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希米亞狂想曲》皇后的傳奇搖滾派對 (7.8/10)
痞客邦 #無雷 原文:http://loory.pixnet.net/blog/post/255158654
《波希米亞狂想曲》是一部美國音樂傳記電影,由布萊恩·辛格執導,雷米·馬利克主演,劇情講述英國經典搖滾「皇后合唱團」(Queen)主唱佛萊迪·墨裘瑞的故事,從一位在機場工作的小夥子開始,在酒吧遇見兩位團員成為皇后的原型,之後加入貝斯手經過許多風風雨雨,創造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贏得全世界歌迷的心。
如果說「皇后合唱團」是7.80年代排名前五名搖滾樂團,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反對,就算你沒有聽過名稱、對團員也不甚了解,但一定對他們的歌有極為深刻的印象,直至今日《We Will Rock You》、《We are the Champions》等歌曲仍然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
因此,《波希米亞狂想曲》採取類似音樂錄影帶風格,收錄多首Queen熱門歌曲的同時,更以人物傳記的形式,從樂團靈魂人物佛萊迪·墨裘瑞的成功故事來切入。不僅靠著能在戲院隨著歌聲歡唱的一大賣點來緊緊抓住粉絲的心,對於我一個非皇后歌迷、只愛看電影的一般觀眾來說,能夠欣賞多首震撼人心好音樂、充分感受到他們獨特的魔力之餘,光是片中這位巨星的內心情感糾結與起伏奮鬥史,就足以讓我看得津津有味。
不過正是如此,《波希米亞狂想曲》前中段其實有點令人擔心,雖說看著樂團慢慢成長的過程是非常值得高興,但只有介紹幾首歌曲與其背後製作秘辛,沒有深入描寫角色關係的敘事方式,導致故事層面較為薄弱,缺乏一部優秀電影應該具備的戲劇張力。所幸走到中後段電影慢慢回穩,重新聚焦至佛萊迪與皇后合唱團本身,這也是整部電影中最吸引我的地方。
從前我們外行人多半只知道主唱佛萊迪是一位偉大的表演者,但卻鮮少關注到他檯面下的心路歷程。演員雷米·馬利克把佛萊迪詮釋得相當到位,不論是他跟團員的關係、感情史、性向、愛滋病情、或者是被大眾矚目所受到的壓力,都是一位巨星在走下舞台作為人的那一面。片中那場新歌發表記者會現場,媒體毫不關心皇后的歌曲消息,反而強硬逼問佛萊迪私生活的橋段,導演把它呈現得非常壓迫難耐,雖然作為一個明星這種事是無法避免,但作為一個人,外界眼光所帶來的壓力還是過於巨大,更不用說他們針對的,還是從前就曾困擾佛萊迪的個人性向。
不過《波希米亞狂想曲》同樣有不少溫情,像是與瑪麗隔著一棟樓的檯燈通話、或是跟服務生的深夜長談,除了講出佛萊迪對於愛人難以割捨的心情,也使他在自我內心掙扎最深的時刻,遇上他之後一生的伴侶。就我而言,正是電影明確呈現佛萊迪心中的煩惱困境,才更加凸顯他在舞台表演方面的天分,這或許也是電影選擇《Bohemian Rhapsody》為片名的原因之一,佛萊迪大膽、創新、不在意規則的多變風格,就如同《Bohemian Rhapsody》長達6分鐘並融合了多種元素,從最初高音人聲、慢慢出現溫柔嗓音、之後的電吉他獨奏、到眾人和聲的歌劇效果、再進入硬搖滾、最後回歸溫柔的收尾。這首聽完有如進入幻想世界的歌曲讓人深深著迷,儘管一開始評論褒貶不一,但這首不受時間束縛的音樂,放到現在依舊具有相當獨特的風格,整首歌曲看似不知所以,但同時也給予聽眾能用心中感受來自行解釋的機會,我想這才是創作最有趣的地方吧。
整體而言,我非常喜歡《波希米亞狂想曲》選擇把最後高潮放在「拯救生命」演唱會的舞台上,不僅帶著全世界粉絲回到「皇后合唱團」的最高峰,同時也透過這場團員重新相聚的首次登台,把前段故事的所有鋪陳在這場演出完美收尾,佛萊迪與團員們燃燒自己只為把最好舞台呈現給全場歌迷的精神,成就了這位偉大的表演者,也成就了傳奇性的「皇后合唱團」。儘管有些遺憾沒能在電影裡聽到完整《Bohemian Rhapsody》,但回頭一想《Bohemian Rhapsody》這首歌的曲名也從未出現在歌詞之中,所以難道這也是導演對歌曲的一種致敬方式嗎?
福斯影片 20th Century Fox
皇后樂團主唱性向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波希米亞狂想曲》皇后的傳奇搖滾派對 (7.8/10)
痞客邦 #無雷 原文:http://loory.pixnet.net/blog/post/255158654
《波希米亞狂想曲》是一部美國音樂傳記電影,由布萊恩·辛格執導,雷米·馬利克主演,劇情講述英國經典搖滾「皇后合唱團」(Queen)主唱佛萊迪·墨裘瑞的故事,從一位在機場工作的小夥子開始,在酒吧遇見兩位團員成為皇后的原型,之後加入貝斯手經過許多風風雨雨,創造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贏得全世界歌迷的心。
如果說「皇后合唱團」是7.80年代排名前五名搖滾樂團,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反對,就算你沒有聽過名稱、對團員也不甚了解,但一定對他們的歌有極為深刻的印象,直至今日《We Will Rock You》、《We are the Champions》等歌曲仍然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
因此,《波希米亞狂想曲》採取類似音樂錄影帶風格,收錄多首Queen熱門歌曲的同時,更以人物傳記的形式,從樂團靈魂人物佛萊迪·墨裘瑞的成功故事來切入。不僅靠著能在戲院隨著歌聲歡唱的一大賣點來緊緊抓住粉絲的心,對於我一個非皇后歌迷、只愛看電影的一般觀眾來說,能夠欣賞多首震撼人心好音樂、充分感受到他們獨特的魔力之餘,光是片中這位巨星的內心情感糾結與起伏奮鬥史,就足以讓我看得津津有味。
不過正是如此,《波希米亞狂想曲》前中段其實有點令人擔心,雖說看著樂團慢慢成長的過程是非常值得高興,但只有介紹幾首歌曲與其背後製作秘辛,沒有深入描寫角色關係的敘事方式,導致故事層面較為薄弱,缺乏一部優秀電影應該具備的戲劇張力。所幸走到中後段電影慢慢回穩,重新聚焦至佛萊迪與皇后合唱團本身,這也是整部電影中最吸引我的地方。
從前我們外行人多半只知道主唱佛萊迪是一位偉大的表演者,但卻鮮少關注到他檯面下的心路歷程。演員雷米·馬利克把佛萊迪詮釋得相當到位,不論是他跟團員的關係、感情史、性向、愛滋病情、或者是被大眾矚目所受到的壓力,都是一位巨星在走下舞台作為人的那一面。片中那場新歌發表記者會現場,媒體毫不關心皇后的歌曲消息,反而強硬逼問佛萊迪私生活的橋段,導演把它呈現得非常壓迫難耐,雖然作為一個明星這種事是無法避免,但作為一個人,外界眼光所帶來的壓力還是過於巨大,更不用說他們針對的,還是從前就曾困擾佛萊迪的個人性向。
不過《波希米亞狂想曲》同樣有不少溫情,像是與瑪麗隔著一棟樓的檯燈通話、或是跟服務生的深夜長談,除了講出佛萊迪對於愛人難以割捨的心情,也使他在自我內心掙扎最深的時刻,遇上他之後一生的伴侶。就我而言,正是電影明確呈現佛萊迪心中的煩惱困境,才更加凸顯他在舞台表演方面的天分,這或許也是電影選擇《Bohemian Rhapsody》為片名的原因之一,佛萊迪大膽、創新、不在意規則的多變風格,就如同《Bohemian Rhapsody》長達6分鐘並融合了多種元素,從最初高音人聲、慢慢出現溫柔嗓音、之後的電吉他獨奏、到眾人和聲的歌劇效果、再進入硬搖滾、最後回歸溫柔的收尾。這首聽完有如進入幻想世界的歌曲讓人深深著迷,儘管一開始評論褒貶不一,但這首不受時間束縛的音樂,放到現在依舊具有相當獨特的風格,整首歌曲看似不知所以,但同時也給予聽眾能用心中感受來自行解釋的機會,我想這才是創作最有趣的地方吧。
整體而言,我非常喜歡《波希米亞狂想曲》選擇把最後高潮放在「拯救生命」演唱會的舞台上,不僅帶著全世界粉絲回到「皇后合唱團」的最高峰,同時也透過這場團員重新相聚的首次登台,把前段故事的所有鋪陳在這場演出完美收尾,佛萊迪與團員們燃燒自己只為把最好舞台呈現給全場歌迷的精神,成就了這位偉大的表演者,也成就了傳奇性的「皇后合唱團」。儘管有些遺憾沒能在電影裡聽到完整《Bohemian Rhapsody》,但回頭一想《Bohemian Rhapsody》這首歌的曲名也從未出現在歌詞之中,所以難道這也是導演對歌曲的一種致敬方式嗎?
福斯影片 20th Century Fox
皇后樂團主唱性向 在 【掩蓋佛萊迪墨裘瑞的真實狀態,《波希米亞狂想曲》成了 ... 的推薦與評價
但皇后樂團的態度,則希望這部片講的是皇后樂團整體,最終男主角換成雷米馬利克,同性戀的部分也僅成了一種隱喻。可以說,人類歷史上的同性戀英雄佛萊迪,在片中成了「偉大 ... ... <看更多>
皇后樂團主唱性向 在 [好雷] 佛萊迪·墨裘瑞:大偽裝家 的推薦與評價
上面這段歌詞出自The Platter (aka 五黑寶合唱團)所演唱的美國告示牌冠軍單曲《The Great Pretender》,這首歌曲後來被多次翻唱,皇后樂團的主唱佛 ... ... <看更多>
皇后樂團主唱性向 在 [好雷] 波西米亞狂想曲男同志的女老婆到底是啥-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我不知道有什麼好防雷的=.=
1.整部電影重點是主唱佛萊迪
因為有皇后樂團成員親自參與製作(吉他手和鼓手)
所以其實電影應該是忠實呈現 佛萊迪在樂團和家人還有朋友間的真實面相
2.佛萊迪的地位很特別
大部分搖滾樂團或爵士樂手 問題不是吸毒就是自殺
佛萊迪不是 他是同志然後死於愛滋病併發症
3.因為科技進步
這部電影最後的高潮就是完整重現當時整段live aid
沒有這麼進步的電腦科技應該是辦不到
如果在以前 就是會變成點到為止 剪接一些歷史畫面等等
但這電影給你整場演出 誠意滿滿
也難怪一堆人看到最後感動落淚
4.同性戀以前在英國是"犯罪"
叫雞姦罪 維基百科都查的到
電腦發明人圖靈 就是被定這條罪(另一部電影 模仿遊戲)
要有這種歷史背景觀念
比較能理解當時男同志對出櫃的壓力
4.電影我認為最值得看的一點是
佛萊迪的"老婆"瑪莉 在他心中的地位
(根據維基百科 他們其實沒有真正結婚過)
在現實中 佛萊迪的遺囑是把大部分的財產留給了瑪莉
他最後的同志伴侶(就是電影片尾陪他那位) 只分到五十萬英鎊
你要知道那棟豪宅可是給了瑪莉本人
他其餘的家人分到的遺產也不多
我認為這部電影很好的展現了
就算是身為同志 那位陪在他身邊的異性伴侶
在他們心中的地位
很多男同志 有時候是覺醒的晚 在婚後才恍然大悟自己是同志
有時候是為了掩飾同性戀身分 而跟女人結婚或長期同居
這例子非常多
例如指揮家伯恩斯坦 鋼琴家霍洛維茲 李希特 等等
伯恩斯坦的例子很像這部電影的佛萊迪
在伯恩斯坦晚年他老婆終於受不了還是跟他離婚了
但伯恩斯坦還是非常愛他老婆
在老婆過世後 還錄了一張莫札特安魂曲
紀念他老婆 CD封面還是用老婆的照片~
李希特也是一個例子 他有個終身伴侶 是個女高音
他們一起生活同居很多年 連過世幾乎都一起過世 只差幾個月
我相信這位"室友" 在李希特心中的地位一定也是很有份量的
身為同志 對自己身邊的那位異性伴侶
我相信會有種特殊的情感 尤其如果陪伴時間夠長了話
而這部電影 對這部分的描寫非常深刻和動人
愛有很多種型式 我覺得這部電影告訴觀眾最多的就是這點
像電影走音天后裡面是一種 男主角確實是深愛他老婆 儘管他外遇不斷
波西米亞狂想曲也是一種
儘管佛萊迪是同志 他還是深愛著他的"老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7.58.18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41408497.A.673.html
※ 編輯: Tosca (114.27.58.180), 11/05/2018 17:15: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