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社區叫“負債者聯盟”,裡面隨處可見這樣的帖子:
“94年生人,負債10萬,今天向我爸坦白了。”
“27歲,負債60萬,今天第一天準備全面逾期。”
“30歲,總負債7萬5,從今天起開源節流,期待早日上岸。”
“負債16萬,月薪4000,現在開始要好好反省自己的負債以及未來還債的規劃。”
……
透過這些文字,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的焦慮、自責、壓力甚至是悔恨。有意思的是,這群“負翁”中的大多數都是85后、90後年輕人。
為何年紀輕輕就背上了如此巨額的債務?從帖子的內容上看,他們有遭遇詐騙的,有投資或創業失敗的,也有買房買車的,不過出現頻次最高的一個原因,卻是“超前消費”。
這是當今社會很多年輕人真實現狀的縮影——“這月買下月還”的消費方式,正讓不少人的債務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收入不夠還債時只能“以貸養貸”,他們也因此面臨著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1
一直以來,量入為出、勤儉節約都是我們的傳家寶。然而近些年,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物質供應的不斷豐富以及種類繁多的消費信貸產品進入市場,很多人的消費觀念都發生了極大轉變,尤其是以85後與90後為代表的年輕群體,越來越崇尚於活在當下,越來越熱衷於“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由此掀起了一波超前消費的浪潮。
在熱衷超前消費的同時,很多年輕人的現實情況是收入暫時無法支撐起自身的消費需求,於是便將目光投向了消費貸款,並成為了消費貸款主力軍中的一員。
然而,借錢雖然一時爽,但卻不是每個年輕人都能按時把錢還上。本應該是朝氣蓬勃、努力奮鬥的階段,卻因超前消費帶來的負債而深受困擾,這顯然不是什麼好事情。
2
這屆年輕人為什麼如此熱衷於超前消費?
客觀地講,當前的年輕人大多涉世不深,閱歷尚淺,心智也欠成熟,使得他們對理性消費的把控能力有所欠缺,當面臨誘惑時往往容易心生嚮往。還有一些年輕人為了展示個性、獲得身份認同,常常願意通過借貸門檻並不算高的各種渠道來獲取一筆資金,仿佛一下子變得富有起來,繼而在不斷的“買買買”中滋長消費慾望,致使自己深陷負債當中,難以自拔。
不過,更深層次的原因,恐怕還是與上一代人截然不同的成長經歷,潛移默化的形成了他們不同以往的消費觀念。
首先,他們出生成長於經濟高速發展時期。不像上一輩人那樣經歷過物質上的短缺與匱乏,故而對貧苦的體驗沒有長輩們那麼直接。於是,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只要花錢就能買到”的意識,並助長了消費衝動。
其次,他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而他們在家庭裡受到的關注度也遠遠高於上一代人,無論是父母還是雙方老人,都想把最好的留給孩子,使得年輕群體在物質上的需求更容易滿足,其消費熱情也逐漸養成。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異軍突起,各種消費貸產品令人目不暇接,這不僅滿足了年輕人的“獵奇”與“嘗鮮”心理,還很好地解決了資金來源問題,並由此助長了他們的消費熱情。
最後,他們被西方消費主義所影響。自新世紀以來,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提速,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繫愈發緊密,而國人的消費習慣也因此受到了西方消費主義思維的影響,人們越來越熱衷於通過借貸等方式來滿足當前的消費需求,這其中,接受新鮮事物能力較強的年輕人尤甚。
客觀地講,適度的超前消費和負債並非沒有好處。對於年輕人來說,適度負債的他們會時刻感受到生活的壓力,保持一定的危機感,從而不會懈怠工作、增加財富,無形之中可能會獲得更大的成長與收益。
然而,過度的超前消費往往會適得其反,至少會給年輕人帶來兩方面麻煩:
其一,容易留下失信記錄。很多消費借貸產品都與誠信掛鉤,對於普遍處於事業起步階段、收入相對較低的年輕人來說,如果一旦不能按時還款,就會損害自身信譽,繼而留下違約失信記錄。
其二,不利於年輕人的健康成長。輕易獲得消費額度進行預支消費,容易導致消費慾望膨脹,致使負債如同滾雪球一般積累,很多年輕人的整個生命都逐漸被“還債”所填滿,根本無暇在提升自身本領和技能方面投入精力,而那些不具備穩定還款能力的年輕人往往只能藉助父母親人的幫助,卻也因此給家庭帶來沈重的負擔。還有人不敢將事實告訴家人,無奈只得反覆借貸、積重難返甚至走上不歸路。
倘若放大視角,過度的非理性消費還不利於國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原因在於,當大規模的超前消費行為發生時,一種經濟上的“虛假繁榮”也隨之而來,這就會進一步導致廠商、政府與研究機構等對國民經濟的走勢與大眾的購買力有所誤讀,並在生產計劃、政策制定、調查研究的過程中得到比實際情況更加樂觀的結論。如此一來,產品過剩、借貸杠桿率高企等問題就會逐漸暴露,還可能因風險的不斷積累,最終誘發經濟危機。
以上種種,理應引起所有人的重視與警惕。
3
站在宏觀經濟的層面上看,促消費固然很重要,但必須清楚的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消費,而不是消費主義,更不是無止境的“拆東牆補西牆”。經濟的發展與個人的全面進步,從來都不該相互脫節或是背離。
正因為如此,當代年輕人樹立起正確健康的消費觀才顯得極其重要,而這可能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比如:政府部門應發揮監管職能,學校應加強引導教育,父母應為子女樹立榜樣,等等。
這裡嘗試著給出三點建議,總共24個字,供各位參考:
第一,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有錢是花錢的前提,每個人的消費支出都應與自己的收入水平相適應,正如老話所說,“有多大本事就吃多少飯”。在此基礎上去倡導積極合理的消費才是上策。試想,如果一個人的月收入是3000元,那麼為了面子而花5000元請朋友吃大餐,或者秉承“交流至上”的理念而花1000元請朋友吃頓尚可的便飯,哪一個更合適呢?
第二,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要秉承“消費是為了滿足現實需求”的觀念,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去購買最合適而非最貴的那款商品。消費過程中,自己要有主見,盡量避免盲目地隨大流、追風頭,杜絕與他人攀比。
第三,知己知彼,謹慎消費。
誰都會遇到急用一大筆錢的狀況。此時,如果確實需要通過借貸手段來獲取資金,那麼至少應做到“知己知彼”,即考慮清楚自己是否能夠做到按時還款,仔細篩選市場上靠得住的貸款產品。一旦進入還款週期,應做好資金配置與支出規劃,從而在確保自己信用記錄的同時,不給家裡其他人添麻煩。
臨近尾聲想說的是,“買買買”絕不是滿足精神需求的唯一手段,年輕人更應該通過讀書、運動、旅行等其他方式來充實心靈,開拓視野,而這些,也是實現個人全面發展不可或缺的元素。
畢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別傻了! 因為遠方也…】
歌手許巍將〈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這首歌唱紅了之後,歌詞中的「詩與遠方」,成了微塵眾生心所寄託與嚮往地伊甸園的代名詞。然而,遠方就包準會有你盼望的詩與田野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在 楊花花Ollie Mom。我們yang³一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生活,就該有些陽光
有點自由,還有一些花朵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
-
路過花店心血來潮買了些散花
散花就是人家包花束剩下的花朵
價格會比較便宜
對於我這種只想插出
簡單可愛感覺的非常合適
畢竟我的花瓶也沒有很大
-
首次自己插花💐
只能說顏色沒有配的很好
花藝真的也是非常講究的事情
#隔行如隔山啊
不過,桔梗花真的太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