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流斗霸》 導演的話 ════ #泰雅族大豹社謎團
⠀
高俊宏導演 : 「環繞大豹溪周遭的山野稜線,存在著大量的夯土、凹槽,壕溝與石砌的碉堡土裡面,埋有玻璃、酒瓶、刺鐵網的碎片,以及用來「#防蕃」的高壓電設備,這些破碎的地景遺跡與遺物,如同神秘的史前遺址一般,或者像一面摔破的帝國之鏡,密碼一般散落在,濃密的北臺灣森林裡。這是日本殖民初期,大豹社事件所殘存的隘勇線遺址。
⠀
泰雅語「#拉流斗霸」(llyong Topa),是漢文「#大豹溪共同體」的意思。百年前新北市三峽的大豹溪流域,泰雅族的大豹社生活在此。1903年到1907年,日本以國家的力量,推動隘勇線前進的策略,侵入了「拉流斗霸」,文獻以「滅亡」二字記載了當時的大豹社。
⠀
本片以半自傳式的角度,敘述近幾年來,個人在大豹溪的山野間上百次的山林踏查,尋找長達一百多公里,失落已久的大豹社事件隘勇線遺址。並且因為找遺址的緣故,意外地發現了大豹社事件倖存的「餘族」,走入他們在遙遠山區的部落。最後,回到當代樂園化、遊憩區化的大豹溪,見證山林濫墾、怪力亂神的現象。」
⠀
⠀
⠀
⠀
【#拉流斗霸】𝐋𝐥𝐲𝐨𝐧𝐠 𝐓𝐨𝐩𝐚
🈶公視+免費線上看👉👉 https://lihi1.cc/vlqhP (9/30-10/7)
📺公視13 台┃9/30 (四) 22:00┃紀錄觀點
🎬導演:高俊宏
⠀
⠀
📣 #贈書活動 📣
📕 抽導演的書 📕《拉流斗霸:尋找大豹社事件隘勇線與餘族》
👉👉https://reurl.cc/DZyXqR
▃▃▃▃▃▃▃▃▃▃▃▃▃▃▃⠀
⠀
▎【TIDF專訪】《拉流斗霸》導演高俊宏:
以漢人之姿,探詢山林與原住民族歷史記憶
https://reurl.cc/431qyV
⠀
⠀
#比霧社事件更早
#原住民滅社事件
#導演入山百回
#尋找大豹社事件隘勇線與餘族
#泰雅族 #台灣 #歷史 #志繼部落 #獅子頭山
#部落 #戰爭 #遺跡 #田野調查 #樟腦
┃節目資訊┃http://viewpoint.pts.org.tw/
┃#紀錄觀點┃ 首播 周四晚間十點 ┃重播 周五凌晨01:02
╔═══════════════╗
►設 紀錄觀點 為最愛!不再錯過好電影!
╚═══════════════╝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什麼意思,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集真的不是業配 我們也真的沒有要進軍抖音^_^ 就看誰能找到我的抖音號 :p 只有一個讚的影片... 快點追蹤我😤: 謙IG📸https://www.instagram.com/da_chien_huang/ 儒IG📸https://www.instagram.com/peng_yan_ru...
「田野調查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田野調查意思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田野調查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田野調查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田野調查意思 在 什麼意思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田野調查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田野調查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田野調查意思 在 [情報] 田野調查及特殊調查官網說明- 看板PokemonGO 的評價
- 關於田野調查意思 在 精靈寶可夢社團Pokemon GO | 田野調查到底能《暫存》 的評價
- 關於田野調查意思 在 田野調查是什麼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田野調查意思 在 田野調查是什麼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田野調查意思 在 田野調查是什麼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田野調查意思 在 南關社大田野調查課程指導挖掘地方歷史-新永安新聞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田野調查意思 在 學術倫理解答,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台灣學術倫理教育 ... 的評價
田野調查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是 公益讀書會版主 Hugo 在 Line 群組所分享的一本書【真相製造】,作者為了推廣這本書錄製了 Podcast, 我早上聽了2 集覺得頗有意思,當戰爭已經可以藉由假新聞來操弄,那我們是否已經養成判斷新聞真假的能力呢?舉一個大家不久前才被操弄的實例,多少人在【安屎之亂】那一役中參與了搶購衛生紙的行列?又有多少人因為封城假消息而屯了滿坑滿谷的罐頭和泡麵?
作者用他記者的身份訪問了不少人,追查了很多內幕,也才了解到為什麼有青少年會因為社群媒體的假消息而加入ISIS聖戰士的行列,感覺這會是本很有趣又恐怖的書,如果你跟我一樣最近沒太多時間閱讀,那聽聽作者的 Podcast 也會覺得有收穫,分享給大家
田野調查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千個走入戶外的理由:基督教篇】
承認吧!在一個講究務實與物質的社會裡面,大眾或許還可以接受觀光旅遊跟露營,但稍稍帶著點風險的戶外活動就不太OK了。當我們想要出走,「不事生產」的標籤可能就在轉角等著我們~ 😅😅
說起約翰‧繆爾(John Muir)這個百年以前的蘇格蘭裔美國人,如今我們大多只約略記得他是國家公園之父,也是古早年代的環運領袖,但你知道他同時也是一位博物學者兼「山癌」末期患者嗎? (※ 與其說是山癌不如說是荒野癌就是了 )
他病重的程度,已經到了不往野外跑就渾身不對勁的地步,餐風露宿、冒險犯難對他而言,才是人生的真諦!要說是誰塑造了美國的環保運動和戶外文化,這位大鬍子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的書中就有提及,繆爾努力提倡的荒野保護理念,其實也在戰後美援時期溶入了臺灣國家公園的核心精神之中。
.
在繆爾29歲的時候,歷經一場幾乎奪走他右眼視力的工安意外,不得不讓他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最後,他決定要忠於自己的夢想,展開一場以探索和植物研究為主題的大冒險。
日後他回憶這段經歷時,就說:「這次的打擊將我趕到了芬芳的原野之上。有時候,神為了教導我們,就會讓我們無比貼近死亡。」
於是他徒步從肯達基州走到了佛羅里達州,大約1,600公里的距離(約徒步環島一圈半)。任性且自信的繆爾沒有任何既定的行程規劃,就只是設定了往南的大方向,然後盡量選擇在野地中行動而已。說走就走,可真是瀟灑!
這一路上留下的事蹟有:遇上持槍強盜時保持鎮定,全身而退(因為他看起來很窮)、假裝自己有槍嚇退兇徒、在荒煙漫草的墓園中露宿、因為身上沒錢餓肚子到眼冒金星 … 說真的,獨自在南北戰爭剛結束沒多久之後的南方徒步旅行超級硬派的啊 ... 先來個RESPECT.
身為一個將靈魂獻給荒野的男子,繆爾也碰過不少的質疑者,尤其是嚴以律已、務實至上的新教徒。行經田納西州鄉間的時候,他為了找尋過夜的地點,在小鎮裡面逐戶敲門問能否借宿一晚,結果恰巧在最後一戶碰上了願意接納他的一對夫妻,丈夫是一位虔誠的鐵匠。
.
.
.
晚餐時分,這位鐵匠在禱告之後注視著餐桌另一端的繆爾,開始了以下的對談:
「年輕人,你來這裡幹嘛?」
「找植物。」
「植物?什麼種類的植物?」
「喔,所有種類的植物;花、草、樹、苔癬、蕨類 … 我幾乎對所有會生長的東西都有興趣。」
「好吧,年輕人,你意思是政府並沒有僱用你來做這些事囉?」
「對,我就是自己的雇主。我喜愛所有的植物,我南下是希望能認識越多植物越好。」
(鐵匠內心OS:遊手好閒、不事生產的年輕人!😠😠)
「你看起來是個意志堅強的人。與其在鄉間遊蕩拈花惹草,你肯定可以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現在大環境不好,所有人都必須要認真幹活才行。摘花不管放在什麼時候都不像是一個男人該做的事。」
………
遇上這種氣力萬鈞的務實主義批判,別說是19世紀的繆爾了,就算是喜歡戶外的現代人也難以抵擋吧!(苦笑)但聰明伶俐、熟讀聖經的繆爾可沒有就此敗下陣來,竟然反而利用聖經來了一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
「你相信聖經,對吧?」
「當然啦!」
「嗯,你知道所羅門王(聖經故事中有名的賢王)不只意志堅強,而且大家還普遍相信他是有史以來最有智慧的人,但他卻認同研究植物的價值喔!不單是撿起它們而已,還要加以研究;你知道他還寫了一本關於植物的書,不只紀載了黎巴嫩高大的雪松,還有牆縫中生長的小東西。」
「所以囉,你看所羅門王跟你之間的差距比跟我之間的大多了。我向你保證他肯定經常跑去朱迪亞(古巴勒斯坦南部地區)的山區晃蕩,而且如果他是一個北方佬,他必定也會尋訪土地上所有的草木。再說,你難道不記得耶穌曾告訴他的門徒要『想百合花怎麼長起來』,並將他們的美麗和所羅門王的榮耀相提並論?現在,我該聽誰的話,你或是耶穌的?耶穌說:『想百合花怎麼長起來』,你說:『不要想,它不值得任何意志堅強的人去做』。」
鐵匠表示:😦😦😦
於是,啞口無言的鐵匠說他從未以這種方式看待花朵過,並重申繆爾果然是意志堅強的人,承認他拈花惹草一點問題也沒有。
.
.
.
可惡,我也被長輩唸過好幾次不要去爬山,應該多去讀「實際的書」、多去做「實際的事」 #$!@#%@,讀到這邊真是超有共鳴的 … 😂😂
但我們都知道,繆爾同時具有戶外活動愛好者和博物學家兩個身分。他熱愛潛藏於大自然中的神性與真理,所以不像大部分人純是為了休閒娛樂而走入戶外,而這也是19世紀博物學家的共通特性,即非常注重實地踏查和紀錄。
這樣的風氣也影響了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所以我們才會見到日治時期有這麼多勤跑現場的學者出沒於臺灣的山區,如鹿野忠雄、鳥居龍藏、森丑之助、伊能嘉矩、菊池米太郎、川上瀧彌等,其中亦有以斯文豪(Robert Swinhoe)為首的西方學者。有趣的是,雖然看起來都是跑現場,但裡面像伊能嘉矩這種專精於研讀和編纂文獻的學者,就會被認為是沒有真正深入田野採集標本與資料,圈內評價上也會略有差異。
戰後美援時期,來自美國的學者到臺灣調查生態,跟著原住民嚮導上山下海過倒木,另一方面也感嘆當時臺灣的教授都不願意跑現場,未來本土生態研究還有救嗎?這樣的批判,也是來自於繆爾這類博物學者的所塑造的典範。
最後,因為博物學的盛行,最早期的戶外俱樂部(相當於我們的登山社團)也會有注重科學和藝術人文的一面,但這畢竟只是一小撮人的興趣,大多數會員只是喜歡到戶外散心或是征服巔峰啦~
.
.
看到這裡還不去支持一下臺灣本土 找樹的人-Taiwan champion trees 團隊,能結合興趣跟學術真是件很酷的事情呀!!
想多認識繆爾這個傢伙,可以去看2020年出版的《我的山間初夏:國家公園之父約翰‧繆爾的啟蒙手記》,我講的故事則是來自《墨西哥灣千里徒步行》,但相關的繁中譯本不多,大家自己找找看吧!
若是要以更宏觀的方式瞭解繆爾在歷史脈絡之中的角色,則可參考一下拙作《#登一座人文的山》~ 但裡面不會講太多這種有趣故事就是了 😆
田野調查意思 在 什麼意思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集真的不是業配
我們也真的沒有要進軍抖音^_^
就看誰能找到我的抖音號 :p
只有一個讚的影片...
快點追蹤我😤:
謙IG📸https://www.instagram.com/da_chien_huang/
儒IG📸https://www.instagram.com/peng_yan_ru/
謙FB📖 https://www.facebook.com/HuangDaChien/
儒FB📖https://www.facebook.com/YenRuHateWorld/
歡迎邀請我們 ❗什麼意思❓
頻道合作信箱|負責人"Cora"
💌allblowhlhs@gmail.com
00:00 本片重點
00:29 重大消息宣布
00:54 田野調查
02:39 模仿對象
03:37 第一次拍攝抖音
04:35 成品後製
05:20 金片炸碎裂
05:41 Punch!
05:52 愛心龍捲風
06:19 文案撰寫
07:17 華麗結尾
田野調查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我拿青春換明天:八大行業職場說明書,慾海求生的人物群像」介紹
訪問作者:陶曉嫚
內容簡介:
這裡是用偏見、標籤、弱弱相殘建構階級的地下社會。
也是懷抱期待,用今天的青春預購「明天會更好」的夢想之地。
二〇一六年的冬天,
當小記者意外遇見手槍店女孩,開啟情慾的田野調查,
小姐、幹部、酒吧媽媽桑與男師,被追捧的地下偶像及性愛工作坊講師一一登入,
一場八大行業的奇幻之旅,就此上路——
■會逛華山與獨立書店的小姐:「我們身為低端人口,遲早要被現實悶死,那幹嘛不幻想到最後一刻?幻想已經是最廉價的娛樂了。」
■面對先笑貧、再笑娼的世界,幽默是按摩妹最後的武器:「你當我們是抱著魯夫成為海賊王那樣的志向,才來幹這一行的?」
■慾海浮沉多年的茶行幹部真心話:「要是尊嚴能當飯吃,需要忍這些客人這麼多年嗎?」
■供給愛與撫慰的地下偶像執著信念:「當別人連討厭你都懶的話,不就等於你一點魅力也沒有嗎?」
然而生猛嗆辣與紙醉金迷之後,只留酒醒散場了的淚。
不被正視的存在,不被理解的處境,在這裡,真心必須小心收藏,才能保護自己;
要面對命運無常與人情冷暖,只好在命理中求個安心指引;
當身心都疼痛,想離開卻沒有出路,無助以後,只能繼續沉淪……
但在地下社會如此生活的人們,依然有情感不吐不快,仍有故事等
作者簡介:陶曉嫚
生於一九八六年,台大經濟系畢業,小時候立志以文筆與畫筆描繪人生風景,長大後成為傳媒業的螺絲釘,從財金線跑到政治線,體制內生涯八年後,轉職為自由寫手與漫畫編劇。二O一八年出版第一本小說《性感槍手》(鏡文學),入選文化部出版與影視跨產業媒合會年度推薦書單。
熱愛閱讀、單車、登山與背包客式自助旅行,對好故事永遠飢腸轆轆,在鞭策自己創作的同時,與公民社會一起蜿蜒地進步。
出版社粉絲頁: 三采文化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田野調查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介紹
訪問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上一碗肉骨茶,
看見華人從外來者到成為馬來西亞人的族群困境、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馬來西亞,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熟悉從華人開始。根據統計,從馬來西亞來台灣念書的學生人數以每年1000人的人數成長。在2017年,留台的大馬學生人數突破17500人,僅次於港澳。事實上在過去50多年來,台灣是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的重鎮。他們許許多多人從我們身邊走過,而我們熟悉的歌手,從梁靜茹到黃明志,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但大多數的台灣人仍不清楚馬來西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來到台灣?為什麼他們的中文說的這麼好、甚至說台語也能通?當我們開始問這些問題,就會發現華人或許是我們理解馬來西亞的最佳引路人。
▋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故事,原來是這樣展開的……
•早在鄭和下西洋時,就帶去了第一批在馬六甲定居的華人。他們與當地人通婚生下的華人後代叫做「峇峇娘惹」。
•清末移民到馬來半島的華人很多淪為「豬仔」,也就是簽了賣身契的底層勞工。而肉骨茶,就是誕生於此時期、為華工補充勞動所需能量的原創料理。
•華人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大功臣。吉隆坡的葉亞來街、怡保的姚德勝街,都是為紀念對兩地開發有所貢獻的華人,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馬來西亞曾經是華僑的革命基地。今天位於檳城的裕榮莊,就是孫中山策劃黃花崗起義,獲得當地華僑響應且募得革命經費之地。
•馬來亞共產黨由華人為主要領導人,是最早開始追求馬來亞獨立建國的一批人。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中華人占總人口的23%。儘管華人人數龐大,馬來西亞政府對他們並不友善,不補助華人自主開辦的中學,也不承認其學歷。
本書作者黃偉雯曾在2009年於砂拉越一所華文學校「西連民眾中學」擔任校長。她在本書深入淺出地爬梳馬來西亞從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西方殖民勢力的治理、日本占領時期,直至獨立建國後經歷政治波動、東馬與西馬的整合,再走向「一個馬來西亞」(1 Malaysia)的漫漫長路。
黃偉雯透過台灣人的身影,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路線,帶領讀者從歷史、華文教育、當代社會與宗教生活以及飲食文化,認識多元種族共生共存的馬來西亞。她講述最早移居馬來半島的華人的後代峇峇娘惹,在飲食與語言上融入中華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元素,也探討清末下南洋的新客,從事苦力工作、奠定了城市的經濟發展。她看見華僑自主成立社團組織、報刊及學校,以響應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也直視反殖反帝的馬來亞共產黨對土地深層的愛以及這份愛所帶來的苦難。她亦洞悉,在馬來西亞獨立之後,馬來人掌握政治主導權,使華人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遭受不平等待遇,但華文教育維繫了族群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除此之外,曾任校長的黃偉雯也在本書提供她對馬來西亞華人學生到台灣留學的風氣的觀察,思索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交流,並從在地的生活經驗出發,品味潛藏在撈生、茶粿與海南咖啡等特色美食之中的情感與生活況味。
過去種種不僅揭露身為移民的華人在異鄉落地生根的困境,也點出華人與馬來人、印度人及原住民之間的文化角力。今天的馬來西亞,各族群之間的生活相互影響、交融,密不可分,就像加入了一匙辣死你媽裡的參巴醬,逐漸融合成一味,卻滋味無窮。今天的大馬華人必須思索的是,當一名「馬來西亞人」究竟直指什麼樣的未來。
《來去馬來西亞》是一本獻給台灣讀者的馬來西亞史,試圖以台灣人熟悉的角度來探索這個國家的多元種族、殖民歷史與文化日常,向我們揭示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奮鬥、文化傳承與創新。馬來西亞華人的過去與現在提供了我們一個熟悉的切入點,重新理解這個亦遠亦近的東南亞國家。
作者簡介:黃偉雯
曾任高中歷史老師十餘年,2015年放棄教職後展開斜槓人生,目前的身分包含有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經營管理實驗場域顧問,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擁有英語領隊執照,同時於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攻讀博士。自上個世紀末起,開始了馬來西亞田野調查的學術研究,參訪馬來西亞無數次。在當地出版了一本研究論文、寫過《詩華日報》的美食專欄、辦過簽書會,並帶過華文交流參訪團。
偉雯最特別的是曾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西連民衆中學,擔任當地第一位台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多年來累積的人脈與情感,一直覺得馬來西亞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希望可以帶著更多台灣人認識這個國度。
著有《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真實樣貌》、《個人旅行:吉隆坡》、《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等十餘本著作。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田野調查意思 在 精靈寶可夢社團Pokemon GO | 田野調查到底能《暫存》 的推薦與評價
田野調查 到底能《暫存》 幾個任務獎勵? 最近 ... 意思. 3小時. 1則回覆. Jerry Chen. · 3小時 ·. 很會跳捏. 所有 ... ... <看更多>
田野調查意思 在 田野調查是什麼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凌宇和三民所出版。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林修澈所指導周士煌的 台灣民族學的發展與意義(2021),提出田野調查是什麼關鍵因素 ... ... <看更多>
田野調查意思 在 [情報] 田野調查及特殊調查官網說明- 看板PokemonGO 的推薦與評價
新功能上線,老實說我還有些疑惑
於是到官網找了一下
這篇說明滿清楚的
提供給有需要的人
田野調查及特殊調查
為寶可夢研究做出貢獻以獲得特別獎勵
維羅博士正在尋找訓練家協助研究寶可夢的神秘世界。 透過完成調查課題,您可以為教
授的發現作出貢獻,同時為自己贏得獎勵。 調查課題可能包括捕捉寶可夢、與你的夥伴
寶可夢步行一段距離,或贏得團體戰等目標。
每完成一個課題,你都可以獲得獎勵。 調查課題越具挑戰性,獲得的獎勵就越大。 當你
完成一系列的調查課題時,你將獲得更多的獎勵。
寶可夢研究共有兩種類型: 田野調查 及 特別調查。 田野調查可以透過拜訪附近的寶可
補給站來獲得。 特殊調查則由維羅博士指導,更具挑戰性,但所獲得的獎勵也更多。
田野調查
只要在附近的寶可補給站轉動照片轉盤,就能獲得田野調查課題。 每天在同一個補給站
只能獲得一個田野調查課題。 當你獲得或課題取得進展時,你將會在螢幕的右下角收到
通知。 在地圖畫面上,點擊 調查圖示 以查看你目前的課題。
你可以獲得及同時進行最多 3 項的田野調查課題。 每當完成課題並領取獎勵後,你可以
騰出空間以獲得其他課題。 如果你發現課題太困難,你可以選擇放棄它。 只要點擊課題
角落的垃圾桶圖示即可。
當你完成更多的課題, 你可獲得用以解鎖研究成就的圖章。 只要當天完成了起碼一項田
野調查課題,你該天最多可以獲得一個圖章。 當收集 7 個圖章之後,你將達成研究成就
並獲得額外獎勵。 請注意,你不會在特殊調查獲得圖章。
提示: 你可以和朋友一起完成田野調查課題。如果你和朋友在同一天
訪問相同的寶可補給站, 你和朋友將會收到同樣的田野調查課題。
特殊調查
特殊調查與田野調查相似,但在某些方面又有所不同。 與田野調查不同,特殊調查不能
透過轉動寶可補給站而獲得。 然而,維羅博士將直接與你聯繫,請你協助特殊調查。 這
些任務將帶你進行多重旅程,以獲得重要發現。 你不能放棄特殊調查課題。
就像田野調查一樣, 訓練家在完成每項特殊調查後可獲得獎勵。 在完成一系列特殊調查
課題之後, 訓練家將獲得更佳及更具價值的獎勵,以回報他們所作出的貢獻。
由於訓練家不能重複進行特殊調查課題,
所以維羅博士將會定期提出新的課題。
https://goo.gl/n2WBBB
所以說同一個補給站當天只會出一種任務
這樣群組分享一下比較不麻煩的任務就能去接那一個了
最後的不能重複進行不曉得是什麼意思
同一個任務不能重複進行
又或者是8項完成後要等一段時間才會再有
這些就等各位實測了,晚安~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TLsSfLHLyE&t=98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7.143.24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okemonGO/M.1522443831.A.09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