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不回台灣,是我真的不敢回台灣
今天台灣疫情的新聞
1名「本土感染」案例的女學生
因為曾經在國外確診,曾經打過疫苗,又過去兩天的足跡範圍較廣
新聞下面一堆留言都是把她當作「從國外帶病毒回來」「入境普篩無效」之類的
更有甚者把她當作因為打過疫苗就有恃無恐到處散布病毒
寧可相信她身上帶著的是一個潛伏期超過1個月的病毒
而完全忽略的這是一個本土案例
意思是,有一個本土的傳染源把病毒傳給她
這才是最重要且需要釐清的問題好嗎
今天的這個案例又透露出不少台灣的防疫問題
第一,沒有人是那麼無聊會主動去被感染
任何一個確診者都是所謂的受害者,是被上一個帶原者傳病毒給她的受害者
可是這一年多來的防疫記者會的報告方式,以及所謂對於接觸者或足跡匡列的做法
都只是在讓民眾把這些確診者當作一個發洩口
確診者身上的病毒不會自己冒出來啊,一定是有人傳給他的啊
這個上一位感染者如果沒有被發現
那在這個已經名列確診的確診者A被確診之前,可能早就傳給更多的人了
扣掉潛伏期,真正該公布是在更早之前的足跡才對
因為這其中可能有一個把病毒傳給確診者A的X
但是現在不管中央或地方公布的都是確診A者從採檢到報告出爐這段時間的足跡
當然,如果你跟他足跡重疊,確實有可能被確診者A傳染
但是X同樣具有傳染力,一樣會傳染給別人
而且可能早就有其他的BCDE早就被傳染了而還沒被政府確診而已
但是從過去的「超前佈署」到現在滾動式修正
作法依舊是如此
或許實際上政府確實有做到往前去推足跡跟接觸的人來找出感染源X
但是新聞給出的資訊就是只能讓大家去確認有沒有跟A接觸過
覺得沒有跟A接觸過就是安全了
卻沒辦法讓人注意自己是不是可能接觸過X的人
第二,對疫苗的效果認知不足
因為疫苗長期短缺,能打到疫苗只有少數人
很多人覺得反正也還輪不到自己,所以寧可不想去了解
疫苗從來都不是讓你不會被感染,而是讓你更快的痊癒
疫苗是增加體內的抗體,讓病毒進入身體以後能夠更快的被消滅
但是病毒進入身體,引發身體的免疫反應,這就叫「被感染」了
被感染就有機會散播病毒
尤其打過疫苗後因為減少重症的機率
減輕後的症狀反而更容易讓人忽略自己是帶原者
這些都是應該要讓人們知道的常識
可是現在所有有關疫苗的消息,都只有什麼副作用啊,效果有幾%啊,什麼時候可以打到疫苗啊之類的
打疫苗被塑造成少數有錢有權勢的人的特權
造成一些人打了疫苗以後仍然被感染確診
就開始有人酸什麼疫苗無效啊
甚至把確診者黑成因為打了疫苗就認為自己有免死金牌故意散布病毒
政府的作法同樣都是確診就匡列
打過疫苗的人也不會因為打過疫苗就刻意去舔有病毒的口水吧
怎麼會因為有打過疫苗就變成故意在散佈病毒呢
這種刻意區分種類造成族群撕裂的手段,怎麼有點即視感
第三
這次的這個本土案例的學生
照新聞的說法,9/9自行採檢就已經確定是陽性了
怎麼到今天才確診?
跟之前那個拿陽性檢驗報告搭飛機飛廈門的一樣
之前就已經發生過這樣的事了
怎麼超前佈署到了九月了還是發生一樣的事
這我真的不懂
我現在不敢回台灣
是因為我即使打過疫苗
在搭機過程我做好了完善的保護措施
回到台灣隔離兩周出關甚至過了一兩個月以後
如果我還是被未知的感染源傳染了
一定還是會有人罵我什麼從中國帶病毒去台灣啊(我1月初還在廈門隔離就有人這樣罵過我了)
沒有人會思考究竟是誰在台灣把病毒傳給我的
沒有人會去擔心這個傳染源是否會造成更大的流行
在台灣,一旦被公布確診了,就是死罪,社會性死罪
確診痊癒後會傳染嗎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已經好了,但別人看我的眼神全變了」——群聚事件後,農村「指標病例」變色的人生】
「是不是當初不應該北上打拼?」從確診、出院到返家,這個問題一直盤桓在彰化葡萄盤商勝男(化名)的心頭,她想這一切都是她的錯、都是她害的。
將新鮮的葡萄載往北部市場販賣,是她與丈夫撐起家計的重要營生,也是彰化葡萄產業中的一環。萬華是他們的販售點之一,沒想到因此帶回病毒,在人情往來密切的家鄉引起群聚與恐慌,隔壁里長的廣播放送、家庭照在社交媒體轉傳,讓她與家人成為眾矢之的,被丟垃圾、被退群組、被恐嚇。
「因為我讓這個地方變成這樣,還害到別人的小孩,我不知道能做什麼來彌補,做義工之類的人家也不敢靠近我。」原本社交廣泛的她,如今日日在家誦經持念,希望能藉此贖罪、迴向社會⋯⋯
COVID-19發生以來類似的汙名與歧視在台灣各處都有發生,去年《報導者》訪問鑽石公主號染疫台灣乘客、被匡列為接觸者的NSO樂團樂手,都提到「異樣」的眼光。
今年大規模社區感染期間,我們發現這個問題在人情往來緊密的農村地區更加嚴重,當事人不只要對抗病毒、還要承受病情外的後遺症——鄰里親友的指指點點,6月屏東枋山Delta病毒群聚事件的指標個案、白牌司機阿發(化名)提到他與老友30年交情因此出現裂痕,「我當然對他們過意不去,但我那時沒有症狀,否則哪可能和他們接觸!」
「疫情給我很深的感受是,傳染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改變人的心理,以及人與人的相處模式。」枋山鄉衛生所護理長兼主任戴鳳琴觀察到,痊癒者返家後,鄰居家人都怕他,他自己也怕得不得了,強大的社會壓力正不斷擠壓他們的身心,國內至今已超過萬名確診者解除隔離,在積極防疫圍堵之外,如何化解歧視、讓公民社會更加成熟;訂立痊癒者照顧指引、長期追蹤治療也是對抗疫情重要的事。https://bit.ly/3jskyBf
#專題報導【COVID-19下的農業現形記──失溫的人情、產銷和運輸冷鏈】https://bit.ly/2V3bPw4
★深入田野、看見幽微卻重要的角落,#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村八分 #農村 #防疫 #群聚 #報導者 #Covid19 #Delta #歧視 #汙名
確診痊癒後會傳染嗎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情除了對公眾的健康造成衝擊之外,衍生出來的歧視,也是需要面對的問題。
確診者在痊癒之後,除了後遺症之外,身上撕不掉的標籤,更是嚴重的二度傷害。而《傳染病防治法》也規定,不可以歧視病人、隔離者、醫事人員、家屬,一旦違反,也有會被處以罰鍰。
從爆發至今,也傳出不少歧視病人或家屬的事件,這些情形可以開罰嗎?除了傳染病防治法之外,還有其他法律的問題嗎?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