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志工增能回訓 彼此交流充電再出發
為讓屏東縣環境資源得以推廣運用,環保局於今(9/5)在環保小學堂「隘寮社區發展協會」舉辦環境教育志工增能培訓工作坊,來自各地的40位環境教育志工齊聚一堂,課程含環境教育法、氣候變遷及環保績優社區經驗分享。藉由一連串課程設計,給予豐富的環境教育新知與技能,提升環境教育推廣專業量能。另光采濕地再生能源教育園區亦到場設攤展示「水水共生」教具箱,宣導提醒大家關注溫室效應及氣候變遷等議題,自我反思如何落實環保行動。
環保局感謝環教志工團多年無私奉獻,深入屏東各地機關、社區及校園等每個角落,宣導環境友善的知識與理念,促使札根轉化對環境問題的敏感度,全面提升環境素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5的網紅IC之音 · 竹科廣播 FM97.5,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對於孕育我們的土地,你,許下了哪些堅定的承諾?。2015年起,台灣應用材料、愛惜社區推展協會與 IC 之音.竹科廣播對於環境教育推廣充滿著願景與希望。在過去連續五年,深入桃竹苗新竹高中職,超過四萬名師生響應《看見台灣之後》環保教育活動。 今年看見台灣之後—環保 30,台灣因你...
環境教育推廣 在 桃園在地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郭兆偉 - 走!尋找台灣美麗海岸
[講座簡介]
全台灣超過1500公里的海岸線,你去過幾段呢?最喜歡哪裡呢?讓走過台灣海岸線6圈的男人來跟你分享13年來海岸徒步旅行的故事!分享藏在各色沙灘、嶙峋岩石下,歷代祖先胼手胝足與大海討生活的腳跡履痕。
[郭兆偉 講師經歷]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秘書長
辦理『走在家鄉海之濱』沿全台海岸徒步環島活動13年
環境教育推廣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布農狩獵文化 線上與你說明白❣️
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辦理的 #史前館環境教育講座 第1場次【當代布農狩獵文化的意涵、式微與挑戰】在7月中登場!!現在可以開始報名囉🙋🏽~
布農族狩獵,是為了部落,而非自己。獵人們將獵物與鄰居、部落族人一起分享💞,讓族群生命延續。而現今的社會中,獵人屢屢遭遇社會異樣的眼光、不理解的責罵,狩獵文化的傳承變得困難。這一次,讓我們倒空自己,嘗試以布農族獵人的角度瞭解布農狩獵的精神與現代社會作為一個獵人的困境。
-
☑️講座時間|2021.07.15(四)09:30-11:30
☑️講座地點|Google meet 線上會議空間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07.12(一)
🌐報名表單|https://reurl.cc/qgpr2n
🌐活動臉書|https://reurl.cc/W3bRoy
-
👍🏽主講人|Qubiaz Tamapima(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 理事長)
👍🏽與談人|謝博剛(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東布青 理事)
-
聯絡資訊📞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環境教育推廣小組 孫先生
089-381166#561
-
圖片來源🙏🏽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
-
#布農狩獵 #線上講座
#Ingay資訊分享 #活動 篇
ℹ️臉書搜尋「活動」,可以更快的找到Ingay與小夥伴們整理的各項資訊內容喔ℹ️
—————————————————————
加入Ingay的Line好友‼️
Line連結|https://lin.ee/fykSmOb
Line ID|@ingaytali
環境教育推廣 在 IC之音 · 竹科廣播 FM97.5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灣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對於孕育我們的土地,你,許下了哪些堅定的承諾?。2015年起,台灣應用材料、愛惜社區推展協會與 IC 之音.竹科廣播對於環境教育推廣充滿著願景與希望。在過去連續五年,深入桃竹苗新竹高中職,超過四萬名師生響應《看見台灣之後》環保教育活動。
今年看見台灣之後—環保 30,台灣因你而改變,首次邀請紀錄片大師柯金源導演、曲全立導演,透過柯金源導演《海》紀錄片、曲全立導演《美力台灣 3D》紀錄片,了解台灣現今生態。
兩位導演用常達十年以上的時間紀錄台灣環境,透過導演的眼睛發掘、深入議題。本次也邀請到寶島淨鄉團創辦人林藝擔任主持人,透過林藝長期推廣環保行動的經驗與導演對話,與我們分享這些寫實紀錄背後的精彩故事!
//【柯金源導演介紹】//
27 部紀錄片,從高山的千年巨木林到海底的珊瑚釋卵、從養蚵的漁民到種稻的農民、從不斷後退的海岸線到日漸混沌的天際線,以過人的毅力完成27部紀錄片。
30 萬筆田野筆記,長期以行腳方式記錄台灣自然景貌,足跡遍及島嶼各個角落。累積上百萬字的 田野調查資料、20萬張照片,並出版超過30萬字的台灣環境報導專書。
90 座影像講座,創作生涯獲得超過90個獎項肯定,包含:台北電影節紀錄片首獎、台灣國際 紀錄片影展台灣獎、紐約電視展最佳導演、金鐘獎非戲劇類最佳導演、蒙大 拿影展最佳影片、韓國綠色影展Excellence Prize ...等。
●《海》紀錄片介紹:
『海』紀錄片的企劃、製作與拍攝內容,是以台灣近二十幾年來的海洋環境變遷,做為主要觀察與記錄重點。因此,延續自1994年公視「瀛海水晶宮」節目、2004年「記憶珊-瑚」紀錄片的內涵,針對目前的海洋環境現況,以及人如何利用海洋資源型態,做為紀錄片呈現的主軸。三十五段影像故事,沒有旁白與配樂,極簡的漁人對話,「海」紀錄片,以最質樸、純粹的紀錄影像與舖陳,簡單而直接的凝視,呈現海洋的生命樣貌,以及人類從海洋擷取各種養分的方式,乃至於海洋反撲的力道。
//【曲全立導演介紹】//
在事業起飛的 35 歲,一顆拳頭大的腦瘤改變了曲全立導演的宿命。事業正要起飛的曲導演,將 3D 技術運用,回饋到這塊土地上。他始終記得自己是一位「重生」的人,也因如此,更期盼將小愛化為大愛,自籌經費建立 3D 行動電影車,讓偏鄉孩童能看見「自己與我們的環境」。自 2008 年接觸 3D 以後,3千多個拍攝的日夜、跑了 22 萬公里、拍攝 300 位即將消失的匠人,與無數面臨改變的台灣地景,他持續創作 3D,期盼為這塊土地作傳!
●《美力台灣 3D》紀錄片介紹:
10個瀕臨消失的台灣美景,100個將被遺忘的傳統匠師,全靠1個半聾半盲的傻瓜導演,用10年去記錄,讓我們不至於忘記,台灣最美的樣子。台灣,一個美麗的小島。在這個島上,有高聳入雲的山脈,有湛藍清澈的海洋,在山林和海濱之間還有辛勤工作、永遠保持笑容的人民。在近十年間《美力台灣》走遍台灣的每個角落,從山林拍到海底,從鄉村拍到城市,不但有令人驚歎的美麗自然景觀,更記錄下超過百位傳承台灣傳統民間工藝的國寶級工匠。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更是這些單純而深刻的工匠精神。知名作家小野獻聲相挺、一手包辦全片旁白,金獎常勝軍鍾興民量身打造的電影配樂,《美力台灣》巧妙地將台灣的自然風貌與匠人代表的文化底蘊結合在一起,在八十分鐘之內,帶領觀眾走入前所未見的,不一樣的美「力」台灣。
更多支持與關注我們:
👉2020 看見台灣之後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fterbyd
👉台灣應用材料公司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ppliedMaterialsTaiwan
👉愛惜社區推展協會 官網:https://www.ishare.org.tw/
👉IC之音.竹科廣播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c975
👉柯金源導演 紀錄片資料庫:https://docs.tfi.org.tw/zh-hant/filmmakers/2589
👉曲全立導演 美力台灣 Formosa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owerFormosa
👉寶島淨鄉團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ormosaCountyBeaut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t56Ayswqh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