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強:為何中國名義GDP 落後於PPP GDP?
文章日期:2021年4月16日
【明報專訊】早前跟一些內地大基金經理吃飯聊天,有人認為大市見底必有信號,例如宣布阿里(9988)被重罰約200億人民幣。這一天終於來了,罰額小一點,182億人民幣,但大市是否真的見底?天曉得,市場是聰明的,當然不用等到風波過後,市場已率先反彈。但這並非我最關心的事,我較擔心的是國家發展的方向,和對中美博弈的影響。
肯定的是這場中國大科技(Big Tech)監控風波,距離完結仍很遠。阿里系的調查都未完結,182億人民幣的罰款,應只針對反壟斷部分,另外應還有稅務調查,針對螞蟻業務的調查亦仍在進行,除此,可能更重要的調查是有關客戶數據的使用甚至擁有權。
不止如此,34家所謂互聯網平台企業(亦包括阿里),被市場監管總局、中央網信辦及稅務總局聯合召見。覆蓋面是有史以來最闊和最深入的,將嚴打二選一,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燒錢搶佔社區團購市場等行為,限一個月內全面自我檢討整改。
中國網絡監管 有效有價值具前瞻
我絕對相信這些調整和加強監管都是有道理的,亦有助未來中國互聯網商業生態圈變得更健康,更公平,給予中小企更多生存空間,甚至更有創意。一如過去,建立了互聯網防火牆,初時不少人,包括我,都認為監控外國資訊過嚴,影響個人言論自由。但目睹西方(和香港)忽視社交傳媒監管,網絡充斥假新聞,激發過激民粹,導致嚴重暴亂。散播有關疫情的假科學,代價更高,單美國已損失近60萬條人命。換作為中國,如沒有監管網上言論,照比例,中國的疫情死亡人數可能接近300萬!何其恐怖的場景,所以證明中國的網絡監管是有效,有價值和具前瞻性的。
整體中國官員能力非常高,政策的制訂已比西方科學化,但始終包含大量不確定性,所以也是一門藝術,重點在於平衡各考慮因素,亦必須有一定彈性和隨時修正的能力。但當然切忌讓勝利冲昏頭腦,政策矯枉過正,今次處理疫情,中國當然遠勝美國,但並不代表美國每個政策都是錯的,更不代表美國即使政策上,已無中國值得學習的地方。例如拜登上台後,雷厲治疫,中國接種疫苗速度反見落後,但喜見已在加速。
有關互聯網監管,我認為有4點需要非常小心:
1. 我並不天真,一如美國,中國內部也有利益鬥爭,形式不同,透明度較低(但未必是壞事)。從在螞蟻上市前3天被突然叫停,已看到事態嚴重,背後情况頗為混亂,將需要頗長時間來作出新的安排。重點在於不可影響大局,必須確保中國整體利益。
2. 從前有位在北京、被2015年A股股災風波所牽連的朋友,經調查後最終無事,替他高興。但後來再見面時,他已變得意興闌珊,不想討論太多事情,只說了一句,在中國,如被調查,沒有人是無辜的。我不覺得這只是一句晦氣說話,亦不是對制度的指控,他只是說出一點事實。此事實有歷史原因,當然有壞處,但亦可能有些少好處。
中國實在發展得太快,經濟發展遠遠走在法律、稅制和監管制度前面(請記着E.O. Wilson的名言),所以不單止早期倚靠土地和煤礦等古老行業發迹的「土豪」,都必有「原罪」,現在已看出來,即使靠互聯網發達的科技人才,都面對全新、誰也不知應怎樣做的各種監管問題。在原來實體世界,哪有大數據殺熟,網絡效應(network effect)導致嚴重壟斷,以及複雜稅務等等問題?中國多聰明人,更多非常愛錢的生意人,有很多充滿創意如支付寶,拼多多和抖音,比美國更先進的商業模式突破,但亦帶來更新和更複雜的監管問題,是非常自然的事。
網企自查後勢變得保守 影響估值
問題在於監管法律不夠清晰,令到企業有點無所適從,希望今次行動有助令到監管制度變得更合理和明朗。剛跟某頂級策略師傾談,他指出給予這些企業一個月時間自我檢討,監管文化上仍跟西方非常不同,沒有清楚法律界限,所以這些企業必將變得非常保守,遠離紅線,或將導致減少投資,甚至減少創新,投資者給予的估值亦可能受到影響。
不夠清晰的法律和監管的另一弊端,是嚇到最有能力的企業家過早退休引退,實在是一種非常可惜和嚴重的浪費。他們大都聰明絕頂,勤奮兼有野心,白手興家,值得景仰。當然也有運氣成分,國家和時代給予的機會也是非常重要的。但絕不代表這些人才是可隨時輕易被代替的。對,中國當然充滿能幹、可以當CEO的人,但專業管理人和企業家,在創意上,冒險精神上,仍是有很大分別的。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亦有不同需要。舉例,Tesla即使到了今天,如Musk被迫離開,對公司(和股價)的影響,必定仍然很大。有人指出,蘋果在Cook的領導下,股價表現不是仍然優秀嗎?但Jobs去世時,蘋果已是一家30多年,非常成熟的公司,跟現在中國互聯網的情况很不一樣。另外,當然不是每位接班人都有Cook的能力。
行政指引的唯一好處是,理論上可以比硬綳綳的法律更靈活,更有彈性,如有修正方向的需要,速度可以較快。但願如此。
3. 美國經常採取雙標(愛國必備元素之一),一邊批評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但自己的經濟政策就拚命往左轉,現正執行最極端的MMT貨幣和UBI財政政策,再加模仿中國,企圖以大規模基建刺激經濟。偶然美國也會提到Big Tech的壟斷問題,但監管起來,非常小心,因為他們知道這些龍頭企業對美國霸權的重要性。
美國也經常批評中國採取工業政策(industrial policy),補貼支持個別行業,和蓄意挑選贏家(picking winners)。但現今美國就是這樣做,基建計劃中就正包括500億美元,指定用來資助半導體業的重建。數天前,拜登召見了一批美國、韓國和台灣的半導體公司高層,還親自拿起一塊晶圓片拍照,就是為了鼓勵,引誘甚至半迫使這些企業增加在美國本土投資。
我應算最早指出半導體對中美競爭中的重要性,近年中國亦明白了,所以拚命投資,希望盡快追到。但我亦已一早警告,如過分緊張,以舉國政策發展,反而欲速則不達,或成為如美蘇冷戰年代的「star wars」競賽,成為跌進修昔底德陷阱的誘因。據說中國已有28nm技術的完全自主權,已非常不錯,未來必能追到國際水平,但實在需要一段長時間,不宜過度焦急和沉迷。
整體上,製造業絕對是中國的強項,已不止是製造大國,已逐漸成為製造強國。半導體、飛機、高端汽車和精密機器等,當然仍有進步空間,亦必會成功。但本來高科技就是國際合作的成果,有些技術來自外國絕對正常。中國應繼續支持自由貿易,家家有求對維持國際和平尤其重要。相對來說,服務業,尤其經常被低估重要性的金融與傳媒,才是中國真正的短板。
4. 互聯網業務的網絡效應極強,製造贏家通吃現象,所以平台企業很值錢,但亦當然因此產生壟斷的風險。競爭有點像航海探險年代,搶先發現和殖民新大陸,成敗是個一次性機會。以金融為例,其實中國在這方面亦有很多創新,表表者正是支付寶,在國內非常成功,但最大挑戰是如何把中國金融業和傳媒成功國際化。跟汽車行業道理一樣,傳統內燃機技術和品牌,中國落後一百年,但電動車是一條全新且較公平的起跑線,中國能追上來的機會就大很多。
Fintech同樣是一個嶄新行業,數年前中國在數碼支付有明顯優勢,更曾雄心勃勃,有走出國際,甚至攻入美國的計劃。如成功,對提升人民幣地位和國際化都有幫助。但隨着美國挑起貿易戰,國際業務拓展計劃當然受損,同時其實數年前,阿里已被各種問題困擾,馬雲已萌去意,無心戀戰,國際業務已停頓下來,佔比不到1%。對比Paypal,國際業務佔比約50%,收入增長速度約30%,遠比支付寶的約6%快。
希望螞蟻能盡快完成重組 重新出發
本來螞蟻上市或可成為一次翻身的契機,如成功集資350億美元,市值輕易高達3000億甚至5000億美元,未必一定會做,但肯定有足夠彈藥重新展開全球發展計劃。螞蟻的借貸業務可能真的有系統性風險問題,需要監管,希望能盡快完成重組,重新出發。
我明白中國只想超越自己,但世人尤其美國,仍非常在意此經濟競賽。若以PPP計算,早在2017年,中國已超越美國,但以名義GDP計算,則至今仍有超過30%距離。大部分專家都認為中國將在8至10年內追到美國名義GDP,已很快,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為何名義GDP的追趕速度比PPP慢?
某些生產元素,不能容易做貿易,例如工人和土地等,所以短期內不跟隨所謂「law of one price」。但其他原材料,如鋼鐵、石油、麵粉以及DRAM等,假如關稅低,接近自由貿易,全球價錢會接近。從前《經濟學人》就每年做一次「Big Mac 指數」的PPP滙率計算,因為Big Mac內的大部分材料,全球價格都相對接近。
近年中國工資急速上升,房屋土地價格升幅更厲害,但市場滙率仍低於PPP滙率超過40%。滙率過低的原因有兩個可能性。第一是滙率操控,特朗普曾一度作出此指控,但最近拜登已解除此無理標籤,事實上人行經常需要買入人民幣支持滙率。
所以最主要原因是國際投資和消費者,對人民幣的需求仍不足夠。人民幣雖已被納入IMF的SDR一籃子貨幣,A股亦已被納入MSCI和其他指數,深滬港通的成立亦有幫助。事實上,以人民幣作全球貿易和儲備的比例仍非常低,2%不到,跟中國經濟規模不匹配,亦因此引起更多跟西方摩擦。
人幣國際化 不能只靠伊朗俄國合約
中國金融發發展仍未如理想,人民幣國際化的動力不夠,其實不能只靠中國跟伊朗和俄國的一些能源合約,更需要大量人民和民企走出國際的推動。金融業的重要性更絕不亞於製造業,包括半導體,亦當然是美國雄霸全球的重要手段之一。背後當然有強大軍事力量,但不需亦不可經常亮劍,其餘時間,控制權就倚賴金融和傳媒,絕非有些人想像中那麼虛浮和不重要。
(中環資產擁有阿里、Tesla、蘋果、拼多多和PayPal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18514833932&issue=20210416
「科技發達 帶 來的利與弊」的推薦目錄:
- 關於科技發達 帶 來的利與弊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科技發達 帶 來的利與弊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科技發達 帶 來的利與弊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科技發達 帶 來的利與弊 在 [請益] 戰爭會讓科技發展是不是誤會? - 看板historia 的評價
- 關於科技發達 帶 來的利與弊 在 科技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壞處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評價
- 關於科技發達 帶 來的利與弊 在 科技發達帶來的果報... - 淨空老法師專集網www.amtb.tw 的評價
- 關於科技發達 帶 來的利與弊 在 科技發達帶來的果報 - YouTube 的評價
科技發達 帶 來的利與弊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龔成問答信箱】(Q19341-Q19360)
Q19341:
老師,我見0006電能嘅流動資產減少約2成,反而流動負債增加左9成,流動資產淨值呈現負數,往年均為正數,呢個係唔係一個嘅危險訊號呢?
另外,係報讀老師你嘅倍升股進階課程之前,有咩書可以睇去作準備?我已經上左基礎班。
龔成老師:
風險度略略有增加,但又不用太過擔心。
睇翻佢最新的中期業績,如果你睇佢資產負債表同埋附註15,就會見到具體情況。
佢流動資產淨值呈現負數,如要是流動負債增加左,睇翻原因,是一筆$33億的負債,由之前的長期負債變成了流動負債,即是差不多開始到期。
但以佢本身的資產與現金流情況,以一間業務很穩定的企業來說,要延長或再進行借貸,無問題的,始終整體的負債水平不高,因此問題不大。
你上進階班前,可以睇《選股勝經》《年報勝經》。
------------------------------------------------
Q19342:
你好啊 成哥,好耐冇問你問題 最近諗緊兩條問題 想請教下你
1. 作為一個投資新手 因為手上冇乜股票 係咪應該喺合理區中部或者合理區下部就應該入手 而唔係一直等到佢到便宜區?
因為冇人可以預測未來 都冇人知道心水股票是否會喺股災來臨時跌到便宜區
2. 當有股災既時候購入既策略應該係點?係咪都係應該分注入?
因為當跌到便宜區就大手買入 如果再跌到更加多手上資金可能就唔夠 但如果唔大手買又驚錯失良機
龔成老師:
1)其實最重要是平衡,如果你本身完全無貨,在配置中已變成了「不平衡」(集中在現金),因此,都要適當地買入優質股,只要合理價就可以。
當然,不會用盡你的現金,只會部分入貨,餘下現金會等平先買入。
2)要睇股災的情況。
在正常的市況(合理區),會一邊買入,一邊留現金,而所留的現金,就是等大跌市(便宜區),即股災時買入。
但動動用的程度是一次過買入,還是分注入,要睇情況,但都是動用儲備。
------------------------------------------------
Q19343:
老師你好呀 想問問港元債券 港股 美股 歐洲股 日本股 嘅發展分析為何?
龔成老師:
我地進行理財,可以建立一個平衡的組合,因此,只要有質素,都可以考慮。
港元債券是防守性產品,若你好低風險,好想收息,就可考慮,但以增長角度,未必適合。
至於歐洲股、日本股,本身經濟不太好,加上疫情,回勇時間要更耐,所以長遠的發展只是一般。
至於港股與美股,長遠的發展理想,中國與美國在長遠,將會是全球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因此相關企業往往有一定的投資價值,同時投資這兩個市場可以的。
------------------------------------------------
Q19344:
你好老師
想問!一隻股票目標價係點定斷?
龔成老師:
所謂的目標價,通常是一些大行分析,計算出這股的企業價值,然後認為這股現時股價與這價值有距離,之後就會去翻目標價。
要計企業的價值,過程比較複雜,好難三言兩語就講到,就算在我的股票班,都要講5小時,裡面會講3種估值方法,有難有易,但同學都用到的。
簡單來說,你要考慮企業的生意、盈利、現金流、資產、負債等財務數據,同時要比較行業,考慮這企業的經營情況,之後的環境又會如何。這都是計算的基礎。
如果要深入計算,基本上要好仔細的研究企業,要分析好多財務數據用比率,先至有較完整的答案。
------------------------------------------------
Q19345:
老師你好,想問下如果每月扣除供樓開支後的餘錢,應該用作股票投資還是盡快還清貸款?謝謝
龔成老師:
現時處於低息環境,還錢並不一定有著數,其實最重要是計算「按揭利息」及「回報」之間的差別。
例如你有$100萬,如果投資收息股能取得6%股息,你就得到$60000一年,如果你想這$100萬作還錢,就可以慳利息,如果按揭利息3%,你就慳到$30000。
比較之下,你唔還錢,將錢作投資,得到$60000去支付$30000按息,會更著數。
當然,投資收息股有價格上的波動,而減少負債能令你減少風險,因此,各種選擇相會有利弊,但你先要明白,並不一定「盡快還錢」就是最好。
在低息環境,你拖長還錢反而有利,而高息環境,就應該盡快還錢。
如果你有基本投資知識,就應該將資金投資。但如果無信心,就還錢。
------------------------------------------------
Q19346:
你好,1088相比起1310同2638係唔係風險大啲?
龔成老師:
雖然3隻都是收息類股,但中國神華(1088)的風險度,的確會比另外兩隻較大。
最主要是業務因素,一間企業要有穩定業務,先可以有穩定的盈利,先有條件去進行持續派息。中國神華(1088)質素中等,過往較有質素,近年有減弱情況。
佢始終有一定規模,但政策不是好支持行業,的確會對佢有影響,但已經在股價反映左。
所賣出的是商品,當中沒有差異性,令佢地處於被動狀態,只能睇市場價,沒有價格自主的能力,如果商品價格大升,佢會好賺,但如果大跌,佢就可能會蝕錢,而這方面好難控制的。
所以整體來講,這股不算差,但又不算非常好,唔好對股價有太大的期望。如果是收息的,都可以,但就唔建議太大注。
------------------------------------------------
Q19347:
想指敎一下,現在入車位投資值得嗎? (平過市價一成) 本身有一層自住加一層收租, 有股票基金債券佔一半! 謝謝
龔成老師:
現時的車位租金回報率唔高,以投資的價值計,其實唔算吸引。但如果你找到平過市價一成的,就可考慮。
可以視車位為你的財富配置一部分。
------------------------------------------------
Q19348:
龔Sir,我follow了你的fb 專頁已有一段時間,亦是你書籍的讀者,從你的文字可感受到你對教授投資知識嘅熱誠同價值觀,使我獲益良多。
我想報讀老師的課程,但礙於居住地點及作為兩個年幼子女的父親,還是希望放工後盡量將寶貴的時間留給他們。請問老師有否考慮製作網上課程呢?
即使以相同課程費用,我也願意報讀。因現時科技發達,我相信成年學生即使在網上平台與老師溝通互動,也可做到課堂實體上課效果。還望老師日後可作考慮。
龔成老師:
明白,我遲d,會開一個有關於資產配置的網上課程。
至於股票班,由於內容太重要,暫時唔會。
因為之前實體股票班試過比人偷拍,之後放左上網賣,最後要搞到報海關先處理到,好煩。所以,網上類的教學,都好擔心有偷拍問題,風險太高,因為好多課堂內容,都唔想太公開,只想自己學生知,所以暫時都唔會搞。
------------------------------------------------
Q19349:
成兄 想請教一下網上醫療 阿里健康財報 半年約純利4億,但現時市值3000億以上,係咪已經被高估,還是一個新領域嘅開始,將來會有爆發式增長?
龔成老師:
當我地進行估值時,佢上年度的盈利只是其中一個推算點,特點是潛力股時,所考慮的因素會著重「將來」。由於市場預期佢每年盈利會高速增長,因此市場比佢好高估值。佢有潛力,但現價略貴。
阿里健康(0241)這是潛力股,佢營運醫藥電商、互聯網醫療等業務。
「醫藥電商業務」,這業務主要有兩種業務模式,由自營電商和天貓代運營,涉及非處方藥品、醫療器械、計生用品等。
另外,就是「互聯網醫療業務」,阿里健康與國內多家二三級醫院建立合作關係,患者可以通過阿裡健康、支付寶等平台,做到線上掛號、問診、諮詢用藥等等的服務。
阿里健康利用醫療AI系統「DoctorYou」去進行營運,該系統包括臨床醫學科研診斷平臺、醫療輔助檢測引擎、醫師能力培訓系統等,輔助醫生睇病。
業務上,有好大的潛力,不過,本質波動,股價上落大,消息多,市場炒作多,這類股風險都不少。最大問題是無人能正確估值,市場現時只是估估下,推將唔到佢將來的價值。
這類股只建議小注持有,但你預佢股價上落大。
------------------------------------------------
Q19350:
龔老師你好!
想問1177及1071!
龔成老師︰
在未來人口老化、政府對行業資源的投入、人民生活和收入質素提升等因素下,都令人們對醫療需求增加。
中生製藥(1177)本身己有一套完善的營運系統,集團己擁有多個賺錢的藥品類別。在高毛利支持下,可以不斷將錢再投資在新藥裡。這種經營模式下,相信長線發展可維持正面。
現價算係回到合理區中上部,可以開始分注投資。
華電國際電力股份(1071)主要從事發電及供熱業務。
本身賺錢能力唔算話太高,盈利過去幾年都幾波動,而且負債唔輕。
整體質素,只屬一般。
------------------------------------------------
Q19351:
你好 我留意左你個page好耐 獲益良多 知你好忙 我長話短說
我媽媽已經67,有10萬元想買股票。我miss左個銀髮ibond, 請問除了盈富外仲有咩可買呢?謝謝你
龔成老師︰
以你媽媽年紀,投資上應該以保守項目和現金流為主。
佢可以建立一個收息股的組合,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都可以。
上述股票都在合理區,你可以先用5萬分注入貨。餘下一半,就等大跌市出現,才進行入市。
------------------------------------------------
Q19352:
成哥,你好!本人近兩個月已讀了你6本著作,獲益良多,正安排時間打算參加你的課堂。
最近讀了你的書才開始檢視自己和家人的財政狀況,發現頗為混亂,整個人都處於迷惘中,還望成哥指點迷津:
1. 本人14年前在澳門和家人以$170萬合資購買了一個複式唐樓單位,
每層實用面積約900呎,共1800呎,一直放租,已供滿,現時租金$12000。由於樓齡已超過30年
唐樓升值能力有限,打算以約$600萬之價出售,雖呎價平但因LUMP SUM太大故一直無人問津,
請問我們應減價出售還是應該繼續放租呢?
2. 現和家人同住屯門居屋,3年半前老公單名以$417萬買入屯市實呎317兩房單位放租,
尚欠300萬,租金回報約4厘,由於樓齡也超過30年,且面積太小,請問應否放售後再換大一點及樓齡細一點的單位嗎?
3. 我暫時無業,老公月入約$55000,中年無子女,有約港幣$130萬在高息戶口,
人民幣$150萬,分批放入定期,年利率約2厘左右,因人民幣定存利率愈來愈低,最近人民幣也升值不少,
所以打算分段兌回港幣,請問這做法是否正確?所持現金,我應再投資樓市還是買股票收息好呢?
4. 以前太無知,人雲亦雲買股票,所以股本已損失約30%,現在價值約$28萬,實是慘痛教訓!以下為本人持倉:
股票 股數 買入價
0778置富 8000 8.812
0823領展 500 67.85
0005匯豐控股 800 38.7
0939建行 6000 8.46
3988中國銀行25000 3.014
3311中國建築 6000 12.52
3337安東油田 10000 3.95
8198樂透互娛 2000 12.8
由於一直用澳門銀行戶口買股票,費用貴,且現在已常居香港,是否應沽出手上股票,轉在香港劵商繼續投資?
另外,3337及8198已損失近9成,應該沽出還是繼續放著算了?
5. 閱讀你的書籍後,深知資產的重要,近期已在香港開了劵商的投資戶口,
希望能幫老公建立較優質的投資組合,由於我投資知識仍有限,故只是從盈富開始,打算大約1個月入1-2手,
若PE較低時會多入1手,現在已儲了4手,請問這做法是否可行?另外,我也可始留意置富、領展、金沙、港燈等收息股,
但仍未能掌握買入價位,因之前的慘痛經驗,現在投資都比較保守,但若以我現時情況,盈富+收息股這個組合又是否恰當呢?
知道問題太多,但還望成哥賜教!
龔成老師︰
1) 你現時租金算唔錯。但由於樓齡開始大,如果佢無特別大升值潛力,你可以慢慢找機會放,但唔需要急。
至於要否減價,你可以參考同區類似單位,看會否定價過高。
2) 如果有實際生活需要(如居住面積不足),換屋都可以。只要整體負債唔會因此變得過高,同埋堅守"供得起"原則就可以。
若無迫切性,可以先用優質股一邊增值,一邊等換樓機會都可以。
3) 除非你有明確需要,否則轉回港幣去做投資較好,不論高息戶口、定期也好,這些產品都不是理想的財富增值功具。
由於你手上已有2間物業,再投資物業會太集中(當然你成功沽出唐樓,則另作論。),所以你而家應該去投資股票,令成個財富組合更平衡。
4) 你要時持股,大部份都有質素。但過份集中在銀行股,佢佔你組合近一半。個別行業唔好高於組合30%,否則會有過度集中風險。
樂透互娛(8198)和安東油田(3337)質素好一般,建議沽出。
由於優質股係長線持有為主,唔會經常做交易,所以你放在澳門銀行先都可以。
5) 你現時儲盈富(2800)架方法係可以,但由於你無乜投資經驗,"其他股票"若都想自行定平貴去入市,會有點危險。
建議你用月供,或者"定時定額"咁去直接入貨。例如每個月1號,不論當時股價多少,都入1手。咁樣就可以平衡倒價格波動架風險。
但這個動作和月供,都必需長期進行,最少供3年和持有5年,才會有理想效果。
組合上,你可以用盈富(2800)主導,再配以一些"平穏增長股"和"收息股"。如果你較近退休之年,"收息股"比重上可以多一點。以下都是合適股票,給你參觀。
平穩增值股︰盈富(2800)、金沙(1928)、長建(1038)、中銀(2388)、港鐵(0066)、恆基(0012)、港交所(0388)。
收息股︰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
------------------------------------------------
Q19353:
龔先生你好請教一下:
1) 何為細價股和大價股? 用股價區分對嗎? 如港燈(02638), 股價7.71和陽光房產(0435)
都屬細價股嗎? 細價和大價股有什麼優點和缺點呢?
2)本人是新手, 層低風險一族, 以上提到的兩樣股票以下股價值得入手嗎? 息率應有5%對嗎?
港燈02638: 7.71
陽光房產0435: 3.81
謝謝!
補充, 我不是月供股票, 是每手買入
龔成老師︰
1) 細價股無一個明確定義,一般都係講一些股價或市值好低的股票。
細價股也有好壞之分,如果該公司的業務本質穩定,市值不算太細,而且穩健發展業務,這類股票就仍有投資價值。但如果市值低於10億元,生意既不穩健,賺錢能力又弱,過往更從沒派息,股價波動大。
不但是市場上的炒賣股,連帶公司內部也加入炒賣,所以這類股絕對不宜沾手。
你明白投資股票,我地係睇企業本質,去評定佢有否價值。所以,大定細價股,其實唔算主要考慮因素。
2) 港燈(2638)和陽光房地產(0435)都係有質素架收息股,這2隻坊間都唔會視為細價股。
佢地都有投資價值,前者等佢息率到5%才分注入市,咁會較理想。
而陽光房地產已在合理區,可以開始分注入市。
------------------------------------------------
Q19354:
你好丫sir,我有關於債券嘅問題想問你。
雖然你本書話買咗最好係持有至到期日,不過我有另一種方法唔知可唔可行。
股票我會一手一手買,如果冇比較平嘅股票我就會儲現金,但不過覺得現金儲得太多,但係又未有股票合適買
所以想買債券令啲錢唔好就咁放喺度毫無增長,然後如果中途站嘅話就會攞出嚟,冇賺嘅話就直到到期日,
咁樣可唔可行?
龔成老師︰
你做法雖然可以令資金保持一定增值,但長遠計有機會得不償失。
我地假設中途出現買平貨機會,而債券又跌低過你買入價。若你因為怕債券蝕價而唔放,咁就會失去儲平貨時機。相反,若你選擇照放債券去入平貨,債券會出現虧損。
由於長線計,優質股的增長力,一定優於債券這類投資產品,所以2個情況都會令你長線回報被拉低。當然你會話,咁債券升就雙嬴。無錯,但我地唔會去咁估,投資要用一個理性和平衡架策略。
我建議你用現金去等機會,雖然中間會有段時間係白白放左係度,但用長線財富增值效果計算,都會對你較有利。
------------------------------------------------
Q19355:
老師你好, 我想請教聽聞一間企業分拆子公司上市會令母公司股價上升的,但我買了京東集團(9618)後,分拆了京東健康出來上市後,京東集團沒有因此有令其股價上升
反而下跌,這令我費解想不明白,請老師有空回答吧,謝謝。
龔成老師︰
這個唔係一定,其實我地投資,著眼點應該放係企業本身架質素和長線行業發展上。這些跟企業質素無關的事情,我地唔應該考慮。
京東(9618)業務有質素,發展仍是正面,不過現價就唔算平。
佢係一間電子商業銷售平台,佢定位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現時是中國第二大電商,有一定的品牌。
過往的財務數據,收入每年都是20%左右增長,2019年收入為5700億人民幣,已經有實質的盈利,用佢2019年盈利為120億作初步推算,現價唔平。
從質素上,這股不差的,但估值上就不算平。如果佢佔你組合唔多,現貨長線持有就可以。
如果市場認為佢分柝出來後,反而無左一些優質資產,就會令股價跌。但如果認為佢得到資金後有更好的發展,就會升。
------------------------------------------------
Q19356:
今年32歲。穩定月入六萬
我由今年2,3月開始積極入貨(可惜初初未認識龔sir, 有少少亂買)。
現有既貨:
762 , $4.76 ~ 22000 股
9988, $263.8~ 300股
005 , $43.15 ~ 1200股
1177, $7.4 ~ 7000股
285, $22.72~ 1000股
1810, $22.5 ~ 600股
788 , $1.32 ~ 26000股
1833, $100.5 ~ 200股
1038, $37.5 ~ 500股
2382, $ 152.1~ 39股
有10 萬現金。打算如果762, 1177, 788 同1833 再keep 住跌的話,會用埋黎加注。
當日心諗恆指昇我都會跟住有相應既回報。但到左今時今日,帳面仲係蝕(未計939, 我真係蝕住走左蝕$8000)。
其實有d 心灰,想聽下龔sir 意見
龔成老師︰
恆指升,唔代表所有股票都會一齊升。
我地投資增值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以你年紀計,應以增長為主。匯控(0005)只是收息股,增長力唔高,唔適合你。
組合中,除了中國聯通(0762)和長建(1038)係較平穏外,其他都波動性較高的潛力股。佢地雖然有質素,但波動性略高,不宜持有過高比重。
未來時間,你應該加大"平穏增長股"的比重,咁你個組合先會較平衡。
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長建(1038)、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
另外,平安好醫生(1833)有質素,但業務不確定性較高,暫時唔建議心急加注。
雖然現時帳面係虧損,但只要調整翻好個組合,長線相信都會有理想回報。
------------------------------------------------
Q19357:
龔sir, 你好,最近終於跟先生買了第一層物業,看了樓都差不多成年,見疫情下樓價依然看似穩定而本身租樓有需求便入市。
可惜未能如你教導般找到低市價一成的荀盤,只是低2-3%便入了...現在向銀行申請按揭中,想請教:
方案1:申請85%按揭,剩餘約30萬元資金作股市投資,如盈富、領展等(不擅投資,求建議),
希望2年後轉按時回報能高於按揭息率
方案2:申請80%按揭,裝修後剩餘無幾,每月供樓後有1-2萬收入餘額作儲蓄,再作股市投資
龔sir未知哪個方案較好呢?謝謝!
龔成老師︰
現時按揭息率依然係有個較低水平,我建議你用方案1,盡量留多一點資金在手。
現時大市只是合理區,30萬資金可以先投入一半,用"分注"形式,慢慢買入以下平穏增長股。餘下一半就等大跌市出現,才大力掃貨。
用盈富(2800)計,長線都會有8-10%回報(連股息再投資),足以跑嬴按息。但留意2年而個時間唔長,回報會相對波動。但只要你係長線持有,咁就無問題。
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長建(1038)、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
不過,你唔好太心急入市買股,等完成整個按揭過程先,因為你要買過6成要買按保,不確定性較高,所以要預留多d資金。等完成過程先。
------------------------------------------------
Q19358:
龔老師,去年看了你多本書後,叫細佬入1211比阿迪同阿里巴巴,佢存款不多但也賺了十萬蚊。
我代他感激你!你的分析及眼光均非常精準。
佢四十歲人才開始發奮工作,在順豐速運工作,現終於積存了十八萬,謝謝你。
另我逼佢每月5000蚊月供煤氣、盈富儲錢,請問現有資金有什麽其他選擇?我只叫他抽了一手萬國數據。另外你最近出了的新書是什麼名稱?感謝!!
龔成老師:
能夠幫倒你細佬就好了,除了月供外,佢可以先動用9萬去"分注"買入以下平穏增長股。餘下9萬,就等大跌市才出手,入平貨。
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長建(1038)、領展(0823)、粵海(0270)。
盈富(2800)可以長期月供,煤氣(0003)都可供,但金額應較盈富少。
萬國數據(9698)主要通過可變利益實體在中國內地及香港從事運營數據中心,以提供託管服務、管理、諮詢等服務。
初步睇佢都有投資價值,但係此股則上市,可參考數據唔多。而且集團過往一直在燒銀紙狀態,未有盈利。而是市值郤去到過千億,當中主要都係"估"佢將來發展。
當將來發展不似預期,就會出現較大回調,你要明這個風險。此股可持有,只是不宜太大注。
我最近的新書《5年買樓4部曲》。
------------------------------------------------
Q19359:
成哥
想問有無聽過銀行同保險公司合作
借一球 去買一隻有保值回報的基金
借一球 息H+0.8%+0.25%
大概1.2-1.5%
但基金保證回報 3.2%
所以offset利息後
有19尼回報
有風險嗎?
本要出10萬(90萬借銀行)
total 100萬買基金
龔成老師:
兩個風險,第一,H如果上升,你的資金成本會增加,令你回報減少,甚至出現虧損。
第二,該基金的回報是否保證,你一定要問得好清楚,基本背後有那些風險。又或如果你中途賣出有那些問題。
------------------------------------------------
Q19360:
龔sir,有事請教,之前投左1M係股市,現在眼見樓市下調,本來打算樓換樓,但彈藥未夠,想轉投買細價樓收租,計過如果買3、4百萬的樓加其他雜費,用首置約花80萬左右,計過收租回報約3%.
正在考慮到底keep住留優質股或買樓?
矛盾因素:老公現供樓貸款2百萬,我倆收入穩定,兩人月入五萬多,月供萬七,買左樓儲錢能力或現金流大減
未來一年會生小朋友,支出大增,但疫情過後樓價又升怕更難買到樓.我應該點揀?點部署長期計劃?
我最近對澳門樓市吾太樂觀,樓價升幅太大,有泡沫的危機感,普遍澳門人兩萬元的收支,唐樓約3M起、十幾年樓5百幾約5、6M,8百呎以上8M以上,而租金6千至萬鬆
用嚟投資回報率吾高,賣樓扣除成本價格上升有1M先叫有賺,新樓推出好快有出租盤,投資客多,現時買入估計要捱一年,疫情過後外僱回流,租客先會多,我要去博嗎?謝謝
龔成老師:
我相信澳門樓,有自住的價值,始終澳門都是一個地少人多的地方。但以現時的回報水平,以投資的角度,只是一般。
如果你資金不是好多,就唔好心急買樓,反正你現時都有物業自住,買樓有一個好重要的原則,就是「供得起」。
比起樓價升跌,你是否供得起會更重要。如果計過數,支出太大,就等多幾年先。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科技發達 帶 來的利與弊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譚新強:對拜登政策綱領的建議(一)
文章日期:2020年11月27日 Share
【明報專訊】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仍拒絕正式承認在大選落敗,但最少已批准啟動最基本的權力移交步驟。這3周延遲已浪費寶貴抗疫時間,以及無謂犧牲數以萬計美國人性命。雖然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已呼籲國民不應在感恩節期間旅遊,以防病毒散播得更厲害,但特朗普毫不關心,絕口不提疫情,反而只仍病態式不停作出各種無根據選舉舞弊指控,和吹噓道指到了「神聖」(sacred)的3萬點!股票比人命更「神聖」,大概這就是美國今天的寫照!
股票比人命更「神聖」 美國今天寫照
無論如何,拜登已開始組閣,準備在1月20日宣誓就職,接手這個爛攤子,真不知應否恭喜他。我曾自詡為現代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十九世紀法國思想家),經常提出一些對美國的觀察,在此我又再嘗試作出10個拜登上任後的首要政策建議。部分拜登已提及過,部分則連他或許仍未意會到其重要性。有些人可能認為我何必為拜登費神,提出為美國好的意見,他們甚至黑心希望特朗普連任,錯誤以為這就對中國最有利。這想法當然是錯的,仍困於過時的修昔底德陷阱思維。我們全人類活在同一個渺小的「Blue Marble」小星球上,現在最需要的是全球各國同心合力去抗疫,更重要的長期任務是逆轉足以滅絕人類的氣候變化問題。除此之外,如何繼續防止絕對沒有贏家的核戰(另一帶來世界末日的方法),亦當然是中美共同面對的重要問題。
犧牲短期經濟利益 抗疫必需代價
以下為對拜登上任後的首要政策建議:
(1)美國人錯誤地認為特朗普處理經濟較佳,加上拜登有機會加稅,所以今次是選民罕有跟自己荷包作對的一次。拜登知道國民已有嚴重疫症疲勞(我也有),亦擔心經濟,所以暫時答應不會封閉全國經濟。不過,我建議他抗疫政策仍必須傾向嚴謹,原因有三。第一,拜登當選的最大,甚至唯一原因當然就是為了抗疫,所以如抗疫手段仍然拖泥帶水,成效不能立竿見影,那麼國民將非常失望,加上國會仍極大機會續處於僵局(Gridlock),必令拜登往後4年施政更困難。
第二,中國的經驗亦已證明其實犧牲短期經濟(甚至短期人民自由權),是抗疫的必須代價,亦是逐步健康地恢復實體經濟的必經之路。西方無知地以為抗疫與經濟是一個不能並存的二選一抉擇,根本就是個偽命題!
第三,既然多種有效疫苗已成功在望,只需數月已能為很多人注射,所以現時更應盡力抗疫,減少傷亡,因為在此最後階段染病和去世的人,是最無謂和不值的犧牲!
拜登已成立治疫工作小組,其中一位成員為奧巴馬年代、前醫務總監(Surgeon General)默西(Vivek Murthy),歷史上最年輕的一位耶魯醫學院和管理學院的雙畢業生。我認識多名他的同屆同學,對他讚不絕口,既聰明勤奮,EQ亦非常高,跟同學合作和相處得極好。耶魯管理學院擅長訓練公共與私人機構管理能力兼備人才,鼓勵「貴族義務」(noblesse oblige)的公共服務精神,我對師弟的治疫能力,很有信心!
(2)拜登已多次說明他認為美國以至全人類面對的最大挑戰為氣候變化,我當然贊同。他並非空談,已馬上委派前國務卿克里(John Kerry)為氣候變遷總統特使(Special Presidential Envoy for Climate),並將列席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NSC)。此外,據聞拜登亦將設立白宮氣候變化總監(Director)一職。近年克里致力環保,早前曾在《紐約時報》撰文鼓勵中國與全球合作,答應禁止在南極洋範圍進行任何商業活動,包括捕魚和勘探石油資源等,以防南極面臨類似北極冰川完全融化的巨大災難。我相信中國是個負責任的地球持份者,必將遵守一切相關條約,甚至可能扮演帶頭保護南極角色。
拜登已宣布將重返非常重要的《巴黎氣候協定》,亦將停止脫離世衛(WHO)。當然是好事,但脫離和加入如此重要國際組織,並非兒戲小事,對全球能否成功防止暖化,有關鍵影響。雖然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碳排放國家,但人均排放量僅為美國人的一半不到。當然美國的累積總碳排放量仍是全球最多,每年排放量仍高佔第二位。
疫情仍肆虐 多國碳排放已反彈
根據專家預測,如要避免達到提高攝氏1.5度的危險暖化臨界點,需要連續10年、每年全球碳排放量遞減7%。今年因疫情肆虐(地球反擊戰?),有望達標;然而,雖然疫情仍然嚴重,但多國的碳排放已有反彈,印度首都新德里,兩周前霧霾嚴重,PM2.5水平升至700以上,能見度跌至0,為今年2月以來首次。感恩節期間,美國飛行旅客雖同比大跌60%,但航班數量仍高近7000班次,只比去年微跌8%,竟仍比前年略多!中國經濟復蘇得比絕大部分國家早且好,預計今年GDP仍有正增長,所以估計全年碳排放量將只跌約4%。
如要成功避免氣候變化的更嚴重災難,全球必須衷誠長期合作,絕不可再出現美國的政策無常反覆情况。中國已作出2060年或之前達到「碳中和」(carbon neutral)的承諾,對發展中國家來講,是件極不容易的事。反過來,全球最發達的美國,又願否作出同樣或更進取的減排承諾呢?
我有另一建議,如要說服冥頑不靈的美國和其他對氣候變化有懷疑,或認為後果未必太嚴重的人(即為數不少,感染右翼思想病毒那些人),可能最好的方法是找出COVID疫情與氣候和環境變化的關係和證據。此學術研究工作非常重要,既需要理論、電腦模式,亦需要實驗證據。
我認為疫情跟氣候和環境變化,極可能有關。愈來愈頻密的超級風暴和巨型山林大火,為氣候變化的直接後果,已是幾乎不爭的事實,只需懂得一點基本物理和物理化學(physical chemistry)就能明白。情况猶如燒熱水,即使未到沸點,水煲內的水流和氣流都必加強和起變化,同樣地,地球暖化,海洋水位、水流和大氣層氣流,也必然加強和出現變化。
這些變化也必導致動物遷徙和生態環境變化,加上人類城市擴張,縮減人類與蝙蝠之類的生活距離,因此接觸頻繁,較容易出現病毒由動物跳到人類的種類跳躍(species jump)。再次,氣候暖化亦可能直接導致病毒基因變異加速,亦有證據顯示冰川融化已釋放本被冷藏的遠古病毒。
美經濟結構問題 非刺激方案能解決
(3)美國人對經濟當然着急。雖然股市不斷創新高,但主要受惠者只是top 1%、0.1%,甚至只是最富有的0.01%。股市只代表整體經濟的20%,且FAAMNNG加上T(facebook、Apple蘋果、Amazon亞馬遜、Microsoft微軟、Nvidia、Netflix、Google和Tesla)等數家科技巨頭,已佔標普指數高達25%以上,突顯在缺乏監管的互聯網年代,贏家通吃的特有現象,亦即蓋掩其餘80%以上的實體經濟所面臨的困境。
美國10月失業率雖已跌回至6.9%,但仍比疫情爆發前升近倍,且隨時可跟隨疫情反彈。再者這些重新增加的就業機會,主要只是低工資、沒有前途的前線服務行業崗位。
美國政客和投資者,仍只追求短視答案,最想國會通過另1萬億美元短期經濟刺激方案,以為這就是萬能解藥。我不否認有此需要,但美國有深遠的經濟結構問題,包括過度消費,基建投資過少,政府債務增長太快,和貧富過度懸殊等問題,都絕非一個簡單刺激方案所能解決的。其實再增加過萬億財赤,接近飲鴆止渴,只會令財政狀况更危險,前天美匯指數已曾跌破今年低位92水平,Bitcoin則似將挑戰歷史高位。
中美關係沒更緊張已算不錯
(4)大家當然極關心中美關係,相信對拜登亦是一個重要外交範疇。傳統上,民主黨較注重民生和內政,包括種族關係、性別和性取向歧視問題、醫療制度和社會福利及環保議題等,這亦是正確的政策重要性次序和方向。但經過4年的所謂民粹主義抬頭,即使特朗普落敗,這股充滿不理性仇恨、國家主義,和種族歧視的邪惡勢力,亦不會如此容易消失。中國的急速崛起,加上COVID疫情最先在中國大規模爆發,令美國人對中國更加猜忌和仇視,在此背景下,即使拜登本人較理性與溫和,但針對中國的貿易、科技和外交政策,實不可能在短期內完全逆轉,變得太溫和。只要雙方關係沒變得更緊張,已算不錯。
我對中美關係仍有不少觀察和建議,另外,美國亦面對其他重要難題,但編輯已催促交稿,只可暫此擱筆,下期待續。
(中環資產持有facebook、蘋果、亞馬遜、微軟、Nvidia、Netflix、Google母公司Alphabet及Tesla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06416988448&issue=20201127
科技發達 帶 來的利與弊 在 科技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壞處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推薦與評價
科技 發展有哪些利與弊? · 科技發展的利與弊作文600字|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 現代科技給人們帶來了什麼好處或壞處|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 科技發展 ... ... <看更多>
科技發達 帶 來的利與弊 在 科技發達帶來的果報... - 淨空老法師專集網www.amtb.tw 的推薦與評價
科技發達帶 來的果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qiL0_lx9xE ... 是我們就知道,科學有利也有弊。結果?結果是弊多於 利,這值得我們思考。 科學 ... ... <看更多>
科技發達 帶 來的利與弊 在 [請益] 戰爭會讓科技發展是不是誤會? - 看板historia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
仔細想想
從古至今,戰爭帶來的破壞>>>>>>科技發展、文明進步
除了春秋戰國、一二戰以外,還有哪些科技進展是戰爭催化的嗎?
不論是中國還是中東、歐洲
大一統時期都優於戰亂時期
羅馬文明何其輝煌,蠻族入侵後直接失落一千年
中國秦漢、宋朝文明科技也十分發達,蠻族入侵後一樣從頭再來
綜觀歷史,戰爭對於科技、文明發展來說是弊大於利吧?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6.226.12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10430614.A.2B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