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 小英總統回應:#台灣積極部署在2050年達到淨零
蔡英文總統今宣布:
台灣會把握住國際的趨勢!在我的第一個任期中,我們透過5+2產業創新計畫,已經全面發展 #綠能 和 #循環經濟。今年元旦,我進一步提出,要找出最符合台灣未來永續發展的氣候治理路徑,把減碳挑戰,轉化為產業和就業的新機會。
當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在談論2050年淨零轉型的目標,台灣也正在積極部署。
在行政院統籌下,政府已經開始評估及規劃台灣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的可能路徑。除了穩定推動中的能源轉型,包括製造、運輸、住宅、農業等部門,也必須提出系統性的減碳策略。
有些人覺得這是挑戰,但我觀察到,很多產業界的朋友,已經把淨零轉型的趨勢當作機會。市場的供需兩端,都要改變思考邏輯,把握住新的商機,強化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力。
像是台積電加入 #RE100 倡議,推動全面使用綠能。也有許多企業加入「台灣循環經濟大聯盟」#TCE100,嘗試從線性經濟,走向循環經濟,都是很好的例子。
最新一期的時代雜誌,封面上寫著「Climate is everything」。扭轉全球暖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課題,台灣要找到機會,在這波趨勢中,和其他國家攜手合作,創造多贏!
#世界地球日 #恢復我們的地球 #淨零轉型 #蔡英文
產業創新 例子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
為什麼過去這幾年,台灣要努力推動能源轉型?這是因為,面對氣候變遷,台灣必須積極部署。我們都有責任,要扭轉全球暖化,讓人類和萬物保有永續的生活環境。
今天是 #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在國際上,一股新的趨勢正在形成。
首先是歐盟。前年底,歐盟提出了「歐洲綠色政綱」,宣示要在2050年達成 #碳中和,也就是 #淨零排放。此外,歐盟也預計要開始課徵碳關稅。
接著是印太地區。去年,日本、韓國、中國,都提出了淨零排放的目標時間。然後是我們重要的夥伴-美國,就在今天,拜登總統即將召開氣候高峰會,美國將在全球減碳議題上,扮演關鍵的角色。
世界正在快速改變。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120個國家,提出了在2050年之前,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也有不少跨國品牌商,比如蘋果、Google、微軟,做出了淨零排放的承諾。
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透過減少碳排放,來降低氣候變遷的速度,進而縮小災害。同時,減碳也會改寫經濟的邏輯。誰能率先發展新技術、建立新模式,誰就能在新的全球局勢中,把握住關鍵地位。
台灣會把握住國際的趨勢!在我的第一個任期中,我們透過5+2產業創新計畫,已經全面發展 #綠能 和 #循環經濟。今年元旦,我進一步提出,要找出最符合台灣未來永續發展的氣候治理路徑,把減碳挑戰,轉化為產業和就業的新機會。
當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在談論2050年淨零轉型的目標,台灣也正在積極部署。
在行政院統籌下,政府已經開始評估及規劃台灣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的可能路徑。除了穩定推動中的能源轉型,包括製造、運輸、住宅、農業等部門,也必須提出系統性的減碳策略。
有些人覺得這是挑戰,但我觀察到,很多產業界的朋友,已經把淨零轉型的趨勢當作機會。市場的供需兩端,都要改變思考邏輯,把握住新的商機,強化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力。
像是台積電加入 #RE100 倡議,推動全面使用綠能。也有許多企業加入「台灣循環經濟大聯盟」#TCE100,嘗試從線性經濟,走向循環經濟,都是很好的例子。
最新一期的時代雜誌,封面上寫著「Climate is everything」。扭轉全球暖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課題,台灣要找到機會,在這波趨勢中,和其他國家攜手合作,創造多贏!
產業創新 例子 在 陳良基的創新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科技創新,必須掌握對的時機
『時機,就是與時間賽跑所獲得的機會!』
科技這兩個字聽起來很吸引人,任何人聽到,都會肅然起敬。因為,一般來說,科技指的就是很高深的學術,只有少數人懂。確實也是如此,科學技術剛被發明時,大家都豎起耳朵聆聽科學家的宣示。
然而,科技總是要進入凡塵,才能一直獲得大家的親睞。科技研發過程中,如何導入人群,並且對社會進步有實質的貢獻,正是最難的一步!
以AI為例,從三年前(2017年)起,台灣與全世界同步齊聲推動AI科技的各項計畫。至今,我們生活周邊,已有許許多多應用AI的例子。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善用資料創造新生活,已經是全球資金瘋狂投入的領域。君不見,近日的螞蟻金服,創世紀的募資風光,就是最鮮明的實例。錯過這次AI產業大革命時機的企業或國家,也許未來會很辛苦!『時機,就是與時間賽跑所獲得的機會!』
台灣在這一波產業創新推動過程中,其實也有很多新創團隊,紛紛善用台灣產業優勢,投入AI創新服務。前一陣子來拜訪我的 行動貝果,以及今天我特地去參訪的 萬里雲,都是很棒的好公司。尤其,萬里雲以 AI + 雲端的服務模式出發,提供現有產業數位轉型,所需具備的數據處理服務,正好填補現有產業不熟的部分。台灣在電子半導體的實體產品世代,很聰明地將產業做垂直分工,依台灣人才能力的特質,將整個產業鏈在台灣建立起來,創造台灣的經濟奇蹟。面對未來,虛實並重的AI產品服務時代,如果能將AI產業適當的切割,找到適合台灣的分工模式,那台灣未來二、三十年,將在高科技產業上,成為全世界進入數據時代的重要夥伴,再創經濟奇蹟。這些科技新創公司,就是我們的期待!
要成為一個撐起台灣產值的大產業,還需很多努力。時機稍縱即逝,台灣目前有不少像萬里雲這樣的公司,期待他們能掌握契機,推動台灣順勢而起!
產業創新 例子 在 產業創新案例、品牌創新案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產業創新案例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obrag也提到兼具「地段精華」與「7折價格」優勢地上權住宅可解高房價問題連結: ... ... <看更多>
產業創新 例子 在 產業創新案例、品牌創新案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產業創新案例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obrag也提到兼具「地段精華」與「7折價格」優勢地上權住宅可解高房價問題連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