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家昨天來我的「公開議政」,我很開心有這個機會,可以跟大家一起公開討論市政。以下是我昨天所講的內容,想來卻無法來的朋友,也可以透過這份文件,了解我做過的政策及關心的議題。關於昨天最後的QA,我會再另外發一篇文讓大家了解。
這三個會期以來,我實踐了哪些政見、哪些政策在推動上窒礙難行,我會跟大家誠實報告。
【主要政績】
#公開議政
本來在今年初,我就預定要舉辦座談會,邀請大家一起面對面討論市政議題,不過因為疫情影響,只好到現在才與大家見面,這點是我比較抱歉。但這不會是我最後一次舉辦公開議政,往後還是會有機會像昨天一樣,跟大家一起討論對市政議題的看法。
#透明選服網站上都看得到
我們經手的選服,都會在「選服魔鏡號」選民服務系統上公開回應。
比如說,大家關心的交通議題(機車路權、交通動線規劃、道路壅塞、公車駕駛問題、行人安全等等)就佔了選服案件的三分之一。在確定成案之後,我們會評估,是要透過市府索取資料來取得回應、召開協調會(例如建照因為其他戶都更發不下來),還是現場會勘(例如塗銷禁行機車、行穿線退縮),來解決市民陳情的問題。這些回覆,都可以透過系統內的搜尋功能,找到我們的回應。
「選服魔鏡號」改版後,新增了一些新功能,包含案件數統計、類型分析、關鍵字分析、甚至可以「抽牌」看我們的案件有哪些回覆內容。也有一些神秘功能,歡迎大家多上去玩玩看。網址:https://service.froggychiu.com/
#不是所有選服都會在一開始公開
有一些很特殊的選服,為了保障當事人,我們在第一時間不會公開,但完成之後會與大家報告進度。
像是員工說公司違反勞基法沒給加班費、要求超時加班、不合理的勞動契約等等,希望我們協助匿名勞檢;也有一些是讓人很遺憾的案件,例如導師不當體罰學生,甚至有學校隱匿性平案件的證據,讓同學身心受創。這些案件,為了保護當事人、特別是未成年當事人的權益,我們絕對不會在魔鏡號提到個資,但會希望通案性的回覆,能夠幫忙到其他遇到類似案件的市民。
#我們也有不受理的案件
不受理的案件比例大概只佔8%,其中很多是屬於中央權管的案件,或者是外縣市的案子,原則上我們也會盡可能轉介給在地的市議員或立委協助。包含先前入境檢疫的問題、其他縣市學校老師霸凌的問題等等。
#做選服的感想
我做選服到現在有一個感想,就是我過去認為萬惡的「喬罰單」、「喬病床」,其實最終反映的都是一個問題:在市民需要幫助的時候,我能不能夠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幫助到對方?如果真的是我無能為力的案件,我能多做些什麼,讓陳情人好過一點?例如有一些案件,是我怎麼樣都無法挽救的生命,例如在醫院被霸凌後自殺的醫師,或者在馬路上被公車撞死的祖孫;有一些案件,是歷經各個議員、立委、甚至陳情人寫信到總統辦公室,都無法獲得回應的。這些案件,不一定是我職權能夠協助的,甚至往往超過了法律可以協助的期限,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在大家覺得求助無門的時候,找到一個可以聽你說話,而且聽得懂你說話的人吧。
#針對社宅活化進行多次質詢
每個會期的總質詢,我都會質詢市府公宅進度、營運管理問題及未來規劃的進度。包含公宅的用地取得及建設工程,是否落後市府自己的目標;市府其實有逐年審核資格來調漲租金的疑慮;許多市民對於公宅建設期間的綠地或停車空間縮減也有質疑,我們也敦促市府一定要在規劃階段就開始公共工程說明。除了建案進度外,我們也一直在追蹤市府成立專責行政法人的進度,來積極管理至少要用五十年的社宅。
當然,社宅因為數量相對稀少,更多買不起房的市民,也同樣需要包租代管及租金補貼的政策,這也是我一直以來質詢的重點。
不過,社宅活化是一個很難在短期看到成效的政策。很多在魔鏡號反應的市民會問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央地方都積極在主張居住正義,房價卻還是那麼高?蓋公宅又抽不到,租金也降不下來,我要如何在台北市生存?我認為,複雜的問題無法有單一解方,居住正義要能落實,除了我持續關注的社宅進度外,我也會在議會持續推動囤房稅的調升,讓更多空屋可以在合理的價格被釋出。
#道路平權從微小的改變開始
在我的「未來交通」政見中,有一項很重要的精神是「道路平權」,也就是不論行人、機車騎士、汽車駕駛,都能夠在尊重對方用路權益的前提下行進。
這包含我透過會勘協助塗銷了禁行機車道並開放直接左轉、擴大路口,讓人行道更能順利銜接行穿線、增設Youbike 2.0的新站點,或透過質詢要求市府增加充電站位、請市警局嚴加取締南京東路、基隆路、中山北路二段、延壽街、羅斯福路四段等地的違規停車、儘速決定民生汐止線方案等,都是我這三個會期關注的重點。
我知道很多市民不一定會滿意現在市府對於道路平權的作法。不過,就像我在民主開箱EP11提到的,很多時候,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只能一點一滴地發動微小的改變,但我希望,這樣的改變不只是結果,更是改變市府思考問題角度的過程。這個過程,除了我之外,更需要團結的市民才能夠做到。也希望大家之後可以持續提供更多你們認為應該改變的路段。
#對於五分埔商圈將會重新調整政策
過去,我在政見中提到,原先是希望比照首爾東大門的服飾基地,讓五分埔再度活化,成為台北市的商圈亮點。而這必須改變目前在住宅區所規範的土地用途。
然而,經過我與其他熟悉在地的朋友一起討論後,我發現到若真的放寬土地使用類別,很可能留下的不是五分埔商圈,而是另一個信義新天地的商辦大樓區,或者成為建商炒作豪宅的新地段。這與我原先的想法相互違背,所以我也得很坦白跟大家說,我先前五分埔商圈的政策會有大幅度的調整,我會希望優先透過都發局針對信義區的通盤檢討,重新檢視五分埔在未來都市規劃的定位,才能夠檢視未來這裡真正適合的商業型態。
#持續追蹤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後續規劃
從我在教育委員會時,我就持續關心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和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工程進度;現在我在民政委員會,我也仍然趁著考察的機會,在六月底實際走訪北流考察南北區的設施,以及董事會未來對扶植藝文產業的規劃。
以北流來說,雖然已經在上週六舉辦完壓力測試,也即將在九月初正式開幕,作為十月金曲獎的主舞台,但未來對於小型藝文團體是否有實質幫助?會不會反而擠壓民間經營者的空間?未來要如何培植下一代的創作者?我當場也與黃韻玲董事長討論這些問題。北流未來將規劃三間分別為200人、800人、1600人的livehouse供表演者使用,目前正在規劃辦理招商作業當中,我也將持續追蹤後續收費標準,在未來提供合適的空間、價位給需要的團體提出申請。
#針對小巨蛋開放政策的質詢
今年,許多藝文活動在疫情初期被迫取消。隨著疫情趨緩,商業演出和防疫的拉鋸如何平衡,是許多民間業者的難題。中央當時雖然開放了國家級場館,但北市府對於所有場館解封,是否有統一的政策,在當時並不明確。
我針對小巨蛋的開放政策就做過一次質詢,當時要求市府要明確訂定一個開放標準,在疫情到什麼階段,可以讓業者得以憑市府公文,向國外廠商協調取消演出後的費用計算。5/30時,市府終於訂定原則及減租方案,我希望這能讓後疫情時代的演出單位,能在動盪中找到可以依賴的遊戲規則。
#調整演出娛樂稅
另外,在這次會期,我也針對娛樂稅課徵的標準,向稅捐處提出除質疑。主要是台上有沒有人唱歌的音樂表演,稅率居然相差四倍,你能想像晨曦光廊跟滅火器的演出,對Livehouse課的稅居然不一樣嗎?另外還有不合時宜的說書、馬戲等項目,我們也藉著這次的部門質詢,一併向稅捐處提出修改建議。
最終我與稅捐處達成共識,將演出娛樂稅調整至1%、2.5%、5%,針對票價高低來做調漲,基本上Livehouse的收費將維持在1%,除非一場演出的票價超過1500元才會調漲。這樣一來也相對減少的場地方成本支出,能夠更支持他們舉辦更多藝文活動,在這個疫情時刻,給予大家抒發的空間。
【其他重要政績】
・交通運輸
推動公車上下車刷卡
公布公車評鑑審議紀錄
宣導捷運手扶梯定點站立
質詢(大巨蛋旁)光復南路路型改善工程
・公共設施
松榮公園綠地保留
質詢共桿竣工勘驗不完全問題
・衛福勞動
誠實蜜蜂平台倒閉記者會
愛評網勞資爭議記者會
BOT租客紓困方案
防疫期間協助保障員工配戴口罩權益
推動租屋糾紛處理統整網站
爭取聯合醫院獎金依法發放
針對北捷夜點費勞檢
爭取公立醫療機構人員獎勵金發給要點提撥總額提高
・文教科技
質詢愛叫車使用率低
質詢悠遊付成效不佳
推動高中學生自主分配社團預算
質詢彩虹媽媽入校
聲援社工應提高待遇並稽查機構違法核銷
爭取吳興國小特教空間
號召終結放榜新聞
・環境建管
協調雙連市場攤販
清除興隆整宅廢棄物
改善百齡、迎風足球場場地設施問題
要求整頓無照攤販佔用道路問題(攤販精進計畫)
持續推動公園符合零流出標準
・警消政風
爭取消防員外勤勤修制度改革
專案查緝統促黨(包含2019/10/1在北車違法搭台問題)
退役消防犬領養制度
完善查察消防栓埋沒機制
因應疫情取消計算住警器績效
質詢警察防疫裝備不完善及減少降低不必要勤務
・市政議題
爭取索資電子系統
敦促市府爭取大巨蛋重新議約有利條件及參與歷次都審會議
提案調高囤房稅
性平教育委員會及其他府級委員會開放錄音錄影
環保局徵件簡章修正,取消著作權不平等條約
舉辦公聽會,確認無人機專章實施後的使用原則
修正競選廣告物自治條例
推廣彩虹經濟及設置地景
組成性平連線及民政委員會政團
研議日租套房合法化
質詢市府未登記遊說
防疫租金優惠回饋給實際使用人
・長期關注案件
牯嶺街小劇場整修工程
TMS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
大巨蛋工程安全性與法律、議約等問題
濫用救護車機制
松菸場館營運狀況
龍山文創數位內容實驗場
公車行車事故問題
勞檢人力不足,勞檢覆蓋率偏低
提案修正臺北市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
・其他
幫忙香港抗爭者勸募防毒面罩物資
協調申請台大地下道作為聲援香港連儂牆之用
聲援樂生保留運動
聲援巴奈訴願案件
聲援華航及長榮罷工
百齡國小課後班 在 繪本森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招生中】趣味粉蠟筆
大安社大、士林社大開設的秋季班「趣味粉蠟筆」開始招生嘍!
加入「趣味粉蠟筆」找回繪畫的樂趣,不再擔心畫錯、拿錯顏色,用粉蠟筆這項平凡的媒材,從白紙中創造忠於自我的畫面。
========================
🙋♀️如果你有以下困擾:
⚠️從以前就覺得粉蠟筆容易畫得髒髒的?
⚠️畫了許多幅畫作,對於如何用色還是有很多疑問?
⚠️想用畫畫彩繪生活,卻不知該怎麼開始?或是過程中遇到困難?
請加入[ 趣味粉蠟筆 ],解決你的煩惱,重拾你對畫圖的信心!
========================
💁♂️在[ 趣味粉蠟筆 ]中,你將會得到:
一群同好:每一次相遇都完成一幅畫作。
一些個人大作:個人創作,獨一無二。
一直受用的繪畫概念:無論是基本的三大概念、四種蠟筆特殊技法,都能在日後創作上自由運用。
========================
🙋♀️[ 趣味粉蠟筆 ]完整課程資訊:
🖍粉蠟筆的三大概念
粉蠟筆的混色、明暗和筆法。
🖍當粉蠟筆遇上......
當粉蠟筆遇上鉛筆、色鉛筆、雙珠筆以及油畫溶劑,便產生了不同的效果,一方面熟悉基本構圖、配色技巧,一方面也體驗四種不同繪畫風格。
🖍用粉蠟筆開啟新生活
無論純屬興趣,或是想增加第二專長,拿起粉蠟筆就能為生活增添色彩。
▼▽▼▽▼▽▼▽
👉報名時間:
大安社大- 至109年8月28日(五)止
士林社大- 至109年8月19日(五)止
平日週一至週五15:00-20:30
❗️現場報名,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課程網址:
大安社區大學
https://www.daancc.tw/…/%e8%b6%a3%e5%91%b3%e7%b2%89%e8%a0%…/
士林社區大學
http://220.135.23.101/tscc/latestclass/
👉課程地點:
大安社大(金甌校本部)
https://goo.gl/maps/Kq6D3FSmLvEMfYjLA
士林社大(百齡高中)
https://goo.gl/maps/xmvz3ZCNFRsMJRNR6
👉報名洽詢:
大安社大 02-2321-4765#401
士林社大 02-2880-6580#9
========================
|講師介紹 |
Tzu Han,從事插畫、繪本創作、繪圖講師。曾獲第五屆個人風繪本獎首獎、2020亞洲插畫年度大賞。
【經歷】
🦉教學
2018
〈臺灣繪本協會〉繪本師資培訓班 第 22 期師訓生
2019
台北國際書展・繪本中的版型拍打教學體驗課
中和高中「海洋詩的模樣」壓克力拼貼講師
故宮南院夏日親子藝術月 「瓷紋彩繪」講師
佛光山主辦雙溪國小課後才藝教室「蠟筆插畫課」講師
🦉插畫接案
南一書局《文學享想》封面、內頁繪製
【榮譽】
2018 〈台灣繪本協會〉第五屆個人風繪本獎女王獎(首獎)
2020 亞洲插畫年度大賞創作者
百齡國小課後班 在 倪重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ACA俱樂部的誕生―—回顧陳信安足球學校的一路走來
最近陳信安足球學校已開始致力於建立一個足球平台,成立ACA俱樂部,希冀透過足球第一隊的成立,作為帶動青訓系統的發展動力。
回顧過往陳信安足球學校的過程,許多計畫一一地實踐中,身為一個熱血足球家長,從這當中也看見我們的努力,也看到台灣足球發展的進步。
與陳教練結緣是在2011年,當時我的兩個兒子在華興國小的足球社團中上課,踢足球踢得很有興趣,我希望他們能接受更專業的訓練,於是我找到陳信安教練。當時陳教練正好要成立小孔雀足球俱樂部,我的兩個孩子與華興國小足球社團的一票同學,就加入了俱樂部,當時也是陳信安教練第一次開始做小朋友的訓練。
小孔雀俱樂部做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已經深刻感覺到青年訓練是一國運動發展的根本。足球培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在孩子6歲到18歲的12年黃金歲月裡持續深耕。我們在2014年成立陳信安足球學校。期望讓基層足球教育更往下扎根,也希望能培養更多足球菁英小將。2014年暑期,我們開始進行球員至日本移地計劃的訓練,積極增加球員和國外球隊比賽的機會,讓球員提升自己的實力。2015、2016年的移地訓練持續在日本,2017年我們分梯隊至香港、泰國,2018年開始到青島,2019年至峇里島,並且有球員奪得最佳前鋒的殊榮。球員的普遍技術水準都在移地訓練後提升,這是我們努力突破俱樂部球員比賽數量不夠的累積與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移地訓練至日本的期間,球員不僅參加競技比賽,也到日本家庭做Home Stay。實際了解日本的文化,與當地俱樂部交流。
2017年陳信安足球學校與英國切爾西足球學校香港分校合作,進行聯合培訓計畫。爾後我們在2018至2019年,不斷努力完善分齡梯隊,一直到2020年成立第一隊,陳信安足球學校目前已經有U8、U10、U12、U14、U15、U16、U18等梯隊,正在培訓超過兩百名菁英球員。
陳信安足球學校希望讓青少年足球員,不必經過學校體制的訓練系統,而是透過俱樂部的梯隊訓練,也擁有一個專業足球員的能力。目前我們16、17歲的球員,會跟18歲以上成人球員混合參賽。如此一來,有能力的球員參加高強度的比賽,能夠更快地增加自己的比賽經驗與能力值,達成超齡的表現。
今年春季舉行的青年盃,陳信安足球學校拿到冠軍,並且是以大幅度的比數領先。此外在上班族聯賽也拿到冠軍,這是國高中生首次在上班族聯賽中贏得勝利。對於這樣的成果,我們感到很欣慰,也期待球員能繼續努力。七月中旬我們已經準備要打台灣乙級足球聯賽,而接下來我們將一步步建立起符合亞足聯規定的、有核可執照的足球俱樂部,也會繼續以具有啟發性、高效率和科學化的方式進行訓練,進而提升台灣整體足球環境。
足球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創造與生活的連結。陳信安足球學校十年下來,累積了一批在球場共度週末的足球家庭。七月二十五號週六下午四點在百齡球場,是ACA俱樂部在台北的第一場比賽。希望邀請熱血的親朋好友,一起來觀賽,繼續創造屬於我們精彩的足球文化生活。
陳信安足球學校
ACA 足球俱樂部
團體照攝影:許家豪
自由式 攝影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