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口譯 #口譯人生 #同步口譯
#國際譯者節快樂🥳
有一間跨國大企業要找中韓同步口譯,認識的翻譯社PM找上了我,問我那時間有沒有空,還說正式會議之前要跟韓國主管線上面談,並請我找一個我的同步口譯夥伴,這時翻譯社提出了一個神奇的要求,希望我找的夥伴是「年輕」的譯者,還說希望在四十以下😆天哪我自己都快超過了😂而且台灣的經驗豐富中韓同步口譯老師們真的大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師年紀啊~
約好了3:30線上面談,面談的主管是該企業韓籍北美總監,負責韓國、台灣、香港等地的業務。總監詢問我跟搭檔老師的學經歷,很訝異台灣的中韓譯者都非譯研所出身,因為在韓國要擔任同步口譯工作的譯者99%都是譯研所畢業的。而且總監說他之前來台灣出差或跟台灣團隊開會時的同步口譯譯者多半是華僑而且年紀都蠻大的(我這時才知道翻譯社提出年紀要求的原因應該是在這兒😆),他很好奇為什麼台灣跟韓國的狀況差那麼多。
大家應該都知道,台灣的譯研所或者大學推廣部、口筆譯補習班只有中英跟中日選項,所以我一直很羨慕中英/中日譯者好友們都有機會進修。而我們中韓文的市場實際上歷史也比中英/中日短很多,可以說是2000年韓流開始盛行後,市場對中韓文人才需求增加,也才開始有更多中韓譯者投入這一塊耕耘。
我自己就是在這一個最好的時機點加入的,在我之前,市場上的中韓譯者幾乎都是華僑,很少看得到台灣籍譯者,所以我很湊巧地填補了這一個空缺,一路順利地接很多案子並工作至今,累積了各行各業不同的口譯經驗。而在二十年後的現在,台灣市場的中韓譯者主要由華僑、台籍譯者跟韓籍譯者佔據,雖然同步口譯譯者人數依然不多,但初中階的譯者人數眾多,案子很快被瓜分完畢,新人再也不是那麼容易加入了。
很多人覺得同步口譯比逐步口譯厲害、同步比較難,但其實同步口譯與逐步口譯的技巧不同,不一定哪個比較厲害,只是沒有受過同步口譯訓練的譯者不是那麼容易能做到同步口譯需要的一心多用。因此逐步口譯入門比較容易,但逐步口譯需要的記憶力、表達能力、重組能力、邏輯思維整理跟摘要能力又跟同步口譯不相同,同步口譯做得好的人不一定逐步口譯就做得好,同理,逐步口譯做得好的不一定同步就做得好,但當然很多技巧都能相輔相成,可以同時培養同步跟逐步的口譯能力,能互相幫助並成長進步。
因此台灣目前的同步口譯老師多半是經驗豐富的華僑老師們,他們也大都是在累積了豐富的逐步經驗後踏入同步領域的。
我自己是2015 年時,認識的中英同步口譯譯者找我一起做了一場化妝品國際教育訓練的同步口譯,那是我第一次踏入同步口譯的領域,真的是初生之犢無所畏懼,收到邀約就去了,也沒想過自己做不做得來😆而且這場還是沒有搭檔的單人同步口譯,講者講日文,聽眾有聽日文的、英文的、中文的還有韓文的,所以有日英、英中、英韓(變中韓)同步口譯。一開始客戶希望我做英韓同步口譯喔,但我做了之後放棄英韓改成中韓relay,因為發現英韓我腦袋處理速度跟不上。幸好中韓的同步口譯沒有問題。還記得那時候因為做relay,講者說了一個動作要學員們跟著的話,聽日文的學員第一個動,接著聽英文的動,再來是聽中文的,而韓籍學員每次都是最後一個,讓我覺得有點抱歉~
👉印象最深刻的是日籍日英同步口譯老師超酷,她會說「現在腦袋負荷量超過了,需要休息」強制中斷會議,幫譯者們爭取到合理的休息時間,這真的要是經驗豐富的老師才做得到的👍
👉那場教育訓練學員是來自亞洲各國該化妝品品牌旗下的教育老師們,每個都皮膚超細膩年輕的,讓我從此很相信該品牌的功效😂
總之我真的運氣很好地在做了多年逐步口譯之後,也有人不嫌棄找我做同步口譯,不知不覺中同步口譯經驗亦累積好幾年,雖然做的場次沒有厲害的華僑老師多,也是每年平穩地成長中。到目前為止都戰戰兢兢且算是順利完成同步口譯工作,還沒有搞砸過自己的口碑😆合作過的同步口譯搭檔老師也蠻多位的,像這樣有前輩可以依靠真的很不錯。現在有很多年輕的譯者去韓國就讀譯研所,他們陸續畢業加入這塊口筆譯市場,相信以後專門從事口譯工作的人數會更加壯大,而品質也會不斷地提升。
跨國企業韓籍總監表示他這次會面試很多組譯者,明天才會給答覆。雖然不知道對方會不會選擇我們,總之已經盡人事就聽天命囉。自由業接案的譯者就得習慣這種案源不穩定的生活,也要習慣不被挑選上的命運😆不豁然一點就也不大適合做自由業啊~🤣
👉好好奇他會面試誰哦🤔應該也會有其他我認識的前輩❤️
但還是祝自己好運good luck🍀
🌵🌵🌵🌵🌵
班級招生中
五級班:首爾大5A,週一晚上7:00-10:00
一級班(快升二級):高麗大1,週二晚上7:00-10:00,11月初開班
線上口譯班:10/7-11/25週四晚上7:00-10:00
口語表達班規劃中
有興趣者請跟我說🤗
推薦書籍👇
https://www.facebook.com/754823874713495/posts/1716918118504061/
我也有YouTube頻道了
雖然還很貧瘠但拜託大家順手訂閱一下啊❤️
https://www.youtube.com/user/abycat0118
線上課程
https://bit.ly/3qc2gEw
페이스북 언어교환 그룹 臉書語言交換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63378430545552
라인 언어교환 채팅방 賴語言交換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754823874713495/posts/1291325547729989/
인스타 IG
https://instagram.com/abycat0118
https://instagram.com/gin_fung
韓文書推薦
https://www.facebook.com/754823874713495/posts/1716918118504061/
Clubhouse
@ginfung
相輔相成日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天的晚餐是在《百年和食》第13章介紹的,一般簡稱為「ねぎま(葱鮪)」的葱鮪鍋(ねぎまなべ)。這是一種將鮪魚中腹或大腹與長蔥以醬油底為出汁的傳統江戶火鍋。
由於日本人是在江戶末期的天保年間之後,也就是將軍是德川家齊和德川家慶的1831~1845年的時候才開始吃鮪魚。當時由於冷藏技術不好,因此鮪魚是以醬油醃漬的方式來保存。不過這種方式只適用於沒什麼脂肪的赤身部位,要是拿油脂多的腹肉去醃的話就整個都是油了。因此,鮪魚腹肉當時就成了大家都不要的廢棄物。
不過,沒錢吃赤身的平民老百姓最後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用醬油、酒、糖、味醂和出汁做成壽喜燒式的割下,加上蔥段煮來吃。這麼一來,鮪魚腹吸收了蔥香、蔥也吸收了鮪魚腹鮮美的油脂,相輔相成,天作之合。吃的時候則是灑上山椒粉、七味粉或是柚子胡椒一同食用。
葱鮪鍋簡稱為「ねぎま」的原因有三種說法,一說是因為鮪魚日文マグロ中有一個「ま」;二則是說由於在烹煮過程之中,蔥與鮪魚腹之間的味道交融,這樣連結的之間的「間」念做「ま」;第三個說法則是說因為那本來是一種把鮪魚串在蔥之間的火鍋料理。
這間「淺草一文」專賣江戶傳統料理,尤以蔥鮪鍋出名,除了每天向築地購買日本各地產地直送的新鮮海產外,更選用離淺草最近產地的千住所產的「千壽蔥」,可說是在東京吃蔥鮪鍋的最佳選擇。而且菜單上的價錢還都是以江戶時代的算法,比如一份蔥鮪鍋套餐是28文錢,而一文等於100円,如此類推。
#ねぎま鍋 #百年和食 #マグロ #江戸の味 #江戸時代グルメ
相輔相成日文 在 廖郁賢 雲林縣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一年多來,都只能從照片、模型,了解東市場原先的面貌,所以一直都很期待能見上東市場一面。沒想到在得以見光的這天,迎來不到幾秒鐘的光明,轉眼就在怪手破壞下成了半片廢墟。
一個城市能夠進步發展,與地方文化歷史的保存,並不是只能二擇一,只能選擇一個,然後放棄另一個,甚至應該是相輔相成,讓城市有所本的向前發展,我始終這麼理解。
自去年開始和文史團體合作,開始關注斗六東市場這棟建築的歷史,才知道所謂歷史建築可能不只是木造日式、巴洛克風格,也可能是棟相貌平凡,甚至坑坑疤疤的水泥建築;所謂文資價值不應該只是由幾個客觀的標準決定,人們的情感與記憶也很重要。
過程中經過多次現勘與審議,卻總是被委員認為是不具文資價值的。然而在攤商、住民、學生,以及各式領域夥伴的努力下,總算是找到一點可能,促使 #縣府願意自費來做研究調查。最終也在10月26日文資審議當天,#取得出席七位委員中三位委員的支持。
#斗六市公所 #蠻橫突襲拆除東市場
然而昨天下午文資審議結果剛公告,斗六市公所就選擇在今天急著拆除東市場,甚至 #預計三點動工卻在兩點半才貼出工程公告,周遭攤商、住民、地方民眾根本都不知道。
斗六市長你到底在急什麼?這樣蠻橫、突襲式的拆除,完全把周遭民眾、市場攤商當作無物,甚至是選擇性忽視文資委員的意見,只看到不登錄的結果,卻不把具價值、應折衷當作一回事,這就是市公所對待歷史文化的態度嗎?
口口聲聲說文化的保存具有多元性,像是十分尊重文化歷史,那為什麼要這麼粗暴地對待市民對於東市場情感、記憶,這麼蠻橫無理地讓怪手破壞東市場?
就算未來東市場能夠被原地重建,斗六市公所今天如此蠻橫的舉動,已經在這個舊城區、在和東市場共生共活的人們心中,留下難以撫平的傷口。
#雲林縣政府 #倉促完成文資審議
張麗善縣長、陳璧君處長,我和多位議員都曾在議會上,期望縣府盡起主管機關的職責,能好好督促市公所,妥善辦理此事。然後今天在現場,卻沒能找到一位願意協助的縣府人員,唯一一位縣府秘書,還以自己今天只是市民推託。
另外,縣府花了四十八萬做的東市場研究調查,明明十一月才期末結案,為什麼要急著在十月底辦理文資審議?為什麼審議當日,沒有讓研究團隊說明調查結果?又為什麼過往至少一週才公告結果,這次短短數日就公告?
我始終信任縣府可以居中協調,儘可能讓事情不要引發更多衝突、爭議。然而縣府如此積極地,讓審議趕在十月前結束,讓結果在一週內公告,讓已經走到最後一哩路的事情,最後變成這種結果,到底是為什麼?
我想這些問題,就等質詢時來好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