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賭博,都是邁向未知:草間彌生的執念藝術
盧碧颱風狂襲日本的風勢,將直島的著名地景草間彌生《黃南瓜》打入海中,引起外媒一陣報導。
1994年的一場《海景之中的現代藝術展》,打破美術館室內展覽場域的限制,將展品分佈在草坪、海岸線、營地,搭配瀨戶內海渾然天成的背景襯托,奠定直島場域藝術的起點,這顆南瓜因好評不斷,持續保留至今,也因瀨戶內海每年飽受颱風襲擊,目前已是第三顆南瓜。
自傳《無限的網》中,草間彌生提及南瓜吸引她的原因是:「南瓜胭粉未施的大肚子,帶給我強大的精神安定感,無法抗拒這麼可愛的外型!」因患有強迫性精神性官能症的她,會反覆關注感到恐懼的事物,她把糾結於腦中,揮之不去的憂鬱和執念,轉化成藝術表現上的聚積,不論是圓點的反覆塗抹,或是擺滿整個展間的軟雕塑。
密集鮮豔的藝術表現,讓草間彌生成為在世最成功的女藝術家,卻也象徵一路碰撞。
#不受家人支持的繪畫之路
出身松本市富貴人家的草間彌生,家中只盼她成為一名大家閨秀,找個富豪嫁了。但因爸媽的婚姻並不是很順遂,草間彌生時常背負媽媽的命令,跟蹤花名在外的爸爸,目睹爸爸周旋於不同女人的歡愉中,讓草間彌生從小對性心生恐懼;媽媽不安全感的歇斯底里也發洩在孩子身上,會突然從後方抽走草間彌生的畫作,或是沒收所有畫具作為威脅,使得草間彌生更躲進繪畫的世界。
因為一幅喬治亞歐姬芙的《黑色鳶尾花》,暗黑的生命黑洞與草間彌生的內心產生劇烈衝擊。她寫了封信,寄了幾幅自己的作品給遠在美國的喬治亞歐姬芙。沒想到,已是畫壇傳奇的喬治亞歐姬芙回信給草間彌生,激勵她帶著自己的才華到紐約自我宣傳。
為了逃離保守家庭的束縛,渴於繪畫成就的草間彌生,出發前將兩千多幅作品燒掉,以誓言要在紐約完成更優秀的創作,29歲的她,終於告別松本這座山城,看見波瀾壯闊的太平洋,踏向紐約的追夢之路。
#求生存求看見的美國夢
到了紐約的草間彌生,面對滿滿的身份劣勢。
那時紐約的畫廊圈,還是男人掌控,女藝術家的作品多是以聯展的名義展出,草間彌生是個女人,而且還是一名東方的女人。
為了突破畫廊界的權力高牆,她不惜一切,先是利用日本女性的神秘,身穿和服出現在公眾場合吸引注意;每一場畫廊的歡迎式,一定會打聽是否有大人物在現場,上前攀談,豪不掩飾尋求金主的意念。甚至,自作主張把作品送到一線畫廊,並散布自己作品在該間畫廊展出的消息,逼得畫廊不得不注意到她的作品。
但這顆大蘋果依然沒有眷顧她,屢屢在藝術圈提出創新觀點的草間彌生,卻多度被同時代的男藝術家挪用創意,他們坐收名利,當時的草間彌生卻身無分文。
草間彌生在1963年的Green Gallery發表了《陽具椅》,她將性的恐懼轉化成滿滿的軟雕塑,即便同個展間有普普藝術家James Rosenquist、極簡主義代表Donald Judd等更富聲望的藝術家,大家的目光還是會移回草間彌生的《陽具椅》,造成「沒有人會買,但每個人都在討論」的轟動。
草間彌生,以為她終於可以靠軟雕塑在畫廊擁有一席之地。
但那個展間裡還有Claes Oldenburg的一件紙糊雕塑,那時Claes Oldenburg還沒有運用軟雕塑,當時的男性藝術家也不會選擇帶有柔性印象的縫紉方式來製作軟雕塑。沒想到,後來Claes Oldenburg開了一個個展,全部都是軟雕塑的作品,讓草間彌生十足驚恐,其中ㄧ個日曆軟雕塑的作品《Soft Calendar for The Month of August》讓Claes Oldenburg聞名國際。
藝術家的妻子,向前與草間彌生說了句: I'm Sorry, Yayoi.
-
1963年的《千船會》,草間彌生再次利用軟雕塑的創作方式,他拍下自己創作的軟雕塑小船,將照片貼滿整個展間,在當時是相當新穎的佈展方式。
摯友Andy Warhol 看到展區後,大力稱讚,沒想到Andy Warhol在1966年的展覽,也將作品《Cow C》貼滿整個展間。
深感錯愕的草間彌生,甚至將工作室的窗戶全封起來,深怕創意再次被收割。
-
1966年美國發射測量員1號登上月球,草間彌生抓到當時人類對無限探索的沈溺,她同年展出的《草間的偷窺秀》,鏡屋裝置打破原有的空間界線,八角形的房間滿是燈光的絢麗,觀看者不再是掌控作品視線的掌舵者,每個人都受草間彌生的帶領,突破藝術史表現的可能性。
過幾個月後,Lucas Samaras在更有聲勢的Pace Gallery展出《Mirror Room》,再次潑了草間彌生一身冷水,現實告訴她:自己始終沒有被真正的藝術界接受。
接二連三的沮喪,逼得草間彌生從窗戶一躍而跳,所幸撞到一臺腳踏車,改變撞擊的角度。
#藝術應該是為了普羅大眾
草間彌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叛逆,大概就是1966年威尼斯雙年展,她在未經過官方同意下,自行加入展演行列。
在義大利館前的庭院放置了1500顆從佛羅倫斯訂製的鏡面球,並插上一個牌子:出售你的自戀,一個兩美元!
這就像一場百年歷史的藝術殿堂,好不容易要高空釋放昂貴絢麗的煙火了,草間彌生卻不斷朝著場內丟水鴛鴦。官方單位驅足草間彌生不要在場外兜售,她卻回:「這就像賣熱狗和冰淇淋一樣呀!」
#離家多年卻從日本再次爬起被世界看見
尼克森上台後,美國的社會氛圍日趨保守,更加鞏固畫廊界的白人男性主義,大膽突破的草間彌生再次被藝術圈邊緣化,44歲的她回到日本。
因過去多場反越戰裸體乍現的藝術行動,讓草間彌生在日本媒體被嚴重醜化,不僅被母校從校友名冊除名,連家人都怕被指指點點,在雜誌發刊那一天,把書局所有能買到的雜誌全數買回家。
在紐約被忘記,在日本被誤解的草間彌生說:「整個日本好像都覺得我很丟人現眼。」
接下來十幾年間,沒有一間紐約畫廊記得草間彌生的作品,但草間彌生持續她轉化創傷的執念藝術。
直到一場富士電視台的展覽,讓草間彌生的作品再次被發現,1989年國際當代藝術中心舉辦了草間彌生:回顧展,讓草間彌生重新贏回藝術圈的矚目。
四年後,日本藝術史學家Akira Tatehata說服政府,讓草間彌生成為首位代表日本參展威尼斯雙年展的個人藝術家,那位1966年被威尼斯雙年展請警衛驅趕的草間彌生,到代表日本參展,這一口氣,她掙了27個年頭。
後來,國際開始掀起草間彌生旋風,原本的松本之恥,終於回到自己的家鄉開了大型個展,並對台下的人說:「我終於讓松本鄉親感受到世界對我的認同了。」
這位透過畫筆與自身精神疾病長期和平共處的藝術家,多次打擊,依然重新站起,每一顆點點南瓜的背後,都是草間彌生延展生命的可能性── 那道渴望生命燦爛的陽光。
-------------------------------------
創作的心境資訊是從草間彌生的自傳書籍《無限的網》與紀錄片《草間∞彌生》獲得。
此篇致敬這位自己長久關注的藝術家,也希望下次不會再有臺灣記者寫成渡邊直美的南瓜了。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イケハヤ大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VIPメンバー参加はこちらから!】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SSZYcoRHkrF6lkarKYZvg/join 【無料メルマガでVIP動画のサンプル配布中!】 https://ikedahayato.com/mm/ 0:00 導入 02:02 ...
現代 日本女性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認真聽】當「腐」成為一種主流文化 | #BL文本的系譜 | 《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與《絕對會變成BL的世界VS絕不想變成BL的男人》 // 李長潔 😍
.
這一集的標題被兩部BL日劇佔滿<3 雖然我完全不是腐世界的人,但也因為近年的幾部BL(boys’ love)電視、電影作品,被開發出一條新的道路。從前看過中國的網路劇《#上癮》才接觸到這種以女性為主要收視群眾的同志作品(到底可不可以叫同志作品呢?),而在BL原生地製作的《#大叔之愛》(2018)、《#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2019)、《#昨日的美食》(2019)、《#腐女不小心跟gay告白》(2019)、《#絕對會變成BL的世界VS絕不想變成BL的男人》(2020)等。
.
從文化研究的觀點來看,圍繞著BL文本所構成的腐文化社群,有著某些特定的身分認同、文化實踐,像是「可見」與「不可見」的現身,而閱讀BL文本則是一種對傳統、固定的性別互動的逃逸和抵抗。更有趣的是,BL文本在台灣的發展是與言情小說、少女漫畫、漫畫王、租書店密切相關。今天就來聊聊這些。
.
📌 #本集的內容有:
.
▶ 我是30歲的魔法師(?)
▶ BL文本的起源
▶ 日本現代文學奇書 - 少年愛與A感覺
▶ 腐文化裡的身分認同與實踐
▶ BL文本的性別想像與抵抗
▶ 腐女的身分遊戲
▶ 從漫畫租書店開始的台灣BL羅曼史
▶ BL次文化的大眾化
▶ 絕對會變成BL的世界VS絕不想變成BL的男人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ouu1qkokj0r0875i8aqkdyj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PZ8MHglWFr5CtmvuEg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2QoXWGTZkP3iZWmK6CZ6lM?si=qqdfvszSQLu4GGW3Gz99Tw&utm_source=copy-link
.
📣 #apple 聽這裡:https://reurl.cc/V3KKvZ
|
///// 完整論述 /////
.
▓ #BL文本的興起
.
近年的動漫影視作品吹起一股BL風(boys’ love),無論是日劇《大叔之愛》、《如果30歲還是處男 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絕對會變成BL的世界VS絕不想變成BL的男人》,還是台劇《紅色氣球》、《越界》,或是有點久以前的中劇《上癮》,更有一堆泰劇。耽美男色的作品,成為某種大眾流行文化的類型,也擁有大量的女性觀眾(姨母們、腐女們…),甚至跨域到更廣大的閱聽眾。談到BL文本,就不免地還是要回到日本文化的脈絡中來理解其生產。
.
一般來說,日本女性小說家森茉莉的《戀人們的森林》(1961)、《枯葉的寢床》(1962)可以說是BL文本的濫觴。雖然在60年代的少女漫畫裡,就有性別越界的例子,例如池田代理子、手塚治虫。但竹宮惠子的《風與木之詩》(1976)才可以說是少年愛漫畫的骨灰鼻祖作品。該作品帶有古典、西歐風情,以尚未發育第二性徵的少年為主角,劇情相當煽情。也就是說,在70年代,日本少女漫畫的領域接納了少年愛文本,進而80年代時,少年愛類型漫畫正式成為少女漫畫的子類型。
.
直到90 年代日本《B-Boy》雜誌為與先前沉鬱耽美或具有情色元素的男性同性愛作品區隔差異,提出「ボーイズラブ」(Boys' Love)一詞企圖將出版品設定為明亮輕快喜劇收場的男性同性愛漫畫,雖最後未能收效,卻使得BL一詞成為後來所有男性同性愛作品的代稱(楊曉菁,2005)。若說耽美與BL有甚麼區分,可能有「名稱」、「風格」、「敘事」三種區分,甚至,BL指稱更加通俗的文本流行。
.
▓ #少年愛的文學起源
.
然後再來看一下少年愛概念的系譜,可從稻垣足穗《少年愛的美學》(少年愛の美学)裡見到軌跡,其指出作家森茉莉,是耽美小說的起源,她的小說《戀人們的森林》、《枯葉的寢床》,開啟了女性描寫男同性戀的文學類型。稻垣足穂,是一位新感覺派作家,提倡感受生活中的一切,躍入事物本身的直觀與觸發。1969年以《少年愛的美学》獲得由新潮社推動的「第一回文學大賞」。
.
《少年愛的美學》裡蒐集大量東方與西方的少年愛(Knabenliebe)、同性戀資料,也對其進行詳實的解說、細微的敘述,尤其是描繪男性對少男的慾望,少年愛大抵也與日文中的「若眾道」相稱(劉靈均,2019)。《少年愛的美學》的核心論述是「A感覺」,他認為,人的快感包含肛門(A=anus)感覺、陰道(V=vagina)、陰莖感覺(P=Penis)、口腔感覺(O=Oral),廣援博引古今中外對於性快感的描寫比較,並且將其用以解釋對美少年的愛之美好(高橋孝次,2010)。
.
「A感覺」的論述,明顯運用精神分析師Sigmund Freud的「反覆說」,他將人做為一個由口到肛門的構器,A感覺是快感的原初,V感覺則是A感覺的派生,P感覺是V感覺的翻轉,那O感覺的進食行為也是性快感的一環。
.
所以,稻垣足穗論證到具有A感覺的少年是性的基礎。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到底在講什麼(@@)。總之稻垣足穗認為「A感覺」是「失去的」,其正是「對某種失去的東西的鄉愁」,無論是性的歷史性、現代人的快感、日本傳統中的若眾道。無論他的理論架構你能不能接受,或是感到貶抑女性不合乎性平,這本「奇書」的確理論化了日本現代的美少年文本,奠定男色審美的趣味,也提供了某種具有歷史地位的文學解讀。
.
▓ #BL文本與腐女社群
.
記得好幾年前上社會學課的時候,有一組同學彙整了100大重要的BL動漫作品,我只認識《純情羅曼史》、《世界一初戀》,並且對這些作品進行大規模的分析。口頭報告時,她們雙眼燃燒出灼熱的視線,說明為何某些作品是「必看」。那時我第一次見識到「腐女」的力量。
.
所謂「腐女」(應該不用解釋了吧),源自於日文中的「腐女子」(fujoshi),最早出現在2000年時的「2channel」網路論壇上,延伸著90年代愛好閱讀耽美小說的女性。
.
腐女,指稱喜歡將萬事萬物都解讀為男男同性關係的女性。2005年後,日本媒體開始注意到腐女群體,腐女的名詞正式出現在大眾媒體中。後來,在課堂上,可能是因為我對日本文化的愛好態度,讓很多腐女BL同好們紛紛跳出來討論BL作品,我才驚覺,原來有這麼多人在喜愛BL。
.
▓ #BL文本的性別想像與抵抗
.
為什麼某些女性讀者會熱愛閱讀 BL?臺灣地區已有若干研究為上述問題提出解答,例如鍾瑞蘋(1999)的問卷調查分析發現同性戀漫畫閱讀者的閱讀動機包含好奇心、流行感、偷窺感、感官刺激等,閱讀經驗愈多者也可能因社交動機持續閱讀;楊曉菁(2006)、張茵蕙(2007)、及葉原榮(2010)以小規模樣本進行深度訪談,發現女性讀者喜歡 BL 的理由包含對性別刻板印象及父權社會的厭倦與抵抗、對男男曖昧情愫衍生浪漫想像、得以窺視男性/體及性愛情節但可迴避女體成為男性情慾目標等。(轉引自林奇秀,2011)
.
周典芳(2010)的訪談研究也有類似發現,她指出 BL 故事中的四種關係性
以及三種性表現(性愛描述的特徵)是吸引女性讀者的主要理由:在關係性方面,「對等性」係指戀愛雙方常表現出權力關係的平等感;「多樣性」是故事情節設定與角色屬性相對複雜,充滿各種可能性;「禁忌性」是指悖德的同性之愛具有淒楚美感,讀之可獲得感動與勇氣;「現實性」則是指 BL 讀者對女性向讀物中條件優秀男性搭配條件低劣女性的不認同,相較之下,虛構的 BL 故事反而顯得真實(意謂「條件相當的兩個人在一起才是合理的」)。
.
在性表現方面,「逆轉性」是指讀者在 BL 閱讀中扭轉了一般女性「被觀看」的經驗,成為觀視性愛與男體的主動者;「人間性」是指 BL 故事中的性是有情感、人性化的,不僅是感官的刺激;「配慮性」則是性愛雙方會體察並關心對方感受(即使是虐待式性愛的描寫亦然)。(轉引自林奇秀,2011)
.
而林奇秀(2011)則以「踰越的愉悅」來做為解釋。她以「逾越」概念為基礎,歸納六種「因逾越而愉悅」的閱讀快感。在悖德的愉悅中,讀者逾越以一男一女為主的異性戀體制與社會常規加諸在愛戀雙方身份的箝制;在反抗與逆轉的愉悅中,讀者逾越社會對女性的期待、規範、與桎梏;在控制與匡正的愉悅中,讀者逾越傳統作者相對於讀者、訊息傳送者相對於被傳送者的文本理解模式,奪得積極解讀文本、擺佈文本、改寫文本、或創造新文本的主動權,同時也在這些行動中積極地定義她們心中可愛可親的男性。
.
▓ #腐女的身分遊戲
.
透過作品與討論,腐女似乎擁有一個想像(也是真實)的文化社群,社群中的人們有種隱藏的規則:低調地喜歡BL,不要讓他人發現身分。在岡部大介(2008)的〈腐女的身分遊戲-可見與不可見的身分〉中,描述了腐女群體的次文化樣態與身分認同。他用Erving Goffman的劇場理論解釋,腐女的現身,不只是一種對自我的看法,同時是社會關係的反映。岡部認為,腐女身分認同在「可見」與「不可見」的戰略實踐中被構成。
.
他們一方面會偽裝(隠れ)成「普通女子」、「低調」,來躲避主流社會、親戚家長、同伴好友的觀察,像是《我家女兒交不到男朋友!!》(ウチの娘は、彼氏が出来ない!!)裡的水無瀨空。但另方面卻會運用「萌語」(萌え語り)、「妄想」(張瑋容,2013),來暗渡自己的喜愛與實踐,像是「攻」、「受」、「總攻」、「總受」的描述,或是描述劇情類型「下克上」、「攻攻」,很多時候也會藉由作品的「類型」(genre)與角色的「配對」(coupling)來表達自身與確認腐認同的存在。
.
學生很愛探詢一個問題,腐女群體究竟跟非腐女群體有何不同?沒想到,還真的有人做這個研究。宋佳的〈腐女的形象調查〉,以大學生358名(男性106 名、女性250名)為樣本,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發現,腐女們容易受到非腐女與一般男性忽視,但他們接受自己,不在意他人眼光,他們的生活因為BL作品的愛好而感到豐滿充實。我們可以見到岡部所言的「腐女的可見與不可見」的延伸,腐女的「可見」實踐,有時候是一種對「汙名化」(stigma)的抵抗,也展現腐文化對腐女所產生的意義豐沛世界。其他還有相關延伸出的腐類型還有「腐男」、「腐人」、「腐死鳥」,「腐教」、「BL腦」,也是蠻有趣的討論。
.
從前日本的腐文化社群常遭受批評,愛情至上論展現的,其實只是她們利用來逃避困擾女性的性別議題。不過,直至今日,在性別運動更加顯著的現在,透過對BL文本的接觸、對同性愛的BL式認識,讓許多腐女、腐男們願意更進一步地去認識同性戀群體的真實生活與權益。
.
▓ #90年代的租書店 #台灣的BL文本殖生
.
回到台灣的BL文本,其興起與日本的耽美文學有極大的直接連結。對於台灣的少女來說,言情小說是很重要的浪漫啟蒙、性愛啟蒙。這個文學領域,讀者、作者、編者都是女性,性別化產業的特色得以令其充分演繹台灣當代女性的愛慾想像(有別於瓊瑤)。自1990年代初期,這個產業成熟完備,然後以「租書店」、「網咖」、後來有「便利商店」作為重要的傳播場域。有著時代性的意義。(楊若慈,2012)
.
台灣本土言情小說與日本 BL 文化之所以產生聯繫,乃是因為二者共通的主要傳播與流通場域,也就是台灣獨有的漫畫租書店使然。女性讀者們在漫畫租書店,閱讀消費這些平價、淘汰率高、收藏價值低、故事公式化的文學商品,BL類型的漫畫文本也影響到言情小說的閱讀嗜好,開始有日本BL輕小說出現,也有台灣作者出版BL言情小說,例如知名的《烈火青春》系列。台灣的女性讀者亦逐漸發展出看BL漫畫的喜好。(楊若慈,2012)
.
而言情小說的BL文本,並非與同志文學相同,白先勇的《孽子》、朱天文的《荒人手記》、吳繼文的《天河撩亂》。同志文學某個程度上,還是比較真實地、寫實地表達著同性戀主體與群體的內心刻劃與社會處境。但BL文本則聚焦在男男之間的戀愛關係,較不牽涉到社會處境,各種阻礙困難都可以在愛情的力量中,被迎刃而解。
.
▓ #BL文本的大眾化 #推一部日劇
.
近年有許多電視劇推出以BL為主題的作品,或是原著,或是改編漫畫,也造成了一股「賣腐」風潮,這個賣腐以異性戀男主角為CP,打造各種BL浪漫幻想,也更將BL文本從次文化推向主流。
.
BL劇不是同志劇,可以想想那些歐美的同志電視劇,如《同志亦凡人》(Queer as Folk),那是真真實實給同志族群欣賞的戲劇(不過,這個時候應該要問問腐人類們,看到同志劇的感覺是甚麼)。
.
談談最近看的一個奇妙的BL劇《絕對會變成BL的世界VS絕不想變成BL的男人》,這個設定實在是太神奇了。故事中的異性戀直男男主角,身處在以BL為架構的世界中,為了防止自己陷入戀愛,因此努力的在避開各種 BL 漫畫裡的套路,避開一切有可能會被「掰彎」的場景。有時候想避卻避不了,套路與反套路的攻防戰,就在男主角戰戰兢兢的防堵中出現趣味。
.
只要兩個男人對到眼,就會展開命運之戀的世界!小混混和乖乖男餐廳的邂逅,明明不怎麼美好卻會被腐腦和戀愛濾鏡看成浪漫的狀態。其他像是「路倒的陌生人」、「聚會裡跟你一樣無法進入狀況的男子」、「隔壁跟你借筆記的男子」,看著男主角不斷地解釋各種腐場景,也讓我好好地學習了一番。
.
可以更令人深思的是,如果我們把劇名改成「絕對會變成異性戀的世界VS絕不想變成異性戀的男人」,是不是可以讓我們同理心地思考身處於異性戀世界中的同志朋友呢?
|
#參考文獻
.
1. 高橋孝次. (2010). 『少年愛の美学』 とフロイトの反復説. 千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21), 1-14.
2. 劉靈均. (2019). 從東亞少年愛到台灣同志: 吳繼文《 世紀末少年愛讀本》 與須永朝彥. 台灣學誌, (18), 43-64.
3. 楊曉菁. (2005). 台灣 BL 衍生 「迷」 探索.
4. 岡部大介. (2008). 腐女子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ゲーム: 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可視⁄ 不可視をめぐって. 認知科学, 15(4), 671-681.
5. 宋佳. (2015, September). 腐女子のイメージ調査. In 日本心理学会大会発表論文集 日本心理学会第 79 回大会 (pp. 2AM-025). 公益社団法人 日本心理学会.
6. 楊若慈. (2012). 性別權力與情慾展演: 台灣本土言情小說研究 (1990~ 2011). 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1-150.
7. 張瑋容. (2013). 從 [BL 妄想] 看另類情慾建構-以台灣腐女在 [執事喫茶] 中的妄想實踐為例. 女學學誌: 婦女與性別研究, (32), 97-133.
8. 林奇秀. (2011). 腐女的閱讀逾越/愉悅感 BL (Boys’ Love) 女性讀者閱讀經驗分析.
9. 張茵蕙(2007)。薔薇纏繞十字架:BL 閱聽人文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10. 葉原榮(2010)。王子的國度:台灣 BL(Boy’s Love)漫畫迷的行為特質與愉悅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新北市。
11. 鍾瑞蘋(1999)。同性戀漫畫讀者之特性與使用動機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現代 日本女性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上次回日本時,我把一本詩集帶回來📘
這本詩集是在我高中三年級的時候
友人送我的一本書。
到現在,我偶爾還會翻一翻,
看看裡面美麗的詩句。
最近收到攝影師朋友之前幫我拍的很多美麗照片,
看看這些照片時,突然想起了這本詩集,
又開始翻了裡面我最喜歡的「倚りかからず」
(翻譯:「不依靠」)的一篇詩句。
「もはや
できあいの思想には倚りかかりたくない
.
(省略)
.
倚りかかるとすれば
それは
椅子の背もたれだけ」
意思是:
「不想再依靠任何已有的思想,
如果要依靠的話,
我只會依靠椅背而已。」
這本詩集的作者是日本非常著名的女詩人
茨木のり子(茨木則子)女士的作品。
那個年代,
日本女性的地位還沒有像現代這麼公平時,
茨木女士寫下了
這麼堅定動人的詩句讓我敬佩不已。
我很希望自己的內心也變得更從容自信😊💛
Have a wonderful Saturday’s night🥂
photo: Joker影像。喬客叔叔
dress: UUIN
#倚りかからず
#茨木のり子
#uuin
IG追蹤
千繪’s 台北與東京生活🍃
https://www.instagram.com/chietanaka817/
現代 日本女性 在 イケハヤ大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VIPメンバー参加はこちらから!】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SSZYcoRHkrF6lkarKYZvg/join
【無料メルマガでVIP動画のサンプル配布中!】
https://ikedahayato.com/mm/
0:00 導入
02:02 フェミニズムとは何か
05:30 なぜ今注目されている?
14:35 現代版フェミニズムの実践
====
イケハヤ大学【ブログ版】
https://www.ikedahayato.com/
【1年間の無料メール講座(教材プレゼント付き)】
https://ikedahayato.com/mm/
【YouTube攻略メルマガ】
http://ikehaya.com/HTML/index.html
ツイッター
https://twitter.com/IHayato
現代 日本女性 在 まとめまとめの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まとめのまとめ】
チャンネル登録はこちら
https://goo.gl/QN6ioA
3カ月の娘に恵美子って
付けました。
友人のお婆さんと同じ
名前だって知ってしまった。
やっぱりシワシワネームな
んだろうか…
周りでは、古風ないい
名前ねって言われてた。
だから何のためらいもなく付けた。
えみちゃんって響きも気に入った。
私も夫も今30代前半だけど、
割と今風の名前で
(2017年名前ランキング上位)
子供のころから子の付く
名前にすごくすごくあこがれてた。
ずっと〇子ちゃん、が
可愛くて羨ましくてならなかった。
自分は名前で苦労はして
いないけど、
この子は古臭い名前って
言われちゃうのかなと
思うとやり切れない思いで
いっぱいだ。
自分では、そこまで古い
名前だって思わないんだけど…。
実質「恵美子」って
どういう印象でしょうか?
私アラフォーだけど友達の
お母さんが恵美子さんだった
親子で名簿に載ると名前が
逆だと思われるかもね
でもえみちゃんの響きは
かわいいと思うよ
恵美子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の
ランキングに入っています
古いかどうかと聞かれたら
間違いなく古いけど変な
名前ではないし
エミって響きが可愛いよ!
と肯定的に育てるしかない
あなたと同年代だけど、
正直言うと古いと思う
読めるし書けるし堅実で
申し分ないと思うけど、
名前だけ見たら、
50代ぐらいの人かな?と思う
60代の叔母の名前も恵美子だ
別に変な名前でもないから
古風でいい名前だね、
としか言えないけど子供は
きっと名前にコンプレックス持つよ
ママみたいな可愛い名前が
良かったって絶対言われると思う
やっぱり古い印象な
んですね…orz
漢字は伏せますが、いい年
しながら私が「りこ」夫が
「ゆうま」なので、我が
子には日本人らしい且つ
かわいらしい名前を
付けたいと思っていた
のですが世間からは
シワシワネームという
目でしか見られないのか、
と思うと悔やんでも悔やみ
きれない思いがあります。
せめて、恵美だけなら
よかったのかなと…。
肯定的に、というのが
大事なのですよね。
私も夫も周り(恐らく)
もは素敵な名前だと思ってるので。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関西人だからか
上沼恵美子の印象が強すぎて…
アラサー世代に当てはめて
考えると、
親は亜里沙とか
麻里奈なのに自分は千代子、
みたいな感じだよね
ちょっとキツイな…
シワシワネームとか
古臭いとかネガティブな
方に自分で持って行くのやめたら?
古くからある良い名前だ、
変な名前ならこれほど長く
存在し続けるわけがない、
ちょうど世の中が派手な
名前が多くなったから
落ち着いて良い名なのに
ありふれてないのも良い
第一、子の付く名前に
すごくあこがれてて
羨ましくてためらいなく
決めて響きも気に入ってる
んでしょう?
パンケーキが好きだから
注文して周りを見たら
パフェ食べてる
人ばっかりで自分も
パフェにすれば良かったと
言ってるみたい
何のことかわからん
例えかもしれないけど、
決めたからこそ目移りしてるだけ
あっちも良かったなでも
もう変えられない失敗だったかな、
ってうだうだしない!
可愛い恵美子ちゃん
あなたにぴったりのお名前、
って言って育ててあげて
えみこちゃん響きとひらが
なで書いたときは可愛い感じがする
漢字にするとなんとなく
古く感じるのは「恵」の
字が母世代婆世代に多いからかな
咲子とかなら現代っぽく
なったのかな
息子が将来恵美子って
お嫁さん候補連れてきたら
真面目な家柄かなって
好印象あるけどね
字は昔ながらだけど誰でも
読めて意味もわかるし、
名前通りにいい子に育って欲しい
絵美子とかならまだ
かわいいと思うけどDQN
ネームとか読めないよりいいよ
恵美子ちゃん、恵の字が
古く感じるんだよね
字義は良いし昔からある
良名だと思うけど
キラキラネームの多い
地域だと浮くかも
今はまだ考えられないと
思うけど次子の名付けの
時には家族の中での
バランスに気をつけた方が
いいと思う
これで恵美子ちゃんが
古いと言われたから次子は
新しめ名前に、
って流行の名前を付けたら
恵美子ちゃん
「私だけどうして古い名前なの!」
ってなるから
いい名前だろ!
DQN地域から引っ越せば解決
しっかりしてるし、
えみちゃんは可愛くて好きだけど、
今の子と考えたらまあ
古めにはなるでしょう。
大人からはしっかりしてる
評価だろうけど、
本人が周りと比較してどう
思うかはわからん
私もカナちゃんと呼びたくて、
カナコ、カナエ、カナミ…
漢字は、奏◯、叶◯…と
色々考えたけど、
結局香苗になっちゃって
古くさいなーと、
プチ後悔を10年近く
引きずってる今になって
分かる本人の性格が、
古風ネームが映える
おしとやかな日本女性w
っぽいのじゃないってのが、
また何というか
恵美子は漢字三文字が長く
感じて子が
いらないかなあと思うけど
他の家庭の
キラキラネームに合わせる
必要はないだろうよ
シズ恵とかじゃなきゃ恵が
すごい古いとも思わないし
温かみがあって常識的な字で好感
クラシックネームを好んで
選ぶ人も一定数いるわけだし
読みは普通なのにキラ
ついた漢字を充てる昨今の
風潮の方が私は好きじゃない
璃湖
(仮)と恵美子なら孫と
おばあちゃんって感じ璃湖(仮)
を名付けたのが恵美子祖父
祖母だとしたら孫が祖母
世代みたいな名前でなんか
自分達の名付けへの当てつけみたい
その世代にしては若干古い
名前の知人が我が子に
キラッキラの名前を付けた
反動なのか知らないけど、
何人かそういう人がいる
当て付けみたいな名前の
付け方はどこかで終わる
んだろうか…
りゅうちぇるとぺこの
子供の名前はリンクだっけ
ぺこの本名がシワシワ(てつこ)
だから反動なんだろうな
本人が
「龍二と哲子だから憧れる」
って言ってたしね
実際あの年代で龍二と
哲子は浮いてると思うし
読めない名前は論外だけど、
本人がコンプレックスを
抱くような名前も問題だと思う
恵美子、いいじゃない
読めるし書けるし、
子供でも大人でも
おばあちゃんになっても
似合う名前だと思う
こういうこと
(おばあちゃんになった
時に似合うとか)
言う人って想像力ないのかな?
70年後の祖母世代の
名前が今と同じだと思ってるの?
幾つになっても似合う=
名前として違和感が
ないくらいの意味合いで
発言しました
同級生から浮くとか
恵美子が現時点で
おばあちゃん(老人)の
名前とかは考えていませんでした
こちらの言葉足らずで
誤解を招いているようで申し訳ない
他人事に思えないわ
今二人目妊娠中で、
女の子の可能性が高いらしい
古風ネームにしたいけど
私が今風の名前だから悩んでる
母親と子供の名前を並べて
書く機会ってそんなに
たくさんはないから気に
しすぎなくていいんじゃない?
ママ友同士でも名前よりは
名字呼びだろうし
女の子はある程度どの
名字でもおかしくない
名前にしてあげるのが
一番だと思うわ
私が結婚して名字と名前の
組み合わせで必ず2度聞き
されるようになったので
心底面倒くさい
その時代に合った名前が
一番だよね。
自分が子供の頃を
思い返して思うのは、
読み書きしやすくて、
その世代に合った名前なら
何でもいいということ
なんて読むんですかと
いちいち聞かれるのは面倒臭いし、
どっち方面でも
名前だけで悪目立ちするのは嫌だ
恵美子ちゃんは反動で
すごい名前を子供に付けそうね。
現代 日本女性 在 惊奇日本 【ビックリ日本】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假睫毛是現代女性必備的美妝小道具,只要戴上假睫毛雙眼就會變的更加晶亮動人,尤其是日本女性更是到了「沒有戴假睫毛就不算完成眼妝」的地步,因此市面上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假睫毛商品。
這次惊奇日本除了帶大家看看琳瑯滿目的商品之外,更由Kini親身示範假睫毛變身的過程,為此還邀請兩位美女高手前來助陣,究竟Kini最後會變成怎樣呢?就讓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ビックリ日本!台湾人レポーターのチョウさんが今回紹介するのは日本の「つけまつげ」。今人気の「つけまつげ」を探し出し、日本人の友人に教えてもらいながら自分で「つけまつげ」をつけてみました。台湾出身でのチョウさんがつけるとどんな仕上がりになったのでしょうか?
● 歡迎登陸惊奇日本的Facebook(ビックリ日本のフェイスブックはこちら)↓
https://www.facebook.com/Lets.Japan?ref=hl
● 歡迎登陸惊奇日本的微博(ビックリ日本のウェイボーはこちら)↓
http://weibo.com/letsj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