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醣重點文三 #間歇性斷食
#重啟代謝的運作 #充分燃燒脂肪
#降低胰島素阻抗 #洗香香去睡覺
#喜歡請打+1
減醣中的各位一切還順利嗎? 不知道有沒有慢慢的在進步呢? 今天是千呼萬喚使出來的減醣重點文第三篇 ~~讓你們久等了😃😊
由於這次要聊的是進階的知識,會比較複雜,所以還沒看過前兩篇,關於基礎減醣概念和胰島素阻抗的人,請往回翻一下,因為那是最需要先熟悉的基礎
沒有減醣的人,也別忽略了飲食對人體的重要性,多少參考一下新型態的觀念,未來絕對會有幫助^^
如果你已經減醣了一段時間,累積了足夠的知識,同時也遇到不少次的停滯期
那*間歇性斷食* 會是你很需要的一個工具,因為他不是教你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他是一種生活的模式和習慣的改變,並且可以有效的降低胰島素阻抗,讓你更快越過體重的停滯期
很多人會把他跟*減重* 直接劃上等號,認為它只是降低熱量的攝取,瘦身的一種手段,但深入瞭解以後並不全然如此
裡面有著很多跟人體運作,非常細微的關係性,是不容被忽視的,不過我們就先聚焦在減重上,以免我又犯了容易跳題的老毛病^^
那~~~~~就讓我們開始今天的主題吧,這可是經過反覆不同的實驗和測試後,才開始動筆的呢^^
請大家務必細讀,因為我必須要把大量的資訊,濃縮在短短的幾段文字裡,頗有難度
----------我是間隔線---------
*間歇性斷食* 是在減重的過程中,我覺得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它同時可以解決 *生理* 和 *心理*上的需求
要理解為什麼會需要執行間歇性斷食 前,就不得不先提到 *胰島素阻抗* ,因為他是讓很多曾經想要認真減肥的人,失敗的最大主因
之前有提到,人體裡最優質的能源,是來自身上的脂肪
當它被分解成胴體後,做為燃料使用時,不僅乾淨,能讓頭腦變的清晰,思路更活躍,而且產生的能量是醣的兩倍以上。所以效率非常好,更不會讓血糖上升,還能被儲存在身上各處,而不是只在少少的肝(醣)而已
所以身上的脂肪,其實是好東西,只是沒有被你的身體好好地利用^^
★提醒一下:油脂在進階的減醣飲食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不是吃油就會補肥肉,別躲^^ 它的好處真的很多,我會額外開一篇聊
隨著社會形態的改變,我們開始過度依賴碳水化合物(醣),太多精緻的飲食,改變了體內激素的分泌,造成細胞異常的工作,產生了一個連帶性的後遺症
那就是大魔王: 胰島素阻抗 (還不知道的人請看上一篇)
因為賀爾蒙的失調,衍生了:*肥胖*、發炎、老化、代謝不佳、各類慢性疾病,甚至癌症低齡化等,有相關性的症狀
這個時候的你,生理上會很需要醣,因為身體不願意去分解身上的脂肪,沒有能源可以使用,而你的心靈(大腦)也因為成癮,所以不斷的逼迫你吃更多東西,造成上述的惡性循環
想要改善,就需要做出一些必然的改變,比如生活習慣,運動次數,壓力控制、優良睡眠等....
但當 *生理*和*心靈*都已經對碳水化合物(醣)成癮、無法脫離胰島素阻抗,同時又面臨停滯期很長,外界誘惑太多的多重效應下,上述的改變通常不會太有效
直接從飲食下手,徹底降低或阻斷碳水化合物的取得
逼迫身體~~重新利用和分解身上隨手可得的能源 *脂肪* 才是真正的殺手鐧
而 *間歇性斷食* 就是在這個階段,能讓你跨越關卡的超強工具
它的好處遠不止於表面的體重減輕,更多的是幫助你改善飲食的節奏,調整身體的運作,*有效的降低胰島素阻抗* ,並且幫助燃燒脂肪
最終是*反轉*失常許久的新陳代謝
※說的簡單點,間歇性斷食就是身體冷開機,跟按下電腦的reset按鈕一樣
讓過度疲勞的器官,得到短暫休息的機會,讓老化失常的細胞,能被分解再利用,活化失衡的功能
★不要把它想的太難,其實.....你每天睡覺的時候就是在間歇性斷食,人體本來就有自清的機制,也就是說~~通過延長禁食的時間和優質的睡眠,身體重啟的效果就會越好,而且體內最強的生長激素還會介入,能活化體內的細胞並協助燃燒脂肪★
只是,過度肥胖的人,依賴醣太久的後遺症過多,我們現在會需要給身體*更多更長*的時間去重啟而已
目前主流的斷食法是: 16/8 或18/6,聽起來好像有點複雜,不過講白一點,就是不要吃早餐,或是不要吃晚餐這麼簡單,然後看你想把兩餐的時間,壓縮到什麼層度,就是標準間歇性斷食的做法
第一個重點,是只吃二餐而不是三餐,很多人以為是將三餐壓縮,並不是這樣的
也不要被數字綁死,其實只是將二餐在8小時內吃完,或6小時內吃完,甚至4個小時或2個小時都可以,只要是你能夠承受的範圍,像我現在甚至可以達到一天一餐,還精神奕奕很有活力
不過真的只是這麼簡單嗎?? 當然裡面還是有很大的玄機的,重點是會餓啊,如何能夠持續下去?
好餓本來就是不吃早餐、一天兩餐、甚至一天一餐的人,但我並沒有因為這樣,而有很好的健康或外型,為什麼呢?? 因為我不僅大吃大喝,還沒有把零食算進去
真正的重點,還是要拉回到飲食控制上
不吃糖少澱粉遠離醬汁,穩定胰島素,刺激升糖素啟動,還是最基礎的大原則
在餐跟餐之間,不要有任何其他的飲食,一丁點的零食或飲料都不要有,因為這都會讓你的胰島素上升
最好的狀態是只有水,茶或黑咖啡或無糖的醋還算可以接受,這樣才能看到最好的效果
癥結點並不是在減少熱量的攝取(這只是附加),這真的真的十分重要,請各位要釐清
別忘了,我們要做的,是得到體內賀爾蒙分泌的掌控權,而不是計算熱量的多寡。 放心,符合減醣和斷食的餐盤,一餐的熱量也高不到哪去
日常期間,注意好升糖素和胰島素的穩定,在睡眠時,就充分休息,讓身體進入重啟的狀態,誘發生長激素,讓體內自清
我過去曾經嘗試幾次間歇性斷食,都是宣告失敗的下場,就是因為我總嘗試著控制卡路里,以為降低熱量的攝取,會更快看到效果
結果太餓,就吃些以為會不礙事的小東西,結果是~~~~一兩週後,也沒看到啥進步
真正成功踏入 間歇性斷食的契機,是當我把卡路里和熱量徹底忘掉,保持餐跟餐之間完全不吃任何東西,但每餐都吃到非常有飽足感為止,把蛋白質和蔬菜量拉高,讓餐盤更豐富營養,然後將澱粉再降低些,(而且只會在第一餐吃)
沒想到,因為這樣一個簡單的小改變,就讓我不太容易產生飢餓感,零食不用了,宵夜也變的更有自制力
尤其經過反覆的測試,*只要把油脂類的食物拉高*,身體就更不會容易出現疲勞或是暈眩、無力的感覺
也就是說......吃飽吃的豐富,油脂量充足,這在減醣飲食搭配上間歇性斷食的時候,相當重要
逐漸的,每餐需要的總量會開始慢慢降低,熱量的攝取也跟著變少,體重明顯的下降,突破頭痛的停滯期,這時就是成功踏入間歇性斷食的證明
顯而易見的.....我的身體開始反轉,利用起身上的油脂做為能量的來源^^ 所以不用再需要這麼多外來的燃料
而且這種感覺真的特別好,疲憊感消失,不容易賴床,思路清晰,禁得起美食的誘惑 ,也不像過去這麼容易嘴饞
生理和心理都能夠得到滿足
我甚至覺得減醣+間歇性斷食,已經有幾分生酮的效果了,這也是我引頸期盼的,因為生酮飲食的要求實在太多,不容易持續
當然,我不是醫學專家,只能夠用自己體會到的經驗來分享
間歇性斷食也不是不會餓,只是更耐餓,更讓你享受飢餓的感覺,當下通常會是精神最好的時候☺️ 或許就是正在分解燃燒脂肪的證明
今天又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堆,我知道已經過長了,主要的目的,是想先讓各位瞭解,重新reset身體沒有那麼難,間歇性斷食是很好用的工具,只是要跨入,會需要點技巧
還有不要忽略掉優質,深度的睡眠,這點也十分重要^^,能夠起到很大的輔助
整理了一些簡單的重點,給想成功踏入間歇性斷食的人參考^^
1.有減醣餐盤的良好知識架構,知道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並且已經開始一段時間,把胰島素控制穩定
2.找到克制飲食慾望的替代品,比如喜歡飯或麵食,有沒有能夠找到喜歡的副產品?熱愛蛋糕或甜點的人,是不是有好的食譜,能夠療癒你同時又在減醣的規範中
3.先少吃一餐(早晚隨你選),然後慢慢縮短剩餘兩餐之間的時間,並且除了主餐之外完全不就食,不要貪快
4. 充分吃飽每一餐,降低澱粉,拉高油脂,比如雞肉改吃雞腿,豬肉改吃梅花或三層等等
5. 大量喝水,並且小口多喝,別猛灌
6.學習該補足哪些營養素,鉀 鈣 鋰 鎂,還有微量元素等等
7.讓自己有充足並深度的睡眠,買一些耳塞或是眼罩輔助,甚至如果能接受白噪音的人,可以參考坊間相關的產品
希望上述的心得,對各位會有幫助^^
進入進階的觀念後,其實有更多細節可以聊,比如 該怎麼配餐更好(,二餐怎麼吃,一餐怎麼吃,中間該隔多久),便秘的問題,掉髮怎麼辦,喝什麼更好,油脂的好處....等等等
真的隨便想一想,就又有一堆話題,不過反正都有關聯,就未來再慢慢寫吧
康普茶和油脂,應該會是下一個重點了
平常就請放輕鬆、多喝水、多休息,有良好的生活作息,減醣才會有好成績
簡單一句話,間歇性斷食要做的好,就是趕快洗香香去睡覺^^,然後當做睡過頭,少吃一餐就好了!
不吃最偉大,是吧🤣🤣
希望這篇文對想進入間歇性斷食的人會有幫助,期待大家都可以成功跨越下一個門檻
慢慢來,減醣是一輩子的事
(我是為了吃更多耶😆)
祝各位週末愉快
喜歡的話,請打個+1,對我是莫大的鼓勵🥰😊 也很歡迎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
別忘了按讚和留言,有任何問題歡迎直接發問,我會盡力回答^^
我們就下次再見嘍~~Peace!!🥰😊😋
#歡迎分享
#我是好餓正在減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老婆癌症過世,老公寫1012封信與她告別。 「一件襯衫」做了一則故事專訪,訪問了一位深愛老婆的男子,在老婆癌症離世以後,每天在Facebook上寫一封信給她,至今超過三年,已經寫了超過1012封信。 把一生的願望都許給妳,仍喚不回你一口氣。 三年前懷孕的薇薇被診斷出罹患癌症,老公Freddy為了...
癌思停掉髮 在 鋼鐵晴/抗癌小跪婦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來還在幫驕傲!
但看完一堆無腦酸民的留言就整懶趴火🔥
為什麼會這麼沒有同理心?
就這麼斷章取義隨便丟兩句靠北的話,自以為很懂?很帥?
反正網路說說不用負責任?!
你不知道我們生病的人要花多少時間多少力氣
才能鼓起勇氣站起來...
更別說還要幫助別人了
我們受的苦你沒經歷過,就少在那邊唧唧歪歪
因為你們隨口的言語霸凌把好的事情全扭曲
這世界不應該被如此看待
我們的初衷是希望能帶給病友更多站起來的力量
所以拜託酸民們,請停止你們愚蠢的行為
留言前可否多點同理心!
你不想行善,也別來搗亂!
我相信現世報要來會很快😡😡😡😡😡
#大家一起來力挺
#我有病我驕傲
#我沒病挺有病
https://www.facebook.com/131047440947517/posts/228791184506475/
無法用社會期望中的態度面對疾病,#難道就活該必須接受言語霸凌?
近日被Yahoo! 採訪,文章本身我很喜歡,很Real,有我的風格——但底下留言區出現的酸言酸語,真是令我大開眼界,我不得不思考我是否高估了這個社會的同理心?
這篇文章大致是講述,
我那段憂鬱的癌後時光,從自己的臉嚴重變形到覺得自己是與世隔絕的廢物,開始如何做一些事情,幫助喪志的自己重拾快樂。
並在這整段抗癌過程後反思,得出一個
「即使我有病,但是我依然驕傲」的結論。
想不到這句「驕傲」,
竟然被網民開始拿來大作文章。
例如說:
「驕傲個屁。」
「有病就有病,有病要治病,跟驕傲不驕傲何干?」
「有病要醫,有什麼好驕傲的?
難不成得花柳病也要驕傲?」
諸如此類的留言,不勝枚舉。
看完之後,我覺得非常無奈。
「驕傲」這個詞,徹頭徹尾的被加以曲解。
我想可能是他們不一定有把內文看完,所以直接借題發揮——這是我的一個猜想。
二來是覺得⋯
其實他們並不一定了解「癌症」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疾病。
有病的話,我們當然會看醫生、也會去做治療——但是癌症的治療過程極為辛苦、免疫下降,掉髮嘔吐樣樣來,而且治療後還有高復發機率。
有多少還在抗戰中的癌友們希望痊癒?
有多少已經治癒的戰友們害怕復發?
「我有病,我驕傲」,
這句話背後的意義其實是希望——無論在與病對抗的最後,我們是痊癒了、還是沒有痊癒,我們依舊是一個有尊嚴、有價值的人。
不用受限在「一定非要痊癒不可」的壓力底下,畢竟這不是我們努力就能強求來的結果。
其實有一則留言我倒是很喜歡,
他說近日很多網路媒體採訪癌友的故事,都太過於「戲劇化」—不是每個癌友的體力都有辦法參加鐵人、才藝表演或是用心打扮的。
他的言下之意,是在提醒媒體不要讓這些「勵志故事」最後反而變成「壓力來源」——我相當認同。
其實,能夠像某幾位指標性癌友,像是 #李歐 ,這麼樂觀又勇敢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
李歐即便只有1%活下去的可能性,為了家人,他還是熬過來了——yahoo的採訪他的時候,聽說他也還在做化療。李歐的精神令人喝采,我很佩服他。我剛罹癌時,第一個接觸到的就是李歐的抗癌故事。
但是我並不是那樣堅強的病人,
我脆弱、我悲觀、容易憤怒和害怕。
我無能像他們那樣樂觀開朗、
我的新聞也不是那種陽光正向到看完後會讓人覺得「天啊好佩服喔」的那一種、
因此我的新聞和文章不一定能受到大眾族群的青睞。
所以別的抗癌戰友的文章留言底下,
會是「加油,真的好佩服你」,而我的卻是「這病沒藥醫,等著辦後事吧,沒啥好囂張。」這種。
我真心希望那些為了個人或團體利益,不惜損害癌友權利的人:你和你的家人,永遠、永遠、永遠都不會得到癌症。
因為若未來這件事,不幸發生了:你除了要承受打藥的副作用、自我價值認定的煎熬;你在不久後還會明白,當時的你,對一名癌友處境「少少的體諒」以及「酸言酸語」,將對一位癌症患者造成多麼大的心理衝擊。
今天我的故事,以及我所遭遇的事情,
僅僅是這個社會的一小縮影,
有多少病友和癌友遭遇過更過分的對待和言語霸凌?
我衷心懇切的希望,
大家能用多一點的同理心,看待周遭的病友——無論他是什麼疾病。
有病,如果沒有犯法也沒有傷害任何人,卻還要被檢討,那真的是太讓人難過了。
我依舊要說:
#我有病我驕傲
今天,我還想邀請大家一起:
#我沒病挺有病
有沒病的理解,有病的族群才能有更友善的社會環境。
This is #癌友有嘻哈hiphopani 2018.8.9
原文連結:
https://ppt.cc/f1zKGx
癌思停掉髮 在 江啟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日本核災食品為何不能進來台灣?
1、 蔡政府為了進口日本核災食品,本周一(11月7日)衛環委員會就進行專案報告,指稱日本核災食品都合乎標準,將分兩階段開放進口,為此,台日將簽署「台日食品安全及進出口合作備忘錄」。
這次要開放的除福島之外也是災區的群馬、櫪木、茨城及千葉縣等4縣之核災食品都將開放,為了加快進口腳步,行政院食安辦公室和農委會、衛福部等單位,利用11月12、13、14日短短3天時間緊急召開10場公聽會,待公聽會結束後,即會由衛福部宣布開放。
但這10場公聽會竟以「日本食品輸台公聽會」名稱,完全不提「日本核災食品」,就是因為核災食品有影響身體健康疑慮,所以才要召開公聽會向社會各界說明,但這次為了儘速開放,公聽會不儘草率敷衍,而且企圖蒙混欺騙,根本是要出賣台灣人民的健康。
2、 日本堅稱福島5縣市農水產品已無輻射汙染問題,但迄今所謂科學鑑驗都是日方自己提出,並非由國際上公正客觀第三方驗証。福島災變後,最主要釋出兩個核種是銫-137和鍶-90,它們會經不同的化學性質進入生物體或食品中。尤其銫的化學性質與鈣類似,很容易累積在乳品或高鈣的各類食品中,銫是醫學上有名的趨骨性核種,一旦進入體內會長期累積在骨骼與骨髓中,對人體造血系統破壞性極強,已知是引發血癌的重要元凶之一。而鍶的半衰期長達30年。
北榮臨床毒物暨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指出,吃進含大量輻射劑量食品,急性期恐掉髮、肝臟受損,長期可能甲狀腺、骨髓病變,嚴重有致癌風險;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也建議維持禁止進口。這兩位醫師都是國內毒物專家,他們都認為不宜開放,政府憑甚麼說開放日本輻射食品對國人健康沒有疑慮?
3、 如何對輻射食品把關也是一大問題?目前我國輻射檢測設備與人力佈建嚴重不足。例如基隆和台中海關沒有任一台RPM儀器(門式輻射檢測器),只有X光手持檢驗儀器;在人力不足及效率低落的手持檢測儀器情況下,試問,如何逐箱逐批檢驗?而且業者也可能繞過高雄港,只從基隆、台中關進來,政府如何防範把關?台灣每年食品報關達60萬件,但邊境查驗人員只有45人,這樣如何維護台灣食安?
而在產地標示方面,台灣民眾根本不認識日本相關縣市,日本共有47個縣,這次開放福島以外群馬、櫪木、茨城及千葉縣4個縣的核災食品,請問,屆時全面開放進來以後,誰能夠在眾多的日本食品中分辨出這4個縣市的含有輻射的核災食品?
4、 日本福島核災是發生於2011年3月11日,至今才5過年,比照過去「車諾比輻災」經驗來看,該區食品幾乎停滯生產數十年,日本為何能如此快速「解套」,也讓人百思不解。而且根據日本媒體報導,在核災前福島食品只供內銷,現在為何要急於外銷?會不會日本把輻射有毒食品都賣給國外?為何「別人的小孩死不完」?
比照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北部的車諾比核災,至今已30年了,台灣核子工程專家賀立維博士表示,目前已證實核災輻射物會導致血癌和甲狀腺癌等疾病,但仍有許多科學家未知的影響,30年只能看初期影響。他舉福島核災為例,至少需300至500年才能去除污染。我們國內不論核子或醫學專家都反對日本核災食品進口,為何民進黨政府卻急著草率開放?到底跟日本「黑箱」什麼?
民進黨在野時堅決反對開放輻射食品進口,執政後就急於開放,扮「神」扮「鬼」都是民進黨,根本是昨是今非,永遠是用兩套標準在做事,怎麼來說服全國眾,民進黨是站在維護全國2300萬人民健康著想,還是僅為了抱日本大腿?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神主牌嗎?為何一面講非核,一面開放核災食品進口?這樣是不是很矛盾?
癌思停掉髮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老婆癌症過世,老公寫1012封信與她告別。
「一件襯衫」做了一則故事專訪,訪問了一位深愛老婆的男子,在老婆癌症離世以後,每天在Facebook上寫一封信給她,至今超過三年,已經寫了超過1012封信。
把一生的願望都許給妳,仍喚不回你一口氣。
三年前懷孕的薇薇被診斷出罹患癌症,老公Freddy為了鼓勵他,幫她在Facebook上成立了「那個抗癌的幸福小女孩-薇薇」的粉絲專頁,分享抗癌的心路歷程。
老公Freddy把一生所有的所有願望都許給老婆,希望她康復。但老婆還是過世了,孩子也沒留下來。老公說,他此生再也不許願了。從老婆離世的那天起,他每天寫一封信給過世的老婆,他說:「我要花上一輩子... 來向妳告別」。
「我們」的願望清單,如今只剩下「我」。
薇薇在離開前對Freddy說了3次我愛你之後就離開了,在薇薇心跳停止後Freddy在她耳邊說著:「老公答應你的事情,我還是會帶著你完成。」
Freddy每天都會對著她的牌位說說話、跟她說晚安、買她最愛吃的東西、準備兩雙碗筷、帶著她的安全帽去環島,甚至為了他們倆曾經的創業夢,開了一間餐酒館「愛薇餐酒館」。
每完成一件事Freddy就感覺心情好一點,時間讓他離薇薇母子又近了一點,但又覺得薇薇離他遠了一點,這是一場很漫長的告別。
這是一場漫長的告別,要用一生去說再見。
Freddy每天在自己的Facebook上寫一封信給薇薇,至今超過三年,寫了超過1012封信。
他說:「我是一個過了交配期的男人,只想找個穩定期的女人陪我一起思念你。」雖然薇薇生前曾經說過,過了一年就可以交女朋友,但Freddy卻一直沒找到能替補上薇薇的那個人。
薇薇已經離開三年,至今Freddy仍每天在自己的Facebook寫一封信給他,他說他還會繼續寫下去。這是一場漫長的告別,要用一生去說再見。
悲傷的故事,卻療癒了千萬破碎的心。
透過Facebook,許多人被薇薇與Freddy的愛情激勵,有人看了信後,有了面對困境的勇氣,曾經有一個人的太太也因病過世,他因此身陷痛苦多年,所以也天天寫一封信給太太,直到遇見Freddy他才知道原來瘋子不只他一個,他們約好2024年,他們兩個大男人,要帶著4個人的靈魂一起去看極光。
在Facebook上,你可以與人連結創造不一樣的故事。在這裡你能抒發情感,得到共鳴;你能回憶過去,記住美好。你有什麼Facebook故事呢?
影片授權: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https://youtu.be/ehh6JeFnyEM)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LQ97QuO3I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