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食在有意思✨✨
跨境動動腦❓:「臺灣的”鐵蛋”怎麼吸引其他國家消費者下單?」
e特務🕵️♀️發現 當臺灣食品要跨境到其他國家時,
常常因為當地消費者不熟悉這個食品而影響購買動機,
致勝關鍵就在👉如何可以清楚呈現食品的特殊口感和味道,
並且激發消費者想要嘗試的動機。
🎯成功賣出鐵蛋的秘訣就在文章最後! 不要錯過喔!
⚡️疫情當頭 讓你"食"指大動的常勝軍👆
根據KOL Radar 與《數位時代》合作的「2021 台灣百大影響力網紅」調查報告,受疫情影響,民眾居家烹飪、用餐的時間大幅增加,「料理教學」、「料理挑戰」和「吃播」等內容,不僅滿足大眾對美食料理與烹飪的需求,KOL的影片也為民眾在疫情期間的居家生活帶來豐富趣味與陪伴感,成為💢美食影片大爆發💢的關鍵。因此,在評選出的百大網紅榜單中,就有59位百大KOL經營美食主題類內容是以 居家美食、「美食挑戰」等主題吸引廣大粉絲。
其實,不一定要KOL。以去年營收突破新台幣10億元的國內知名直播電商業者「愛秀生活ishowlife」為例,他們曾經特別為本土芒果果農徵求5位擅長販售農產品的民眾來擔任素人直播主,將傳統人們所認知電商消費者的購物決策關鍵,由價格導向轉變成體驗至上,透過 #直播主 對產品的認識及專業說明,讓民眾願意且開心地購買,結果在短短10天內就賣了300多箱、超過3000斤以上的芒果的驚人銷售紀🎉🎉🎉
通常消費者在觀看直播的情境下,並沒有預設「我是要購物」或「我正在逛街」的心態,而是處於一種悠閒看著美食達人的直播介紹,或是沉浸在令人垂涎欲滴的食品直播內容之中,因此供應商在線上銷售的首先任務,就是要引發消費者在觀賞直播的過程中「好想買」的慾望💕。如今,直播電商能創造出亮眼的銷售成績,除了直播主專業生動的銷售技巧,最主要歸功於直播產業發展「隨看即買」相關技術的愈趨成熟,將直播、銷售、金流全部整合在一起,將消費者產生購物衝動的瞬間,轉換為實質購買的消費行為📈,成功將直播電商推向為當今「引流變現」的冠軍寶座🏆
🥚 鐵蛋跨境小故事
在2019「臺馬聯合網購節」的行銷活動中,直播主向馬來西亞觀眾現場開箱臺灣「鐵蛋」📢
" 鐵蛋可不是鐵做的喔,這外面看起來黑黑的,可是經過長時間的翻炒、滷製和烘乾,而且嚴選頂級檢驗合格的雞蛋,(直播主立刻咬一口) 哇,這咬起來很有彈性,越嚼越香耶,有帶一點藥膳的香味和甘甜味...😋😋😋
👉這時候留言區開始+1、+1、+1…
#九月跨境食在有意思 #跨境電商服務網 #跨境電商 #直播電商 #直播主 #食品 #臺馬聯合網購節 #疫情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娛樂八卦#SmartTravel #汪明荃 #汪明荃工作室 #10項建議 #多圖 #汪明荃兒童 #少女期 #全家福相片 #阿姐鄰居曾志偉 #阿姐好快成為 #YoutubeKOL #LisaWang #十大必看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
疫情影響 消費行為 在 TVBS 地球黃金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五倍券打頭陣優惠來啦🤩🤩
直接再加碼8倍 也太香了吧💪💪
-
我們的IG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車友來玩啊👉 https://lihi1.cc/0RwNX
疫情影響 消費行為 在 Yahoo奇摩股市理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人想拿5倍券來買車的嗎😆
#振興 #五倍券 #買車
疫情影響 消費行為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娛樂八卦#SmartTravel #汪明荃 #汪明荃工作室 #10項建議 #多圖 #汪明荃兒童 #少女期 #全家福相片 #阿姐鄰居曾志偉 #阿姐好快成為 #YoutubeKOL #LisaWang #十大必看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同貓貓阿Cash,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呢條影片會講下阿姐汪明荃最近開咗個youtube頻道 ,徵求網友提議拍片題材, 疫情之下,不少藝人選擇拍片增加曝光率,汪明荃早前都決定加入潮流。前幾日阿姐拍片談及一個月前開的Youtube頻道,首先驚喜表示其頻道的觀看人數出乎意料地多,而最多人喜歡看阿姐整蘿蔔糕,她笑言對成績都挺滿意:「原來咁多人注意我嘅動態。」其實阿姐嘅fans 覆蓋老中青三代 ,你嘅影響力遠勝香港最高領導人 ,即使我叫阿姐做民間特首都冇人會反對 ,因為阿姐入行咁多年 ,佢高尚嘅人㗎,同埋卓越嘅成就大家有目共睹 ,呢條影片除咗會畀阿姐十個建議拍youtube片題材之外 ,我亦都會舉出一啲事例,講出點解阿姐點解咁受人尊敬 。
我之前提議過十個建議畀陳自瑤,yoyo親是喺youtube頻道Smart Travel 留言感謝,我當然唔會期望阿姐會喺我個網頁度留言呀, 因為我知道阿姐大人物好忙㗎嘛 ,希望有網友可以幫我分享呢條影片畀阿姐睇下啦 。
第一個建議 ,希望阿姐可以透過youtube頻道招攬一個義工團隊 ,阿姐開youtube頻道除咗可以娛樂大家 ,分享下啫咁多年嚟嘅生活智慧之外 ,其實阿姐所做嘅行為 ,呢個社會好有貢獻 ,應該透過youtube 嘅影響力,帶領大家去回饋社會,但係我會建議阿姐需要將啲義工經過篩選,先至可以加入同阿姐一齊去做義工 ,例如獲要個參加義工嘅網友 ,證明自己喺三年之內有做過十次義工嘅證明 ,咁樣就可以篩出一啲定係去 睇明星好奇嘅人,以去選出一啲真正去做義工幫到人嘅網友,加入你嘅義工團隊。
阿姐嘅善心,就由林子博講起,有一年嘅中秋節,阿姐知道林子博太太重病,氹師林子博亦都冇受到無線繼續約,遇到困境,阿姐就叫阿林子博上佢屋企攞月餅,之後林子博返到屋企先發現原來月餅盒裏面係載住一嚿用報紙包住嘅一千蚊,阿姐幫人顧及埋人哋嘅面子。
阿姐亦都帶住好多電視台嘅後輩,好似郭子豪本身都係有錢仔都有跟阿姐去做義工,去到清水灣海灘執垃圾,希望阿姐可以考慮組織一個義工團隊,去到港九新界,帶領香港人做一啲有意思嘅事。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HBfybERPwQ/hqdefault.jpg)
疫情影響 消費行為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不出門」這個小舉動,對社會經濟產生了怎麼樣的蝴蝶效應?
隨著疫情穩定,目前因為疫情起飛的產業會因此衰弱嗎?
閱讀更多:https://bit.ly/3qX38xn
本節目由科技部人文司「新冠肺炎影響人文社會反思與治理計畫」贊助播出,由台大風險中心與關鍵評論網公共服務中心共同製作。
訂閱頻道:https://bit.ly/32WHzlI
各節重點
2:23 走入宅內的「新經濟模式」
3:39 轉移的消費行為成為新習慣
4:39 電商產業在疫情的改變
6:06 線上X線下:新零售
7:21 疫情帶領產業起飛
9:51 搭上宅經濟列車——隱藏的受益者
12:33 隨著疫情趨緩,衰退的「宅商機」?
14:30 營收成長,獲利不漲
15:56 「宅下」新需求與新商機
17:28 宅經濟 2021的發展可能性
--
台大風險中心 官網:https://rsprc.ntu.edu.tw/zh-tw/
台大風險中心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tursprc
記疫COVID-19 官網:https://covid19.nctu.edu.tw/
記疫COVID-19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covid19.nthu
#台大風險中心 #COVID19 #宅經濟 #科技部 #疫情 #外送平台 #居家辦公 #新冠肺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xURrtnMVec/hqdefault.jpg)
疫情影響 消費行為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2020美國總統大選民調一面倒的說拜登贏川普一大截,川貴人,這次別選了吧?乖~我待會給你買個....樓?大家好,我是范琪斐。中間偏右的《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聯手中間偏左的《國家廣播公司》(NBC),在「川拜」首場辯論後,到川普確診前這段時間,所做的民調顯示,拜登的支持率高達53%,足足領先川普14個百分點(53%:39%)。真的假的啦~這個幅度也太誇張,我們再參考一下別的。
(10/11公布)美國ABC News和《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在川普出院後做的最新民調,有54%的選民說會把票投給拜登,大幅領先川普12個百分點(54%:42%)。專門統計各家民調數據的Five Thirty Eight指出,拜登的平均支持率勝過川普10.4個百分點(52.2%:41.9%, 10/10數據)。另一個民調數據集合網站「真清晰政治」(Real Clear Politics)的網站顯示,從10月以來每一家主要民調公司統計出的結果,都是拜登遙遙領先川普,差距在5到16個百分點不等,其中不乏立場較為中間的The Hill和經濟學人。所以平均下來拜登的支持率領先9.8個百分點。(10/9公布)美國權威智庫與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做出來的結果是,52%的選民打算把票投給拜登,領先川普10個百分點(52%:42%)。
我們找了很多民調,可是只有很少數的說,川普領先拜登, 說很少數,是怕我們川貴人傷心,其實找來找去只有一個。 (10/5公布)英國《每日快報》聯手英美智庫Democracy Institute做的民調顯示,川普支持率在46%,小勝拜登1個百分點(46%:45%)。不過我還是註明一下,這個《每日快報》是英國的右翼八卦報,民主研究所的民調,也沒有被民調界公信力很高的538列入參考的近500家民調就是了, 所以現在大多數民調都顯示,拜登會獲得壓倒性勝利,但川貴人當然不認為他會選輸啊,最近又在那邊「Fake news」、「Fake polls」喊來喊去,民調統統都是假的!這都是幻覺~嚇不倒我的!
先不要笑,川貴人說的是真的,4年前一直到投票日當天早上,民調都還顯示希拉蕊一定會凍蒜,《紐約時報》做了大半年的民調,到選舉當天早上,還在說希拉蕊有80%以上的勝選機會,結果最後被「逆轉」,搖擺州統統被川貴人拿下!2016年的民調,被很多人認為是「壞掉了」、「走鐘了」,完全無法反映出真實民意,今年隨著大選日逼近,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質疑,真的假的啊?這幾年來專家們一直試圖釐清,當年的「希拉蕊慘案」到底是怎麼出現的,總之過去四年民調專家就很努力的要找出,民調為什麼會跟開出來的票差那麼多,但真的非常困難,因為變數實在太多了,我們今天就幫大家整理出幾個專家們認為可能的原因。
(一)手機的普及
還記得去年台灣不是在吵「手機民調要不要納入總統初選民調」嗎?美國其實也有類似的問題。美國現在就跟台灣「人手一機」一樣,有時候還兩三機,越來越少人使用家用電話了,而且年輕人、低收入者以及少數族群,都只用手機而已;反觀年長者和白人族群,就會比較依賴室內電話。大數據分析網站《Datanami》就指出,25歲左右的年輕人看到不認識的電話,幾乎都會pass不接;但70歲的長輩們則是每通必接,因此這樣進行的電話民調就很容易往某一族群傾斜。
那用手機民調不行嗎?根據1991年的《電話消費者保護法》(Telephone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of 1991;TCPA),美國是禁止「自動撥號系統」打電話給手機用戶的,所以如果要打手機做民調,就必須派出「真人」撥號,這有多麻煩呢?數據顯示,你想獲得1,000個回答,就至少得隨機撥號2萬次,其中大部分是空號,因為手機號碼是私人的,根本不會刊登在電話簿上,這實在太勞民傷財了,很想幫做民調的人馬殺雞一下耶,你們辛苦了。
(二)沉默的多數
每次選舉我都很期待接到民調電話,但大多數美國人可不是這麼想的,可能是因為擔憂個資和隱私外洩,導致選民接電話不敢說出真實意見,或者是覺得,蛤~民調很久欸,老娘才沒空理你。1970年代左右,美國「民調回應率」(Polls response rate)高達80%,你只要打過去人家多半都會回答你,但是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報告,2018年美國「民調回應率」已經暴跌到6%,等於你打100通電話就只有6個人不掛你電話、願意花時間跟你聊兩句,但你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講真話。
像2016年的大選,支持川普的選民中,就有一群選前不願意表態的,或者在接受民調時故意說謊的,有些甚至不告訴鄰居他們其實支持川普。《Datanami》表示,這些選民會讓調查的結果失準2%到6%,6%很多欸,根本就是超出誤差範圍了。
(三)網路民調難
啊現在網路那麼發達,用網路做民調不就統統搞定了嗎?事實上恐怕剛好相反。數據顯示美國18-29歲的年輕人,有98%都使用網路,但偏偏這個年齡層的人最不愛投票,拿美國總統大選風向球:2018年美國期中選舉為例,雖然這群年輕人投票率比前一次大幅提高15.7個百分點,但仍是所有年齡層中最低的(35.6%),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鍵盤投手」,大家網路上搖旗吶喊超熱情,結果投票日當天大家都覺得不差我這一票。另一方面,你在網路上想填幾歲就幾歲,想變性就變性,別國網軍想來帶風向,也不是那麼困難,因此網路民調也非常容易失準。
(四)早期民調誇大
另一個大變數是「早期民調」的準確度很低,因為選民還沒有足夠時間去瞭解候選人到底在幹嘛,但早期民調卻是媒體報導所仰賴的主要資訊來源,結果就是候選人拿來造勢、媒體見獵心喜誇大報導,進而影響到後續選民對候選人表示支持的聲量。例如看到拜登領先,那支持拜登的人講話就會比較大聲,因為他們是「主流」,反之支持川普的人,可能就會比較不敢表達意見,形成「沉默螺旋」。
「皮尤研究中心」也加碼解釋,事實上2016年的全國民調還算準確,(預測希贏3.3%最後贏2.1%),但美國總統大選是以選舉人票為單位,希拉蕊全國總票數高於川普也沒屁用,最後川普拿下所有的搖擺州,入主白宮。而選前的州民調也無法反映出搖擺州的真實民意,地方往往沒有全國性民調那種資源,四年前他們就忽略了在最後關頭,投給川普的搖擺選民數量,也沒有準確掌握未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選民,他們到底支持誰,種種因素導致了中西部上演「大驚奇」。還有就是民調公司往往有特定的政黨傾向,最後很可能導向「護主」的結果,讓民調不盡然客觀。
那這些問題2020年還會再重演嗎?老實說,有些變數還是很難避免,《紐約時報》就整理了,和四年前相比,哪些因素可能讓美國民調更精準或更失準。
更精準的第一點就是,搖擺選民減少了。
四年前民調失準的一大因素就是搖擺選民,但今年跟民調人員說:嗯~我還沒想好,的搖擺選民數量變少了,四年前的這個時候,大概還有20%的選民說他們還沒決定要投誰,或是打算投給小黨候選人,但今年這群人的數量只剩一半,而且其中支持川普的人也老早就表態,尤其是搖擺州的白人工人階級選民。
更精準的第二點是,選民教育程度的加權。
大家要有個概念,民調準不準確,完全取決於你抽樣有沒有做到「隨機」,也就是每個族群的意見都要被採納進來,但這真的非常難做到,最後很容易讓民調結果出現偏差。例如在美國,如果你跑去郊區教堂裡做民調,那幾乎可以篤定會獲得一個偏共和黨的結果;但如果你對大學生進行抽樣,最後很可能獲得一個偏民主黨的結果。另外的數據又顯示,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民,比較願意接受民調訪問,每個都是選我選我~而那些較保守、教育程度較低的選民,他們的聲音就很難反映在民調上,所以如果你沒有按照「教育程度」來做加權,民調就會充斥太多年輕大學生的意見,導致結果偏向民主黨。先前民調機構都不怎麼重視教育程度對選情的影響,結果導致2016「爆冷門」。
有鑑於4年前的「教訓」,今年有越來越多民調機構,把選民教育程度的權重提高了,簡單來說就是把教育程度較高的受訪者音量降低一點,把教育程度較低的受訪者音量調高一點,讓他們各自符合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今年從3月以來,美國各家民調機構做的幾十個調查中,已經有半數增加教育程度的權重,是先前的兩倍多(約20%)。
可能比2016年更糟糕的是,網路民調的增加。我們剛剛已經提過網路民調的準確度有待商榷,但過去幾個月來,越來越多機構採用網路民調的方式,比例佔地方民調總數的一半。他們採用的方法可能太過簡單,就是直接抓一群網路群組成員,然後再根據受訪者的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分類加權,這樣的作法成本很低又很方便,但非常容易有樣本代表性不足的結果,而且最後民調可能左傾。 (最好的方式是結合電話民調和網路民調,例如AP/NORC/VoteCast的民調,電訪4萬人外加隨機抽樣11萬網友,結果可能較為客觀。
另一個可能不太客觀的做法是:請選民「回想投票」。
目前有越來越多投票機構採取這個方式,也就是要求受訪者回想2016年他把票投給誰,是希拉蕊還是川普呢?然後再依據他們的回答去做選舉意向的加權。這樣做可以讓民調數字看起來比較漂亮,也可以減少錯誤,但卻很難避免系統偏差,導致結果傾向某一政黨。再加上通常大家都會傾向回答,自己是投給獲勝的那一方,沒有人會想承認自己投給輸家嘛!再說這四年來誕生不少首投族,又有不少人往生,像是疫情導致那麼多人死亡,也有很多人搬到別的地方去,硬把2016年的投票意向套用到今年,恐怕不太合適。
所以這個民調到底是能不能看啊?你要是問我,我覺得就別看了 ,這是我們媒體想要預測選舉的結果, 或研究單位拿來做選民行為分析. 但一般選民還是把政策看清楚點比較要緊,你管別人怎麼投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美民調失準
#選情霧茫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U0BYUBtyi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