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庫月餅 #純素
每年中秋節最期待《宅庫 cool.veghouse》的月餅🌝
月餅年年推出新口味 新鮮感十足
從小月餅、綠豆椪到廣式種類
都是 無蛋無奶無五辛
這回選了 #八仙賞月 禮盒組
(相思梅、芋頭、咖喱香菇、抹茶紅豆麻糬、玫瑰荔枝、梅露、黃金柚子、檸檬)
細緻的酥皮外表 毫無油膩感
切開的每一瞬間都是驚喜😋
八種口味 甜度、鹹度不高
非常耐吃 全家吃一盒大概三天就解決
少少吃到的相思梅口味
剖面的烏梅+梅子像極了水晶體
微微酸甜的滋味 很有古早味
這款很受到長輩喜愛
我弟一直說內餡像是皮蛋 (誤
抹茶控的我 勢必要推薦抹茶口味
中心的紅豆泥x麻糬 是無敵組合
整口咬下去 甘醇交織Q彈
任誰都很愛XD
小廣式口味
外皮造型營造出古典高雅的氣息
內餡有點像是冰淇淋口感
特別是黃金柚子散發出的柚子香
清新口感 可以吃到些微的柚子肉
在中秋節吃更是應景
訂購請找 ➡️ 宅庫cool.veghouse
#純素月餅 #全素月餅 #月餅 #中秋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梅子吃法多,無論直接吃、浸醋、釀酒還是做醬料入饌,樣樣皆宜。在眾多吃法之中,最為人熟悉的,一定是製成涼果了。款式多,話梅、情人梅、陳皮梅、甘草梅、雪梅、紅話梅等等,難怪會被稱為涼果之王! 梅製涼果款式繁多,到底有甚麼分別呢?先來說說話梅,話梅可說是最基本的梅子涼果,利用成熟的黃梅,先醃製,然後曬乾...
相思梅 在 每日無肉日 。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Taichung, Taiwan
今年的第一盒中秋禮盒
#宅庫 純素中秋月餅 🥮
外盒封面是在外太空的三隻小兔
純素無奶蛋月餅
特別喜歡香氣清新的檸檬口味&
應景的黃金柚子小廣式
和多層次口感相思梅螺紋月餅
吃得到酸甜釀漬梅果肉和梅凍
如果你跟我一樣喜歡酸甜果香的話
「八仙賞月」是不錯的選擇
內含相思梅/芋頭/咖喱香菇/抹茶紅豆麻糬/玫瑰荔枝/梅露/黃金柚子/檸檬
八種口味共十二入
謝謝老闆還加碼了綠豆椪
偶爾想吃扎實的古早味純綠豆沙
純素中秋月餅禮盒
1.招牌綠豆椪組合 (4純、2鹹、2咖喱)
2.仙月奇緣(2純、2鹹綠豆椪、2相思梅、2芋頭、2咖喱香菇組合)
3.八仙賞月(2相思梅、2芋頭、2咖喱香菇、2抹茶紅豆麻糬、1 玫瑰荔枝、1梅露、1黃金柚子、1檸檬)
4.四季花語(3相思梅、3芋頭、3咖喱香菇、3抹茶紅豆麻糬)
綠豆椪口味:純綠豆椪、咖喱綠豆椪、香菇鹹香綠豆椪
螺紋小月餅口味:相思梅、抹茶紅豆麻糬、芋頭、咖喱香菇
小廣式口味:玫瑰荔枝、梅露、黃金柚子、檸檬
訂購私訊 @cool.veghouse
#台灣#台中#中秋節#月餅#月餅禮盒#純素#素食#素食宅配#每日無肉日#taichung#vegan
相思梅 在 Yi-Hua 日韓系服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香港30年歷史老牌話梅/涼果
➡️超低連線價$280
口味:
❤️話梅條(no.1)
❤️甘草欖
❤️野生金桔
❤️化核金梅
❤️相思梅
❤️草莓果
❤️珍珠李
❤️陳皮條
❤️話梅肉
❤️酸梅肉
❤️金桔肉
✔收單時間:0819(中午12:00)
相思梅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梅子吃法多,無論直接吃、浸醋、釀酒還是做醬料入饌,樣樣皆宜。在眾多吃法之中,最為人熟悉的,一定是製成涼果了。款式多,話梅、情人梅、陳皮梅、甘草梅、雪梅、紅話梅等等,難怪會被稱為涼果之王!
梅製涼果款式繁多,到底有甚麼分別呢?先來說說話梅,話梅可說是最基本的梅子涼果,利用成熟的黃梅,先醃製,然後曬乾,再加糖調味,反覆曬乾就成了,吃下去酸甜帶鹹,口水一瞬間就湧出來。
相思梅,則是經過曬製糖漬而成,有水分且不鹹,甜甜的又不膩。
「送藥食陳皮梅」是很多人的集體回憶。陳皮梅也是用梅子製成,先浸泡去除鹽分,再加入陳皮醬、生薑等入缸糖漬。等一個星期後加入砂糖煎煮,再加入甘草和肉桂,進行烘乾,便形成了陳皮梅。
甘草梅是將採摘洗淨的黃梅放進大缸裏浸泡約一個多月,曬乾之後糖漬,再反覆曬乾而成,有去火消腫功效。雪梅則是用青梅反覆曬乾之後,加上白糖及鹽製成,酸酸甜甜的梅子果肉,表面覆蓋着薄薄的糖霜,生津開胃。紅話梅則是新鮮梅子用糖、鹽調味醃漬,味道酸酸甜甜,適合泡茶。
編採:陳佳男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MMlOy4evX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