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輝煌傳奇:尋找你我他的皇都】
日前參與《尋找你我他的皇都》歷史體驗活動,從售票處接過一張舊式戲票後,彷彿置身半世紀前的皇都戲院。整個體驗過程中,昔日皇都的輝煌時期頓時重現眼前。
1952年落成的皇都戲院無疑對北角居民有重大意義,當中的社區情懷更是居民生活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無論是基層市民還是上流社會人士都可到皇都欣賞一齣電影或一個賞心悅目的歌劇表演。至今已有69年歷史的皇都戲院前身為璇宮戲院,由歐德禮MBE (Harry Oscar Odell)創建。1959年才改名皇都戲院,一直沿用至今。
這次的體驗活動讓我們重回當時被譽為「小上海」的北角,再次見證皇都在本地藝術界不可動搖的地位。不少名人的香港首演都選址在皇都,甚至維也納兒童合唱團的香港首演亦在皇都舉辦。其後,作為戲院的皇都繼續大放異彩,不但上映多部膾炙人口的外語及本地電影,更舉行香港首辦的日本電影節。
1997年在皇都經歷大火後,她昔日的輝煌歲月似乎已被頹垣敗瓦所掩蓋。即使已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亦無阻她被外界遺忘。2020年,新世界發展商宣布啟動皇都保育計畫。在籌備是次體驗活動中,不少文物和口述歷史亦被收集。願不久的將來,保育後的皇都可以重回其輝煌年代,繼續成為北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皇都戲院大廈屹立北角60年,現在是一級歷史建築,鄧麗君和鳳凰女都在此踏過台板,但終敵不過時代,將於下個月清拆;戲院在1995年經歷了一場大火,浴火重開,生意大不如前,其實早在21年前,已經結束營業。而皇都地下的中心地帶,有一位文字師打算留守至最後。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
皇都戲院 大火 在 小小豬Kinse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自從知道有《尋找你我他的皇都》嘅展覽時,我第一時間已經上網登記,因為北角對我嚟講係有一份情意。雖然我就未去過皇都戲院睇電影,但就成日路經見到「天龍桌球會」.....個廣告牌,亦都會同同學係皇都商場前嘅精品小店睇公仔、買果汁飲….,所以好想入去行一轉,一嚟好讓我懷念下尋回那些年感覺,二嚟可以同小小豬一齊聽下歷史,對皇都戲院名懷舊影戲院可以有更多認識。
參加左歷史導賞體驗後,先知道唔係一座大廈咁簡單,原來依個係有68年歷史嘅一級歷史建築,前身係1952年落成嘅單幢式戲院「璇宮戲院」,之後就變身成為皇都戲院大廈同商場,係1995年發生大火四級,最後到1997年結業。
一邊聽導賞哥哥耐心地講解,一邊踏入重新演繹嘅經典場境,由璇宮戲院、「麗池」到皇都戲院、商場小店,由國際級藝術表演到近代電影。同時亦展出展示過百件戲院舊物、電影戲票、小店文物.....,所以唔止我聽得興起,連小小豬都聽得專心,對以前嘅懷舊景物都大開眼界。
皇都戲院即將開始復修保育,除左保留用作藝術表演場地之外,亦都會研究復修「飛拱」景照作為公眾可用的休憩空間,所以非常期待2026年皇都重開,到時一定要再嚟感受下呀!
《尋找你我他的皇都》係一個免費活動,不過暫時就不對外開放,所以對歷史有興趣嘅大小朋友可以先到官方網站登記成為會員(http://bit.ly/CFTStateTheatre),然後並電郵至[email protected]申請表達興趣,就有機會入去參觀啦!
溫馨提示:除左了解歴史之外,場內都有好多靚靚打卡位,不過場內地方都比較暗,所以唔建議太細或者怕黑嘅小朋友入去呀!
Culture For Tomorrow
#皇都戲院 #尋找你我他的皇都 #statetheatre
皇都戲院 大火 在 Heiward Mak 麥曦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那天下午,經歷了一次電影中常見的「穿越」。
據說這樓高十一層的單幢式戲院,一度被遺棄二十多年。經過仿真的舊電影海報,來到入口處,抬頭是《蟬迷董卓》大型浮雕,在戲院仍在營運期間,一直被電影廣告板覆蓋,直到戲院經歷一場大火,於1997年結業後,才再展示於人前。
站在售票處櫃位,隔著小玻璃,穿上皇都戲院制服的職員在「劃位」,遞給我一張「兩元」的「戲飛」,感覺像是「穿越」的門劵。既是戲院職員,也是導賞員,將皇都的故事娓娓道來。
皇都戲院,原為璇宮戲院;熱愛古典音樂的創辦人歐德禮(Harry Odell),在1952年,戰後經濟蕭條的市道下,斥資興建這座歌劇院,以播放電影的收入維持營運,持續引入大量國際級古典音樂會、歌劇及歌舞團表演。
走上劇院的屋頂,一睹被致力保育的「拱橋式」原建築結構,對這裡的第一印象,來自陳果導演的《去年煙花特別多》。據負責人解說,一般的拱橋式支架建築,都會被覆蓋,甚少會將整個結構、混凝土與水泥赤裸展露。
50-60年代,正是粗獷主義盛行的時代,粗獷主義是二戰後,社會正處於重建階段而崛起的建築概念。這座並行排列的拋物線型桁架,支撐劇院的屋頂以形成無柱室內空間,展示清𥇦可見的結構和建築原料的「力量」。聽說粗獷主義建築物,有一個可愛的暱稱——「混凝土巨獸」;曾被諷為醜陋,同時赤裸粗獷地展露結構與建築技術之美,盛載著戰後人文歷史的象徵意義與思想。這隻外觀奇特的巨獸,是當年「前衛」的建築物,如今被附近的民居和城市建築物包圍,正等待不改變其「原貌」的修復工程。
璇宮戲院僅營運五年,不但推進了香港演藝表演文化發展,也成為了培養聽眾、觀眾的重要基地,卻也在嚴重虧蝕的情況下無奈結業,僅以投資成本的四成售出,易手後名為皇都戲院,並將地下停車場改建成商場,結集理髮廳、洋服店,成為潮流地標。展覽場館內,除了保留部分皇都戲院地下商場的店舖原貌,重塑影院紅幕和偉倫唱片舖,還展出了珍貴的舊電影海報、舊戲票、明信片。然而我卻被展架上仿製的電影宣傳小書吸引。當年的電影院,無論外語和華語電影,也會印製宣傳小書,內有詳盡故事、演員介紹,及創作製作背後的解說,相等於現在的「場刊」。在習慣上網、透過 apps 選擇看不看一部電影的世代,翻著一本薄薄的、文字密密麻麻的電影「賓虛」場刊,有一種微妙的感動。在尚沒有網絡的時空,這些印刷品,不只是宣傳功能,也有著培育觀眾賞析電影的作用。
無論過去現在,看電影是消費、是娛樂,也是一個「理解」的過程,理解電影與現實截然不同的時空,理解不屬於自身經歷的世界,求什麼?求「接近」某個特定於電影當中的經歷與體驗。
Immersive Theatre 風行了好一段時間,這趟「穿越」,亦被命名為「代入式歷史體驗」,是在皇都戲院復修動工前「期間限定」的活動。
游走於展館中的各種仿舊與真實古物之間,在陽光下抬頭仰視,超過六十年歷史的拱橋屋頂,除了「沉浸」、回顧過去,希望這個保育工程,能盡力保留這座建築物的原貌。
在寫明信片時,一時不知該寫什麼,2026 年,未來見。
謝謝邀請到此一遊🙏🏼
@adriancheng
#皇都戲院 #statetheatre
#newworld
Thanks for
Photos by @rain126_ 🤍
Make up & Hair @carmencmakeup_cc 🤍
皇都戲院 大火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皇都戲院大廈屹立北角60年,現在是一級歷史建築,鄧麗君和鳳凰女都在此踏過台板,但終敵不過時代,將於下個月清拆;戲院在1995年經歷了一場大火,浴火重開,生意大不如前,其實早在21年前,已經結束營業。而皇都地下的中心地帶,有一位文字師打算留守至最後。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