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學年度起,新竹市教育現場特教大減壓!🎉
📣開學前夕,一定要跟大家分享這個好消息!
感謝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 積極辦理我在去年6月提出的教育類乙10060號提案,這份提案對於教育界在特殊生班級的教師減壓與教學品質提升上,影響甚大!
<今年2月修法通過,16所學校立即受惠>
「新竹市政府辦理身心障礙特殊教育班實施要點」第四條:「國中小階段同一年級內因就讀普通班之身心障礙學生酌減班級人數……,經酌減班級人數後,該班總人數不得低於二十四名」,於110年2月修正通過,改為「#不得低於二十名」。
修法通過後,這個新學期受惠的學校:
👉國小部分包括:
#東園、#龍山、#東門、#關東、#三民、#北門、#陽光、#民富、#載熙、#舊社,等10所。
👉國中部分包括:#三民、#光華、#虎林、#南華、#建功高中國中部、#成德高中國中部,等6所。
全新竹市共16所學校因此受惠減壓。🎉🎉🎉
(酌減人數分班有一個計算公式,視每一所學校的班級規模、特殊生人數比例不同而定。受惠的多是特生比例較高的學校)
這絕對是新竹市教育界的重大改變與躍進!不只今年,是往後每一年都會這樣延續下去。謝謝新竹市政府與教育處🙏 這不一定能像通學步道或學校改建工程,能夠很快又直接讓大家看到建築的實體成果,卻是一年又一年積累教育品質也影響深遠的 #生命建造工程。
<提出質詢👉市府回應👉讓教師與學生雙贏>
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提案呢?
我自參選,乃至上任以來,念茲在茲就是希望盡己之力讓新竹市的教育環境持續變好。前年9月開學後,我注意到很多第一線老師哀哀叫🤦♀️,於是一一拜訪學校、班導師、特教老師們,經過了解才知道這與班上特殊學生變多,導致現場教學與班級經營變困難有關。
近幾年來,新竹市特殊學生人數,尤其在 #情緒障礙與 #自閉症這兩個類別,人數有悄悄上升的現象。我觀察到一個班級超過3位以上特殊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讓老師在班級經營與教學上,備感壓力,時間心力多半消耗在處理孩子的狀況,甚至連原本該研發課程的能量都被消耗殆盡。😰
因此,我在去年六月的第三次定期會上,曾對國、中小普通班收有身心障礙學生的班級總人數提出質詢,希望能夠做到班級人數下降,降低老師的壓力,讓整個班級減壓。
因此希望市政府能夠修正「新竹市政府辦理身心障礙特殊教育班實施要點」中,有關每收受一位特殊學生可以酌減1-3位學生,唯 #每班總人數酌減後不得低於24人 的規定。
感謝市府最後還放寬班級總人數的限制,讓酌減後的班級人數,從原先24名限制 #降低到20名。
這對教育現場老師的幫助,真的非常巨大。
-----
讓我們換位想想:
如果當一個班上有兩到三個特殊生,像是過動、亞斯、情障或者是學障的孩子,再加上20幾個普通生,會讓教育現場的老師疲於奔命。老師必須花更多的精神體力去看顧,並在特生跟普生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還有處理與家長間的溝通,這會是非常艱難的任務。
因此,特殊學生通常會依程度酌減2-3名學生員額,讓班上孩子實際人數少一點,藉此降低老師的負擔。然而,在舊法中,酌減完實際人數不得低於24名,如果班上有兩名重度學生,那實際上可能一班會有30位學生的感覺,這會讓教室處於緊繃狀態。
在質詢前,我也特別拜訪了特教資源中心。我發現這個特生人數除掉班級人數之後,有些班級的特生比例很高,甚至一個班是兩個到三個特生,這還不含具有特殊氣質的潛在特生(有的班級甚至多達七八位)。
我認為有必要從政策引進一些資源跟協助來替教育現場的老師來減壓!因此在定期會中提出建議:一些特生比例較高的學校中,如果班級上一般特殊生超過兩位或三位時,希望不要受到每班24位的限制。
感謝教育處在制度放寬班級上特殊學生的酌減限制,酌減班級人數後,原本還有24名限制,在這次修法後,改成不得低於20名。今年2月發布生效後,110學年就可適用,多達16所國中小受惠。希望教師在減壓後,能 #更細膩處理每個孩子的狀況、能 #更多時間喘息恢復能量,在108課綱的挑戰下,能 #增加更多研發課程的專業與能量。💗💪
老師有愛,更要珍惜。讓有經驗有熱情的老師,不要提早折損。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2020.6.15.
市政總質詢-特教生比例失衡(5:06-17:12)
https://reurl.cc/qgy2Xp
2020.11.18.
【振道報導】守護學生與老師 蔡惠婷為教育把關
https://reurl.cc/xGd2X4
2020.11.27.
小鳥議員質詢特教文章:為有特殊生的班級導師與孩子請命!
https://reurl.cc/lR8M0Y
2020.6月蔡惠婷議員教育類提案達標!於110年2月23日發布生效。
https://reurl.cc/oglqkl (110新學年得以受惠)
#小鳥老師把關教育大小事
#這是上任後最讓我感動與欣慰的改變啊💗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tizzybac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 Tizzy Bac「知人.怒唱一波」巡迴演唱會 #台北場加場 #情人節開賣 台中場。2019/04/20 (六) 20:00 Legacy Taichung 高雄場。2019/04/27 (六) 20:00 LIVE WAREHOUSE 台北場。2019/05/18 (六) 20:00 ...
「神 必 看顧 經 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神 必 看顧 經 文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神 必 看顧 經 文 在 DJ star 星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神 必 看顧 經 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神 必 看顧 經 文 在 tizzybacvide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神 必 看顧 經 文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神 必 看顧 經 文 在 3 適合新年使用的祝福經文<3 你們要事奉耶和華-你們的神,祂 ... 的評價
- 關於神 必 看顧 經 文 在 以賽亞書第十課 - YouTube 的評價
神 必 看顧 經 文 在 DJ star 星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4天當我還在疫苗副作用的漩渦裡時
同時地,有很多人,
告訴我他(她)很焦慮、害怕、恐慌,因此,我請教會弟兄姊妹幫忙禱告,並且有個屏東教會的姊妹,給我這篇禱告文,在此分享給大家。
以賽亞43:2『你從水中經過,我必與你同在;你趟過江河,水必不漫過你;你從火中行過,必不被燒,火焰也不著在你身上。」
願我們的 神施憐憫,使瘟疫隔絕在高雄之外,感謝 主,祢是我們的神,總是慈愛看顧保守,祢主動無條件地賜下救恩之路,求祢幫助我們時時警醒,注意自己身體的免疫功能,並全然仰望祢,禱告奉靠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阿們。
神 必 看顧 經 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過去這兩週,我在進行自己的自我內在更新,是我自己的另外一個循環,當然我的外在顯像也非常不客氣的反映回來一些事,我誠心感謝。
因為生命中所有一切都是在協助我們記得我們本來的樣子,所以 ... 以下文長慎入。
1.
在身心靈領域或"spirituality"裡面,有一個現象是:只想要光與愛, love and light, 每天namaste. 但不肯面對或接納自己的黑暗,甚至把黑暗、低迷、及所謂的“負面情緒”當成是不好的。
我當然曾經也有過,就幾年前而已。
那時剛離開一個自己很不喜歡的地方,還有當時很不喜歡的親密關係跟工作環境。來到峇里島後,大概因為那時沒有任何(自以為的)束縛,覺得生活無限可能,所以自然遇到了很多 love and light, 也遇到我的靈魂伴侶。
但我那時有一些很深的恐懼,有很大一部份的我還在沈睡,是那時的我自己還沒看見的東西。當時我還沒有進化到現在這個階段,所以面對恐懼或不舒服狀態的方式就是壓制、逃跑或推卸責任。
就在我還沈浸在love and light,忽然發生一件對當時的我來說是很大衝擊的一件事(這我在社團裡初期的影片裡有簡單的提過。)
那時覺得也太荒謬了吧,什麼八點檔劇情,但當時我還沒有真的對"現況不重要"有現在的理解度,所以我打電話給很多朋友,一直描述我的現況。而且每次跟朋友見面,我要馬就是會開始講我的現況,要不然就是害怕我講自己的現況會造成更多不喜歡的狀態(當然這個害怕也都投射出來了😂)
我沒有接納自己的每一個樣子。那時我有很大的嫉妒跟不安,我認為我的嫉妒是造成我不安的原因(殊不知不安就只是不安、嫉妒就只是嫉妒。)
我記得那時我參加了一個薩滿呼吸法 (shamanic breathwork) 的工作坊,在團體分享時,我說“我想要除掉那個會嫉妒的自己”。
帶領工作坊的Z只問了我一句話:你為什麼要抗拒和批判那個你?那是愛嗎?
在那個當下我有被打醒 —— 那個工作坊結束後,我有咀嚼Z的話,不過那時頻率在哪,我也就只能實踐多少而已。
我知道能量、我知道頻率,但我不知道該怎麼“掌握”自己的情緒。我會"好"一段時間,然後現況又會出現某些事讓我崩潰。
這其實也就是一年多前而已(感覺好像是一個光年以前 😂)
我像很多人一樣,一直在找新的方法,看了超級多影片、讀了超多書。每次覺得好像好了穩定一段時間,就又會出現一些現況讓我很崩潰 😂。
沒接納每一個面向的自己等於在拒絕自己,同時也在拒絕現況(提醒:不接受現況、或和現況妥協跟拒絕現況是不一樣的。)但我還是只想要love and light,這也是為什麼社團初期我分享很多肯定句,因為我只想要focus在love and light.
光與愛能不能戰勝一切?不行,因為從頭到尾根本沒什麼好戰的,會戰是因為我們自己創造了對立。而太多的love and light也是一種毒品,也是會上癮,太多的love and light會變成開始批判各種不舒服(黑暗),進而進入受害者模式。
這樣說來,我住的community之前根本就是毒窟 😂 超多人在靈性逃避 (spiritual bypassing), 包括我。
這也許比完全的沒自覺更危險,因為這是自我欺騙跟自我背叛,我沒看見那些不舒服也是自我投射,我反而批判是別人帶給我不舒服、是別人不應該。
我責怪別人對我不溫柔、不接著我、不聽我、不擁抱我,我也跟T說過「因為你這樣,所以造成我這樣那樣。」(還好T很做自己,沒讓我情緒勒索。)
我把力量給其他人,因為我把黑暗當成不好的、因為我還在自我對立、我還沒有徹底自我接納 —— 我還在好與壞、對或錯。
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看見,黑暗是我,我也是黑暗 —— 而沒有黑暗,哪來的光。
We are both.
我一再的逃避跟責備黑暗,我的內在宇宙就一再的送出黑暗給我體驗 —— 你越抗拒的事情,它就會越大聲。每一次我都想逃跑,每一次都繞了一圈回來面對。
但同時,我也覺察到,是因為我有在跟宇宙"要"一些事情,有一個角色或狀態是我要去Be的,所以這個"衝擊很大"的事,正是來讓我學習、去獲得那些工具的"橋段"。
這條橋我走了很長一段時間,我現在還在走,我覺得他沒有終點,因為我開始看見靈魂的永恆,然後我從抗拒這條橋到現在可以開心的在上面跳舞。
你的路就是你的路,不是在於你選擇用什麼方式,而是你選擇用什麼感受和視角來看待。
花了多長時間再也不重要了,因為時間已經失去了意義,重點是旅程。
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路上。
我開始感謝所有一切,包括那些過去被我靠北到要死的人事物。
I am grateful.
-
2.
你記得小時候,或者我們在看待某些孩子時,大人常常會為孩子道歉,說「童言童語,不要當真。」急著替孩子道歉嗎?
但這些童言童語常常就是最老實的實話,是活在積年累月的謊言裡頭的大人泡泡太厚,才無法接受這樣的真實。
所以我們開始洗腦孩子所謂的待人處事、所謂的委婉、所謂的"同理心",想要純真的孩子來配合大人自己的尚未處理的傷痛。
於是變相的,這成為另一種傷痛的延續和輪迴 —— 孩子覺得話語權被壓抑、孩子覺得自己說這個不對說那個不對,孩子最後不敢說,孩子開始自我否定。
這剛好是前一陣子個案問我的問題,她問我同理心是否很必要,這也是我之前在IG上分享過的影片。
我們在跟別人要同理心時,其實真的在要的,是同"情"心。
所以我說,我承認在一般人的眼裡,我的確是個沒什麼同(理)心的人,因為很多人只是想要你去聽他被自己情緒操控的“理”,但那根本就不是理。
同理心是:我知道你的感受,不管我現在在不在這個頻率上,我都不會跟著你的情緒起舞(理性)。如果你想要我聽你說,我可以聽你說,我願意hold住這個空間不帶批判(對你或對你在批判的人事物)。你沒問,我也不會給你解決方案 —— 我會做一個聆聽者。
Let's face it - 有些人想找你訴苦就只是想要找人倒垃圾而已。那你自己要不要做那個垃圾桶就是你的決定,如果他根本沒有想要你給他解決方法,你給了他也不會聽。
當垃圾桶不是壞事喔,只要你願意,不過這是另一個話題,我就不贅述了。
#知道自己界線在哪
3.
上面所提到的,其實是我想要講清楚的、關於"我"是什麼,還有我現在所提供的服務到底是什麼 ——
現在有些人會稱呼我為「老師」、「教練」,其實對我來說是有點彆扭,我花了蠻長一段時間在做自我定位。
我的確好像是在教一些東西,但好像有些人會誤會我教的只是「方法」—— 老師或教練這些都只是標籤而已,它變成一個限制。
畢竟有些老師就是只會教理論、教那些自己都沒體驗過的事,而有些教練要馬就是很逼人,要馬是一直說「加油喔你可以。」
所以我到底是什麼?這要提到另一件事:
除了社團裡,我沒有公開分享過這件事,連自己的個人版面都沒有,朋友裡也只有三個人知道而已,但我的外公在今年1月7日進入了他的下一個旅程。
我雖然沒能見上他最後一面,但我幾年前還跟他住在同一個城市時,他的一句話成為我這一生很重要的禮物。
我的外公之前是個傳道人,他一生服侍主,主也沒虧待他,一生豐盛。
他跟我說「只要你不斷的服侍主,主必看顧也必給予你源源不絕的豐盛。」
Now, 雖然我小時候在教會長大,但大概念大學時,我就決定自己不會再follow任何宗教,因為宗教還是由人建立的,很多訊息根本不是來自於神,而是人的小我。更何況有一些宗教領導者會提倡排擠其他信仰的行為,製造對立和分離,很多"神的話語"都被扭曲。
所有的宗教信仰其實都只是在描述同一件事,那就是愛,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包裝(行銷😂)
所以現在,我要請你跟著我一起看見 ...
所謂的神或主只是一個標籤(菩薩觀音媽祖阿拉也是),有些人稱他為宇宙。
是意識。
我用聖經來講,因為那是所有宗教裡面我最熟悉的東西 —— 聖經一開頭就很清楚的描述:"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創世紀1:26)
請注意,這裡是說“我們”,不是“我”。這句話裡所說的形象不只是長相,而是“能量”。
我們把神或宇宙看成我們以外的力量,但其實不然。
我們其實每個人都是神,我們是宇宙的延伸,但長久下來,某些宗教、政治和教育系統把我們每個人跟我們的內在神性分割。
所以回到我外公說的那句話,翻譯出來就是:「只要你不斷的服侍主(我自己),宇宙就會源源不絕的給你愛和看顧,你就會有源源不絕的豐盛。」
而所謂的服侍又是什麼意思?是服務,是無條件的愛自己、說實話、看見自己的力量、不為自己的真實感到抱歉。
所以我到底是什麼?我是神,你也是;我是意識,你也是;我榮耀我的神性,我也榮耀你的神性;我服務我自己,我也服務你。
而我的服務又是什麼?
他是光和暗、他是愛與真實、他是零恐懼。
時間跳轉到兩年前,我在另一個薩滿呼吸法的工作坊裡,我很清楚聽到一個聲音,他說,你是一個器皿,你也準備好了,那是我外公的聲音。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電影「露西」結尾那一段,露西消失了之後變成各種狀態,"I am everywhere." 這也是我現在的狀態 - "I am nothing and everything."
那個器皿只是在說我的身體而已,我什麼都是也什麼都不是,我是流動的,我是鏡子,我是意識,我是愛,我是你是什麼。
有個案熱愛我的no bullshit, 有個案覺得無所適從、有個案害怕甚至逃避。我不會去批判什麼,因為我自己也逃過,就是不同能量狀態而已。
這也是我完全記得和接納另一塊靈魂碎片的開始,那個小時候常常被指控說話太直接的自己,那個害怕自己如果說了真話就會被拋棄或不被認同的自己。
我不再覺得自己被誤解,我服務自己,我不會再為了取悅其他人或害怕失去什麼來降低我自己的頻率。
我不再害怕自己不被愛,因為我自己有源源不絕的愛。
所以我的服務是:
是協助你回到最真實的你,是放下所有標籤和定位,是知道自己是宇宙意識使用這副身體,運用自我投射的生活體驗不停進化。
是讓你自由、學會掌握自由,知道你本來就是自由的,所以我的服務對象,當然也是想要最終極的自由的,決定自己不要再被受害者情節綁架,想要記得自己力量的人。
我沒有在教你什麼,我只是可以進入很多種不同的狀態,然後不被那個狀態綁架或在那裡面迷路而已;也許你可以說我是探路者,探完之後,再協助你看見方向(但要不要跟著走就是你的事了喔😂)
至於接收理想現實,所有你真心想要的早就已經存在了,我根本不擔心你接收不到,你也不需要擔心。
All in good time.
p.s. 你能看到這裡也是很厲害,那也許某個層面上,你準備好要接收我的no bullshit 😂, 這不是心靈雞湯 love and light(這裡也沒有雞因為我吃素),想喝湯的可以轉身 —— 想要自由的,你可以加入 有意識生活 𓂀 轉變人生
如果只想喝點湯,去IG(是好像也沒有湯 😛)instagram.com/evolve.with.joanne
You are limitless. Remember who you are.
神 必 看顧 經 文 在 tizzybacvide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 Tizzy Bac「知人.怒唱一波」巡迴演唱會
#台北場加場 #情人節開賣
台中場。2019/04/20 (六) 20:00 Legacy Taichung
高雄場。2019/04/27 (六) 20:00 LIVE WAREHOUSE
台北場。2019/05/18 (六) 20:00 Legacy Taipei(完售!)
台北加場。2019/05/19 (日) 19:00 Legacy Taipei *明天2/14(四)情人節中午12:00門票啟售~
網路購票: https://goo.gl/Spn8ni
實體購票:7-11 ibon(iNDIEVOX獨立音樂網)
══════════════════════
若是把我們瘋狂又脆弱的腦子打開,那些幽暗隱晦的想法、蒼白空洞的愚蠢,都可以變成展示品,具有成為奇觀的價值吧。如果現在的我,並不是真正的我,而只是活在某個人記憶中的切片而已,也許就能為我始終不完整的心智,欠缺些許人性的冷淡,給出一個恍然大悟的答案吧。
《知人》https://between.lnk.to/him
══════════════════════
〈#暗黑博物館〉
請收藏我戲劇化的哀傷
再把我的黑暗裝箱上架
請切片分析這所有瘋狂
要相信你所看見的真相
我獨自逃亡 在深夜的街上 除了自己 似乎還有其他聲響
警覺地張望 這相似的過場 究竟活在誰的記憶殘像?
I wanna be found, I wanna be found
誰能釋放我以神秘的咒語
I wanna be found, I wanna be found
只能哭喊以這寂靜無聲(隔著玻璃我的哭喊依然無聲)
請收藏我最殘酷的絕望
再把這些愚蠢逐格放大
請穿刺分析我蒼白慾望
讓所有的細節自己說話(讓所有的細節不再隱藏)
我依然徬徨 同個深夜街上 沒有過去未來 只能重複現在
無助地張望 這固定的過場 原來活在誰的記憶殘像
請收藏我的哀傷 讓黑暗也能發光
請看顧我的瘋狂 讓悔恨也得綻放
請收藏我最遺憾的傷 再把我的悔恨逐格放大
請紀念那些褪色過往 讓所有遺忘的不再遺忘
══════════════════════
【音樂製作團隊】
詞Lyricist:陳惠婷
曲Composer:陳惠婷
編曲 Arranger:Tizzy Bac
製作人 Producer:Tizzy Bac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林揮斌
演唱 Vocal:陳惠婷
鋼琴 Piano : 陳惠婷
鼓 Drum:林前源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林揮斌
弦樂編寫 String Arrangement:劉涵
小提琴 Violin:蔡曜宇,朱奕寧
中提琴 Viola:甘威鵬
大提琴 Cello:劉涵
和聲編寫 Background Vocal Arrangement:林揮斌
和聲 Background Vocal:陳惠婷,陳思函,林前源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林揮斌,Andy Baker,楊敏奇
錄音工作室 Recording Studio:玉成錄音室,白金錄音室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北城浩志
混音工作室 Mixing Studio:HAKASE Studio
母帶後期製作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John Davis
母帶後期製作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Metropolis Studios
══════════════════════
20181208 Tizzy Bac『#我所深愛的你 Tonight We'll See』演唱會
【演唱會製作團隊】
演唱會出品:相知音樂 B'tween
製作單位 : 必應創造 B'in Live
監 製:陳瑞凱
統 籌:江季剛
製作人: 劉名峯、廖文凱
執行製作人:莊惟惞
製作助理:王莉凱、葉佩旻
行政統籌:鄭雅勻、何芃儀
視覺執行 : 翁靖惠、周怡均
視覺製作:翁靖惠、盧廣志、周怡均、郭曉汝、林旻葶
賴姮鳴、Alicia、王殊懸、曾培語a.k.a.麥香紅茶、陳紫蘋、林佳霖
硬體統籌:譚明文
硬體執行:楊宇桓
舞台設計:廖陳良(調皮工作室)
燈光設計 : 沈佳穎(鹿米工作室 LUMI Light Studio)
燈光執行:沈佳穎、竺庭玉(鹿米工作室)
Monitor音響設計:洪昇緯
F.O.H. 音響設計:林揮斌 / 蔡易達
助理導播:胡夢云
攝影師:黃張富、羅鋕煌、謝沁樺
音樂總監:Tizzy Bac
創意總監:Tizzy Bac
經紀:林以潔
演出樂手:
Guitar:林維軒(杉特)
Keyboard / Synthesizer:蘇玠亘(蛋)
鼓手技師:裴立 / 沈庭緯
吉他技師:包子
造型:社長A.Gonza
髮型:Tyker Ho @HAIRMOSA
化妝:詹惟晴
媒體宣傳:蔡欣儒、陳郁欣、張勃星
商品製作:吳璨彣
場務執行:張育珊、劉才煒、林俐安
平面攝影:林怡潔 / 李庚霖 / 林敬倫
動態攝影:8ID Studio
工程統籌:必應創造
舞台工程:銓閎舞台
音響工程:必應創造
樂器工程:發聲現場
燈光工程:旭麗國際燈光音響工程有限公司
視訊工程:必應創造
電力工程:助盛電力
結構工程:鉉儀結構
錄影工程:今映傳播
特別感謝台上台下的你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ayUeKvqi9w/hqdefault.jpg)
神 必 看顧 經 文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改編自作家郭敬明同名小說的電影「小時代」上映後引起媒體和網友們熱烈討論,在本集的《老外看中國》裡,英國主持人郝毅博也分享了他對這部電影的有趣觀察。
按讚加入主持人郝毅博Facebook,一起討論中港台時事新聞!
https://www.facebook.com/benhedgesntd
訂閱《老外看中國》頻道,觀賞最新精采有趣影片!
http://www.youtube.com/Laowaikanzhongguo
首先,這部電影從一開始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大家看看,片頭在台灣的製作群或演員後面都標了「中國台灣」,為什麼會這樣標我不清楚,不過只標了台灣,可能就沒有考慮到旁邊這個人的想法了,雖然我不認識他,不過說不定他很驕傲他來自中國的「釣魚台」啊!
接著這個畢典的表演也很有意思,她們的團名是「Generation Sisters」,有點像韓國的「Girls' Generation」,不過跳的舞差得有點多。等一下!這首歌不是無間道裡3叔在埋屍體時候吹的歌嗎?開玩笑的,其實這首歌是非常有名的蘇格蘭民謠「Auld Lang Syne」,除了在「Waterloo Bridge」和「It's a Wonderful Life」都出現過外,其實「Sex and the City」也用過這首歌。
那對我來說,我覺得從這部電影裡可以學到很多比較高級的中文,特別是這群女孩子吵架的時候。那這位很會教訓人的小姐顧里,其實是來自台灣的演員郭采潔,她在戲裡的北京腔還滿自然的,不過看到一位生長在自由土地的姑娘在戲裡竟然引用了毛澤東的話,感覺起來還是挺突兀的。
而且大家不要看顧里在戲裡很容易失神,這個角色還發明了「史上最強悍的搶婚法」,就是要像她一樣穿著比這個蝙蝠俠披風還長的禮服,同時必須可以隨時拆掉,這樣要和新郎尬舞的時候,就方便多了!大家看看Julia Roberts當年就是因為只穿著這套不太厲害的禮服,外加拿著這個大手機,才沒有搶婚成功。
那其他主角像是這位吵架功夫沒顧里那麼好的林蕭,我覺得比較好玩的是,她好像特別喜歡躺在別人身上。還有這位宛如,她可能是繼星爺以後,最愛護小動物的演員了!
既然要打造中國版的「慾望城市」,各種華麗、炫富的場景肯定是不能少的,包括比Spider Man裡Harry Osborn家還要豪華的公寓、超長的試衣間、各種名牌衣服等等,等一下!這件衣服怎麼這麼像Sesame Street裡的那隻大鳥阿!
記得之前新聞報導中國有的大學生夏天住宿舍沒有冷氣吹,為了降溫,有人抱冬瓜睡覺,有人集體跑到頂樓睡。所以大家看到這幾個大學生竟然可以住在這麼豪華的宿舍時,應該都滿吃驚的。不過她們也會到屋頂吹風啦!可是可以蓋著這種看起來不太環保的棉被。
從這邊大家也可以發現,類似這樣有錢人的生活,除了一定會有豪華的屋頂pa以外。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把應該放在室內的東西搬到室外。同時,小時代除了和一般時尚電影一樣,會反覆出現喝咖啡和幫老闆買咖啡的場景外。我覺得比較特別的是,他們在裡面喝非常多酒,甚至連準備搬家了,都要先喝一杯。
那當然,這麼多酒出現在電影裡,偶爾有人拿來當武器攻擊別人也是很正常的,大家看看這段非常有戲劇效果的淋酒畫面。不過最經典的潑東西場面可能還是台灣的這齣連續劇。
我也發現這部電影裡的年輕人,除了不太尊重他們的媽媽外,也都非常喜歡跑步,跑步在這部電影占的比重,可能快和好萊塢的僵屍電影差不多了。同時,這部電影和J J Abrams的電影一樣,都非常喜歡使用這種科幻風格的光暈。當然,做為一個中國出產的電影,適當的反應中國的飲食文化也是必要的,大家看看,一般外國女生下午茶可能喜歡吃Macaron,小時代呢?他們喜歡包子!
那小時代除了炫富引起爭議外,還有一點也被媒體指出,就是儘管電影的主角是女性,但這部電影卻不能算是一部「女性電影」。我自己是發現電影裡的男生經常有不尊重女性的行為,但是因為這些男生都會有非常迷人的微笑,還有經常打赤膊或淋浴的習慣,所以這些戲裡的女孩子,好像就沒有這麼在意了。
以上就是我對小時代的一點觀察,剛剛開的一些玩笑希望喜歡這部片的影迷們不要介意,其實小時代想要表達的那種女生情誼,我相信很多女生看起來是很有感覺的。不過對於這樣一部以美色和財富堆積出來的電影,或許很多人是抱著更高期待的,比如像是「紅樓夢」或是「The Great Gatsby」那樣,在浮華背後有作者想要探討或傳達的想法。好的,今天就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EewelmuGgY/hqdefault.jpg)
神 必 看顧 經 文 在 以賽亞書第十課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聖經研究課程以賽亞書第十課以色列是 神 的僕人: 神必看顧 以賽亞書40-44章 ... 賽亞書40-44章授課:左金男牧師Email :pagedavai@yahoo.com.tw ※ 經文 ... ... <看更多>
神 必 看顧 經 文 在 3 適合新年使用的祝福經文<3 你們要事奉耶和華-你們的神,祂 ... 的推薦與評價
Facebook ; 你們要事奉耶和華-你們的神,祂必賜福與你的糧與你的水,也必從你們中間除去疾病。(出埃及記23:25) ; 神所眷顧的;從歲首到年終,耶和華-你神的眼目時常看顧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