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誠摯地感謝網友 Kong-Ming 在今天按下「分享動態回顧」鍵,如果沒有跳出這則通知,我還真的忘了自己在 2013 年的 9 月 27 日曾經翻譯過這篇演講。
身為一個從 QA 工讀生入行,一路在職場上走向經理職的人,當時被 Bioware QA 發展部門總監 Tulay Tetiker McNally 於 Korea Games Conference (KGC) 2013 所發表的這則講演內容給深深地激勵到。
剛好先前也有被年輕朋友問到:「當 QA 真的有出路嗎?人家會不會覺得我什麼都不會所以才當 QA?」
就再分享一次,順便整理成文章。
--
你所待的遊戲公司,注重 QA 部門嗎?
新人以 QA 職缺為跳板加入遊戲產業會是一個好的決定嗎?
QA真的 是一份連貓都會做,只要有手玩遊戲就能幹的工作嗎?
底下謹分享 Bioware QA 發展部門總監 Tulay Tetiker McNally 於Korea Games Conference (KGC) 2013 所發表的講演內容,希望對於各位有所助益。
考慮到文章太長的關係,摘錄重點分享,並且將結論拉到首段來,其於部份的順序未做調整。
◎ 我講的太多了,講一句最重要的話:「所謂的QA,並不是為了確保產品的品質而存在的部門。一款遊戲的品質優劣不會是由單一部門來決定的。在遊戲公司裡,所有職務的人員都必須要關心QA,而身為QA人員,也必須對所有的領域保持高度興趣並學習之。」
◎ 一言以蔽之,事前預防,事後查明問題原因,確保產品項目正確實裝,就是QA團隊的任務。
◎ 在早期,遊戲開發者自己就能進行除錯作業,但隨著平台多樣化,遊戲複雜化,這個產業對於專業測試人員的需求量急劇增加,換句話說,QA人員正是被這個時代所需要而誕生的職業。
◎ Bioware的專業測試部門約有15~20人,當工作量增加時,也會追加人力。
◎ 這個職缺常被誤解為「只要一直玩遊戲就能領薪水」的工作,更常被外界瞧不起。一般認為誰都可以當QA,反正那樣的工作一點技術含量也沒有,在我們的國家,甚至有這麼一句話 - 「連貓都可以幹好QA的工作」。
◎ 不只是外界這麼看待,連來應徵的人也會有這樣的心態,但是老實說,那種每天打遊戲就能領薪水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 Bioware在人材聘用方面的標準非常高,從全球各地找來具有才能的人材,QA部門也是以這樣的標準在挑選員工,即使錄取了AAA級人員,後面也還有非常嚴格的流程等待著他。
◎ QA人員必須要有一個認知,他們應該要能與營運團隊、開發團隊妥善溝通,共同建構起完整的開發文化,並協助提升產品的品質。
◎ 但事實上,QA的離職率非常高,在遊戲業界裡也不是什麼令人稱羨的職缺,有許多人從事QA工作只是求一份溫飽,並沒有將提升產品的完成度視為個人志業。
◎ Bioware的QA也會以客戶或顧問的角度提供意見給開發團隊。
◎ Bioware的QA分為技術QA與設計QA,前者偏向於程式設計的部份,後者則是提供產品設計上的協助,是故,在產品開發的時候,QA也能積極參與設計的過程。
◎ 敝公司相當重視「價值」這件事,承前所述,因為制度上讓QA團隊能共同參與產品的開發的過程,因此各部門不再將它們視為用來除錯的部門,而是確實有所貢獻的,進而發現自我的價值所在。
◎ 敝公司稟持著「你如果認為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確的,那麼就執行下去吧」的原則
◎ 舉例而言,當三個總計投入300名人力的專案在進行的時候,QA部門會投入40人左右。在這個過程中,QA的意見並不會偏頗於某一方,會盡可能地提出公正且中肯的意見,如果有必要的話,也會提交完整的報告書。
◎ 與其他部門相比,QA部門更需注重「組織」這個觀念的重要性。
◎ QA即使不是開發者,也應瞭解開發遊戲所會用到的各種技術與知識。
◎ 面對消費者的時候,應該要能知道如何排除各種預期外所發生的狀況,所以必須掌握豐富且全面的知識與資訊。
◎ 對我來說,QA團隊就像忍者一樣的存在,隱身在看不見的地方,協助他人創造出最棒最棒的產品。
◎ 對於公司來說,QA也像是潤滑油一般的存在,讓全體成員能順利地彼次緊密合作。
◎ Bioware的QA部門有許多人已經工作十年以上了,當然也有許多人轉到研發團隊的職位,因為曾經擔任過QA工作,所以比起其他人都還要能夠快速發現問題,並協助建立部門間的合作關係。
◎ 一般人對於QA的印象還有一點,就是薪水比起其他部門要來的少。但在BioWare來說,QA與其他部門的薪資並不會相差太多,因為在這裡,QA是值得自豪的職業。
◎ 當我們早上起床準備到公司上班的時候會開心地想「今天應該要做什麼呢?」該怎麼樣協助其他同仁好讓開發作業更為順利呢?對我們來說,這份工作不單純只是獲取金錢上的報酬而已。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Meck大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店名:電視冠軍赤坂拉麵店 電話:無 地址:桃園市大園區航站南路9號 營業時間:am06:00-pm23:00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akasakaramen/ 關於: 今日的名廚 佐藤 強 是個貧困家庭出生的小孩, 經常餓肚子的情況下他深刻地體會到食物是如此美...
稟持 在 經驗/無可取代 陳建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研院院士 #陳培哲 好樣的!
「審查 #最大的困難就是蔡總統」這句話居然是出自疫苗審查委員,而且寧願退出審查委員也不要為了錯誤的政策背書,更不受政治壓力而妥協。
https://yns.page.link/Pyejg?soc_src=unv-sh&soc_trk=li
以往食藥署是不會對外公佈疫苗審查委員名單的,但為何扣扣姐會知道中研院士陳培哲是審查委員啊?為什麼摳摳姐都有獨家消息可以報??而且還都未卜先知搶先報料。
國人還真不知有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 這位疫苗審查委員,但這次摳摳姐連疫苗審查委員都知道是誰....,摳摳姐還真神通廣大,到底摳摳姐手上還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秘密...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只是摳摳姐說陳培哲院士攻擊國產疫苗,涉及 #業者業界的利益,違反專業倫理?咦.....陳院士是辭職後才質疑國產疫苗開發選錯技術,全採用尚未通過國際核准的蛋白質次單位疫苗,以國際標準來看,7月不可能通過審查,而且當時也沒有說自己是疫苗審查委員欸,摳摳姐硬要把人家起底公開。
只因為不懼壓力說真話,稟持專業不順從上意就要被圍堵?陳院士是疫苗審查委員的身份,應該是、可能是、或許是...高層故意透漏給摳摳姐要修理陳培哲院士的!
強烈建議陳培哲先生,您要不要發表先不自殺聲明啊,因為您知道的太多了!
#希望這些審查委員
#稟持專業跟良心啊
稟持 在 D5眼鏡公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波真的蠻嚴重的
趁現在大家可以準備好你的度數
避免發生不能出門的問題
配鏡由我們來為大家服務!
稟持著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專人為你服務宅配到家!
稟持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店名:電視冠軍赤坂拉麵店
電話:無
地址:桃園市大園區航站南路9號
營業時間:am06:00-pm23:00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akasakaramen/
關於:
今日的名廚 佐藤 強 是個貧困家庭出生的小孩,
經常餓肚子的情況下他深刻地體會到食物是如此美好,進而愛上料理,不知不覺地與其結下不解之緣。
最初,佐藤強是在赤坂區擺拉麵攤起家的。
擺路邊攤與一般餐廳廚師不同,沒有辦法提供給客人
基本的裝潢與獨立空間的安全感,因此 佐藤 強 便以保持清潔的環境與良好的人際關係來要求自己。
他的攤子在一天中每副碗筷只用一次,絕不重複使用,這個創舉改變人們對路邊攤,衛生條件不佳的印象
因此生意日漸興隆,另外假如遇上挑三撿四的客人對食物不滿時,他總會盡量做到先道歉,再委婉地請教哪裡需要改進。自己擺攤時,花費在事先準備與事後收拾的時間相當多一天當中幾乎只能休息三到四個鐘頭,都已經忙得昏頭轉向了,不時還會被警察警告禁止擺攤。
不過,他笑著說:每當聽見客人吃完麵後說聲うまい!
(好吃)一切的辛苦好像瞬間都消失不見了。
看見客人們不管是在冷到發抖的冬天或揮汗如雨的夏天
都跑來吃麵,佐藤強心中便期許自己一定要做出更好吃
的料理來回饋他們。
作雖然辛苦、雖然疲倦,對他來說更須費心的卻是如何
能夠精進食物的美味。除了自己不停地品嚐修改之外,
他經常在客人離開後看看他們的碗中有沒有剩下東西或
者剩下了多少。用這樣的方法來鞭策自己,
為的是做出更美味的料理。
佐籐 強 先生,打著第一屆電視冠軍王的旗幟,
在台灣寫下傳奇新頁。最為人著迷的,也正是這濃郁
細膩的湯頭。我們堅持在大火熬煮近十個鐘頭的大骨原味高湯,以手工瑣碎繁旭的程序以日本配方調味、食材原物料等,都經過嚴格層層把關 永遠給顧客安心 豐富優質的用餐體驗,感謝台灣顧客多年來的愛戴 在未來,我們仍將稟持最優秀的日式拉麵文化傳承。
#Meck大叔#電視冠軍赤坂拉麵店#電視冠軍拉麵

稟持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店名:四川吳抄手
電話:02 2772-1707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50-3號(忠孝敦化站3號出口萬邦大樓旁巷子約4分鐘)
營業時間:am11:30 - pm14:30 pm17:00 - pm21:30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justhot2007/
關於:
開業至今67年的四川吳抄手,傳承正宗府國美味,無論是家常的川菜小品、麵食小點亦或是辣味珍饌,道地極品料理,深獲老饕喜愛。逾一甲子的美味不僅牽繫祖孫四代共同味蕾,火辣嗆麻的鍋品滋味,百變創新的料理,更為無辣不歡的年輕世代們,帶來豐富多元的味覺饗宴。 四川吳抄手--張媽媽一路走來始終堅持的就是「品質」,稟持著道地原味,在經營管理上講求顧客至上、衛生第一的理念;在料理品上,講究食材的新鮮,保留道地的原味。順應新時代的需求進行「吃的健康」的改良,絕對拒絕添加防腐劑、化學辛香料! 張媽媽對品質的堅持『自己不敢放入口吃的食物,絕不賣給客人!』兼顧現代人講求的簡單生活,張媽媽更開發一系列川饌冷凍食品,單純使用老師傅傳授的古代宮中獨家秘方與最新鮮的素材,來維持產品新鮮及風味,在忙碌的生活中為大家帶來便利、美味與健康。 使命『自己不敢放入口吃的食物,絕不賣給客人!』
#Meck大叔#四川吳抄手#紅油炒手

稟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素的下飯菜:輕鬆做出 100 道中西式扒飯料理」介紹
專訪作者:瑋廚(高振瑋)
內容簡介:
吃素不再只有青菜配豆腐
從今天起,家裡就是五星級素菜館!
別以為素食就只能清清淡淡無滋無味?每餐不知煮什麼好嗎?
有了這一本《素的下飯菜》,讓吃素料理變得好好吃、好簡單、好美味!
餐飲科班出身,從國中就開始吃素的瑋廚,擅長把複雜的烹調簡單化,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本書運用中式十大料理手法,做出 100道讓人食指大動的下飯菜,不論是重口味的爆炒&燒煮類,還是清爽可口的涼拌&小菜類,或是讓人欲罷不能的煎烤&炸物類,每一道都兼具美味與營養,其中有 38 道「★」料理新手入門款、34 道「★★」挑戰自我中階款及 28 道「★★★」晉升高手高階款,不論是料理新手或是烹飪高手都適用,同時每道菜都貼心地設計「瑋廚小叮嚀」,提醒讀者料理時要注意的小細節,讀者做菜更安心、更得心應手。
只要學會這 100 道,料理三餐超簡單,吃素再也不是天天燙青菜了!
本書特色:
100道素的下飯菜,道道美味、盤盤好吃,小心連扒3碗飯!!
●5大單元10大類料理手法,煎煮炒炸任君挑選。
●區分料理難易度,入門、進階、高階款統統有。
● 最受歡迎 + 吃不膩經典菜,想吃什麼就做什麼。
● 每道菜附上「瑋廚小叮嚀」,讓做菜既省事又順手。
作者簡介:瑋廚(高振瑋)
人稱「瑋廚」的高振瑋,是當紅的素食料理直播主,經常在臉書粉絲專頁教授素食料理。他開朗大方、不藏私的個性,深受許多粉絲喜愛,同時在說唱逗趣下,完成一道道料理教學。
瑋廚擅長把複雜的烹調簡單化,讓素食不再只是做工繁複、清淡養生的精進料理,而是人人都愛吃的家常下飯菜。他樂於在粉專或 Youtube 上無償分享料理蔬食的技巧,就是希望帶給大家好做又好吃的蔬食料理,推廣無肉飲食。
未來瑋廚仍將稟持他熱愛推廣蔬食的態度,繼續在臉書、IG、Youtube 上提供各種蔬食食譜,同時也會不斷精進自己的手藝,研發出更多美味的料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