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回應朱立倫的文章底下,有一群識字率顯然不高的同學,一直跳針「二二八、白色恐怖也死了很多外省人」。
對呀,沒錯啊,怎麼了嗎?
所以死了很多外省人,國民黨就不爛了嗎?你的意思是外省人命賤死好?
要講外省人的故事,沒問題。我就外省後裔,我也很樂意聊聊,戰後初期有些怎樣的外省人被國民黨迫害。
比如說,台大中文系系主任許壽裳。他是受陳儀邀請,來台灣任職的學者,同時也是魯迅的好友。他跟當時許多歧視本省人的外省人不同,許壽裳一直都公平對待本省人,深知受過日治時期教育的台灣學者實力非凡,不會隨便斥之為「奴化」。他任職台大中文系,甚至以自己系主任的職位為擔保,為本省學者楊雲萍爭取教授職位。
很棒對不對?這樣的學者,簡直是省籍融合的典範。
1948年,許壽裳因為與魯迅等左派文人關係密切,被國民黨暗殺。許壽裳臉頰和脖子中了四刀,喉嚨幾乎全被砍斷。
比如說,版畫家黃榮燦。他來台灣任職,還在台北開了個人畫展。來台期間,黃榮燦與本省的文化人接觸,折服於日治時期台灣知識份子的學養。其後,他遇到了二二八事件,非常同情台灣人的遭遇,於是創作了描繪二二八的名作〈恐怖的檢查〉(就是本文附圖)。除此之外,黃榮燦教過的學生包含了後來的大師楊英風,也資助過台灣舞蹈家蔡瑞月,並且也被原住民文化吸引,很早就開始研究蘭嶼、綠島。
很棒對不對?這樣的藝術家,也是省籍友好的典範。
1952年,他因為白色恐怖案件被逮捕,同年槍決於馬場町。
或者我們也可以聊聊歌雷。他是外省作家,但在二二八事件發生後,有感於省籍裂痕越來越大,於是創辦了「橋」副刊。取名為「橋」的意思,就是希望可以建立外省人和本省人溝通的橋樑,一起思考如何共同生活。歌雷知道本省籍作家主要以日文寫作,無法在粗暴的語言政策下暢所欲言,更設計了非常貼心的辦法——本省人可以用日文寫好文章,然後編輯會找人翻譯成中文,在「橋」副刊發表。同時,他還辦了多次茶會,讓雙方能有空間交流。在這塊版面上,本省作家楊逵、葉石濤、吳濁流、楊雲萍、王白淵等人;外省作家駱駝英、陳大禹、孫達人、雷石榆等人,都能一起交流討論台灣文學的未來。他們之間常常意見不合,甚至爆發論戰,但他們至少都能在「橋」上溝通意見;本省作家明白外省作家建設中國文學的願望,外省作家也漸漸明白本省作家在日治時期的文學奮鬥。
很棒對不對?真正是放下成見,為文學的未來打拼。
1949年,「四六事件」爆發,歌雷被牽連入獄,經過親戚多方營救才勉強救回,從此在文壇消聲匿跡。參與「橋」副刊的多名本外省作家,或者坐牢、或者被驅逐離開台灣,或者根本被殺。
既然提到了陳大禹,我們也可以聊聊這外省劇作家。陳大禹在戰後來台,與一群朋友組建了「實驗小劇團」。這個劇團從成立之初,就分成「國語組」與「台語組」,希望能夠更貼近台灣民眾,促進本外省交流。而在1947年年底,也就是二二八事件爆發的同一年,陳大禹希望能夠反省這個事件,於是寫了《香蕉香》這齣戲,在中山堂上演。上演當天中山堂爆滿,但演著演著,台下本省與外省的觀眾情緒逐漸沸騰,雙方最後打了起來,戲也演不下去了⋯⋯但無論如何,在那敏感的一年,陳大禹等戲劇人還是頂著政治壓力,編導演出了這樣的戲劇。
很棒對不對?用戲劇來思考族群問題,而且連語言問題、文化問題都照顧到了。
1949年,「四六事件」爆發後,陳大禹感覺到國民黨要大清算了,於是先行潛逃回到中國。此後不但再也沒有回到台灣,也沒有在戲劇界有什麼表現了。
國民黨是不是迫害了很多外省人?是。
但你有發現嗎,國民黨迫害的,有非常多是「同情台灣人、願意平等對待台灣人」的外省人。能溝通講理的外省人,常常一不小心就死了,就被關了,就被趕出台灣了。而整天喊「奴化」的,歧視本省人的,則可以繼續做大官發大財,享盡文藝界的資源。
你要台灣人怎麼想?
我自己就是外省後裔,我多希望活躍在檯面的我族前輩,是這些死了的被關的被驅逐的,真正有同理心也有判斷力的外省人。
看到這裡,如果有認真去google這些名字的國民黨人,大概又會跳腳:你說的這些人,又一堆共產黨啊!他們本來就該死!你是不是又同情共產黨啊你說!
如果你得意洋洋,覺得這樣就抓到小辮子,那我只能很遺憾地告訴你,你又錯了。
重點不是「我是不是我又同情共產黨」,重點是:
「為什麼當時會同情台灣人的,以左派人士居多?」
你們國民黨在幹嘛?
國民黨在台灣殺人越貨,左派人士在台灣修補族群裂痕,你覺得台灣人要怎麼選擇?
回到最初的省籍問題,我其實一直不能明白,每次我講國民黨過去殺了多少人,就會有人跳出來說「國民黨也有殺外省人啊」,而且這些人還都是國民黨支持者。
欸,「國民黨也有殺外省人」,能合理推出的結論應該是「所以外省人也恨國民黨」,而不是「本省人不准恨國民黨,你們要跟我一起愛國民黨」吧?
所以你覺得國民黨殺外省人是一件好棒棒,值得支持的歷史功績?
站在外省人立場,仔細想想:國民黨不就是那個把你騙到台灣,騙你會帶你回家,殺你關你,最後為了自己的種族優越感而不願意對台灣人誠心道歉,害你在台灣社會處境尷尬的政黨?
從歷史的罪業來看,本省人去恨國民黨,是天經地義;外省人去愛國民黨,則根本是認賊作父。醒醒吧,不要再去當國民黨的肉盾了。
---
網頁好讀版:
https://chuckchu.com.tw/article/199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南#南美館#台南市美術館 Record of my visit to Tainan Art Museum.Paying Tribute to Gods: The Art of Folk Belief. 這次去台南美術館一二館參觀,剛好遇到館方所規劃具有在地特色的年度大展「向眾神致敬 宮廟藝...
石濤 畫 風 在 樂活台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因應疫情升級,目前市府正在盤點各項活動辦理情形及時間變動,有關各文化中心的活動目前變動如下:
臺南文化中心
1、5/16(日)15:00《張正傑親子音樂會》,延期至8/29(日)晚上7點30分於原場地演出。已購票觀眾可持原票券入場,如不克前往之觀眾自公告日起至110/5/18(含)止可辦理全額退費。
2、5/29-30雲門舞集《十三聲》巡演,取消演出,並自即日起受理全額退票,相關退票資訊請洽雲門官網或電洽OPENTIX客服中心(02)3393-9888。
3、原生劇場5/22《心靈˙音樂˙生活》張中立的排簫音樂講座延期至8/22原時段。
4、原生劇場5/29、5/30 2021谷方【箏.相見】系列(一)、(二)音樂會延期。
5、本週藝文沙龍影片欣賞暫停播放。
6、5/15、5/16星光音樂廣場活動取消。
7、5/14藝文沙龍周末夜聚場《攜手小提琴&大提琴漫遊歐洲》延期辦理。
8、國際廳會議室講座5/15【失智照護.每月開講】失智長輩的肢體復健取消。
9、國際廳會議室講座5/15(六)14:30【劇場ART報馬仔系列】凝視與漫步:當代部落劇場的意義,活動取消。
10、國際廳會議室講座5/16(日)14:30【智慧講座】破名利情小三關的生活智慧禪,活動取消。
11、迴廊活動5/15創世「舊愛變新歡」跳蚤市場活動取消。
12、假日廣場5/15《110年臺南市議長盃五月慈母心舞樂感恩情創作舞蹈比賽》取消演出。
台江文化中心
1、台江劇場5/14台江青少年音樂會延期。
2、台江劇場5/16永信國小管樂演出延期。
3、溪頂寮代天宮5/13廟口演藝 清華閣周祐名掌中劇團《南遊記—燈火神降世》延期。
4、海尾代天宮5/16廟口演藝 清華閣周祐名掌中劇團《南遊記—燈火神降世》延期。
5、5/16、5/17無獨有偶工作坊延期。
歸仁文化中心
1、2021心豐藝術節《藝境遊社》5/29廟口看戲【開幕展演】是誰在敲門 (如果兒童劇團)歸仁仁壽宮演出延至7/10原時段辦理。
新營文化中心
【取消辦理】:
1、5/14(五)19:30/5/15(六)19:30/5/16(日)14:30《新營,快到了3》
2、5/15(六)《在簡單的靜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自由》、《找出亮點秀出好本領》講座
3、5/15.5/22(六)5/23(日)10:00袋鼠媽媽說故事
4、5/16(日)藝術小學堂《版畫珍珠-藏書票》
1、5.5/22(六)《戰勝關節退化與骨質疏鬆:筋強骨勇的秘訣》、《妳可以健康活力一輩子 》講座
5、5/22(六)10:00動漫電影《外星人來了》
6、5/30(日)千禧牛嚼-千禧書會2021聯展開幕式
7、6/4(五) 19:00 新營區新民國小109學年度「新韻琴鳴」音樂學習成果發表會
8、6/5(六) 19:30 善化高中音「躍」校友管樂團21周年音樂會
【延期】:
1、5/15(六)《搖滾吧!爺奶》、《明天別再來敲門》影展及映後座談
2、5/22(六) 13:00 2021南區工經創新講座
3、5/23(日)14:00《在圖書館尋寶趣》
4、5/30(日) 14:30 右武衛兒童合唱團《春夏的跳躍》
5、6/6(日) 14:30 台北中央C室內樂團《音和月-傳統和當代的月亮情愁!》
永成戲院
【延期辦理】
1、5/15(六)14:30 永成戲院-昇平五洲園《救母小金剛》
2、5/22(六)14:00 永成戲院東方設計大學 影視藝術系-第十一屆雀躍影展-倒影 3、5/23(日)15:00 永成戲院蕭建平電視木偶劇團 光雕布袋戲-新耀神魔
劉啟祥故居
【延期辦理】
1、5/22(六)10:00《跟隨劉啓祥迎向靈光閃閃的巴黎》講座
藝如春風走透透
【延期辦理】
1、5/14(五) 19:00 白河運動公園旁國泰路 牧歌音樂工作室《民歌之夜》
2、5/15(六) 16:00 柳營代天院廣場 Sirens守浪人《阿卡貝拉時光列車》
3、5/15(六) 19:30 麻豆代天府廣場 Sirens守浪人《阿卡貝拉時光列車》
4、5/16(日) 19:00 後壁泰安宮牧歌音樂工作室《故鄉唸歌》
各展館園區防疫措施如下:
水交社文化園區、蕭壠文化園區、總爺藝文中心
1、室外500人以上、室內100人以上之集會活動停辦。
2、園區採人流管制、總量管制,室內戶外全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進入館室落實體溫量測、實聯制、消毒等防疫措施。
3、蕭壠兒童遊戲室、水交社親子館暫停使用。
4、委外商店採梅花間或隔板,並採室內人流管制、全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量測體溫、實聯制、消毒等防疫措施。
愛國婦人館
1、室內外佩戴口罩、入館量測體溫、酒精消毒、館內禁止飲食、實聯紙本登記。
2、同時段進館90人以上即啟動樓層分流管制。
3、不定時持牌走動式宣導,館內設置宣導立牌。
葉石濤文學館
1、執行人流控管,一、二樓館內人數(一樓10人,二樓10人),維持防疫距離(戶外保持1公尺、室內保持1.5公尺距離)。二樓閱覽區座位設為梅花座。
2、室內外佩戴口罩。
3、入館量測體溫、定期酒精消毒、館內禁止飲食、實聯紙本登記。
4、不定時持牌走動式宣導;館內設置宣導立牌。
王育德紀念館
1、執行人流控管,不得超過30人同時在館內,維持防疫距離(戶外保持1公尺、室內保持1.5公尺距離)。
2、室內外佩戴口罩。
3、入館量測體溫、定期酒精消毒、館內禁止飲食、實聯紙本登記。
4、不定時持牌走動式宣導;館內設置宣導立牌。
藍晒圖文創園區
1、室內、外佩戴口罩、園區店家量測體溫、酒精消毒。
2、逾500人同時在園啟動管制、各店人流管控。
3、園區廣播及持牌走動式宣導、園區及店家設置宣導立牌。
西竹圍之丘文創園區
1、室內、外佩戴口罩,逾500人同時在園啟動管制。
2、園區店家量測體溫、酒精消毒、手作及體驗活動實聯登記。
圖書館
1、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配合中央防疫政策,自5/13(四)起,服務內容變更如下:
(1) 班訪及導覽活動:暫停受理申請
(2) 討論室及五感探索區:暫停開放
(3) 閱覽座位採梅花座,請依標示入座
(4) 活動取消場次
《新總館》
5/13(四)~5/29(六):城市灶咖
5/15(六)~5/29(六):創客空間
5/16(日)~5/30(日):中文說故事、英文說故事
5/29(六)大師講座:林真美-在繪本中看見孩子,
《公園總館》
5/13(四)~6/10(四):鳳凰城講座
5/14(五)~6/25(五):易經讀書會
5/15(六)~6/19(六):希望與愛講座
5/16(日)~5/30(日):中文說故事、英文說故事
2、入館請配合量測體溫、酒精手部消毒、實聯制、保持社交距離、全程佩戴口罩。
3、本館將加強消毒電梯按鈕、樓梯扶手、閱覽座位、自助設備等,共同維護大家的健康。
左鎮化石園區
1、於入口處張貼參觀園區需佩戴口罩與配合實名制、量額溫之公告,未能配合者將禁止入園。
2、於官網及臉書粉絲專頁張貼防疫公告,加強防疫宣導。
3、實名制入園:入園遊客須刷身分證或填寫個人資料,以利後續追蹤。
4、遊客入園限制:管制出入口,入園遊客總量管制(室內展覽場同一時間不超過500人)。
5、園區內觸控式螢幕、樓梯扶手、電梯等易接觸區域每小時消毒一次,人潮眾多時視情況增加消毒次數。
6、廁所定時消毒並提供消毒酒精。
7、園區服務台提供75%酒精供遊客使用。
8、園區語音導覽機、嬰兒推車、輪椅、3D眼鏡租借前後進行消毒作業。
9、賣店區域提供75%酒精供遊客進行手部清潔。
10、用餐區桌椅、展示櫃位定時消毒,並設立隔板。
新營文化中心及演藝廳
1、入場體溫量測、酒精消毒、實聯制、需佩戴口罩。
2、6/8前措施:室內100人、室外500人以下集會活動採梅花座或加大座位間距、實聯制、禁止飲食、全程佩戴口罩。如售票演出未能採取梅花座,則延期辦理。
永華文化中心展演活動
1、活動以室內100人、室外500人上限為原則,或以梅花座並遵守相關防疫規定,若無法配合上述規定,則以延期或停辦方式協調。
2、訂定防疫應變計畫,落實實聯制及相關防疫作為。
水道園區及各古蹟景點
1、量測體溫,額溫超過37度(耳溫超過38度)禁止進入。
2、入口處準備75度酒精供遊客消毒。
3、進入古蹟進行實聯制登記。
4、園區進行防疫宣導廣播,請遊客進入園區戴口罩,並保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社交距離。
5、遊客進入園區須戴口罩。
6、每日定時消毒。
7、桌椅設置隔板區隔,桌子間距離加大超過1公尺。
8、進行人流總數管制。
石濤 畫 風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忠誠與風骨】
蘇武是西漢時期的人,他於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出使匈奴。不幸被匈奴首領單于扣留,威逼利誘他投降,但蘇武堅貞不屈,最終被放逐北海(今西伯利亞貝加爾湖附近)牧羊,希望殘酷的生存環境能夠使他屈服變節。但任天氣如何惡劣,蘇武都不折腰,對漢朝忠心耿耿。到他有機會回國之時,已隔19年。此畫所繪畫的,是漢朝將領前來迎接蘇武歸國之時,可見蒼老的蘇武風骨不減,頂天立地站立在雪地之中,營造出肅穆的氣氛,後面的人交頭接耳,無不欽佩。
創作此畫的傅抱石乃中國近代著名畫家,早年受到清代畫家石濤「我用我法」,「搜盡奇峰打草稿」等畫論啟發,令他的畫作不落常套,打破傳統山水畫格局,又獨創「抱石皴」法,人物畫也自成一格,同時代的著名畫家徐悲鴻和張大千等都對他有很高評價。《蘇武牧羊圖》繪於1943年,正值二戰抗日晚期,可見畫家借此故事道出自己的心聲。
作品資料:
1943年 傅抱石
《蘇武牧羊圖》
縱62cm,橫84.8cm
紙本 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有人物 #在山水裏看花鳥 #用筆記 #着墨彩 #放位置 #記共鳴 #畫 #藝術品 #藝術 #文化 #繪畫 #歷史 #china #apaintingaday #arthistory #artlover #painter #hkinsta #instagood #hkig #travel #artist #chineseart #museum #onlinemuseum #snow #literature
石濤 畫 風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南#南美館#台南市美術館
Record of my visit to Tainan Art Museum.Paying Tribute to Gods: The Art of Folk Belief.
這次去台南美術館一二館參觀,剛好遇到館方所規劃具有在地特色的年度大展「向眾神致敬 宮廟藝術展」,一次飽覽許多未曾公開展示的藝術精品,也讓我這個喜歡宮廟藝術的愛好者,大開眼界。此外也特別感謝羲之堂筱君姐及廖大哥的安排,有幸能直接聆聽潘館長的導覽與介紹,更讓我此行有了滿滿回憶與收獲。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石濤 畫 風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945年所作之巨幅〈大墨荷通屏〉,及1962年所之墨荷手卷〈水殿暗香〉。這其間相隔近廿年,剛好顯示出大師在兩個畫風發展階段中,不同時期的創作風格。
張大千是一個十項全能的畫家,精通各種繪畫風格與題材內容。然而張大千在畫花卉畫方面有著非常獨到精采的成就,只因為他的人物畫及潑彩畫風的盛名太大,以致畫花卉的本領不太為世人特別注意。張大千的花卉畫能有特殊的成就與境地,主要因為他累積了深厚的創作資源。他畫過無數的工筆畫,走遍千山萬水,也畫出了氣勢磅礡大山大水。在這樣的條件背景下,張大千畫規模較小的花卉畫,則有遊刃有餘的筆勢與內涵。同時他對花卉有深刻的喜愛、觀察,以及細膩的情感,當他畫花卉時往往傾全力以凝聚其畫學修養,因此即使小小一幅花卉,所呈現的藝術品質也達到了常人難以比擬的高度。
這其中由於他特別鍾愛荷花,因此荷花也成為他藝術創作的一個重要特色;尤其是他有能耐構築畫幅巨大的作品,畫大畫是對藝術家最艱難的挑戰,倘非胸有丘壑,有足夠的體能魄力以及畫學修養是不可能做到的。張大千畢生畫過的荷花巨作頗多,但畫幅皆超過三公尺高,寬達六公尺餘的超大尺幅則不多,據目前所知則只有兩件,台北史博館所收藏的這幅〈大墨荷通屏〉即為其中的一件。?
二、張大千尺幅超大的荷花畫作
大千開始畫這樣連屏巨幅的荷花作品,正是他赴敦煌考古,臨摹唐宋古代壁畫近三年所深受的影響與結果。他在見到古人畫幅壯碩宏偉的場面與嚴謹細膩的表現內涵後深為感動,同時也掌握了古人畫大壁畫分初稿、次稿、定稿等諸多層次與敷染布局的描繪技法,遂不能滿足以往文人較疏簡秀逸的畫風,於是激發他激昂澎湃,向古人看齊媲美的雄心,頻思構築大畫一抒畫家內在強盛之創作張力。於是當他返回四川後,乃借寓成都昭覺寺閉關創作,整理心得。遂於一九四五年完成了這四屏丈二墨荷,當時在成都、重慶盛大展出,轟動一時。
這件作品畫幅之大,氣派之闊,是古往今來的畫家未曾有過的紀錄,堪稱是美術史上所知畫荷花最大的尺幅。畫面上的墨色逐次敷染,濃重而不滯;構圖之疏密開合,層層緊扣,沒有一個地方是鬆懈鬱塞的。畫花卉若尺幅過大容易流於纖細瑣碎,極難掌握畫面重心,使氣韻相通。而畫家這幅畫作規模這麼龐大,卻仍是井然有序,在宏偉中兼有秀麗之情趣,這是他結合了早年文人畫風,講求筆墨秀潤的理念呈現。張大千一方面深刻地描繪出荷花生長之自然情態,有涼風拂動,濃蔭逭暑之韻緻,另一方面又賦予了擬人的恢宏氣度,真是古今之少有。
畫面上題了一首詩「一花一葉西來意,大滌當年識得無?我欲移家花裡住,袛愁秋思動江湖。」意境清新動人,頗有禪意,又極富浪漫之感。其時正值日本侵華戰爭結束前夕,而畫上又分兩次題記說明了畫家當時創作此畫的心境感受:其一先感嘆曰「兩京未復,昆明玄武舟渚之樂,徒托夢魂。炎炎朱夏便有天末涼風之感。乙酉六月,避暑昭覺寺,漫以大滌子寫此並題。大千居士爰。」其二則得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欣喜地又題詩記一首曰「忽報收京杜老狂,笑嗤強寇漫披猖。眼前不忍池頭水(不忍池在東京,荷花最盛。昔居是邦,數賞花泛舟。),看洗紅妝解珮裳。七月即望,日本納降。收京在即,喜題其上。爰。」明顯地記錄了畫家前後不同的心境,前者感懷,後則轉為欣喜,十分真實動人。
畫上所提到的「大滌子」是指清初的畫家石濤(1642–1707),是影響張大千一生藝術創作最大,也是他最尊崇的畫家。石濤畫荷花有一特色,即以淡墨畫完花瓣後,再用重墨鉤染瓣尖,使荷花看來更為生動且富精神;另外鉤寫花蕊水草的手法,也極清雅俊秀。大千畫荷花上承繼石濤這些表現特色,後來更將之進一步發展在設色鮮麗的荷花上。
品名:張大千 墨荷四聯屏
館藏編號:75-03647
作者:張大千
級別:重要古物(公告日期:中華民國 102年8月16日)
尺寸:縱:358cm 橫:596cm
石濤 畫 風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曾友貞《耄蝶圖》摩耶精舍舊藏,此畫是張大千母親曾友貞極其罕見的作品,大千兄弟最早的書畫啟蒙就是來自其母親曾友貞。還是在做姑娘的時候,曾友貞就練得了一手好女紅,尤其難得的是嗜書善畫,擅長工筆花鳥。曾友貞所繪花鳥工謹妍麗,在小縣城裡頗負盛名,人稱「張畫花」。
耄耋圖》畫於1918年。6年後,四川老翰林、著名藏畫家傅增湘先生在此畫上題了一段長文:
此戲貓舞蝶圖,內江張夫人曾氏友貞所繪也。夫人為吾友張君懷忠之室,清才雅藝,有趙達妹氏機針絲三絕之稱。此雖寫生小幀,而風韻靜逸,正復取法徐黃。夫近人之物,最為難工,宣和內府所藏,畫貓者惟取李靄之、王凝、何尊師三家。蓋其難固在能巧之外者矣。
33年前﹙1982年﹚5月第二個禮拜日,正是母親節,服務中山文獎會的收藏家李葉霜,是曾當內政部長黃季陸的女婿,喜愛中國字畫,經常出入骨董商店尋寶。他在牯嶺街舊書店發現張大千慈母曾友貞畫的「耄耋圖」印刷圖片,店長只知道是一幅白貍貓躺臥的圖畫,不知畫者是誰,只以普通價賣給李葉霜;這對書念得多又愛追根究柢的李葉霜來說真是喜出望外,此乃當時鼎名譽世大師之母的傑作,他直奔外雙溪摩耶精舍,請大千先生過目求證。
大千先生看到慈母「耄耋圖」手澤,激動顫抖,淚水奪眶而出,當下拜託在場香港「大成雜誌」主編沈葦窗、台灣國語日報總編羊汝德、東京李天海跟樂恕人,分別在港、台、日三地尋找,大千說:「此畫應該還在民間,打聽到時要錢給錢,要畫換畫!不顧一切、何種代價,就是要取得。」這是張氏曾友貞唯一被發現尚存作品,大千先生何只希望早早獲得?更是因為蘊藏意義非凡。惜隔年沉苇窗(1918-1995)才在香港寻获此画,无奈大千刚过世,便依其心愿挂于摩耶精舍中。
「耄耋圖」是畫一隻白色貍貓,蹲在草地上,有條長長漂亮白毛尾巴,雙眼凝神對著一棵淺磚色雁來紅,背後三朵白花,上方有隻白色蝴蝶。畫上左上方,是曾太夫人寫的「耄耋圖,戊午春,友貞張曾益」題款外,還有上二方印,一方是白文「張曾益」,一方是朱文「友貞」兩字。戊午是民國七年,距今已近百年。畫上還有四川著名藏書家傅增湘﹙沅叔﹚先生的長題,時在癸亥年,亦即此圖完成後六年。後來不知是收藏人請他加題,還是什麼狀況下,這位四川老翰林著實花費一番心力,加長題於此幅畫中。
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名爰,字季爰,別署大千居士,齋名大風堂。自幼跟隨母親曾友貞(1861-1936)習畫,後於上海拜曾熙(1861-1930)、李瑞清(1867-1920)為師,學習詩文書畫。他的一生充滿傳奇,曾赴東瀛學習染織,又一度入寺為僧,戰火中還遠赴敦煌莫高窟臨摹壁畫。民國卅八年後旅居海外,在亞、歐、美洲均舉辦過畫展,是廿世紀最負盛名之國畫大師。六十五年來臺定居,並終老於摩耶精舍。
大千先生的畫藝深受石濤(1642-1707)和八大山人(1626-1705)影響,並溯源至隋唐、北魏,長年沉浸於古代諸名家,盡收傳統筆墨技法之精髓,從山水到人物、花鳥、畜獸等,各種畫科無一不臻妙境。熱衷於古書畫的研究學習,讓他成為重要的鑑賞家,對繪畫史也有精闢見解。晚年發展出氣勢撼人的潑墨潑彩畫風,開拓水墨新境界,成為標誌性的代表。書法兼擅諸體,善於臨仿不同書風,更融合成奇肆雄強的鮮明書風,與其精妙畫風相得益彰。長達六十多年的畫齡,加上勤於創作,傳世作品數量空前龐大,為世人留下可觀的文化資產。
大千先生與國立故宮博物院關係匪淺,身後將他珍藏之書畫及用印遺贈予本院典藏,同時也將居所摩耶精舍捐出成立紀念館,由本院代為管理。今年適逢張大千一百二十歲生日,特從本院豐富典藏及國立歷史博物館寄存之作品中,精選出書畫精品、印章與珍貴照片,希望能具體反映大千先生早、中、晚不同時期的藝術特色與精神,讓觀眾重睹其精采絕倫的藝術傳奇與大師風采。(資料來源故宮網站/每日頭條/世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