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遇到有一個女生做湖水藍的光療指甲,很漂亮,來求診。我卻發現有一隻腳趾的指甲是沒有做光療的。病人『醫生,為什麼我的這個腳指甲長得這麼醜?我好幾個月都不敢做美甲!』我『你不孤獨!你不是第一個因為這樣指甲情況來看病的人!』
距離我上次指甲看起來這麼漂亮應該是結婚的時候,不過新祕也只有幫我擦上指甲油而已,我從沒做過美甲。在我粗淺對美甲的認知裡,大約分成兩種,#水晶指甲(acrylic nails)跟 #光療指甲(gel nails,又叫 #凝膠指甲)。水晶指甲是混合液態跟粉狀的丙烯酸樹脂(acrylates)來強化指甲,不需要照光(photocuring) ; 然而光療指甲是用丙烯酸酯單體(acrylate monomers)的指甲油,需要照光讓它聚合還有變硬。
指甲弄的漂亮可以讓心情好,而且整個人的質感提升,但是對指甲本身會有什麼危機呢?
#指甲變色:指甲油會讓指甲的角蛋白染色,尤其指甲油留在指甲上超過一個星期較為可能。最常見會染成紅色或黃色。
#甲床分離:指甲遠端的白色部分變多,甚至向指甲近端延伸。有時候也跟你拿尖尖的物品想要清指甲縫裡的髒東西有關。甲床分離在做水晶指甲的病人很常見,因為水晶指甲跟你的指甲黏得比你指甲跟甲床還來得緊,而且水晶指甲又會做得比較長,所以容易會甲床分離。
#角蛋白去顆粒化:指甲上會看到白色的線條或是點點,塗指甲油的時間越久對指甲越有傷害。
#接觸性皮膚炎:主要是對丙烯酸樹脂類的化合物過敏有關。最常見在指甲周圍出現像濕疹的病灶,但其實手的其他部位,像是指腹、還有臉、甚至眼皮,都有可能會出現皮疹!
#指甲磨損:這不意外吧?美甲過程中會打磨你原本的指甲,會讓遠端的指甲變薄,出現三角形或是半月型紅紅的樣子。
#偽乾癬樣指甲變化:病例大多跟做水晶指甲有關。除了甲床分離外,也會有指甲下方角質增厚,被認為跟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過敏有關。
當然其他還有 #指甲變脆、#指甲層狀分裂、#甲溝炎、#指甲發育異常、#其他感染……等。
講這麼多,但如果 #你還是很想做美甲 該怎麼辦?
1.選擇光療指甲(凝膠指甲)對指甲的傷害會比水晶指甲來的小一些。
2.光療指甲的照光選LED燈會比螢光紫外燈好。
3.千萬不要把指甲根部薄薄的那層小皮修掉!
4.不要用尖銳的物品去清指甲縫!
5.做腳指甲的美甲前24小時不要剃腿毛!因為要是你刮腿毛有小傷口,再去做腳的美甲會有感染的風險。
6.重要日子再做美甲XD
大家要記得,指甲變得不健康、不好看要找皮膚科醫生幫忙,而不是做美甲把它遮掉就算了!此外,指甲有問題也要暫停做美甲喔!
Ref :
DERMATOLOGICA SINICA 36 (2018) 218e221
J Clin Aesthet Dermatol. 2016;9(4):39-44.
Skin Appendage Disord. 2015 Sep; 1(2): 91-94.
圖片來源:取自於參考文獻
#林政賢皮膚科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原來70年前的隱形眼鏡是這樣製造的!
你知道70年前的隱形眼鏡是如何製造的嗎?當時想要戴個隱形眼鏡可不是件簡單的事,不僅需要量身打造鏡片,其過程還著實讓人瞠目結舌、膽顫心驚!令人深深體會到,想要愛美的同時也得具備不小的勇氣。
這段影片由英國百代新聞社(Pathé News)於1948年拍攝,紀錄了當時澳洲唯一的隱形眼鏡製造者彭林湯瑪士(Penrhyn Thomas)為一個女士製作隱形眼鏡的過程。首先,他先把一小杯的黏性物質倒在這位女士被麻醉的眼球上,經過2分鐘後,將凝固的黏性物質取下並將之烘乾以成為模具,然後在模具上面疊加一小片塑料透鏡,再加壓將塑料透鏡塑形成能貼合女士眼球的形狀,此乃隱形眼鏡之雛型。接著再刮去隱形眼鏡外圍多餘的部份,然後研磨鏡片內部,以確定鏡片之度數。最後,經過拋光等步驟,隱形眼鏡便大功告成。當時經過上述步驟製成的隱形眼鏡,已能在眼球上連續佩戴6至8小時的時間。
《隱形眼鏡的歷史》
隱形眼鏡在現今的社會已是常見、易得的物品,但最早的時候,它僅僅是一個想法,歷經幾百年來許多人的努力、創新和改良,才能從無到有,實現人類對大自然的探索和欲望的追求,終於讓鏡片能夠佩戴在眼球上,稱得上是近代的一大發明。
500多年前,在1508年的某一天,義大利博學者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把頭伸進盛滿水的半球型玻璃缸往下看的時候,發現原本看不清的物體變得清晰了,雖然那時候他並沒有意識到這個現象與矯正視力的關係,但他有將這一段構想畫成草圖,並闡述了相關的概念,就是這樣的一個偶然,令他寫下了隱形眼鏡發明史的開端,成為了隱形眼鏡理念的創始者。
1636年,法國哲學家與物理學家笛卡爾(René Descartes)提出與達文西相似的觀念,但他改用一根充滿水的管子,一端連接凸透鏡,另一端連接眼睛,把頭部向下的姿勢修正為抬頭往前看,就像是使用單筒望眼鏡一樣。
1801年,湯瑪士楊(Thomas Young)根據笛卡爾的主張,製造出第一枚隱形眼鏡,但還無法應用到人體上。
1827年,英國天文學家約翰赫塞爾(John Herschel)爵士提出了接近現代隱形眼鏡的設計,他把一個球面的玻璃薄片覆蓋在角膜上,在玻璃與眼睛之間注入透明膠,抵消不平的角膜表面,達到矯正眼睛散光的目的。但角膜是有感覺的,而沒有辦法接觸異物,因此他的想法並不能用在人體上。
一直到了1884年,利用麻醉的方法,隱形眼鏡的發展才有了重大的突破。
1887年,德國的玻璃工藝師穆勒(F.A. Muller)用玻璃吹製出世上第一枚隱形眼鏡,他將鏡片放入眼內用以保護患病的眼睛,眼科醫師阿道夫菲克(Adolf Eugen Fick)成功地讓這枚玻璃鏡片置放在角膜上。在此同時,德國的醫學生奧古斯穆勒(August Muller)也在進行鏡片的相關實驗,欲藉著玻璃鏡片來改善自己的視力,他在1889年所發表的論文中表示,儘管他可以讓鏡片放進自己的眼睛裡,但經過半小時後,眼睛就會產生劇烈的疼痛,但在這短短的半小時裡,他的近視的確獲得改善。
1909年,穆勒兄弟公司(Muller Brothers)開始生產玻璃吹製的隱形眼鏡。
1912年,蔡司公司(Carl Zeiss Company)也正式生產玻璃材質的隱形眼鏡。
1927年,廸克士梅尼(Dick Smellie)在英國驗配蔡司公司的鏡片,這時候的鏡片是屬於直徑較大的鞏膜鏡片。
1937年,匈牙利的 Istvan Gyorrfy 開始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俗稱壓克力塑膠(PMMA)來製造硬式隱形眼鏡。
1938年,莫倫(Mullen)和奧布克(Theodore Obrig)發展塑膠鏡片的技術,以PMMA製造出第一副全塑膠的隱形眼鏡。奧布克並提出用螢光劑來檢視隱形眼鏡與角膜表面的關係,開啟了現代隱形眼鏡的驗配方式。
1945年,諾門比爾(Norman Bier)獲得有打洞的硬式隱形眼鏡的專利,讓氧氣更容易穿過鏡片進入角膜,以增長配戴的時間。
1947年,美國眼鏡師凱文托赫(Kevin Tuohy)在偶然中發現鏡片並不需要覆蓋整個眼白,而且使用直徑小於角膜的鏡片,配戴起來會比原來的更為舒適,並可角膜更不易缺氧,他將之稱為「角膜鏡片」,並取得專利。
1950年,喬治巴特菲爾德(George Butterfield)提出隱形眼鏡後面應有多個邊弧設計,以適合實際角膜的表面。
1952年,法蘭克迪金森(Frank Dickinson)、索吉士(Sohnges)和傑克尼爾(Jack Neill)等人分別在英國、德國和美國,上市販售角膜鏡片。
1959年,約翰笛卡爾(John Decarle)創新推出硬式老花隱形眼鏡。
1960年,捷克斯洛伐克科學家奧托衛奇特勒(Otto Wichterle)研發了聚甲基丙烯酸羥乙酯(PHEMA)材質,一種吸水後會變軟,又能適合人體使用的親水性樹脂。
1961年,衛奇特勒用旋模的方法,製造出第一枚軟式隱形眼鏡。
1962年,喬治傑森(George Jessen)首先發現硬式隱形眼鏡可以改變角膜的弧度,並有降低近視度數的現象,成為角膜塑形的鼻祖。
1964年,佛雷迪伯奈特侯德(Freddie Burnett Hodd)設計出一系列經過計算的邊弧的試片組,作為驗配隱形眼鏡的方式,這技術被一直使用至今。
1965年,國立專利公司(National Patent Company)把軟式隱形眼鏡技術引進美國。
1966年,美國博士倫公司(Bausch & Lomb)利用旋模的方法生產軟式隱形眼鏡,並於1971年首先獲得美國聯邦食品醫藥管理局核准,在美國生產和銷售軟式隱形眼鏡,令隱形眼鏡產生劃時代的改變。由於軟式鏡片比以硬式鏡片舒適許多,且容易適應,深受配戴者的歡迎,因而迅速取代了硬式鏡片的市場。
1967年,美國光學公司(American Optical)使用車床來研磨製造軟式隱形眼鏡。
1972年,英國 Global Vision 公司推出長戴形軟性隱形眼鏡「Permalens」。
1974年,德國 Titmus Eurocon 公司生產 Weicon 散光軟式隱形眼鏡。
為了改善鏡片的透氧性能,一種加入矽的透氣硬鏡材料(矽酮丙烯酸酯,SA)於1974年誕生了。
1975年,波利瑪科技公司(Polymer Technology)把矽膠和氟化物加入 PMMA 聚合物內,產生氟矽丙烯酸酯(fluorosilicone acrylates,FSA),令鏡片的透氧性更佳。
1977年,以 Cellulose acetate butyrate (CAB) 為材質製造的透氣硬式隱形眼鏡面世,但透氣性不隹又不親水,市場接受度極低。
1977年,Barnes-Hind 公司生產軟式老花隱形眼鏡。
1979年,日本東洋隱形眼鏡公司的田中恭一發展矽水凝膠(Silicon Hydrogel)材料。
1982年,Danalens公司在丹麥生產了第一副拋棄式隱形眼鏡。
1982年,波利瑪公司的 Boston II(氟矽丙烯酸酯)獲得美國聯邦食品醫藥管理局核准,成為透氣硬式隱形眼鏡的通用材質。
1986年,美國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利用鑄模大量生產軟式隱形眼鏡,讓成本大幅降低,並開始推廣拋棄式的隱形眼鏡,而獲得很大的迴響。
1987年,Pilkington 公司以同心圓方式設計老花隱形眼鏡(Diffrax bifocal)。
1987年,Wesley Jessen 公司推出美容用的角膜變色軟式隱形眼鏡。
1989年,理查胡地卡(Richard Wlodyga)設計反幾何弧,Contex 公司製造硬式的日戴型角膜塑形片,並於1995年獲美國聯邦食品醫藥管理局核准。
1997年,澳洲視光師約翰孟佛特(John Mountford)首先發表夜間角膜塑形的功效。
1999年,田中恭一的矽水凝膠專利到期後,嬌生公司改良矽水凝膠材料,生產高透氧的拋棄式隱形眼鏡軟片。
2002年,Paragon Vision Sciences 公司獲得美國聯邦食品醫藥管理局核准生產夜戴型角膜塑形片。
2005年,SynergEyes 公司研發出一種中間為硬,周邊為軟的混合式隱形眼鏡。
總地來說,隱形眼鏡一直在材質、生產技術、設計,和驗配方法等層面,不斷地突破,並追求創新和改良,使產品得以更加地多元、實用和安全。
《關於百代新聞社》
1894年,法國人查爾斯百代(Charles Pathé)與弟弟艾米爾百代(Émile Pathé)在巴黎創立了百代唱片公司(Pathé Records)。
1896年,百代兄弟涉足電影製作與發行,創設了百代兄弟公司(Société Pathé Frères),成為動態影像發展的先驅。
1902年,百代兄弟在英國倫敦創辦百代新聞社(Pathé News),專注於攝製紀錄片,並於電影院播放,但隨著電視機的發明與普及,百代新聞社最終在1970年停止拍攝影片;在這數十年裡,百代新聞社累積了3500個小時的歷史影像,所紀錄的事件超過了9萬筆。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科院蘇州納米所5nm激光光刻研究獲進展】
據中科院官網報道,近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張子旸與國家納米中心研究員劉前合作,在Nano Letters上發表了題為5 nm Nanogap Electrodes and Arrays by a Super-resolution Laser Lithography的研究論文,報道了一種新型5nm超高精度激光光刻加工方法。
傳統上,激光直寫可利用連續或脈沖激光在非真空的條件下實現無掩模快速刻寫,降低了器件制造成本,是一種有競爭力的加工技術。然而,激光直寫技術由於衍射極限以及鄰近效應的限制,很難做到納米尺度的超高精度加工。
蘇州納米所張子旸團隊基於光熱反應機理設計開發了一種新型三層堆疊薄膜結構。在無機鈦膜光刻膠上,采用雙激光束(波長為405nm)交疊技術(圖a),通過精確控制能量密度及步長,實現了1/55衍射極限的突破(NA=0.9),達到了最小5nm的特征線寬。此外,研究團隊利用這種超分辨的激光直寫技術,實現了納米狹縫電極陣列結構的大規模制備(圖b-c)。
相較而言,采用常規聚焦離子束刻寫,制備一個納米狹縫電極需要10到20分鐘,而利用本文開發的激光直寫技術,可以一小時制備約5×105個納米狹縫電極,展示了可用於大規模生產的潛力。
該研究使用了研究團隊開發的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激光直寫設備,利用激光與物質的非線性相互作用來提高加工分辨率,有別於傳統的縮短激光波長或增大數值孔徑的技術路徑,打破了傳統激光直寫技術中受體材料為有機光刻膠的限制,可使用多種受體材料,擴展了激光直寫的應用場景。
研究團隊針對激光微納加工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出發,解決了高效和高精度之間的固有矛盾,開發的新型微納加工技術在集成電路、光子芯片、微機電系統等眾多微納加工領域展現了廣闊的應用前景。
小貼士:光刻技術的種類
觀察者網查詢發現,激光直寫技術是基於光學的無掩模光刻技術的一種。近年來,隨著光刻分辨率的不斷提高,掩模的成本呈直線上升的態勢,無掩模光刻技術也成為研究熱點。
無掩模光刻技術的種類較多,主要分為基於光學的無掩模光刻技術和非光學無掩模光刻技術兩大類。去年曝光通過驗收的中科院研制的“超分辨光刻裝備”,其采用的表面等離子體(surface plasma,SP)光刻法則是非光學無掩模光刻技術的一種。
除了無掩模光刻技術,目前主流的光刻技術還有極紫外光刻技術和納米壓印技術。
其中極紫外光刻技術是最有可能達到量產化要求的光刻技術。極紫外光刻技術使用波長為13.5 nm的極紫外光,經過由80層Mo—Si結構多層膜反射鏡組成的聚光系統聚光後,照明反射式掩模,經縮小反射投影光學系統,將反射掩模上的圖形投影成像在矽片表面的光刻膠上。
納米壓印光刻技術則采用高分辨率電子束等方法將納米尺寸的圖形制作在“印章”上,然後在矽片上塗上一層聚合物,用已刻有納米圖形的硬“印章”“壓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塗層使其發生變形,從而實現圖形的復制。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 MMA 甲基丙烯酸甲酯-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 - 飛比價格 的推薦與評價
你想找mma 甲基丙烯酸甲酯價格查詢優惠折扣、人氣推薦商品就來飛比。在飛比有多樣式與各型號mma 甲基丙烯酸甲酯商品優惠選擇滿足您的需求與選擇,也提供有與周邊產品 ... ... <看更多>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 MMA 甲基丙烯酸甲酯-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 - 飛比價格 的推薦與評價
你想找mma 甲基丙烯酸甲酯價格查詢優惠折扣、人氣推薦商品就來飛比。在飛比有多樣式與各型號mma 甲基丙烯酸甲酯商品優惠選擇滿足您的需求與選擇,也提供有與周邊產品 ... ... <看更多>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 屹辰塗裝- MMA & PMMA介紹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 的推薦與評價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簡稱PMMA,英文Acrylic),又稱做壓克力或有機玻璃,在香港多稱做阿加力膠,具有高透明度,低價格,易於機械加工等優點,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