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疫苗混打]
等一下會寫很長,所以先講結論:
為什麼在其他國家人體試驗還沒做完之前要用自己身體做實驗? (還沒有收到任何人體實驗補償和說明🙄)
⋯⋯⋯⋯⋯⋯⋯⋯⋯⋯⋯⋯⋯⋯⋯⋯⋯⋯
之前已經說過,其他國家「開放混打」,主要原因是1. 疫苗供貨不足,第一劑的廠牌還沒供貨 2. 對第一劑接種的廠牌疫苗出現 #嚴重難以承受的副作用,所以第二劑 #只好 換廠牌。
第一,現在不論AZ 、莫德納、JJ、BNT甚至科興國藥等等疫苗的研究都是至少完成二期,正在進行三期,接種指引的間隔幾週、疫苗效力,都是之前研究加上後來追蹤的結果。
這個你不信,要信小型追縱研究和剛開始進行研究的混打效果?
第二,很多朋友問我「某疫苗是不是防護力比較差」、「抗體比較低」、「未來能不能因應突變株」?
現在的抗體濃度和防護力至少都是完成二期、實驗室和人體實驗,以及三期中的追蹤研究,半年以上甚至一年的結果,這些都讓你質疑「是不是不夠有效」了,怎麼會又覺得剛開始在研究、追蹤沒有幾個月的混打很可信?
第三,那為什麼要做混打研究?
除了 #剛剛提到開始混打的二個原因之外,我先問你:你記不記得每年打的流感疫苗廠牌? 你每年流感疫苗是否有混打?
想不起來吧?
當然,流感疫苗已經是技術成熟而且歷經數十年研究資料的流行病學控制政策,而且流感疫苗的疫苗技術機轉各廠牌其實差不多,所以在每年流感疫苗接種政策上,就是依照時程和病毒突變株的猜測,各合格藥廠製造疫苗,各國買了之後就開始依照高風險和特定族群接種。
簡單來說,流感疫苗也是一種「混打」。
這支造成全世界過去未來傷害的COVID-19 病毒,現在看來會不斷突變,在全世界造成感染和死傷,所以未來「每年接種COVID-19疫苗」很可能跟「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一樣,成為各國例行的採購和接種措施。
那難道未來只能不斷的去依照第一劑買到、打到什麼疫苗來採購和接種嗎? 賣得多的廠商當然希望啦,但是我相信大家都不樂見,因為那很麻煩(而且藥廠也不希望只有別人能賺到錢)。
所以不論是科學醫學的防疫需求,或是全球流行病控制的長期需求,或是各國防疫政策的延伸,甚至藥廠彼此的飯碗,「不挑廠牌」的每年COVID-19 疫苗接種一定會是趨勢;研究不同廠牌、間隔多久之後接種的效力和副作用,一定會是接下來的研究方向。
⚠️ 但不要忘了:現在全球防疫效力還不錯的這幾隻COVID-19 疫苗的 #機轉不同。
因此在未來全球每年疫苗接種的銜接上,必須開啟 #以前沒有過 的廠牌、機轉間疫苗研究。
因為這些研究結果是明年、後年、甚至五年後(嗚嗚我真不希望這隻病毒會肆虐這麼久),全球COVID-19 疫苗防疫政策的基礎資料。
簡單來說,武漢肺炎疫苗的混打,未來,注意,我說「未來」,未來可能是趨勢甚至常態,就像各位打流感從來不用特別記廠牌和間隔時間一樣。
但是 #現在,你為什麼要用自己做實驗?
✅ 有沒有發現我上面提到「未來每年全世界各國防疫的採購需求」。
為什麼希望我國能夠自己生產疫苗? 長遠的未來,我們要每年靠別人嗎?
而長遠的未來,我國難道不該努力成為 #疫苗輸出國 嗎?
這樣看,各位或許就知道,抹黑我國醫藥生技產業的發展,其實是 #國家政治經濟戰略 的問題了。
(決定偷渡一下前年在捷克參訪時喝啤酒的照片懷念一下自由飛行的日子。拍照那位是捷克副議長😝)
疫苗輸出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講點個人經驗,很長慎入
以前在業界跑來跑去時,看多了奇怪的現象,一開始都認為很詭異,熟了之後才知道這是正常的。
例如投資新技術,有資本的人看的是風險,還有對人的信用。而越舊的產業,技術大致上都被試驗過,很難會有超新的突破,我自己就有重新試驗一兩個,看國外最新論文後去實驗室試驗,再拿去給其他老闆看。大部分的想法,是看了第一張投影片,就說這他們做過了,根本不想看下去,少部分看到後面,知道跟以前做過的不一樣,但需要進一步的去計算風險損益。
而越舊的產業,弄個新的東西會有多大突破?其實沒多少,我自己算的結果,是省了3~5%,購置設備到回收成本大概要2年。嗯...難怪資本家不想要,2年不是2個月欸。年紀小時,會憤恨不平覺得當老闆都沒有遠見,後來就覺得他投下去才是賭博,因為同樣的錢投入既有製成的微調與改善,都同樣有3~5%以上的節省,那為何要丟到新的技術改良?
同一時期,宇昌案前一兩年,台灣生技越說越夯的時代,聽這行的朋友講,根本是論文一直出,技術天天更新,希望無窮。自己都看到有點興奮,回過頭看看其他學長姊,咦?你們怎麼沒感覺?(不是腳被三輪車壓到)
簡單說,越新的產業通常代表一切都不穩定,未知的領域超過已知,所以投資就是賭博,仰賴政府支持跟民間大筆資金投入,可以擋住失敗的風險。在這行的人因為多數時候順風,會覺得不計風險的投入、很有遠見的投資,都是值得去做也應該去做的。但舊產業的人則相反,老是逆風跟失敗,作法就趨近保守,但也不至於傾家蕩產。
剛剛說到,資本家投入要看風險,以及看認識的人有沒信用,這有時很矛盾。我遇過代工廠,新舊廠區兩棟不同的房子,新區放的是CNC設備,整個管理模式就是跟舊區不同,老闆說的是他看到機會就買了幾台投資,現在穩定賺錢...
現在已經退休的廠長,跟我說的是「老闆當初去世貿遇到老朋友,跟他推銷這幾台CNC,說預計1年就回本,就很開心地下單幾台,誰知道根本沒那麼多單,拖到現在好幾年了才回本」
這個老朋友欺騙老闆?並沒有,因為照他們的估算,一年回本是合理的,「只要你有單」。XD
我比較想知道的是,為何你們一整代人都是樂觀到不行,大你們2輪的老廠長就不是這樣看事情?
嗯,現在我也知道了,完全能體會「景氣循環」、「產業循環」等等的論點,背後有哪些書本上沒講的理由。
看這次疫情就知道。
年紀差不多在30前後,或是在生技業的,他們的心態跟思維,嚴格說跟我哥差不多(60前後)。
我哥在80年代開始出去工作,取得資金非常便利,公司開了又倒、倒了又開,現在也還好好的,只是沒發大財。親戚倒是好幾個賺到錢,整天嫌政府不拚經濟,讓他們小孩賺不到錢。
心態差不多,但立場差很多。我哥那年代遇到的問題,跟他們解決的方式,非常的大而化之,都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衝鋒衝鋒再衝鋒,你不努力就會失敗、不衝一波怎知不會成功?
好啦,有沒錢可以支援一下?小弟我知道一些表面製程,整套設備弄下去大概幾千萬......啊?自己想辦法,自己找銀行貸款,找二胎...
有沒搞錯@@?
沒,我那年紀的親戚,全部都認為,你借錢就可以搞定了,萬一失敗再去工作還錢就好。而我看小我一輪的這些學弟妹,大體上也處在資金,跟其他傳產相比好取得的狀態(相對而言)。當然這話講下去一定全部生氣,覺得哪有那麼好,傳產反而好賺錢balabala....
這個喔XD
我是覺得,就沒做過那行,不知道那行辛酸的概念,我們去講是沒有用的,就跟我當年也不怎麼聽老師跟學長姊勸告一樣。要等到差不多輩分的人,跟我處境類似的朋友越來越多,我們才會去統計這個結果。
就跟我親戚們,統計自己周遭結果,會賺錢都是有努力但加一點時運,而我們不拚所以連運氣都沒,道理一樣。
這影響的就是整代人的思維,這次疫情對疫苗取得跟專業資訊的判斷,最糟糕的就我哥那個年代。他們對於「政府不及早去蓋工廠生產疫苗」,以及「郭董打通電話就可以買到疫苗」,好幾種根本邏輯對不上,接近支離滅裂的思維,是不會感到疑惑的。
原因無他,出社會後就是順風滿帆的狀況居多,覺得工廠就是蓋一下就好,大老闆有關係就是打通電話就好。這對他們而言是常識,就算你把新一代的電子業代工廠,或是生技代工廠的成本攤給他看,他們也是不接受的,不如說無法接受,看完轉頭回去繼續看「China NO.1,只要丟錢都可以上火星,之類的論點」
而新一代的學弟妹呢?他們正在這個階段,思想的定型大概還要再個10年前後。如果生技、疫苗產業能做起來,甚至做到對外輸出,讓武漢肺炎流感化後的世界,台灣成為疫苗輸出國大賺錢。那麼他們就會變成跟我那些60前後親戚差不多的狀態。
若再一次宇昌案,弄到生技業崩潰,既有的產業傳產化,資金流動又限縮,那麼他們的思維就會逐漸跟我們同步化。
然後,就我教書的經驗是,這些思維會家庭傳承。
我哥那輩的小孩現在出社會10年,還是一堆小雞粉,思考邏輯總是不脫政府為何不大撒幣,怎麼沒有遠見。這個遠見可以套到任何他們自己所處的產業,雖然每一個人的見解合起來就是超過國家預算10倍,但個別來看都是合理的。
這用年紀分其實不是很準,要用世代去分,我60前後年紀的親戚,小孩差不多就跟我學弟妹30前後一樣,但思維跟他們上一代所教,身邊所見所聞是高度雷同,雖然當事人都死不承認,且拼命解釋自己跟老爸差非常多。
但我來看....你們的同質性還是遠遠高過我們啊....
要我去區分是不是黃白小雞粉,看他爹娘是不是在80~90年代,歷經景氣大好世代就知道。在上個世紀,人生過很順的,小孩很容易會傾向黃白論點,否定細節人事的重要,強調大有為政府可以帶動一切,只是改成他們心中的左派大政府,統領的必須是他們的神。
若父母沒有經歷過那世代,或身為失敗者,那麼就比較傾向脫離太陽花後的黃白粉群,並認為這些人都不重視施行細節。
要細分還有一種,父母在80年代或更早,有沒有受到黨國庇蔭,賺錢容易不容易,也就是藍綠底的差。就我所見,藍底綠底教出去的,現在30以及之下的朋友,除了環保人權等學校共同科目看法一致外,在產業跟政治上,幾乎就是裂解成檯面上的淺藍淺綠。
差別在於淺藍會羞於自己是藍,統稱自己是黃白新一代的非藍非綠,或因為自己投過蔡英文,就宣稱自己也是綠的。但淺綠的就直接說自己是綠,不會跟你五四三。
這會不會形成對整個社會氛圍的影響?當然會。
對產業會不會造成影響?絕對會。
我們可以改變嗎?當然可以。
只是這個改變很緩慢,而台灣能否撐過改變而不被併吞?我可不敢保證。
看看我哥他們怎麼講,再看看他們的下一代怎麼說,對拚經濟的理解高度相似,對政治的認知極為接近,對中國的看法也非常一致。
嗯...
就樂觀中保持謹慎,謹慎而不悲觀好了。
疫苗輸出國 在 【每日必看】COVAX:印度限制疫苗出口數十國加被迫延宕疫苗 ... 的推薦與評價

世衛 疫苗 全球取得機制COVAX負責人表示,有超過30或40個國家等著接種第2劑AZ 疫苗 ,因為 疫苗 缺乏,接種第1劑後,必須等很久才能施打第2劑。 ... <看更多>
疫苗輸出國 在 陳吉仲的了不起政績~豬瘟疫苗7月起全面拔針!台灣有望成亞洲 ... 的推薦與評價
陳吉仲補充,如果清除豬瘟計畫推動一切順利,我國最快可於114年間獲得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認可為豬瘟非疫國,除可減少養豬場人力及購置疫苗費用,亦 ... ... <看更多>
疫苗輸出國 在 來自民主陣營的奧援!空運疫苗為台灣加油!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疫苗輸出國 及國際組織排序疫苗輸出順序,會考量疫情嚴峻與否。以台灣過去的防疫表現,跟全球疫情相比,實在很難要求疫苗輸出優先排定給承平的台灣。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