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很棒?
是不是很棒!
是不是好棒棒🥰
大家都知道俐媽上課常提到的超級好友:葉施平老師,
她真的很多才多藝捏👍🏼👍🏼👍🏼
這些精油肥皂都是她和家人一起製作的,
https://shopee.tw/wina0414?smtt=0.0.9
製作材料及油品都是精選,
而且加入精油,
俐媽洗澡洗手時一直覺得好好聞~❤️
最近防疫大家不能鬆懈,
一要要做好戴口罩、社交距離、洗手、及個人清潔哦!
—————————————————————
🔆 俐媽英文教室—肥皂清潔篇:
🧼 a bar/cake of soap (n.) 一塊肥皂
🧼 handmade soap (n.) 手工皂
🧼 liquid soap (n.) 洗手乳
🧼 soap dish (n.) 肥皂盒
🧼 soap dispenser (n.) 給皂器
🧼 essential oil (n.) 精油
🧼 aroma/ fragrance (n.) 香味
🧼 mold (n.) 模
🧼 pattern (n.) 圖案
🧼 cleanse (v.) 洗清
🧼 moisturize (v.) 保濕
🧼 antibacterial (a.) 抗菌的
🧼 soap opera (n.) 肥皂劇;連續劇
🧼 saponification (n.) 皀化反應
🧼 salting-out (n.) 鹽析
🧼 chemical reaction (n.) 化學反應
🧼 irreversible (a.) 不可逆的
🧼 variable (n.) 變因 / factor (n.) 因素
🧼 temperature (n.) 溫度
🧼 humidity (n.) 濕度
🧼 quality control (n.) 品管
🧼 glycerin (n.) 甘油
🧼 acid (a.) 酸性的
🧼 alkaline (a.) 鹼性的
🧼 lipid (n.) 脂質
🧼 proportion (n.) 比例
🧼 oily/greasy (a.) 油膩的
🧼 refreshed (a.) 神清氣爽的
🛁 shower gel (n.) 沐浴凝膠
🛁 shower ball (n.) 沐浴球
🛁 shampoo (n.) 洗髮精
🛁 conditioner (n.) 潤髮乳
🛁 hair mask (n.) 護髮乳
🛁 exfoliator (n.) 去角質產品
🛁 scrub (n.) 磨砂膏
🛁 body lotion (n.) 身體乳
🛁 body cream (n.) 護膚霜
🛁 sponge (n.) 海綿🧽
🛁 detergent (n.) 清潔劑
————————————————————-
用了葉老師的精油香皂,
忍不住說:啊~天然ㄟ尚好~☺️☺️
.
#俐媽英文教室
#俐媽英文教室肥皂篇
#俐媽英文教室保養篇
#俐媽英文教室油脂篇
#葉老師的第二專長超棒
#我也要發展第二專長
#做什麼好呢🤔🤔🤔
#台大明明臥虎藏龍
甘油球忍不住 在 我們這E家 - Emilia Angelin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一直下雨,只好在家泡湯圓~😌(大誤)
小朋友居家最愛的活動之一就是泡澡啦~~~
我們家兩隻常常一玩就要一小時以上!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姊妹倆很喜歡的
Nailmatic 沐浴泡澡好夥伴!
Nailmatic大家可能對他們的指甲油系列
比較有印象,不過他們也有出一系列的
沐浴用品,都非常讓人少女心噴發~~~~😍
🌱#沐浴鹽(啵啵沐浴鹽)
沐浴鹽的系列我們很早就有接觸過,
之前娜妹的皮膚比較敏感我都不太敢
讓她隨便使用泡澡用品,
Nailmatic這個是專為兒童設計的,
不但成分很天然(洋甘菊/甜杏仁油
葵花籽油/維生素E),不含防腐劑之外,
他們據說是有經過皮膚病學測試(無動物實驗)
連敏感肌都適用唷~ 也是唯一我目前敢讓娜妹使用的,
洗澡水會變得粉粉藍藍的,整個就超級浪漫的啦!
#啵啵沐浴鹽(單包裝) 跟前面介紹的沐浴鹽很相似,
只是裡面透過檸檬酸與小蘇打之間的酸鹼反應,
會自然地產生啵啵聲,小朋友會覺得很有趣喔!
🌱#魔幻森林兒童泡澡沐浴球
這個其實跟沐浴鹽的成分也很相似,
都有舒緩跟保濕的特性,
但這是做成球狀的,而且顏色上也更多選擇,
看沐浴球在浴缸裡融化超級療癒的~~~
我們之前外出旅遊,知道目的地可以
泡澡也有帶上這個,玩樂一天後用這個
泡澡收尾真的身心都好滿足~~~
🌱#DIY沐浴泡泡球
他們還有出這個DIY系列
是可以給小朋友自己動手做的唷!
一套裡面有有4個圓型模具、1根吸管、
4包彩色小蘇打和4包檸檬酸,
只要將彩色小蘇打跟檸檬酸倒在一起
加上一滴水,放入模具中成形,
接著等曬乾就可以有自己出產的沐浴球啦!
(PS.裡面的成分僅讓洗澡水上色,
不會殘留在浴缸跟皮膚唷,可以安心使用~)
🌱#造型兒童專用香皂
這個香皂不只超級可愛,
還擁有歐洲有機標準 Ecocert Greenlife
頒發的 Cosmos Organic 認證~
我好喜歡這系列肥皂的香味,
不是那種香精味而像是花香一般~
話說現在疫情之下,洗手很重要,
這個使用起來真的非常滑順,
讓小朋友清潔手部也很好用唷~~~
🌱#兒童洗髮沐浴二合一慕斯
洗沐合一是媽媽的心頭好,
一瓶就可以洗全身香噴噴~
這款慕洗起來會覺得肌膚很古溜古溜~
裡面有富含甘油與天然成分,
可以很溫和的清潔滋養小朋友的肌膚,
而且我覺得用這個洗起來,
頭髮整個會變得也特別柔順喔~~~
以上Nailmaitc洗沐泡澡系列
推薦給喜歡泡澡的朋友們啦!
🛁>>> http://bit.ly/2Nri7im
即日起至2020/6/15止,全系列nailmatic商品享八折唷
(⭐折扣碼: EMDQSL3Y)
話說我們搬到新家後沒有大浴缸,
只剩娜妹還有她的嬰兒浴缸,
E姐每次看娜妹泡澡都是各種羨慕說
為什麼她現在長那麼大隻了...
尤其有Nailmatic這泡澡系列,
E姐都忍不住想把自己縮小了~ 😂
甘油球忍不住 在 營養師Stell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防疫聊天室] 對於新冠肺炎,該怎麼做好防疫?
這兩天因為敦睦艦隊染疫,確診者的足跡遍佈多個城市與景點,再加上台灣媒體的頻繁炒作報導,造成了全台民眾的恐慌。Stella今天還接到來自南部老媽的愛心提醒,告訴我住家附近的夜市、之前我們曾去過的南部某餐廳也是榜上有名,才驀然發現很多人會擔心"自己可能和確診者去過同一個地方”所以決定彙整一下防疫資訊,和大家聊聊”如何防疫”這個話題。例如,是否去過新冠肺炎確診者去過的餐廳或景點就會被感染呢?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尚無停止的趨勢,無狀感染者越來越多,我們到底該如何正確防疫呢?
Q1.新冠肺炎病毒很難殺死嗎?~談防疫基本原則!
前兩天出門在外時,聽到隔壁桌有人在聊新冠肺炎的話題,其中一人說道”這個病毒很難殺死,非常恐怖….。”其實,這個說法是錯的,因為冠狀病毒很容易被殺死的,不管是肥皂或洗手乳洗手,或用酒精、漂白水(或次氯酸水、二氧化氯等)均可輕易殺死這個病毒。
所以,只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避免感染武漢肺炎並不難。那麼,那些是我們平日要養成的防疫(衛生)好習慣呢?
[防疫一點靈] 3個衛生好習慣!
1. 不要用手摸口、鼻、眼!
目的:避免把病毒送入體內
新冠肺炎的病毒是透過飛沫來傳染,飛沫可能直接飛入你的口鼻眼,因而進入你的體內,但更大的危險是這些帶有病毒的飛沫掉落到物品表面,而造成環境物品的汙染。如果你的手不小心碰觸到這些帶有病毒的汙染物,之後你又用手摸自已的口、鼻、眼等無皮膚防護的地方,就有可能把病毒帶入體內。所以要養成不用手摸口、鼻、眼的習慣,而如果真的忍不住想摸的話,至少要先洗個手,或用酒精消毒你的手部。
2. 勤洗手!
目的:除掉手上的病毒。
由於冠狀病毒的外膜會被清潔劑中的介面活性劑所破壞,進而讓病毒被殺死。所以包括肥皂、洗手乳、洗碗精等清潔劑均可拿來洗手、殺死病毒。
正確洗手:取適量清潔劑,正確搓揉整個手部(口訣:內、外、夾、弓、大、立、腕),之後再用大量清水沖洗乾淨。記得,至少要洗手20秒以上(約唱2遍生日快樂歌的時間)。
3. 出門在外不方便洗手時,可使用酒精局部消毒!
目的:除掉手上的病毒。
最優先的方法是清潔劑加大量清水清洗,但若人在外不方便洗手的話,則可使用酒精來消毒。記得酒精濃度要在70~78%才有殺死病毒的作用,過高或過低都沒有效果。你可以用小瓶子分裝,隨身攜帶75%酒精,在無法洗手時使用酒精來消毒你的手部。
使用方法:噴適量75%酒精到手上,用力搓揉雙手(包括掌心和手背)。如果你是使用酒精來消毒環境物品的話,記得讓酒精停留在物品上20秒後再擦掉酒精。
[提醒]若購買乾洗手液的話,要特別留意產品的酒精濃度,因為”成品”酒精濃度若不足70%的話是不足以殺死病毒的。Stella就看到同事買的一款乾洗手液酒精濃度不足。該產品雖然使用70%酒精當原料,但在洗手液中還添加了精油、甘油和水等其它原料,所以稀釋了酒精濃度,導致成品酒精濃度不足70%而無法殺死病毒。如果你不會挑選,或不知道所購買的乾洗手液成品酒精濃度的話,建議直接使用酒精。(你可以在酒精中自行加入幾滴精油來改善酒精的嗆鼻味道)
Q2.看到全世界目前已有兩百多萬人感染新冠肺炎、四萬多人死亡,報章媒體也說有很多無症狀感染者…到底該如何預防無症狀感染,保護自己與家人呢!?
雖然新冠肺炎病毒很容易殺死,且死亡率不高,約在0.6%~3.5%間,遠低於同屬冠狀病毒所引起的SARS (9.5%)和MERS(36%)。但新冠肺炎因為隱蔽性強(約5~18%為無症狀)、傳染性高(早期即具有傳染力),故疫情不容易控制而快速發展成為全球大流行。
很多人會期待此疾病能像當年SARS般在夏天就會自行消失,但這是不可能的。SARS當年之所以幾個月就控制下來,是因為SARS病毒的傳播是在感染後一段時間、發病後(出現發燒或其他症狀)才會開始傳染人,所以我們很容易區別出帶有病毒的感染者並進行隔離。因此之前的SARS最後以疫情被控制住、病毒被消滅而落幕,並沒有造成全球大流行。
但新冠肺炎病毒卻在感染初期就具有傳染性,且存在所謂的”無症狀感染者”,因此很難揪出所有帶病毒的感染者來進行隔離。而且此疾病已經是全球流行了,所以即便某地區疫情控制很好,病毒也無法被完全殺死。所以針對此疾病,流行病學專家的預測是疫情可能還會延續好幾個月或更久,視疫苗研發速度而定。
由於新冠肺炎確診者有高比例為無症狀感染者,所以大家要養成下列習慣來降低不小心被傳染的機會:
[防疫一點靈]養成好習慣,中斷無症狀感染的傳播鏈來避免病毒擴散!
1. 維持1~2公尺的社交距離。
目的:避免病毒傳播。
冠狀病毒透過飛沫傳染,飛沫約飛行1~2公尺左右就會落地,所以維持室外1.5公尺、室內1公尺的社交距離可降低接觸到病毒的機會。
2. 無法維持社交距離時,記得戴上口罩。
目的:保護自己(避免被感染)或他人(避免病毒傳播)。
如果你是健康者的話,戴口罩可保護自己,因為你不曉得周遭中有誰可能是無症狀感染者;如果你本身為無症狀感染者(你可能不知道自己有被感染),戴口罩可避免病毒傳播開來,保護自己周遭的親友。
所以只要你的周遭中有其他人存在,且你無法和對方維持1~2公尺的社交距離時,記得一定要戴上口罩。
3. 咳嗽、打噴嚏時用手肘擋住口鼻(記得”不要”直接用手擋,要用手肘或手帕遮)
目的:避免病毒傳播。
用手肘擋住口鼻有兩個優點:讓帶有病毒的飛沫飛不出去,及讓手不會沾染到飛沫(維持手部的乾淨)。
如果你打噴嚏或咳嗽是用手帕或紙巾遮掩的話,記得在打噴嚏或咳嗽完要洗手(因為手可能還是會沾染到少量飛沫),若無法洗手時則使用酒精來消毒你的手部。另外髒掉的紙巾或手帕要包好丟到垃圾桶或特別處理,以免造成汙染。
Q3.若我曾經和確診者去過同樣的地點/景點,我會被感染嗎!?
冠狀病毒是透過飛沫傳染的,所以除非下面三種情形,否則你並不會被傳染:
1. 該確診者在你1~2公尺內咳嗽打噴嚏,且對方沒戴口罩、沒有用手肘或手帕遮掩口鼻,所以帶有病毒的飛沫到處亂飛且飛很遠而讓你沾上。
2. 對方沒有咳嗽、打噴嚏,但你倆為近距離、超過15分鐘的接觸者。例如和對方擁抱、握手,或沒戴口罩狀態下兩人喝咖啡、聊天。
[說明] 就算對方沒有打噴嚏或咳嗽,面對面講話時可能會有少量口沫濺出,若對方為感染者且口腔中有足夠的病毒,而你黏膜防禦力脆弱或本身免疫力差的話,時間一長的話還是有機率被感染。
3. 你和對方接觸過同樣的物品(如電梯按鈕、柱子、桌椅、手機等)。如果對方之前曾用手摸口鼻或打噴嚏咳嗽直接用手遮而讓手部沾染到病毒,然後又用這個不乾淨的手碰觸物品時,病毒將留在物品上,讓下一個接觸到該物品者也沾染上病毒。
一般情況下,我們很少跟陌生人近距離接觸或聊天;此外,因疫情關係,現在人也很少不戴口罩,或打噴嚏咳嗽時完全不遮掩口鼻的,因此比較有可能被傳的染途為(3):去過共同一家店,接觸到對方用過的物品而沾上病毒。
不過,如果你平常就有養成不用手摸自己的眼口鼻、勤洗手或用酒精消毒的習慣,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因為即使有可能沾到病毒,病毒也會被你殺死。
Q4.若我曾經和確診者去過同樣的餐廳,會被感染嗎!?
冠狀病毒是透過飛沫傳染,不會透過食物傳染,所以同上一個問題的答案一樣,如果你並非對方的同桌親友,而且對方也沒有在該場所毫無遮掩地大口咳嗽、打噴嚏,在保持安全距離下(室內1.5公尺以上),基本上是安全的。
當然,你也有可能因為接觸到對方遺留在物品上的汙染物而沾上病毒。但同樣的,如果你有良好的防疫習慣(不用手摸眼口鼻、勤洗手或用酒精消毒),其實並不需要過於擔心去過同家餐廳這個問題。
如果你是外食者,為了防疫建議你養成帶酒精出門,勤消毒的習慣。例如,在外用餐前先用酒精噴桌面,20秒後再用衛生紙擦掉酒精,並事先消毒你手部可能碰到的地方。另外,在用完餐後最好先洗個手(或用酒精消毒手部)再離開餐廳以免把病毒帶回家或工作場所。
總結來說,新冠肺炎的預防並不難,但因為此疾病已演變成全球性傳染病,因此在疫苗還沒研發出來,特效藥還沒找到前,疫情是不可能消失的,所以我們需要養成上述好習慣,並維持副總統陳建仁所提的"減少社交、維持「半正常」的生活"來謹慎防疫,以保護自己與家人不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