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些人說看人體光 (Aura),其中一些方法是叫人站在一面牆前,然後盯著對方,直到你看見他的身體有吋許的光包圍著。然後當然功力越深厚時,就會看到越多的色彩。
我不知道人體有沒有靈光,但,一些現象是可以用生理反應來解釋的。
首先,如果你在背後看著一個人,視線沒有移動,也沒眨眼,大部份的人過了不久,會看到前面這個人體外有一層薄薄的白色包圍著。
這個現象,叫做 Counter Color After Image。
我這裡上載白底黃團的圖片。
你只要盯著白底黃團圖片中心的紅點,不眨眼,大概半分鐘到一分鐘,你就會看到黃團外面好像圍著一層紫藍光。其實,那不是一層紫藍光。你只要把那圖拿掉,你會發現眼前會有一團紫藍色的影,特別是你眼看白牆壁或天花板,你會更清晰的看到。
這團紫藍色的影,就是你視網膜留下的視覺殘餘印象(After Image),它的顏色和實體的顏色是相反的顏色(Counter Color)。如果你盯著紅色的圓盤很久,突然間轉去看白色的牆,就會注意到綠色的殘影。
那麼為甚麼一些人會看到人體之外的部份有光影呢?
因為,你盯著一個人,只要對方沒有動來動去,久了後這個人的人頭人肩的形象,已經留下印象,即一團人形的影子。此刻,若你的頭部稍微微微的後移,這影子也會後移,所以這團光影是比實體的人形稍微大那一點點。看起來就像這個人的頭肩部,包著一層光。
所以,如果你聽我演講時,不斷的盯著我,忽然間看到我發光的話,不是你天眼通厲害,也不是我法力高強而發光。而是我的身體沒有甚麼動作,你又太久沒眨眼兼沒移動到視線。(我曾聽說有一些學員說看到我身體發光,有可能就是心中對我有些許的崇拜,加上自己的信仰,附加眼睛盯著我沒眨)
那麼這是不是代表你看到了人家的體光或氣場呢?
那些相信可以看到氣場的人就認為你要在這些殘餘印象色彩中繼續看下去,才是對方真正的氣場光色云云。(當然這些不是科學,視覺殘像你只要訓練得久,繼續看下去,就會有其他視覺殘像給你看)
我這裡上載的另一圖片就是說一個女人的相反顏色光影,你只要不眨眼盯著半分鐘許,然後馬上轉移看一個白色的背景,你就會看到全色彩的美女。
不過,也讓大家知道,南傳修的十遍處禪定法,裡面有弄某個單一顏色的色彩盤,用眼觀看,再看到那印象清晰而長時間的留在眼裡,然後繼續的專注於這殘餘印象,知道這印象變得越來越清晰和高清,最後會高清得很漂亮、很光亮,然後再借用這視覺幻像來帶動自己進入禪定。(但,這禪法其實是有爭議的)
另外,就算你的眼睛沒有盯著甚麼東西,而是閉目靜坐,你也有機會看到眼前有一些色彩在浮動。這就如同你在一見暗房裡面瞪眼看前方,同樣的只要眼睛稍微不動,就會看到如雲彩般的顏色漂移著。這是我們眼睛內的視覺細胞,在沒有收到訊息的時候,一些細胞開始自己活動,而產生的色彩。在生理學上叫做Phosphene Effect。
所以,在佛教的一些禪法,就稱這種現象為禪相(Nimitta),而丹道的一些禪修把這個稱謂『性光』(你本性的光),其實就是視覺上的幻覺而已。藏傳的大圓滿還研發了一整套的看這種光的系統,就做妥噶 —— 包含開眼看無雲天空、看單色背景(如雪地),你就會看到一些如銀粉在太陽底下紛飛的景象。
或者直接閉黑關,在黑關中49天(不是如陳建民居士所說的7天),你就會存活在一個如同服食了迷幻藥的VR境界中。不過,閉黑關要小心的地方是,如果你的心性不穩定,會被嚇到的,所以監獄裡面的其中一個懲罰就是把一個人閉在不見光的關房裡面,時間一久就會看到幻覺了。
所以藏傳大圓滿禪修有兩個部份,普遍上先修切措(立斷)的心性定,穩定後才開始加修妥噶(頓超)的看光法。少數的派別則是相反。
而且藏傳心性禪修,幾乎都是張開眼睛來修的。我三十多年前的時候,開始修行不久,發現自己平日的眼睛會看到光點的出現,白色的居多,少數時候是藍色的。剛開始還以為自己見到菩薩或鬼的靈體,後來在繼續的研究下去,有看到印度瑜伽版本的修視覺殘影的禪修,有南傳的,有丹道的,有藏傳大圓滿的,然後也明白了科學上的生理因素,自然的就不會把這現象當作是見神見鬼。
甚至在二十多年前,在加拿大有宗教體驗後,見光點的次數再增加,而且光點也變大了,在課堂聽課的時候,視覺範圍的空間有時候也會顯現光點。你刻意用眼睛去專注看這些光點的話,它們會更快的消失或閃開。
反之,如果光點顯現的當下,把心空掉,不取不捨,不擒不縱,不去分析,不去思考,不去標籤,它們會顯現得久一點。
是的,我把這個現象有跟我的藏傳大手印師父提起,他是興奮的說我前世可能就已經修過心性禪定。不過,我也沒有堅持太久,光點出現的機率其實也少了。
現在有時候還會出現,我也沒有當年的那種熱忱。(這不是飛蚊或Floaters,是另類的)
根據大圓滿的修行,光點出現後,會發展得越來越精彩,會看到佛像等等,最後會發展到看到整個華嚴境界(即整個宇宙都是),過程中你的心依然是不取不捨,無思無念,不標籤不分析,最後發展到整個宇宙的精彩光影會逐步回收,最後還是變成一個光點。
其實印度瑜伽也有類似的禪修方法,包括看光色看天空的修法。西方的煉金術修行,也有類似看光點的操作。有一派還會跟這個現象的光影進行雙修的,呵呵。
看來,大家都是在玩弄著同一副臭皮囊,你的臭皮囊都有相同的反應,不同宗教的人給予不同的詮釋而已。
但,如果你明白科學的話,這些現象並非教派中人所講般神秘。
#江魔設教
#廣渡群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曾友貞《耄蝶圖》摩耶精舍舊藏,此畫是張大千母親曾友貞極其罕見的作品,大千兄弟最早的書畫啟蒙就是來自其母親曾友貞。還是在做姑娘的時候,曾友貞就練得了一手好女紅,尤其難得的是嗜書善畫,擅長工筆花鳥。曾友貞所繪花鳥工謹妍麗,在小縣城裡頗負盛名,人稱「張畫花」。 耄耋圖》畫於1918年。6年後,四川老翰林、...
白色居士服 在 蔡小雀宅妖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初陽乍來.
兩個半月後,時序入秋,街頭角落有一處窗明几淨的小小店面開張了。
地段介於熱鬧的商業辦公大樓和安靜的住家社區中間,雖然僅僅是三坪小店,但每個月房租也要將近四萬。
三坪空間扣除了吧檯廚房,落地窗邊也只能容納一張原木小方桌和相對而坐的兩只座椅。
為了省錢,也為了打造出自己心目中的暖心暖胃小粥鋪,內部裝潢擺設大部分都由她自己親手來。
奶白色的室內漆,咖啡色的吧檯,上方懸著幾個大小不一致的手編籐球燈,開啟時足以點燃一室溫暖。
木製座椅各自綁了個蓬鬆繡花小靠枕,和原木小方桌上胖胖玻璃缽裡那一株小巧玲瓏、嬌憨可愛的碗蓮相映成趣。
碗蓮下方還有兩隻小金魚一金一紅興奮追逐著,更增添了幾分盎然鮮活生氣。
牆面上巧妙錯落地貼了各式粥品的滋補食療效果和價格,並劃分為三大類──
花果籽粥膳:蓮子粥,核桃粥,桂圓粥,綠豆粥,小麥粥。
根莖蔬菜粥膳:藕粥,菠菜粥,山藥粥,甘藷粥,南瓜粥。
雞鴨魚肉粥膳:雞汁粥,鴨蓉粥,排骨粥,羊肉粥,魚片粥,蝦球粥。
奶白色的牆上,還寫上一幅行雲流水瀟灑如飛的毛筆字──
粥益人,體強健,享大壽。
身心顛倒不自知,更知人間有真味。
第一句出自清代養身學家曹庭棟大師的『老老恆言』(又名『養身隨筆』)中,對粥品能溫養脾胃身心的稱頌。
第二句則取自蘇軾東坡居士,在吃過豆漿中摻入無錫貢米的粥後,大為驚艷傾倒,故而提筆寫下的『豆粥』一詩。
毛筆字是溫宜自己寫的,在失去專欄後,她這個文科生終於再度有了用武之地。
店內粥膳的設計取經老老恆言中第五卷,她擇出了現代人最需要調理脾胃和精氣的這十六道粥品。
當然,能滋補養身的粥品自然不只這十六道,可溫宜只有自己一個人手,其餘的粥品或許可以在店鋪上了軌道後,再順應四季節氣來做變化替換了。
她主要設定的是外帶粥品的客戶群,所以三坪大的空間也不算太狹窄擠迫。
開幕的第一天,溫宜唯有通知了阿May,甚至沒有驚動因身體不好長年住在新竹五峰鄉老家的父母。
她和莫謹懷離婚一事,已經夠讓父母傷心難過,他們既心疼女兒嫁入富貴人家飯碗不好捧,更自責娘家勢弱,沒能力成為女兒最堅強的倚仗。
讓父母擔心已是不孝,溫宜深知現在……還沒能力讓父母放下心中牽掛不安,所以粥鋪成敗與否的壓力,她也只想自己一個人扛著。
「溫宜,妳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清瘦了一點,但看起來精神還不錯的阿May蹬著五吋高跟鞋,一身幹練都會女菁英的氣息推開了玻璃門,把手中一盆慶賀的富貴花遞給了她,忍不住貪婪又歡喜地深深吸了一口濃郁中透著清甜鮮美的溫暖粥香味。「可惡,我剛剛和客戶吃完下午茶才來的,現在一聞又餓了。」
「謝謝妳的禮物,想喝點什麼粥?」溫宜這陣子因為忙碌開店的事,也瘦了不少,但整個人卻神采奕奕,尤其溫柔含笑的杏眼更像是在發亮。「我請客。」
「嘖,第一個客人怎麼能免費招待?當然要博個開門紅,以後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廣進達三江才對。」阿May迫不急待在那只看起來就舒適愜意的椅子上坐了下來,舒服地不自禁長長吐了口氣。「……我想念死了妳的排骨粥啊,有嗎有嗎?」
「有。」她笑咪咪,鑽回吧檯後方設計得動線流暢順手的廚房,從貼著牆的長型隔水加熱不鏽鋼箱籠中,在一排排圓鍋裡面,選擇掀開了其中一只鍋蓋,用長杓舀起了兩大杓早已熬得綿稠噴香的排骨梗米粥,置入一只小砂鍋裡。
溫宜穿著乾淨賽雪的襯衫和米色七分褲,長髮梳綰在腦後用一支簡單的烏木筷牢牢簪著,既俐落又典雅,她將小砂鍋放進木質托盤。
隨後從小冰箱裡面取出兩個大大的玻璃罐,裡面是她昨晚醃的小菜,夾出分置兩小碟子,和砂鍋與餐具捧到了阿May面前──
阿May口水都快流出來了,渾忘稍早前才填進胃裡的提拉米蘇和熱拿鐵,跟餓了三天三夜沒吃似的舀起一瓷湯匙的粥,吹也不顧不得吹得送進嘴裡。
天啊……這一口在味蕾裡瞬間迸裂開來的醇厚鮮美鹹香,簡直連靈魂都要被暖燙撫慰得融化了……
嗚,阿May在想自己到底有多久沒有好好吃過『真正美味純粹的食物』了?
便利商店的微波餐,油膩膩的快餐便當,淡得出鳥來的生菜沙拉,大飯店裡華麗豐富卻總像少了什麼的大餐……
更別說比暗器還防不勝防的塑化劑,人工調味劑,人工添加物,人工香料,農藥殘留……可憐的現代城市人,賺的是錢,賣的是命,吃的都是些啥鬼啊?
嗷~~而且不只粥,溫宜醃的小菜也超好吃啊!
酸豆角酸辣夠味,梅子醃白蘿蔔更是酸甜脆口,連粥裡的小排骨都肉酥軟爛入口即化……一口小菜一口粥,越吃越開胃,越吃越幸福……
「溫宜,以後我都要跟妳訂餐!」阿May直到吃得碗盤光光,捧著『圓滾滾』的肚皮,再也忍不住大叫。「包三餐加消夜拜託!」
她被逗笑了,眉眼彎彎,暗暗提著的那顆心總算也安穩了許多。「謝謝妳這麼捧場,但是我只打算賣午餐和晚餐時段,多的我也顧不上……要到市場挑食材,粥也得時間慢慢熬呀。」
阿May聞言有些失望,嘟著嘴,忽然又眼睛一亮。「溫宜,我貼錢給妳,以後都幫我多留一點吧,妳也知道我們公司加起班來沒日沒夜的,三更半夜只能吃超商的東西真的好可憐,而且就算沒加班,半夜肚子餓了我也不想只能跑去買美味但邪惡的鹹酥雞……」
她一怔。
他們……不是還正值新婚?怎麼阿May言談間就跟過去單身時光沒兩樣?
阿May像是看出了她眼中的疑惑,笑容消失了一瞬,隨即佯裝瀟灑不在意地聳聳肩。「周偉……反正我們各忙各的,我也不想管他那麼多。」
溫宜眼神隱隱泛著心疼和憂傷,沉默了一下,低聲問。「對不起。」
她最近一直不敢問阿May婚姻生活過得好不好。
但,怎麼會好呢?明明帶著那麼深的一根刺……可是婚都結了,又怎麼能說『不好』?
「哎呀妳幹嘛跟我對不起?又不是妳叫周偉劈腿,叫他跟那個賤女人藕斷絲連的,」阿May不耐煩地一擺手,「反正周太太現在是我,那賤貨如果有本事就當一輩子小三!就周偉這種咖,月薪不到六萬的組長,也虧她一個部門經理倒貼得那麼高興,嗤!」
溫宜看著她,只覺得……心一陣抽痛得厲害。
大學時,明明是最精明能幹、愛恨分明,時時神采飛揚得像一束夏天最耀眼陽光的阿May……
愛情,如果不是讓我們變得更美,就是讓我們面目全非成了自己最厭惡的醜陋模樣。
她眼看著就要走出來了,可阿May呢?
溫宜難過得大半天都說不出話來,良久後,吞了吞哽咽的喉頭,溫和輕聲地道──
「好。」
阿May愣了一下。「什麼好?」
「以後妳加班的話就打給我,我打烊了以後就順道幫妳送粥過去當消夜。」
「溫宜我愛妳!」阿May剎那間憂傷和尖酸刻薄全拋在腦後,大笑著跳起來抱住了她。「就知道妳最夠意思,不愧是我的好姊妹。」
她只是笑著,眼神越發溫暖柔和。
白色居士服 在 薇嘉工作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1027-銀杏紛飛真絲絲巾-送珍珠鑲鑽五瓣花圍巾釦(現貨、免運)
新朋友訂購完成請私訊告知我們一下
這樣才知道您是誰喔~
拜託一定要傳私訊給我們
拜託拜託~
真品全天然桑蠶絲
🌸銀杏紛飛真絲絲巾$1298
訂購絲巾再加送珍珠鑲鑽五瓣花絲巾釦一個
(白花、藍花兩色可選)
長175公分、寬110公分
商品訂購連結:
https://goo.gl/forms/bHJcDU4KVrUlcnLd2
單購🌸珍珠鑲鑽五瓣花絲巾釦$182
商品訂購連結:
https://goo.gl/forms/VsSfC2Eal0swmOsB3
銀杏之美
不需要多作介紹大家都一定知道
當滿地銀杏落葉
就如走在金黃色的地毯上
風韻雍容未甚都
尊前柑橘可為奴
誰令流落江湖上
玉骨冰肌未肯枯
誰教並蒂連枝摘
醉後明皇依太真
居士擘開真有意
要吟風味兩家新
宋·李清照《瑞鷓鴣·雙銀杏》
此款一樣是外貿尾單,售完就沒有了
完全天然純桑蠶絲製作
質料之輕之軟,觸感之好
完全感覺不到重量
非常透氣舒服
材質好的圍巾冬暖夏涼
透氣感十足
不粘膩、不悶熱
觸感柔軟親膚性佳
因為貴婦麻是敏感性肌膚也易過敏
對於材質好壞與否一圍上就知道
這條真的買到賺到
長175公分、寬110公分
可繫於腰上做腰帶
也可做披肩使用
相當大的尺寸
敏感性膚質一樣可以安心使用
訂購絲巾再加送珍珠鑲鑽五瓣花圍巾釦一個
有白色、藍色兩色可選
組合起來超好看、超優雅
搭配深色淺色衣服都可以
實戴照在留言
外貿尾單售完斷貨
喜歡的快來訂購!!!
白色居士服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曾友貞《耄蝶圖》摩耶精舍舊藏,此畫是張大千母親曾友貞極其罕見的作品,大千兄弟最早的書畫啟蒙就是來自其母親曾友貞。還是在做姑娘的時候,曾友貞就練得了一手好女紅,尤其難得的是嗜書善畫,擅長工筆花鳥。曾友貞所繪花鳥工謹妍麗,在小縣城裡頗負盛名,人稱「張畫花」。
耄耋圖》畫於1918年。6年後,四川老翰林、著名藏畫家傅增湘先生在此畫上題了一段長文:
此戲貓舞蝶圖,內江張夫人曾氏友貞所繪也。夫人為吾友張君懷忠之室,清才雅藝,有趙達妹氏機針絲三絕之稱。此雖寫生小幀,而風韻靜逸,正復取法徐黃。夫近人之物,最為難工,宣和內府所藏,畫貓者惟取李靄之、王凝、何尊師三家。蓋其難固在能巧之外者矣。
33年前﹙1982年﹚5月第二個禮拜日,正是母親節,服務中山文獎會的收藏家李葉霜,是曾當內政部長黃季陸的女婿,喜愛中國字畫,經常出入骨董商店尋寶。他在牯嶺街舊書店發現張大千慈母曾友貞畫的「耄耋圖」印刷圖片,店長只知道是一幅白貍貓躺臥的圖畫,不知畫者是誰,只以普通價賣給李葉霜;這對書念得多又愛追根究柢的李葉霜來說真是喜出望外,此乃當時鼎名譽世大師之母的傑作,他直奔外雙溪摩耶精舍,請大千先生過目求證。
大千先生看到慈母「耄耋圖」手澤,激動顫抖,淚水奪眶而出,當下拜託在場香港「大成雜誌」主編沈葦窗、台灣國語日報總編羊汝德、東京李天海跟樂恕人,分別在港、台、日三地尋找,大千說:「此畫應該還在民間,打聽到時要錢給錢,要畫換畫!不顧一切、何種代價,就是要取得。」這是張氏曾友貞唯一被發現尚存作品,大千先生何只希望早早獲得?更是因為蘊藏意義非凡。惜隔年沉苇窗(1918-1995)才在香港寻获此画,无奈大千刚过世,便依其心愿挂于摩耶精舍中。
「耄耋圖」是畫一隻白色貍貓,蹲在草地上,有條長長漂亮白毛尾巴,雙眼凝神對著一棵淺磚色雁來紅,背後三朵白花,上方有隻白色蝴蝶。畫上左上方,是曾太夫人寫的「耄耋圖,戊午春,友貞張曾益」題款外,還有上二方印,一方是白文「張曾益」,一方是朱文「友貞」兩字。戊午是民國七年,距今已近百年。畫上還有四川著名藏書家傅增湘﹙沅叔﹚先生的長題,時在癸亥年,亦即此圖完成後六年。後來不知是收藏人請他加題,還是什麼狀況下,這位四川老翰林著實花費一番心力,加長題於此幅畫中。
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名爰,字季爰,別署大千居士,齋名大風堂。自幼跟隨母親曾友貞(1861-1936)習畫,後於上海拜曾熙(1861-1930)、李瑞清(1867-1920)為師,學習詩文書畫。他的一生充滿傳奇,曾赴東瀛學習染織,又一度入寺為僧,戰火中還遠赴敦煌莫高窟臨摹壁畫。民國卅八年後旅居海外,在亞、歐、美洲均舉辦過畫展,是廿世紀最負盛名之國畫大師。六十五年來臺定居,並終老於摩耶精舍。
大千先生的畫藝深受石濤(1642-1707)和八大山人(1626-1705)影響,並溯源至隋唐、北魏,長年沉浸於古代諸名家,盡收傳統筆墨技法之精髓,從山水到人物、花鳥、畜獸等,各種畫科無一不臻妙境。熱衷於古書畫的研究學習,讓他成為重要的鑑賞家,對繪畫史也有精闢見解。晚年發展出氣勢撼人的潑墨潑彩畫風,開拓水墨新境界,成為標誌性的代表。書法兼擅諸體,善於臨仿不同書風,更融合成奇肆雄強的鮮明書風,與其精妙畫風相得益彰。長達六十多年的畫齡,加上勤於創作,傳世作品數量空前龐大,為世人留下可觀的文化資產。
大千先生與國立故宮博物院關係匪淺,身後將他珍藏之書畫及用印遺贈予本院典藏,同時也將居所摩耶精舍捐出成立紀念館,由本院代為管理。今年適逢張大千一百二十歲生日,特從本院豐富典藏及國立歷史博物館寄存之作品中,精選出書畫精品、印章與珍貴照片,希望能具體反映大千先生早、中、晚不同時期的藝術特色與精神,讓觀眾重睹其精采絕倫的藝術傳奇與大師風采。(資料來源故宮網站/每日頭條/世界日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APFOJ514ww/hqdefault.jpg)
白色居士服 在 在家居士可著僧服嗎?(聖嚴法師-大法鼓0475)DVD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我們知道出家人的衣服,鞋子在外型及式樣上與一般服飾不同,我們叫它僧服丶僧鞋或者是羅漢褂丶羅漢鞋,因為出家人的服裝寬鬆丶舒服,有些在家 居士 也很 ... ... <看更多>
白色居士服 在 蓮潭繡花鞋,道服,居士鞋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蓮潭繡花鞋,道服,居士鞋. 242 likes · 2 were here. 30多年前,劉媽媽在蓮池潭畔,所建立的繡花鞋店,是許多人的青春記憶,現在又增加許多道服,居士鞋,功夫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