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生活中享受生活》
冷不防被窗外迸入的貓叫喚醒。別開覆在額心的書本,緊接著煦陽扎下細緻的針──小說家伊莉莎白《生活是頭安靜的獸》提及:人生從來沒有簡單這回事──被溫暖卻顯得強硬的早晨轟下床的我,即使是週末,也想著和平日不同的生活。
生活,扮演成各種小獸的姿態闖入人間,未必需要絢爛的柵欄,去囚困霎時的閒適。能捧著詩集、小說拄著下頷,讓現實慢慢溶於鐘擺的搖盪,被置入牆上日曆的空格內,這也無可厚非。畢竟現實容易摧毀,也更容易再構,不知不覺,身心就會被渦捲而入,陷溺黏稠的泥坑。
臺北,一個可以乘載無數資訊的油輪,每日每日,以不疾不徐的航速鑽入邊緣鏽蝕的胸膛,倘若沒有一個安放靈魂的憩所,肉身支離崩解的彼日,指日可待。幸好,一切就像午後躲匿濃雲,偶然探頭半羞半怯的冬陽,總是能從林立的水泥巨林中,截下一抹沉靜,輕塗在緩緩邁步的鞋尖,一步一步,抵達那個由詩和悠閒交織的麗境。
生活,從來不會展翅飛向你的胸膛,早已現影於地圖,靜候你推開惱人的塵囂,即使渾身疲憊,也不曾阻撓你的邁入。詩生活,就是這樣小巧玲瓏,座落在狹長街巷的一方,午後兩點悄悄捲起鐵門,等待喜好詩與文學的愛書人,轉動門把,進入這擺滿詩集與文學叢書的小小空間。
「詩生活在乎你的私生活」,店內淺藍色的牆壁上,以雪白字體宣告著這份信念。讀詩,不如說是詩人透過文字,與讀者進行心靈交流,在轉譯與重新詮釋的複雜歷程中,找尋到一個平衡點,詩生活,位於承德路二段上,倘若你剛經過熱鬧非凡的中山地下書街,或許能在此尋覓更為簡單的平靜:沒有折扣戰、沒有來往頻繁的人群,只有一本本祈求指閱、散發淡淡芬芳的書籍。
私人生活,得以在此彰顯。「詩生活」中整體裝潢簡樸素雅,除了陳列詩集、文學小說、電影評論外,還有許多與詩相關的周邊商品:有詩人親筆書寫詩句的明信片、刻有詩句的徽章、垂飾、鍊墜等,的確將詩融入個人生活,讓生活離不開詩,詩因為生活而沁入每個人的血脈。這些華美卻不俗的裝飾,能誘發年輕族群購買的意願,並對現代詩可能產生興趣,也就了遂「詩生活」成立的宗旨。
「詩生活」不只販賣詩集,還盡可能治癒你的心靈。詩生活時常在週末六日舉辦與詩相關的講座、新書分享會,薈萃不少當代優秀年輕詩人,如陳昭淵、宋尚緯、任明信等,經由他們分享個人經驗,讀者更能理解詩是怎樣的載體,詩能做到什麼,不能做的事又有哪些,多元地呈現詩的可能及詩語言的不斷進步,內容豐富,如果時間容允,真想每一場講座都親身參與呢。
不得不提的是,「詩生活」的店長本身就是名詩人,長期關心詩的發展與創作,更在乎社會議題,譬如之前沸沸揚揚的香港抗爭反送中事件,身為香港人的店長絕不置身事外,在玻璃門與門口均張貼了聲援香港或闡述主張的海報,充分顯現詩人的入世情懷、一名知識份子除了用愛去耕耘詩,更不忘了以行動去支持的慷慨熱忱。
正因為店長的努力走拚,在詩生活野能看見台灣以外的詩集,舉凡香港詩人曹疏影的《金雪》、洪慧《最後,調酒師便在Salsa裡失蹤》、澳門別有天詩社盧傑樺《輕慢搖滾》、譚俊瑩《我喜歡我是現在的樣子》……琳瑯滿目,有鑑於各人的美感與喜好不甚相同,多了選擇,無非是開啟更多扇窗扉,能從更多角度,去親近詩的面貌。
有時,我會傾倒於門口附近,上頭擱著許多絨毛娃娃的小床,閱讀詩人枚德金《白癡有限公司》中的散文詩,例如〈智慧〉:我發現一件事,這世上再也沒有任何生物的模樣,會比一隻用硬毛刷刷洗得乾乾淨淨的蛾來得孤苦伶仃,無依無靠。讀到略帶詼諧,實則針砭荒謬人生的句子,偶爾會令人渾身打顫;要不就是在神清氣爽之際,被谷川俊太郎〈二十億光年的孤獨〉所洗滌:人類在小小的球體上/睡覺起床然後工作/有時很想擁有火星上的朋友…….一開始會察覺人類的渺小而欲振乏力,但隨著谷川輕快的筆調,在最後的「向著二十億光年的孤獨/我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噴嚏」,就是這樣泰然淡處的雍閒,讓人頓時領悟:縱然孤獨不可避免,且會愈加膨大,但一個肉身化出的噴嚏,只要用心細看,不也是個浩瀚宇宙,就可令人卸下肩上的負荷,沉醉在詩的蹈步與翩舞裡。
「對大多數人而言,生活不是冒險,而是莫可抵禦的洪流。」小說家瑞蒙卡佛這樣說著,自己也逃離不了酒精的魔咒,更別說是渺茫的我,自己就是頭狂躁滿身鞭痕的野獸,誤闖了人生這座巨大的獸籠。幸好,我在詩生活裡,拾獲了足以平靜的詩篇,馴化眼底的篝火、指梢的毒刺與邁足時的毒沼,在一本本精彩的詩集裡,我找到了午後寄託肉身的巢穴,鑽深胸膛尚未世俗化的水井,注入前人先賢智慧的結晶。凝望小招牌「詩生活Poetry in life」,手中旋動的筆,看起來並非獨處,生活就是這樣被享受的,儘管像一頭躁動不安的野獸,但那就是詩,絕大多數安安靜靜,在你呼吸的剎那,在你闔眼的瞬間,都是一首精要的詩。
我在詩生活裡,向詩學習生活,學習像一首詩,享受自我。
#好文分享
#謝謝詩人蘇家立寫下詩生活的故事
作者簡介/蘇家立
國小特教教師。一九八三年誕生,金牛座B型。著有個人詩集《向一根半透明的電線桿祈雪》、《其實你不知道》。
現代詩選學習單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臺北文學季 #公車捷運詩文(第二季)※
※#詩歌風景:#紀念離世詩人特輯,之三※
辛鬱〈台北速寫〉(節錄)
這城的身軀急速澎脹
已不是地理課本所能容納
昂昂然一座鋼骨叢林
拔地
面天
它以金為絲
以銀為線
绣龍描鳳交織成
一片絢燦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辛鬱 創作
#林依儂 手寫、襯圖,粉專 字影扶疏,Instagram:writingxphotography
(攝影照來源:#李蕪 提供)
#阿默 朗讀,粉專 情緒感冒用詩詩
#洪晧倫 朗讀
※聆聽阿默、晧倫清晰明朗的朗讀,請至「#臺北文學季」頻道:
https://youtu.be/c93RQp8FgUw
※主辦單位 臺北市文化局
※活動粉專 臺北文學季
※規劃執行 《文訊》雜誌社
※辛鬱 (1933年6月13日-2015年4月29日)
本名宓世森,浙江省慈谿人。1950年5月中舟山撤隊時隨軍來台,1969年自軍中退伍。曾加入紀弦發起的「現代派」,之後成為創世紀詩社成員。在文壇上有「冷面郎君」之稱,被詩壇稱為「冷公」。
創作橫跨現代詩、小說、散文、電視劇本,並且積極發起許多文學藝術活動;也推廣科學普及工作,擔任《人與社會》、《國中生月刊》等雜誌的主編、總編輯、顧問、社長等多項職務。七十年代創辦《科學月刊》,對台灣的科普教育影響甚大。
著有詩集《辛鬱世紀詩選》、《豹》等。曾榮獲國家中山文藝獎等文學重要獎項。
※阿默
世新大學廣電系畢業。目前擔任新聞播報、廣播主持人。喜歡玩貓、學習各種新鮮事物,最近在迷打圍巾和做手工皂。
※洪晧倫
木目聲劇團演員,劇場工作者。
生於台南,座右銘是:「惟有用力活過,才是真的活過!」
目前正努力朝著劇場演員與享受生活的道路上行走。
近期演出作品:《緋蝶》《下次手冊》
現代詩選學習單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泥盆紀 ⠀◎林宇軒
⠀
離開城堡後,學會觀察
長高的牆是如何拉低天空
我記得那些混濁的日子
人群喧鬧,語言模糊
超載的墨水開始掉落
我們提起悲傷的繁史
迎接雨傘的花季
⠀
關起門窗,外頭的景色
模糊如高舉的泥盆
腳化為池雙眼成為金幣
我知道故事的結局:
舉手投足都是出生的城
每瞥餘光都必須精準投入
那些封起的雨和封不了的雨聲
⠀
春天來的時候,我剛被洗淨晾乾
灰色的世界裡沒有絕對
我曾溺水如浮動的島
島上的生物都被圈養
時鐘是主人,定時餵食歷史
這裡沒有悲傷沒有快樂
更沒有形象
⠀
我知道我們都將繼續。
循環是唯一的生存方式
在不會塌陷的天台反覆洗禮
習慣所有的雨及所有黑暗
牆外的風景趨近對鏡
光與光進行遮掩的辯證
直到我們成為一樣的人
⠀
我記得我混濁的樣子
身體是臨時搭建的模型
數字胡亂拼裝如鷹架
手中沒有地圖,迷宮裡
只能沿著風撿拾腳印
看人潮的海浪不斷翻頁翻頁
動作如我翻找從前的灰塵
忘了瞳孔裡有王國的遺跡
古老建築的積水蒸發
世界還是一片模糊
我卻必須了解清楚
⠀
離開城堡後,我重新認識天空
重新學習陰晴交錯
我記得在石牆內的每次祈禱──
在這個年代,乾裂的泥盆
我們曾是窗外的流星
曾被自己的願望灼傷過
⠀
⠀
-
⠀
第43屆香港青年文學獎新詩初級組冠軍得獎作品
⠀
-
⠀
◎ 作者簡介
⠀
林宇軒。在小令眼中屬於寶可夢裡的「『恰雷姆』:據說會透過冥想讓體內的能量提升,並讓第六感變得更加敏銳。會和山野融為一體來消除自己的氣息。」
⠀
-
⠀
◎ 小編小令賞析
⠀
八:先從題目開始,題目的遐想與聯結就很有想像空間。
蔓:還好吧?如果不去特意查詢「泥盆紀」的環境背景與歷史,單就「泥」與「盆」與「紀」這三個詞的匯聚,非得要古老或冶煉或蠻荒嗎?
薛:怎麼覺得根本就反著在誇獎起來了啊?真是危險。
八:題目危險嗎?範圍太大嗎?
蔓:公正一點應該要往下看它如何說服吧,哪有從題目讀詩就開始腦補到爆。
薛:第一個動作從「離開」出發,導致的改變有動詞:「學會、觀察」,接著往下的動態:「長高、拉低、記得、喧鬧、模糊、超載、掉落、提起、迎接」,非常忙碌,幾乎每一行都有一個行為去驅動前進的動能,都有事情在發生、在動作。
八:這不是很普遍常見嗎?刻意挑出動詞又如何?
蔓:這首讀起來好像可以一邊跳舞,很像在下動作指示。
薛:等一下!顯然你們重點錯誤,這是在講述「不能說的無」、「不能說的可」、「不能說的各種疑」不是嗎?
八:個人或讀者們想擁有更多輻射空間,或可能解讀的光譜不行嗎?
蔓:那麼,來談這首拘謹整齊的空間規劃好了。第一段跟第二段都工整得像赴京趕考交卷的試題。最有意思的是:「腳化為池雙眼成為金幣//我知道故事的結局:……/每瞥餘光都必須精準投入/那些封起的雨和封不了的雨聲」。
薛:真是溫柔。開槍就開槍為什麼是餘光?流彈又如何精準投入呢?
八:這首的經營意識比較強烈,或許整體來討論會比較客觀一點,很難段落拆解。
蔓:好吧,那就往下。
薛:還是會一直朝作者提示的方向去思考,雖然美感空間限縮,目的或功能性太強,但或許可以在第三段稍事休息或轉換感受,不會全面沉到底。
八:距離是一種幽微心理的表演。距離有了之後接著是速度。速度是很主觀的,如果從第一段就知道它通篇要處理的主題,接下來讀者能做的就是看它如何抵達,以及抵達過程中的情緒心境,有無翻轉的變化演繹。
蔓:是的,光看第三段「春天來的時候,我剛被洗淨晾乾……//這裡沒有悲傷沒有快樂//更沒有形象」接到第四段「我知道我們都將繼續。……直到我們成為一樣的人」,原本會想問為何「沒有形象」,結果到下一段得到解答,因為目標是被統一成一致的形象。會倒抽一口氣呢。
薛:到第五段,第五段很迫近逼人,卻又優雅矜持。到第六段,工整又回來了,也是漂亮收網的最佳情緒時機點。
八:居然敢用這麼難的詞,怎樣是「最佳情緒時機點」?最好能說清楚。
蔓:可以額外補充嗎?通篇看來,是一種非常人文而柔軟的情懷,那種打動的方式不是掏心掏肺,可接近娓娓道來,苦苦乾澀於自身如意外被席捲上岸的驚惶,可是沒有怨懟或憤恨,明明人性是很懂得如何利用自身勒索,但這首詩沒有,它提出了一個更高度純粹的清明感。
薛:最佳情緒時機點,是指在通篇閱讀的過程中,刻意操作的痕跡不多,並且耐心堆疊,透過動作完成的外景,透過形容貼近的內心,在動詞與名詞間,極度有意識地選擇與排列組合之下,達到最後首尾乾淨如交響樂的嘎然而止。
⠀
八:動詞出場順序:「離開、學會、觀察、長高、拉低、記得、喧鬧、超載、掉落、提起、迎接、關起、高舉、化為、成為、知道、舉手投足、出生、投入、封起、封不了、來、洗淨晾乾、沒有、溺水、浮動、圈養、餵食、沒有沒有更沒有、知道、繼續、循環、塌陷、洗禮、習慣、趨近、進行、辯證、成為、記得、搭建、拼裝、沒有、沿著、撿拾、看、翻頁、翻找、忘了、蒸發、了解、離開、認識、學習、記得、祈禱、曾是、灼傷」這些動詞的使用不論是對比上的錯落,或是延伸情緒營造出的連綿感,都有整體性的有機感。更不用說將名詞揀選後,置入詩作中所能引發的內心共鳴。
⠀
蔓:工整是技巧面的精心設計,冷靜淡然卻是整首詩選擇反抗的姿態。明明是參與歷史現場正面臨危險,應是情緒激昂,或更激烈極端的感官效果,這首詩選擇冷靜自持地給予安全閱讀的心理距離,會否有失真的疑慮?革命能這麼美嗎?
⠀
薛:它做到的是表態學習與私自記得,順從地讓每一句看起來都不服從。能把強烈情感反芻到有條有理,就算全盤皆輸也情深義重的低迴不已。
⠀
--
美術設計:吉兒
圖片來源:小令
--
|#關於文學獎的不重要冷知識|
金車現代詩徵文比賽,過去曾有明確的抒情浪漫色彩:「注入充滿詩意的幸福元素,塑造出浪漫的文學氛圍」,後改為「將充滿詩意的生活態度透過網路傳播,為台灣社會人文注入充滿詩意的文學氛圍。」
——小編C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香港青年文學獎 #泥盆紀 #林宇軒 #沒有悲傷沒有快樂沒有形象 #對話體賞析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3/20210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