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常問說:「自己的脾氣非常地不好,每當脾氣一來的時候,便沒有辦法制止和控制,雖然上課中學習到一些觀想佛菩薩慈悲的身形、臉龐,或持誦慈悲尊菩薩的心咒,但是都使不上力,每次都很懊悔,每次碰到同樣的人、事、地、物和情境時,卻又沒有辦法去調整自己的心境,不知如何是好?」面對這樣的問題幾乎常常都有,大家都知道對治瞋心,是要用慈悲觀來轉化的,有瞋恨心的人也不代表他就沒有慈悲心,瞋恨也是一種習性,累世帶來的,相信脾氣不好的人沒有一個人是自己願意脾氣不好,他是沒有辦法。
碰到這樣的例子,我會要對方好好地靜下心來思惟,是否自己真心誠意地要調整改變這種困擾自身已久不好的習性,如果他願意,通常我會跟他先講些佛陀和菩薩聖眾真實的例子。同時也介紹他們可以去閱讀過去諸佛菩薩們是如何地慈悲對待眾生,當他們聽到了這些例子和故事之後,從耳濡目染到漸漸地薰陶,許多人都改變了脾氣,也轉化了自己的個性。瞋心也不是只有現代的眾生才有,過去的諸佛菩薩在未成佛之前,也都有這樣子的習氣。
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中的某一世,祂也曾經投生為一隻蛇,經常有一些孩童看到之後,會想盡折磨牠的種種方法,以當時是蛇身的佛陀來講,要傷害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孩童們是輕而易舉的,甚至於可以一剎那間就要了他們的性命。但是佛陀並沒有如此做,乃至於在牠的心中沒有絲毫的瞋心,反而在這些小孩要置牠於死地的時候,在心中默默地祈禱,希望這些要傷害牠的有緣眾生,在未來世可以投生為祂的弟子,藉由傷害牠的因緣,引領這些無知的眾生,直到他們證悟為止。看看,這個是多麼地了不起的菩提心才有辦法做到。
節錄|心無所繫,意無所縛,識無所緣 https://teacherwang.pse.is/楞嚴經蠡測三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釋淨耀:你寬恕他 他就會更難過,他就會更有悔改的空間。 你用瞋恨心去瞋恨他,他也瞋恨你。 瞋恨來 瞋恨去,彼此用瞋恨心在面對的時候, 只會招來橫禍、只會招來厄運。...
瞋恨心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五毒的貪、瞋、癡、慢、疑是一切輪迴和因果最重要的根據,眾生不斷地在六道之中生死沉淪從未停歇,主要的原因也是來自於貪、瞋、癡、慢、疑。人們自從出生懂事以來便自然地會用自己的五官,眼、耳、鼻、舌、身去產生種種分別和喜惡,但卻不知道這些覺受就已經形成因果和輪迴的因,只要我們對六根所接受的六塵有了分別和執著,它的因果和輪迴便已成立。例如你見到了任何美麗的事物或物質,你有了喜愛和占有的想法,這已經是貪愛的執著,如果你對一個人一有了貪愛的念想,你和他之間的因果就產生了連結,這一連結就又是一個輪迴的開始。同樣地,有時候你看到一個人或者想到一件事,由於你心中的不喜歡而引發了怒火,甚至於萌生了想要傷害對方的衝動,此時也許你會竭盡所能地用一切的侮辱和髒話來攻擊對方,有的生性比較剛烈的更會在潛意識裡萌生殺機,恨不得置之死地而後快,憤怒為什麼會有如此強大的暴發力?即便是千軍萬馬,當你的憤怒心一旦生起的時候也無法抵擋得住,它到底從何而生?為什麼每當事件過後,自己也會心生追悔之心,但一旦又有任何的人、事、地、物觸動了你的瞋心,它此時卻又變得非常地脆弱,雖然它會帶給你無限的痛苦,可是你卻毫無辦法,這憤怒心就像虛空中多變的雲朵一般,雖然你看得到,卻無法掌握,因為它毫無實體可以把住。
學過佛法的人都知道,一切的妄念執著都會把你原本如同烈日般的光輝遮蔽住,除非你修證圓滿,獲得本覺的狀態,你才有辦法看到原來的覺性,所以碰到事物光是生起瞋恨、咆哮、怒罵,大動干戈,對自己心的覺悟是毫無幫助的,大多數的人很容易會屈服於自己的黑暗面,包含瞋恨心在內。但是我們一旦修學了佛法最基本的是要做到,你再也不是昔日那個很容易被自己的無明妄念操弄的你,同時也要提醒自己,一旦生起了無明火,三惡道的門從此打開,值得嗎?需要嗎?如果你更有智慧,你要知道一切的對境其實都是你證悟的化現,千萬不要被騙掉入輪迴的深坑,再說憤怒本身也是空性,如果你了知它也是下一個當下的無常所幻化,你便立即可以認清它的真面目,在那一刻,瞋恨就已經不是瞋恨,對待瞋恨最好的方式是不要與它為敵,而是善良地款待它,因為它是你慈悲的化身,因為它,你才有證悟的可能,所以慈悲是最好轉化瞋心的使者。
節錄|心無所繫,意無所縛,識無所緣 https://teacherwang.pse.is/楞嚴經蠡測三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瞋恨心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念佛聞法鼓 週二、週五基隆精舍線上共修
為護念大眾健康,法鼓山基隆精舍7月起每週二晚間7:30~9:00、週五上午9:30~11:00舉行線上念佛共修。透過攝心的念佛音檔,帶領大眾共修,在聲聲佛號中安定紛亂的心。歡迎大眾加入,詳情請至精舍官網查詢( https://www.ddm.org.tw/default-kl )。
每場念佛共修,精舍副寺果樞法師還會播放《大法鼓》,透過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的影音開示,鼓勵共修民眾分享心得。9/10的主題為「佛教因果觀」,吳淑瑛說,法師的開示讓她知道,要相信三世因果,未來就有無限希望,功德存在功德銀行會有利息。張美惠則說,瞋恨心會火燒功德林,要少結惡緣。
果樞法師開示,因果在未來不定何時出現,有因必有果,佛教講三世因果,功德銀行不見得都是正數也有負數。善事做得多善種子長得快,惡事做得多惡種子長得快,明白因果,面對不順遂就會歡喜受,希望大家在有限生命中修福修慧。法師關懷並勉勵大眾,精進用功的心不因共修方式改變而中輟。
基隆精舍表示,為兼顧不熟悉線上會議共修的民眾,共修同時採取YouTube直播,由義工在後台照顧大家,並可以留言方式做互動。精舍10月底前仍將維持線上共修,期盼疫情平息,能早日在道場相聚。
#基隆精舍
#線上共修
#法鼓新聞
瞋恨心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釋淨耀:你寬恕他 他就會更難過,他就會更有悔改的空間。
你用瞋恨心去瞋恨他,他也瞋恨你。
瞋恨來 瞋恨去,彼此用瞋恨心在面對的時候,
只會招來橫禍、只會招來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