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男孩到大男孩的最大變化,就是從「直接大哭」變成不輕易掉淚】
【長大的男孩終於願意走向我的臂彎~好好哭泣】
前一陣子,面臨挫折的小子之一、之二在深夜時敲了我的房門,說想要跟媽媽我講一些事,
我睡眼矇矓地打開房門,小子便叨叨絮絮,沒多久,竟哭倒在我懷裡,我一時之間湧上非常複雜的情緒。
是驚,是憂,但說實在的,也有很多的寬慰。
其中有個最奇怪的感覺是:哇,小子們溫熱的淚水竟是如此陌生啊!
將近十多年有了吧,我怎麼也想不太起來三小子的哭哭臉了!
曾何幾時,這幾隻幼時「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大內高手早已不練武功,甚少掉淚。
反倒是我,早已淪為全家最會哭的人。
被臭男生激怒到極點時當然是潸然不止,「3+1無感男生」卻呆頭楞腦一旁涼快;
看電影時,我的淚珠一滴接一滴無可自拔,攪亂「男生宿舍」裡一貫的理性氛圍;
當幸福感湧至極致,我更按耐不住地眼眶泛紅,淚水的鹹澀轉成神馳的甘味。
我找得到太多理由、太多情境流下悲苦的淚、欣喜的淚、同情的淚,感動的淚。
淚水釋盡時,靈魂在寸步難行中獲得了釋放,靈性在悲天憫人的更深處滋長;淚水是療癒的神藥,是潤澤的聖水。
然而,曾經哭起來能驚天地泣鬼神,任我威脅兼利誘也莫可奈何的三枚重磅炸彈,怎麼現在一個一個都難以引爆?
忘卻「淚水」這上天恩賜的聖物與武器?
「為什麼現在都不哭了?」我問其中曾經淚腺最發達、卻也轉變最劇烈的小子。
「男生哭什麼?要哭也要躲到棉被裡哭!」小子理所當然地回答。
原來咱家小子們慢慢長大之後,也難逃所有僵化固執男人的想法:男兒有淚不輕彈!
不僅不流淚,我也發現,三小子不太常談到自己的悲傷、憂愁、挫折,
我唯一能判斷的,就是他們的沉默無語、黯然的表情,以及如洩氣皮球的肢體語言,然後揣測他們大概遇到了難題。
然而,他們似乎也不太樂於別人插手。
從小男孩到大男孩的最大變化之一,就是從「直接就大哭起來,而且比女生哭得更慘烈」變成不再輕易掉淚,或者不再輕易的在別人面前掉淚,
這正是因為隨著長大,他們發現男孩在真實的世界裡掉淚會被別人恥笑,於是就收斂起傷心的淚水,更不可能隨便張揚自己被感動的「明證」。
而當男孩不再掉淚,是不是就表示他從自己的根本問題跳開,並不打算真正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男孩子表現情緒的方式確實與女孩大異其趣。
不論小女孩、大女孩、少女、熟女,女性在任何年紀情緒震盪,幾乎都會出於本能的四處尋找「垃圾桶」傾倒苦水,直到自己心情舒坦平復,
然而「打開自己的心房」卻是男孩們普遍感到困難的習題。
男孩處理自己情緒的典型模式有:忽略感覺、拒絕表達、自我隔絕;
而激進的方式則有:肢體發洩、破壞物品、攻擊別人。
但最不會選擇的方式就是好好地把來龍去脈訴說一遍,更遑論表達自己內心複雜的感受。
男孩善於解析具體有形的物體,但卻很難體察看不到、摸不著的「心情」,
或許他們感到不舒坦,但覺察與分辨自己的心情,就像是刁鑽考題一般,令他們傷神。
於是,個性溫和的男孩寧可選擇逃避自己的感覺,避談任何細節,或者躲到自己隔絕的空間裡,悶不吭聲,
或者故作瀟灑,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極力把自己抽離事件,逃開情境。
個性激烈的男孩則藉由摸得著、掌握得到的人或物品來發洩情緒,以粗暴的肢體動作、凶惡的眼神,再配上洩憤式的惡言惡語,把壞情緒轉移出去。
畢竟轉向內心去感受自己的心緒實在費神。
因此,不少媽媽向我抱怨她家的小野獸一發起脾氣,就亂丟玩具,用頭撞牆、捶胸頓足;
大一點的男孩則打沙袋、踢牆、掀桌子、找人打架、霸凌弱小;
即使已經長大,卻仍然無法使用精確的言語,好好說明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心情低落。
有的媽媽甚至看到兒子發怒,還會連忙躲到一旁,因為兒子踢牆甩門,失控到連媽媽都不放過。
然而,倘若負面的情緒沒有被處理掉,反而會以不健康的形式呈現:
上課不專心、破壞公物、騷擾別人、說話無禮、行為脫序;
而到了情緒高張衝動的青春期,倘若仍然以掩飾、忽略的方式來處理低落的情緒,則很可能轉移以藥癮、酒癮、混亂的性關係作為情緒的出口,甚至傷害別人或殘害自己。
根據統計,大約九十五%的少年殺人犯都是男孩,在十個煙毒少年犯中,有九個是男孩。
更令人憂心的是,青少年試圖自殺者當中,成功者大部份都是男孩,自殺已成為青少年男孩第二大死因,
十五歲男孩的自殺率竟比女生多出七倍。
這些恐怖的數據顯示,比起叨叨絮絮不斷抱怨訴苦的女孩,不會表達、不願表達的「不傷心男孩」才是真正苦不堪言、痛不欲生的弱者。
不論逃避感覺或是轉嫁怒氣,都是不健全的情感表達方法,因為情感的表達原則是:
不能傷害自己,也不能傷害別人的身體與財物。
不過,很不幸的,長此以往,人們對於男孩情感的表達也侷限在錯誤的認知裡,多半認為「男孩子都是這樣表達怒氣」,沒必要大驚小怪。
對於男孩欺負弱小的弟弟妹妹或鄰居同學,也可能扭曲為「陽剛男子氣概」的表現,因而忽略了在關鍵時刻去幫助男孩認識自我的情緒,與健康的紓解方式。
很多父母的態度也不樂於看到男孩哭泣,甚至不免疑惑起自家男孩少了點骨氣!
其實,男孩非常容易偵測到這一點,因為多數男孩非常在乎自己看起來是否堅強,最怕被別人批評「娘氣」,正像每個女孩都在乎自己看起來漂不漂亮,討不討人喜歡。
比如,我家三小子從中年級開始就拒絕穿紅色外套,拒絕使用粉紅色物品,拒絕與有雷斯花邊的物品有瓜葛,因為心靈深處就是害怕與「女性化」有任何牽扯,
於是,「哭」這個被定罪為很「娘」的動詞就此從他們的生活中隱退,渾然不覺的,我已想不太起來他們哭泣的表情。
當我意識到這樣的轉變,我必須提醒自己要反其道而行,讓三個收起「哭」功的「武裝」分子不要以自己珍貴的「淚水」為恥,
引導他們真實接觸自己的悲傷,習慣自然的表達情緒,把哭泣當成正常的身心反應;
同時,男孩也能學習柔軟自己的身段,在承受不住時,願意大方接受別人真誠的撫慰與關懷。
孩子在心理渾沌不安的時刻,確實需要他人的傾聽、安慰與指教,尤其是自己的父母,確實是幫助他們從磨難中復原的最大支柱。
因此,我們要設法讓男孩不害怕表達傷心,甚至哭泣,讓他們從釋放情緒與獲得慰藉中理解到:
人們展現憂傷並不丟臉,心情可以低落但不表示從此一蹶不振;
掌握到自己的憂傷,但不代表就一定會焦慮緊張,而是真正面對問題,在同理與支持中,得到激勵,想出對策,重新屹立,這才是處理憂傷的健康模式。
另一方面,在生理上,男孩的痛覺觸覺較為遲鈍,自己覺得不痛不癢,當然就無法進一步理解粗暴的行動對別人會造成深重的傷害。
對於心裡的感受亦是如此,對於轉向自己的內心去察覺自我,男孩確實不及女孩靈敏,更缺乏興趣,
因為無法精確、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歡喜傷悲;相對的,對於別人的喜怒哀樂,便無法有對等的感受力。
要調教出一個健康表達情緒、體貼別人的好男孩,勢必要從引導他認識自己的情緒變化,增強自我覺察力做起,
懂得表達情感,再將自我的感受投射到別人身上,才可能進一步培養出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觀照別人需要的貼心男孩!
當大男孩毫不隱瞞地在我面前哭泣、並願意試著整理自己的思緒,好好坐下來、試著用愈來愈豐富的詞彙描述自己糟糕的情緒時,
我知道,他的自覺能力與同理能力也正在滋長!
【延伸閱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7768?sloc=main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魔術師何煒麟(Keanu)現年25歲,表演魔術時全神貫注,鏡頭後卻十分好動,是個大男孩,原來他在6歲時確診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過動並非洪水猛獸,而是天賦之才,Keanu視它為一份禮物,坦言感激有ADHD,造就今日的他。 歐陽醫生認為家長不應把ADHD當作精神病,更不應標籤子女為懶惰...
甩 甩 大男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終於看了《男排女將》,結果出乎意料。
先岔開一筆:稍後在Sportsoho雜誌三月號打算介紹希臘才女跑手Alexi Pappas新出版的自傳《Bravey》。
此姝長大於美國,Dartmouth College主修英文及創意寫作。代表希臘出戰過2016里約奧運一萬公尺,轉戰馬拉松也能跑出2:34:36。她更為人所知的另一身份,是導演及演員。所以在拜讀其自傳之餘,我也看了她早前擔任女主角的《Olympic Dream》。
以Papps這樣的背景,我對其電影自然有一定期望。可惜,看罷卻發現戲真的不怎麼樣,遠不如其自傳細膩動人。八成時間講感情線,根本是平白浪費了Pappas精英運動員的背景,以及在平昌冬奧選手村拍攝的良機。
論體育上的價值,這戲還不及香港土炮製作《男排女將》。
老實說,《男排女將》本來都是應家中某人意願才隨便陪看。豈料未幾已看進去,雖未至於欲罷不能,但也不難分幾天煲完。
這類土炮青春劇,在警匪醫生題材泛濫之中本已成為清流。難能可貴的是,它對排球知識、本地排球賽制等不無闡釋。若你對排球認識如一張白紙的話,看完此劇則會變得有點基本認識。
更意外的是,以Stephy及Mirror成員為骨幹的劇,感情線竟然點到即止,反而更多篇幅是刻畫「現實VS理想」的無奈。當然,它不是沒有瑕疵,有些情節固然顯得略見誇張。但至少沒有卡通式的甚麼「鬼影變幻球」或是一下扣殺把地面擊出一個深坑,我收貨了。
還有,不得不說,麻甩中坑如我,本來覺得Mirror MK不已,看完《男排女將》也漸漸有所改觀,覺得這群大男孩不失純真可親。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甩 甩 大男孩 在 Amykaku 愛咪碎碎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瑞穗天合國際觀光酒店
猶豫著要不要回家再用電腦打住宿文
感覺會忙著收行李、罵小孩之類
還是趁著歸途空閑時加減打一些
十月初看著寒假的滑雪假期因疫情而泡湯
說短不短的四週除了營隊跟在家混之外
也要排個小旅行放風才不算虛度
既然要玩就跑快一點,避開年假人潮
所以在結業式這天成行上路
行程交給司機兼導遊的弟弟來排
台北開車出發,經蘇花改直奔花蓮市區
入住一夜後再往南直奔瑞穗天合
是近日熱門的親子度假飯店
官網上預約三大兩小可入住的城堡溫馨家庭房
一泊二食的全包價是18480
晚餐及隔天早餐都在城堡區一樓的芳泉百匯
晚餐有17:20及19:30兩個時段
因為小孩決定要先玩水再玩卡丁車
所以預約了較早的時段用餐
三點半抵達飯店辦理入住手續
換好泳衣/褲就直奔金色水樂園
這裡從室外到室內號稱有108池
有常溫的標準泳池、有溫泉水療區
還有戶外的兒童戲水區及定時開放的滑水道
本來是為了四點開放的室內滑水道而來
玩了一趟卻被小孩嫌不夠刺激(ー ー;)
整體來說是各年齡層都能得到樂趣的水樂園
想求個清淨也可到樓上的裸湯SPA區
是比較西式的設施規劃?
裸湯SPA的沖洗區是有隔間的淋浴區
而不是開放式的日式大浴場
沖澡後前往浴場還要走一小段
不拿大浴巾擦乾身體就是把地板弄溼(ー ー;)
水樂園的碎念到此為止
其實房間也有石造的溫泉池
不用休閒中心走一趟,房內泡也舒適
17:20吃晚餐
城堡區一樓的芳泉百匯排隊入場
量體溫後報房號讓服務生帶位入座
雖然已經不期不待,但還是受到傷害了XD
只有甜點麵包區的表現夠水準
麵包棒人手一隻,冰淇淋有哈跟莫兩牌
磅蛋糕跟芒果奶酪也好吃
熱食區只有現煮的切仔麵符合期望
其他菜的味道跟賣相有落差
生魚片退冰過頭先扣分
結論是有吃飽就好,不要多吃為難自己
無論大的小的都迫不急待的結束晚餐
餐後我們直奔親子別墅區B1的跑跑甩尾車
這裡有不輸專業卡丁車場的室內跑道
一次七台車上場飆速,還蠻過癮的
入住期間孩子們共玩了八趟,太歡樂了!
等待時也有太鼓達人、彈琴高手
斧頭飛鏢等遊戲打發時間
開完卡丁車後路過一樓的賣場買零食牛奶
宵夜時間必須,還好有自備酒食聊以慰藉
吃飽喝足後在房內泡湯後暖暖好眠~
第二天的早餐是老地方所以不抱期待
一樣是有吃飽就好,小孩直奔賽車場
媽媽回房整理行李後才去陪公子開車
事後問小孩入住瑞穗天合期間有無遺憾的事
居然是因為天候不佳而無法進行的戶外活動
有賽車玩的話,你們也不會去打球啊⋯⋯
對於精力旺盛的大男孩來說
瑞穗天合是可以玩上一整天都不無聊的天堂
希望他們的硬體設施及服務品質都能維持
當然美中不足的餐飲可以提升的話
無疑是花東親子旅遊的好住處
#愛咪碎碎唸
#花蓮親子旅
#愛咪遊記
甩 甩 大男孩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魔術師何煒麟(Keanu)現年25歲,表演魔術時全神貫注,鏡頭後卻十分好動,是個大男孩,原來他在6歲時確診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過動並非洪水猛獸,而是天賦之才,Keanu視它為一份禮物,坦言感激有ADHD,造就今日的他。
歐陽醫生認為家長不應把ADHD當作精神病,更不應標籤子女為懶惰、無用及不聽話,他指:「其實這些標籤效應,才是最讓人害怕的事。」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香港職人】手袋神醫甩皮甩骨都救翻生 改短皮帶收$700:世上無嘢整唔到!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JlYWNeg5Vxw)
【採耳師】25歲港女採耳師棄教職赴台灣讀採耳課程 記者實試:「第一次清晒耳屎的感覺,好爽」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8uvIzhfy3hI)
【重案解密】前G4長七洪立明任李澤楷「小小超」保鑣逾十年 暗戰張子強 :隨時冇命收工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BNL8NP5-H4)
【6億身家奉獻徐濠縈】Eason停工侍妻女 幫阿徐抹鼻做跑腿 疫市賺少半億(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EYsm9v8VSvc)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再現幕前零走樣】鄧上文生3個囝囝未夠數 計劃領養變六口之家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umTq9XNR6sA)
【頭條動新聞】Ep.4 林鄭月娥一個星期被放棄兩次有咩感受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TulvTCk2ZQ4)
#ADHD #專注力失調 #過度活躍症 #魔術師 #醫生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甩 甩 大男孩 在 麻甩重工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麻甩重工》由香港幾位大男孩組成,活在社會要求我們成長,但內心不想長大的階段。頻道會定時為大家介紹各種不同方向的產品,同大家玩唔同元素嘅「男人玩具」,令到大家銀包可以減低負擔。
甩 甩 大男孩 在 麻甩重工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麻甩重工》由香港幾位大男孩組成,活在社會要求我們成長,但內心不想長大的階段。頻道會定時為大家介紹各種不同方向的產品,同大家玩唔同元素嘅「男人玩具」,令到大家銀包可以減低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