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小園丁耕一報報來囉
📌除權息交易:豐達科、創惟
📌法說會:統一、仁寶、富邦金、欣興
📌競拍開標:州巧
📌增資股買賣:元大期
📌注意股票:和泰車、金像電、世芯-KY 、旭富、茂林-KY、家登等
📌處置股票:健亞、矽力-KY
📌恢復原融資比率及融券保證金成數:興泰、數字、大展證、易發、紅木-KY、琉園
📌降低融資比率1成及提高融券保證金1成:高力
📌恢復融券賣出:創惟
詳細內容請點下篇◀️雲端網址▶️唷
琉園股票 在 早安財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投資獲利當然是令人興奮的事,尤其是當獲利足以支應生活之所需,讓我們達到財務獨立時。只不過,整個獲利過程實在是平凡無奇,甚至可以說是沉悶。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偏好價值投資。專買一些冷門的績優股,冷門到有時候成交量是個位數、甚至市場一整天都沒有成交,例如好幾年前的琉園。雖然這類公司有穩定的獲利能力,堅實的財務結構,以及良好的董監陣容,但因為種種莫名因素,一時之間不受市場垂愛。
首先,是在「買進時」很沉悶:市場成交量那麼低,建立部位要花好長的時間,有時花了一個月以上的時間還買不到足夠的數量。當然,部分原因是我不想出高價。
然後,「持有期間」也很沉悶:股價總是要死不活的,就算股市大起大落,也好像和我的股票無關。而且我也不常去看股價,只要公司維持一定的獲利能力,我都很放心。
還有,「股價上漲時」照樣沉悶:有時是每天波動不大,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看得出明顯變化;有時是在幾天之內莫名其妙大漲,等我發現時,又在新的價位上呈現沉悶的走勢。
這時,要不要賣出持股,對我來說是一點兒也不緊張刺激,至少不像其他策略那麼緊張刺激。因為賣出也好,不賣也好,我都覺得OK。因為那是好股票,每年都有一定水準的每股盈餘,就算股價再度回跌,以每股盈餘和我的原始持有成本來算,還是有不錯的報酬率。通常我會在漲了50%以後分批逐步減碼,但沒賣掉也沒關係,反正就是不刺激。但利潤就在這種沉悶之中,不知不覺地發生。
我總覺得,我的利潤並不是來自自己的操作,而是來自別人努力的操作。或者我應該說:價值投資,沒有沉悶就不會有獲利。
▱▱▱▱我 的 職 業 是 股 東▱▱▱▱
當快樂的股東,不必頻繁進出股票,不必焦頭爛額追行情……
博客來 http://bit.ly/2Iok2lt
誠 品 http://bit.ly/2IqPdLe
金石堂 http://bit.ly/2xXwnqd
讀 冊 http://bit.ly/2R9rT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