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週五的夜裡,要不要拜訪一下吸血鬼?看似充滿西方形象的他們,背後卻有著東方的淵源
⠀
⠀
電影中的吸血鬼形象隨時代不斷改變,在早期的吸血鬼電影中,傳說即是故事的主題,但越往現代發展,吸血鬼的形象也有了改變,其樣貌、來源解釋也開始變異。有時吸血鬼的名號也不被直接說出口,傳說的色彩被沖淡,吸血鬼成為創作者說故事、表達觀點的媒介,而其形象也有從全能到病態的傾象。
⠀
⠀
現在大部份人所言的「吸血鬼」,原型來自愛爾蘭作家布蘭・史托克(Bram Stoker)1897年的作品《德古拉》(Dracula)中的德古拉伯爵,而這種西方所建構的吸血鬼形象,更早是來自 15 世紀瓦拉幾亞王國(今羅馬尼亞)的王子 Vlad Tepes。他在西歐被塑造成邪惡的、喝人血的施虐者,但事實上在羅馬尼亞他則被視為抵抗鄂圖曼帝國侵略的戰爭英雄。
⠀
⠀
吸血鬼這看似是西方世界的產物,卻有著東方的淵源。詩人拜倫在他 1810-1811 年間所進行的壯遊途中完成了長篇詩集《異教徒》(The Giaour)的寫作,小標是「一個土耳其故事的片段」。故事主人翁、一位異教徒與回教君主 Hassan 的妾 Leila 相愛,而當時女性不忠的懲罰是被裝進袋子裡沈入大海,Leila 遭此命運後,異教徒將 Hassan 殺掉,並將其頭顱送給 Hassan 之母。(註三)其母對異教徒下了詛咒,詛咒他永世不能壽終正寢,需要吸食血液、流連於墳墓,也成為西方世界對吸血鬼的形象建構來源之一。
⠀
⠀
閱讀全文 ➤➤ https://bit.ly/3gZsjMy
⠀
⠀
許多吸血鬼電影都以德古拉伯爵或羅馬尼亞傳說為參考,這種來自東方的不信神、與現世斷開聯繫、永世在黑夜梭巡而哀悼愛人的形象,也出現在當代電影中。尼爾・喬丹 1994 年的作品《夜訪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是一部很受歡迎的吸血鬼電影,除了由知名演員湯姆克魯斯、布萊德彼特主演以外,也是因為創作者成功地展現了被詛咒的悲劇性角色之魅力。
⠀
⠀
也許在本片當中所呈現的吸血鬼形象依然符合部分傳統想像:尖牙、蒼白、懼怕陽光,但是不同於 1922 年 F.W.穆瑙(Friedrich Wilhelm Murnau)的默片經典版本《吸血鬼》(Nosferatu),他們的外型更接近人類,且溫文儒雅,使人無法拒絕。同時,此形象又不同於德古拉傳說,除由主要角色對羅馬尼亞吸血鬼傳說的直接駁斥以外,片中吸血鬼種族特殊之處在於:他們是失去祖先的一群,沒有根源與系譜,此種族要不是必須忍受孤獨;就是陷入亂倫與自毀。片中最老的吸血鬼阿曼(Armand)說:「你知道有幾個吸血鬼能熬過永恆嗎?」與德古拉相比,他們的美麗與優雅必須付出更多代價。
⠀
⠀
片中最主要的女性角色是小女孩克勞蒂亞(Claudia),由當時才 11 歲的克絲汀・鄧斯特(Kirsten Dunst)飾演,她確實地表現了純真的邪惡與成熟靈魂的悲傷,並對路易提出質問:究竟是奪去她人類生命的路易、還是賦予她吸血鬼生命的勒斯達更可恨?原本將隨時代存活、隨時代消逝的軀體被提早終結、其後又被無限延長,在無盡的時間中殺戮的狂喜轉變為孤獨,不管時間如何逝去,她都依然是那渴求母親的小女孩。
⠀
⠀
⠀
▍《夜訪吸血鬼》:新舊年代變遷之際的永生困境 ➤➤ https://bit.ly/3gZsjMy
⠀
▍𝘽𝙄𝙊𝙎 𝙢𝙤𝙣𝙩𝙝𝙡𝙮 #傘開計劃 —— 三款設計傘,手刀收藏 ➤➤ https://bit.ly/3jezseO
⠀
#舊文沒看過就是新的|#吸血鬼|#布萊德彼特|#湯姆克魯斯|#克莉絲汀鄧斯特|#BIOS專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萬的網紅【雙聲類】小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按讚+小鈴鐺可以接收到最新情報及直播通知唷! ▼合作請洽Email或私訊粉絲團▼ ■ [email protected] ■小光FB粉絲團:http://fb.gg/Qmei0315/ ▼追蹤我的動態▼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a33039...
「異教徒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異教徒電影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異教徒電影 在 Moshpit Kenn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異教徒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異教徒電影 在 【雙聲類】小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異教徒電影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異教徒電影 在 [心得] 異教徒The Wicker Man (1973) - 看板Horro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異教徒電影 在 Toxic Veins 毒脈- The Wicker Man《異教徒》/ 1973 英國已故 ... 的評價
- 關於異教徒電影 在 異教徒之王線上看- 電影- Gimy劇迷 的評價
- 關於異教徒電影 在 Re: [心得] 異教徒/柳條人The Wicker Man (1973) - 看板Horror 的評價
異教徒電影 在 Moshpit Kenn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隨著時代進步資訊的擴散
普羅大眾已經知道刺青是一種文化藝術
但依然有著一些擺脫不掉的負面標籤
其實到現在2021年
還是會有一些一直認為刺青就是壞,就是幫派等等的刻板印象
但是比較少人去探討最初為什麼刺青會被貼上這些負面標籤
今天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其實在最早刺青這種藝術在西方世界開始被排斥要追溯回古希臘跟羅馬時代
那時的色雷斯人(海克力斯)
高斯人
皮克特人
這幾個歐洲部族的刺青習慣在當時是被當作一種野蠻的行為。
甚至在那個時代刺青是一種對囚犯或是奴隸留下印記的一種手段
如果有看過昆丁塔倫提諾導演的「惡棍特工」的話
就像布萊德比特在電影裡 只要被他留下活口的納粹軍都會被他在額頭上刻上納粹標誌是類似的概念。
對那個時代的羅馬人來說,刺青的羞辱的意味較高一點。
直到羅馬帝國崩盤後的幾個世紀基督教在歐洲大陸的普及
刺青文化持續受著打壓
在基督教的聖經裡哥林多前書中有提到
「我們的身體不是屬我們的,而是神的殿。」
在他們的觀念中認為
地球上只有人類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是不應被損毀的。
甚至在西元787年
教宗哈德良一世公開禁止刺青
以終結他們眼中「異教徒」的傳統
直到幾百年後的時代與觀念的轉變
在英國,刺青變成上流社會的象徵
變成一種國家與國家之間文化交流的一種媒介
我知道字太多講到這邊你們應該已經沒耐心閱讀了
等我電腦修好拍影片跟你們講
異教徒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年輕時去京都是幸運的,京都會一直跟著你。
每個喜愛京都的人,可能理由都不同,不過能挖掘到自己的內在,並且和京都產生連結,我想正是可以不斷回京都,不斷深入京都的方式,訪談也進行了那麼多人了,我喜歡看著每個京都迷切入京都的方式,還有和京都產生故事的方式,都是那麼不同,也都很迷人。
這次的訪談對象以斯帖,在看她的訪談文字稿時,會想起了不少自己喜愛京都的面向,她喜愛日本寺院、庭園、歷史和古老文化,即使回京都也很多次了,總是還是喜歡逛寺院(這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她喜歡重覆拜訪同樣的寺院(我也一樣),即使不諳日文,但因為有溫柔與溫暖的心,一樣可以和許多京都人產生交流與情感上的連結,這點也很令人感動。
有一個專門在介紹京都傳統藝術與文化的專頁-厭世京都(如果你喜歡京都傳統藝術,大推),有一次,在介紹伊藤若沖,我看到版主和以斯帖聊起了若沖和等伯等京都大畫家的故事和心之所嚮,這些都是對一般喜愛京都的人來說,可能較冷門或不熟悉的領域,看到兩人在版上的交流,總覺得有著一種眾裡尋他千百度的知音感。
以斯帖訪談文字裡提到的許多寺院、老鋪、咖啡館等,甚至與京都有關的書,很多都是我的心頭好,也是百去不膩的地方,所以讀來特有感覺,至於對於裡京都的博大精深,更是我們一生都探求不完的地方,接下來就請大家好好欣賞以斯帖與京都相遇的詩意溫潤故事吧!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我是以斯帖,喜歡畫圖,高中參加過卡漫社,大學時期讀的是法文,擅長的科目大都跟文學有關,是個徹頭徹尾的文科人,讀碩士時雖然研究所本身的研究方向多偏政治經濟,但我卻私心地以研究文化遺產觀光為論文題目,出社會後決定追從興趣進修了設計相關的課程,目前是平面設計師,努力朝網頁設計師邁進。
2.談談你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第一次京都是甚麼時候呢?
從以前就喜歡待在古老、有歷史感的地方,廟宇、教堂或清真寺建築裡有種令人平靜的氛圍,雖然我不是特別哪一宗教的信徒,但我想無論是哪個宗教的神明都沒有規定「異教徒」不能感受宗教建築的美好,所以比起東京,最先讓我對日本感到興趣的是京都。
國三時第一次讀了夢枕貘的《陰陽師》後便對京都有著魔幻般的憧憬,其中充滿妖鬼的優雅古都和神秘莫測的晴明,在枯燥痛苦的求學生活裡為我點亮些許微光,平安京在我心中,就像書中說的一樣,像一道咒語,不斷召喚著我。
升高中的暑假和家人終於第一次踏上京都,從京都車站走出來的瞬間立即被其充滿現代感的外觀嚇到,不但不覺得醜,反而感到相當有趣,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時候應該是正在舉辦紀念新選組的活動,車站外貼了好大張的淺蔥色底的宣傳海報,讓高中時期身為卡漫社社員的我相當興奮。
3.總共回去了幾次京都?或是曾經長住京都多久?
目前至今去了11次(老實說是11還是12自己有點模糊)
4.不斷回京都的原因是甚麼?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打工)的原因是甚麼?
每次去京都都會在心裡想說「嗯,來那麼多次,下次一定要去其他地方了!」
但每一次計劃旅行時又會「不小心」看到跟京都有關的新消息,新開的咖啡店、甜點店,哪家老舖又重新轉型設計了新的產品等,或許其實是心中根本還覺得不夠吧,那些造訪過的、沒造訪過的店家,那些還未去參拜過的寺院,每一次總是會有還看不盡的遺憾,所以每一次又不斷「回家」。
我自己非常喜歡參考各個寺廟的季節限定參拜行程,習慣先去觀光案內所看有什麼特展,每一間寺廟都有寶物,展出的時間也都錯開,每一個季節都有東西可看,這也是讓我非常期待去京都的原因。
5.你不斷回京都或住在京都,多年來,對京都的感受是否有改變?
不是說「年輕時去巴黎是幸運的,巴黎會一直跟著你」嗎?我想對京都來說也是一樣的。
第一次去的時候,有種和偶像見面的迷妹心理,什麼東西和體驗都很珍貴,什麼嘗試都是第一次,我還記得連去餐廳吃飯時,把覺得設計得很漂亮的紙杯墊,小心翼翼的收進包包帶走,還有像去文之助茶屋吃蕨餅時拿到的火柴盒,到現在都還留著,這些細小瑣碎的事物彷彿連結我和京都的記憶,當然也包含與我前往旅行的家人的記憶。我到現在(前年)去京都時也依然不忘去觀光案內所收集好看的平面文宣,我想應該也有人跟我一樣,房間有一個地方都要拿來收藏那些紙張,也捨不得丟。
這幾年下來,或許是自己也慢慢成熟,開始自己有能力可以花錢出國,京都對學生時代的我來說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地方,旅遊資訊和消息更加流通,讓我感到自己似乎逐漸能和這座城市平起平坐了。讀文化人類學時,恰巧讀到了有關「部落民」的事情,我感到相當震撼,雖然我明白日本是個至今階級相當依舊嚴明的國家,雖然嘴上沒說,但部落民就像他們心中的潛意識歧視,範圍不只是京都,是整個關西地區都是如此。我後來也特別留意了部落民的居住地,去現場一探究竟,大概就在出町柳車站附近往北的區塊,確實,和熱鬧繁華的市區相比,和賀茂川旁的高級別墅住宅區相比,那裡特別顯得破落且安靜。
後來在百萬遍手作市集前,我遇過兩次反對核武的團體在抗議連署,那時候台灣恰巧也經歷完太陽花學運,就和家人跑去連署了(笑)還得到兩隻可以動的紙鶴小禮物,成員都是老太太,很親切地示範給我看紙鶴要怎麼動。
或許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黑暗面吧,不想讓外人知道的地方,京都也是慢慢在我心中從高不可攀的夢幻都市逐漸走下天際,當然,我也因此更能用客觀的眼光看待京都。
6.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你和京都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去京都,沒遇到雪反而下起冷雨,我和媽媽去參拜真如堂,適逢淡季果然只有我們跟三兩外國人觀光客,真如堂的工作人員發現我們原來不是日本人,一位老先生立刻拿著英文解說走出來,一間間帶我們介紹。真如堂其實不大,參觀完本堂後去了其他間和室欣賞障壁畫,那麼冷的天氣裡,我們兩人包成粽子,老先生身上應該只穿了襯衫和毛衣,他講解認真,雖然英語算不上非常流利,但加上肢體語言和我對日文的一知半解,還算溝通愉快,講解到後來看到老先生的鼻涕都快流出來了,覺得有點不捨。
其中,他講解一面障壁畫,一朵蓮花盛開,凋謝,枯萎,最後蓮花的種子遺落下來,而一旁不理解生死循環的白鶴則露出疑惑的神情,像是在說著「為什麼?為什麼?」,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天氣寒冷加上沒其他觀光客,總覺得特別能體悟畫中的情感。
老先生講解完後親切地和我們道別,走進員工室拿起日清泡麵準備用餐,後來我二訪真如堂便沒有再看過他,希望他至今依然身體健康。
7.在京都,你有認識到甚麼樣的人或事情,對你來說,很深刻或是意義重大的呢?
這件事應該要說從之前一次,京都遭遇很嚴重的颱風摧殘說起,有定期關心京都的人應該都知道嵐山淹大水以及平野神社倒塌的悲傷消息,那時候看到新聞覺得「哇,好嚴重喔我的天啊」,忽然想起我非常喜歡的一間寺廟就在嵐山的山上,聽說連化野念佛寺都休息一天整理寺境,我突然非常擔心那間寺廟的情況。不會日文的我意外地找到寺廟的官網(而且還有英文版),於是我寫了一封英文信過去詢問狀況,不到一小時我便收到寺廟人員(後來才知道原來是現任住持的父親)的回信,更令人感到驚喜的是他以流利的英文回覆,並表明十分感謝我的關心,他們只有境內倒了幾棵松樹,其餘建築和最著名的羅漢像們均無大礙。
去年疫情剛開始時,日本有一陣子鬧口罩荒,我後來透過社群媒體聯繫上他們,得知他們沒有太多口罩可以使用,附近藥妝店也完全缺貨,雖然很想寄口罩,但台灣那時也禁止寄口罩到國外,所以我後來把手工布口罩寄過去,並隨信附上可以放不織布在裡面等說明,過了一陣子後便收到他們的道謝訊息,他們也在社群媒體上發出那三個口罩的感謝文(我自己是有點尷尬啦)。我想明年或後年,再次能造訪京都的時候,應該可以去跟他們真人相認一下了吧(笑)
8.你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你最難忘的京都旅行(生活)經驗是?
我自己喜歡冬天,老實說就是因為人比較少啦(掩面)加上還有冬季限定的甜點!
有一次關於雪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是在曼殊院外面的弁天茶屋用餐,冬天客人很少,店裡面只有我跟家人,暖爐的熱氣和燃香的香味讓整個空間非常舒適,環境相當清幽,廚房內細小的聲音彷彿遙遠,我們坐在可以看到外面小庭園的窗邊,天氣晴朗,餐廳外通往曼殊院路上蒼茫灰濛的樹群被陽光刷上一層亮白,標準的冬日景象。老闆將我們的餐點送上後,此時外面突然下起雪來,第一次清楚地在陽光中看見雪花,真是如櫻花花瓣,一片片交疊著落下,身在室內的我們像是觀看著無聲電影,鏡頭跟隨輕如棉絮的飛雪於空中漫舞,只見雪花一下往右傾斜,一下往左飄移,順著某種節奏,慢慢停歇於石頭或青苔上,第一次發現原來雪的美,並非只有高山雪原那種遼闊,也有細緻優雅的時刻。
順帶一提,弁天茶屋是主推蔬食的素食餐廳,雖然我是個無肉不歡的人,但他們的料理卻非常好吃,推薦給之後有興趣造訪的人。
9.你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我自己喜歡走美食+咖啡+寺廟(無限輪迴)的行程,美食跟咖啡應該不用多說,日本食物鮮少會讓人失望(當然是偶有踩雷),如果能對日本文學、古蹟、日本傳統美術或佛教藝術有更多了解並有興趣欣賞,我想應該會對這個城市更加著迷。
例如說,在嵐山和宇治都有源氏物語的重要場景,可以或多或少感受並想像一下當時的風情,或著是在參觀寺廟時因為某一尊佛像雕刻令你感動,或著是因為看了動畫來到桝形商店街,探訪最接地氣的在地店家,看到江戶時代保存至今的和服等,我覺得一定會對京都更加喜愛。
同樣,這裡貼文只刊出一半,有興趣的朋友請點閱網站文章詳閱全圖文,京都迷訪談計畫已經完成九篇,歡迎大家也回頭回味這些與京都產生連結的迷人故事。
異教徒電影 在 【雙聲類】小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記得按讚+小鈴鐺可以接收到最新情報及直播通知唷!
▼合作請洽Email或私訊粉絲團▼
■ Qmei0315@gmail.com
■小光FB粉絲團:http://fb.gg/Qmei0315/
▼追蹤我的動態▼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a3303912
Twitter:https://twitter.com/hikarutomao
Discord:https://discord.gg/bqAStHu
#深夜夜魅跑酷
#閒聊time
異教徒電影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十字軍 #Crusader #真相
十字軍的真相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大家想到十字軍,就會想到騎士的威風凜凜,騎士的義勇行為,我當時也是這樣想的。
但是讀了越多關於十字軍的記載,就發現這根本就是假借宗教的名義的殘酷戰役,而且參加戰役的並不全部是騎士,而是一些犯過罪的人。
我們今天要說的故事就是十字軍,如果你也喜歡這些傳說中的故事,歡迎你訂閱HenHenTV,順便打開旁邊的小鈴鐺,然後選擇全部,這樣你就不會錯過所以精彩的故事啦!
好!我們開始吧!
基督教崛起
從耶穌被人釘死在十字架上後,他的使徒就開始在羅馬帝國的猶太國傳教,到了4世紀,基督教已經是羅馬帝國的最大的宗教,在380年時羅馬帝國的狄奧多西大帝正式把它列為國教。在隨後的幾世紀裡面,耶路撒冷,巴勒斯坦,敘利亞等地區都是屬於羅馬帝國和其分裂出來的拜占庭帝國的管轄範圍內。
伊斯蘭教開始盛行
到了7世紀,伊斯蘭教開始在阿拉伯地區崛起,而先知穆罕默德的後繼者,穆斯林們就開始向阿拉伯半島擴張,而在636年,穆斯林就打敗了拜占庭帝國而佔領了耶路撒冷,並稱之為古都斯。而在北非的穆斯林也越過了直布羅陀海峽,直搗伊比利亞半島中部,也就是現在的西班牙,而在730年代,北非的柏柏爾人(Barbarian)入侵法蘭克國,但是在732年被查理。馬特挫敗,717-718年君士坦丁堡,也就是現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堡的舊名,它曾經是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重要的城市。它重挫了烏邁爾王朝的穆斯林軍隊的圍攻,到了9世紀,西西里島地中海島嶼都被穆斯林佔領了。
和平共處
在9世紀時,在阿斯巴王朝的管理下,耶路撒冷的年市集吸引了大量的西歐商人和朝聖者,而當地的基督徒也可以建造教堂和依照自己的法律過活。,穆斯林和基督徒的生活也算和平。到了十世紀,拜占庭帝國開始威脅到穆斯林王朝,而他們就開始引進突厥僱傭兵。
突厥
什麼是突厥人呢?花木蘭對抗的士兵就是突厥(Turkler)。而在中國北朝史書裡面,突厥比較像是一種政治概念,而不是一種民族的名字。
突厥人並沒有像阿拉伯人那麼寬容,而那個時候什葉派,也就是比較排外的伊斯蘭宗教勢力開始崛起。而創造了法蒂瑪王朝,中國史書上面稱為‘綠衣大食’,而設都在開羅,也就是埃及的首都。到了第六任的埃及法蒂瑪王朝,出了個暴君,叫哈基姆,他摧毀了聖墓教堂(耶穌復活的地方)還有基督徒的一些教堂和猶太會堂,加深了推非穆斯林的逼害。而西歐的基督徒去耶路撒冷朝聖的路也被封鎖了,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的衝突也越演越烈。
塞爾柱帝國
在1039年,哈基姆死後,他的繼位者就放寬了對基督徒的逼害,因為他們開始意識到朝聖者是他們很重要的收入財源,但是破壞和逼害已經成為事實,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也有了芥蒂。而後來加入突厥的塞爾柱人,更是讓基督徒更憂慮。
塞爾柱人過後推翻了白益王朝,控制了巴格達,成立了塞爾柱帝國,它的擴張(kuo )更讓拜占庭和法蒂瑪王朝有了利益衝突,開始了之間的戰爭,拜占庭打輸了,耶路撒冷也被塞爾柱人佔領了。
騎士文化
在1000年時,隨著基督教在維京人,馬扎爾人和斯拉夫人開始傳開,開始停止了遷移,農民開始耕種和得到比較穩定的生活,有了交易和金錢,就可以買更好的戰馬和盔甲保護地區性的城堡,而這些城堡的領主和隨從們稱之為騎士,成為了貴族階級層的一個象徵。騎士精神就是崇尚勇武,榮譽和忠誠,但是要看他們的領主是不是一個明君,有時也是一些掠奪人民的財產和濫用職權,而騎士就是他的爪牙。因為他們的精神裡面,沒有禮義廉恥。
十字軍名字的由來
由於那個時候耶路撒冷被塞爾柱人佔領了,教宗烏爾巴諾二世就在意大利呼籲領主和拜占庭帝國一同解救在東亞地區的基督徒,並且最終目的就是要奪回聖地,也就是耶路撒冷。這次的號召得到了貴族和平民百姓的支持,更以十字架為軍隊的徽幟,定制大量的十字徽章派送給士兵,所以十字軍的名字(Crusaders)
逼害猶太人
其實很多領主也號召這次的戰爭,並不是真的為了解救耶路撒冷,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因此就碰碰運氣,希望十字軍可以奪回穆斯林霸占的土地。
由於打戰需要很多現款,因此很多領主就開始籌備金錢,包括一些平民百姓也千方百計的製作盔甲,組織了平民十字軍自己上場去,而沒有錢的時候,就去打劫猶太人,因為他們是最有錢的。但是這些平民百姓沒有士兵的紀律,每去到一帶更是姦淫擄掠,更是逼害和殘殺他們眼中認為的異教徒。尤其是猶太人,更是被他們當成主要攻擊目標。
然而這支隊伍也沒有好下場,去到了君士坦丁堡後,被它的皇帝派去對抗塞爾柱軍隊,更是全軍覆沒。
正規十字軍東征
在1096年,第一個正規的貴族十字軍就正式出發,在三年後,十字軍打敗了埃及法蒂瑪王朝控制的耶路撒冷,並建立了十字軍控制的耶路撒冷國和三個附屬小國:伊德薩伯國,的黎波里伯國和安條克公國,而他們攻進了耶路撒冷過後,把兩個城市,安提阿和耶路撒冷裡面所有的平民百姓都屠殺了。這造成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間就結了深海大仇。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
過後當然穆斯林也反擊十字軍駐守的地區,尤其是塞爾柱人,更是開始攻打耶路撒冷的附屬國伊德薩伯國,而耶路撒冷的國王就向法蘭克國王和德國國王求助,第二次的十字軍東征就開始了,但是卻敗於塞爾柱人手下,而伊德薩伯國就滅亡了。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1187年,在埃及的王朝就被阿尤布王朝代替了,更是統一了什葉派的法蒂瑪王朝和遜尼派這兩個巴格達的力量,他的蘇丹是連西方國家的人都認為他有騎士風範的薩拉丁,我記得這個人是因為我在一出電影Kingdom of Heaven 裡面有講到他,而另外一個主角就是Orlando bloom。而Kingdom of Heaven裡面講的時代背景就是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薩拉丁以聖戰為號召,集聚了所有的穆斯林向耶路撒冷進攻,最後攻陷了耶路撒冷還俘虜了耶路撒冷的國王。所以神聖羅馬帝國的國王腓特烈一世,也稱之為紅鬍子,和英國獅心王查理一世和法國國王腓力二世發動了第三次的十字軍東征,但是在途中紅鬍子就墜水而死,其部隊就退出了十字軍,而腓力二世和查理一世也不和,到最後就只剩下查理一世孤身和薩拉丁作戰,各有輸贏,最後達成了停火協議。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大家以為十字軍一定是找穆斯林麻煩的,對嗎?其實並不是,十字軍過後只是掛著宗教的名義去達成自己的目的而已。在那個時候,威尼斯是個中立國,也是一個大財主,凡是有國家需要金錢和糧食來打戰,就需要經過威尼斯借錢和糧食,而那個時候教宗意諾增爵三世就發起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原本最初的目標是埃及,但是因為要用海路來攻擊開羅,需要威尼斯包辦戰船和運輸,而威尼斯開出的價格就是八萬五千馬克,也就是當時英國加法國的總收入X 2,還有開出條件,打下的土地,威尼斯需要佔一半,不過他也有派出6000名士兵參戰。由於到了最後原本預計的八萬的士兵,到最後來的人只有一萬,但是威尼斯的戰船全部做好了,而十字軍也只給了三萬多,由於還欠債,因此需要幫助威尼斯攻打札拉城,
札拉和君士坦丁堡
但是扎拉城也基督教城市哦!雖然他們也高舉十字的旗幟,但是十字軍還是攻陷了札拉城,並且大量的掠奪和殺害裡面的百姓。
其實以前扎拉是在威尼斯的管轄下的國家,但是過後就在匈牙利的支持下脫離了威尼斯,十字軍為了還債只好答應威尼斯攻打札拉,然後也幫拜占庭王族的後裔阿萊克修斯四世奪回君士坦丁堡,也是基督教城市。因為他答應支付20萬馬克,會出一萬士兵幫忙攻打開羅,更會將希臘東正教歸於羅馬天主教。
到最後大家包括教宗考慮了利弊之後,就開始攻打並且奪下了君士坦丁堡,之前的國王
阿萊克修斯四世和他爸爸就共同管理國家,但是由於他們需要支付十字軍的錢和兌現之前的承諾,所以開始對人民實重稅,引起人民的不滿!於是人民發生叛變,阿萊克西斯四世和老國王就被殺了,而新上任的國王不認之前對於十字軍的承諾,於是十字軍開始攻打君士坦丁堡,攻陷君士坦丁堡就大量的搶裡面的金銀珠寶,很多君士坦丁堡的歷史文物可以在威尼斯的博物館可以看到。很多希臘和阿拉伯文學作品,都在拜占庭帝國滅亡後,被十字軍帶回來歐洲。
最後打來打去都是為了利益。而且打的都是基督徒。
十字軍一共發動了十次的東征,除了第一次剛好遇到塞爾柱帝國的國王剛好駕崩,其他的東征都是失敗的。那麼為什麼他們還要去打他們所謂的聖戰呢?
教廷的迷惑
由於那時的羅馬教宗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因此他們就利用那個時候的宗教狂熱,去遊說平民百姓參軍,而這教宗的迷惑下,就說參加十字軍可以贖罪,可以洗淨之前所犯的罪,在那個時候,他們並不是說去打戰,而是去耶路撒冷朝聖,但是由於之前的塞爾柱人的逼害,因此他們只是變成了武裝朝聖而已。而且用宗教的名義號召人民會更加有說服力,因為人民都是自掏腰包去參軍,除了自己的旅費和飲食之外,還需要自己傾家蕩產去打造盔甲和武器,更還會失去生命,應該沒有比宗教更好的理由吧
金錢,權力和領土
戰爭離不開金錢和權力,由於是在東歐和西亞地區的伊斯蘭王國開始威脅到這些領主,還有開始眼紅他們可以在聖城得到不少朝聖者的收入,更是想搶回之前屬於自己國家的領土。所以假借十字架的名義出兵,第一沒有人說你是為了利益去攻打其他國家,第二,更能得到平民百姓的支持。
宗教原本是美好的,但是卻可以在一些人的手中,變成了殺人的武器,那些在新約裡面的教誨,那些愛戴其他人的美德,在一些人的迷惑下,就變成了達成他慾望的工具。戰爭從不會改變現實,只會製造更多的殺戮,仇恨,而剩下的只有屍骨遍野。
動物界裡面沒有所謂的戰爭,只有為了食物而打鬥,而醜陋的人才會想出不是為了食物去殺害,而是為了更多領土和慾望,去殘殺自己的同類。
但願世界不再有戰爭,Peace!
好啦!今天的十字軍故事就到這裡,它並沒有你想像中崇高,如果你朋友不知道這些十字軍的故事,記得分享給他們看,如果覺得我頻道做得不錯,也可以加入會員支持我做更優質的影片吧!
好!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異教徒電影 在 Toxic Veins 毒脈- The Wicker Man《異教徒》/ 1973 英國已故 ... 的推薦與評價
英國已故名演員"Edward Woodward"&"Christopher Lee"領銜主演,已故名導演"Robin Hardy"所執導的經典/邪典/邪教類型電影。 蘇格蘭警官"Howie(Edward ... ... <看更多>
異教徒電影 在 異教徒之王線上看- 電影- Gimy劇迷 的推薦與評價
異教徒 之王劇情:|HD|國王臨終前把王位授予一個意想不到的繼承人,他必須在自己身上找到力量,使他的人民團結起來對抗威脅他們自由的北方十. ... <看更多>
異教徒電影 在 [心得] 異教徒The Wicker Man (1973) - 看板Horro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片名:異教徒/柳條人 The Wicker Man (1973)
台灣上映日期: 未上映
網誌好讀版: https://goo.gl/EhYQtt (湯不累)
IMDb: 7.7/10 (42361 votes) https://www.imdb.com/title/tt0070917/?ref_=nv_sr_1
劇情介紹:
一位刑警為追查一名失蹤少女的下落,來到了一個偏僻的小島,但島上居民矢口否
認少女的存在。隨著他的調查,這座島上的人民信奉著特別的宗教,直到今日或許仍遵循
著活人獻祭的傳統。為了拯救少女的生命,他決定留在島上找出真相…
心得:
(註: 本片於2006年曾翻拍新版<惡靈線索>,本篇針對舊版評論,
此版本似乎沒有正式中文譯名,只好上網從對岸查到一些譯名參考一下。
不然這部片的名聲都要被新版給搞臭了= = #
又因片源關係,只有原文發音,如果有理解錯誤請不吝指正。)
又要來分享一部Cult片中的經典之作,但本片雖然歸類在恐怖類型之中,但對於非基督徒
來說,衝擊性應該是微乎其微吧!查詢網路發現2006年翻拍的版本簡直一陣撻伐,而在
IMDb上兩個版本的評分也是判若雲泥…究竟是貴古賤今,還是美國人真有一種把好片拍爛
的能力呢?改天再來一探究竟好了…
片名wicker man(柳條人)為遠古時代的活人獻祭方式,也是預告了最後的結局。而整片如
此濃厚的宗教氛圍,對於非基督教徒而言真的是蠻無聊的,因為他創作的理由就是在諷刺
那些基督教中心論思想的人們XDDD
其實導演選擇聖餐一段作為基督教儀式的代表,其心態肯定充滿惡意。聖餐裡透過酒與麵
包象徵性替代了真正的血及肉,導演是否有意無意地去暗示,就連西方社會視為正統的基
督教,本質上也充滿了有關活人獻祭及飲血食肉的血腥文化?
島上的宗教,崇拜著太陽、自然,並為了來年的豐收而獻上活人祭品。在片中可以不斷見
到太陽的形象,或許導演刻意將這個宗教描繪成一種人類較傳統、原始的宗教型態,與基
督教的信仰做出一個對比。其實宗教裡的符號、語言是非常有趣的,因為直到今日仍是有
學者主張著基督教裡仍然延續著人類過去原始宗教的殘影,就好比基督教徒們總是要在禮
拜天(Sunday)進行禮拜一樣。然而人類在經歷這些原始宗教的時期後,開始產生了「一神
教」的信仰,不再崇拜自然的萬物,而轉而崇拜那唯一的一位造物主。於是基督教開始將
這些原始的宗教儀式抹去,並開始以十字架、文字等等抽象方式來描繪他們的上帝。而抽
象得最登峰造極的便是最晚出現的一神教信仰--伊斯蘭教,他們透過純然的文字記錄自
己的宗教,反對所有將神及先知形象化的圖畫,反對所有的偶像信仰。
我很感謝導演並未落入恐怖片的窠臼中,將所有異樣的文化或宗教,都用著野蠻、殘忍的
方式呈現(如最常在美國電影被汙名化的巫毒教)。在本片中的前半段,我們聆聽了許多動
聽的歌曲,看著年輕的男女跳舞、歌唱並學習他們的文化及宗教。讓觀眾能以一種欣賞的
角度來看待這座島上的宗教,而非先入為主地認為這個宗教是一種可怕的邪教。就好像我
們會到歐洲參觀教堂、到日本參觀神社、到原住民部落體驗他們的祭典一般,我們不會去
厭惡這些人生活的文化及傳統。
而在前半段,導演透過極富藝術的手法展現了這個建構在一定事實的虛構宗教。我非常喜
愛其中以蝸牛暗喻男女交歡的手法,不僅不會讓電影失於情色,也不會讓我們對於該宗教
儀式產生太大的反感。
當男主角在看著這些儀式一一在他眼前進行,本於虔誠基督教的信仰他很自然地大聲駁斥
這種宗教的存在價值。而他發現他一心一意追查的少女有可能被因為宗教儀式而被當作犧
牲的祭品時,他更是怒不可遏,決定要阻止這些儀式的進行。
裡面尤其以第三段最為有趣,煽情的音樂、翩翩起舞的裸女,讓警官陷入了自己原始性慾
及宗教信仰的內心衝突。其實對於虔誠的教徒這類的衝突常常存在,而他們必須常常警惕
自己遵循著教義行事。但就好像伊斯蘭教徒容易在阿拉伯國家進行禮拜、奉行清真飲食,
因為在這些國家穆斯林不只是多數,甚至國家亦會介入協助他們容易奉行自己的教義。但
當他們出門旅行,來到不同國家之時,奉行這些義務將變得相對困難,此時便是考驗他們
虔誠的時刻。而本片是給予基督徒考驗,當自己非在一個基督教社會時,又該如何才能繼
續保持自己的信仰呢?
看到男主角拜訪市政廳一段,也讓我思考這部片或許不只是純譬喻宗教的片子,也含有相
當的政治意味存在。當英國以日不落國之姿君臨世界,其轄下多少國家都不得不服膺母國
所信奉的宗教及法律。但本片導演從著多元的角度出發,告訴觀眾,這世界上的價值及道
德並非只有一種標準。就如同男主角向當地市長抱怨宗教儀式太過裸露,但當我們了解這
個儀式是文化傳承的一環時,我們到底該如何去評價呢?
所以我想這部片並非純然的恐怖,或其實不應該歸類於恐怖片,反而比較進入了宗教及哲
學的論證層次了。其實主線的任務,找尋失蹤少女或許並非這麼的重要,重要的反而是要
讓英國或基督教國家的觀眾了解自己的信仰並非高高在上,而仍是有可能遭人棄如敝屣的。
其實這部劇情實在是很好猜,反正這一整座島嶼的人都為了藏匿少女而說了謊。靠著男主
角的抽絲剝繭終於證明了少女的存在,但為了拯救少女他只好混入遊行的人群,想在最後
一刻救回少女。但結局竟來個大翻轉,原來從頭到尾獻祭的對象就是「傻子」這個角色。
少女的存在只是個誘餌,為了引誘一個信奉不同上帝、信奉法律、王權的傻子,來到這個
島上讓島民可以將之獻祭給太陽神。
這一段十分的反諷,當男主角發現自己才是祭品,又無法以自己的宗教信仰改變眾人的同
時,他開始大談所謂法律與科學。這裡值得思考的有兩個層面:
1. 何謂法律?
就如同法律中永恆的論證:「惡法亦法或惡法非法?」男主角何以用遙遠英國所制定的法律
,要求這座小島的大家遵守呢?就好比當年美國獨立前,也與英國產生類似的爭議。當殖
民地的人民沒有選擇權只能被殖民母國控制之時,母國的法律竟然賦予他們如此高的服從
義務,而迫使他們必須放棄自己祖先所傳承下來的一切。就好像當年台灣於日治時期,也
被迫改變姓氏、語言一般,這樣的法律真的值得遵守嗎?
2. 宗教與科學的對立
當男主角嘗試著以科學去勸告迷信的眾人,他卻亦無法解釋自己對於基督的信仰有和科學
上的基礎。當他被置放在草人中,準備引燃時,他所信奉的上帝是否出面拯救他於這些異
教徒的手中呢?這樣對於宗教的不信任感及諷刺,就好像大法師等等宗教驚悚一樣,對於
基督徒是個無法容忍的劇情吧!
In short,
喜歡被嚇或血腥的人不用看這部,
如果突然想邊看電影邊聽好歌,倒可以考慮看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9.134.15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rror/M.1436531160.A.ABA.html
編輯紀錄: 把篇名換了,不然大家一直以為是尼可拉斯凱吉那部爛片QQ
※ 編輯: welhelm18 (140.119.134.158), 07/16/2015 00:02:5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