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有少量存貨】
*接受八達通、HSBC PayMe、現金支付,補貼營運開支
感謝大家支持,部分產品已經售罄,黑色「閒置中」Tee(未知能否重印)、白色Fact-checked Tee、白底綠字「搞乜郊野」Tee、灰/白/深藍色田野考察Tee 現尚有少存貨(只剩下S/M)。原價$150,特價每件$120。
■ 最新上市書籍:
《為何你買不起房子》作者:約書.萊恩—柯林斯(Josh Ryan-Collins) $88 (月捐者優惠價:$58)
簡介:https://typesetter.hk/2021/07/07/home/
■ 已全部售罄:
-2016年出版嘅「棕跡」已經正式絕版(大家或可在書店踫運氣)
-「香港地小人多」Totebag (黃色及紅藍色),趕印第二批中
■ 尚餘少量存貨出版書籍:
-《不是土地供應:香港土地問題的迷思與真象》本土研究社 $58
-《檔案管理全攻略 創立及管理一個小型歷史檔案館》 朱福強 特價$150 (原價$16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公園地景百年流轉:都市計畫下的臺北,邁向現代文明的常民生活史」介紹 訪問:張瑞芳 副總編輯 內容簡介: 一座城市,總少不了公園 都市叢林中的唯一綠地,誕生於台灣不過120多年 ●1932年一張市區計畫圖,揭開臺北邁向現代化之路 ●從圓山公園開始,追索17...
田野考察 在 香港探古 Hong Kong Heritage Explorati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50 -1955 港大建築系第一屆畢業生
我們上一篇文章提及過高級職員宿舍是香港大學建築學系創系教授Raymond Gordon Brown及Chau & Lee所設計。布朗教授於1950年獲委任為建築系院長,將現代建築風格引入香港大學之餘,也訓練出第一批本港出產建築師。當時現代主義建築風潮席捲全球,而戰後香港人口急速上升,面對二戰後的頹垣敗瓦,急需大量新建設,現代主義建築正好提供了解決方案,而社會亦急需一批人才投入建設。
布朗教授可說是桃李滿門,1955年首屆建築系畢業生包括王澤生及伍振民(創立王伍建築工程師事務所,後來歐陽昭加入組成王伍歐陽建築工程師事務所,其後伍振民退出,改為現今的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廖本懷(香港首個華人政務司,房屋司)、其後亦有李景勳(創立同名建築師樓)及吳煜民等。為戰後香港城市發展貢獻良多。班上超過半數是中國及香港華人,其餘學生來自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印尼、台灣、葡國,十分國際化。
布朗教授和這批港產初代建築師的早年作品均已有六七十年歴史,不少面臨拆卸重建,包括布朗教授的高級職員宿舍,快將被重建的觀塘賽馬會診所便是王伍的作品。而廖本懷設計的老牌屋邨有和樂邨、福來邨、華富邨等等,當中華富邨亦被規劃於2027年重建。
創系理念
根據布朗教授創系時的筆記,他不認為香港建築系只是歐美學校的影子,亦需要吸收當地的知識去為當地人建設。他甚至聘請了一名風水師教學。學生最重要的質素是sensitivity and imagination,logical thinking,technical sense,administrative ability and power of self-expression。而Far East Builder亦收錄了一些一年班學生的畫作。
在香港的時光,布朗教授及瑞典藉教師不時帶領學生往田野考察(field trip),包括大嶼山寶蓮寺,澳門教堂等等。凌晨時份探望在設計室(studio)埋頭苦幹的學生並提供設計意見,更招待學生們一起享用早餐。據說對學費不足的學生亦樂意慷慨解囊。期間設計了香港大學多幢建築物及在學生廖本懷、Gus da Roza、王澤生的協助下設計了香港大會堂。
直到1957年,由於香港大學開始禁止教師同時私人執業,布朗教授不滿而辭職,並離開了香港大學和香港。建築系上下於沙田大酒店設宴送別布朗教授。隨後他亦去過其他學校任教,很可惜布朗教授最後於英國1962年逝世。
參考書籍:
<熱戀建築>
<筆生建築>
田野考察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本研辦公室 都有嘢賣架】
雖然本研開放日順延(擇緊吉日!),但其實日常有研究員同義工係度嘅時間,我哋都歡迎大家上來參觀同買嘢。等等先,原來本研社都竟然有實體商舖?
其實我哋一直以來都低調咁賣緊我哋出版嘅書、寄賣/義賣書籍、Tote Bag 同 Tee,補貼日常開支,同時希望將我哋嘅研究成果傳得更廣更遠。
搬咗新office 後,我哋終於有位置闢設shopping corner,歡迎大家上來現場選購,支持本研社工作。部分自家出版書籍係市面已經斷市,上來本研辦公室現場買,部分仲有折扣。
▌收款方式為:現金、八達通、PayPal、FPS及HSBC PayMe。
▌研究出版類
🏗️【已絕版】《不是土地供應:香港土地問題的迷思與真象》 2013年 出版 正價$58
詳情 https://bit.ly/36fI4tY
🏘️ 《供不得其所:香港長遠房屋策略新視野》2015年 出版 原價 $88 現場特價 $70
詳情 https://bit.ly/3hAAwqL
🥬《水耕透視:香港水耕產業初探》2015年出版 正價$68
詳情 https://bit.ly/2UjXWc2
🚜《棕跡:香港棕土政策研究報告》 2016年出版 原價 $88 現場特價 $70
詳情 https://bit.ly/3xiXjhw
📚 另外10餘份未有出版成書嘅研究報告,全部網上免費download,歡迎廣傳:https://liber-research.com/report-archives/ ,另外現場亦有少量精美印刷印本發售(自由定價)
▌寄賣書籍
🏛️義賣:《檔案管理全攻略--創立及管理一個小型歷史檔案館》前檔案處處長 朱福強 著
詳情 https://www.facebook.com/localresearch/posts/2584550481641009/
⛰️【已絕版】《行山》線裝詩集 陳錦偉著 $100
詳情 https://zihua.org.hk/magazine/issue-39/article/canto-marine-debris/
▌Totebag/Tee (S/M/L,個別款式尚有少量XS/XL) 原價 $150 現場特價 $120
👕閒置中Tee (黑)
👕#Factchecked Tee (白)
👕搞乜郊野Tee (白)
👕田野考察Tee (灰)
歡迎大家平日下午至晚上到本研社工作室選購~
▌地址:九龍佐敦吳松街191號突破中心7樓
研究自主 月捐撐起最新專研系列: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田野考察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公園地景百年流轉:都市計畫下的臺北,邁向現代文明的常民生活史」介紹
訪問:張瑞芳 副總編輯
內容簡介:
一座城市,總少不了公園
都市叢林中的唯一綠地,誕生於台灣不過120多年
●1932年一張市區計畫圖,揭開臺北邁向現代化之路
●從圓山公園開始,追索17座公園的百年歷史變遷
●溜狗、運動、漫步、沉思之餘,那些你需要知道的公園知識
◇為什麼臺灣會有公園?
大安森林公園、二二八和平公園、植物園,這些熟悉的城市綠地,都是起自於二十世紀初臺北都市計畫的成果。當時日本政府意圖將臺灣帶向現代化的道路。隨「星期制度」出現,大眾交通系統發展,時間與空間的雙重變革,開啟臺灣人的休閒風氣。公園成了大眾的休憩場所,並兼負保健、防災等重要功能。1932年都市計畫中規劃了17座公園。
日治時期,政府還拆除了臺北城牆,鋪設有美麗行道樹和安全島的三線道路,現今愛國東路、中山南路、忠孝西路、中華路等三線道,是臺北車水馬龍的街道,但是當年卻因人煙稀少成為情侶約會好所在,臺語老歌〈月夜愁〉說的就是這道路上發生的故事;而現在時興的路跑,在當時的三線道就舉行過了呢!
◇公園深入日常,休閒中有濃濃的「政治」味
公園和許多現代化設施一樣,都是日本政府「二手移植」的成果。將歐美公園的音樂亭、噴泉造景與西方的博物館、博覽會、動物園等空間「再現」於公園內,民眾可以在精心塑造的空間中,接受文明洗禮,體驗前所未有的新鮮事,例如棒球比賽、相撲比賽、音樂表演等,當時《臺灣日日新報》還會刊登音樂會曲目。
此外,圓山公園中的臺灣神社與植物園內建功神社的祭典儀式,還有公園內的收音機體操,都是讓民眾在享受休憩活動之餘,強化愛國意識、健身保國的思維,也是「教化」國民的有效方式。
◇隨歷史變遷的公園命運交響曲
17座公園百年來的命運各不相同,有些因戰爭工程停擺,有的存續至今,如二二八和平公園。戰後有些被當成居民聚落、眷村用地、國防軍事基地等,有些甚至直接改變用途放棄建設公園。
不久前因圓山文化遺址產生爭議的圓山自然景觀公園,戰時將運動場改建為軍醫院,戰後曾供美軍顧問團使用,後改建為中山足球場,在2010年又成為花博用地,其中經歷的土地轉移過程宛如臺灣現代史的縮影。
◇體檢台北公園,我們還可以這麼做
本書透過實地田野考察與資料蒐集,一一重現17座公園的歷史與現況。作者為地理與歷史雙學科背景,引領讀者翻閱百年來的地圖、都市計畫圖、報刊、文獻、明信片、照片,讓我們能對臺北公園的地景風貌與歷史脈絡有更多認識。更深入全面檢視臺北公園建設的問題,如圓山公園的考古遺址問題,防災公園可以怎麼做?本書特闢專欄以日本公園與紐約案例提出建議,期待臺北的公園可以乘載更多文化歷史外,還能發揮其實用價值。
作者簡介:林芬郁
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
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兼任助理教授。
潛心研究臺灣文史、關懷文化資產保存,文章散見於《地理研究》、《臺灣文獻》、《臺北文獻》、《臺灣民俗藝術彙刊》等學術期刊,與《原住民族文獻》、《鐵道情報》、《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等。
著有《臺灣文化藏寶圖》一書,並與他人合著《沒有電視的年代—阿公阿嬤的生活娛樂史》、《看見師大校園》、《城市前世到今生:臺北考現學》、《臺灣地名辭書 卷二十二臺北市》、《北投區志》等書。
出版社粉絲頁: 貓頭鷹書房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田野考察 在 田野調查兵團 的推薦與評價
田野 調查兵團. 334 likes. 田野自古以來便深深魅惑著我們,無數先人前仆後繼,有人被吞噬也有人成功征服。西元2021年海馬迴組成田野調查兵團,由八位隊長帶領出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