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通 #職人通】疫情下的南方影展 持續帶你看見裏台南
我們發現一般人對台南的認識是表層的,被網美、部落客等觀光觀點所引導,但是,真正在地人眼中的臺南是長什麼樣子?透過南方影展,你將會看見不一樣的臺南!
南方影展在南台灣深耕二十一年,原本由台南藝術大學音像學院師生發起,初衷是為拓展南台灣藝術電影的播放平台與市場。
#受疫情影響改變選題
2020影展因為受檔新冠疫情衝擊影響,而改為轉型線上展覽,到今年九月台灣疫情微解封,就開始到校園和社區巡迴放映影片。也因為疫情衝擊,以及面對到影音串流平台盛行的挑戰,南方影展選題開始轉變,更多挖掘社會議題作品,正是一般大眾更難去看到的題目,像是移工、新住民、白色恐怖、香港人權等。
#以影像做社區服務
也特別從2013年起,就開始去到偏鄉社區活動中心放映影片,在社區裡面播映的則是修復的經典老電影,讓長輩重溫該時代的記憶,並且平衡城鄉影像資源的落差。
今年也特別策展「赤崁當代記」,以六部專業藝術作品,和十二部常民影像作品對話,回應出在浮游底下,有一種台南,是只有臺南人知道的臺南,「叫做裏台南!」
喜歡看這樣的臺南特色店家故事嗎?別忘了幫我們 #按讚、#分享 喔🙌
🔺想知道更多臺南人與臺南事嗎?
#追蹤 FB:@tainantone IG:@tainan_tone ,
讓你臺南一點就通!🔺
訪問|劉宜佩、高于棋
拍攝|劉宜佩、袁一仁、杜依蓓
剪接|劉宜佩、袁一仁
設計|楊彥彬
謝謝 南方影展 South Taiwan Film Festival
同時也有5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堅離地球 · 沈旭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血統的原罪》作者、在台灣工作的馬來西亞華人杜晉軒,為我們講述了國民黨白色恐怖時代東南亞僑生受難的慘痛往事,值得和早前在景美人權園區對馬來西亞僑生陳欽生前輩的訪問相對照。究竟為什麼國民黨堅持東南亞華人「首先是中國人」?他們的經歷,對今日中國/香港,又有和啟示? Simon 沈旭暉 堅離地 Soci...
白色恐怖 人權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綠島人權藝術季:他們是誰?為何被「困」在綠島?
——
ft. 藝術家 《如願已償》陳品蓉/《拂塵詩》 徐銘謙、吳緯婷
法客電台更新了:https://apple.co/39FEzhX
「以前都會在路上遇到逃犯啊」「他們會要衣服」一位綠島當地人説
這是藝術家陳品蓉蒐集到的其中一段故事,她觀察到綠島當地人的一些無奈,因此以「為何在綠島」開啟提問,想知道綠島人為何留在綠島、又為何不離開綠島?
透過綠島的物件,例如海邊的石頭結合綠島的歷史,蒐集到十段音景、一首歌、十段口白、十段故事,她似乎對於問題也有了答案。
另外,徐銘謙、吳緯婷的作品《拂塵詩》,於詩文工作坊邀請陳欽生、林擎天及郭金華等政治受難者前輩,以及政治受難者後代一起進行口述訪談、詩文創作。
詩文作品裝置於警衛碉堡,並於展間裝置監獄中清掃出的灰塵、島上的石塊與鹽分。而這些灰塵、石頭及鹽分,對於這些政治受難者前輩們都有各自的意義。
兩位藝術家的共通特色為藉由綠島的石頭、聲音及文字故事,呈現出綠島當地人的記憶,以及白色恐怖歷史的概念。
而這些乘載過去歷史與記憶的物件、文字故事,是否真的能夠讓未曾親身經歷過當時年代的參與者有所共感?
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進來聽這一集:https://apple.co/39FEzhX
【重要精彩重點】
✓ 監獄的粉塵、綠島的物件呈現什麼概念?
✓ 如何與政治受難者前輩進行詩文工作坊?
✓ 政治受難者前輩的口述訪談、詩文共筆
✓ 綠島人的故事:阿寮的聲音
————
📌 本集節目由「2021 綠島人權藝術季」贊助播出
2021 綠島人權藝術季以「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作為綠島與過往、當代人權議題的提問,由藝術家高俊宏擔任策展人,以「監禁」與「離散」為主題,邀請了政治受難者的後代、新住民導演、劇場工作者、錄像與視覺藝術創作者、文學創作者、聲音工作者,共 19 組國內外藝術家實際到綠島參與創作,展出 22 件人權議題的藝術作品,從白色恐怖的監禁與記憶作為展覽的出發。
🌟 法客電台於七月至九月推出三集節目,邀請創作者、導演等藝術家,以藝術觀點分享藝術作品故事,及其對臺灣人權歷史的認識
「2021 綠島人權藝術季」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家人權博物館
協辦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執行單位|均勻製作
展覽期間|2021 5/17-9/15
展出地點|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
更多線上活動資訊請關注:https://www.facebook.com/GIHRAF/
「2021 綠島人權藝術季」官網:https://greenislandartfest.nhrm.gov.tw/
————
#綠島人權藝術季
#2021綠島人權藝術季
#國家人權博物館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法律白話文
#法律白話文運動
#法客電台
白色恐怖 人權 在 夾腳拖劇團 Flip Flops Theatr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親愛的朋友們,讓大家久等了!❤
原定9月10日至 9月12日於人權館禮堂演出的《說好不要哭》雖因疫情取消了,但當時的我們面對已經搭設好的海底世界以及喜愛我們的觀眾,我們決定繼續努力,並趕在璨樹颱風造成威脅前與工作人員們一起將演出紀錄、拍攝下來,希望能夠與大家在這疫情中同在。
《說好不要哭》改編自同名繪本,同時也是改編自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陳欽生先生的生命故事。故事內容講述一段關於海豚東東充滿愛與勇氣的返家之路,而我們希望藉由這個故事,讓孩子認識這片土地上的過去,同時也體會生命的各種面向,並期待所有的孩子們進而了解民主與自由之可貴。
我們特別感謝 國家人權博物館 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 的支持,才讓我們得以走到這邊與大家相見,所以這個周末邀請大家跟我們一起來與東東線上相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說好不要哭_線上播映資訊】
觀看網址|
https://youtu.be/8GIDmpPs7R8(夾腳拖YT)
https://youtu.be/T-im-NOb978(人權館YT)
觀看期限|10/1(五)19:30 起至 10/3(日)22:30 止
票券下載|https://reurl.cc/43aAYL
節目單下載|https://reurl.cc/NZrknk
問卷下載|https://forms.gle/yuBG5K9fCm5caD1Q8
主辦單位|國家人權博物館
製作單位|夾腳拖劇團
白色恐怖 人權 在 堅離地球 · 沈旭暉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血統的原罪》作者、在台灣工作的馬來西亞華人杜晉軒,為我們講述了國民黨白色恐怖時代東南亞僑生受難的慘痛往事,值得和早前在景美人權園區對馬來西亞僑生陳欽生前輩的訪問相對照。究竟為什麼國民黨堅持東南亞華人「首先是中國人」?他們的經歷,對今日中國/香港,又有和啟示?
Simon 沈旭暉 堅離地 Social Media ▶
⏺Patreon: http://www.patreon.com/simonshe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hensimon
ℹ️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imon.diplo...
➡️Twitter: https://twitter.com/simonshen_glos
⏹Blog: https://simonshen.blog/
其他合作及查詢可以電郵至simonshen@glos.worl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T7uUzaWLq4/hqdefault.jpg)
白色恐怖 人權 在 夾腳拖劇團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女孩晶晶覺得媽媽很煩,晶晶爸爸說了一個睡前故事:
故事發生在爸爸小時候,還叫「阿廣」的時候。阿廣覺得媽媽整天碎念,像巫婆一樣整天控制著他,一天終於受不了了,決定離家出走到世界的盡頭!可是外面世界充滿危險,有奇怪的海盜、章魚怪,還有最可怕的巫師…阿廣想也想不到,他一心想逃離的媽媽,竟然漂洋過海找到他,這才發現媽媽的愛無邊無際…
本劇本曾獲台東兒童文學獎,故事探討親子關係,在孩子的獨立與父母的放手間,說一段愛的故事。
【製作團隊】
製作人:林瑞姿
舞台監督:林貞佑
編劇、導演:吳易蓁
行政:利慈馨
演員: 何安妘、呂名堯、胡書綿、錢君銜
臺語指導: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陳豐惠
舞台設計:吳修和
燈光設計:曾彥婷
服裝設計:張義宗
音樂設計:柯鈞元
平面設計:陳又瑄
【劇團簡介】
夾腳拖劇團成立於2009年,致力於親子、母語、人權戲劇。作品包括:《4.5.6.7.》雜耍暨物件劇場、日治時期民眾劇場《阿媽的雜細車》、亞維農藝術節作品《啓程》、白色恐怖親子劇《愛唱歌的小熊》、《說好不要哭》、台灣民主進程光影演出《慢慢》等。2016年起,劇團以互動、遊戲等方式,開啟「母語寶寶聽故事計劃」,致力於母語戲劇推廣,希望將戲劇與台灣文化的種籽傳承給孩子,讓孩子能一出生,就能接受到台灣劇場的美麗之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pinzDP7zrA/hqdefault.jpg)
白色恐怖 人權 在 夾腳拖劇團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女孩晶晶覺得媽媽很煩,晶晶爸爸說了一個睡前故事:
故事發生在爸爸小時候,還叫「阿廣」的時候。阿廣覺得媽媽整天碎念,像巫婆
一樣整天控制著他,一天終於受不了了,決定離家出走到世界的盡頭!可是外
面世界充滿危險,有奇怪的海盜、章魚怪,還有最可怕的巫師…阿廣想也想不到,
他一心想逃離的媽媽,竟然漂洋過海找到他,這才發現媽媽的愛無邊無際…
本劇本曾獲台東兒童文學獎,故事探討親子關係,在孩子的獨立與父母的放手間,
說一段愛的故事。
【製作團隊】
製作人:林瑞姿
舞台監督:林貞佑
編劇、導演:吳易蓁
行政:利慈馨
演員: 何安妘、呂名堯、胡書綿、錢君銜
臺語指導: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陳豐惠
舞台設計:吳修和
燈光設計:曾彥婷
服裝設計:張義宗
音樂設計:柯鈞元
平面設計:陳又瑄
【劇團簡介】
夾腳拖劇團成立於2009年,致力於親子、母語、人權戲劇。作品包括:《4.5.6.7.》雜耍暨物件劇場、日治時期民眾劇場《阿媽的雜細車》、亞維農藝術節作品《啓程》、白色恐怖親子劇《愛唱歌的小熊》、《說好不要哭》、台灣民主進程光影演出《慢慢》等。2016年起,劇團以互動、遊戲等方式,開啟「母語寶寶聽故事計劃」,致力於母語戲劇推廣,希望將戲劇與台灣文化的種籽傳承給孩子,讓孩子能一出生,就能接受到台灣劇場的美麗之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dfDWc4IJl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