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想像「用甘蔗渣做成的丹寧褲」嗎?
我參加了SHIMA DENIM WORKS台灣見面會以後真的好感動
因為,SHIMA DENIM WORKS注意到目前服裝生產界最大的問題:大量生產、大量廢棄,所以決定用一個甘蔗產業的循環經濟來作為服裝的環保素材!
-
一定很難想像,為什麼是用甘蔗?硬硬的甘蔗渣要怎麼做成布料纖維?
我也是抱著這些疑問去參加見面會,在與SHIMA DENIM WORKS設計師的訪談中也順利地得到解答。
-
首先,在沖繩的SHIMA DENIM WORKS注意到沖繩廣大甘蔗田,生產沖繩名產黑糖時,製糖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甘蔗渣」,就是靈感的來源。
將甘蔗渣乾燥後由工廠製成甘蔗粉,再做成和紙、和紙做成紙線、再紡成丹寧布料。
不只是原料本身是天然素材唷~連染料都是使用環保染料,看到這裡我真的是很想起立鼓掌!
化學染料又是一個可怕的污染源,身為服裝界的一員也對這點非常困擾。
-
為了延續「環保時尚」的概念,SHIMA DENIM WORKS『訂製生產西裝』,用3D人體掃描儀量身訂製,為了就是要做出合身、舒適,可以長久使用的耐穿西裝。
現場看到麻豆示範,他們的西裝(對,就是丹寧布料訂製)、牛仔裙、牛仔褲都非常挺非常好看。
用甘蔗纖維做成的丹寧布料,有特殊的光澤感,高吸濕、保暖,雖然布料挺但不會有粗糙的手感,反而摸起來還滿滑順的。
雖然現場不方便試穿牛仔褲,但有試用了一下帽子和包包,挺度真的非常優秀,尤其是大托特包,非常的輕盈!
-
最後,SHIMA DENIM WORKS的「環保時尚」還沒結束,被廢棄回收的布料、商品,全部都會被回收成生物碳,再提供回甘蔗田作為土壤改良劑。
這才是一開始提到的整套甘蔗產業循環經濟。
這樣的環保概念真的太難得了👏👏👏
-
-
雖然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SHIMA DENIM WORKS還沒辦法來台灣設櫃,但是他們很努力想要把「環保時尚」的觀念搶先分享給台灣。
我也非常榮幸,可以藉由我的粉絲團可以宣揚出環保的理念。
因為我自己也是從事服裝相關產業,看到SHIMA DENIM WORKS對「環保時尚」作出這麼多的努力,覺得非常感動。
更因為知道每一個環節開發、執行上都是困難度相當高,更敬佩他們願意堅持環保的用心!
對SHIMA DENIM WORKS有興趣的朋友們,讓我們期待SHIMA DENIM WORKS趕快來台灣設點吧~
-
■SHIMA DENIM WORKS官網: www.shimadenim.com
-
-
#SHIMADENIMWORKS #從甘蔗渣到丹寧布 #時尚就是親近大自然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的網紅蔡武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國民黨提名前鎮小港區市議員候選人蔡武宏,於(27)日大清早前往市選委會,完成候選人登記,正式取得候選人資格。隨後,蔡武宏登上吉普車,以車隊冒雨繞行前鎮小港街道拜票,許多鄉親朋友看到蔡武宏無畏風雨的奮戰精神,紛紛揮手比讚,為他加油打氣。 蔡武宏對這次選舉展現強烈的企圖心,提出一份以「高雄拼經濟」為主...
產業的循環經濟 在 JUJUXI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每年全球都會產生上億噸的甘蔗渣
但多數甘蔗渣其實都沒有獲得充分的運用
沖繩名產是黑糖
而原料就是甘蔗
也因為這樣沖繩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甘蔗渣
SHIMA DENIM WORKS
以環保作為品牌核心價值
將甘蔗渣結合日本各地的傳統工藝
先將甘蔗渣磨成粉末
製成和紙再做成堅韌的和紙線
最後再加入環保美國棉
織成SHIMA DENIM WORKS單寧布
並使用環保染色製作成各種衣服
將服裝原料結合沖繩在地農業
打造甘蔗產業的循環經濟模式
-
SHIMA DENIM WORKS
除了有休閒舒適的風格也有正式的西裝正裝
目前品牌有上衣、牛仔褲、牛仔裙、西裝
另外還有帽子、鞋類、包袋等配件
使用甘蔗渣原料製成的布料
跟傳統的單寧布很不一樣
它的重量比傳統單寧輕盈許多
還有特別的質感光澤🖤
其中單寧西裝看起來非常好看
硬挺的正式感中融合了單寧的紋路
即使正裝也能穿的正式又有風格
-
SHIMA DENIM WORKS
#SHIMADENIMWORKS #okinawa #denim
#從甘蔗渣到丹寧布 #時尚就是親近大自然
產業的循環經濟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太陽能板回收能滿足循環經濟嗎?】
#矽的回收是關鍵 #現有技術的回收經濟效益不高
太陽能光電模組(PV)的生命週期約為20-30年,出乎意料的是,目前全球尚無針對壽命結束的PV元件設計完整的規劃,到了2030年,報廢的PV模組總量估計將達8百萬噸;到2050年數字可能會翻十倍(8千萬噸),屆時將佔全球電子廢棄物的一成。其中,佔PV總重八成的鋁材和玻璃易於回收,問題在剩餘二成金屬材料的回收難度很高,加上矽材的回收純度不夠,無法建立有效的循環經濟模式。
鑒於PV垃圾的指數成長危機,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進行了一次全球規模的評估,試圖找出回收PV原件的最佳方案,並將研究成果以《滿足循環經濟之矽光電模組回收模式的研發重點》為題,發表在NATURE的副刊《NATURE ENERGY》上,以下是報告的論點摘要。
🔍️報告全文:https://reurl.cc/MvqvWv
▋降級回收無誘因
光電板通常在使用20-30年後,仍可維持70%到80%的效能,雖然不差,但已不符大型電力系統的標準,理論上可以對舊元件進行翻新再繼續使用,或轉換到效率需求較低的用途, 即降級回收(downcycling)。可是如同其他電子工業的回收困境,由於建置新的光電板很便宜,翻修與測試退役元件的成本超過了生產新模組的成本,因此PV的降級回收缺乏經濟誘因。
▋現有PV模組的回收概況
既然光電板的二次使用難以建立循環模式,下一個選擇就是回收。在政府推動下,回收業務在歐洲和日本等地早已建立,WEEE是歐盟關於廢棄電子設備的回收法令,在2012年就增設PV回收的類目;美國較為落後,聯邦政府目前尚無光電板回收的規範或獎勵,州政府中也只有華盛頓州要求業者需負PV廢棄物的收集與回收之責;其他國家如澳洲、南韓與印度,近年也開始制定法律。強制回收以外,也有一些業者的自發性回收,如美國太陽能工業協會(SEIA)自2016年起,已減少3600公噸的太陽能相關廢棄物進入掩埋場。
但今天全世界的PV回收系統由於缺乏整合與優化,#經濟效益與高純度材料的回收率都很低,即使在有法律強制PV處理的歐盟,專門回收的設施也很少,回收效率的公開資訊又難以取得。根據論文,歐盟和其他國家的標準做法,是透過現有的玻璃與金屬回收產線,以物理方式分離出玻璃、鋁製框架、外部銅線等所謂的散裝材料(bulk material),靠這些材料滿足WEEE規定的75%回收率的要求。但散裝材料的經濟價值不高,具最大潛在經濟效益的銀、錫、銅、鉛等金屬無法從該流程回收。
▋金屬回收的困境
細部來看,回收光電板分三個主要步驟:1⃣以機械方式拆除面板的框架與接線盒。2⃣藉熱力學或化學反應分離玻璃和矽晶圓。3⃣透過電化學方法將矽晶圓與特殊金屬(銀、錫、鉛、銅)加以分離及純化。
目前的回收困境在步驟3⃣,特殊金屬雖佔不到PV模組總質量的1%,回收過程卻極為耗能、其廢棄管理也不容易(因其化學毒性),又得支出較大的勞動力,導致回收成本十分昂貴,不過它們的經濟價值很高,且含化學毒性,廢棄物若處置不當,#在所有光電元件中對環境殺傷力最大,因此論文作者認為應該投入研發、將上述步驟的回收過程以「技術經濟分析(TEA)」以及「生命週期評估(LCA)」等前瞻性工具加以優化,盡可能使高比率的金屬能被回收。
▋矽材回收的困境
除了高價值金屬,步驟3⃣中的矽也是問題的核心:矽元素是PV模組中成本最高的物質,質量占比也僅次於散裝材料(玻璃和鋁框架),檢視太陽能板的整體耗能、碳足跡與製造成本,矽的生產過程都佔了一半的比重,#因此矽材回收在經濟與環境面上都是達成循環經濟的關鍵,能回收更多高純度的矽,使之回流PV元件的製造,就能減少原料的開採、碳足跡,並降低成本。
問題是:目前的技術無法輕易分離出高純度的矽,只能得到純度98%的冶金級矽(Metallurgical Grade),不適合重新用於電子產品、半導體工業或新的太陽能電板。學者認為,回收並純化出可重新投入PV元件等級的高純度矽材,在技術上辦得到,但不符經濟效益,因為市場上原始矽晶(virgin silicon)充裕,加上現有回收設備的能耐有限,使回收出來的矽材在短期內恐怕只能應用於某些金屬合金(metal alloys)的製造。不過,考量矽材在PV產業中的關鍵角色,作者把矽的純化列為未來的研發重心,#從使用過的PV晶圓中提煉高純度的回收矽來建立太陽能產業的循環經濟,建議投資大量R&D,但報告中也承認此過程涉及的複雜度很高。
▋避開「完整」矽晶圓的回收
另外,儘管在實驗室裡能達到整塊矽晶圓(intact silicon wafer)的回收與再利用,但在現實中要達到大規模的高純度水平,仍存在許多障礙:整塊矽晶圓電池經常破裂,加上今天的矽晶圓電池越做越薄,九零年代以前規格是400μm,今天的厚度降到只有180μm,晶圓愈薄、破裂的風險愈高,因此矽工業對整塊回收的矽晶圓不感興趣,論文作者建議不要在該領域太過著墨。#根據業界的製程趨勢調整PV回收的研發走向,是報告提供的一項建議。
▋永續的初始設計
PV模組難以回收的另一個原因,來自工程師將產品設計的重心擺在效率和耐用上,付出的代價就是不利於拆卸與回收。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PV系統過去的設計宗旨都在追求最低的「發電均化成本(LCOE)」,只看生產電力的成本,但現在許多工業開始拋棄線性思維,考慮產品從源頭到終點的完整生命週期、其對環境的影響,及易於回收的程度。報告建議廠商該嘗試達到「搖籃到搖籃認證(C2C certification™)」或NSF/ANSI 457(光電元件的永續領導標準)等門檻,使消費者在選購PV模組時可以辨識產品的可回收級別。歐洲生態設計指令(European ecodesign directive)是EU制定的另一種強制業者走向循環設計的法規。
透過研究發現,若從太陽能的回收現況看來,再生能源雖然被稱為綠色能源,但其優勢來自於發電時的低碳排,「綠色」與永續性(sustainability)、可回收性(recyclability)以及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等概念 #不能畫上等號,要建立能源產業的循環與永續,綠能仍有一段長路要走。
順便推薦最近一本書《稀有金屬戰爭》,可以拿藝fun券去買。
▋參考資料:
https://reurl.cc/KkV01n
https://reurl.cc/V6yM6N
產業的循環經濟 在 蔡武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國民黨提名前鎮小港區市議員候選人蔡武宏,於(27)日大清早前往市選委會,完成候選人登記,正式取得候選人資格。隨後,蔡武宏登上吉普車,以車隊冒雨繞行前鎮小港街道拜票,許多鄉親朋友看到蔡武宏無畏風雨的奮戰精神,紛紛揮手比讚,為他加油打氣。
蔡武宏對這次選舉展現強烈的企圖心,提出一份以「高雄拼經濟」為主軸的紮實政見,包括重啟「高雄港自由經濟特區」、推動兼顧環保與產業的循環經濟新模式、建構完整的招商機制及策略、大力爭取陸客前來觀光…等重要主張。蔡武宏表示,不久前張善政前行政院長親口告訴他,如果當年馬英九在任上推動的「高雄港自由經濟區」不是受到民進黨的惡意阻撓,現在前鎮小港的經濟產業應該會非常興旺。因此,蔡武宏決定把重啟高雄港自由經濟特區作為重要政見,把對的事做到底,就能造福鄉親。
除了拼經濟之外,蔡武宏也關注空污、長照、公托等議題,結合競選推動「社區玉蘭花運動」,提倡「送人鲜花、手留餘香」的社區關懷精神,打造美麗、溫馨、幸福家園。此外,在「點亮鎮港」方面,蔡武宏的重要主張包括:推動新草衙、籬仔內、崗山仔等舊部落都市更新,爭取違建就地讓售優惠,嘉惠地方;督促市府加速與當居民共同研擬、完成大林蒲遷村計劃;主張增建停車場、增設汽機車停車位,改善停車問題;捍衛小港機埸鄰近居民的噪音回饋權益。
這次前鎮小港區市議員競爭空前激烈,是公認的超級戰區。政情行家評估,因民進黨執政大失民心,大環境對藍營有利,國民黨很有機會在前鎮小港攻下三席以上。而蔡武宏訴求「壯大國民黨」,強力主張全盤檢討年改政策、平反軍公教警消的權益和尊嚴,加上配合黨中央在三項公投連署表現十分亮眼,又是第一個以具體行動力挺韓國瑜。這些表現都深獲藍營基層的認同支持,因此市井間認為蔡武宏最有機會為國民黨拿下第三席。
蔡武宏FB: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342287205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a09NzM-aQ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