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意滿滿彌月禮盒
小孩滿月是很喜慶的事,疫情以來還是第一次收到彌月禮盒,真是高興,因為我最愛吃紅雞蛋啊!(沾喜氣咧!)
確認收貨地址以前,才知道發貨地點是PJ,送來加影有點遠,加上我的家waze常帶你去到另一花園,肯定搜不到,所以跟店家一來一往通訊息就好奇起來,原來~~這盒東西太不簡單!
疫情下,孩子滿月要送禮盒,自然不是自己送,訂禮盒一般會讓店家也安排運輸,有時單單送一盒去外州,雪州最北部送到最南也是常有的事。
於是,店家就得從前幾天就開始跟司機規劃路線,一站一站送去,最遠的試過一盒送Nilai,絕!
為什麼不用Grab or Lalamove?店家說主要是有合作的幾個司機,大都失業中,能夠在預約好後安排運送,盡量讓這些司機多賺錢,某些特殊地點才叫外送平台。
“想像如果是有顧客訂80盒,就有80個地址,我們就得更早以前規劃路線運輸,這個最耗人力。”(我只能又讚嘆偉大的物流是解決了多少人的問題啊!)
禮盒內有黃薑飯咖哩雞曲奇餅乾蛋糕等等,全是自己做?
“是的,咖哩雞、黃薑飯都是媽媽煮的,還有紅龜糕,然後自己也做蛋糕餅乾等,加上卡片設計包裝,全部都是一家人在做。”
看專頁文案寫得很不錯,請問之前是做什麼的?
“之前在機場工作,疫情爆發後不斷裁員,於是就著遲早被裁,就想著轉行做其他工作;去年7月,在機緣巧合下,開始接單做禮盒,家人也在背後給予很大支持。”
沒見過店家,訊息一來一往反而聊得很暢快,我這是又做了電話訪問嗎?果然是記者的生性難改,啥都問一通,不知道的看我問這麼多,該不會懷疑是同行吧?
說回禮盒,這曲奇很好吃,還有瑞士卷蛋糕,還是第一吃看到有gula melaka口味,軟軟甜甜,吃著就開心,黃薑飯咖哩雞發揮正常,紅龜糕放涼了也不硬,包裝也很有心思,這是一家人分工的結晶。
至於我配的一堆叮鈴,送禮的人懂的!哈哈哈
📍家有喜事要送禮盒,就點擊去看詳情:
www.facebook.com/heliobabystore
www.instagram.com/heliobabystore
Follow my IG/tiktok:#malaimui77
FB:#馬拉妹講飲講食 #馬拉妹出閘 #馬拉妹 #FoodhuntMY #BloggerMakan #BloggerMalaysia #malaimuidotcom #好吃的吃多一點 #不好吃的多少吃一點 #彌月禮盒 #滿月禮盒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疫情下 物流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產業地圖圖解】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
3個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新情報news!
💡【趨勢1】線上線下銷售緊密融合:集團電商、社群商務、行動支付
💡【趨勢2】多樣化零售業態/複合店:跨業態通路、無人店與智販機
💡【趨勢3】疫情下「短鏈興起&冷鏈升溫」:門店外送、包裹收送、低溫配送
==============================
2017年創新工廠李開復博士提出「虛實融合OMO(Online-Merge-Offline)」後,歷時3年探索,2020年驟然爆發的疫情,意外成為檢視零售企業OMO全通路布局的關鍵考核點。
觀察台灣產業數據,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額於疫情期間屢創新高,2021年Q2三級警戒措施期間創下年增44.3%的新高紀錄,單季銷售總額達新台幣283億。而大型零售集團於疫情下積極的因應對策,也成為拉動整體零售產業邁向OMO轉型的火車頭。
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以圖像化方式呈現零售業者在大中小型實體零售店態、網路購物、行動支付、物流外送服務等關鍵領域的涉入程度與競合脈絡,並進一步歸納3項全通路關鍵趨勢,觀測台灣「OMO零售全通路」布局風貌。
📣【趨勢1】線上線下銷售緊密融合:集團電商、社群商務、行動支付
除了開設應對各通路的線上銷售平台外,應用具高滲透率的Line所推出的各式社群商務方案,近一年成長速度相當值得注目。例如全家2017年即著手經營各店Line群組,並於2021年推出「全+1」行動購;7-11以門市Line群組熟客生態圈為基礎,推出「i划算」社群團購;寶雅、家樂福、康是美與Line購物合作,將社群流量轉化為新客增長來源;全聯則是擁有超過千萬好友數的Line官方帳號及蓬勃的各店Line群組,並將分店(批)取、預購、團購、轉贈等功能內建於自有PXGo!中,全力鎖定「社群商務商機」。
台灣消費者在各類型零售通路中的行動支付使用率(複選),以超商的71.2%居冠,量販、超市及百貨亦分別達到51.4%、45.3%及39.7%,其他連鎖商店則為34.3%,均擁有一定基礎。因此不少實體零售企業近年均積極推出自有行動支付工具,部分業者更進一步申設電支機構。2021年台灣電支產業兩大新進競爭者均由零售業者主導,分別為由全家、玉山銀行及PChome旗下拍付國際共同合資成立的「全盈支付」,以及由全聯實業100%出資設立的「全支付」。
📣【趨勢2】多樣化零售業態/複合店:跨業態通路、無人店與智販機
近年台灣零售各業別間的界限愈趨模糊,競爭也更加激烈,同時提升了跨業併購及策略結盟的重要性。本次調查的企業集團中,以統一流通次集團的多角化布局最為積極,經營範疇涵蓋統一超商、康是美藥妝、夢時代及時代百貨、K.Seren美妝複合店等,並由統一集團共同持股台灣家樂福達40%,加上家樂福於2020年併購頂好及JASONS超市,使統一流通次集團成為台灣唯一橫跨超商、超市、百貨、量販的零售集團。
此外,各類型零售無人店、智慧型自動販賣機在疫情下再次獲得重視。整體來看,疫情下的無人零售應用型態包括智慧型販賣機(如7-11智FUN機、全家智慧販賣機)、智慧貨架(如美廉社OFFICE Mart),以及主攻封閉型經濟圈的小坪數無人商店(如全家科技簡配店、家樂福i Carrefour)。
📣【趨勢3】疫情下「短鏈興起&冷鏈升溫」:門店外送、包裹收送、低溫配送
將覆蓋範圍廣大的門店網絡轉化為小型發貨倉,搭配線上購物共同組成的快速電商到貨服務,為實體零售業者在疫情下挑戰大型電商平台的最大優勢。包括4大超商、全聯、家樂福、大潤發、愛買、新光三越、SOGO百貨等,各家業者於疫情期間均與外送平台合作,推出門店商品或餐點配送服務。部分企業更進一步建置自有門店配送解決方案,例如統一超商於2021年收購本土外送平台foodomo,預計於年底將門店外送服務擴展至全台1萬間門市;全聯則是緊扣「實體電商」策略,與全球快遞合作推出小時達服務,並預計於雙北增設多家小時達專門店,以提高運作效率。
疫情爆發後,快速膨脹的電商物流需求雖然成為龐大商機,卻也造成社會流通效能問題。台灣超商業者應用布局多年的物流基礎設施及店配系統,推出多樣化的包裹收送服務。例如7-11與全家除網購店取外,也提供宅轉店服務,緩解物流士重複配送的負擔,而店到店、店到宅及到府收件服務,則提供民眾更方便的收寄選項。7-11更進一步推出「國際交貨便」,提供海外店取及宅配服務。不僅如此,超商業者更以包裹收送服務為切入點,將服務範疇擴大推展至開店平台,例如7-11的賣貨便、全家的好開店/好店+/好賣+以及與Shoplus展開的策略合作等。
✍️下載【產業地圖圖解】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https://reurl.cc/6DZXly
-----------------------------------------------------
關聯閱讀:
2021【商業數據圖解】2020台灣「零售&電商」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https://reurl.cc/dxVR2k
2021【商業數據圖解】2021H1台灣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數據解析:https://reurl.cc/9r8LMj
2021【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電子支付」產業地圖:
https://reurl.cc/bnnnzl
2021【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https://reurl.cc/Q7oKlo
2020【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零售集團邁向生活全通路布局: https://reurl.cc/ZjrkQp
#產業地圖圖解
#零售產業
#電商產業
#物流產業
疫情下 物流 在 經濟日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們要跟消費者認錯,今年5、6月的時候因為訂單暴增,物流亂了手腳,包括委外和北農合作的一些蔬菜箱,當時因物流大塞車使配送延遲,造成消費者不滿,生鮮產品一但配的慢,品質一定受影響。」
在疫情下的電商「認錯學」,一起來看看👀
#會員專屬
疫情下 物流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LfKNlCubU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