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學日本節慶料理五目散壽司🍣 🇯🇵
G媽連假前學の一道超豐盛的日式美食,醋飯香甜可口~配料豐盛~回味無窮!☺️❤️果然是節慶的好滋味❤️
🔰謝謝Katharine 老師的科普分享:
(最下面有做法)
❇️五目散壽司❇️
❇️ごもくちらし ❇️
鮪魚、鮭魚、干貝、鮭魚卵...滿滿的海鮮大方地擺在飯上,每一口都吃起來好讓人滿足的「散壽司」是日本人遇到喜事或女兒節時常吃的節慶料理。當然,在外食盛行得現代,到一般餐廳也能品嚐的到。不過,同樣是將生魚片等海鮮放在飯上,有時候卻以「海鮮丼」的名字出現在餐廳中。究竟散壽司跟海鮮井是同一種食物?還是他們之間其實大大不同呢?今天就來一探究竟。
散壽司種類多多!“江户前“與“五目“食材大不同。目前在日本的散司大致上分成種,一種為「五目壽司」,另一種為「江户前壽司」。五目壽司歷史悠久,遠從鎌倉時代(西元1158~1333年)就有文獻記載,是真正的「日本傳統家庭料理」。一般會在家裡有喜慶的時候,或是在女兒節時做五目壽司讓全家人一起吃。
五目壽司的起源得追溯於江戶時代的岡山,當時的藩主頒布一汁一菜的儉約令(二戰結束後的台灣也有過同樣的節約政策),而民眾們為了符合法令,又不想吃得太差,便將香菇、瓢瓜乾與紅蘿蔔等食材混入醋飯拌勻,稱為「ばら寿司」,傳到現在只要是將食材與壽司飯勻的料理便統稱為五目壽司,那麼散壽司呢?散壽司是壽司屋將魚切下來的邊角料拿來再利用的料理, 雖然料普遍不大、但食材卻相對豐富,另有一番滋味。
另一種「江戶前壽司」是從關東地區流行的「江戶握壽司」衍生而來的新料理,這種壽司的最大特徵就是使用大量生魚片配料。在醋飯上放上滿滿又大塊的生魚片,有時還會放上大塊煎蛋捲、香菇、飘瓜乾等,就像是任意在飯上般豪邁,所以又被稱為「散壽司」。
由於江戶前散壽司跟江戶握壽司一樣主要流傳於關東地區,為了跟傳統的散壽司「五目散壽司」有所區別,因此關東地區大多將前者稱為散壽司,將後者稱為五目散壽司。
了解了散壽司的類型後,那麼散壽司跟海鮮丼到底哪裡不同呢?其實海鮮丼是由江户前散壽司衍生出來的新型海鮮丼飯。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料理,主要是在沒加醋的熱騰騰白飯上放上一樣大塊又多種的生魚片。
不過到了現代,海鮮丼的基本食材隨著時代跟販賣場所有些改變。現代的海鮮丼大多出現在一般食堂中,使用的飯也不再強調一定要是溫熱的白米飯,一般的醋飯也偶爾會出現。因此,要分辨海鮮丼跟散壽司的方法除了飯的種類外,容器種類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一般的散司大多用四方型的和式方盒或圓桶裝,海鮮丼則大多用一安般常見的蓋飯大碗裝。下次點餐時可以從飯的種類跟容器多觀察看看喔。
除了容器外,其實日本人對吃散壽司的時間特別講究。先前也提到,散壽司大多是只在節慶時期才會吃的料理或是家裡有客人來特別做的賓客料理。海鮮丼就是一般外食的其中一種料理選擇,因此若是朋友找您到家裡玩,特別做了散壽司招待的話,代表他們真的非常重視您唷。
❇️❇️❇️❇️❇️
💖【做法】
1.煮壽司飯(壽司飯比時我們吃的飯要乾一點,米洗好後,用水浸10-20分 鐘,然後用電飯鍋煮熟)。
2.米飯煮好後,醒10分鐘,然後把拌米飯的醋飯汁均勻灑在煮好的米飯里,拌勻時,一邊拌,一邊要用扇子好好扇,用飯勺「切」米飯一樣攪拌米飯,僅量拌勻,讓米粒分開,這樣米飯才能入味。
3.紅蘿蔔切絲。
4.泡過的香菇切成小方塊。
5.高野豆腐要先泡軟,切成小方塊。
6.乾瓢以水稍稍沖洗後,加入量鹽搓洗。用清水沖洗鹽分後,泡入水中,待乾瓢膨脹後,瀝乾水分取出先煮軟,再切成小方塊。
7.牛蒡用削皮刀直接削在放醋的水裡,這樣牛蒡就不會變黑。
8.把紅蘿蔔絲、牛蒡、高野豆腐、葫蘆乾、香菇全放在五目【調味料】內以火煮。等調味料幾乎煮乾時,再撈在網內過濾多餘的調味料。
9.把剛才煮好的配料加入熱壽司中,用勺子「切」勻。之後蓋上絞乾的濕布,讓壽司飯冷卻並讓調味滲入壽司飯中。
10.將扁豆洗凈、去蒂,汆燙熟,切絲,放涼備用。
11.雞蛋打碎,攤2張薄雞蛋餅後切成細絲。
12.解凍的蟳味棒撥成絲。
13.將拌好料的米飯盛在大碗内或大盤子内,先铺上一層海苔,放上雞蛋絲和扁豆,再裝飾鱘味棒、煮熟的蝦、鮭魚卵。最後放上海苔絲點綴。
註:可以直接購買市售壽司醋。這樣就非常簡單,只要把米飯和壽司拌好就成了。
💖【高野豆腐】
高野豆腐就是凍豆腐,其實在日本也有凍豆腐這個名稱,關東以北叫它「凍み豆腐」,只是隨著江戶時代高野山凍豆腐的名氣日增,現在的高野豆腐已經是日本凍豆腐的代名詞了。一樣是凍豆腐,高野豆腐和台灣凍豆腐的外觀和口感卻很不同,第一它是脫水再經過乾燥處理的豆腐,被放在超市的乾貨架上,而不是生食品區;再來,高野豆腐的地非常密、孔洞很小,即使泡發過後彈性還是非常足夠,不太會碎裂,如海綿般的高野豆腐和絕大多數食材都能夠搭配。
💖【女兒節】
三月三日是女生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女兒節,也是日本五大節日之一。正式名稱為「雛祭」(ひなまつり,hinamatsuri)。家中有女兒的人家於一星期前就要把偶人裝飾好,女兒節過後第二天或最遲第三天再把偶人收拾起來,以免女兒將來嫁不出去。
這天通常吃散寿司、蛤蜊湯、櫻葉餅、紅綠白三色的菱餅、爆米花,以及甜酒釀。蜊蜊則由於只有成雙的貝殼才能合,表示希望女兒將能嫁個好丈夫。散壽司雖然有點麻煩,但並不難,只要會了,隨時可以在家開「只準女生參加」的趴踢。
PS.五目散壽司的配料也可使用市售的【香菇料理包】替代更方便喔!
~~~~~
🌹大直社區才藝班報名:
小提琴(初階)
看電影翻轉人生
慢生活〜手作樂
再造幸福的你
手機攝影
間歇燃脂
讀一本書
手沖咖啡&賞析
🌹詳細資訊可私G媽傳DM報名喔☺️
.
.
訂閱Grace媽媽囉▻▻
📌歡迎+好友、追蹤、訂閱好康好玩好去處喔~
【Grace Mama的親子部落格】
http://gracehoo74.pixnet.net/blog
☺個人FB:http://bit.ly/2vBZWPO
Grace媽媽 FB▻▻ http://bit.ly/2uTvRXp
Grace媽媽 YT▻▻ http://bit.ly/2hiJLR
Grace媽媽 IG▻▻ http://bit.ly/2oCBrvd
聯絡信箱▻▻ gracehoo74@gmail.com
------------------------------------
------------------------------------
謝謝你的收看❤
別忘記按下訂閱和喜歡! 開小鈴鐺
歡迎留言來跟我聊天唷
#親子共學 #烹飪課🍳 #日式料理食譜推薦 #日本女兒節 #五目散壽司 #江户前壽司 #海鮮丼 大不同!#大直衛理堂
#Grace媽媽的親子部落格
白米爆米花做法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澄清唬爆米花教室:中印衝突續報】 #福編報導
中共解放軍近來開始在班公錯周邊用擴音器放印度歌,最常出現的一首,就是當年紅極一時的「印度F4 督嚕督嚕督嚕督嚕大大大」。
這固然是有用到四面楚歌的典故,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印度士兵去想舞蹈、宴會、溫暖,但現實他們卻只能在寒風中啃冷掉的硬抓餅。不過選督嚕督嚕督嚕督嚕大大大,可能是因為這是解放軍最熟悉的印度歌(他們更熟的版本是「我在東北玩泥巴」)。本來有放影片,但後來FB顯示播放該歌曲有侵權疑慮,只好刪掉。
===================================
最近自由時報和大紀元怎麼寫中印衝突或兩岸緊張,我都懶得看了。反正在覺青眼中,任何對台動作都是「為掩蓋被印度打進來的事實」、「為了轉移糧食危機焦點」、「沒有豬肉只好作秀」。
近期中印邊境衝突簡述:
8/29~8/30深夜,印度用流亡藏人組成的情報局直屬免洗部隊 SFF,衝入中印邊界班公錯南岸的各制高點與重要山口(奪制高點和奪關),包括黑頂、頭盔頂、熱贊拉、熱欽拉。
但這涉及中印部署的落差問題:
中共的哨點通常距邊境線有一段距離,平常用車、馬或步行巡邏到邊境線。邊境線近年有安裝監視器,但哨點與後方基地一定要有戰備道路,巡邏線也不斷嘗試修路。
印度則承襲尼赫魯的前進政策,永遠壓到很接近邊境線上。
印度這種做法,在未明確劃定邊界的地方,很容易進行蠶食(一點點往前佔)。但過度沿邊界部署大量人員,卻容易在真正戰時被包抄打垮(缺乏應變縱深)。
1941年大量蘇聯部隊就是沿蘇波邊界部署,等德軍突破包抄後,上百萬人不是潰不成軍就是坐以待斃。1962戰爭,印度也是被解放軍穿插後,多數前線部隊崩潰逃散,好則裝備丟失空手逃跑,壞則被包抄的共軍機槍手了結。
0830衝突,印度就是利用解放軍不在當面,從監視器死角讓 SFF 爬上去接近制高點,然後一鼓作氣衝上去。接著印度人趕快拍照,並且派車聲援。但當時出了包,一位邊界警察部隊警官運氣不好想拍照留念時,踩到爆炸的老雷(1976後雙方當地就不布雷了)。
而印度方面運BMP-2裝甲運兵車來助勢的拖板車,和運物資到前線的民間承包貨車相撞,BMP-2車掉下去,砸到軍官車死4人。接著解放軍衝上來,印度人避衝突先走,留 SFF 和解放軍幹架。幹架中一位 SFF 尉官和士兵因不明原因一死一傷。(有說和解放軍槍戰被槍擊,有說碰到老詭雷的)。但真正讓印度敗退的,是---沒有補給。
(BTW,在大陸,有種憤青喜歡罵解放軍失職軟弱,應該人先空降,空投補給,路慢慢修,這就跟台灣有種覺青說,兩岸打仗時,有白米給部隊就好,啥補給演習都沒必要...(給白米叫人賣命還真敢說,這跟丟大陸的國民黨嘴砲黨棍書蟲有啥兩樣?)。)
事實是,輕裝衝上去的 SFF,就算是藏人,也受不了5000多公尺的寒風。輕裝突破上去,代表沒睡袋、沒帳篷,沒奶油、沒巧克力、沒辣子雞丁。晚到的解放軍卻是氧氣筒(防高原反應)、燴菜飯盒、帳篷一應俱全。很快飢寒交迫的 SFF 就丟失山頭。印度退到山腰的高地去。
8/31~9/1印度發起另一波衝擊,另外佔領班公錯兩岸兩個高地與班公錯北岸交界線山脊北段
9/2開槍事件是印軍射擊中共無人機,解放軍另用攻擊無人機掃一排梭子回應。但9/3後,印度並沒有守住班公錯南北岸任何高地。因為印度並沒有事先修路,完全靠當地民眾「義勇」搬運糧水(三立信,Ptt八卦板信,福編不信,那些窮人最好這麼閒)
到9/6後,解放軍軍車和帶帳篷的人衝上班公錯北岸交界線山脊北段,還挖好陣地進駐,吃的是無人機送到團部,再用車子送來的自熱食品。南岸部分則是解放軍守住所有山頂,但山腰部分平坦地仍為印度佔據。
9/18-9/19 班公錯北岸山脊,解放軍冷鬥毆逐退印度前進據點,並且往印度方面的山脊推進。
===========================
其實印度的作為叫報復的報復。因為在加勒萬河谷衝突後,中共突然在中印邊境的石門溝與溫泉兩地向前修築道路與工事,突破所謂的Google線/美印線,報復印度人「入侵」加勒萬河谷(因為1962年印度被打到加勒萬河匯入的主流什約克河畔)
但解放軍的作為讓印度很沒面子,所以才發動這一波衝突。目前解放軍是以拖待變,利用補給狀況較好的優勢,等印度受不了撤退。也就是解放軍吃定印度雖然有30萬大軍在克什米爾,其中有4萬大軍在中印邊界附近,
卻不敢對6000解放軍正面壓迫或主動攻擊,前線補給也只敢靠民伕而沒有其他方式,讓印軍士氣低迷。同時印度翻越喜馬拉雅與喀喇崑崙到衝突前線的綿長山路根本無法負荷運輸,但靠直升機或飛機協助運輸,費用會持續暴增。印度今年經濟狀況已經不好,若要靠空運同時維持錫亞琴冰川數千駐軍與中印邊界4萬大軍的補給,那將是破天荒的費用。
=>印度按耐不住主動開火正是共軍所期盼。
=>印度不主動攻擊也不撤退,對印度是極大的經費負荷
白米爆米花做法 在 Aiko愛可。愛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米芽爆米粒 #麥醬油 #買500折100
閃亮常常帶出去吃的小米粒、姐的閉嘴紅燒肉的調味料、肯吉跟我必備的辣醬、時髦的小零嘴,都在這一團~
🉐團購網址:https://homiya.tw/aiko團購
🉐詳細照片:https://reurl.cc/pyny8d
🉐紅燒肉做法:https://reurl.cc/4m5myj
#無調味爆米麵 #薏米粒 #白米粒 #糙米粒
閃亮不知不覺也快一歲了!現在已經快變成半獸人,出門吃飯他還不能跟我們一起吃正常食物,吃完她副食品就會哀哀叫...
後來我們發現閃亮常常哀哀叫情緒不好,竟然是想吃東西!!!原來閃亮也是個吃貨XD
所以現在出門一定要隨身帶著米餅。最近閃亮愛的都是好米芽家的爆米粒系列!
這一開始是媽媽社團裡大推的,我只覺得包裝很美,就跟廠商說我來試試,沒想到一事成主顧。
用的是台灣小農契作米,只是放進壓力鍋中讓它滾動加熱然後爆爆爆,因為壓力讓米粒自然變大顆,塑造出獨特口感,卻能保持原有營養成分。
吃起來就像我們小時候吃的爆米香,卻是完全無添加,超適合閃亮這種北鼻。
而且這種小的米粒超適合六個月以上北鼻,因為用吃來訓練他們手眼協調力,一兼二顧啊!
最煩的是每次時髦看閃亮在吵,他都會說「閃亮要吃米餅拉!」就跑去櫃子裡拿爆米粒給閃亮吃,說是要給閃亮吃,但其實自己一直都吃XD
爆薏米粒跟爆米麵的尺寸更大些,爆薏米粒很像爆米花,爆米麵很像以前我們小時候吃的豬耳朵零食那樣,都適合8個月以上的北鼻喔!
Q:為什麼適合作為小寶貝的副食品?
A:稻米作為主食營養價值豐富,製成爆米麵後口感酥脆,遇到口水又會軟化,很適合當小朋友的點心。
Q:幾歲可以吃?
A:爆米麵建議8個月以上長牙齒的寶寶食用唷! 一開始需要練習,父母陪同觀察寶寶並從旁引導協助,對小朋友咬合能力訓練蠻好的!
Q:爆麵是什麼?為什麼適合作為幼兒點心?
A:是好米芽的獨家熱門商品。
因為許多人對小麥有麩質過敏的問題,所以我們把純米製成的麵條,利用傳統爆米香的方式加工,過程完全無添加,也沒有額外添加調味料,口感酥脆像餅乾一樣,純粹米的的香氣便非常吸引小寶貝,同時可以練習自己抓握,訓練手眼協調。
Q:為什麼每100公克有鈉含量2-3毫克,然而每份卻標示0毫克呢?
A:爆米麵無添加任何調味料,在製作過程中沒有添加鹽做調味,但原料(白米、薏米、糙米)本身就含有的微量的鈉,所以份量少的時候是無法測量出來的喔!
#好米力古早味米香磚
天阿!現在要找爆米香有多難你們知道嗎?而姐這小台妹不時就會懷念起以前蹦一聲,我們拿著塑膠袋裡呀成一塊塊的爆米香的記憶,而好迷芽將它重現了!
超愛好米力的復古包裝,用的是三星有機米配上自家麥芽糖製成,共有五種口味:原味、紫米、蔓越莓雜糧、黑糖糙米、醬燒海苔,若不知道喜歡那種口味,就買綜合款吧!
每塊米香磚都是足重30g,大小約3x5x15cm (手工切製略有誤差),有淺刀痕可以輕易剝成三塊慢慢享用。
我自己最愛蔓越莓口味,而醬燒海苔帶有鹹味,吃起來鹹香鹹香很古早味。時髦愛黑糖糙米,因為帶甜味他的愛。一歲孩子可以吃原味。
#麥醬油
其實我以前都用爹娘長輩愛用的金蘭之類的醬油,直到上次朋友寄給我一箱完全無添加的黑豆醬油後,我整個醍醐灌頂,原來這種純黑豆醬油好吃成這樣!!!
而麥醬油完全是我進來的心頭好。如果你吃過純黑豆醬油就會愛上那種醬香,而麥醬油又多了一些甘醇味,直接吃也不會死鹹。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用九柑仔店》這部台劇?男主角返鄉接手柑仔店後,為了補貨去找以往的長輩買醬油。
而長輩把黑豆入甕後,等待發酵的時間需要超過6個月,還要再過濾、調味等工法才填充裝瓶,所以男主角要買的醬油要半年才能拿到~
這時男主角說:「一輩子要是能做好一件事情,這就叫做工夫」,讓我覺得好感人,現代這種速食主義社會,什麼都講求快速,還有多少人堅持著傳統的美味呢?
所以當朋友寄來整箱的黑豆醬油,我吃到黑豆醬油後,更覺得舌頭都感動了起來...
「麥醬油」不僅依循古法手工製造,更以好米芽的精神象徵一「麥芽糖」,取代了傳統白糖,讓恰到好處、貼近現代人味蕾的鹹麴豆香,鎖住繚繞回甘的麥韻,那股清甜,宛如輕踏麥浪、隨風搖曳般的清爽舒心。
深邃帶點琥珀色的醬汁,則為菜餚沾附飽滿光采,再額外舀入幾匙金黃麥芽糖,簡單點綴,卻能滿載料理的迷人所在,迸發一場吮指回味的食事體驗!
我現在淋豆腐、炒飯、做牛肉麵、做閉嘴紅燒肉都用它~
#經典原味麥芽糖
我的拿手菜就是閉嘴紅燒肉:https://reurl.cc/4m5myj,而紅燒肉要上色上的美,不是醬油加的多,而是「上糖色」。
我通常用砂糖或冰糖,上過糖色的紅燒肉就是迷人的緊,但炒糖色要有耐心又要故爐火,說真的不是那麼適合新手主婦。
而自從我收到好米芽的麥芽糖後,我的砂糖冰糖都束之高閣,因為倒個一匙,五花肉在麥芽糖裡滾啊滾的,這樣上糖色簡單又方便,新手廚娘不怕再炒出苦味外,麥芽糖也比砂糖健康,上的糖色也更美~
好米芽的麥芽糖採古法製作,香氣濃郁。自家種植小麥芽,栽種五到七天後收成,並與糯米一起熬煮,耗費多時後自然糖化,便是天然的麥芽糖了。
純糯米熬製的麥芽糖,富含澱粉成分,烹煮醬汁濃郁的料理時,麥醬油本身的天然澱粉即能幫助收汁!不須加入太白粉或樹薯粉勾芡,兼顧熱量和口感享受。
✔ 幫助上色
料理之好,色香味不可少,排在首要位置的「色」,就交給麥芽糖吧!黏稠光滑、深邃帶點金黃琥珀的樣貌,在鍋裡遇熱化開,輕輕地沾附在食材身上;喜歡鹹中帶甜的朋友,我們會建議額外再舀入幾匙好米芽麥芽糖,增強色澤之外,甜能柔化鹹味,反而提升料理的層次風韻。
✔ 天然食味
好米芽麥芽糖用最單純的原料(小麥/ 糯米)製成,做為麥醬油主要甘味來源,我們希望將吃進嘴裡的天然,烹調為全家人的健康守護。
#麥椒麻麻辣醬
這也是我跟肯吉近期的愛!我們都是辣椒控,不誇張冰箱裡有一層幾乎一半都是各種辣醬,無辣不歡說的就是我們XDD
我愛辣,但喜歡真的有辣而不是只有死鹹的辣椒醬,麥椒麻麻辣醬讓我很愛的,就是他不是那種帶鹹味的辣椒醬外,有濃濃的麻香,完全超適合做口水雞啊。
因為家有時髦,做的菜都沒有辣,所以我們都拿來拌麵,超適合。
以大紅袍花椒和朝天椒拌炒香料製成,不只提升香氣層次,更加入麥芽糖平衡辣椒刺激,體貼你的舌頭味蕾。歡迎怕辣又喜歡辣的人勇敢一次!
✔ 輕辣不上火
吃辣不用一把鼻涕一把淚! 麥椒麻獨特添加好米芽古法鹽製麥芽糖,以自然發酵低熱量的甘甜,溫柔調和所有辣味刺激。
✔ 多層次香氣
麥椒麻不只辣的溫和還帶有層次!除了朝天椒以及大紅袍花椒🌶️更混炒適量大茴、小茴、陳皮,以香料提升辣與麻的層次感,口感豐厚有料,無奇怪中藥味獨特迷人香氣,試過就回不去了!
✔ 少鹽不過鹹
不同於傳統辣醬的重鹹口味!好米芽捨去過鹹配方,以多次實驗調配出完美的鹹度比例,希望提供更健康的方式襯托食物自然美味!
好米芽近來在媽媽社團裡真的夯爆,自己真的吃了才知道為何會這麼紅?全都是好食材,真材實料,大人小孩都能安心吃,還很好吃,不買嗎?
🉐團購網址:https://homiya.tw/aiko團購
🉐詳細照片:https://reurl.cc/pyny8d
🉐紅燒肉做法:https://reurl.cc/4m5myj
Aiko C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