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人,質疑台北市沒有做疫調、沒有做匡列?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市長曾帶頭說「#疫調沒有用了」,又長期不公布確診者足跡,讓台北市的疫情資訊根本不透明。
六月底,士林養護中心、北農等多起群聚案件陸續被媒體及議員揭露。市民赫然發現,這些案件,不是沒有在市府記者會中說明過,就是只有輕輕帶過。
一個多月以來,記者會上,充滿柯市長的各種口號與新名詞, #清零計畫、#冷區殲滅、#熱區圍堵、#焦土作戰、#暴力手段,但就是沒有這些早該跟市民們說明的群聚案件,市長更試圖否定這些案件是「群聚」。
這麼明顯的落差,不得不讓民眾懷疑:疫調做到哪裡去了?
柯市長團隊從 6 月 24 日開始,就把這個越來越廣泛的質疑,定調成「親綠網軍」散布假訊息,大力否定。直到昨天,又從新聞稿、記者會、「打假專區」與各個網路管道多管齊下,力圖扭轉市民對台北市不做疫調的印象,並稱這些質疑是否定基層努力。
但是,對於疫情資訊的發布,柯市長團隊仍舊十分消極。市府在 6 月 30 日公佈了一例「公園守護者」公共足跡之後, 7 月 3 日又悄悄地新增了 7 例的公共足跡,卻不在記者會中說明,也沒有任何新聞稿發布。昨日,又悄悄上傳 5 例公共足跡,一樣沒有任何說明。
就在記者會後,我們又發現今天新增了 3 例公共足跡,但為什麼記者會中都不提呢?
過去,只要有公共足跡公佈,政府都會說明這些個案的基本資訊,包括:年齡、性別、居住地、發病日、病況、確診時間、在哪裡染疫、接觸史、是否有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讓大家更了解疫情的樣貌及可能風險。
這些,都是在 #疫調單 中規定必須調查的基本事項,也是「#確診個案發布原則」中授權地方政府發布的內容。而且經我透過立委辦公室向CDC確認,台北市每一案的疫調單都有確實上傳,但在疫情高峰的時候,細膩度不如以往。
可是,市府一面說自己做得比中央規定的還要嚴格,一面卻極少在台北的疫情記者會中說明這些疫情資訊,還說「發布原則」限制很多。事實上,市府連原則中允許發布的內容,也都極少公開。
台北市疫情記者會公佈資訊的消極程度,甚至在地方產生了一種說法:與其從記者會了解疫情,不如從環保局的清消、消防局救護車的出動狀況,來判斷台北市的疫情。
市府總說,批評市府不公開疫情資訊,是否定基層的努力。但是,真正不把基層的努力呈現在市民面前的,其實是充滿政治與媒體算計的柯市長與他的發言團隊。
6/28,當時還沒被調職的余燦華科長就在專案報告中點頭承認,不公布足跡是市長的決策。
柯市長的政策,造成民眾的誤解,卻死不認錯,推說是民眾、網軍、有心人士否定基層的努力。
是誰在否定基層努力?
是在記者會上消極提供疫情資訊的柯市長,否定基層的努力。
是明明甩鍋基層,還用公關照洗白的柯市長,否定了基層的努力。
是造成防疫工作指揮混亂,執意要求局長休假、調離疾管科人員的柯市長,否定了基層的努力。
如果柯市長真的認為基層的努力值得肯定,請不要在疫情記者會繼續發明新名詞、噴口水,請好好地說明每一個公開足跡,讓台北市民取得我們應該得到的疫情資訊。而不是讓市民繼續生活在一個要靠民眾、媒體、議員爆料來猜測疫情發展的城市之中!
疫調沒有用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柯文哲市長剛剛發文,說「國家為什麼放任假消息流竄?」
柯市長指的,是有許多人質疑台北市沒有做疫調、沒有做匡列,柯市長和黃珊珊副市長今天都痛斥這些都是假消息。
確實,台北市的疫調作業沒有中斷,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質疑台北市的疫調工作?不就是因為市長曾帶頭說「疫調沒有用了」,又不公布確診者足跡,讓台北市的疫情資訊根本不透明,導致許多人以為台北市根本已經放棄疫調了嗎?
柯文哲市長說防疫人員的努力不應該被假消息抹煞,卻不檢討自己的肆意評論才是造成許多市府公務員 #心很累 的元兇,市長知不知道有多少局處每天都要戰戰競競地守著電視看三點半的防疫記者會,深怕市長又在電視上有什麼脫稿演出,他們卻全然被蒙在鼓裡?
柯市長發文痛斥假消息,但諷刺的是,同樣在今天卻有一則影片流出。是柯文哲市長為中天新聞加油打氣的畫面。
「新聞專業與新聞魂不能打折」柯文哲市長這樣說。
中天新聞最後會淪落到不予換照,不就是因為它曾經是台灣最大的假新聞中心!?
中天新聞有多少次是因為散佈未經查證的報導、涉及製造假新聞被裁罰,這需要我來提醒大家嗎?
當初說「文旦丟在水庫超過200萬噸」的媒體,不就是中天新聞嗎?
柯文哲市長一邊痛斥假消息,轉身卻力挺中天新聞說這是 #新聞專業?坦白說,這樣的操作我真的看不懂。
疫調沒有用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北市的防疫指揮官柯市長要逃避責任到何時?】
市府昨天宣布,以後北市疫情指揮中心不再每天定時召開防疫記者會,改為有需要的時候再開。而在剛剛市府召開的好心肝事件記者會,再次點出幾個台北市一個多月來的盲點。
一、千錯萬錯絕對不會是柯市長的錯
今天記者會上發布的政風報告,已經清楚說明,基層同仁是在市長要求 6 月 9 日前打完疫苗的決策壓力下,才將疫苗發給基層診所。但面對媒體提問,指揮官卻又再度推卸任,把問題丟給輿論批評。
各界要求檢討北市施打率,是要市府找出施打的問題在哪裡。一個好的管理者、領導者,會虛心受教,然後跟團隊討論如何精進。柯文哲指揮官卻只定下期程,把問題丟給下屬,要基層自己去解決,事後出事,找了一個股長來擔,忙著怪中央怪東怪西轉移焦點,推諉卸責。市長不協助解決問題、不承擔政治責任,不只失職,更是無恥。
更令人感到無言的是,市府還用錯誤的數據誤導大眾.這次長者疫苗施打,拿預約施打率當作實質施打率,來掩蓋 85 歲以上老人施打實際施打率只有 65% 的事實。市民要的不是美化後的數據,是想看見市府持續改進。
一個多月以來,基層防疫人員花了多少心力、加了多少班,你有看到嗎?我看了衛生局疾病管制科的班表紀錄,真的是很心疼。如果指揮官有一絲責任感、有一絲體諒下屬的心,還會直接在記者會上一次又一次地把整個鍋都甩給衛生局基層嗎?都不會於心不忍嗎?
二、每日的防疫記者會,變成佈道大會
台北市每天的防疫記者會,市府一面美化數據、一面推卸責任,還不讓媒體在現場自由提問,讓整個記者會更像是佈道大會,而不是回應社會大眾質疑的場域。這樣一種對內、對外溝通都效果不佳的記者會收掉,或許是一件好事。但是,市府不舉辦記者會,每天針對疫情的提問,該去哪裡尋求解答?疫情雖已過高峰,但難以稱作趨緩,市府難道沒有需要再固定向市民報告的事項了嗎?
一個月以來,無論是市長說的疫調沒有用了,又或者後來發明的新名詞熱區、冷區殲滅戰,再到「精準疫調」,其實這些新名詞,是全台灣每個縣市都在做的事,台北市衛生局更是一直都有在做,只是在疫情高峰的時候人力透支,出現無法負荷的狀況。但是在市長的佈道大會上,基層的辛勞心血與困境彷彿都不存在,只剩下誇耀自己功績的指揮官跟一片茫然的基層公務員。
三、真正一天到晚突襲台北市的,就是台北市長自己
市長經常在防疫記者會上宣佈政策,但市府所有的政策,並沒有都先讓第一線知道。常常變成民意代表、基層里長、衛生局基層、健康中心員工,都跟市民一樣守著每天下午三點半的記者會,才知道今天的台北市又有什麼新政策。對市府基層而言,記者會就像是每天定時發生的空襲,一顆又一顆的炸彈從天而降,三點半前、三點半後,完全是不一樣的世界。現在記者會不再定期召開,或許衛生局的同仁免於每天三點半轟炸了,難保未來會不會變成突襲?
在接種疫苗開始之初,堅持要用網路預約,後來才趕快急急忙忙啟動民政及社政系統,這些動作沒有提早規劃,讓民政局、社會局協力支援,一夕之間要大家如何因應?
市長在去年講:「我去指揮也是可以啊,應該也不會太差」
總觀一個多月來的種種現象,柯市長到底表現如何,相信廣大的市民朋友一定多有感觸。
要我來說,就是柯市長的統御能力出問題,決策不當的指揮官只會拖累部隊腳步。
疫調沒有用了 在 獨家》實測「自主回報疫調」 一次性連結送出不可改@東森 ... 的推薦與評價
本土確診數,再度創新高,指揮官陳時中還說,還沒到達顛峰,為了加快 疫調 速度,指揮中心啟動確診者自主回報系統,PCR檢測陽性的民眾,就會收到疾管署 ... ... <看更多>
疫調沒有用了 在 指揮中心快訊#COVID19 #自主回報#疫調系統... - 疾病管制署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是鄉下老人家不會用手機又沒年輕人一起住怎麼回報??? 5 mos Report. Keni Lu, profile picture. Keni Lu replied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