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屆金球獎
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HFPA)自1944年起舉辦的金球獎,今年來到了第76屆。本屆典禮由安迪杉柏格和吳珊卓所主持,頒發總計電影類14個獎項、影集類11個獎項。
電影類由皇后合唱團的傳記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奪下劇情類最佳影片、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幸福綠皮書》獲得最佳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同時也是本屆獲得最多獎項的電影(包括音喜類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劇本三項)。
另外,由墨西哥籍導演-艾方索柯朗所執導的《羅馬》,在國際間廣受好評下,在本屆金球獎奪下最佳外語片以及最佳導演獎兩項,是在今年獎季中相當有潛力的作品之一。
有趣的是,頒獎前入圍最多(6項)、也最具爭議話題的電影《為副不仁》,僅在最後由克里斯汀貝爾奪下音喜類最佳男主角獎一項。
以下為本屆金球獎完整的入圍及得獎名單:
電影類
【戲劇類 - 最佳影片】
♕《波希米亞狂想曲》
《黑豹》
《黑色黨徒》
《假若比爾街能說話》
《一個巨星的誕生》
.
【音樂及喜劇類 - 最佳影片】
♕《幸福綠皮書》
《瘋狂亞洲富豪》
《真寵》
《愛滿人間》
《為副不仁》
.
【戲劇類 - 最佳男主角】
♕雷米馬利克《波希米亞狂想曲》
布萊德利庫柏《一個巨星的誕生》
威廉達佛《梵谷:在永恆之門》
約翰大衛華盛頓《黑色黨徒》
盧卡斯海吉斯《被削除的男孩》
.
【戲劇類 - 最佳女主角】
♕格倫克洛斯《愛妻》
女神卡卡《一個巨星的誕生》
妮可基嫚《毀滅者》
梅麗莎麥卡錫《你能原諒我嗎?》
蘿莎蒙派克《私人戰爭》
.
【音樂及喜劇類 - 最佳男主角】
♕克里斯汀貝爾《為副不仁》
林曼努爾米蘭達《愛滿人間》
維果莫天森《幸福綠皮書》
勞勃瑞福《老人與槍》
約翰C萊利《喜劇天團:勞萊與哈台》
.
【音樂及喜劇類 - 最佳女主角】
♕奧莉薇雅柯爾曼《真寵》
愛蜜莉布朗《愛滿人間》
艾希費雪《八年級生》
莎莉賽隆《厭世媽咪日記》
吳恬敏《瘋狂亞洲富豪》
.
【戲劇類、音樂及喜劇類 - 最佳男配角】
♕馬赫夏拉阿里《幸福綠皮書》
提摩西夏勒梅《美麗男孩》
亞當崔佛《黑色黨徒》
理查E格蘭特《你能原諒我嗎?》
山姆洛克威爾《為副不仁》
.
【戲劇類、音樂及喜劇類 - 最佳女配角】
♕蕾吉娜金恩《假若比爾街能說話》
艾美亞當斯《為副不仁》
克萊兒芙伊《登月先鋒》
艾瑪史東《真寵》
瑞秋懷茲《真寵》
.
【最佳導演】
♕艾方索柯朗《羅馬》
布萊德莉庫柏《一個巨星的誕生》
彼得法拉利《幸福綠皮書》
史派克李《黑色黨徒》
亞當麥凱《為副不仁》
.
【最佳劇本】
♕《幸福綠皮書》布萊恩海斯庫瑞、彼得法拉利、尼克瓦倫加
《羅馬》艾方索柯朗
《真寵》黛博拉戴維斯、托尼麥克納瑪拉
《假若比爾街能說話》巴瑞賈金斯
《為副不仁》亞當麥凱
.
【最佳原創配樂】
♕賈斯汀赫維茲《登月先鋒》
瑪克貝爾特拉米《噤界》
亞歷山大戴斯培《犬之島》
魯德溫葛瑞森《黑豹》
瑪克夏曼《愛滿人間》
.
【最佳原創歌曲】
♕Shallow - 《一個巨星的誕生》
All the Stars - 《黑豹》
Girl in the Movies - 《餃子公主》
Requiem For A Private War - 《私人戰爭》
Revelation - 《被削除的男孩》
.
【最佳動畫片】
♕《蜘蛛人:新宇宙》
《犬之島》
《無敵破壞王2:網路大暴走》
《未來的未來》
《超人特攻隊2》
.
【最佳外語片】
♕《羅馬》(墨西哥)
《我想有個家》(黎巴嫩)
《芭蕾少女夢》(比利時)
《無主之作》(德國)
《小偷家族》(日本)
.
電視劇
【戲劇類 - 最佳影集】
♕《美國諜夢》
《內政保鑣》
《歸家》
《殺死伊芙》
《姿態》(Pose)
.
【音樂及喜劇類 - 最佳影集】
♕《柯明斯基理論》(The Kominsky Method)
《殺手進城》
《良善之地》
《開玩笑》(Kidding)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
【戲劇類 - 最佳男主角】
♕李察麥登《內政保鑣》
傑森貝特曼《黑錢勝地》
史帝芬詹姆士《歸家》
比利波特《姿態》
馬修瑞斯《美國諜夢》
.
【戲劇類 - 最佳女主角】
♕吳珊卓《殺死伊芙》
凱特里奧納巴爾夫《古戰場傳奇》
伊莉莎白莫斯《侍女的故事》
茱莉亞羅勃茲《歸家》
凱利羅素《美國諜夢》
.
【音樂及喜劇類 - 最佳男主角】
♕麥克道格拉斯《柯明斯基理論》
薩夏拜倫柯恩《誰是美國?》(Who is America?)
金凱瑞《開玩笑》
唐納葛洛佛《亞特蘭大》
比爾哈德《殺手進城》
.
【音樂及喜劇類 - 最佳女主角】
♕瑞秋布羅斯納安《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克莉絲汀貝爾《良善之地》
甘蒂絲柏根《風雲女郎》
愛莉森布里《美女摔跤聯盟》
黛博拉梅辛《威爾與格蕾絲》
.
【有限影集及電視電影類 - 最佳男主角】
♕達倫克里斯《凡賽斯遇刺案:美國犯罪故事》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世紀天才》
丹尼爾布爾《沉默的天使》
班奈迪克康柏拜區《梅爾羅斯》
休葛倫《英國式醜聞風暴》
.
【有限影集及電視電影類 - 最佳女主角】
♕派翠西亞艾奎特《監慾風雲》
艾美亞當斯《利器》
康妮布里登《骯髒真相》(Dirty John)
蘿拉鄧恩《信箋故事》(The Tale)
蕾吉娜金恩《七秒交關》(Seven Seconds)
.
【有限影集及電視電影類 - 最佳男配角】
♕班維蕭《英國式醜聞風暴》
亞倫阿金《柯明斯基理論》
基蘭克金《繼承之戰》
艾格拉米瑞茲《凡爾斯遇刺案:美國犯罪故事》
亨利溫克勒《殺手進城》
.
【有限影集及電視電影類 - 最佳女配角】
♕派翠西亞克拉克森《利器》
艾利克斯布斯汀《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佩內洛普克魯茲《凡爾賽斯遇刺案:美國犯罪故事》
譚蒂紐頓《西方極樂園》
伊凡史漢基《侍女的故事》
.
【最佳有限影集及電視電影】
♕《凡爾斯遇刺案:美國犯罪故事》
《沉默天使》
《監慾風雲》
《利器》
《英國式醜聞風暴》
.
------------------------------
別忘了隨時關注XXY的影評和活動動態喔!
▶️ 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XXYanimalofv...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甘古拜真人真事 在 LilKrake小章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個聖誕夜造訪而來的男人,他所帶來的人生──聖誕節紀念文
-
在我五歲的時候,一個大約三十多歲的神秘男人前來造訪了我,在我的印象中,那是我們的第一次見面。男人身穿白淨的長袖襯衫,外套鮮紅色與咖啡紅相互交錯的花紋格毛背心,頸上繫了個黑亮的領帶,領帶上頭還有一些細小的藍色金線點綴,下身則是黑色的西裝褲及擦得晶亮的皮鞋。
-
那名男人的長相算得上清秀,看似有些雜亂的頭髮讓他多了一絲狂野,卻不是邋遢。眉宇之間總是緊鎖著猜不透的複雜情緒,眼神散發著不是他這個歲數的年老滄桑,時常無神地凝視著某處。他的唇上與下巴蓄著鬍渣,一雙手總是藏在西裝褲兩側的口袋中,好似在藏匿著什麼。
-
「今天我要送你的,是『想像』,這是所有的小鬼早就在幹的無聊事,但你不一樣,你的想像,是更加無法捉摸、更加無邊無際的。交不到朋友的話,就用你的腦來自行塑造吧。」
-
記憶中五歲時的首次見面,男人只說了這些話,悄悄來到我的房間,又悄悄地離去。那一天我記得是十二月二十四日的夜晚,也就是聖誕夜。為何我能夠回憶起五歲時那晚的日期?其實那是猜的,畢竟往後那名男人在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無聲到來,留下了某些東西瀟灑離去,且從來只在十二月二十四日的夜晚出現。
-
我在幼稚園度過了現在已經大致記不清的歲月。第一次二輪騎腳踏車就上手、跟著學校出去表演太鼓、每天拿著三種顏色的碗等著吃飯、最期待禮拜四的綠豆湯、放學後一個人在遊樂場閒晃著等我媽來接我、回到家看的不是無趣的天線寶寶噗噗恰恰而是靈異教師神眉,當奶奶走過來時還必須迅速轉台以防她發現五、六歲的我居然在看這種帶點色情與暴力的動漫。
-
後來六歲、七歲了,男人在每年的聖誕夜都會到來,但那時的我只覺得他是個有些詭異的陌生男人,也沒跟其他人提過,就這麼接受著他的偶來乍到。
-
後來的時光,他送給我「旋律」讓我能細細感受著古典樂中的變化與音感,體會到每一首音樂背後的情感與故事;他送給我「模仿」讓我能臨摹他人的作品,我也常常素描一些景物或者是動漫的圖片;他送我「創造」讓我能夠將自己想出來的構思加入生活中的各種瑣事。
-
他送我「記憶」,讓我開始能夠更加深刻地記住許多事情,想忘都忘不了。好比以前幼稚園讀過的格林童話、好比有一次一個北爛男孩在溜滑梯上推我一把讓我重擊到了還未發育完全的蛋蛋,我氣得要報復回去那小王八蛋他卻躲到他媽身後說我要揍他讓我媽把我拉開,就算事後我跟我媽說了實情善良的我媽也只是帶我去一趟醫院。
-
我在家庭偶有的爭吵中度過、在幼稚同學間偶有對我做出的傷害中度過、在「你只能聽我的」的校園生活中度過、在只會自私且單向思想且只想要混薪水的眾多老師的教導中度過。擺脫了小一時國小老師的針對與偏差的教導方式,他有一個兒子,我在後來還碰到過,他兒子是個什麼都不會做只會照著他老媽要求讀書一身瘦弱的人,我相信他日後能夠考上建中、考上台大,但他能不能有些搞頭?我根本沒興趣。
-
「你是個紳士,你有廣大的心胸及足夠的風度,你恨,但你恨在心裡,你不會表現出來,這或許讓你很痛苦,但這是你。今日帶給你的禮物,是『沉默』。要就用你的作為讓他們閉嘴,不管那是幾年之後。」男人再次穿著同樣的行頭再次轉瞬即逝,我感受到他稍有透露出來的負面情緒,那是一種憤怒、悔恨、不甘與憂傷交織的複雜表情。
-
後來的日子我都在書中度過了。我換過了學校,但是同學們一樣惡劣,他們總是不會在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之前先想一下,怒罵、毆打、污辱、撒謊、仗勢欺人、逞凶、偷竊──我什麼都沒做,我的鉛筆盒卻被扔入水溝、我的手指差點被壓到我身上的數名同學壓斷、我辛苦蒐集而來的玩偶與戰利品被破壞丟棄、我的正版遊戲王卡被我自認為的好朋友偷走、我的屁股被同學們惡意放在椅子上的圖釘刺傷、我的雙手被莫須有的罪名讓老師用熱溶膠無情摧殘只因為那群賤女生做錯事栽贓給我,她們三人成虎,智商低弱的好色男導師想都沒想就找我開刀、我的父母要我學學被他父母狂虐打的同學是如何背下每一課課文的、國高中的學長是如何鄙視我在籃球場上練習的那些根本練不起來的街籃花式運球、我喜歡畫畫與看書看漫畫父親卻不喜歡、我想出去散心想出去發洩卻被關在家裡──
-
我好恨、日復一日的痛苦時光在沒有救贖的情況下我只能一直在枕上落淚、進入幻想之鄉。負面情緒整天充斥著我令我渾渾噩噩,殺人與自殺的念頭在小學三年級、四年級時是我時常在幻想的故事,我沒有自由、我好痛苦。我想著離家出走自身自滅成為一個小乞丐但我太懦弱沒有勇氣;我想著去跳樓自殺用我的死讓他們知道我的憂鬱及痛苦但一當我想到了往後或許會能夠有很快樂的境遇,我就又懦弱地繼續忍受下去;我想著我要把那些傷我、運用各種險惡手段霸凌我的同學給抹殺掉,用美工刀劃破他們的喉嚨、用石頭砸碎他們的腦袋,至少讓他們知道我的恨意與怒氣也好,但我的力氣好小、我好懦弱,我辦不到。
-
我只能「沉默」。
-
西裝男人後來送我的是「等待」與「承受」,於是所有的負面情緒無法鑽出我這空虛的肉體,或許也是因為這些憂鬱的緣故,從小學開始我就很淺眠、也時常失眠。
-
我根本don't give a shit他到底送我什麼,我只知道,我得到的是「痛苦」與「鬱悶」,後來我也覺得我真厲害,在這樣子的情況下我的性格居然還是這麼懦弱這麼善良,我會恨我會怒,但表現出來的,總是我那討厭的柔弱一面。
-
也許西裝男人在我五歲之前完全記不清楚的年歲裡,他送我的就是「善良」與「軟弱」吧?
-
小一的時候看了好多好多的名人傳記,小二的時候開始看外國翻譯小說,踏入了一個個充滿與我腦中幻想一般的新世界,後來也看了許多動漫電影,但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之下,我依舊還是我。
-
收到了「好奇」,小四就要結束了,開始碰到了有網路連接的電腦,我開始急速增長著各種不同的知識。我再一次轉學,原以為不會有多大差別,那些王八蛋大多都是不會在意他人感受的自私貨,如果這個世界都是這樣,為何我不一起「自私」?我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了呢,難道我要被千刀萬剮至死嗎?但自我收到了那個「軟弱」後,我幹不出腦中充盈許久的惡事,我也只能安靜地過著。
-
但新的境遇讓我開心了起來,在後來甚至讓我有些訝異,想不到這個地方的五六年級比其他地方都還成熟許多,我開始因為我真誠的軟弱與善良遭受歡迎,有了一些朋友、有了歡笑、有了輕鬆及能夠發洩心緒的生活。
-
「這回,帶來的是『開朗』,將你這一連幾年的情緒都宣洩出去吧,你曾是受害者,你的懦弱也讓你更不會成為施加者。正因為你先經歷過了,往後的你,更能夠去細緻地在生活中照顧著你周遭的人,他們甚至連你付出了許多都沒能察覺到,這將成為你的偉大。」
-
但好景不長,母親重病復發,雖然父親因為工作而被調走讓我如釋重負,但國中的生活再度讓我陷入了地獄。又是國小的情形,而這裡更加險惡,因為大家基本上都懂事了卻還是存在著這些人心的險惡,就連導師也這般模樣,自私、混薪水、爽就搞你不爽也搞你,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講得好似她給你很多機會了不是她真的這麼針對,一樣讓周遭的老師、上級與家長都被耍得團團轉。只要沒有真的做出很可惡的事、被挖出醜陋的那一面,一屆學生,手無寸鐵,焉能奈何?
-
「看來你也挺不好過的,送給你『失控』,讓你自己體驗一下,什麼都不顧的快感吧。」
-
我徹底墮落了,長了點肌肉的我不會去欺負同學,但當同學妄想欺負我,我會讓他們在第一時刻知道我的凶狠,我會瞬間加倍報復回去的。我讓欺負我的同學怕了我、我翹課、我離家出走、我不回家、我與家長是混黑道的同學處在一起。
-
荒廢的日子過了沒多久,母親病情惡化,我們北上桃園,我轉了學給爺爺奶奶帶,我想了想也只好重新開始。從小唯一帶給我溫暖的是她,教會我很多事情的也是她,讓我能夠不完全脫離正軌的也是她,她總是用溫情感化我,我的內心也很感激她,但每日聽著她的痛苦我卻不知所措,也不知該如何回報。
-
「你想清楚了嗎?今年的聖誕節可真冷,你還是一個人,但是最靠近你的那個人該怎麼辦?這次『回報』送給你,好好利用一下吧。」
-
我瘋狂在興趣上著手、接觸許多東西想要盡速提升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闖出某些成就想要以此來回報她,就像以前有一次西裝男人所說的,用自己的作為讓他們閉上嘴巴,我要全力以赴,讓他們Shut the fuck up。
-
我不是廢物,因為這樣會牽連了母親,如果我成了天才、成了「優秀」,我母親與有榮焉,誰會再言傷她?
-
我開始讓自己去接受讀書,這次不是被逼迫的而是自願的,我的成績在新的環境下表現不錯,比起國小與國一時被逼著讀書那頂多待在中上的程度,我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我繼續打球、練習街籃;放棄了籃球,因緣際會下接觸了舞蹈;繼續看著許多各種故事,偶然在上課時因無聊寫起小說,似乎找到了自己能夠急速進化的才能,瘋狂創作了起來。
-
但是「回報」給得太遲了,母親在一年後,我國二下的時候走得突然,令我茫然。
-
「我很抱歉,但你該要做的,自己清楚,你要自己找到動力讓自己繼續前進,所以我給你的是,『努力』。」
-
模式繼續,我卻不知何去何從,但是西裝男人說得沒錯,我想,母親要我能夠快樂地活著不要像她一樣,到頭來只留下了千瘡百孔的身體以及傷心的回憶。我是她的唯一,她就在天上看著我,我不能夠再讓自己墮落、再讓自己意志消沉,我必須讓自己活得精采,不辜負她懷胎十月把我生下來再把我養育長大的恩情。
-
「回報」也轉移到了父親身上,怨恨或許經過了年歲的洗刷,就算還有,以現在的理解也懂得他的艱辛而釋懷了。作法會帶出不一樣的結果與後果,但過去了,往後的路還是得繼續開創,重要的是往後。
-
我開始維持了每周寫出五千至一萬多不等字數的習慣,打算在日後邊上學邊出書寫稿,這似乎成了我的所有。舞還是在跳、課業還是在顧,但我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在了寫作,用了一年的時間以大量閱讀、大量模仿、大量構思寫作的方式來讓文筆短時間提升,詞彙量及成語俚語諺語都不斷增加。
-
西裝男人終於帶給我「才能」,但他沒能將「幸運」在往後一併帶給我。在我高一的時候,那夜的十二月二十四,他帶來的是「掌握」。
-
三年內學校的課業我全是臨時抱佛腳的讀書方式,但我一直都維持在前四名,就連統測也是一個半月前開始準備,還考了全校第十四名。我能夠去理解並加以運用我接觸到的東西,可以比較快上手那些不同的事情,能夠用思考的方始將自己套進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加速成長。
-
我也接觸了其他許多興趣、也繼續偶爾地維持著以往的興趣。
-
但我一直寫稿一直進步一直換故事打一直投稿,到最後雖然有個故事是能出書了,但現實的殘酷卻完全將我打入谷底,或許這不是個適合我的國家加上時代。現在的時代要的是完完全全的「市場」並非「才能」。娛樂效果大於質量,也才能產生數量。我的東西越走越深,從文筆、從人物刻劃、從情感、從貼近現實的細膩、從複雜的劇情路線,但這些確與時代的需求相反,只能被拒絕。
-
能出書的那一部正巧是我不甘接受現實而花了一個半月時間寫出來的大眾向生存,它的待遇,竟遠超過了我用了許多心思及一年半時光重打四次的產物。
-
我的意志很消沉、給自己的壓力與期望不斷反向摧殘,這次來折磨我的不是外在而是自身,整整三年我被嚴重的失眠破壞殆盡,我的思想與人格也逐漸反差,擴大了負面的那一處,鑽牛角尖、走火入魔,病了,重鬱了,極端的觀念不斷衝出,顛覆我的腦。
-
高三那年,西裝男人到來了,他緊皺著眉頭,搖首了一下,「這次帶給你的,是『知足』。不是物質上的,而是你對於自身的野心與慾望。繼續加油,沒什麼好說的。你會找到更多有價值的事物。對你來說,人生活下去的意義就是創造那個價值、填滿那個價值、完成那個價值,期望與結果的正比越差越大,你跑越快就離越遠,讓你身心俱疲,這時候,你不是繼續盲目前進,而是得換個方式前進,因為前面的那一條路已經坍塌了。」
-
我聽著他的話,逐漸釋懷,渴求在生活中維持這些目標,但我必須找到其他目標能夠平衡這些東西。
-
-
-
我在鍵盤上敲敲打打著一些東西,最近過得挺愜意的,一個人住,也很少會有睡不著及失眠的情形。生活似乎開始頹廢了起來,有得必有失,文章寫得少了,但常常去練舞在舞蹈上也漸有所長。
-
六坪大的套房房門被打了開來,來者沒有敲門,而門也確定是上了鎖,這卻沒讓我有多大的驚訝。
-
我看了看螢幕上的時間,回頭說:「今年來得有點晚啊,在送其他人禮物嗎?」
-
來者沒有別人,正是蓄著鬍渣身穿襯衫毛背心的成熟型男,從我五歲到現在,他的外貌可是一點也沒改變。
-
他一語不發地將身後的門關上,拿出了藏在口袋裡的雙手搓了幾下,一如既往的雙眼無神,但看得出來眉宇之間的沉重少了一些。
-
我訝異地說:「我以為你的雙手總是抓著什麼東西,原來什麼都沒有嗎?」
-
「那只是習慣動作罷了,你也會吧?」男人反問。
-
「那麼,這次是來送什麼的?有點期待啊……每年你所送的東西或多或少都會改變我的生活,難不成這次要送我『另一半』嗎?」我嘻笑著開玩笑。
-
男人笑了笑,搖頭說:「這次要給你的,是『尋找』。你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而這個尋找,也不是你已經找到的道路及長才。你這次要找的,是『人』。只有你可不行啊,找幾個夥伴吧,找幾個能跟你出生入死的好友,繼續向前。每一個故事都有一群各有長處的角色在幫助主角,你的故事有了,那麼身為作家的你呢?」
-
我一怔,也微笑了下,頷首沉澱。
-
男人打開房門的聲音讓我從思緒間回過神來,我急忙喊住了他,詢問:「對了,你從小就陪伴著我,我卻還不知道,你到底是誰,以及你的名字?」
-
男人沒有回頭,他走出了房門,讓見狀的我有些失落,想不到就在房門旋即關上的那一刻,他低沉的嗓音留下了一句話,讓我怔怔看著門板失神許久,心中難以置信──
-
「我……就是你。」
-
-
以上九成九真人真事。
LILKrake章魚 2015/12/25 祝大家聖誕節快樂
-
-
主連載痞客邦部落格:http://lilkrake227.pixnet.net/blog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LILkrakeNW
-
目前大長篇:■顛倒世界(目前主力)■奪心嶼 ■特務第七感 ■當殺手遇上魔法師 ■你...是外星人?!■具現王子 ■米加爾之墜■愛芙洛戰爭
甘古拜真人真事 在 Florence 陈秀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3年6月收藏的其中一篇文章,再次读读觉得不错,长文放工回家再慢慢看吧!育儿是漫长道路,每天都在学习。
俞敏洪:我让女儿主动学习的秘密
最近以新东方三驾马车为故事原型的电影《中国合伙人》很火爆,其中黄晓明扮演的即为新东方校长俞敏洪。
作为一个创业者,俞敏洪是成功的,但很少有人知道,作为一个父亲,他也是成功的。
俞敏洪:我让女儿主动学习的秘密
我之所以能够在这谈谈家庭教育的心得,确实是因为我接触的孩子太多了。从我在北大开始教书,一直到后来办新东方,到现在从新东方走出去的700多万学生。我看到过很多幸福的学生,也看到了很多被耽误的学生;看到了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成功感到无比的幸福,也看到了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不成功而痛不欲生;我看到很多贫困家庭最后因为孩子有出息而生活的满心幸福;我也看到很多亿万富翁的家庭,最后因为孩子问题父母甚至患上精神分裂症。好多父母都和我说,俞老师,我把我所有的钱都捐给你,只要你能把我的孩子变成正常的、幸福的孩子。我常常对他们说,现在你们说这个已经太晚了,因为孩子是从一出生开始到18岁就基本定型了,所有的事情都要在18岁以前做完。
中国有句古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现在中国社会处于巨大的转型期中,从农业社会一下进入了商业社会。而现在的中国对商业道德和商业伦理本身的认识又不完整,中国人在商业社会里坑蒙拐骗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小企业都陷入这样一个慌乱中间,而在这样一个慌乱中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比如说我们教育孩子诚恳,但孩子诚恳后又在外面受别人欺负;我们教育孩子善良,结果我们发现善良的孩子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我们就会反思,是不是该教孩子投机取巧一点,是不是该教孩子更加凶悍一点。我们成人做的一些事情,有些时候会不知不觉给孩子展示了不好的东西,对孩子本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我们教育孩子的方针出了问题。
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人品教育
现在的中国进入了对家庭教育非常复杂的时代,社会里面有标准,家庭里面有标准,而且,这些标准还有可能是错误的标准。比如说,我们的标准是要求孩子在班里进前5名,孩子只要能考上北大、清华就算成功,到哈佛、耶鲁就更加成功。这虽然是标准,但在我看来,都是错误的标准。为什么错误,因为它最后变成了家庭的惟一标准。而孩子的成长有很多标准,比如说人品是否高洁是一个标准,个性是否健康是一个标准,做事是否有创造力、想象力是一个标准,有没有吃苦精神、有没有勤奋精神是一个标准,有没有摔倒在地上敢于爬起来的精神也是一个标准。中国现在的社会,把成功限定在一个特别狭小的范围之内,对孩子们来说考高分,成绩好就是标准;孩子五六岁会弹钢琴,就会得到奖赏。我们中国的成人世界里从不以一个人拥有多少真心朋友作为成功的一个标准,我们成人世界里的标准就是这个人有钱,有地位,有财富。
我自己深深的陷入到这样的痛苦之中,许多人见到我后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 “俞老师,你现在也进入中国富豪榜了!”没有人会说:“俞老师,你的人品不错。”第二句是:“你作为新东方的掌门人,新东方很赚钱啊。”假如说有一天新东方倒闭了,我一分钱都没有了,还有人认为我是一个成功者吗?如果我成了一个身无分文,必须要靠自己的力气赚钱的人时,还会有人过来告诉我:“俞老师,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那时候我才觉得这个人是我真正的朋友,真正认可了我的成功。我本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者,不是因为我有新东方,我赚了钱,而是我有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我始终认为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我是一个心中没有邪恶念头的人,从小到大,我没有做过一件伤害别人的事情。当然有时候话语上一不小心说了一句伤害别人的话,这是有可能的。有些话脱口而出,别人会觉得不舒服,我可以向他表示道歉,但是伤天害理的事情我肯定没有做过。
我觉得我成功的第二点,在于我非常愿意去帮助别人。其实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地位都是可以帮助别人的。我现在有条件可以向甘肃的地震灾区捐款300万元,可以为甘南建造一所新东方希望小学,我很乐意去帮助他们。当我们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你也可以帮助别人。大家都认为做事情需要自己有才能,但还有另外一种办法,我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从小就特别热爱劳动,我干农活,干家务活,我在 14岁的时候,就获得了我们县里的插秧冠军,17岁时,我是县里优秀的手扶拖拉机手,我父母的勤劳带动我的勤劳。我这个人成绩一直不好也不坏,老师根本就不关心我。但我想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所以我从小学一年级起就一直打扫教室卫生。到了北大以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这一打扫就干了四年。所以我们宿舍从来没排过卫生值日表。另外,我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把它当作一种体育锻炼。大家看我打水习惯了,最后还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时候我忘了打水,同学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但是我并不觉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亏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是同学,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有人说我傻,有人问我这样打水有什么好处。我相信好处是会有的,你做一件善事,它的回报今年可能会出现,也有可能是10年后出现。如果你做了一件好事,当天就要求回报,那你一定是个势利眼,也是个心胸狭窄的人。你不要求回报,回报也会来。当你有困难的时候,周围的人都觉得你是好人,他们能不伸手帮你吗?当然,我打水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我有困难时他们会来帮我。但是10年后的1995年,新东方已经做到了一定规模,我希望找合作者,就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我的那些同学。那我为了诱惑他们回来特意换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国非常大方地花钱,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能赚钱,我想大概这样就能让他们回来。后来他们回来了,但是给了我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来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扫了4年的地,打了4年水。”他们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这些人的加入奠定了新东方发展的基础,新东方才会不断地做大,做成美国的上市公司,做成了今天的规模。
从我的经历我想告诉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教育好,在外惹是生非,别人指责你的孩子时就会说:“这个孩子家教不好!”他们不会说老师没教好,新东方外语没教好,叔叔阿姨没教好,人家会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你的孩子没出息,问题一定出在家庭教育上。孩子长大后出问题,一定是父母种下的根源。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我们教孩子教的是人品和道德,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只要他是被尊重的人物,他的一辈子就会活得特别顺利。父母亲可以想一下,你们是想做一个倍受欢迎的人,还是一个处处被防范的人?好多家长无形中都在教孩子小家子气,教孩子占便宜,教孩子怎样想办法超过别人,把别人踩在脚下,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不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怎样生存。你给孩子什么东西,孩子未来就是什么样的人。
我女儿学习水平现在处于中等,但我从来不以此作为女儿是否要努力的标准。我和我老婆的教育理念相反。我老婆是女儿不进前5名就会生气,而我刚刚相反,我女儿第15名我很高兴,我每次都会对女儿说:“你看你们班40个同学,你15 名,后面还有25个人,你多厉害!”从孩子一辈子的角度来说,你的孩子分数是好是坏,进北大还是进普通大学,没有任何的本质区别。真正能把孩子一辈子距离拉大的,是与他为人处事有关系的人品问题。人品的树立来自于榜样的力量,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是不能逃避的。我们要求孩子的东西没有效果,是因为父母没有做到。比如说,家长一边打麻将,一边呵斥孩子去学习,孩子当然不愿意学习。当父亲说:“老子没出息,你也想跟老子一样没出息吗?”孩子就会想,你说你没出息,那打麻将时我看你也挺开心,你没上大学也挺开心,为什么非要我上大学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但是我在树立榜样方面遇到很多问题,我的工作是要用电脑的,但是我打开电脑,我女儿就会以为我在做其他的事情。虽然我对女儿讲我是在工作,但是我女儿不相信。没办法,后来只要我女儿学习,我就拿一本书在我女儿旁边看,这样一来,就有一个规矩感在里面,榜样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的父母对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的父母是不认字的,但是父母身上的优点我耳濡目染,成为我做人的准则。我以我父亲为例。我父亲是个木工,是架大梁的,他是我们那方圆15里的专家。我父亲是一个一高兴就可以不要工钱的人,因为架大梁家的人都要请喝酒,我父亲一喝高兴就不要钱了。因为往家拿不回钱,我母亲就跟我父亲打架,我父亲长得很壮,我母亲很瘦小,结果每次都是我母亲打我父亲,父亲从来不还手。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特别的无所谓,任何时候都不伤害我的母亲。我母亲属于个性特别刚强的人,有时候说的话我听着都挺难受,但我父亲从来没有还过嘴。所以呢,我老婆怎么训我,我都是不回嘴的,我觉得我应该向父亲学习。父亲的大度变成了我身上的一个优点。我母亲带给我的东西更多,有两样东西是我从小就学会的。第一,要勤劳勇敢。城市里的家长让孩子勤劳勇敢是家庭教育最核心的东西。好多人会说,我们孩子连学习功课都忙不过来,怎么勤劳勇敢啊?家务我都帮他做完了,他怎么勤劳勇敢啊?虽然我现在条件很优越,但我还是想办法让子女们勤劳勇敢。不像我那个时候,你不劳动的话,就饿死了,农村的环境注定不需要我父母说我就会去做。
我母亲带给我的第二点,要乐于助人。我母亲是一个特别喜欢帮助别人的人,小时候有两件事给我印象最深。第一件事情,有一次下大暴雨,我当时八、九岁,这个时期的孩子最容易受父母影响。当时,家家户户都晒着玉米,我母亲带着我姐姐,我,我父亲,我们一家四口人一起把邻居家的稻谷全都收回去了,等到要收我们家的稻谷时发现那些稻谷已经被淋湿了。当时我很不理解,母亲就给我讲了两点,首先,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就要去帮助人家,他们家里没有人,如果我们不帮他们收,他们家一年的粮食就会淋湿。其次,如果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是不可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的。我母亲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第二件事情,有一年粮食欠收,我们家就剩下不到20斤的粮食,母亲居然分出一半的粮食送到邻居家,当时我很不愿意,而母亲却说:“没事,我们家人少,还可以用菜掺着米吃,邻居家人多又没有米,不分给他们米会有人被饿死的。”从此那户人家和我们的关系就特别好,经常主动帮我们收割,因为他们认为我们是好人。到现在,我母亲都是我们村最受尊敬的人。
做任何一件事情,你都要想一想,我有没有伤害别人。比如说,我们大人有的时候喜欢在背后说邻居和同事的坏话,而且说的时候不回避孩子。我跟我老婆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议论东家长西家短,哪个人人品好,哪个人人品不好,哪个人小气,哪个人不小气。结果有一次我女儿从学校回来,跟我讲她们班哪个同学好,哪个同学不好,哪个同学小气,哪个同学势利眼。我跟女儿说不能说同学的坏话,同学天天跟你在一起,她们身上如果有你认为的缺点,你放在心里,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习同学们的优点。我女儿立刻反问一句:“你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不也议论很多叔叔阿姨吗?我为什么不能说同学的坏话?”一句话让我无言以对。从此以后我就跟老婆定了一个规矩,在孩子面前不能议论别人的缺点,一定要说对方的好话。
培养孩子对生命的爱心——心情教育
如上所述,现在家庭教育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教育孩子有良好的人品,第二就是要进行心情教育。我女儿天生就比较内向,是一个很文静的孩子,我儿子就很外向,每天都要爬上爬下好几次,我女儿做事情慢条斯理,我儿子就比较急躁,这些都是天生的不同。除此之外,孩子的智商也不同,我目前还没有看出我女儿和儿子智商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因为他们年龄差距比较小。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个班里,有的孩子永远是第一名或者第二名,他智商确实高。而我们的孩子不管怎么努力都在中间,甚至后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们应该怎么办?孩子是有区别的,但是只要你的孩子没到白痴水平,只要孩子能正常的走进教室上课,就能够做出重要的大事来。比如胡雪岩只上了两个月的学,但最后变成了最厉害的商人,而且还心怀大志,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我是中国企业家协会的副会长,这个协会有一千多个企业家,北大清华复旦毕业的还不到二十个,剩下的全是普通高校毕业的,甚至还有的是农民、工人、大专生、中专生等等,但他们都成为了成功的企业家。所以教育只能决定人生的一部分,不能决定一切。
我们家长必须有一个本领,在任何情况下,既能督促孩子进步,又能保持孩子的自尊不受伤害。你要保证孩子得第一名高兴,得最后一名也高兴,让孩子觉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培养孩子对于生命的热爱,是家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的男主角是美国最有钱的人士之一,但他曾经也是穷光蛋,家里贫困,没上过大学,靠推销东西为生。有一次他在纽交所门前碰到了一个满面笑容的人,那个人是个股票经纪人,他就以为当股票经纪人很幸福,于是他就努力当股票经纪人。后来他认识了一个股票经纪人培训班里的人,那个人开始看不起他,后来发现他玩魔方很厉害,而这个人恰巧也有同样的爱好,于是被这个人的魔方技巧深深的吸引了,他们两个也成为了好朋友。这个人因此获得了机会,变成了美国最有名的股票经纪人,实现了亿万富翁的梦想。
这个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在影片的最后,这个人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讲述他自己的故事。他启发我们每一个人,真正的幸福不是别人送来的,而是自己努力争取来的。而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是十分娇惯的,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比如孩子看上一个玩具,家长不买他就不走,最后家长没办法只能给买了。于是孩子就有了这样的心理,只要他坚持家长就会让步。我在给儿子买东西前,会分析他要的东西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坚决不买,如果合理也不能轻而易举的给他买,我是必须让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才给他买。比如我女儿在国外上学时,班上的孩子每人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我家虽然有台式电脑,但是用笔记本电脑会比较方便,而且家里也不缺钱,不给她买也不对。我就告诉她,爸爸一定给你买,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白白得来的东西,你现在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需要付出劳动获得想要的东西。如果她能背诵下来30篇新东方的英文励志文章,就给她买。结果两个星期不到,她就背得滚瓜烂熟了,我就给她买了笔记本电脑。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学会了付出才能得到的道理,也把孩子喜欢的方式变成她做另外一件事的动力。
给予适当鼓励,激发无限潜力——鼓励教育
关于如何鼓励孩子的问题,我先讲一个故事。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上初中刚开始学物理的时候,他的物理成绩很差,只考了8分。物理老师找他谈话,让他好好学物理。学生说我不喜欢就是学不好,老师特别聪明,他告诉这个学生,别的同学都是60分及格,你下次只要考到9分就算及格。学生一想我随便划个勾就能及格,很容易,于是就答应了,结果下次考试考了28分。虽然28分,老师还是没有理由在全班面前表扬他,因为还是不及格的分数。这个老师很聪明,她让全班同学把上次的考试成绩和这次的成绩做一个减法,上次考了90,这次还是 90,一减就是0,上次95,这次93,一减就是﹣2,这样减到最后,就一个同学剩下了20分,就是这个同学。老师把所有同学两次考试的分数差写在黑板上,问了个问题:“哪个同学进步最大?”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说某某,这是一个铁的事实,因为只有他一个人进步了20分。这种鼓励方式不但没有侮辱色彩,而且有很大激励色彩。这个学生一下就兴奋起来,他想无论我考到48、68、88都是全班进步最大的,我有无数进步的空间。老师做了件聪明的事情,孩子就觉得有广阔进步的空间,从此这个孩子就喜欢上了物理,并最终成为了全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老师的教育方式十分重要,但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更重要,因为孩子更加看重家长的一言一行。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的孩子是全班最后一名,你怎么对待你的孩子呢?大部分家长的反应都是打一顿或者骂一顿。孩子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是没有办法,他就考了0分你怎么办呢?你还不断的伤害他,到最后他可能就不学了。我建议家长朋友们站在长远的角度上去想一想,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到底有多少差距。难道没上大学孩子一辈子就没出息了吗?绝对不是!就像我刚才说的,只要把孩子教育好了,不管做什么都是有出息的。我可以举自己的例子。在高考的时候,我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没考上,第三年才考上了。我用了三年的时间和我的同学拼了一年,我在北大毕业的时候,我们全班50个同学,我是全班倒数第五名,但成绩并没有阻碍我做成自己的事业。
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绝对不是你在小学、大学所得的分数决定的。分数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是不能因为孩子分数低就认为孩子没出息。请家长一定要改一改判断成功的标准。孩子分数高是成功的标准之一,但是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是必然的标准,更不能当做是惟一的标准。否则你的孩子就会受到无数的伤害,因为任何一次考试只有一个第一名。如果一个班里有40名学生,难道除了第一名,其余的39个孩子都是笨蛋吗?都是失败者吗?绝对不是!所以我有一种自我解嘲说法:其实当第一名也确实不容易,因为他走得很辛苦,往前面一看,一个追赶的人都没有,往后面一看,全班都在追自己,追的自己半死不活,所以第一名没有什么好当的。当最后一名多幸福呀,往前一看,都是被自己追的半死不活的人,往后一看,一个追自己的人都没有,你想这种生活多潇洒呀!
当然这种观点不能和孩子说,你一定要学会怎么鼓励孩子。这次考倒数第一,下次我会鼓励他考倒数第二,这次他考20分,下次我会鼓励他考30分。千万不要说你的孩子,这次考了60分,你告诉他下次不考90分就别进家门。你这么说,有的孩子当然会拼命学,但有的孩子拼了命也到不了90分,那他怎么办呢?难道真的不让他进家门么?你肯定让他进家门,你让他进家门就意味着你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就知道了,我爸爸妈妈是说话不算数的,那我以后就无所谓了,他反正不会不让我进家门,父母就这么被孩子刺中了。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记清楚,绝对不能让孩子吃住你,绝对不能要什么给什么。教育孩子和驯养动物是一模一样的,现在很多做父母的还不如动物园的驯兽员。驯兽员驯动物有两种方式,第一,鼓励,绝对的鼓励;第二,限定,甚至是惩罚。我曾经问一个驯养海豚的驯兽员,为什么他训的海豚能从水中跃出,并从那么高的圈钻过去?他说其实海豚开始是不会做的,他先把这个圈放在水里面,被训的海豚谁钻过去就给它一条鱼吃,没钻过去的就不给吃。海豚也不笨,很快明白了吃鱼的方法,后来海豚就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当然动物肯定不能像我们人一样那么聪明,比如说我告诉你,这个圈你钻过去,我就让你上北大,你肯定就钻过去了,因为你知道这个东西对你有利。海豚不会知道利益的关系,但是海豚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我钻过这个圈我就有鱼吃,没钻过去就会挨饿。紧接着驯兽员就把这个圈提出水面一半,让海豚继续钻。海豚发现圈不在水中了,只能跳过去。逐渐的,圈被不断提高,大概要提10-20次,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海豚跳圈的训练就完成了。大家有没有注意,在看海豚表演的时候,凡是从那个圈跳过去的海豚一定会游到驯养员的身边去要鱼吃,因为它知道每次跳过去都能吃到东西。
从上面海豚的例子中家长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鼓励和限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十分重要。比如说孩子得了0分,你要鼓励孩子下次考到10分,那孩子一想,考到10分还是挺容易的,你就可以加些条件。比如说这个孩子爱吃麦当劳,你就可以把它当成一种诱惑,答应孩子考到10分,就带他去吃麦当劳,然后再把孩子的分数一点一点加上去。比如说你的孩子考了60分,你千万不要说下回你要考到90 分,或者把孩子臭骂一顿。你要对孩子说,60分已经不错了,下回你能不能考到70分,我不把你跟班里的同学比,我只看你今天要比昨天进步,你明天要比今天进步,这个孩子的分数在潜移默化中就上去了。他每上去一点,你都要鼓励他。当分数考得更低的时候,你要告诉孩子,这次可能是偶然的失误,爸爸妈妈支持你,千万不要伤害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在鼓励的同时,父母也要给孩子定规矩。我儿子特别喜欢吃冰激凌,我老婆每天就让他吃很多,把牙齿都吃坏了。我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就规定他一天只能吃一个冰激凌,而且必须吃完晚饭半小时以后才能吃。我儿子那时刚4岁多,不知道半小时是什么概念。我就告诉他,那个长的针走到什么地方就是半个小时。我儿子一会儿看一下那个钟,半小时看了100多次。总算熬到半小时了,迫不及待的吃到了冰激凌。第二天时,就变成看十几次了,到了第三天就变成看两三次了,到第四天他知道反正一时半会儿也不能吃,就玩去了,等到他想起来吃的时候半小时已经过去了。只要是正确的事情,父母都要鼓励孩子,同时要给孩子定规矩。立了规矩以后,父母一定不能随便更改,更改就会出现问题。
最后我要谈家长会犯的另外一种毛病,叫做才能综合症。父母特别想让孩子变成小天才,其实这是父母的虚荣心在作怪。中国父母会犯两个毛病,第一,凡是自己不会的东西会让孩子会,希望孩子在某个领域中获得成就。所以很多家长就强迫孩子从小学这个学那个,没有任何意义。孩子最重要的是让他慢慢的成长。我女儿很喜欢弹钢琴,从5岁就开始弹,弹着弹着就变味了,一级一级的考上去,每个星期都要上课,每次都坐一个小时不能动,结果把我女儿弹钢琴的兴趣全部扼杀掉了。我女儿不想学了,而我老婆强迫她学。我问我老婆,你的孩子在10岁的时候就过了钢琴十级,请问她10岁以后还学不学弹钢琴?如果她10岁以后不学,那从她1岁到10岁学钢琴有什么用?你如果不是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伟大的钢琴家,那么你让孩子10岁就通过十级考试是没有道理的。第二,你让孩子这么学,让她对钢琴失去兴趣了,她根本就不爱弹钢琴了。我和女儿说,爸爸不强迫你学,也不让你考级。爸爸这辈子很后悔的事情就是不会演奏乐器,演奏乐器可以排解郁闷。学习钢琴原则上不是为了让你考级,而是为了帮你寻找抒发心情的渠道。未来你一定会进入社交圈,如果你能在朋友唱歌的时候进行钢琴伴奏,这样你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如果你不想学,能不能保持你现在的水平。我女儿其实是很喜欢钢琴的,作业做累了,就弹半小时钢琴。这以后她每个礼拜跟老师学一次,学习钢琴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人品教育,其次是心情教育,第三是鼓励教育。最后一点,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吃苦。
最后我想告诉家长朋友们,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财富、地位全部交给孩子,你的孩子终身都不一定会幸福。你只有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教会孩子学会追求自己的目标,学会享受达到目标以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你的孩子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