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 先知(李怡)
年輕時買了一本《人間詞話》,是我的至愛。王國維的「境界」說,一則一則對古代詩詞的美學評論,讓人反覆咀嚼,浮想聯翩。其中談及「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三種境界分別援引古人詞章,不只作美學闡釋,更是講人生對事業、學問的追求。
王國維是清末民初的國學大師,寫於1910年的《人間詞話》,以西洋美學觀點欣賞中國古典詩詞,見解獨特。王國維的學問廣泛超卓,國學大師陳寅恪指他的學術成就「幾若無涯岸之可望、轍跡之可尋」。
晚清開始的啟蒙運動在未被救亡意識壓倒之前,中國作家、學者名人輩出,辛亥後的民國北京政府時期,在思想自由、學術自由中出現眾多人才。1925年清華大學設國學研究所,聘請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做導師,號稱國學院「四大導師」。長期擔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曾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清華國學研究院正是由於擁有四位大師,創辦兩年,聲望即超群出眾。
當年我沉醉於《人間詞話》的美學境界,卻不知道王國維那幾年的事。
俄國1917年十月革命後,社會主義思潮在世界泛起,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24年國民黨引入蘇聯專家向列寧式政黨轉型,並採取「以俄為師」和「聯俄容共」政策。這一年,王國維在一篇題為〈論政學疏〉的文章中寫道:「於是有社會主義焉,有共產主義焉。然此均產之事,將使國人共均之乎?抑委託少數人使均之乎?均產以後,將合全國之人而管理之乎?抑委託少數人使代理之乎?由前之說則萬萬無此理,由後之說則不均之事,俄頃即見矣。」要平等分配財產不可能由全國人一起去均分,而必然要由少數人代理,這少數人成為特權也就無可避免。這種特權會越演越烈,以致成為極權。
王國維又在給朋友信中說:「觀中國近況,恐以共和始,而以共產終。」其後近百年歷史證明了他的先知預言。
1927年北伐軍即將打到北京的消息,在清華園引起兩極反應:青年學生欣喜若狂,國學院的「四大導師」卻個個憂心忡忡。6月2日,王國維往北京頤和園,於園中昆明湖自沉而死。從其衣袋中尋出一封遺書,上寫:「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死時僅49歲。1929年,陳寅恪在清華園為王國維所立之碑文上寫道:「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章;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俗諦」是佛經中指世俗變幻的法則,有別於穩固不變之「真諦」。「三光」,是指日月星。
王國維之自沉原因,數十年來眾說紛紜。但從他對當時政局之憂慮,預見到隨着民國北京政權的覆滅而容納「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的環境也將消失,「以共和始,以共產終」的局面將臨。他說「經此世變,義無再辱」,似預見後來附共知識人「經世變後再辱」的共同遭遇。這是當年先知對國人的「死諫」,但幾乎無人領會。
改一下《Vincent》的歌詞:「中國根本配不上擁有一個美好如王國維這樣的人。」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
王國維境界說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ower錕的「境界說話法」】
昨晚分享了台大網紅教授Power錕的演講(連結:https://goo.gl/RzPTfe)。
他的爆紅讓我們知道:只要掌握方法,長輩式說教也能讓人聽得津津有味。
那該怎麼做呢?讓我們來看看歐陽老師的文章吧!
-
喝膩心靈雞湯了嗎?Power錕教你「境界說話法」/ 歐陽立中
我們很討厭聽人說教,但說實在,你躲不過說教,不是因為你被迫聽,而是你總有需要說教的時候。
公司主管對員工喊話、老師對學生訓勉、父母對子女教誨,你看,說教根本就是如影隨形。
但是回頭想想,其實你並不是那麼討厭聽人說教,你討厭的是「老生常談」。
什麼「要努力一點啊!不然就會落後了」;
什麼「人生要有目標啊!不然就會渾渾噩噩」之類的老梗說教。
▍地表最老網紅:境界說話法
台大最狂教授李錫錕,在課堂裡講課,學生喜歡到幫他的課程拍成影片上傳,甚至成立粉專「Power錕的紙牌屋」,瞬間爆紅,成為地表最老網紅。
強烈推薦你一定要點進去看,多看幾部錕P的演講,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其實幾乎都是「說教」,告訴你要怎麼奮鬥、怎麼努力,只是差別在於,你不但不嫌煩,反而聽得津津有味,一部接這一部看下去。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這就是你要跟錕P學的「境界說話法」。
「境界說話法」是一種透過區隔層次,拉高格局,並且俯視眾生的技巧。
▍如何境界說話1:拉高
先請你練習一個題目,如果你說服一個人要胸懷大志,你會怎麼說?
讓我來猜猜,你會告訴他志氣很重要,人不可以沒有志氣吧啦巴啦……之類的。
結果人家聽到呵欠連連還嫌你煩。
但你仔細觀察錕P怎麼說:
「永遠不要哀求平凡的人了解你,他們不了解你,真的沒關係,等你有一天很大尾的時候,他們自然會崇拜你。」
有沒有發現,差別在哪裡呢?
這就是境界說話法的第一招:「拉高」。
錕P做了一個情境假設,就是區分「你」和「平凡人」,注意,這時候你就是「大人」。
大人眼界高,平凡人無法理解,所以錕P告訴你,不要哀求平凡人懂你,因為大人總是孤獨的。
你看,先把大人的位置讓你坐足了,這下你還會想回去當平凡人嗎?
這就是「拉高聽眾」,先把VIP位留給你。
▍如何境界說話2:神秘
說話很微妙,說得太模糊,人家聽不懂;但說得太清楚,聽眾沒想像。
最有想像空間的說話技巧,是要帶點「神秘」的,請問你,錕P在這段演講中,最常提到的一個詞是什麼?
數完了嗎?答案是「靈魂」。
一講到靈魂,我們就會想到靈魂出竅那種超現實概念,你看不到,但你又隱約覺得它存在,這就是「神秘」。
接者,你看錕P怎麼說:
「你願意平凡嗎?你如果不願意,至少先訂個目標。一面定目標,一面把自己的能源好好管理。可是在訂目標的同時,你總要升格,把自己靈魂的力量再加上去。」
「你如果用靈魂的力量,在指揮你的活動,這個suffer算什麼?度過一個suffer,就升高一層生命的力量。」
「大人就是用靈魂的力量,讓自己永遠活下去。」
有沒有,你可能不是很懂什麼叫做靈魂的力量,但你又隱約覺得這股力量前所未見,你想掌握它。
這就是錕P的神秘力量!
▍說出境界,就會湧出魅力
看過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嗎?
王國維也是深諳境界表達的高手啊!
裡面有一段,他想描述何謂成大事者,
他是這麼寫的: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嗯嗯,很迷人,不是嗎?
但千萬別說破,因為說破,就不美了。
學會了嗎?
境界說話就是先「拉高聽眾」、再「偷渡神秘」,只要你能說出境界,就會湧出魅力。
不過,請你要先確保自己跟錕P一樣有料,不然境界一出,結果聽眾一片霧颯颯。
王國維境界說 在 【从宋词里读人生】第一集|从「人生三境界」说开去|王国维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