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最後的處女地
1846年的北美,仍有一塊處女地,叫做俄勒岡領地,這時美國領土的觸角,也沒延伸到太平洋,北美大陸上的三個國家,英國、美國與老墨各懷鬼胎。
#白宮被加拿大佬燒惹
1812年美國和英國打了一場戰爭,戰場在加拿大,最後白宮被加拿大人給燒了,自此美國人認清了,英國還挺猛的,再也不敢打加拿大的主意了。
#北極熊來了
但彼此的恩怨還沒扯清,這時北極熊俄國重走了人類遷徙之路,越過白令海峽來到了阿拉斯加,在北美不斷擴張,於是系出同門的英美兩國先擱置爭議,一同防備俄國人。
#最後一塊處女地
1844~46年,當時仍有一塊爭議處女地,叫做俄勒岡領地,為了不讓俄國漁翁得利,英美兩國開始談判,看要怎麼劃分這塊地,英國認為以”哥倫比亞河”為界,以北屬於英國,照這種分法,現在華盛頓州大部分的領土都屬於加拿大的,包含微軟、亞馬遜的總部西雅圖。
但美國鷹派人士提出了一個口號「Fifty-Four Forty or Fight」
翻成中文是「不到北緯54度40分,那就來開戰吧!」
#要幹架得先問問老墨
就當美國還真的想跟英國打架時,老墨跳了出來,要報1845年德克薩斯被美國幹走之仇,美國考慮到兩邊開戰有點吃不消,匆匆忙忙與英國達成協議,那就以49度為界,併入了俄勒岡領地,終於把領土擴張到太平洋。
#老墨被揍翻
而可憐的老墨,在墨西哥戰爭中被揍的皮青臉腫,失去了大半江山,「被」出售了加利福尼亞、內華達、猶他、新墨西哥的全部地區,科羅拉多、亞利桑那、堪薩斯和懷俄明的部分地區。
美國獲得了西部的大片領地後,無數的美國拓荒者往西部大陸前進,美國人對自由的嚮往,對荒野的追求,造就了美國的拓荒精神。
想要體驗美國的拓荒者生活,千萬別錯過《牧場物語 橄欖鎮與希望的大地》,在今年的2月25日在Switch上隆重登場啦!
有別於以往現成的小屋與農田,這次的自由度更高,得靠自己胼手胝足才能擴建房屋與農田,以往的種田、畜牧、採集、釣魚、挖礦、擴建、升級、手作、任務、戀愛等要件全部保留,且更上一層樓。
本作中結婚,不僅可以跟同性結婚,甚至還可以有小孩,更進步的是還可以"離婚",離婚後就可以繼續追求其他角色,那之前結婚的小孩呢??...
就原地消失了,彷彿什麼都沒發生過
《牧場物語 橄欖鎮與希望的大地》只能說真香~且和Switch實在太契合了,喜歡《牧場物語》的IP的玩家千萬別錯過啦
https://asia.sega.com/bokumono/olive/cht/
當然美國領地的擴張過程,詳細可以看看影片啦
史上最快的領土擴張 ▶ 美國領土擴張史
https://youtu.be/r7EKQL7jFUg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湄公河全長超過4千公里,是世界排名第12長的河流,流域包含了六個國家的土地。從源頭的中國青藏高原出發,經過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最後進入南海。整個主幹跟支流覆蓋面積廣大,所以也被稱為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整個下游大概有六千萬人都靠湄公河的自然資源維生。 不過中國這幾年在湄公河的上游,也就...
科羅拉多河爭議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受佛洛伊德事件影響的抗議潮進入第四周,德國明鏡周刊指出:在全美激情之中"絕望"也正在美國整個社會中慢慢悶燒。民間示威方面,各地紛紛有要求"重啟調查"的案件,最新曝光的是一名23歲非裔青年深夜走在路上,被警方攔下反抗時被鎖喉後致死,影像曝光後,經270萬人聯署,科羅拉多州宣布重啟調查。另一奧克拉荷馬州一名27歲拉丁裔男子羅培茲,因為忽然在祖母家中歇斯底里,報警後遭警方制止,由於曝光的影片中,警方在戴上手銬壓制12分鐘的時間裡,不理會男子不斷呼喊"拜託 我要喝水 我要喝水 我不能呼吸了",結果引發爭議!當地警局局長表示願辭職負責後被慰留。民主黨主導的美國眾議院,6/25通過了以弗洛伊德冠名的《弗洛伊德警務公義法》(George Floyd Justice in Policing Act),此項法案被認為是數十年來最大幅度改革警局執法程序和問責制度的法案.。但紐約時報在同一天6/25的一則報導指出:警察團體的遊說領導人哥斯摩(Larry Cosme)也正在白宮親自會晤川普與司法部長巴爾,他呼籲並抵制相關改革法條,據紐約時報報導,哥斯摩已獲得司法部長親自對哥斯摩保證:警方最反對的建立警員執法不當數據庫;修改警方免責保護共和黨"不會讓法案這麼走"。】
{內文}
不只在紐約市,對警方執法爭議和結構性種族爭議的反對呼聲,也持續在舊金山 西雅圖 紐奧良 和奧蘭多等美國大城繼續延燒。德國明鏡周刊指出,在全美激情之中"絕望"也正在美國整個社會中慢慢悶燒。
(警方執法影帶)
停下來 你停下來 停下來 我要你停下來,因為你看起來很可疑,轉過來 轉過來
例如許多執法案例,紛紛重新被檢視。包括這起23歲非裔青年被鎖喉後致死,經270萬人聯署後,科羅拉多州宣布重啟調查。還有27歲拉丁裔男子羅培茲,在祖母家中因異常歇斯底里,被警方臉朝地上,戴上手拷壓制長達12分鐘。
(警方執法影帶)
拜託 我要喝水 我要喝水 我不能呼吸了
羅培茲後來死亡。死因究竟是官方說的吸毒過量與突發心臟病,還是媒體指出的警方執法過當致死,正反論戰再戰。除了對執法失信,對全美各地與南北戰爭支持蓄奴者,有關的雕像和紀念碑也陷入一波"拆除潮"。
(CNN記者)
(拆下來),尊崇南北戰爭南方領袖的雕像,一個個被拉下來,在這波反不公對待非裔的運動中,在新墨西哥爆發一波暴力衝突,有抗議者要強拆,西班牙征服者德奧尼亞特的雕像,他被認為殘暴對待美國原住民
(美國民眾)
這是仇恨的紀念碑,這是白人至上主義的紀念碑
(CNN記者)
在加州 西班牙傳教士的雕像被拉下,還有一位邦聯將軍,以及美國總統葛蘭特,他曾領軍打敗叛亂的南方邦聯,但曾有過一位家奴,大約一年,還有弗朗西斯‧凱伊,他是美國國歌的歌詞作者也有過蓄奴
(美國民眾)
我們認為這些蓄奴者該立雕像紀念嗎(不)
而美國開國元勳傑佛遜和喬治華盛頓雕像也遭推倒毀壞,理由是,他們倆人都有過奴隸,而紐約自然博物館前的老羅斯福雕像,本是象徵非洲裔男子與印地安人與他並肩作戰的雕像,如今被認為帶著帝國主義與種族歧視意味。
(白斯豪\紐約市長)
這個雕像顯然...帶著白人優越於有色人種的氛圍,這是此刻無法被接受的
(川普\美國總統)
(叫囂) 我可以叫他"功夫流感"(暗指新冠)
但對全美這波佛洛伊德之死後爆發的分裂動盪,紐約時報批評,美國總統川普採取的策略是順勢而為搧風點火,以支持武力,暗中高舉白人至上主義,操弄"種族牌"並加以政治化。
(川普\美國總統)
我們在奧克拉荷馬開始,謝謝你們 奧克拉荷馬
紐約時報就追蹤調查,川普之所以選奧克拉荷馬州的土爾沙,作為三月疫情後的第一場造勢地點,因為這個地點。是1921年 著名非裔富人社區「黑人華爾街」,遭種族主義屠殺的地點。
(漢尼拔強森\美國作家)
當地白人轟炸民宅
(雪莉史密斯\土爾沙民間組織領袖)
把非裔屍體丟到河裡,還有人直接丟到大墓地裡
這個傷口,土爾沙市花了119年來弭平,來向無辜受害者道歉。
(土爾沙警局長)
我很抱歉,美國警局當時並未保護好同胞,在那場1921年的悲劇日裡
但身為美國領導人,川普選在非裔美國人慶祝重要六月節(紀念奴隸制度終結)的周末,反客而主 登門踏地,不談道歉與種族和平,反倒高舉自己與選票,對非裔美國人來說,如同"又被羞辱一次"。
(川普\美國總統)
外邊有些很壞的人
(雪莉史密斯\土爾沙民間組織領袖)
我的直覺反應是"總統太不尊重人了",像是對非裔打了個巴掌
另外,包括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都指出,正當美國眾議院通過民主黨版,被認為是"史上最嚴格"警察改革法案時,警察團體的遊說領導人哥斯摩(Larry Cosme),也正在白宮親自會晤川普與司法部長巴爾,呼籲並抵制相關改革法條。據說,已獲得巴爾親自對哥斯摩保證,警方最反對的建立警員執法不當數據庫,與修改免責保護,共和黨"不會讓法案這麼走"。
(美國PBS新聞)
民主黨版《警察正義法案》(Justice in Policing Act of 2020)禁止使用鎖喉,建立全國性的警察執法標準指南,限制軍用級裝備轉到地方警察部門使用,明訂私刑為聯邦仇恨罪,建立全國性警員執法不當數據庫,修改對警察法律上的合資格免責保護
(英國Channel 4 News)
川普總統把事情政治化,他在推特上寫道"我只想要法律與秩序","我反對削減警察經費或解散警隊","那些偏激的左派民主黨人簡直瘋了!"
(NBC新聞)
川普總統再次稱呼自己是"法律與秩序"的總統,並且試圖替想要削減警察經費的民主黨,塑造出一個反執法人員且激進的形象
(美國總統/川普)
我們必須尊重我們的警察,我們必須要照顧我們的警察,因為他們保護著我們,如果大家能夠讓他們好好做事,他們一定能做得非常好
各方政治角力與謀略下,讓種族歧視與警方暴力執法兩大難題,仍無法預測將走向何處。據美國媒體CNBC統計,美國警政系統預算連年高達千億美元,僅2015年一年就花了約1430億美元,等於從1980年以來,成長了超過200%,但全美犯罪率 其實反其道的下降。
(我不能呼吸了,沒有正義就沒有和平)
金錢之處即權力之處,美國根深的痼疾,民眾需被引導的失望與憤怒,皆處於危險的十字路口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0F-3cqnDyA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6.28《文茜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5Crs4BOzl4
科羅拉多河爭議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湄公河全長超過4千公里,是世界排名第12長的河流,流域包含了六個國家的土地。從源頭的中國青藏高原出發,經過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最後進入南海。整個主幹跟支流覆蓋面積廣大,所以也被稱為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整個下游大概有六千萬人都靠湄公河的自然資源維生。
不過中國這幾年在湄公河的上游,也就是瀾滄江的河段,蓋了十幾個水壩要發電,結果去年年中,下游湄公河的水量測到是50年來最低,搞得後面幾個國家都沒水可以用,影響超過六千萬人。
雖然下游國家在二戰之後,就一起成立了一個「湄公河委員會」要一起解決水資源問題,不過上游的中國卻沒有加入,反而另外成立一個「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倡議」,叫大家來支持他的。
湄公河委員會開宗明義就說,我們這個組織是要處理湄公河沿岸國家的水資源問題,灌溉啊、漁業啊,反正就是各種跟水相關的他們都負責協調。但那個中國的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倡議呢,野心超大,包山包海,不只水資源相關的問題,還包括了國家警察、司法合作、跨境經濟合作區啊、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還有五年合作減貧計劃。
但是「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倡議」餅畫的這麼大,但這些協議卻都沒有細節。官網上最清楚的東西只有他們主辦的趣味問答比賽「精彩瀾湄知多少」的得獎名單。
當然瀾滄江跟湄公河雖然支流多流經很多地方,但是在水量跟深度落差太大不適合發展航運。上游真的是除了發電也不能幹嘛。但是中國就是也沒先跟人家說好就直接把水源堵起來,下游的人就通通都只能渴死啊。而且大家也說中國西南方用電量需求根本也沒這麼大,根本就是在亂搞下游國家。
雖然中國極力否認,把罪名都推給氣候變遷,還說瀾滄江經過的雲南也是乾旱。但就被一個關注全球自然環境的組織 Eyes on Earth 抓包,它們在今年四月的時候發表了一個報告。用特殊的微波成像技術,調查1992年到2019年的衛星數據,模擬出在降雨跟融雪量跟湄公河水位高低關係的模型。這個組織就在報告中說,中國的水壩工程有直接的影響到瀾滄江往下游的水量。
我覺得我們台灣人可能對這種河流、水資源的問題真的很無感,因為我們就是個島國,不會有什麼國境內的一條河也有流過別人的家裡這種狀況。但是這其實在國際上還滿常出現的。
像墨西哥也因為科羅拉多河的事情跟美國有很多爭議。他們雙方在1944年的時候就簽了一個協議,讓美國可以在河上蓋水壩,條件是要確保墨西哥有農業用水。結果美國水壩蓋好之後,給人家的真的就只剩灌溉用的水量。從1899年代開始,科羅拉多河流進海裡的水幾乎是零。本來的河流出海口都只剩下乾地,三角洲的森林跟濕地有八成都消失了。
水水資源珍貴,不只人要喝,種地要灌溉,工業也需要用水。歷史上幾乎所有大城市都是蓋在河邊,真的有不少戰爭,說到底都只是在搶可以得到更多水的土地。現在人口爆炸又氣候變遷,水資源真的越來越珍貴。湄公河的問題還是要各國一起認真好好解決。我們在台灣能做的,就是不要浪費水。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科羅拉多河爭議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湄公河全長超過4千公里,是世界排名第12長的河流,流域包含了六個國家的土地。從源頭的中國青藏高原出發,經過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最後進入南海。整個主幹跟支流覆蓋面積廣大,所以也被稱為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整個下游大概有六千萬人都靠湄公河的自然資源維生。
不過中國這幾年在湄公河的上游,也就是瀾滄江的河段,蓋了十幾個水壩要發電,結果去年年中,下游湄公河的水量測到是50年來最低,搞得後面幾個國家都沒水可以用,影響超過六千萬人。
雖然下游國家在二戰之後,就一起成立了一個「湄公河委員會」要一起解決水資源問題,不過上游的中國卻沒有加入,反而另外成立一個「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倡議」,叫大家來支持他的。
湄公河委員會開宗明義就說,我們這個組織是要處理湄公河沿岸國家的水資源問題,灌溉啊、漁業啊,反正就是各種跟水相關的他們都負責協調。但那個中國的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倡議呢,野心超大,包山包海,不只水資源相關的問題,還包括了國家警察、司法合作、跨境經濟合作區啊、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還有五年合作減貧計劃。
但是「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倡議」餅畫的這麼大,但這些協議卻都沒有細節。官網上最清楚的東西只有他們主辦的趣味問答比賽「精彩瀾湄知多少」的得獎名單。
當然瀾滄江跟湄公河雖然支流多流經很多地方,但是在水量跟深度落差太大不適合發展航運。上游真的是除了發電也不能幹嘛。但是中國就是也沒先跟人家說好就直接把水源堵起來,下游的人就通通都只能渴死啊。而且大家也說中國西南方用電量需求根本也沒這麼大,根本就是在亂搞下游國家。
雖然中國極力否認,把罪名都推給氣候變遷,還說瀾滄江經過的雲南也是乾旱。但就被一個關注全球自然環境的組織 Eyes on Earth 抓包,它們在今年四月的時候發表了一個報告。用特殊的微波成像技術,調查1992年到2019年的衛星數據,模擬出在降雨跟融雪量跟湄公河水位高低關係的模型。這個組織就在報告中說,中國的水壩工程有直接的影響到瀾滄江往下游的水量。
我覺得我們台灣人可能對這種河流、水資源的問題真的很無感,因為我們就是個島國,不會有什麼國境內的一條河也有流過別人的家裡這種狀況。但是這其實在國際上還滿常出現的。
像墨西哥也因為科羅拉多河的事情跟美國有很多爭議。他們雙方在1944年的時候就簽了一個協議,讓美國可以在河上蓋水壩,條件是要確保墨西哥有農業用水。結果美國水壩蓋好之後,給人家的真的就只剩灌溉用的水量。從1899年代開始,科羅拉多河流進海裡的水幾乎是零。本來的河流出海口都只剩下乾地,三角洲的森林跟濕地有八成都消失了。
水水資源珍貴,不只人要喝,種地要灌溉,工業也需要用水。歷史上幾乎所有大城市都是蓋在河邊,真的有不少戰爭,說到底都只是在搶可以得到更多水的土地。現在人口爆炸又氣候變遷,水資源真的越來越珍貴。湄公河的問題還是要各國一起認真好好解決。我們在台灣能做的,就是不要浪費水。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科羅拉多河爭議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了,還落韻文耶。
最近一次的國際水資源爭議,就發生中國跟中南半島各國分享的湄公河。上個月美國氣候學家就抓包,中國在湄公河上游蓋了11座水壩,把原本該流到中南半島的水攔光光,導致下游的泰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河域,水位暴跌1公尺,創下50年來最低水位。
住在島國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河流必須跟鄰居公家用,鄰居多糾紛就多,例如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就一口氣流經10國,1992年,匈牙利和它的鄰居前捷克斯洛伐克,就因為水壩建設問題而鬧上國際法院,最後很難得地,以理性和法學解決糾紛。但萬一你的鄰居是胖虎,你跟他講道理,他回你的是拳頭,這事就難了。這次中國就被發現,在湄公河上游一口氣蓋11座水壩,用來儲水、進行水力發電,這一直備受爭議,因為這水壩到底攔住多少水,外界只能觀落陰;下游的國家有多少水用,也只能看中國臉色,「朕不給的,你不能搶!」你想想啊,你家明明有自來水管,但水龍頭卻放在胖虎家,你想洗澡還得去拜託他多給你一點水,結果他只給你一湯匙,還說「我已經盡力了」。
像這樣的鄰居你會不會很想把他巴下去?一定會嘛,但是在我們講到各國為了水資源巴來巴去之前,我們先來瞭解地球上的水資源到底有多珍貴。
地理老師說過,地表不是有75%被水覆蓋嗎?到處都是水,怎麼還會缺水?其實這些水,有高達97.5%是不能利用的鹹水,包括海洋還有像死海這種鹹湖或鹽井、鹽田,只有大約2.5%是淡水,但其中又有七成藏在冰山、冰河裡,看的到吃不到,我們實際上「可能」使用的淡水,只有區區0.8%。為什麼說「可能」呢?因為這0.8%裡面,有九成是需要相當技術才能抽取的地下水,另外一成才是河川湖泊等的地表水,以及卡在凍土層和大氣中的水源,覺得數據太多很複雜沒關係,打個比方,你把家裡浴缸裝滿水,再拿個漱口杯往浴缸裡撈,浴缸裡的水就像地球上的水,但只有杯子裡的可以拿來飲用、發展農耕和工業,還必須全人類共享,這只是比喻而已喔!小朋友千萬不要真的去放一缸水,你真的要,記得說是凱莉教的。
好,截至2020年,世界上大概有78億人,足足是100年前的四倍多。一天下來,我們就要用掉100億噸的淡水,相當400萬座游泳池的水,400萬座是多少?啊,總之就是很多啦!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數據,這張地圖中的深色區域,就是目前面臨極高缺水壓力的國家和地區。是不是很多,用人口來看是八億多人都缺水,我知道你在找台灣,台灣是灰色的,什麼意思呢,無數據的意思。為什麼無數據?你去問聯合國啊!聯合國還估計,到了2025年,也就是五年以後,情況就會惡化到,分佈在50國的全球26億人口,都將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水資源已經那麼緊張了,還不是所有地方的水都保證乾淨無虞,而根據台灣的BFF,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發生在開發中國家的疾病,有80%與水有關。人不健康,國家就一定窮,而且世世代代無法翻身。
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會缺水缺成這樣?
每天一睜開眼睛,洗臉刷牙就要用水,每個人平均每天需要喝3公升的水,但這是在你當阿宅,不動也不流汗的情況下。其他還包括上廁所、洗頭洗澡洗衣服,還有最近大家為了防疫勤洗手,都需要用水。根據自來水公司的數據,全台每人每日用水量,大約280公升,差不多是一個標準浴缸的滿水量。
地球上75%到90%的淡水,都流進農牧業,每生產1公斤的穀物,就要大約1000公升的水,以台灣來說,會有四成的灌溉水,回流成地下水,但也不是每個地方的地下水都能被抽取利用。
至於畜牧業更驚人,拿牛肉為例,每生產1公斤的牛排,需要耗費1萬5400公升的水。以一頭美國牛為例,平均需要養3年才能進屠宰場,3年來會吃1300公斤的穀物,而這些穀物又需要水去灌溉,加上牛本人要喝水,牧場和屠宰場也需要用水清洗,所以一頭肉牛從出生到變成200公斤的肉排,總共要用掉310萬公升的水。看到這裡,我決定每個月少吃一份牛排。
大約有一到兩成的淡水,用在工業。紡織業是農牧業以外,最喝水的行業,從退漿、精練、漂白到絲光,以及幾乎所有的染料都要用到水。冬天穿羊毛衫很暖對吧,不過每生產一磅的羊毛(454g),也就是差不多一件羊毛衫的量,平均就要消耗130公升的水,也就是你去超市買2公升裝的可樂,要買65瓶。而我們夏天愛穿吸汗舒適的棉布,耗水量更是其他種類的三倍。汽車製造也是耗水大宗,每生產一輛汽車大約需要15萬公升的水。
但是水不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嗎?的確,但不是百分之百都適合回收,而且也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個技術回收工業廢水。至於農牧業,你是要農作物和牛羊再把水吐出來重複利用嗎,不然幾年前很流行尿療法……你先去試試,再回來告訴我效果怎麼樣。
總之呢,人類用掉的淡水,有九成是一去不復返的。
所以水真的很珍貴,那不夠用怎麼辦呢?各國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大家省點用吧?不是。是趕快去搶。
很多在河流上游的國家就築起了水壩,標準的肥水不落外人田,結果當然就是外人拿著飛機大炮來討了。除了我們剛剛講到的湄公河,世界上的五大河流域,也就是非洲的尼羅河、印度半島的恆河、印度河、中東的幼發拉底河以及美國的科羅拉多河,都已經出現嚴重的水資源競爭,今天因為時間限制,我們只講兩個。
首先我們來看兩河流域。兩河流域指的就是幼發拉底河跟底格里斯河,我小時候為了背這兩條河的名字,不知吃了多少棍子,對啦,我那個年代就是早餐配體罰。總而言之,這兩河源頭在土耳其,流過敘利亞、伊拉克,擦過伊朗後,注入波斯灣,下游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古文明搖籃,周杰倫的歌聽過吧?這幾個國家都聲稱他們擁有河流的使用權,但偏偏四國需求量遠超過兩河水量。
一開始伊拉克和敘利亞,蓋了很多水利設施,沒想到上游土耳其的水利設施後來居上,攔截掉幼發拉底河一半的水量,部分敘利亞的水利工程,甚至因此淪為蚊子設施,毫無作用。像1990年土耳其「阿塔圖克」大壩蓄水期間,就導致幼發拉底河直接斷流了整整9天,但土耳其是北約成員,敘利亞只能在心裡罵髒話。
接下來我們來看,位於非洲的世界最長河「尼羅河。尼羅河流經10個國家,但各國為了怎麼用水吵了幾十年,甚至差點打起來。早在1929年殖民時期,英國和埃及簽訂「尼羅河條約」,規定沿岸國家不能做出任何讓水量減少的行為,只有最下游以農立國的埃及,可以全權使用河水,不過後來其他國家覺得不公平,他們也想用尼羅河灌溉發電啊,就多次向埃及抗議條約不公,各國多年來紛爭不斷。到了2011年,主要支流「藍尼羅河」的發源地衣索比亞,開始興建大壩用來發電,這讓下游的蘇丹和埃及氣炸了,後來是美國出面調停,才讓這三國有望在今年達成協議。
但是在1950年到2000年,世界上發生1800多起關於水的國際衝突,這還不包括國內衝突或家庭紛爭,平均一年有36個水資源的衝突。這中間除了剛剛提到的國家級搶水大戰,同一國的也在搶。包括奈及利亞、馬利和肯亞,都發生過農人和牧民,搶水互殺的慘劇。不少戰亂事件,也把摧毀供水設施當作戰略,沒水活命的一方,當然就只能乖乖束手就擒,包括2006年以色列和真主黨的戰爭,以及2018年衣索比亞的族群衝突,都用上了這一個狠招。
除了人口爆炸,導致水資源長年供不應求,未來還有一大隱患,那就是氣候變遷。暖化會直接導致乾旱,缺水的地方更多,這個問題已經是現在進行式,還會導致冰川和冰帽消融,咦?融光了不是很好嗎?這樣就人人有水用啦!但這等於是預支未來的水,等全部消融後大家都沒得用!
水資源匱乏將會影響到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最後很容易訴諸武力,來捍衛水的主權與安全。聯合國早在1972年就警告,繼石油危機後,下一個就是「水危機」。照理來說,水資源應該要國際共享,各國政府合作解決水荒,但老實說,如果你只拿到一杯水,你會願意分鄰居半杯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全球搶水戰 #拳頭護水權 #暖化加劇水荒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ㄒ
科羅拉多河爭議 在 美國攔截科羅拉多河99%的水量,下游墨西哥只剩1%,合適嗎? 的推薦與評價
國際關係#中國地理#地緣政治美國攔截科羅拉多河百分之九十九的水量,下游墨西哥只剩百分之一合適嗎?科羅拉多河是一條徑流量並不大的河流,但對美國來 ... ... <看更多>
科羅拉多河爭議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湄公河全長超過4千公里,是世界排名第12 ... 的推薦與評價
不過中國這幾年在湄公河的上游,也就是瀾滄江的河段,蓋了十幾個水壩要發電,結果去年年中,下游湄公河的水量 ... 像墨西哥也因為科羅拉多河的事情跟美國有很多爭議。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