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28教師節,在我小學時代曾經是可以放假的日子。回顧我兒時成長的歷程,更覺得除了家庭教育外,學校老師對一個人啟蒙的重要性。我經常戲稱,自己一直在「好學生」和「壞學生」之間徘徊,小學每兩年換一次級任導師,國中時我們班又很特殊的一年換一個導師(通常是三年都是同一個),幾乎前一任導師才認為我是「好學生」,下一任導師就說我是「壞學生」,而且就這麼剛好交替循環!
記得幼稚園時園方經常搞文藝表演,當時不到六歲的我每週都愛看週末「老三台」播出的「國劇選粹」,幼稚園老師就引導我在兒童節表演「平劇」(那時都這麼叫,即「京劇」),算是我人生首次登台。到了幼稚園大班,老師就給我們上「國語注音」,那時我就講一口標準國語,還能說繞口令。到了小學一年級,不知怎地忽然又變木訥起來,結果幸運遇上班上導師非常注重國文,每日都會教我們一句成語,又慧眼看出我有語文天分,就不斷製造機會讓我發言,鼓勵我勇敢舉手回答問題,又讓我上台教全班的小朋友國語注音,還讓我當「老師的小助手」,提升榮譽感,奠定我日後公眾演講的基礎。
但到了小學三年級換導師後,我就忽然從「好學生」變成了「壞學生」。當時我鄰座是個患有智能發展遲緩的女生,常在上課時跟不上,我就一邊教她,但老師就是認定我「上課講話」,要記我「缺點」,我解釋原委,她就又說我愛頂嘴強辯。有回學校升旗典禮,我剛從音樂課本背了國旗歌歌詞,就跟著唱「山川壯麗,物產豐隆……」,也被她硬說是我吵鬧,甚至在聯絡簿上向我父母「告狀」,幸而我爸察覺有異,反批學校老師為何禁止學生唱國旗歌。
那時教師圈都流行打中國結、做串珠手藝,她也經常就讓我們寫作業,自己樂得偷閒搞工藝活。我自尊心極強,覺得她偏愛班上那些比較安靜的女生,以及學校其他老師的小孩,就直接在作業本上寫「請老師不要偏愛女生及老師的小孩」,她看了只有裝傻。後來有一次,她又嫌我話多,竟叫我到訓導處門口罰站,正好小學一年級的導師就在訓導處做行政人員,很訝異她心中的「好學生」怎會如此,及時上前關心,還用當時我戴在身上的彌勒佛玉珮開導,要我如彌勒佛笑口常開,容天下不能容之事,對我往後遇逆境時的處理態度很有幫助。
此後小學五、六年級換了導師,又經常鼓勵我代表班上參與寫作、演講比賽,我重新變回了「好學生」。等到上了國中一年級,卻再次碰上一個嫌惡我的年輕女老師,還經常迎合當時陳水扁剛剛上台刮起的「台獨風」,整天扯「以後台語也可以變國語」。記得當時學期末發成績單,她還把我操行打了個「乙」,說我「喋喋不休,學習尚佳」,結果我爸看了後說:「什麼『尚佳』?我兒子考試全校第一名,應該是優異才對!」
後來我高中考上建中,又碰到了很多奇形怪狀的老師,當然也有幫助我很大的恩師,不過講起來又是一大串故事,等之後有機會再說吧!
▶圖1:與小學一年級的啟蒙導師錢老師及同學合照,當天是學校運動會,時為1994年左右。
▶圖2:小學一年級,給全班同學教國語注音。
▶圖3、4:幼稚園時(1992-1993年左右)的我和同學校外教學,參訪台北「中影文化城」(現已成民進黨當局清算的「不當黨產」),已可見對鏡頭挺有興趣。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對於有發展遲緩兒的家庭來說,掌握0-3歲的黃金療育期十分重要。但伊甸基金會指出,除了資源不足的問題之外,有不少個案是因為觀念老舊,或者是害怕被貼標籤等外界因素,而忽略早期療育的重要性。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6419 - 由台灣公共...
「發展遲緩 問題」的推薦目錄:
- 關於發展遲緩 問題 在 王炳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發展遲緩 問題 在 兔子推推x深層按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發展遲緩 問題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發展遲緩 問題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發展遲緩 問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發展遲緩 問題 在 呂維胤-為你打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發展遲緩 問題 在 就有問題?三歲半前還不遲~早療復健搶不到,每天半小時一對 ... 的評價
- 關於發展遲緩 問題 在 大社區衛生所- 您聽過兒童發展遲緩問題嗎?? 幼兒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發展遲緩 問題 在 同儕互動可避免發展遲緩 - 蘋果日報 的評價
發展遲緩 問題 在 兔子推推x深層按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自律神經的平衡與失衡]
說出「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一定是自律神經非常協調的人。
自律神經系統主要包含兩個部分,負責調動資源來應對環境壓力的「交感神經」及於休眠時補充修復身體的「副交感神經」。
而交感與副交感這兩個系統,並不是互相抵觸的系統,而是相輔相成的系統,如果當成互相抵觸的系統時,會出現:我現在要大考,因此就不能放鬆的狀態;或者出現,我現在只是小考,我盡情的玩樂也沒關係。
遇到更大的壓力,需要身心調動更多的資源,其實也同等的需要紓解壓力和深度休息;如果沒有偌大的壓力,又何須放鬆?那最多只能叫做享樂而已。
曾經,我有一段時間在分享「放鬆」的技巧,每天都花了太長的時間沉浸在像是休眠的狀態裡,結果把自己搞得非常厭世,做什麼事都缺乏動力,後來才理解到把副交感神經變得太過活躍,也是一種失調。
也聽一個帶活動的老師說,他每次在帶孩子上課的時候,都會試著讓自己的身心處在很高昂的狀態,儘可能的活潑有趣,結果日子久了壓力過大、消耗過大,診斷出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鍛練自律神經系統,要練習「遇強則強、遇弱則弱」。
以帶活動的老師舉例,遇到較大的團體或較難的課程,當然需要令自己充滿活力,而遇到中型或小團體時,則可以透過經驗的輔助,開啟節能模式,這樣才不會過度的耗損。
而我自己在練習放鬆的時候,假如沒有同等的壓力來源或能量消耗的話,我的身心也自然不需要進入休眠、修復的狀態,因為過度強調放鬆,也沒有辦法讓我好好休息。
人們通常只留意到交感神經失調,會引發易怒、焦慮、恐慌、入睡困難、多夢、半夜容易醒來、心悸等議題,好發在壓力大、速度快、人事複雜的職場之中。
殊不知,另一面副交感神經失調,還有憂鬱、注意力難集中、頭重、負面思考、無力倦怠的問題,好發在沒有正職工作、缺乏明確事項或身居閒差閒職的人身上。
事實上,過忙、過閒,對人體的設計來說,都不妥。
大忙大閒、小忙小閒,不忙則不閒。
過忙,應該停下來更長的時間休養生息,否則就耗損健康,過閒,則找點事忙,否則也可能發展遲緩、退化,甚至是老年痴呆,絕不鼓勵年輕時肆無忌憚的打拚,也不支持年老就應該全然的退休,退而不休,才是養生的道理。
生命的態度,應該忙中閒,閒中忙,忙裡偷閒,閒時找事忙,這樣才會讓自律神經處於平衡。越是平衡,自律神經就會強韌,可以抵抗更大的壓力,也可以享受到更深遂的放鬆和休息。
發展遲緩 問題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政府應該更積極介入新生兒體重過輕的醫療權益,確保這些兒童得到好的追蹤治療】#讀者投書
現行在極低出生體重兒追蹤上,已有早產兒基金會與各區域合約醫院合作,特聘個案管理師主責進行聯繫、定期安排回診追蹤,並申請健保給付。
但為達成全面追蹤之目的,政府應思考如何更積極、主動介入,確保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新生兒,能夠確實得到應有的協助,避免錯失矯正年齡,造成語言、智力及行為上的發展遲緩:
❙深入多元觀點,你值得更好的無廣告體驗:https://bit.ly/3fKivGr
#新生兒 #體重 #過輕 #治療 #醫療 #照護
發展遲緩 問題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對於有發展遲緩兒的家庭來說,掌握0-3歲的黃金療育期十分重要。但伊甸基金會指出,除了資源不足的問題之外,有不少個案是因為觀念老舊,或者是害怕被貼標籤等外界因素,而忽略早期療育的重要性。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6419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發展遲緩 問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孩子怎樣也講不聽?原因竟然是腎上腺疲勞!:有氣無力!過動沒定性!粗心大意!早上起不來!」介紹
訪問編輯:何喬
內容簡介:
當爸媽當到懷疑人生!!!
覺得小孩很難帶,在育兒路上超挫敗?!
這本必翻!!!非看不可!!!
「又粗心錯!考試題目看仔細!同一句話可以不要讓我說這麼多遍嗎?」
「老師又寫聯絡簿了!為什麼她的話你都沒在聽?」
「筷子又掉了!吃飯坐好!要說幾次才懂?」
身為爸媽的你是否經常為了孩子的沒定性、坐不住、上課不專心、考試粗心、錯字一大堆、經常發呆、樣樣嫌麻煩、愛賴床、體態姿勢差等問題傷透腦筋甚至爆血管?本書作者想告訴你:孩子會如此惹人操心,問題或許不在於個性懶散粗心、天生程度不佳,也不是心理素質不良,更不是教養出了問題,而是「腎上腺疲勞」的緣故。
值得慶幸的是,要改善腎上腺疲勞一點都不困難,不用花太錢,不需勤跑醫療院所,只要在飲食習慣、生活型態和環境上稍做調整,就能看到孩子驚人的改善和進步。
作者簡介:本間良子
˙日本抗老化醫學會專科醫師、美國抗老化醫學會研究醫師、美國發展遲緩兒生物治療學會研究員、日本醫師會認定產業醫師、日本內科學會會員。
˙自聖瑪麗安娜醫科大學醫學院畢業後,服務於該大學附設醫院綜合診療內科,擔任內科醫師。為協助其罹患腎上腺疲勞的夫婿早日康復,累積豐富的研究與臨床經驗,並且運用於美國所學之抗老化醫學新知,為病患進行營養指導。
˙共同著作有《善用「腎上腺」終止老化》、《不癡呆的人消除腦部斑塊的生活習慣》等。
作者簡介:本間龍介
˙醫學博士。日本抗老化醫學會專科醫師暨評議委員、美國抗老化醫學會研究醫師、美國發展遲緩兒生物治療學會研究員、日本醫師會認定產業醫師、日本內科學會會員。
˙自聖瑪麗安娜醫科大學醫學院畢業後,進入該大學醫學研究所修得博士學位。為原因不明之重度疲勞感所苦,開始跟隨腎上腺疲勞治療權威詹姆斯.L.威爾森博士(James L. Wilson)學習。隨後開設了日本首創的「腎上腺疲勞門診」,致力於普及腎上腺疲勞的衛教與診療。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發展遲緩 問題 在 呂維胤-為你打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029 台南市議會第三屆第四次定期大會-市議員呂維胤總質詢part.1
一、爭取設立兒童醫院,建構南部兒童醫療照護網。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108年我國新生兒人數已跌破20萬人,台南市出生人數更僅11,841人,急需提升孕婦產期及新生兒照護醫護資源,提升新生兒存活率;然至今南部卻仍無一間兒童醫院,維胤要求市府應打造國家級兒童醫院,建構完善兒童醫療照護網路。
台南市自然增加率逐年下降,出生人數從105年的15,789人,下降到108年僅剩11,841人,即將跌破1萬人,少子化問題嚴峻,又根據衛服部108年台灣18歲以下兒少五大死因統計,分別為周產性特定病況、事故傷害、先天性畸形變形及染色體異常、癌症和蓄意自殺,其中周產期病況和染色體異常二者和新生兒存活率息息相關,發展遲緩兒童早療人數亦逐年提升,新生兒、早產兒及早療兒醫療照護急需提升並改善。
維胤進一步指出,兒童治療方式和成人截然不同,因而提高人力時間成本高,且易發生醫療糾紛等問題,導致兒科醫師人力缺乏,目前台南市共有292,502位兒童,兒科醫師竟只有293人,兒科診所135家,病床數541床,更何況還有18個行政區沒有任何一位兒科醫師,醫療資源區域分配嚴重失衡,難以保障兒童醫療權利。
維胤認為,台南市位處嘉義、高雄屏東之間,地理位置相當適合,市府應設立國家級南部兒童醫院,提升新生兒、早產兒和早療兒病床數和醫療設備,提升新生兒存活率;鼓勵兒科臨床醫學研究,增聘兒科專科人力,改善兒科醫療人力不足、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並利用兒童醫院整合兒科醫療資源,建立兒童疾病資料庫,強化兒科臨床照護病床,建構完整兒童醫療照護網路。
-
來臉書找維胤:https://www.facebook.com/winn612/
維胤打拼的足跡:https://weiyintainan.pse.is/KWL5J
聯絡維胤:lyuweiyintainan@gmail.com

發展遲緩 問題 在 大社區衛生所- 您聽過兒童發展遲緩問題嗎?? 幼兒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您聽過兒童發展遲緩問題嗎?? 幼兒的發展評估項目繁多, 包括器官,感官,動作,語言,學習,情緒及社會心理等多面向 ⭐️即早篩檢,即早治療, ... ... <看更多>
發展遲緩 問題 在 同儕互動可避免發展遲緩 - 蘋果日報 的推薦與評價
口腔動作有問題,可以觀察吞嚥上是否有困難;而認知上的問題比較麻煩,有可能是智力出現問題;如果聽力受損就必須找出原因;若是耳朵發炎導致聽覺不佳, ... ... <看更多>
發展遲緩 問題 在 就有問題?三歲半前還不遲~早療復健搶不到,每天半小時一對 ... 的推薦與評價
辰辰2歲半的時候被診斷出有輕度 發展遲緩 的狀況,讓父母雙方都不知所措,雖然都有求助於各大單位,但面對 發展遲緩 的孩子該用甚麼正確的角度去看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