裔而被針對,又因身型嬌小而更容易被人當作攻擊目標。」
這次事件沒有以暴力告終,不過吳多賢是幸運的,紐約在3月出現了兩宗無關聯的案件,都是亞裔女性因沒有戴口罩而遭遇襲擊。同時,許多人又因戴了口罩而被騷擾。
張華耀教授表示,對遭遇歧視的亞裔人士來說,口罩可能造成"雙輸"局面,因為"如果他們戴口罩,他們會被懷疑感染了病毒,而如果他們不戴口罩,則會被質疑感染了還疏忽大意。"
這種情況不僅發生在美國,在英國和加拿大都有多起針對東亞裔人士的襲擊,引起了高度關注。溫哥華警方稱,今年至今已受理了20宗反亞裔的仇恨犯罪案件。
與此同時,在中國出現了針對非裔人士的歧視情況。有報道指,數百名非裔居民未被確診新冠肺炎,卻被趕出家門丶強制檢疫和沒收護照。包括一家麥當勞快餐店在內的一些餐廳與酒店禁止非裔人士進入。
「我認為這跟以往的危機時期一樣,某一群體的人通常會被當作替罪羔羊,」紐約市人權委員會主席馬拉斯(Carmelyn P. Malalis)說。她指出,艾滋病危機和伊波拉疫情時也有類似情況。
馬拉斯認為,在疫情之前,「針對亞裔的含蓄歧視」就已存在,但由於報導甚少,公眾對此的意識並不高。「人們認為種族歧視是黑白對峙,沒有意識到歧視是以各種形式存在的,」她表示。
為什麼亞裔美國人仍被看作局外人?
在美國的亞裔人士來自多元的族裔、國家和背景,他們往往有不同的政治信仰與身份認同。
根據人口普查數據,美國約有2000萬居民是亞裔,佔美國總人口約6%。這其中包括了亞裔美國人,以及在美國生活、學習與工作的亞裔人士。
在亞裔美國人當中,一些族群,例如不丹裔美國人,較高比例是出生在美國以外的移民。而包括日裔美國人在內的其他族群,則更可能在美國已生活多代。
每年,單單是從中國到訪美國的遊客就有300萬人。
但無論是對自我認同為亞裔美國人的人士、希望成為美國人的人,還是僅是到訪的亞洲人來說,在美國針對亞裔的種族偏見都一視同仁。
亞裔美國人有許多共同的經歷,例如他們在疫情之前就已被視為「永遠的外國人」。
「種族,就如許多社會分類一樣,是一種任何人一眼就能看見的類別,」聖地亞哥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戴比·馬(Debbie Ma)博士說。「正因如此,人們很容易對這些類別加以標籤與刻板印象,例如,東亞裔人士是外來的,儘管他們實際上並不是。」
她在2008年參與撰寫的一份研究報告發現,在紐約出生的華裔演員劉玉玲(Lucy Liu)與英國演員凱特·溫斯萊特(Kate Winslet)之間,來自各種族裔背景的美國受訪者們更傾向於認為後者是美國人。
馬特醫生說,經常有人跟他說「你的英語說得真好」,問他真正的家鄉是在哪,儘管他已向對方解釋了他生在美國。
張華耀教授則說:「儘管我的家庭在美國已經開枝散葉到了第五代,我依然被認為是一個外國人。」
這導致人們的亞裔長相、馬博士稱之為「我們明顯帶有的特徵」,成為亞裔人士在疫情期間被針對的原因。
這並非族裔首次被用來邊緣化或針對在美國的東亞裔人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珍珠港襲擊後,大批東亞裔美國人被囚禁。在19世紀,諷刺東亞人的漫畫被用作種族主義宣傳,用來排斥來自中國與其他東方國家的移民。
時至今日,一些亞裔美國人仍形容他們感覺「處在試用期」,需要去證明他們是美國公民。這一情況在疫情暴發後明顯惡化。
曾以民主黨人身份競選美國總統的楊安澤在4月時撰文稱:「對族裔背景一定程度上的鄙視和疏離,已變成了明顯的仇視甚至攻擊。」
他呼籲亞裔美國人「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展示我們的美國特質」,例如幫助鄰居、捐獻防護裝備、穿上美國國旗顏色「紅白藍」的衣物。然而,批評者譴責楊安澤的言論是在怪罪受害者,並且他似乎內化了一種觀念:由於其族裔背景,亞裔人就是不夠「美國」。
特朗普總統與拜登的競選團隊都遭到批評。特朗普的一個競選廣告裏形容拜登對華軟弱,其中展現了一連串拜登與中國官員共處的短片。
然而,短片裏還包括了駱家輝(Gary Locke)的畫面,他是一名華裔美國人,曾任美國前駐華大使。人們譴責特朗普的競選廣告暗示駱家輝是中國官員。
與此同時,拜登的競選廣告也被炮轟,因其中強調在疫情旅行禁令實施後,「特朗普仍讓四萬名旅客從中國進入美國」。不過,這些旅客當中許多人或是美國公民。
兩個競選團隊都否認上述廣告涉及排外主義或針對華裔美國人。
在美國的亞裔如何回應攻擊?
對於一些人來說,反亞裔情緒的高漲感覺明顯且危險。
目前並沒有全面的數據記錄各族裔人士在美國購買槍支的數量,但根據槍店老闆們的反饋,亞裔強制購買者和整體的槍支銷售數量正在上升。
49歲的華裔美國人臧東慧在紐約皇后區組織了社區巡邏隊,巡邏隊的微信小組中有200多名成員,他們輪流開車在社區中巡邏,向警察報告可疑行為。如今巡邏隊以棒球棍自衛,但臧東慧希望未來他們可以持槍巡邏。包括他在內的十多名巡邏隊成員最近已申請購買槍支的許可證。
臧東慧形容自己是保守主義者,他相信華裔美國人應該武裝自己,「以防社會動蕩與犯罪急增」。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讚正這一看法,舊金山和平組織的共同發起人梁國雄(Max Leung )就是反對者之一。該組織近日定期在唐人街巡邏,並稱巡邏有效減少了蓄意破壞與盜竊的案件。
「儘管我深信並且十分支持自衛,我們並不鼓勵成員們持槍巡邏,」梁國雄說:「我們希望在組織內建立促進和平、而非以暴制暴的文化。」
藝術家與喜劇演員也受到啟發而發聲,譬如華人說唱歌手Jason Chu,他發起了名為「仇恨是一種病毒」的倡議活動,還寫了一首關於反亞裔事件的饒舌歌曲。他說,想以饒舌來展示「針對亞裔美國人的人們有多麼荒謬」,以及「強調亞裔美國人屬於這個國家」。
「我們在美國不是過客,我們在這裏出生,這是父母養育我們的地方。我們想說,仇恨不屬於我們的國家。」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說,人們希望這番對歧視的全新認識,能讓美國的亞裔族群變得更強大,與其他的少數族裔更團結一致。
馬特回想起,在他成長過程中曾聽到不少針對非裔美國人的負面評價,其中有的來自亞裔美國人。
相反的是,「如今我看到許多亞裔美國人為艾莫德·阿伯裏(Ahmaud Arbery)申訴」。非裔美國人阿伯裏2月在喬治亞州郊外慢跑時被槍殺,兩名槍手說他看起來像是個盜竊案嫌犯。
馬特留意到,亞裔美國人群體近年來在政治領域的聲音更大了,在其他領域也越來越亮眼。「我的很多朋友看到這些反華人的言論,對於談論其他族群面臨的歧視更感興趣了。」
張華耀則目睹一些亞裔美國人「開始意識到他們的共同利益,作為一個政治組織或群體動員起來」。他說,來自不同階層、教育背景和族裔的亞裔人士如今因疫情相關的歧視而「發現了他們共同的經歷」。
「我們在一同面對種族定性這一過程,希望終有一天,我們會團結在一起對抗歧視,以共情心對待其他同樣面臨種族定性的人們。」
#社會 #政治 #生活
玉澤演家庭背景 在 葛望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家好,分享一篇文章,讓大家認識環保材質
由中技社與永循會發行的永續循環經濟觀念一書~循環經濟與 PLA 綠色創新產品開發
(寀呈股份有限公司 李佳燕 董事長)
(文長注意😊)
摘要
人類物質生活大幅提昇,卻是建構在大量耗用能源、剝削勞工、剷平山林、動植 物滅絕消失、環境嚴重污染、與有毒廢棄物四處流竄的基礎之上。我們不能 忽視這些作為對於地球生態系與未來世代所造成的影響。地球公民希望台灣能藉由 產業轉型,走向生態的、永續的、低碳的綠色經濟,尊重環境資源的限制,揮別過 去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高工時的產業與生活型態。本文共分為三個部分,第 一部分從全球循環經濟的趨勢入手,第二部分探討生質材料與循環經濟,第三部分 PLA在循環經濟的運用,最終提出本文的結論。

1、 前言
為了兼顧經濟成長與環境永續,聯合國於 2009 年提出「全球綠色新政」倡議, 希望透過公共投資帶動經濟復甦、創造綠色就業機會,2011 年再度提出「綠色經濟 轉型」,建議各國政府至少要提撥 2%的 GDP 用於綠色投資,建構一個低碳社會的典 範,並成為國家與企業長期競爭力的來源,目前美國、歐盟及日本等國家已紛紛響 應,積極擴大綠色投資,加速發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的理念,正是要想要改變過 去「Take-Make-Use」的線性經濟,重新建構一套「從搖籃到搖籃」的嶄新經濟模式,讓大自然裡沒有廢棄物。同樣的,我們可以把所有廢棄物和污染當作是「資源錯置」 的結果,由於經濟模式與產品設計不良,使得資源不能被充分利用和回收,才會產 生廢棄物。如果可以重新規劃原料開採、產品設計、製程、使用、回收等一系列流 程,讓資源的生命週期延長,甚至不斷循環,才能徹底解決廢棄物與污染的問題。
二、全球循環經濟的趨勢
(一)循環經濟的內涵
全球工業發展歷經工業革命至今,經濟發展的基礎往往為「線性經濟」的發展 模式,線性經濟係指在工業生產與消費系統中,資源從開採、製造、使用、最後到 廢棄,呈現從搖籃一路到墳墓的線性流動,而此一線性流動往往造成許多資源,僅 經一次性的使用後便流入廢棄端。其追溯源頭則歸因於早期全球資源蘊藏遠大於需 求量,資源供給足以負擔開發的需求量,因此經濟發展上僅針對產量提升與刺激消 費量,最終形成了線性經濟 ;相較於前者,循環經濟強調自然資源的使用與消費應 發揮最佳性的使用,換而言的便是應革新傳統的生產供應模式,並創造新型消費型 態,將過去線性工業系統,重新設計與升級,創造更高的產業價值,而在轉型循環經 濟的過程中,應檢視過去線性經濟模式所開採的資源,以利將搖籃至墳墓的概念轉 型為搖籃至搖籃。自資源有限的概念中,資源分為已確認存在、高機率、低機率及 尚未發現的地表儲備量,而其中前三者多已因線性經濟的需求進行開採,而分佈至 人類生活圈的各個角落,但未來為因應轉型循環經濟,必須將已視為廢棄的資源再 次進入源頭成為資源儲存,因此為了高效率轉型為循環經濟,現已遭開採的資源又 以資源再生分為高、中及低三者,在考量機會成本情況下,高經濟價值資源的再生 將成為未來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
上世紀六○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 波爾丁(Kenneth Boulding)提出循環經 濟(Circular Economy)一詞,認為人類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大量開採自然資源 並排放污染及廢棄物,但地球就像一艘飛行於宇宙中的太空船,當資源耗盡時終將 毀滅,唯一能使地球持續發展的方式,就是將這些汙染及廢棄物轉換成可再利用的 資源。七○年代起,環境資源已開始受世人重視,聯合國於 1972 年 6 月 5 日召開人 類環境會議,會後發表「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該宣言強調地球生產非常重要的再生資源的能力必須得到保持,而且在實際可能的情況下加以恢復或改善。以目前地 球的承載力已經超飽和的情況下,如何讓過去「開採→製造→消費→丟棄」的直線 經濟,轉變成「開採→製造→消費→再生→製造→消費→再生…」的循環經濟,以 舒緩地球的承載壓力,這是人類發展的重要課題!
基於上述背景,工業先進國家已陸續將這理念落實於政策及法規的推動,例如 美國於 1976 年頒布《環境保護與回收法》、德國於 1978 年推出全球第一個環境標 章「藍天使標章」、日本於 2000 年公布《推進形成循環型社會基本法》及一系列相 關法規等。產業界也努力開發易拆解可回收的產品,或是強調使用再生原料的產品, 例如電子產品的塑膠外殼宣告添加再生塑膠原料、運動服裝標榜使用寶特瓶再生的 環保紗、紙製產品標示採用再生紙漿等,循環經濟甚至也是近期歐美青年創業的趨 勢,例如「在地循環農場」(Local Loop Farms)。
(二)循環經濟的發展
循環經濟和線性經濟最大的不同,具有可回復性和可再生性,其特性是透過新 的設計,從一條完整價值鏈與跨不同價值鏈的系統,檢討各式各樣的經濟活動,建 立資源循環圈。循環經濟不同於傳統的「廢棄物減量」,其更強調在新面向產生變革 性的設計,以改善傳統經濟體系價值結構鏈,其層面包含技術、組織及社會面的創 新。鑒於國際環境保育意識提升,許多國家已發覺循環經濟的趨勢,並且逐步投入 資源來加速循環經濟的體現,包括英國、荷蘭、歐盟、中國、日本等主要經濟體, 並已在政府策略及產業創新出現許多新的研究成果。而循環經濟對於臺灣永續發展 產業邁向國際經濟潮流上有其發展的重要性,臺灣未來若要於此發展趨勢中,延續 並展示環保產業及經濟發展的競爭力,應積極整合政府與民間產業以創造新的思維 與作為。
回顧人類發展歷程中,隨著人口數逐年增加,相對產生的資源匱乏問題也日益 增加,世界人口變化與資源管理的歷程中便整理出了自西元 1800 年至 2010 年的發 展歷程,而從中可見人口自十億暴漲至六十億人口的過程中,資源 ( 糧食、水源、材 料 ) 管理逐漸成形,能源重心也漸漸從化石能源調整為再生能源,然而面對近年氣候 變遷、資源短缺、消費者持續消費行為的問題,仍須提出創新的作為以利改善世代 所面臨的瓶頸,第一波循環經濟的發展於 2000 年已悄然成形,源頭減量及清潔生產的理念也隨國際潮流引進臺灣,而面對即將來臨的循環經濟第三波發展,則能有效 結合舊有的產源減量、清潔生產及環保材料及近年推行的環境影響評估 (EIA)、生命 週期評估 (LCA)、碳足跡及搖籃至搖籃的理念,成功建立新的資源循環圈。
(三)臺灣循環經濟的發展
從臺灣循環經濟的發展脈絡來看,從早先的議題較侷限於廢棄物的去向管理, 國內需要有足夠的最終處理設施,然而,新掩埋場難以再取得,焚化爐興建也常遭 民眾抗爭,所以透過廢棄物減量以及資源回收再利用,減少處理廢棄物的負擔,成 為施政的主要手段。在這 20 年以來,臺灣的廢棄物量已經大幅減少,並且導致焚化 廠還有多餘的處理容量。這期間環保署與經濟部分別推廣「3R」以及「清潔生產」, 帶動許多製造業的升級,也讓國內資源回收再利用業者數量逐年增加,可以視為臺 灣循環經濟的第一波發展。
循環經濟第一波至第二波發展期間,環保產業隨之蓬勃發展,根據作者觀察, 全球環保市場,包括「環保服務業」、「環保設備業」及「環保資訊業」,三者市場皆 逐年增加。其中,環保設備業每年市場規模變化不大,環保資源業則是三大類中成 長最快速的行業,而環保服務業的規模維持在 3,500 億美元以上,每年仍持續成長, 並且在三大類的環保規模中常年居冠。
隨著第一波與第二波的循環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將很難再有大幅的突破,因 為在一個局部系統中,能掌握的機會已經幾近都運用了。舉例來說,當特定產業已 經將生產效率,在具經濟可行性下做到最好,清潔生產就少有再提升的空間 ;民眾 依既有的廢棄物已經依法規分類回收,回收率也就難再提升 ;但工業區內各廠商的 廢熱、廢水以及副產品已盡量互相整合再利用,其他的廢棄物質仍需要負擔清除處 理的成本。要產生第三波循環經濟的發展,需要在更大系統性中發掘更多的機會。
第三波突破性的循環經濟需要有更大的系統視野,循環經濟不只看處理廢棄物 的問題,而更考慮跨整個供應鏈的整合,包括原料來源的選用、設計製造、產品服 務的提供、消費模式、及產品廢棄後如何導入循環。另一種說法,循環經濟轉型是 對過去的線性經濟,做生產供應鏈系統的重新設計,連同消費的型態也一同改變。 在更大的系統視野中,循環經濟產生可在效益層面的產生大跳躍,不像過去只鎖定 廢棄物的預防與減量,新的循環經濟還更能在跨產業鏈、跨區域、新的循環體系上,產生更多的價值與新型態的效益。
三、生質材料與循環經濟
(一)生質塑膠的發展
循環經濟概念當道,在追求永續發展主流意識下,循環經濟成為全球致力發展 的新趨勢。塑膠發明至今已逾百年,提供民眾便利的生活,但是難以處理的廢棄塑 膠也造成環境危害。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塑膠回收率仍低於 15%,而且塑膠 幾乎無法分解,只能裂解成為塑膠微粒。更令人擔憂的是,全球 83% 的飲用水都具 有塑膠微粒,就像是水中的 PM2.5。近年塑膠使用衍生的海洋汙染、塑膠微粒危害 等問題日益受到重視,突顯發展「環境友善塑膠材料」的必要性與急迫性。近期七 大工業國組織峰會達成共識,目標 2030 年塑膠材料得以 100% 循環再利用或能資源 化等方式為最終處置。顯示出未來全球塑膠產業勢必將與循環經濟扣合,生質塑膠 已被視為推動塑膠循環經濟的必要選項之一。
生質塑膠是可以在自然界降解的塑膠材質,在有足夠的溼度、氧氣與適當微生 物存在的自然掩埋或堆肥環境中,可被微生物所代謝分解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或甲 烷,對環境危害較小,所以在日本又稱為綠色塑膠。實際上,生質塑膠並不是什麼 新概念,由樟腦和硝化纖維製成的賽璐珞 (Celluloid Nitrate)1 ,早在 1850 年代就被發 明出來作為象牙撞球的替代品。但就像其他早期發明的可循環塑膠一樣、賽璐珞缺 乏合成塑膠的可撓性和發展性,因此現在多半只能拿來做領口襯料和桌球。
生質塑膠(Biomass Plastics)就是利用玉米、小麥、馬鈴薯等所富含的澱粉、 纖維素為原料,並運用生化科技,經過精煉、發酵、合成等程序聚合形成生物可分 解的材質,以「聚乳酸」(Polylactide, 以下簡稱 PLA)) 最為典型,且是生產量最大的 一種。初期 PLA 在導入食品接觸容器時,多運用於冷飲容器及生鮮低溫儲藏的包裝 盒,其原始材質的耐熱溫度 60℃ 左右,確實足以確保使用的安全。但由於環保政 策於多年前的支持使用,其材質開始製作成各類食品容器具及包裝材料。但因生產 廠家眾多,逐漸由原始的冷飲容器及生鮮低溫儲藏的包裝盒轉向製作成高溫使用的 碗、筷、杯、匙等家庭用品,而耐熱溫度則成為 PLA 材質的主要問題來源。
1 賽璐珞(Celluloid Nitrate)是一種合成樹脂的名稱。 是歷史上最早發明的熱可塑性樹脂。 以硝化纖維和樟腦等原料 合成。 代表性製品為桌球、人偶等。
(二)環境友善塑膠材料
塑膠發明至今已逾百年,提供人們便利的生活,然而處理傳統石化來源的廢棄 塑膠卻是相當棘手的問題。傳統塑膠不易分解,進而造成環境污染以及危害地球物 種的生存(全球每年超過 150 萬個海洋生物,因廢棄塑膠而喪命);焚化燃燒處理, 則有廢毒氣產生等問題 ;不恰當的回收策略,仍會產生一定比例無法回收再利用的 塑膠廢棄物,繼續對全球環境造成危害。為了解決傳統塑膠廢棄物的問題,開發「環 境友善塑膠材料」成為重要課題。環境友善塑膠材料是指塑膠材料在大自然環境的 條件下,輔以足夠的溼度與氧氣,在自然掩埋或堆肥環境中,可被微生物分解成水 和二氧化碳 ;或是在工業堆肥的條件下可分解 ;又或者是具有生物質含量但不可分 解的特性,在廢棄回收後進行燃燒,不會產生有毒氣體 ;以及其他與綠色環保概念 有關的塑膠材料。
發展環境友善塑膠材料最主要的是環保因素。由於循環經濟概念當道,在追求 永續發展的主流意識下,強調資源可持續回復的循環經濟,遂成為全球致力發展的 新趨勢。投入資源開發生質塑膠、可回收塑膠等環境友善塑膠材料自然地成為一門 非常重要課題。亞洲地區已成為全球塑膠產品最主要消費市場,塑膠發展的議題在 此區域更顯重要,也再次合理解釋「環境友善塑膠材料」得以擠進亞洲前十大重點 技術的原因。
生質塑膠屬於環境友善塑膠材料一種,原料從天然資源而來,例如由玉米、木 薯、小麥、馬鈴薯、纖維素、棕櫚油等所製成之一種塑膠材料。環境友善塑膠材料 是指塑膠材料在大自然環境的條件下,輔以足夠的溼度與氧氣,在自然掩埋或堆肥 環境中,可被微生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或是在工業堆肥的條件下可分解 ;又 或是具有生物質含量但不可分解的特性,在廢棄回收後進行燃燒,不會產生有毒氣 體 ;以及其他與綠色環保概念有關的塑膠材料。
(三)生質材料在各國的運用
目前生質塑膠原材料仍以農業作物為主,如蔗糖、澱粉、植物油等。泰國為全 球最大的木薯產品出口國,印尼亦是重要出口國。泰國為確立發展生質塑膠未來市 場潛力及規模,該國企業及國際企業持續增加投資。為加強發展生質塑膠,泰國政 府設定十年目標,選定以甘蔗和木薯為發展生質能源與生質化學品的經濟作物來源。
目前許多亞洲國家已限制使用一次性塑膠,但生質塑膠、回收塑膠等「環境友 善塑膠材料」並不在限制名單內,有助於推廣生質塑膠的使用。為了加速塑膠材料 綠色概念的發展,印度政府甚至訂下「2020 年前全面棄絕一次性的塑膠製品」的嚴 苛目標政策,此政策勢必加速印度開發與推廣使用生質塑膠。目前生質塑膠已使用 在各個國家,在政府與企業持續投資資源開發,以及人民環保意識持續增加,可預 見 2030 年,生質塑膠將成為亞洲最普遍應用的技術。
臺灣生質塑膠產業受限於原料(農作物)供應不足,因此主要進口生質塑膠材 料 ( 農作物經過加工後的初級品 ) 進行改質和混練、加工或接受委託代工製成塑膠產 品,再交由下游應用端進行銷售。若要強化臺灣生質塑膠產業發展,掌握充足料源 則是關鍵因素之一。建議原料端的部分可配合新南向政策,透過國際合作,掌握東 南亞料源,建立自主量產能力,並以現有研發能量,開發高階的高值應用,有助提 升臺灣生質塑膠產業競爭力。
四、PLA在循環經濟的運用
(一)PLA的優點
PLA 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資源(如玉米)所提出 的澱粉原料製成。澱粉原料經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種發酵製 成高純度的乳酸,再通過化學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 PLA。其具有良好的生物 可降解性,使用後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 環境,這對保護環境非常有利,是公認的環境友好材料。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據新 聞報導在 2030 年全球溫度將升至 60℃,普通塑膠的處理方法依然是焚燒火化,造成 大量溫室氣體排入空氣中,而 PLA 塑膠則是掩埋在土壤裡降解,產生的二氧化碳直 接進入土壤有機質或被植物吸收,不會排入空氣中,不會造成溫室效應。
在生物分解性塑膠中,PLA 因為產量的關係,最常被使用到容器及包裝類產品。 目前的主要使用於包裝盒、蛋盒、冷飲容器、生鮮托盤 ;以及使用於電子類產品的 外包裝。外包裝在回收的過程中可以視同為紙類回收物,後續處理方式相對單純。
第一,機械性能及物理性能良好。PLA 適用於吹塑、熱塑等各種加工方法,加 工方便,應用十分廣泛。可用於加工從工業到民用的各種塑膠製品、包裝食品、速 201 循環經濟與 PLA 綠色創新產品開發食飯盒、無紡布、工業及民用布。進而加工成農用織物、保健織物、抹布、衛生用 品、室外防紫外線織物、帳篷布、地墊面等等,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第二,相容性與可降解性良好。PLA 在醫藥領域應用也非常廣泛,如可生產一 次性輸液用具、免拆型手術縫合線等,低分子 PLA 作藥物緩釋包裝劑等。PLA 除了 有生物可降解塑膠的基本的特性外,還具備有自己獨特的特性。傳統生物可降解塑 膠的強度、透明度及對氣候變化的抵抗能力皆不如一般的塑膠。
第三,PLA 和石化合成塑膠的基本物性類似,也就是說,它可以廣泛地用來製 造各種應用產品。PLA 也擁有良好的光澤性和透明度,和利用聚苯乙烯所制的薄膜 相當,是其他生物可降解產品無法提供的。
第四,PLA 具有最良好的抗拉強度及延展度,PLA 也可以各種普通加工方式生 產,例如 :熔化擠出成型,射出成型,吹膜成型,發泡成型及真空成型,與廣泛使 用的聚合物有類似的成形條件,此外它也具有與傳統薄膜相同的印刷性能。如此, PLA 就可以應各不同業界的需求,製成各式各樣的應用產品。
第五,PLA 可以循環使用。PLA 的循環使用與其他聚合物不太相同的是,廢舊 的 PLA 塑膠會被收集在特殊的容器中,通過熱解、水解等方法降解成為小分子單 體,再通過生產商將單體乳酸合成為具有一定性能的 PLA 原材料,再次進入市場使 用。
第六,PLA 薄膜具有良好的透氣性、透氧性及透二氧二碳性,它也具有隔離氣 味的特性。病毒及黴菌易依附在生物可降解塑膠的表面,故有安全及衛生的疑慮, 然而,PLA 是唯一具有優良抑菌及抗黴特性的生物可降解塑膠。
第七,當焚燒 PLA 時,其燃燒熱值與焚化紙類相同,是焚化傳統塑膠(如聚乙 烯)之一半,而且焚化 PLA 絕對不會釋放出氮化物、硫化物等有毒氣體。人體也含 有以單體形態存在的乳酸,這就表示這種分解性產品具有的安全性。
(二)PLA在行業應用
PAL 現階段研究狀況聚焦於利用農業剩餘物資,如稻桿、蔗渣以及垃圾廢棄物 等為原料,將其轉化為 PLA 成為技術開發的焦點。在各項研究開發上,利用稻桿等 含有木質纖維素的農業廢棄物進行發酵聚合,為國際發展趨勢,被看好是下一階段 生質塑膠原料的供給來源。能否供應充足的原材料,是發展生質塑膠的關鍵。
PLA 的熱穩定性好,加工溫度 170 ~ 230℃,有好的抗溶劑性,可用多種方式 進行加工,如擠壓、紡絲、雙軸拉伸,注射吹塑。由 PLA 製成的產品除能生物降解 外,生物相容性、光澤度、透明性、手感和耐熱性好,光華偉業開發的 PLA 還具有 一定的抗菌性、阻燃性和抗紫外性,因此用途十分廣泛,例如 :
1. 一次性用品領域
PLA 對人體絕對無害的特性使得 PLA 在一次性餐具、食品包裝材料等一次性用 品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其能夠完全生物降解也符合世界各國,特別是歐盟、美國 及日本對於環保的高要求。但,採用 PLA 原料所加工之一次性餐具存在著不耐溫、 耐油等缺陷。這樣就造成其的功能作用大打折扣,以及在運輸途中餐具變形、材質 變脆,造成大量次品。不過,經過技術發展,市場已有經過 PLA 改性後的材料,可 以有效克服原粒的缺點,有的甚至耐熱溫度高達 120 度以上,可以用作微波爐用具 材料。
2. 汽車領域
日本東麗公司結合 PLA 樹脂改性技術、纖維製造技術和染色加工技術,開發了 以高性能 PLA 纖維為主要成份的車用腳墊和備用輪胎箱蓋。備用輪胎箱蓋已經在豐 田汽車公司 2003 年推出的全面改進小型車「Raum」上使用。在繼腳墊和備用輪胎箱 蓋開發以後,東麗公司有開發了適用於車門、輪圈、車座、天棚材料的其他汽車部 件的 PLA 產品。
3. 電子領域
為了節省石油資源同時減少地球溫室效應,進一步拓展由可再生的生物資源製 造而來的 PLA 的應用領域,日本許多公司對 PLA 在電子電器領域的應用進行深入研 究並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4. 生物醫藥領域
生物醫藥行業是 PLA 最早開展應用的領域。PLA 對人體有高度安全性並可被組 織吸收,加上其優良的物理機械性能,還可應用在生物醫藥領域,如一次性輸液工 具、免拆型手術縫合線、藥物緩解包裝劑、人造骨折內固定材料、組織修復材料、 人造皮膚等。高分子量的 PLA 有非常高的力學性能,在歐美等國已被用來替代不銹 鋼,作為新型的骨科內固定材料如骨釘、骨板而被大量使用,其可被人體吸收代謝的特性使病人免收了二次開刀的苦。其技術附加值高,是醫療行業發展前景的高分 子材料。
(三)PLA發展問題
玉米同為人類的食物來源之一,因氣候變遷,全球糧食不足的情況下,造成玉 米價格上漲,使用玉米去製造 PLA 的食品原料,也同樣成為各界挑戰的議題。另 外,國內地狹人稠,寸土寸金,所有的掩埋場因空間不足的緣故,無法接受掩埋這 類廢棄物,而 PLA 材質的使用與推廣,則難以展現與達成其原開發的目的與素求。 過去生質塑膠時常被認為來源為糧食作物,存在與民爭糧的疑慮。故現階段研究狀 況,聚焦於利用農業剩餘物資,如稻桿、蔗渣以及垃圾廢棄物等作為原料,將其轉 化為生質塑膠成為技術開發的焦點。在各項的研究開發上,利用稻桿等含有木質纖 維素的農業廢棄物進行發酵聚合,為國際上的發展趨勢,並且被看好是下一階段生 質塑膠原料的供給來源。凝聚國際共識 2030 完成 100% 循環再利用技術在七大工業 國組織(G7)峰會已達成共識,目標 2030 年塑膠材料得以 100% 循環再利用或能資 源化等方式為最終處置。此舉顯示未來全球塑膠產業勢必將與循環經濟扣合,生質 塑膠已被視為推動塑膠循環經濟的必要選項之一。
初期 PLA 在導入食品接觸容器時,多運用於冷飲容器及生鮮低溫儲藏的包裝 盒,其原始材質的耐熱溫度 60℃ 左右,確實足以確保使用的安全。但由於環保政 策於多年前的支持使用,其材質開始製作成各類食品容器具及包裝材料。但因生產 廠家眾多,逐漸由原始的冷飲容器及生鮮低溫儲藏的包裝盒轉向製作成高溫使用的 碗、筷、杯、匙等家庭用品,而耐熱溫度則成為 PLA 材質的主要問題來源。
玉米同為人類的食物來源之一,因氣候變遷,全球糧食不足的情況下,造成玉 米價格上漲,使用玉米去製造 PLA 的食品接觸物件,也同樣成為各界挑戰的議題。 另外,國內地狹人稠,寸土寸金,所有的掩埋場因空間不足的緣故,無法接受掩埋 這類廢棄物,而 PLA 材質的使用與推廣,則難以展現與達成其原開發的目的與素 求。
PLA 材質屬於熱塑性高分子材質並非是均質材料,目前單純的原始材質及經改 質強化彈性及耐熱性的不同類型皆同時使用中,而耐熱特性的表現仍將是最主要的 考量因素。綜合以上說明,以非專業人士要在無明確資訊下有效確定材質之耐熱溫度是不可能的。但可以藉由材質的判定與標示規定資訊來判別適用性。當然,若能 確定使用場合與方式,就變得比較容易。
(四)企業的應用情況
寀呈股份有限公司的策略定位在綠色創新、傳統再生、天然好物與在地生產, 為了掌握關鍵的綠色原料改質技術。2014 年 7 月寀呈開始以綠色概念推出「S•S• E • 」系列產品,使用看似塑膠卻不是塑膠、來自玉米的純植物原料 PLA 製造,包 括 Breere 會呼吸的保鮮盒、tefee cup、twins spoon 好心情湯匙等產品 ;設計理念是 簡化過多與不必要的配件,達到與傳統保鮮盒相同的保鮮、防漏等效果,相對來說 減少藏汙納垢的縫槽,清洗時也能減少清潔劑與水資源的使用。創業過程因為與前 一代經營區塊不同,要投入綠色產業的前置資金與時間是很長的,除了內部溝通也 要尋求其他資源的協助,此外因為談到綠色產品多數都是貴又叫好不叫座,在完成 開發正式上市後也費了許多心力在與消費者溝通,要讓消費者瞭解產品的理念與設 計特色,才能獲得在各大通路上架販售的機會。
重視食安,寀呈公司多年投入環保材質 PLA 研究,開發保鮮盒與水杯等無毒生 活產品,並自創品牌「SEE」,目前已成功上市且成功獲得歐美訂單,希望未來提高 臺灣品牌國際市場能見度。寀呈公司已成功開發環保材質 PLA 生活用品,也取得生 物可分解材質國際認證。看準綠色經濟當道,寀呈積極投入食品容器安全性的研究, PLA 保鮮盒與水杯是以植物為基底的材料,耐熱溫度超過 110 度,且不會釋出雙酚 A、塑化劑等有毒物質,目前在臺已上市,希望能攻下保鮮盒與水杯市場。未來還規 劃將保鮮盒等產品 LOGO 或其餘標示增設感溫變色功能。
五、結論
最近循環經濟在台灣正流行!自從小英總統在 520 就職演說上提到「要讓台灣 走向循環經濟的時代」以後,這個詞彙就在台灣流行了起來。在國內已有多家業者 大量製造 PLA 的相關食品接觸物件,進而外銷至歐美國家,其產能也不斷在擴充的 中,若 PLA 材質的食品接觸物件符合食品安全衛生標準,再加上材質還能在自然環 境中完全分解,自然會由消費大眾所採用。但整體來說,塑料材質在高溫下較易產 生高風險,自 2008 年將原本 PLA「不耐熱」及「材質脆」的兩大問題,透過提高結晶性及合膠方式加以解決。目前,臺灣創新研發能量充足,PLA 是臺灣目前應用 最廣泛的生質塑膠,生鮮蔬果盒及冷飲杯的應用佔需求量 90% 左右,PLA 製成品約 70% 外銷歐美日等國為主。
不過,臺灣生質塑膠產業受限於原料(農作物)供應不足,因此主要進口塑膠 材料(農作物經過加工後的初級品)進行改質和混煉、加工或接受委託代工製成塑 膠產品,再交由下游應用端進行銷售。若要強化臺灣 PLA 產業發展,能否掌握充足 料源為關鍵因素之一。原料端的部分可配合新南向政策,透過國際合作,掌握東南 亞料源,建立自主量產能力,並以現有研發能量,進而開發高階的高值應用,將能 提升臺灣生質塑膠產業競爭力。
玉澤演家庭背景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馮盈盈江嘉敏 #馮盈盈 #江嘉敏 #破冰 #AK禁住拎 #FBI微表情分析內心戲 #解構心機女 #Round1 #誰勝誰負 #P圖技巧 #宮心計 #辦公室政治 #鬧人的技巧 #邊個道行高啲 #TVB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同貓貓阿Cash,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好啦我哋有講下兩人合照嗰度啦 , 我要講下佢哋兩個P圖,邊個高明啲嘅 ,我當然唔係話生理層面講啲咁表面嘅嘢啦,我講佢哋嘅心態,內心深處,邊個厚黑學高明d。
雖然兩人分別上載的破冰合照都看似一樣,但實質上各自都有偷偷P靚自己,在馮盈盈上載的照片中,兩人的皮膚明顯望落很平滑,而且馮盈盈的面頰亦比較尖,下巴亦較長;
呢個人嘅內心深處好明顯 ,將自己整靚 ,對方相比之下 ,佢冇幫江嘉敏塊面修圖 ,因為冇人比得過自己更清楚自己嘅面孔 ,如果你去收人哋個不到 ,畀對方一睇就睇得出 ,好容易串爆你㗎嘛 。所以呢招叫做鬼鼠修圖 ,收自己嘅圖 。
佢將自己嘅樣執靚就夠啦 ,相對上望落 江嘉敏塊面好似肥啲 ,而且塊面冇咁平滑 有光澤 。幫自己p圖有少少over咗 ,明眼人一睇就知道佢收過自己塊面型瘦啲 ,下巴長啲 。
但係大家唔好忘記 , 你將世紀合照, 馮盈盈嘅秘密武器,
...........................
呢條影片會講下我點樣用fbi微表情分析 江嘉敏盈盈嘅內心獨白,佢哋兩個不和就係人都知啦,但係究竟邊個玩得高明啲呢?現實版宮心計,一齊睇下, Round 1。
喺我未講之前 ,首先要講下呢個節目係搵方家敏同埋房影相呢嗰位 ,我唔知係監製因為係主持李慧玲嘅主義 ,非常之聰明 ,因為本身tvb d膠劇係唔好睇嘅,綜藝節目都好悶,觀眾最鍾意就係剝花生,能夠觸到觀眾嘅心態,鍾意睇啲咩,喺現金呢個娛樂圈先至係金科玉律,所以我喺呢度提出,邊個叫佢哋兩個上嚟嗰個,應記一功。呢條影片嘅尾部,我會介紹幾對冤家,想佢哋節目又可以產生好多火花同埋話題嘅,即使觀眾唔會睇無線㗎啦,起碼坊間我會將你無線節目嘅藝員成為剝花生談論對象,有人講好過冇人講,你哋話係咪?
馮盈盈江嘉敏破冰合照各安各P? 一張「原圖」竟然有兩種效果
事緣係咁嘅,馮盈盈(Crystal)和江嘉敏(Kaman)兩人反目全因去年盈盈被爆與江嘉敏結伴到何猷亨的億元豪華遊艇開船P,事件曝光後,盈盈聲稱是江嘉敏邀請她上船,並介紹何猷亨給她認識。不過江嘉敏反駁沒有做媒,自爆船P前眾人早已認識,之後有無綫員工爆馮盈盈向藝人及工作人員指江嘉敏「扯皮條」,指江嘉敏收了50萬邀她上船,盈盈火速澄清沒有說過,而江嘉敏發文表示適可而止,好姊妹各執一詞,導致關係決裂。
事隔差不多一年,兩人獲TVB欽點主持新節目《解構心機女》,喺9日嗰日更在Instagram世紀破冰上載合照,然而兩人明顯「硬晒軚」塊面啲肌肉抽曬筋,而且字字珠機, 句句有骨,就算馮盈盈送奶茶,馮盈盈喺ig留言:「破。冰……sorry打錯,走冰先啱,珍珠奶茶少甜走冰,知道嘉敏今日第一次做主持,請你飲珍珠奶茶,為你加油打氣,我哋一齊做好個show」有網民留言指這杯珍奶似「有骨」!
.....................
江嘉敏依然拒諸門外:「多冰,少冰,走冰,都不適合我」,
英文有句說話叫做read between the lines,即係圓外之音 ,我解釋個潛台詞畀大家聽下 ,首先呢就係馮盈盈扮nice ,主動去請江嘉敏飲奶茶 ,如果真心係想nice嘅 ,第日就唔會咁樣留言啦 。呢個舉動已經係假到不得了㗎喇 。
玉澤演家庭背景 在 玉澤演父母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玉澤演出生在韓國釜山,父母均是韓國高麗大學的高材生,父親是企業家,母親是管理層的職員。 小時候的澤演非常活淘氣,某節目中請到了澤演孩童時期的玩伴 ... 慶祝父母結婚 ... ... <看更多>
玉澤演家庭背景 在 演"住在我家的男人"時就注意到他了, 這次的角色更好. 的推薦與評價
除了男主角玉澤演(歐巴去當兵了... ) ... ),男二禹棹奐在劇中的表現更是令人驚艷阿! #《救救我》 禹棹奐憤世嫉俗的男子,無業青年四人幫之一。他的家庭背景貧窮,但他仍有一 ... ... <看更多>
玉澤演家庭背景 在 玉澤演父母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玉澤演出生在韓國釜山,父母均是韓國高麗大學的高材生,父親是企業家,母親是管理層的職員。 小時候的澤演非常活淘氣,某節目中請到了澤演孩童時期的玩伴 ... 慶祝父母結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