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參加了女兒國小的迎新說明會,其中主任在解說時突然半開玩笑的說:「 媽媽回家請多培養小朋友的責任感,不要什麼都幫他們做好,要讓他們自己做,記住,〝越懶惰的媽媽,就能教出越強的小孩〞。
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瞬間都替主任捏了一把冷汗,畢竟下面這麼多長官跟家長, 主任想法竟然可以這麼新潮,用著這麼一針見血又淺顯易懂的方式提醒大家,真的深得我心。
【其實這個觀念我也常用在夫妻關係中。】
我有個女性友人結婚七年,最近跟我抱怨他老公跟公婆都很渴望有小孩, 但她根本就不想要,應該說是,不敢要。
「怎麼不敢要?」我眼神專注的詢問。
「結婚七年,我一邊在家做網拍一邊照顧公婆、打掃家裡、煮飯洗衣,老公全家人自從我到這個家之後,一夜之間就像通通殘廢了一樣,突然什麼都不會了,婆婆連馬桶塞住都要找我。」友人越說越激動,似乎想將這七年來的不滿跟委屈,在這一瞬間宣洩出來一樣。
「那你有跟老公反應嗎? 他怎麼說。」我試著安撫她的情緒。
友人喝了一口咖啡,但冰冷的咖啡似乎也無法澆熄她內心的憤怒。
「他根本不想管家裡的事情,回家也只想躺在床上看電視,最讓我心寒的是,前陣子我出車禍右手受傷,當時他只跟我說在上班,叫我自己去醫院處理,回到家看到我整隻手都是繃帶,也沒關心我,還罵我怎麼不騎慢一點,又要浪費錢修機車,還說…現在手受傷誰煮晚餐,大家要吃什麼? 請問這樣我哪敢生小孩?」
「千萬不要生。」我立馬舉起雙手的支持她
「果然是我的好朋友,懂我。」友人表情一臉欣慰
「當然,而且真的要調整一下的是…。」
我話還沒說完,友人立馬接著說: 「我老公對吧!!你快點寫篇文章,好讓我打臉他。」
「噗!!別激動。老公能調整是理想化,但實際上太困難,其實我想說的是,要調整的人是你。」
友人一臉吃驚外加不可思議的看著我說:「口罩你是發燒嗎?我都做這麼多了,是要調整什麼?」
我笑著解釋說,首先,你老公根本沒有把你放在心上,在一起七年了,先不提你老公是屬於細膩型、粗線條、還是天然呆,每個人個性本來與生俱來不同,也因為個性的不同,在生活跟相處上有很多事情,我承認〝男人是需要後天的養成跟教育〞
但在心疼自己女人的這件事情上,
難道還需要養成?還需要教育?還需要等女人主動開口嗎?
有一天我在家不小心被割傷,兒子看到我流血了,馬上拿衛生紙給我,緊張的說:「爸爸流血了,好痛好可憐。」我女兒看到還難過到哭了。
連這麼小的小孩不用人多講,都有心疼家人的本能,請問你老公都幾歲了?
說不懂嗎?說不過去。
說不會嗎?強詞奪理。
聽到老婆出車禍,哪個老公不緊張兮兮放下手邊的工作立刻飛奔到對方身邊? 就算工作真的無法請假或是狀況不嚴重,那關心問候的電話、簡訊,應該如雪片般飛來吧?
「但我想你掛完電話之後,妳老公就沒消沒息了吧? 。」
「對。」 友人直接拍桌大喊
回到家,看到你手上的繃帶,今天就算是一個普通朋友也會關心,但妳老公卻只擔心晚餐誰煮、機車修要多少錢,請問這還像個男人嗎? 我知道這七年來你處處為他想,怕他太累、怕他太苦,但請問你的付出跟委屈誰心疼過?
你什麼都替他做的個性,導致他越來越依賴你,更養成他一副天塌下來反正我老婆會撐著的個性。
我這邊不是要檢討被害者,而是...
〝犧牲要用在對的地方,不然你只是白白犧牲〞。
這七年你一直苦撐,你從來不喊苦、不喊痛,七年後你終於撐不住要爆發了,你覺得你老公能體會嗎?你覺得你公婆能接受嗎? 他們會因為聽了你的抱怨跟分析或看了幾篇文章,就突然覺醒變了一個人嗎? 不會,他們只會覺得你莫名其妙。
〝哭笑不得吧〞。 要教男人已經太遲,不如直球對決,直接要求分配任務減輕負擔,老實說,你一有收入、二有能力、三什麼都靠自己,你完全有資格可以跟他對話,要不是還有感情,要不是還有愛,你根本隨時可以拍拍屁股走人?
你們之間最大的問題,不是馬通塞住了誰負責,也不是房間亂七八糟該找誰,生活上的各種磨合,是每個人家裡都會有的狀況,大家的功課都在尋找一個平衡,但你們之間最讓人擔憂跟害怕的是……
一個男人如果心疼你,他不會一下了班就躺在床上休息
一個男人如果在乎你,他不會你受了傷卻只擔心沒飯吃
一個男人如果對你不上心,那什麼雞毛蒜皮的小問題,
在你的眼中,都會成了…大問題。
發燒請假怎麼說 在 織田紀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早在孩子出生之前已聽到不少職場對於新生兒家庭的不友善傳聞,起先以為這些跟我無關,畢竟當時孩子還沒出生,對這類資訊或報導,難有什麼共鳴。直到女兒出生之後,這才發現原來那些傳聞,或新聞報導裡的內容,都是真的。
我還記得面試的那一次,主管先是問我:「有小孩嗎?或是有家庭嗎?」我老實回答:「有,一個女兒兩歲左右。」對方接著再說:「這份工作需要加班,工作負擔相對沈重,在家庭跟工作之間,你要懂得選擇,知道我在說什麼嗎?」我隱隱約約感覺得出來對方想表達的意思,不過聽起來是不大舒服。
正式到職之後,因為女兒常常晚上不睡覺,要不然就是異常早起,搞得我跟太太兩人必須輪流顧她,兩個人難有一夜好眠。除此之外,女兒非常怕生,交給外人照顧時特別會哭鬧,再加上她屬敏感體質,幾乎每個月都會發燒得小病,每季來一次大燒住醫院。
那段時間對我們兩夫妻而言,著實是一場嚴厲的挑戰,特別是家中經濟狀況還沒上軌道,又得常常請假顧小孩,家裡沒人可以幫忙,可工作壓力與日俱增,蠟燭兩頭燒,火還越燒越旺。因此,每當要上班時,精神總是奇差無比,再加上偶爾接到幼兒園來的緊急電話,要帶女兒去看醫院,造成出勤狀況不正常。
這時,在職場中,總會聽到不少閒言閒語,好多聽起來讓人很受傷,像是:
「生小孩這麼辛苦,幹嘛還來上班?好好在家裡照顧不行嗎?勉強來工作會拖累別人這種觀念都沒有嗎?」
「真不懂小孩是真的生病,還是找理由藉機裝病請假在家中休息,生病如此頻繁,要檢討自己才對吧?」
「顧小孩才沒有那麼累,我看別人都很輕鬆,那一定都是裝出來的,演給別人看,想要討人同情的感覺。」
「重要的事情就別交給他做了,他有小孩常會請假,交給他做一定會延誤,要不然就是無法配合,讓他做點隨便的事情吧。」
「小孩不好顧,也要想辦法啊,怎麼可以每天都精神不濟的到公司?這會影響別人上班情緒,連這基本的都不懂嗎?」
「常常臨時請假跑回去,大概是不想開會找藉口逃避。這麼好,我也想跟他一樣,拿小孩子出來當擋箭牌,這樣就不用被檢討了。」
各式各樣的評論話語,在公司之中流傳著,很多時候是同事們閒聊時隨口講出來的,有時則是在通訊軟體裡的對話,沒聽到或看到之前,只是一種感覺環繞在自己四周,不知道該怎麼說明那種違和感。但是當自己親耳聽見,或是看到那些訊息,心情很難不被影響,再加上根本沒有機會可以解釋,又或者人們也不願意聽那些解釋,導致彼此工作相處起來,每況愈下。莫名浮現一種感覺,那就是照顧小孩彷彿成為次等公民,好像有了小孩後,在工作之中就沒了自己的位置。而同事們的不友善,雖沒有到惡意程度,卻展現在各種不配合上。
有一次,總經理請我到他的辦公室,他說:「你是個有企圖心的人,如想要往上爬更高,往前衝更快,欲得到你期盼的成果,必然得做出選擇。家庭或工作,你只能選擇其中一個,至少現在如此,沒辦法讓你兩全兼顧。」他才講完,換董事長約談。
董事長說:「紀香,我們是一間正在成長的企業,沒有辦法讓會拖慢隊伍前進的人留著,你應該能夠理解我們的狀況,想要做大事業,一定會有所犧牲,像我當初選擇了工作才有這番成就,如果你不能了解或配合的話,可能在這公司裡,你的舞台會受限,你將不在我們的雷達裡,只會是個一般小職員。」
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總經理與董事長,回到家跟太太談了談,她説:「如果是這樣,你自己決定吧。女兒的成長就這麼一回,可能你也只有這麼一個女兒而已。要是你選擇工作,我依然會支持,但你千萬別忘記,女兒成長過程中,少了爸爸之後,你無法回頭跟她要那些缺少的愛,當她對你疏離或是無感,你自己要很清楚自己付出什麼代價。」
太太一講完,再看看女兒的臉龐,止不住的情緒造成眼水潰堤,我不知道該怎麼做,兩邊都不想放棄,更不希望女兒對我越來越陌生,尤其在她出生之後,因為創業困難,已經逃避了家庭兩年多,要再犧牲掉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或是留太太一個人照顧女兒,實在很難為。
後來我還是決定在家庭跟工作之間,兩者兼顧。不管同事或老闆們的想法,那是他們的事,我決定嘗試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但,走起來真的很辛苦、痛苦,因為沒有人了解,沒有人能體會白天上班,晚上顧小孩顧到無法睡的日子。
想當然的,經過一陣子之後,總經理認為我的表現不適任,無法再繼續手頭上的工作,經過幾次討論,他認為短期內我無法改善工作現況,於是提出許多關於工作表現不彰的理由,請我自己思考去留。就這樣,我離開了工作,那一天離開辦公室時,只想著女兒的臉龐,還有她的微笑,好想趕快把她抱在手上,再來盤算下一份工作該怎麼辦。
離開公司多年後,我陸續在臉書上看到當時的同事,結婚、生子,然後開始見到有人在臉書上寫下類似的發文:
「你以為我請假甘願的嗎?小孩子發燒39度好幾天,我不照顧他難道你來嗎?只會說屁話,當有小孩的都是二等公民嗎?」
「最好每個人都跟你家一樣有錢可以請褓母啦!小孩沒人顧難道丟著就可以嗎?帶到公司來又會吵鬧,你就能接受?做主管的那麼沒有同理心,不食人間煙火!」
「孩子吵了一整晚,早上七點才睡覺,九點到公司,嫌我沒精神個屁啊!有本事照顧孩子看看啊,會議上挑剔勒,以後你有孩子就風水輪流轉!」
諸如此類的言論,偶爾浮現,而這些人,有好幾位是在我帶小孩最辛苦時,曾投出不信任票的人們。
心中突然浮現一股「你們終於感受到了,換成你們,能理解嗎?如果夠好好照顧孩子,並且把工作做好,誰不想呢?問題在於孩子不是放著就自然會好,再加上小家庭收入不多,無法請人幫忙。如果想委由家中長輩協助,也要看長輩能不能幫忙,綜觀各種狀況,孩子多為雙親輪流照顧,再加上各種病毒、細菌在幼稚園、小學肆虐著,孩子三不五時感冒,一整個班上的小朋友一位接著一位中獎,根本無法避免。這時,陪伴在孩子身邊的父母才是特效藥,耗費所有心神在孩子身旁是唯一的方法。
這一切看在你們眼裡,依舊是個工作不負責任的人嗎?」我好希望他們能夠理解,在職場上因養育孩子的不友善眼光,能因此減少。
最後,前陣子遇到以前要我作出選擇的董事長,我們閒話家常個幾句,我問到他的孩子幾歲,過得好不好,同時他也反過頭來關心我。聽完我的近況,他對我說:「當時不該跟你說那些話,希望你可以諒解。後來我也學到教訓,在這幾年開始跟孩子修補感情,有些已經失去的無法再回來,這段感情修補過程很辛苦,他們長大了也不大理我,所以需要付出更多時間來彌補。 很佩服你當初做出的選擇,我不知道你怎麼承受得了這一切,尤其當公司同仁們都在攻擊你時,我聽到很多人們對你的流言蜚語,對你施加壓力,你卻默默承受。」我聽了董事長的一番話,笑笑回他:
「因為,做對的事情天經地義,無庸置疑。女兒的微笑就是我人生特效藥,工作做得再好再厲害,也比不過女兒一句真心的我愛你;工作做得成就再大,也大不過女兒每天一點一滴大。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將自己的人生,用來灌溉另一個生命,讓傳承得以繼續,家庭能再茁壯。」
同步刊載於商業周刊: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
發燒請假怎麼說 在 17度c的黑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你遇見他。別忘為他加油。
【我聽不見,而我正準備獨自徒步環島】
關於我:莊坤哲,25歲,高雄小港人,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現屏大)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畢業,有一張壞人臉但其實很善良。
關於聽力:小時候發燒燒壞神經,神經漸漸萎縮之後已經快要聽不見了,現在只能依靠讀唇溝通,還常常讀錯。
關於人生:我常常在想:「人生如果就這樣子一成不變,那是不是就跟死了一樣?」,曾幾何時我們大肆談自己的夢想,但真正能打敗現實做到的有幾個?
關於治療:人工電子耳:67萬;國外毛細胞再生:不知道價錢,但初估有百萬以上,目前只成功過白老鼠,願意去當第一個人類受試者。
關於$:前後做過不少工作,今年年初到現在甚至兼職兩份,一個月不請假最多也才三萬,期間累到看了八次醫生,而關於聽障的工作太有限,也沒有未來或升遷可言。
關於過去:到大學之後,才知道自己喜歡幫助人、想走醫療路線,於是考了EMT、考了救生員,卻仍然受限於耳朵的關係,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頂多在高雄氣爆、台南地震、太陽花學運、反課綱學運、各種運動會或社會活動去支援醫療。
關於夢想:想走醫療,卻不夠聰明,當學生們可以聽老師講課的時候,我只能用閱讀障礙來靠書上的文字硬性消化,基礎都歪了,還有什麼醫療未來可言?於是我想上救護車,卻仍然卡在耳朵,無法跟病患溝通,更別說小時候最嚮往的警察與消防。
關於環島:井底之蛙、籠中之鳥,大概是近期對我的最佳註解,我才25歲,如果這段時間只用來賺錢,那等到老了之後,我肯定會後悔我怎麼沒去做某些事情,於是我決定,走出去,走出現有的舒適圈。
為什麼想環島?真的有人願意幫助你嗎?會不會被當成詐騙?不怕危險嗎?家人怎麼說?
=>其實對我來說徵求贊助什麼的是其次(雖然有是最好啦XD),主要是想讓自己去深刻的體會什麼叫做活著,還記得看過一段話:「有些人活到25歲就死了,卻等到70歲才下葬」,相信絕對沒人想這麼過完一生吧?於是我走出來了。
至於家人,我得感謝他們對我的信任與教育,讓我生來就是一個能夠獨立的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打不死的蟑螂的韌性、永不輕易妥協叛逆、比鮭魚還要力爭上游的勇氣,對於環島,他們當然擔心,但更多的是放心。
而詐騙什麼的,每天都會更新自己走到哪裡、更會介紹台灣每個地方美麗的景點,如果是詐騙,那也是個蠻有意義的詐騙,是吧?
4/8,禮拜五早上,我將從高雄小港出發,如果有遇見,歡迎拍拍我的肩膀,跟我說聲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