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劈開的疼痛在大地瀰漫】
——談海子(下)
◎小編陳尚季賞析
4.景色與景色中的靈魂
以實體論來說,此處趙暉舉了亞里斯多德與柏拉圖對於「實體論」的看法。對於實體一詞,柏拉圖主要是指真實的存在與實在,而亞里斯多德哲學主題的實體,大致指真實或實在的東西。相比「可感事物」在柏拉圖的理念論中處於真實又不真實、存在又不存在的狀態,亞里斯多德則是轉而肯定日常可見的可感事物,即是真實的事物。
海子的作品意象,月亮、少女、馬匹、石頭、雲朵等可感實體,不僅呈現出自然流轉的樸素性格,這些日常的事物也掙脫了語言文化的層層羈絆。
景色與景色中的靈魂,正是將海子的實體觀帶往柏拉圖的方向,以致意象更加地難以分辨。
有兩種抒情詩人,第一種詩人,他熱愛生命,但他熱愛的是生命中的自我,他認為生命可能只是自我官能的抽搐和內分泌。而另一類詩人,雖然只熱愛風景,熱愛景色,熱愛冬天的朝霞與晚霞,但他所熱愛的是景色中的靈魂,是風景中大生命的呼吸。
從「熱愛自我」進入「熱愛景色」,把景色當成「大宇宙神秘」一部分來熱愛,就超出了第一類狹窄抒情詩人的隊伍了。
要熱愛生命不要熱愛自我,要熱愛風景而不要僅僅熱愛自己的眼睛。
「看」這個概念被突出了,看做為一個最基本與他者建立連結,看能使人跟最遙遠的事物產生聯繫,而最終看見暗藏或隱密的事物。事物能被看見,理念卻不行,但可以用「靈魂的眼睛」去注視或觀照。如果我們將海子的風景看作具體可感的實體,能夠被看、觸摸和感知,那麼景色中的靈魂就負載了某種深層的理念成分。對海子來說,景色的真實也是幻象的真實,提高生存的深度與深刻。看出心靈、看見生存,看見電光石火般的景色的靈魂,正是海子的要求「要熱愛生命不要熱愛自我,要熱愛風景而不要僅僅熱愛自己的眼睛。」
海子在《尋找對實體的接觸》中表示,「詩,說到底,就是尋找對實體的接觸,詩應是一種主體和實體面對面的解體和重新誕生。」對海子來說,當下的實體已經是抽象且生鏽的。因此必須去尋找對實體的全新接觸,用新的主體的力量去推翻或更新實體,使之解體並重生。趙暉以海子《太陽.土地篇》中「月亮的內心站著一匹憂傷的馬 一個女人」這一詩句,加以分析實體的解構與重組。
月亮、馬、女人三者在古典意象裡各安其位,但在此一詩劇中的疊加狀態裡卻充滿了跳躍,一匹憂傷的馬、一個女人破壞的古典之月的寧靜與完整,正是那一匹馬和那個女人加強了月的不安與孤寂。「月」的實體,在現代的意義上重新地被掌握。在古典詩歌與海子詩歌運用同名實體意象的差異中,實體的重新誕生,會得到更加清晰的呈現。
5.時鐘的對抗-主體的自我博弈
葉慈說:「詩是和自我的爭辯。」在黑格爾的「實體即主體」裡,「主體已經不僅僅是判斷中的主詞,而是更多的被用於人類理性」一切問題的關鍵在於不僅把真實的東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為實體,而且同樣理解和表述為主體。所以說,「實體作為主體的能動性,就表現在他自身之中就包含著純粹的否定性,因而,他是單一的東西自己否定自己從而分裂為二,降自己樹立為對立面,然後揚棄自身中的矛盾與對立,重建自身同一性的過程。」重建自身的同一性,即是自己認識自己,最終成為絕對的精神。
海子的詩歌觀與創作中,這種「實體作為主體的能動性」常常表徵為主體的自我博弈。程光煒指出孤獨少年,海子大部分的詩作中,唯一的敘述者和第二作者,柔弱的第一自我與強悍的第二自我長時間的衝突,使他的詩出現「對稱」。「對稱」是自我博弈展開的基礎,所以海子詩中對稱的不斷重複,很大的程度上表明了一個與自己、與世界拉扯、搏鬥的咆哮與宣示。這種對稱結構拒絕了一切平衡的敘述主體,正如海子認為詩中的和解是不存在的,只有衝突、鬥爭、生與死的較量。「自我合解」的可能是否真的存在,是海子用一生來追問的。以下趙暉以《春天,十個海子》來分析「對抗」之於海子的意義,是在詩中如何被呈現的。
春天,十個海子 ◎#海子
春天,十個海子全部復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這一個野蠻而悲傷的海子
你這麼長久地沉睡究竟為了什麼?
春天,十個海子低低地怒吼
圍著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亂你的黑頭髮,騎上你飛奔而去,塵土飛揚
你被劈開的疼痛在大地瀰漫
在春天,野蠻而悲傷的海子
就剩下這一個,最後一個
這是一個黑夜的孩子,沉浸於冬天,傾心死亡
不能自拔,熱愛著空虛而寒冷的鄉村
那裡的穀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戶
他們把一半用於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
一半用於農業,他們自己的繁殖
大風從東刮到西,從北刮到南,無視黑夜與黎明
你所說的曙光究竟是什麼意思
趙暉的分析是,這一首帶有超現實意味的抒情詩,在光明景色中的自我超越裡,更像是一種內心分裂所呈現的生命張力。雙圈結構裡,第一圈(第一與第二節)內,主體的分裂表現,十個海子對一個海子。第二圈層(第三與第四節)內,最後一個海子又分裂為你和我。敘述者既身處其中,以我直接介入敘事,又置身事外,將自我對象化為你,於是,你和我同臨舞台、互為鏡像,內心私密的對話得以公開。兩層圈層複雜的疊合使詩歌充滿戲劇張力。
十個海子,復活的海子不過是幻象,他們只能圍繞著詩中主角,你和我,跳舞歌唱,他們與光明的景色同時到來,嘲笑一個「野蠻而悲傷的海子」的長久沉睡。十個海子對一個海子間的嘲笑,可以看作是主體對自我意識中黑暗消沉部分的自嘲。你和我,原本同是主角,然而劇情推演,我變成了舞台上的自由人,成為一個既存在又不存在的實體,無動於衷地看著你被十個海子戲謔。
你飛奔而去,你疼痛地被劈開。與十個海子的喧囂相比,你沉默的抵抗如土地般堅硬,痛苦意味深長。十個海子與你,實際上是一個人的戰爭,在自我博弈中不斷下陷。「人們把自己隱藏在表現的背後。人不僅受到他人的隱藏,而且還受到自己的隱藏。無限地將自己的內部深處下降」
如果說,第一、二小節是十個海子的表現與你沉默被動的表演,第三小節就是我唱給你的一段無限低回的深情詠嘆。你在某種巨大的壓力下,退守為一個黑夜的孩子,沉浸於頹廢的死亡氣息,沉浸於使人墮落自行毀滅的念頭裡,無法自拔。
最後一小節,在低迷中掙脫出尖銳的質問,將詠嘆畫作激烈的獨白。
鼓、糧食、嘴、胃,糧食的一半用於吃,一半用於繁殖,而穀之簡體字作「谷」。在《糧食兩節》裡字體字義的分析,谷的上方是火下方是口,可以看出生存慾望的大火。從糧食、吃、種子,可以看出一種農業生產的封閉循環,也看出了一種勞作的薛西弗斯式的荒謬與虛無。
各級主體的博弈中,光明與黑暗的力量站在生命的兩極。十個海子對比一個野蠻而悲傷的海子。第一小節裡,以光明的景色,在嘲笑他的同時也不乏挽救之意。第二小節,這個野蠻而悲傷的海子被十個海子撕裂著,可他背負著沉重而虛無的光明幻象,欲逃離黑暗的束縛,卻只感到被劈開的疼痛在大地蔓延。第三小節起,你與我的合一,這個野蠻而悲傷的海子心中湧起模糊的復仇慾望,他希望自己能更相信所謂的希望,只關心生活。卻無力在黑暗中自拔,最後的獨白中,這個野蠻而悲傷的海子,面對豐收的勝景卻再次被短烈荒蕪的青天襲擊,壓抑許久的質問,你所說的曙光是什麼意思?
主體間博奕的白熱化被風之盲目浩蕩出之,海子敘述的主體被捲入一場自己否定自己的風暴,「無視黑夜與黎明」。無法分辨我是誰的海子,在十個海子與一個海子,在我與你之間衝突,這種逼問之下,一場想挽救主體自我分裂的歌劇不得不以主體同一化的失敗而告終。如此飽含生命痛感的詩句,以他的脆弱面臨障礙摧毀的惶恐,也承傳著生存真正的勇氣與難度。
「你說的曙光是什麼意思」,像是一隻從遠方飛動的骨頭,他孤單、勁瘦,目標如一,卻腳下迷茫,注定是一支滿載青春之痛的落地之矢。
海子透過秩序與訓練,將兇猛的元素、地域深淵和魔法的大地分擔在自我多重的形象中。但海子瘋狂燃燒的自我卻無法統攝主體的多重自我分裂,只能任憑其左右。魯迅說:「寫作本身就是一種消耗生命以抵抗絕望與虛空。」蒂利希認為「存在的勇氣是這樣的倫理行為:人在其中肯定他自己的存在而不願那些與他的本質性的自我肯定相衝突的生存因素。」在亞里斯多德認為:「勇氣是對一個人的本質,一個人的內在目的的肯定。」但這種肯定裡具有某種不願性質的肯定。這種肯定包含著可能的、某些狀況下不可避免的犧牲。這種要犧牲的東西可以包括愉悅、幸福甚至是一個人自身的存在。海子寫作方式及其詩歌正是這一意義上,成為「存在的勇氣」的表徵。面對生命的真實,海子選擇直視,在這樣的觀看中他將創作與生活連結,生活的真實對海子而言即是寫作的真實。臧棣說:「詩人通過不斷的自我爭辯,我們可以向更高級的生命狀態飛躍。這種生命的飛躍,心智的昇華,說到底必然是愉悅的。」
6.抒情就是血
海子:「我是說,我是詩,我是肉,抒情就是血。」詩歌裡的血肉與骨並非只是詩人的真實與真誠的內心,更是真實與真誠的質量。在海子的抒情詩裡,可以看見一種純粹的抒情性,這樣的純粹性並不是無拘無束的表現,而恰巧是主動尋求一種限制。在海子含蓄的創作裡,是否內裡是他欲壓抑的湧動情感。以下以《日記.姐姐》作分析。
日記.姐姐 ◎#海子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籠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
悲痛時握不住一滴眼淚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這是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
除了那些路過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這是唯一的,最後的,抒情
這是唯一的,最後的,草原
我把石頭還給石頭
讓勝利的勝利
今夜青稞只屬於她自己
一切都在生長
今夜我只有美麗的戈壁 空空
姐姐,我今夜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
趙暉認為,這首詩情緒由孤單思戀(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籠罩/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而無助(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悲痛時握不住一滴眼淚),而哀傷(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這是與水中一座荒涼的城),而漸漸被絕望糾纏(除了那些路過的和居住的/德令哈......今夜/這是唯一的,最後的,抒情。/這是唯一的,最後的,草原。),語氣逐漸沉痛,肉身在情愛中沉淪,音高也降至最低點。小詩的轉折處緊跟而來,我被絕望的情緒籠罩,中而至於要賭氣,(把石頭還給石頭)語氣簡短,而將詩逼至決心的最高點,然而急轉,話盡可以說卻無力收束自己的情感,詩歌的聲音被一種溫暖與無奈包住,緩緩下落又重回思念。回到姐姐我只想你。單純的情緒原點。與情緒相應,草原盡頭遠映兩手空空之空虛,以一滴眼淚代表全部悲傷的質量,含蓄而深遠。「這是最後的,唯一的,抒情」斷裂的語句模擬一種心碎的絕望。全詩的語氣,像是情愛低回的現象,幽微地說出寂寥與斷裂。真摯的語氣裡,呼應海子的抒情都是血。
西渡說:「誰如果說我們這個時代不存在愛情了,我願意舉海子的這些詩反駁他。」
7.結論
海子在詩中的追尋與誠懇的眼神,使人難以不對這位詩人投以尊敬的眼光。在詩中的激烈對抗、抒情詩裡的血與骨,或許都是這位詩人被卸下後的噴濺的熱血,可以看見他對於生存是多麼渴望達到安定,但他否定自己就像其詩語言一樣,都是一顆遠方的太陽,他是夸父。海子被說為是詩的殉道者,我認為殉道本身是荒謬的,詩從未要詩人死,而詩人的每首詩作都是想活下來的微小希望,那怕希望只是隧道裡的一個小白光點,他仍繼續前行並相信著。
「愛」,可以是海子一生的凝結吧。在詩裡他愛父母、情人、大地、太陽等等,作為詩人他用寬厚的心與能看見萬物靈魂的雙眼,將他的心靈與宇宙合一,並不斷地疑問著人是什麼、該何去何從,在追問裡能感受到他「真實」與「真誠」的質量,他選擇一個人孤獨地尋找著,他只能自己尋找著,或許結果不適認知裡的平安圓滿,但這就是海子的生命吧。若要我思考海子是否是詩的殉道者,我更相信他就是詩的本身,因為在他的追尋裡,他便成為了他追尋的本身。
◎作者簡介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懷甯縣高河鎮查灣村,中國新詩史上最有影響力的詩人之一。
海子在農村長大。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1982年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自北大畢業後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附近臥軌自殺。
海子的作品被收入近20種詩歌選集,主要作品有:長詩《但是水,水》、長詩《土地》、詩劇《太陽》(未完成)、第一合唱劇《彌賽亞》、第二合唱劇殘稿、長詩《大紮撒》(未完成)、話劇《弑》及約200首抒情短詩。曾與西川合印過詩集《麥地之甕》。出版的詩集有《土地》(1990)、《海子、駱一禾作品集》(1991)、《海子的詩》(1995)、《海子詩全編》(1997)。
-
美術設計: IG@brocccoliiiii
圖片來源: IG@brocccoliiiii
-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_9.html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每天為你讀一位詩人
#海子 #存在主義 #主體博弈 #愛 #追尋
稞的意思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王嫂:戰亂時期的母愛】
這次分享的短篇,是中國作家沈從文的〈王嫂〉。
內容是描述鄉下的幫工王嫂,與兒女在戰爭中相依為命的故事。
小說中對於主角王嫂的人物刻劃相當立體,展現了底層人物的樸實與悲傷。
一起來看看這部短篇作品吧。
-
王嫂 / 沈從文
廚房中忽然熱鬧起來,問一問,才知道幫工王嫂的女兒來了。年紀十八歲,眼睛明亮亮的。梳一餅大大的髮髻。臉圓圓的,嘴唇縮小如一個小荷包。頭上搭了一片月藍布,圍裙上繡了一朵大紅花,還釘上一些小小紅綠鏡片。說話時臉就發紅,十分羞澀,在生人面前總顯得不知如何是好神氣。問問王嫂,才知道女兒還剛出嫁五個月,丈夫在鄉下做田,住在離昆明四十裡鄉下,穿的衣還是新娘子衣服。主人說:「王嫂,你大姑娘到這裡來是客,炒幾個雞蛋,留她吃飯去!」王嫂就望著那女兒癡笑,「太太說留你吃飯,不要走!」女兒也笑著。一家大小知道王嫂有個好女兒,都來看看,都交口稱讚王嫂福氣真好。閨女可長得波俏逗人愛。
王嫂只是笑,做事更熱心了一些。王嫂不特有個好女兒,還有個好兒子!兒子十二歲,已到城西區茶葉局服務當差,淨掙十五塊錢一個月。局裡管教嚴,孩子長得乾淨清秀,穿上一件灰色制服,走路脫脫脫,見過的人都說相貌有福氣,長大一定有出息。王嫂怕他不學好,一來就罵罵,裝成生氣樣子,要孩子趕快回去。孩子雖是她唯一寶貝,可並不嬌慣,守規矩,從不胡亂花錢。
王嫂因事離開了這個家約五個月,大約在別處主僕之間相處不大好,到後又回到這裡來了。在這一家中的工作是洗衣燒飯,間或同賣雞蛋清毛房的鄉下人嚷嚷,一切動機無不出於護主。為人性情忠誠而快樂,愛清潔,又惜物不浪費,所以在一家中極得力,受一家重視。這點重視為王嫂感覺到時,引起她的自尊心,事情便做得更有條理。
有一天,另外一個鄉下婦人來了,帶了些新蠶豆來看王嫂,兩人一面說一面抽抽咽咽。來人去後,問起原因才知道一年前那個作新媳婦的女兒,已在兩個月前死掉了。來的就是那女兒的婆婆。女兒因為生產,在鄉下得不到醫藥照料,孩子生下地兩天,女兒流血不止,家裡人全下了田,想喝水不得水喝,喝了些水缸腳沉澱,第二天腹痛就死去了。孩子活了兩個月,也死去了。經過這樣大變故的王嫂,竟還是一切照常,用來穩定她的生命或感情的,原來是古人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八個字。她相信八字。
說起女兒死去情形時,她說:「他們忙著收麥子,大麥稞麥,用車子裝滿一車一車馬拖著走,下田去了。我女兒要喝水,喝不到,把水缸腳喝下肚,可憐,她嚷痛也痛,就死了!死了她男人哭,不許棺材抬出門。自己可要去做壯丁,抽籤到頭上,過盤龍寺當兵去!生死有命。」說的話不到十句,可包括了多少動人的內容!
吃晚飯時,王嫂加添一碗新蠶豆,就是白天那親家送來的。兩親家說起女兒時,心酸酸的,眼睛濕瑩瑩的,都念著女兒。
王嫂死了女兒,兒子卻好好的。一個月必來看看她一次,就便把工薪全部繳上,王嫂點清了數目,另外送他兩塊錢作零用。
這家裡同別的人家一樣,有雞,有狗,有貓兒。這些生物在家中各有一個地位。這一切卻統由王嫂照管。
把午飯開過,鍋碗盤盞洗清楚後,王嫂在大院中石碌碡上坐下喂雞,看雞吃食。看見橫蠻霸道的大公雞欺侮小母雞時,就追著那公雞踢一腳,一面罵著,「你個良心不好的扁毛畜生,一個小小肚子吃多少!我打死你!」公雞還是大模大樣不在乎,為的是這扁毛畜生,已認識了王嫂實在是個好人。公雞是住在對面唐公館戲樓上哲學教授老金寄養下來的。每天大清早,家中小黑狗照例精神很好,無伴侶可以相互追逐取樂,因此一聽公雞伸長喉嚨鳴叫,就似乎有點惡作劇,必特意來追逐公雞玩。這種遊戲自然相當激烈,是公雞受不了的。
因此這莊嚴生物,只好一面繞屋奔跑一面咖呵咖呵叫喚,表示對這玩笑並不同意,且盼望有人來援救出險。這種聲喚自然引起了一家人的關心,但知道是小狗惡作劇,誰也不理會,到後真正來援救解圍的,照例只有王嫂一人。
那時節王嫂也許已經起床,在廚房燒水了,就舞起鐵火鉗出來趕狗,同小狗在院中團團打轉。也許還未起床,小狗惡作劇鬧到自己頭上,必十分氣憤,從房中拿了一根長竹竿出來打狗。這支竹竿白天放在院子中曬晾衣服,晚上特意收進房中,預備打狗。小狗聰明懂事,食料既由王嫂分配,對王嫂自然相當敬畏,眼見那枝竹竿,是王嫂每天打它用的。只是大清早實在太寂寞了,興致又特別好,必依然折磨折磨大公雞,自己也招來兩下打,因此可好像一個頑皮孩子一般,搭搭赸赸跑到牆角去撒一泡尿,不再胡鬧,樂意結束了這種惡作劇。儘管挨駡,挨打,小狗心中還是清楚明白,一家中唯有王嫂最關心牠。
王嫂每天照例先喂狗,後喂雞。狗吃飽後就去廊下睡覺。
喂完了雞,向幾隻雞把手拍拍,表示所有東西完了完了,那幾隻雞也就走過院坪邊沿那幾株大尤加利樹下扒土玩去了,因此來準備開始做自己事情。下半天是她洗衣的時間,天氣好時,王嫂更忙。院子中有兩大盆待洗的衣服;老先生的,先生的,太太的,小姐的,學生的,小娃子的,還加上自己在茶業局作小勤務十二歲小兒子的。衣服雖不少,她倒不慌不忙的做去。事情永遠作不完,可並不使她懊惱。一面搓衣一面間或還用本地調子唱唱歌,喉嚨窄,聲調十分悅耳。偶然為主人聽到時,要她好好唱下去,就覺得害臊,把個臉羞得紅紅的,不再開口。唱歌的用意只在自己聽聽,為自己催眠,憑歌聲引帶自己到一個光明夢境裡去。
她目下有十二塊錢一個月,兒子卻有十五塊,兩人賺的錢都沒有用處,積聚一年可捎回鄉下去買一畝二弓田地。仗打下去,米糧貴,一點收入少雖少,利上翻利,五年不動用,會有多少!再過八年兒子長大了,所長保舉他進軍官學校,接一房新媳婦,陪嫁多的不要,只要有三五畝地,一頭水牯牛。
一切事都簡單具體,使這個簡單的人生活下來覺得健康而快樂,世界雖不斷的在變,人心也在變,雞狗好像都在變,唯有這個鄉下進城的農婦,人生觀和希望,卻始終變得不怎麼大。
三月後天氣轉好,鎮日長晴,城區經常有空襲警報。警報來時,家中長幼照例分成兩組,一組外出,一組不動。王嫂對外出最匆忙的照例要笑笑,一面笑一面說:「先生,來了來了,快走快走!」說話得極少,意思似乎倒很多。有點諷刺,有點愛嬌,主要表示倒是她並不怕。飛機來到頭上也不怕。為什麼不怕?孔子遺教在這顆簡單的心上有了影響,「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還記起一個故事,「黃巢殺人八百萬,在劫數的八方有路難逃,不在劫數的,坐下來判官不收你。」兩句簡單話語和一個簡單故事,穩定了這個簡單的心,因此,在平時做事很盡力,做人很可靠,在亂時,她不怕,炸到頭上機會既不多,炸不到頭上她真不怕。
疏散的出門去後,不出門的照例還是各在房中做事讀書,院中靜靜的,剩下王嫂一個人。她還是洗衣,一面洗衣一面點數空中飛機數目,好等等報告給主人。或遇到什麼人來院中時,有點話說。她需要聽一兩句好話,或是讚美,或表示敬服,聽來她都十分高興。哲學教授老金,照例每天午後四點來看他的大公雞,必帶一個大燒餅,坐在屋簷下石砌上,一面喂雞一面和王嫂談談天。若有警報,或問:「王嫂,你怕不怕?」知道她不怕後,就翹起大拇指說:「王嫂,王嫂,你是這個。一家人你膽量最好!」王嫂聽來帶點羞澀神氣笑著:「咦,金先生,你說得好!我不怕,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儼然知道對面是教哲學的先生,就援引兩句大哲人的話語,表示酬答。哲學教授老金,必照樣複述那兩句話一次,「是哪嗎!是哪嗎!這是聖人說的!可不會錯!」
王嫂笑著,「聖賢說的,哪裡會錯!」
王嫂雖從不出城避空襲,可是這城中也就真如「有命在天」,直到如今還未被炸過一次。王嫂看到的只是自己飛機三三五五在市空繞圈子,還不曾看過日本飛機。五月九號天氣特別好,照樣的有了警報,照樣有萬千人從門前走過疏散,家中也照樣有人出門。這一次情形不同一點,三點左右竟真有二十七架飛機排隊從市空飛過。到飛機場投了彈。飛機的樣子,聲音,轟炸消息,共同在王嫂腦子中產生一個綜合印象。
可是一切工作還是照常。晚飯時把菜湯端上了桌子,站在桌邊聽消息。一個客人向她說笑:「王嫂,你看見了日本飛機?」
「二十七架,高也高!哪,那邊高射炮蓬蓬的響了,那邊機關槍咯咯響了,亭通,兵通,飛機場炸了。我不躲,我不怕的。」
「真不怕嗎?炸彈有水缸大,這房子經不起!」
「要炸讓它炸,生死有命。」
這件事也就過去了。第二天到了下午,天氣還是很好,並無警報,到兩點左右,她正一面洗衣一面用眼睛耳朵去搜索高空中自家飛機的方位,小狗忽然狂吠起來。原來那個在茶業局當差的小兒子來了。
小孩子臉黑黑的,褲子已破裂,要他母親給縫補縫補。
「福壽,你走哪裡來?」
孩子說:「我從近日樓那個法國甘美醫院來。」
「昨天警報你在哪裡?」
孩子說:「我在河甸營。」
這一來王嫂呆住了。「你怎麼到飛機場去。日本飛機不是把河甸營炸平了嗎?炸死好多好多人。你去看熱鬧!有什麼好看的!」
「我有事去。飛機來了,丟下十二個炸彈,三個燃燒彈,房子燒了,倒了,我前前後後是人手人腳,有三匹馬也炸個碎爛。機關槍答答答答亂打。最後我也死了,土把我埋了。有人摸我心子,還有一點氣,汽車裝我到甘美醫院。今天九點鐘我醒回來了,他們說好,你醒了,你姓什麼?好,王家孩子,你回家去吧。到局裡去吧,你媽找你!褲子被車門拉破的,他們當我是個死人!…說我真命大,全身沒有傷,死裡逃生的。」
孩子把事情敘述得清清楚楚,毫不覺得可怕,也毫不覺得這次經驗有何得意處。坐在他母親洗衣盆邊,褲子破了一個大裂口,把手抹抹,瘦瘦的腿子全裸露出來了。王嫂聲啞了,「咦,咦,咦,你不炸死!你看到死人?看到房子倒了燒起來?你看到人手人腳朝天上飛?人家抬你到醫院去,九點鐘才醒。回去主任罵不罵你?來,我看看你褲子!」
小孩子走到她身邊去,她把破褲子一拉,在孩子精光光的瘦臀上巴巴的打了三下。「你不怕死?我自己打死你,省得吃水缸大炸彈五馬分屍!」小孩子卻嘻嘻笑著,看看母親的眼睛,已濕瑩瑩的了。
孩子說:「我不怕日本,我長大了還要當兵去!」
王嫂一面拉圍裙抹眼角,一面生氣的說:「好,你當兵去,人家讓你豆子大人當兵去,老鴉看你以為是耗子,叼你上天去!」
「打仗我才不怕,我要捉一個活的俘虜回來你瞧。一定捉活的,用電線綁來,帶回家去幫我們做田!」
「你有力量捉燈草人。」
「我要長大的!我賭咒要去打大仗。」
王嫂不再同孩子爭辯了,趕忙去取針線給孩子縫褲。把針線取來,坐到小竹椅邊時,又拍打了孩子幾下,孩子卻感到一種愛撫的溫情,問他母親:「娘,你怕不怕?」
「咄,我怕什麼?天在頭上。」
她看看天,天上藍藍的,有一團團白雲鑲在空間。恰有三隻老鴉飛到院中尤加利樹高枝上停下來,孩子一拍掌,老鴉又飛去了。王嫂把褲子縫好後,用口咬下那點線頭,把針別到頭髻上去,打抱不平似的,拉住孩子髒耳朵說:「你當兵去,老鴉就叼你到樹上去。福壽,你能當兵?」
孩子不作聲,只快樂的微笑。他心想:「我怎麼不能當兵?人長大了,什麼都做得好。」
孩子走後,家中人知道了這件事,都以為王嫂人好,心好,命好。王嫂不作聲,只是微笑。到晚上,卻悄悄的買了些香紙,拿到北門外去燒化。她想起死去的女兒,死得太苦了,命可不好,有點傷心,躲在自己房中去哭了好一會,不曾吃晚飯。這件事一家人誰也不知道,因為她怕人知道要笑她,要問她,要安慰她。這一切她都不需要。
稞的意思 在 夢想騎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西藏迴遊|0412|香格里拉
請司機小謝拿張紙寫上「馬金花專車」貼在車上,從學校接金花時才能認出來是哪輛車,「好的,我請我朋友給我整一下。」以為小謝請朋友用A4紙簡單列印,沒想到做了張大海報貼紙貼在車上,「啊~出校門時同學都在看,真是太不好意思了!」金花雙手遮住臉說,我們才發現這樣的事發生在少女的生活中,不小心變成偶像劇了,早餐後回去同學們應該會天馬行空吧。
離開香格里拉的這天,我們找了家客棧吃著甜牛奶、青稞餅,其實沒有享用太多,多得是聽著金花說,說平常沒機會傾訴的心聲。
金花說著接下來得實習,拒絕了班主任讓她到外縣的大醫院去,那是成績和品格好的學生才能優先推薦的待遇,卻選擇留在縣城的醫院實習,是因為不捨得長時間離開爸爸媽媽,「冬天是我最害怕的時候,因為把土地賣了換成氂牛,爸爸媽媽一直在山上放牛,冬天我去過幫忙的,下大雪時怕牛會死爸爸媽媽還是上山受凍。」邊說著邊流下心疼的眼淚「前不久爸爸去喝喜酒還吐了血,痛到不行終於肯去醫院,檢查出是胃癌。」金花不能自己的害怕有天將失去親人,想早點努力掙錢有成就,接家人來縣城裡住。
「這本繪本送給你!」齊駿打開自己的創作一頁頁溫柔念著「愛是午後的雷陣雨,滋潤憂鬱的心,愛是冬天的暖陽,溫暖了旅人的心;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會忘了愛,當我們難過的時候會忘了愛,當我們失去的時候會忘了愛,但是不要擔心愛一直都在,深呼吸一切都會好起來。」在翻到某幾頁時金花抿著嘴唇忍著眼淚,雷娜看著金花輕聲說著「接下來可能不容易,你得知道這件事,學醫很重要,但爸爸媽媽的身體與時間不是你能掌握的,如果有一天爸爸媽媽不在了,那不是你的錯,這個種子你得放在心裡。」
「我從來沒有感受過這種陌生人的愛,我永遠不會忘記的。」金花堅定的說,雷娜撥撥金花散了的瀏海「沒事,我們就在當下,我知道這是最後一次來了,承諾不能輕易說出口的。」金花說「那我去台灣找你們,不管多久等我有成就了,我說過的話都記得的,當軍人的話我也只對你們說而已。」
送上金花搭上返家的車,我們揮手直到看不清車窗,小謝載著我們繼續往前,忍不住車上的安靜說著心思別這麼複雜啦,「你這個膽小鬼才坐一下看見眼淚就跑出去了!」雷娜對小謝說著,「哎呀,我一看見小姑娘的眼淚就不行了嘛!」小謝實在忍不住安靜與眼淚,但安靜是好的,在此刻。
承諾是重要的,承接情感是溫柔的,今天我們彼此說著還好有回來,真好。
也許未來,
我們在台灣見吧。
#西藏迴遊
#曾經的出走帶來生命改變
#奉獻了金錢支持金花的夢想
#勇敢前進的人啊你們深刻影響著世界
#承接悲傷是勇敢愛人
#耀動國際旅行社溫暖支持
——————
〖備註一:出走課程〗
以不能使用金錢為規則,專業引導員帶領至多十二位成員,進行多天的挑戰,從A到B點與人交換食宿交通,不能事先安排只能共識討論前進可能,學習團隊溝通」提高挫折忍受力以及思考金錢以外自己的價值。
〖備註二:夢想騎士〗
後成立社團法人台灣I-LIFE國際行動協會,為陪伴脆弱處境青少年公益組織,並辦理出走之體驗教育課程,至今帶領國內外四十多期。
〖備註三:西藏迴遊計畫〗
2013年辦理出走雲南-西藏,完成一個月挑戰,約定未來再回來感謝曾經相遇的人們,2019年與部分成員再度出發,專程尋回曾經的感動,並將過程以影片紀錄,述說金錢以外人與人相遇與改變的可能。
稞的意思 在 「顧粿」不能亂講?原來台語的「粿」意思這麼母湯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A 粿"的意思 比較像是~~古早製作粿是用石磨研磨成粿槳製作而成,而人力推動石磨的這個動作稱為"A石磨",由於這個動作是身體前後反覆移動,推動石磨磨米 ... ... <看更多>
稞的意思 在 看清朋友是顧粿大將軍...... (第12頁) 的推薦與評價
這棟樓這麼高怎麼都沒出現"巡田水"? ...(恕刪). 巡田水與搜草( 通常意指""作愛作的事"" )意思比較接近 與顧稞( 通常意指""作伙"" ) 距離比較遠一點. 0. 評分. 取消 確定. ... <看更多>
稞的意思 在 「顧粿」不能亂講?原來台語的「粿」意思這麼母湯!! 【RJ 台 ... 的推薦與評價
「顧粿」不能亂講?原來台語的「 粿 」 意思 這麼母湯!! 【RJ 台語小教室】 YOUTUBE高清https://youtu.be/ZPZF5Q__ky8 這次跟各位分享一句很罕見的台語,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