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企業挺選手 韓國能 台灣不能?」記者會 國民黨團新聞稿
參加東京奧運比賽的中華隊國手們,截至8月1日為止,已經取得2金4銀4銅,創下中華民國參加國際奧運比賽最佳成績。在台灣正遭受新冠疫情襲擊,全民在2、3級疫情警戒,經濟動能減緩停滯,日常生活侷限困頓下,國人因中華隊在運動場上傑出表現,國旗歌聲在奧運場放送,當下令國人熱淚盈眶,暫時忘記疫情衝擊所帶來的影響。但在全民感動、振奮之餘,國民黨團今(2)上午召開記者會,檢視政府對於運動員、教練等相關人員的培訓計畫、預算經費的編列,應該更精進,和企業資源接軌,共同創造更好的運動環境,發覺、培育更多優秀體育人才。因此,國民黨團提出三大主張:一、稅務政策減免吸引企業投入。二、企業長期贊助培育優秀選手。三、成立職業聯賽擴大選手來源。同時,國民黨團認為《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第26-2條相關修法有其急迫性,將會列入下個會期優先法案。如此一來將更能激勵選手表現,在運動場上能有更傑出的表現,拿出更好的成績為國爭光。
總召費鴻泰表示,中華隊參加今年東奧比賽的選手有68位,但實際列入教育部體育署「黃金計畫」只有38位,換言之,有30位參賽選手不在計畫之中。審視「黃金計畫」預算,3年只有12億元,相當於1年僅投入4億元,顯然這對培訓年輕選手來說,在兼顧訓練、學業和生活所需要的費用根本不夠,規模太低。費鴻泰舉例,如這次拿到女子拳擊銅牌的黃筱雯,原來根本不在體育署的「黃金計畫」中,後來在拳擊協會理事長李武男極力向教育部爭取,才列入「黃金計畫」;顯然政府對於運動員的培訓、投資,仍留在「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思維中。為了避免在對體育選手培訓上受限於經費預算的不足而有所「遺珠」,國民黨團將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提案,將列入亞運、奧運培訓選手全部納入「黃金計畫」中,預算從3年12億元提高到3年30億元的方向推動。
費鴻泰指出,除了政府編列預算培訓運動員之外,可參考鄰近韓國企業大力投入包括棒球、足球、排球、籃球4項職業運動贊助,對於單項運動如田徑、羽球、馬術、網球、桌球也提供大量資金挹注,讓優秀的運動員可以無後顧之憂在運動場上,發揮更好的成績。相對地,韓國政府為了鼓勵企業贊助體育,也提供相當優渥的稅賦減免回饋,國民黨團會在下個會期的教育文化委員會,邀集教育部、財政部和體育署共同商討如何讓企業在贊助運動員的同時,可提高免稅額,鼓勵企業支持選手、支持體育活動,以台灣的經濟實力,相信韓國能,台灣也能。費鴻泰提到,激勵運動員奪得國際賽事前3名的「國光獎金」:金牌2000萬元、銀牌700萬元、銅牌500萬元,國民黨團建議金牌提高到3000萬元、銀牌1500萬元、銅牌800萬元,以激勵運動員的潛力和表現。
書記長陳玉珍表示,在每位參加奧運的運動員背後,是教練、家人義無反顧的支持才能夠有機會登上奧運殿堂,和來自世界各國好手同台較勁,無論最後奪牌與否,都代表了長年累月的付出,汗與血交織下,換來一次又一次的成績晉級。因此,國民黨團曾提出對運動員的預算要提高,體育教練未來出路要保障的方向;國民黨團更進一步主張:一、稅務政策減免吸引企業投入。二、企業長期贊助培育優秀選手。三、成立職業聯賽擴大選手來源。如此一來將更能激勵選手表現,在運動場上能有更傑出的表現,拿出更好的成績為國爭光。
首席副書記長萬美玲表示,在奧運選手奪牌之後,我們沈思如何能更精進創造更好的運動環境、給予運動選手更好的資源,除了在獎金、預算提供之外,可參考歐美國家和鄰近的韓國,鼓勵企業贊助運動產業,給予更好的稅賦減免措施,因此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體育署法案審查當中,國民黨立委包括林奕華、蔣萬安在內,針對《運動產業發展條例》修正都提出相關配套措施。萬美玲進一步表示,她針對《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第26-2條提出修正案,「政府應設置企業捐贈運動產業專戶」,以專戶讓企業挹注體育產業發展,無論是職業或業餘運動項目,均能扣抵相關稅額。萬美玲指出,在她的提案中,企業捐贈運動產業額度在2,000萬元以內額度,都能夠獲得250%免稅額度;其中也列出但書,在企業捐贈的專戶中,捐贈金額的20%必須作為運動員培育。
萬美玲指出,《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第26-2條修正案仍須經過朝野協商,她呼籲朝野儘快召開協商,在下個會期內儘速完成三讀,如此才能真正發展運動產業、培育優秀運動人才,「企業挺運動,運動支持產業」兩者相輔相成。萬美玲也指出,體育署對於修正案內容有所疑慮,免稅額提高到250%,會有稅損問題;會有磁吸效應,造成企業一窩蜂贊助體育,忽略其他弱勢、公益團體;會發生援引比照問題。但萬美玲認為,實際上稅損不過是2.26億元,遠低於投入體育產業發展的金額。此外,企業捐贈不同產業、公益團體都有其固定性,不會因為免稅額的不同而改變贊助。最後,萬美玲認為,體育署應該想盡辦法吸引更多的資源來挹注體育產業,而不是想出一大堆理由,阻擋企業捐贈體育的大門,《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第26-2條修正案通過的有其急迫性,國民黨團將會列入下個會期優先法案。
「稅務部 出路」的推薦目錄:
- 關於稅務部 出路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稅務部 出路 在 癮科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稅務部 出路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稅務部 出路 在 [問題] 四大稅務部轉職苦惱- 看板Salary 的評價
- 關於稅務部 出路 在 請益四大稅務部出路好嗎? - 會計板 的評價
- 關於稅務部 出路 在 2021政治大學會計學系包種茶節 的評價
- 關於稅務部 出路 在 2022會計系出路全攻略!完整分析PTT 的評價
- 關於稅務部 出路 在 『EY稅務輕鬆聊』Podcast 國家稅收及國際稅務變革知多少 ... 的評價
- 關於稅務部 出路 在 [問題] 稅務(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 看板Salary 的評價
- 關於稅務部 出路 在 [請益]四大事務所稅務部門- Accounting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稅務部 出路 在 [請益]四大事務所稅務部門ariel681302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稅務部 出路 在 會資系出路- 中正大學板& Dcard 的評價
稅務部 出路 在 癮科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國最不可惹的就是國家稅務局IRS,沒繳稅會追你到天涯海角。
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須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衛福部專線「1925」、生命線專線「1995」或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
稅務部 出路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沒有退路,才會有出路]
這真是很開心的時刻!教了18個月斜槓,也帶了數百位「洪家軍」,終於要帶著他們來見大家!從7月29日(三)晚上9點這場直播起,將有一系列斜槓案例的成功見證。為什麼要推出這個系列﹖
因為不論我或對岸做的調查,都發現上班族當中,高達9成想做斜槓!顯然,做斜槓是多數人內心的渴望與夢想,可是大家都困在不知道怎麼開始,以及怎麼成功,也就踟躕不前。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一般人都是要看到了有人做成功,才會相信事情有可為。所以這一個系列就是來給你加油打氣,並且讓你先了解以下三個重點:
1. 這些人做斜槓的動機,也就是他們背後的人生故事,或是遇到的生涯危機。
2. 這些人在做斜槓過程中,他們是怎麼克服困難,並且重生,走出新的路。
3. 這些人在我的斜槓課程中,學到哪些方法與工具,幫助他們一步一步成功。
第一位上場的是黑媽,她是去年9月28日這班的班長,斜槓項目是「理債專家」。你是不是只聽過理財專家,沒聽過理債專家﹖去年之前我也沒聽過。可是黑媽之所以會選擇做這個項目,背後是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她說:
「其實在這個社會,很多人是沒財可理,倒是有不少債要理,我想幫助他們。」
黑媽的父母經商,從小家境富裕,家裡有游泳池,除了佣人外,有司機接送。17歲那年,母親突然急病去世,而母親才是公司掌大權的靈魂人物,且槓桿投資13間房子,遺產稅50%,沒有現金繳,全部拍賣掉。而且欠人家的錢,人家會來要;至於借出去的錢,母親沒交代,以致周轉不靈。
除了開始跑三點半的人生,也經常漏夜要搬家躲債主上門,整天擔心害怕,卻求助無門。十幾二十歲的青春好年華,就這樣狂風驟雨不歇地過了。還好後來做保險業時,陰暗的斗室終於灑進陽光,真命天子出現了,先生是天塌下來也沒關係的人,終於有個依靠,心情穩定多了。可是老天爺似乎沒有要放過黑媽……
30出頭懷了老二,母親的債務也還得差不多,心想應該可以喘一口氣,哪裡知道這時候銀行來追一筆新債務:
近5千萬元!
這是母親的債,父親做保;在父親去世未久,銀行追上門,黑媽不得不再為自己一戰!在請不起律師的情況下,花了4年打官司,最後用背債兒條款贏了。肩頭才感覺輕了些,天空才放晴,先生卻在有一天海釣時發生意外,不幸身亡,一夜之間黑媽成了帶著兩個幼兒的單親媽媽。忍著淚水,黑媽告訴自己:
「我沒有退路了,只能勇往直前。」
為了孩子,黑媽不能倒,除了努力做保險業務外,也想辦法找出路。她發現產業變化很快,想要找備胎轉型,去考理財規畫顧問的證照,但是目前在台灣還欠缺成熟的收費案例。因此她想要著手經營自媒體,打造個人品牌,成為知識型專家,便來上我的斜槓基礎課,被觸動了之後,馬上報名進階班,她說:
「我賣的是無形商品,所以我這個人的品牌相對變得很重要。」
在我的斜槓學中當中,黑媽從零開始,到現在開出的平台數目名列前茅,而且每個平台都做了不同區隔,各有訴求對象與達成目的,像是:
1. fb粉專:講理財與理債
2. youtube訂閱:講勞保與稅務
3. 電子報訂閱:回答粉絲的問題
4. podcast訂閱:回答粉絲的問題
我在教斜槓時,嚴格要求學生做的項目一定要具備獨特性。一般上班族賺錢辛苦,沒有太多資金用來做廣告﹑打宣傳,唯有做獨特性才會被看見,所以我常說,獨特性是最大的廣告!果不其然,黑媽才一出道就受到不小的矚目,有一天我上吳若權的電台節目,他還特別告訴我:
「有個理債專家黑媽,是妳的學生。」
而且粉專才開2個月,大出版社就來邀她出書。事實上,黑媽在斜槓項目上早已經開始變現,有幾十名來請她做債務上的諮詢;而且算一算起步不到1年,令人欣喜的還有一些讀者看了她的文章之後,跟黑媽買保險。但是我請她來上直播,不只是她已經小有成績,而是她當班長,之認真之負責讓我五體投地。
我媽媽常說:「艱苦的人才知艱苦的人。」黑媽非常能夠將心比心,除了自己在網路行銷上努力不懈之外,還一馬當先帶動全班跟著動起來,包括:帶大家在自媒體上貼文接龍100篇﹑每天提供一支網路行銷的學習影片等。從她的這些行動,完全顯現出她的慷慨大方與大度大量,難怪他們班上同學都很支持她。
在這次直播,你會看到黑媽談她的過去,不斷跌倒﹑不斷爬起,也談她的現在,不斷找出路﹑不斷學習與突破,一切都還在進行式,還沒到達成功的顛峰。當然,你也可以看到這位媽媽怎麼堅持一邊做保險衝刺業績,一邊準時下午3:30下班去接孩子放學,做好時間管理,陪伴孩子健康長大。
真實的故事,最感人!7月29日(三)晚上9點歡迎準時收看!
-----
想更上一層樓嗎?想擺脫受薪階級的困境嗎?想為自己加薪至少50%以上嗎?
現在,洪老師把理論加上實務,整理出一套獨步台灣的系統方法論,開了一堂課:「教你強大,Be A Star」,教你拆解做斜槓的三個大秘密,是你一生帶得走的能力:
▲秘密1:確定你的個人經營方向
▲秘密2:建立你的個人商業模式
▲秘密3:打造你的個人變現能力
即使你現在還不打算做斜槓,都必須及早把這三個秘密學起來,記得,人生無常!職場無情!
【教你強大 Be A Star】課程資訊:https://lihi.cc/S54pS
加入尹星Line@獲得更多有料內容與課程資訊 https://enstar.cc/Jqag6
影片免責聲明:https://enstar.cc/r6JXr
稅務部 出路 在 請益四大稅務部出路好嗎? - 會計板 的推薦與評價
學長姐都說審計出路比較好,但自己對會計興趣不高,想問稅務部有這麼不堪嗎?是離職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嗎?還是乾脆去考銀行了,事務所文越看約恐怖- 請 ... ... <看更多>
稅務部 出路 在 2021政治大學會計學系包種茶節 的推薦與評價
也在實習中認識會計系多數人的出路-會計師事務所後認為這應該是一個適合 ... 事務所稅務部也可以是我未來工作的選擇之一,成為了我繼續深造的動機。 ... <看更多>
稅務部 出路 在 [問題] 四大稅務部轉職苦惱- 看板Salary 的推薦與評價
(手機排版請見諒!!)
》個人背景介紹:
1. 政大的會計相關科系畢業
2. 多益800+分 (但已經是大二的時候考的),工作上英文通信沒問題,但英文concall就
有點困難
3. 韓文日常對話沒問題
4. 大學有在某中型事務所審計部打工,也有在某公司財務部當過工讀生 (但我知道這對
找會計工作沒什麼幫助QQ)
》工作經驗與內容:
畢業即進入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目前在職中(2年以上)。
主要負責幫外國企業做租稅優惠申請、一般公司營業稅查核、很偶爾有一些稅務諮詢或意
見書 (因為沒有審計經驗,這類案件不太會派給我)
》工作優缺點:
- 優點:
1. 自由、彈性上班 (事務所本就不用打卡)
2. 請假容易
3. 主管有好幾個,但我的直屬主管人其實滿好,雖然時常有一些龜毛的點讓人受不了
4. 不太加班,除了年底忙一點的時候,偶爾會要把一些無關緊要的行政事務帶回家處理
,就不太好報加班 (因為就是一些瑣碎但花時間的事)
5. 薪水滿意,目前加上年終大概落在70-80萬(平常很省,個人也沒有特別想要賺大錢,
就覺得安安穩穩的有個可以過得不錯的薪水就好了)
6.同事年齡相近,感情也都不錯~
- 缺點:
1. 以後轉職不易,工作內容與外面無法接軌,我們的工作不用看財稅報,所以真的很像
是在事務所做著行政職的人
2. 案件單調,雖然組上也有其他案件,但是需要審計經驗的就不太會派給我,其實也可
以自己去要求,但是派給我的案件就已經是一個剛剛好偏多的量,再多就是要加班了,但
組上風氣偏向不給加班費)
3. 分工不均,越有能力擔案越多,領得薪水卻比別人少
4. 日後升上理級扛業績壓力大,每月要內部檢討
5. 爬上去的過程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同時要做staff的事情,又要做manager的事情,看
別人就變得很常加班,除非等到上面的人退休
6. 直屬主管雖然人很好,但組上也有講話不好聽、做事沒體系又煩人的主管,還愛跟直
屬主管告狀,做他們的案件就真的會氣到想走人的那種
7. 有些諮詢工作真的很需要活用稅法的能力,做起來好困難QQ
》苦惱的點:
現在的工作真的有超級讓我走不了的優點,又有一些逼著我走的缺點,爬文看到有些人有
離開好公司卻後悔的,也有鼓勵年輕的時候要多闖闖的,讓我一直舉棋不定。
雖然還有一段距離,但自己漸漸邁入30歲,目前工作學到的東西只有在事務所才能發揮,
到了一般產業就是從0開始,怕到時候漸漸升上去真的覺得不合適,也已經30幾歲更不好
走,就算屆時願意降低薪水,一般公司也可能寧願用新鮮人,自己在事務所的價值就等於
是歸零。
而且如果決定在這邊不走了,就要一直卡位 (我們組流動率算低),中間如果想休息個一
兩年留職停薪也很困難,但一般公司就算真的無法留停,有著會計經驗,換一家公司換個
環境也未嘗不可,但若只有我目前的經驗,就真的有困難了。
想問版上的大家,如果是你們會如何選擇呢?
又或是自身有一些經驗,也很希望可以分享給我參考,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233.4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660370559.A.BA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