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的刻意練習】
.
(這篇文本來是今天我去上奧客專欄寫作鍊金術的作業,我想說既然寫都寫了,就乾脆把他寫完跟大家分享。所以這篇跟平常寫FB的文章有些不同,多了一些分段和大小標,文章也比較長,給有需要的朋友欣賞指教。)
.
其實我常常看見很多非常認真的講者,他們有厲害的頭銜,有充足的資料,也非常賣力的分享,但總是看見下面的聽眾頻頻點頭,但卻看著他們緊閉雙眼。因為這些努力的講者,都讓聽眾進入夢鄉了。
.
在奧客的寫作課上,我在講義看見一個先前很紅的書,叫做『刻意練習』。我猛然有很多啊哈,是關於『努力』和『刻意』的差別。而在刻意練習中,講了四個概念,他分別是:
.
1.只在學習區學習
.
2.大量重複訓練
.
3.持續獲得有效的反餽
.
4.精神高度集中
.
我先解釋一下這幾個概念,並想用這幾個概念,稍微翻轉一下,來跟大家分享簡報的一些心法,而這樣的方法就會是:
.
.
●讓聽眾聽起來有點吃力,但又可以聽得懂
.
在『刻意練習』的概念裡,把學習分為三個區域,分別是『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舒適區就是已經會的,學習區是需要努力,但還是能夠達成的。恐慌區就是會讓學生認為困難,而造成巨大壓力的。
.
而這個跟簡報的關係就是,很多人都講聽眾的『舒適區』,於是聽眾覺得太簡單。例如很多人說教,都說要好好孝順父母,要聽媽媽的話,這我們都知道,也聽膩的事。或是講『恐慌區』,太多的專業和專有名詞,我常常看見高知識份子,像是醫生或是教授,會把太多的專業一次丟給我們,讓我消化不良。
.
所以,先理解聽眾程度,讓簡報處於聽眾的『學習區』,是第一個啊哈。
.
.
●實際的練習,而不是背稿
.
『刻意練習』提到,大量的重複訓練能夠讓各種情境產生,進而讓自己能夠產生情境內的危機處理能力,其實這就是熟能生巧的概念。而很多人擬好講稿後,是開始背誦,看著投影片講簡報,但卻只是完成這件事情,而不是把自己當成是正在台上的狀態來訓練。
.
舉例來說,常常練習的時候我們忘詞,然後就會從頭開始。但我認為重複訓練的概念就是,讓自己也知道自己會忘詞,笑場,甚至岔題。但在這不斷訓練的過程中,我們也學會忘詞怎麼救,笑場怎麼讓觀眾一起笑,岔題怎麼圓回來。
.
大量的重複訓練,不只是背台詞,更是把自己丟到情境中的磨練。
.
.
●說給人聽,不要只說給空氣聽
.
這個概念很容易,如果有人在旁告訴你盲點,給你一些回饋,或是想法,就非常的有幫助。尤其『刻意練習』中提到老師和教練的重要性,當他們提點你幾句他的經驗,甚至演示正確方式給你,或是幫你把流程優化,都能夠讓你事半工倍
.
因此我覺得在簡報前,如果能夠找到簡報老師或是教練詢問,把自己想說的東西跟他們分享,絕對能夠得到長足的進步。但當然,如果沒有預算,至少也要找幾個三五好友,尤其是個性不同的朋友先聽你說一次,你就會馬上知道你講的會打中誰?而誰可能不想聽?
.
在簡報裡,比起自己練習,聽專業的回饋建議,或是找人分享都能讓你大幅進步。
.
.
●摒除雜念,專注在內容之上
.
最後,刻意練習說到當我們練習的時候,精神要高度集中,也就是專注。有趣的是,刻意練習說的是專注力,而不是時間。當然時間是最重要的因素,但一個人不眠不休堅持24小時的練習,可能比不上一個睡眠充足,卻只練習12小時的人。
.
而我想用更多的篇幅提一下集中這件事,因為我們在練習簡報時除了把精神和意識集中之外,更重要的是不要有『雜念』。你心中會不會升起這些聲音:聽眾怎麼看我?大家會不會喜歡我?我會不會忘詞?當你被這些雜訊瘋狂干擾時,我相信妳一定沒辦法好好的上台說話。
.
跟你分享我覺得很有用的方法,這是跟所有傳教士學習的。那就是專注在自己的內容,並且信任他。你看牧師在講道,師兄姐再分享,路邊搭訕你的傳教士哪有在緊張的,因為他們都相信他們講的是神的話語。
.
所以每次上台,我都相信我把這個當下最好的自己交給了大家,所以我完全不在乎大家怎麼看我,我相信我有一個很棒的內容想說,我只在乎我有沒有那些好想跟你分享的事情傳達給你。這也是師兄小虎老師說的,把『好緊張』變成『好的緊張』。
.
如此一來,你就不會緊張了,反而還會很興奮呢!
.
.
●結論:任何事情都是不斷精進的過程
.
當然,如果看過『刻意練習』這本書的朋友,就會覺得非常的熟悉。希望跟沒看過的朋友分享,如何把刻意練習和簡報結合。不過我必須說,其實無論什麼概念,什麼方法,不外乎都要回到自己的『實踐』,事後的『檢討』,下一次的『改善』,而這就不就是不斷精進的過程嗎?
.
所以雖然這篇說了四個概念,讓聽眾在學習區聽講,大量的情境訓練,找人給予持續或有效的反餽,並專注在自己的講題和意念之中。但知道並不等於做到,比起看文章,學技巧,更重要的事情就是站起身來,想像舞台就在你前方,開始一場屬於你的簡報吧!
.
#簡報的刻意練習
#交別人的作業XD
#那個奧客
#專欄寫作鍊金術
「神的話語 大 有 能力 金 句」的推薦目錄:
神的話語 大 有 能力 金 句 在 張忘形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簡報的刻意練習】
.
(這篇文本來是今天我去上奧客專欄寫作鍊金術的作業,我想說既然寫都寫了,就乾脆把他寫完跟大家分享。所以這篇跟平常寫FB的文章有些不同,多了一些分段和大小標,文章也比較長,給有需要的朋友欣賞指教。)
.
其實我常常看見很多非常認真的講者,他們有厲害的頭銜,有充足的資料,也非常賣力的分享,但總是看見下面的聽眾頻頻點頭,但卻看著他們緊閉雙眼。因為這些努力的講者,都讓聽眾進入夢鄉了。
.
在奧客的寫作課上,我在講義看見一個先前很紅的書,叫做『刻意練習』。我猛然有很多啊哈,是關於『努力』和『刻意』的差別。而在刻意練習中,講了四個概念,他分別是:
.
1.只在學習區學習
.
2.大量重複訓練
.
3.持續獲得有效的反餽
.
4.精神高度集中
.
我先解釋一下這幾個概念,並想用這幾個概念,稍微翻轉一下,來跟大家分享簡報的一些心法,而這樣的方法就會是:
.
.
●讓聽眾聽起來有點吃力,但又可以聽得懂
.
在『刻意練習』的概念裡,把學習分為三個區域,分別是『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舒適區就是已經會的,學習區是需要努力,但還是能夠達成的。恐慌區就是會讓學生認為困難,而造成巨大壓力的。
.
而這個跟簡報的關係就是,很多人都講聽眾的『舒適區』,於是聽眾覺得太簡單。例如很多人說教,都說要好好孝順父母,要聽媽媽的話,這我們都知道,也聽膩的事。或是講『恐慌區』,太多的專業和專有名詞,我常常看見高知識份子,像是醫生或是教授,會把太多的專業一次丟給我們,讓我消化不良。
.
所以,先理解聽眾程度,讓簡報處於聽眾的『學習區』,是第一個啊哈。
.
.
●實際的練習,而不是背稿
.
『刻意練習』提到,大量的重複訓練能夠讓各種情境產生,進而讓自己能夠產生情境內的危機處理能力,其實這就是熟能生巧的概念。而很多人擬好講稿後,是開始背誦,看著投影片講簡報,但卻只是完成這件事情,而不是把自己當成是正在台上的狀態來訓練。
.
舉例來說,常常練習的時候我們忘詞,然後就會從頭開始。但我認為重複訓練的概念就是,讓自己也知道自己會忘詞,笑場,甚至岔題。但在這不斷訓練的過程中,我們也學會忘詞怎麼救,笑場怎麼讓觀眾一起笑,岔題怎麼圓回來。
.
大量的重複訓練,不只是背台詞,更是把自己丟到情境中的磨練。
.
.
●說給人聽,不要只說給空氣聽
.
這個概念很容易,如果有人在旁告訴你盲點,給你一些回饋,或是想法,就非常的有幫助。尤其『刻意練習』中提到老師和教練的重要性,當他們提點你幾句他的經驗,甚至演示正確方式給你,或是幫你把流程優化,都能夠讓你事半工倍
.
因此我覺得在簡報前,如果能夠找到簡報老師或是教練詢問,把自己想說的東西跟他們分享,絕對能夠得到長足的進步。但當然,如果沒有預算,至少也要找幾個三五好友,尤其是個性不同的朋友先聽你說一次,你就會馬上知道你講的會打中誰?而誰可能不想聽?
.
在簡報裡,比起自己練習,聽專業的回饋建議,或是找人分享都能讓你大幅進步。
.
.
●摒除雜念,專注在內容之上
.
最後,刻意練習說到當我們練習的時候,精神要高度集中,也就是專注。有趣的是,刻意練習說的是專注力,而不是時間。當然時間是最重要的因素,但一個人不眠不休堅持24小時的練習,可能比不上一個睡眠充足,卻只練習12小時的人。
.
而我想用更多的篇幅提一下集中這件事,因為我們在練習簡報時除了把精神和意識集中之外,更重要的是不要有『雜念』。你心中會不會升起這些聲音:聽眾怎麼看我?大家會不會喜歡我?我會不會忘詞?當你被這些雜訊瘋狂干擾時,我相信妳一定沒辦法好好的上台說話。
.
跟你分享我覺得很有用的方法,這是跟所有傳教士學習的。那就是專注在自己的內容,並且信任他。你看牧師在講道,師兄姐再分享,路邊搭訕你的傳教士哪有在緊張的,因為他們都相信他們講的是神的話語。
.
所以每次上台,我都相信我把這個當下最好的自己交給了大家,所以我完全不在乎大家怎麼看我,我相信我有一個很棒的內容想說,我只在乎我有沒有那些好想跟你分享的事情傳達給你。這也是師兄小虎老師說的,把『好緊張』變成『好的緊張』。
.
如此一來,你就不會緊張了,反而還會很興奮呢!
.
.
●結論:任何事情都是不斷精進的過程
.
當然,如果看過『刻意練習』這本書的朋友,就會覺得非常的熟悉。希望跟沒看過的朋友分享,如何把刻意練習和簡報結合。不過我必須說,其實無論什麼概念,什麼方法,不外乎都要回到自己的『實踐』,事後的『檢討』,下一次的『改善』,而這就不就是不斷精進的過程嗎?
.
所以雖然這篇說了四個概念,讓聽眾在學習區聽講,大量的情境訓練,找人給予持續或有效的反餽,並專注在自己的講題和意念之中。但知道並不等於做到,比起看文章,學技巧,更重要的事情就是站起身來,想像舞台就在你前方,開始一場屬於你的簡報吧!
.
#簡報的刻意練習
#交別人的作業XD
#那個奧客
#專欄寫作鍊金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