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想來複習愛片之中的愛片,只有短短九十多分鐘,卻道盡了綿延一生的情感重量,時空隨黑白色階流動,情感隨黑白光影凝滯,音樂流淌出絢爛色彩,不動聲色於時代劇變之下蔓延成四十年之久的淒美愛情,這部含蓄內斂的絕美電影《#沒有煙硝的愛情》,改編自導演 Pawel Pawlikowski 雙親的真實人生故事。
⠀⠀⠀⠀⠀
英文片名「Cold War」,設定在二戰結束後歐洲鐵幕落下的靜默時刻,顧名思義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體制抗衡。二戰後十年是極端殘酷的年代,在動盪世紀裡,千千萬萬對戀人背負起時代所劃開的沈痛代價。偉大的愛情足以跨越隔閡與藩籬,但是戰爭、政治與意識形態一手創造出的矛盾衝突,卻乘載不了從價值觀與命運根本被撕裂的生活與生存重量。如同那道從未真正倒塌的柏林圍牆,從土壤到天空硬生生將地球一分為二,他們就這麼來來回回遊走於兩個世界的接縫之處。
⠀⠀⠀⠀⠀
冷戰陰霾層層籠罩,出身低微卻擁有迷人嗓音與獨特魅力的少女, 因為一場徵選而遇見了才華出眾的音樂家,兩人的愛情在疏離冰冷的氣息中注入一股暖流,政治利益的手卻伸入了波蘭民族藝術的舞台。前面明白易懂的謊言遮蔽了煙硝,後面無法理解的真相體現於音樂。造化弄人的多舛命運,讓兩人的青春年華消磨於顛沛流離與相思之苦。因藝術而結合,也因藝術而相斥,這無疑一段極為困難的感情,我們同時也看見了很深沉的愛情,緊緊牽引天涯兩端。
⠀⠀⠀⠀⠀
一幕重逢很是觸動,停留在激情過後她怔怔出神的凝視。鏡頭漸漸失焦,夜深如水泛起點點光芒,瞬間喉嚨湧上一股酸楚,長驅鑽入五臟六腑,斗大的淚珠斷線於轉瞬之際。景框之外愁思千回百轉,緩緩拍打心底的海岸,一次比一次深沈,一次比一次撼動,彷彿靈魂抽離軀殼。那一刻你可以說鐘擺殺死了時間,那一刻不再畏懼前方迎來的是大浪、狂風還是驟雨,領悟到凌駕生命本質的生存意義始終懸在原處。鐘聲再次敲響,燈塔再度燃起,那是他這輩子最愛的女孩,也是她這輩子最愛的男人,他們一無所有也瞬間擁有全世界,其他人世間的物質無不相形失色。原來死生契闊裡還能見證變與不變,一無所有時依然渴求彼此,而物換星移後,也只願這一生永遠駐足於愛之恆久與無盡。短短幾分鐘裡,逐漸分不清自欺欺人與自我對話的區別,還是會為了這樣悲傷的愛情故事感到心碎,還是會為了如此悽苦的必然結局有所悵惘。
⠀⠀⠀⠀⠀
「人們還年輕的時候,生命的樂譜才在前面幾個小節,還可以一起譜寫這份樂譜,一起改變其中的動機,可是,如果人們在年紀大一點的時候才相遇,他們的生命樂譜多少都已經完成了,每個字、每個物品,在每個人的樂譜上都意味著不同的東西。」
⠀⠀⠀⠀⠀
米蘭昆德拉如此寫道,想來慶幸自己並不生在這段定義中的悲劇時代。冷戰持續上演在每個人心中,拆散千萬對戀人,粉碎千萬個家庭。一別之後,捱過幾度春去秋來,各自譜寫著自己的生命樂譜。縱使對藝術仍有初衷,但生存磨難卻足以從意識形態分裂至內部情感。在所謂的自由世界裡,冷戰劃分出的極端世界才真正體現於渴望愛情救贖的靈魂之中。
⠀⠀⠀⠀⠀
動盪時代,人們追求的只剩安穩與寧靜。社會主義的壓抑讓人看不見希望,自由主義的諂媚又令人失去了自我,無所適從的遊走於兩個世界接縫處,紛擾、痛苦與背叛不停輪迴。文明容不下太純粹的愛情,生存折磨也永無終止之日,終其一生分分合合顛沛流離,到苦澀地說著,另一邊去吧,那裡的風景更美,那裡才有幸福與永恆。兩人靜靜的走出畫面,遠離了苦痛,遠離了孤獨,遠離了煙硝,遠離了裂縫,遠離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
悲劇的不可違逆,存在於每一段戀情中,或早或晚都會成為一則則悲傷的故事,處於真實與奇幻的交會點,我們才有可能找到存在的意義。而相愛之悲壯不見得能相容於平淡,真正的愛情並不無瑕也沒有應有的模樣,卻在繁華落盡之後帶來一種自由,生命因此成為我們的生命,即使走到盡頭也能穿越死亡,不再在乎人世間的代價、光陰、使命、意義、恐懼與種種時不我予。因為星星依然在回頭下望的人寰處兀自閃爍,緊握彼此的雙手一起前往一個理想世界,即使是天堂或黃泉亦無所畏懼。
⠀⠀⠀⠀⠀
極致的真愛象徵著各種意涵,那尚未被戰爭摧殘、尚未被戰爭撕裂、不停重返的純真自我也如實映照於此份情感中,無從割捨。在這兩個人身上,我聽聞命運的時不我予,以及歲月洗鍊過後的銀色聲響。無法理解那首波蘭歌詞到底唱了什麼,只見視線凝望遠方,歌聲悠悠穿透鐵幕。下意識回眸時,察覺了滄海桑田,以及理想主義與浪漫主義永遠無法抹滅的印記。
同時也有2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90的網紅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五屆RUBATO聯合音樂會 在極度傷痛中,承受著不能承受之重。 左手的伴奏,緩慢沈重猶如喪禮的步伐,這是最無助的時刻。 有時淚水只在眼眶打轉 ,想安撫自己的情緒、想向上天祈禱、或想先唱首歌, 因為心中知道,哀痛是必須,卻常常無濟於事, 直到無法承受 ! 這首樂曲從慢到快,從哀傷到激動 ,把一個人...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在 曾子曰不要臉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心。重新。》
一月一日,我幾乎哭了一整天。
面子書那個回望今天的功能,總是有催淚的效果,不管那是歡樂或悲傷,都是屬於過去式,來到今天,失驚無神,重現眼前,無不對逝去的時光唏噓一番。
那一天一大清早,兩年前同月同日的舊照片彈了出來,照片裡的大兒子伴在我媽媽的身邊,教她使用她的第一台智能手機,我也忘了那是弟弟還是我們四兄弟姐妹送給她的聖誕禮物,大兒子在指手劃腳,媽媽在細心聽教──我馬上崩潰,眼淚缺堤,壓低著哭聲,擔心吵醒還沒起床的老婆和兒子,還一直轉頭望望媽媽慣常躺睡的那一張沙發,好想在淚眼婆娑之間看見她熟睡的模樣,就像以前一樣,我走過去,拍拍她的肩膀,叫她回房間睡覺。我當然知道,即使我的眼淚流乾了,她也不可能回來了。
我手指在面子書上劃一劃,看見去年同月同日的照片裡,我們一家人約了表妹和表弟同遊黑風洞,那是媽媽最後一次跟我們出遊,那一天的陽光和我們的笑容一樣的燦爛,黑風洞人潮洶湧,原來一月一日也是印度同胞的大節日,這一天他們都會前來神廟祈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一路上,我們拍了很多照片,媽媽難得跟她的外甥同遊,也顯得特別開心,我們還一道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餐,這跟以往無數次的出遊一樣,只是誰也沒有料到過了一年之後,這些照片都成了媽媽的遺照,媽媽笑得越燦爛,我哭得越傷心。
午後,我回老家上香給媽媽時,也跟她說了一聲新年快樂,坦白說,新年這一天收到很多朋友傳來的祝福簡訊,那一句新年快樂讓我感到異常沉重,我想,這是因為我心裡對媽媽的惦念在這一天中莫名地變得沉甸甸,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這一份重量超過我生活上所有的重荷。
可能流淚之後真的能減輕悲傷的重擔,所以,一月一日的眼淚才會如此肆無忌憚地亂竄 ,我一個人躲在車內放任哭泣,足足哭了半個小時,最近滿懷的抑鬱,隨著眼淚痛快地釋放,哭過之後,放下鬆坦,心裡也明亮起來,真的有送舊迎新的煥發感覺。
這幾天,當朋友祝我新年快樂時,基於禮貌,我也會回一聲祝福,當朋友問起今年可有甚麼新計劃?我只能含糊以對,因為我真的無法預測今年的景況,疫情一天不轉好,全世界都不會好起來。
不過,越過了2020年的人生低谷,我必須好好地從心出發,重新開始,2021年真的要抖擻精神,提起勁兒,無論是面對工作還是生活,最重要是對得起自己,讓心裡無愧。
對於媽媽的思念,那可是我一輩子的事情,我從來沒有想過放不放下的問題,那已經是深入在骨子裡在血液中的一部份了,可能我的眼淚會慢慢少了,但是對她的思念卻不可能說斷就斷,在我思念她的世界裡,她依然疼愛著我,我依舊是她的兒子,這一種美好的感覺將會是永遠的。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在 妹妹頭幫主 貓丐幫傳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妹妹頭幫主 貓丐幫傳奇 20201222 真愛是什麼?
「什麼是真愛? 」妹妹頭幫主歪著頭問
這個問題比妹妹頭幫主壓在腐儒身上的體重還沉重
「真愛是命中註定遇見你。」
無關花色、無關品種、更無關幼貓成貓
千萬隻的流浪貓中,遇見了屬於自己的貓,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
「那真愛有多長久?」妹妹頭幫主陷入長長思考。
腐儒覺得這樣抱著四大瓶寶特瓶可樂睡覺,真的需要吃一點鐵牛運功散。
「不離不棄,我得用一生來回答你的問題!」
妹妹頭幫主終於滿意的離開腐儒,胃口大開去努力加餐飯。
腐儒認真思考如果再不去鍛鍊一下身體,
我看是無法接受妹妹頭幫主這「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你今天咪嗚咪了嗎?
領養代替購買,當遇見命中註定的主子,請將幸福給予他。
你今天妹妹頭了嗎?
不離不棄是奴才該立下的終生承諾。
每日一語貓語錄經典選讀
腐儒曰
「貓固有胖瘦,胖有重於泰山,瘦有輕於鴻毛,竊為妹妹頭幫主所不取也。」
白話翻譯
窮酸一腐儒說,凡是貓各有胖瘦,有的比泰山還重,有的比羽毛還輕,妹妹頭幫主私下認為,太輕是身為貓的的恥辱。
奶奶點評
你們這些年輕人真的很奇怪,胖嘟嘟就是健康,貓就是要胖嘟嘟。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第五屆RUBATO聯合音樂會
在極度傷痛中,承受著不能承受之重。
左手的伴奏,緩慢沈重猶如喪禮的步伐,這是最無助的時刻。
有時淚水只在眼眶打轉 ,想安撫自己的情緒、想向上天祈禱、或想先唱首歌,
因為心中知道,哀痛是必須,卻常常無濟於事,
直到無法承受 !
這首樂曲從慢到快,從哀傷到激動 ,把一個人在困境、谷底的心境 描繪得
如肌膚一般切身的紋路
一樣,聽第一句,忽快忽慢,那是生命的脈動,嘆息,這就是彈性速度,Rubato,這需要二十年以上的功夫,如果妳放不掉節拍器,何時才要開始學呢?
放掉節拍器,勇敢成為大師吧!
(雖然此曲演奏時依舊罩著學校對節拍器的魔箍 希望加油繼續努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Zk_MiUNs3U/hqdefault.jpg)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在 李友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想和你一起》 數位收聽 ➔ https://orcd.co/be_with_you
-
「即使這樣,還是想和你一起。」
我想我們的靈魂本來就是光影雜沓的,
然而在初次相遇時,我們看見的彼此,明媚得像沒有雜質。
因為你,世界像點亮了滿城的燈火,滿天的光亮。
而後,愛情的濾鏡變淡之後,夜色看起來更加明顯。
生活的顆粒感顯現而出之後,把我們的面容擾得粗礪無序。
我們不斷重新確認彼此嵌合的方式。
有時候是那樣子:一人的版本更新,另一人的原始檔就不符格式。
有時候是那樣子:一人的雜訊增強,另一人就聽不清本身旋律和弦。
就像兩種高低不同的頻率,接收不到彼此訊號。
無法共振,於是越來越多寂寞與不安的空隙。
我們原想攜手一起走,卻迷路在彼此的掌紋裡。
我們原想補充完整對方的空缺,卻碰撞磨蝕了彼此原本的形狀。
在那些前進後退、確認和變換、重複爭辯與困惑的迴旋中,疲倦感染滿一身。
然而在瑣碎混濁的生活裡,再侷促窘迫,我還是可以從容迴旋自在呼吸。
因為你是如此鮮明的幸福,讓我相信生命對我依舊溫柔、充滿善意。
外面的世界潦草失序,但眼前的你篤實澄淨,輕輕一聲叫喚就能讓我安心堅定。
就像聽見生命對我提問時,我勇敢回答說,沒錯,我仍然是原來的我自己。
所以,不管怎樣,就是想和你一起。
-
【想和你一起】
原諒我 請原諒我
猶豫了太久 想說的太多
應該我 應該我
害怕失去你 也害怕弄丟自己
你能不能別再沉默
把你內心最真實的感覺 告訴我
想和你一起 分享所有 快樂的事情
我想 我愛你
想和你一起 經歷所有 平凡的日常
只要能和你在一起
原諒我 請原諒我
想讓你相信 卻讓你窒息
應該我 應該我
每一次任性 都只是想依賴你
你能不能別再承受
把你內心最真實的感覺 告訴我
想和你一起 擁抱所有 悲傷的情緒
我想 我愛你
想和你一起 渡過所有 生命的難題
只要能和你在一起
想和你一起 揮霍所有 兜圈無所謂
只要能和你在一起
───────工作人員名單 ───────
音樂製作
演唱:李友廷、洪安妮
作詞、作曲:李友廷
製作人 Producer:許哲珮 Peggy Hsu
編曲 Arrangement:李友廷 Yo Lee / 梁丹郡 Mandark Liang / 許哲珮 Peggy Hsu
吉他 Guitar:李友廷 Yo Lee
鋼琴 Piano:梁丹郡 Mandark Liang
大提琴 Cello:劉涵 HangLiu(隱分子)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s:蘇賢緯 Lugia Su / 許哲珮 Peggy Hsu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Wonder Studio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陳建良 Eric Chen @ Wonder Studio
OP: HM International Music Inc.
SP: HIM Music Publishing Inc.
TWEL52020001
MV製作
製作 Production Company:二二川 ERERCHUAN
導演 Director:Chang ching yu
副導 Assistant Director:Wall
攝影師 DOP:Chang ching yu
第二攝影 Additional Camera:王殊懸
攝影助理 Assistant Camera:蘇品豪
燈光師 Gaffer:楊景浩 車頭燈工作室
燈光助理 Electrician:呂祐凱
燈車司機 Driver:筑美有限公司
執行製片 Line Producer卓虹伶
場務 Set Coordinator:范子薺
美術 Art Designer:王殊懸
交通 Transportation:獨家企業
剪接 Editor:阿壯
調光 Colorist:阿薛
-
李友廷 Yo Lee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iyouting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eft7892
Weibo|https://www.weibo.com/u/5789213281
-
#李友廷#洪安妮#想和你一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VdJ49flrlI/hqdefault.jpg)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拖延」是現代人經常會有的困擾,像是工作上該交的預算、該做的簡報,一定要拖到deadline前才會想要動。
再不然就是明明知道該運動、該學英文,也知道這件事情拖久了,對自己一點好處也沒有,但是在具體的行為上,老是會拖拖拉拉的不想動,那到底該怎麼辦?
在提供解方之前,我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實務的經驗喔!
在美國的加州,有一個執業的心理學家,叫做「尼爾.費歐」博士。他就曾經在加州大學的柏克萊分校,輔導過一群因為「拖延」而沒辦法完成論文的研究生。
他發現喔,平均會花三到十三年才完成論文的人,表面上什麼事情也沒有做;但是其實他們承受了很多的痛苦;而這些痛苦的來源,是因為他們都有一些共同的內在信念。
什麼樣的內在信念呢?這些造成拖延的內在信念總共有四個。第一,覺得自己永遠在工作,為了產出具體的工作進度,讓自己一直保持著忙碌。
第二個,他們為了可以完成論文,取消所有的行程,好讓自己可以不斷的寫作,甚至於連派對、朋友、運動…這些事情都變成「寫完論文之後的事」;這也造成了他們覺得人生「停滯不前」的潛意識。
再來第三個信念,就是覺得自己為了工作犧牲、受到剝奪是應該的。因為工作本來就不會讓人舒服,人都需要受苦才能生產出高品質的工作成果。
而最後第四個,因為他們實際上沒有產出多少成果,就認為啊要是他把時間花在和朋友相處,或者是參與休閒娛樂,這是不對的事。
結果在參與休閒、娛樂活動的時候,內疚感很大啊、心神不寧、很有罪惡感,根本沒有辦法好好的放鬆嘛!
不過比較有趣的是喔,相較這些拖延的研究生,費歐博士反觀那些能夠在兩年之內,就做完研究、寫完論文的人,他們幾乎每天都要跑步啊、游泳啊,或者是跳舞。
每周都會跟朋友共進晚餐,藉此代謝自己的疲勞,保持對論文的動力和興趣,才能每周投入二十幾個小時的時間,進行高品質的寫作,順利完成論文。
也就是說,這些工作效率高、進度良好的研究生,他們把身心的健康,和休閒娛樂視為優先的選擇事項;並且把玩樂這種看似沒有產出的活動,納入論文寫作計畫的一部份,反而創造了他們的高效能!
聽到這裡你會不會覺得很好奇,「刻意玩樂,反而玩出高效率」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邏輯跟道理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人的天性就是「趨樂避苦」啊!
想要玩樂本來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要是你一昧的去打壓它,要自己不玩樂,它的反作用力就會更大。
這也像是喔,我們都經過的那種青少年的叛逆時期。那個時候爸爸、媽媽要你不要抽煙、不要談戀愛,有用嗎?
是不是大人越叫你「不要做」的那件事情啊,反而會讓你越想要去做、越想要去試試看呢?
這也是心理學裡,常常說的~「不要想白熊」這樣的效應,你越要一個人「不要想白熊」,他只會滿頭滿腦的都是白熊在亂跑啊!
既然知道了「凡抗拒的,必強大」,越是讓自己不要想玩樂,只會卡在原地,讓自己越來越拖延。
那倒不如好好的正視它、好好的去正視「想要玩樂」這樣的心理狀態,把它納進工作裡面,成為工作的一部份!
除此之外呢,尼爾.費歐博士在研究「成功者的行為模式」的時候,更發現要達成良好的工作品質,盡可能減少拖延行為,那麼「不帶罪惡感的玩樂」更是必要中的必要啊!
但是事實上,「不帶罪惡感的玩樂」是個很矛盾的道理!怎麼說呢?假如你即將面對一項重要的工作,以一般人的直覺來講,可能會排除外務,刻意閉關一陣子來進行準備。
而「不帶罪惡感的玩樂」卻違反直覺的強調,在進行重要的工作的時候,為了達到更好的品質、更高的生產力。
那就不能阻止自己享受生活,反而要有意識的、刻意的安排娛樂和放鬆,容許自己玩耍,才能更有生產力。
其實有很多優化個人表現、管理個人壓力這些的實驗,都證實了這件事啊!
因為有意識的安排放鬆、玩樂、跟人交流,會安撫人們更深層的一種生存焦慮。
這是什麼樣的「生存焦慮」呢?那就是害怕失去「跟人的連結」。也就是說喔,只要你了解在進行重要的工作的過程裡面,持續的安排時間和朋友相處、運動、休閒。
你就能夠在面對工作的時候,減少這種恐懼感,有意識的投入休閒娛樂,反而能夠幫自己重新充電,再次激發動力、活力還有你的創造力!
總結來看,人們會拖延的原因很多,而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啊,在我們的潛意識裡,會擔心開始工作就沒有時間玩樂。
或者是認定工作會奪走休閒娛樂和生命的美好,所以乾脆喔死撐著、會做很多事情,但是就是不好好的投入工作。
而「有意識的安排玩樂」這個策略,就是要你把運動、社交這些活動,納入每週的計畫;如此呢「沒有時間休息」的這樣的想法,它不僅不會存在,還能夠給你內在更大的動力。
總而言之呢,把「玩樂」跟「工作」視為同樣重要的事情,是個很有效能夠克服拖延的好方法。
所以呢,如果你接下來有一個重要的計畫,除了「代辦事項」跟「進度管控」之外,請你務必把「休閒跟玩耍」也安排進去,因為只有能享受生活的人,才能夠盡力的工作!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的朋友記得訂閱旁邊的小鈴鐺也要按下去。
而Podcast的朋友呢,請記得喔除了訂閱我們之外,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都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談到這個主題「拖延」;我有一門線上課程,叫做【時間駕訓班】。
這一門課程,會幫助你回到我們心智運作的核心,來幫助自己調整自己的內在跟外在的狀態,幫助你達成效率的最佳化。
那當然了,除了內在狀態與外在狀態的調整之外,【時間駕訓班】也會帶給你很具體、很實用的安排、管控自己時間,讓自己效率最佳化的具體作法。
這一門課呢,從推出到現在已經受到很多朋友的歡迎喔,期待你的加入,希望我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我們就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3pAb9B9I7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