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神奇植物園
.
#此篇為宣傳還未開始報名
.
年紀:2升3年級以上
.
人數:10人
.
日期:2個整天、未定
.
費用:2300元(含多種植物材料費)
.
注意:會帶至少6~7類植物回家種植
(空氣鳳梨、多肉植物、數種種子、食蟲植物)
.
內容:
第一天
早上、達爾文的冒險故事
下午、吸養分的過程
.
第二天
早上、繁殖的方法
下午、綠色的改變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70的網紅鸚鵡用品相關-雜貨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賈丁氏鸚鵡 賈丁氏鸚鵡是Poicephalus-波斯菲勒斯鸚鵡中體型僅次於海角鸚鵡的第2 大種類,國內人工繁殖的進口鳥不常見,總共有3種亞種,如左圖:左為大 賈丁氏鸚鵡( Poicephalus gulielmi massaicus )、中間為小賈丁氏或橘冠鸚鵡(Poicephalus guli...
「種子繁殖過程」的推薦目錄:
- 關於種子繁殖過程 在 拖鞋亮綠教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種子繁殖過程 在 許許與小Bell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種子繁殖過程 在 梁祖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種子繁殖過程 在 鸚鵡用品相關-雜貨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種子繁殖過程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種子繁殖過程 在 OxGreen 草牛 Li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種子繁殖過程 在 植物的繁殖ok1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種子繁殖過程 在 《BBC知識》國際中文版- 【先有植物還是先有種子 ... - Facebook 的評價
種子繁殖過程 在 許許與小Bell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潮濕天氣徹底消滅霉孢子!
Prime Living 滅霉除漬抗霉三步曲!
天氣時冷時熱,冷暖氣交替開,地板和牆壁成日都有「倒汗水」💦屋內出現發霉情況就更加走唔甩 ! 🤢
最近年尾大掃除,就決定要徹底去除新屋牆邊所有 #霉漬,以免 #霉菌 再繁殖伸延到✨,黴菌留喺屋企點都會對我哋嘅健康有影響,最常見係敏感反應及呼吸系統疾病。😷
清走牆邊霉菌我都試過用普遍嘅去霉劑,但原來大多都只係「治標唔治本」🙅🏻♀️霉菌除咗有超強嘅擴散能力外,只要佢一接觸到水分就更加會快速繁殖🦠甚至會喺牆身或物件表面生根再擴散。😱
於網上搜尋過資料,原來要全面除霉都唔係一件容易嘅事。好彩我用上 Prime-Living 嘅三件產品,用完個效果好好,尤其是啲霉漬好快已經清走哂。再做埋抗菌保護,防止霉菌再生就更安心。🛡️
只需要做足滅霉、除漬、抗霉呢三個步驟,就可以輕鬆同霉菌講bye-bye👋🏻
🚩滅霉除漬抗霉過程:
(1)滅霉:
使用 #MoldAway #滅菌除霉劑
http://bit.ly/2KQ1f6w
可以消除黴菌毒素和黴菌孢子 , 去除霉味和減少因發霉的敏感,靜置15分鐘自然風乾或之後擦拭就得。✨就算噴在於空氣中,亦可減少因黴菌引起嘅過敏症狀。✨適用於牆上、洗衣機、地毯、衣物、毛巾、床單及枕頭套等。
(2)除漬:
使用 #OxyFade 多用途活氧除漬劑
http://bit.ly/3461X57
可去頑固污漬,對於難搞的污漬特別有效。因為佢唔係漂白水唔會令到牆身變黃,所以用得安心,清潔放心,只要噴濕污漬,等待2-4小時之後,可用於去除咖啡,茶,紅酒,果汁,汗,霉漬等污漬,用途廣泛,環保安全✨
(3)抗霉:
使用 #MoldShield #長效無毒抗霉保護膜
https://bit.ly/2HKb047
清潔好後噴一噴,能於物件上形成一個防霉保護層,有效殺死保護層上下嘅霉菌,並防止霉菌再生,就唔洗再見到討厭嘅霉菌喇!經測試証實其效力長達6至12個月🛡️ 因為佢無有害氣體,所以亦安全用於有 #小朋友 及 #寵物 嘅家居,除咗可直接噴於油漆牆身上外,就算牆紙、瓷磚、金屬、石材、木材、布纖維、皮革、地毯和塑料等都適用。
用完Prime-Living滅霉除漬抗霉三步曲,牆邊終於「真正」乾淨哂 !🌟
滅霉除漬抗霉三步曲操作短片:https://youtu.be/lzU6ICWRG6Y
了解更多產品資訊及購買:https://bit.ly/3r9kwPI
#過敏症 #鼻敏感 #氣管敏感 #眼敏感 #哮喘 #濕疹 #霉菌 #霉漬 #霉菌種子 #殺菌 #除漬 #抗霉 #primeliving #primeliving生活館 #環保無害 #家居用品 #除霉 #去霉 #漂白水 #酒精
種子繁殖過程 在 梁祖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香港新入行的農夫,一隻手都數得晒,只望香港農地不再被蠶食。在社會上,期盼香港人能像香港菜一樣,在狹縫中無堅不摧。」
————————
上舞台‧下農田
早前疫情關係,工作機會減少,因緣際會他跑到元朗新興農場耕種,出食譜推動本地菜。以為耕種能滅火,他卻說:「你估我陶淵明歸隱咩?」去年12月,第四波疫情嚴重,政府突宣布煞停劇場演出。延期兩次的《新聞小花的告白2》最終腰斬,10多場表演全部告吹。以為愛吃的他有comfort food冷靜心神,他聽畢卻激動反問:「你覺得comfort food有用咩?你得咩?」「自從2019年6.12之後,這種說法早已不再存在了。」社會不公,他不啞忍。做農夫,也要做有火的農夫。
演出被腰斬 面對社會新常態
訪問當日,梁祖堯的舞台劇《新聞小花的告白2》忙於退票。儘管劇團按規矩早已完成新冠病毒檢測,最終換來政府要求一天內要暫停演出或改作線上演出,他生氣又無奈:「舞台劇線上演出?感染力完全不同。」損失至少幾十萬,他在社交媒體直言:「猶如感覺像親生骨肉被『標參』。所有要求和贖金交了,孩子還是被撕票並碎屍了。」
這種情况,他形容為新常態。
「或者一年前,comfort food是work的,但2019年運動之後,我知道不是吃就能讓自己放下。」以前壓力大,他最愛到演藝學院附近的土耳其餐廳大吃特吃紓壓。畢業後,遇上挫折也會特意重返餐廳。「15年前,我在那裏爬過起身,你在那裏食飯,彷彿可以找回以前的力量。不是食物本身,而是自己的精神鼓勵自己。」不過,日子過去,面對社會光怪陸離的新聞,無論多愛吃,comfort food已失去效用。「也可能是年紀大?有些東西,不能再自己欺騙自己,以前用物質可以抵消到,但你現在知道,是不可能的。沒有解決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到。」
體驗全職做農夫 體味本地菜的好
2020年初,疫情打亂舞台劇安排。工作減少,他在社交媒體上看到農友朋友求救,問有沒有人願意到新興農場幫忙收割。閒時做天台農夫的他,自告奮勇,開墾「實驗田」,種滿蘿蔔和香草,初嘗全職務農滋味,找另一種comfort way生活,「我是個很intense的人,沒有安全感,每一刻都需要工作,所以在大自然裏,某程度是逼自己要放空」。
去年夏天,他用心在農地種了一棚西瓜。農夫間有個傳說,說初次種植的人總有virgin luck,梁祖堯也一樣,首次種西瓜,西瓜又大又飽滿,有半條手臂粗,人人都讚好。豈料準備收割時,卻迎來一場黑雨,西瓜全都裂開,努力付諸流水。
「有些事情,可以一分耕耘,零分收穫。」他說道,「在農地,你沒有辦法改變它們能否生長;你沒有辦法控制稻米會否長高,你只能接受它,在狹縫中尋找(農夫的)生存空間。」轉念反思,梁祖堯卻悟出道理來,「西瓜是乾旱植物,它的一生就是等待這場雨水,將種子傳播繁殖。當我這樣想,我替它們高興,因為它們生命圓滿了」。
翻泥、施肥、搭棚架、灌水,原始的體力勞動,讓他經歷大自然的生死循環。「很多時候,我們忘記食物本身也是生命體,我們對待它們像產品,但只要記得它們是生命,對待它們就很不同了。」
忙完農活,他時常騎電單車,跑去和老農夫聊天。他想知道,香港的農夫究竟是怎樣活的、老農夫的智慧是怎樣。「他們總是說,以前的菜味道唔係咁,芥蘭味道唔係咁,我很好奇,究竟味道差在哪裏呢?」梁說道。
香港現時依賴入口菜苗。以番茄為例,未熟透已經採摘,在運輸過程中才會「漚熟」,本地菜雖價格較貴,但卻熟透才運到市場,新鮮爽口,截然不同。「大陸來的菜,10蚊3份,收工的時候10蚊5份。但你吃的東西是有代價的,你每吃一條大陸菜,香港就會少一塊農地。」因為本地菜沒有人吃,土地就會有藉口被蠶食。
他吃過本地菜,知道「好食係邊」,希望更多人知道本地菜的好。他在facebook大力宣傳要推本地菜,開班教學製作蕎麥麵,收費過千,自己卻分毫不收,全用來支持農場營運,更邊耕種邊收集食譜(還有邊排戲),出盡力讓人看見本地農作物。
剛出版的《香港人食香港菜》,第一個食譜——薯仔湯扯麵,也是從老農夫收集得來。「種田時,他每天都煮這個菜。啊!好神奇,你看他只加花椒、蒜頭等,沒什麼調味料,但吃下去味道卻很濃厚,『真係好食過譚仔』!」他笑道。
食譜沒有流行的氣炸鍋、水波爐菜式,全是硬橋硬馬明火菜,有傳統番茄炒蛋,也有新意思,從菲律賓姐姐收集得來的雞蛋煎茄子。總之,宗旨是本地出產的農作物,分春夏秋冬四季食譜,喚起你我也忘記的——不時不吃。
出版新食譜 港人食港菜
「食譜以前都出過好多本,無試過好似呢一本咁俾心機。因為想大家知道,香港人點解要食返香港菜!!」梁祖堯在自序這樣說。2008年他與外婆(李玉枝)出版第一本食譜《祖傳美味.回憶》,前後共出過6本食譜,有家傳秘方,也有西式料理。銷情理想,卻大花心力。至2016年,他說,除非有非寫不可的理由,否則不想再續。
這次,算是破例。因為他遇上在數碼時代仍然堅持辦出版社的「字字研究所」。編輯說,梁祖堯在沒有框架、細節下,一口答應要寫這本書。編輯心存感激,也盡見梁祖堯的「那團火」。
他關注土地,也許可以追溯至2008年。當時政府計劃清拆菜園村,掀起連串反高鐵運動。80後自發守村,儘管當年梁祖堯沒有參與,卻一直關注事件。他說,當時的反對流於「形而上」。年月過去,今天他執起鋤頭,「才感受到自己當年反對緊啲咩」。
「當我們走進老農夫的農地時,完全沒有水。他們沒可能種稻米,但以前元朗的絲苗米好得可以進貢朝廷。之後,我們跑上山找水源,看到一條100米長的瀑布,有幾塊巨石,你想像到是多麼的壯觀,現在卻全部乾涸了。老農夫說,因為起了高鐵,破壞了地下水源。高鐵的禍害,比你想像中深很多。」
現在,在種稻米的田中,梁祖堯和其他農夫會特意留一塊田讓候鳥來吃。他說,這些候鳥DNA記得,以前的香港有很多稻米可以吃。「你不讓牠們吃?牠們會餓死的。」
這個新手農夫,愈挖愈深,弄壞了3支鋤頭,卻挖出土地的情誼,悟出生命。他說,香港新入行的農夫,一隻手都數得晒,只望香港農地不再被蠶食。在社會上,他也期盼香港人能像香港菜一樣,在狹縫中無堅不摧。
「種植時,我是農夫;在社會上,我是一棵菜。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活下去。我們不是產品,是有生命的,也希望別人能當我們是一個生命體。」
◆《香港人食香港菜》
- 作者:梁祖堯
- 出版社:字字研究所
文:袁志敏
圖:朱安妮、字字研究所提供
[語文同樂 第483期]
———————————
謝謝報道🧡
http://www.mingpaocanada.com/tor/htm/News/20210108/HK-gfh2_er_r.htm
種子繁殖過程 在 鸚鵡用品相關-雜貨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賈丁氏鸚鵡
賈丁氏鸚鵡是Poicephalus-波斯菲勒斯鸚鵡中體型僅次於海角鸚鵡的第2 大種類,國內人工繁殖的進口鳥不常見,總共有3種亞種,如左圖:左為大 賈丁氏鸚鵡( Poicephalus gulielmi massaicus )、中間為小賈丁氏或橘冠鸚鵡(Poicephalus gulielmi fantiensis ) 、右為黑翅賈丁氏鸚鵡(Poicephalus gulielmi ),而其中以小賈丁氏(橘冠)鸚鵡比較少見,在市場上的價格也比較高,其特徵是頭部呈橘黃色而非紅色;賈丁氏鸚鵡外表看似亞馬遜鸚鵡,手養鳥可成為很不錯的寵物鳥,而且比較安靜,在同屬的鸚鵡中有較佳的學話能力,且比較不會成為只親近、信任一人的鸚鵡,也不會像亞馬遜鸚鵡在繁殖期變的十分有侵略性與攻擊性。
約28cm(11吋)
分佈地分散不集中,主要分佈在非洲中部及西非部份地區,在西非包括賴比瑞亞東部到象牙海岸及迦納南部,在非洲中西部從喀麥隆南部到安哥拉西北部,薩伊北部、中非共合國東部到烏干達西南方及盧安達,肯亞、坦尚尼亞北部也有其族群。
許多族群棲息在保護區內,包括了喀麥隆的柯魯國家公園與加納的比亞國家公園,在肯亞與坦尚尼亞賈丁氏鸚鵡主要棲息於海拔1800-3250m的高山森林中,剩餘的族群多棲息在低地雨林中,棲息或覓食時通常在樹頂,繁殖期外時,多10隻左右一起活動,食物充足時或在棲息的樹上時聚集數量則較多,在肯亞的族群每日都會飛行60km的長距離尋覓食物, 賈丁氏鸚鵡的食物有各種種子、水果、花、昆蟲、橄欄、棕櫚核果等,會與當地非鸚鵡類的鳥類群集,築巢在離地3-12m高的樹洞中,窩卵數約2-4顆蛋 ,數量因棲地破壞與人為捕捉越來越少。
賈丁氏鸚鵡有不錯的體型與外表,市場所見多為野生鳥,其與人工繁殖鳥價差大,牠們與大多數的非洲鸚鵡一樣是安靜的種類,剛飼養時易不安與害羞,適應過程較慢,適應環境後即十分健壯與活潑,啃咬力強勁,若所提供的籠子過小有可能因壓力與無聊而有拔羽的行為 ,性別需經專業鑑定,公成鳥的頭部較大較平,眼睛虹膜為鏽紅色帶點深橘色,母成鳥的虹膜 則是深褐色帶稍許橘色。
一般來說賈丁氏鸚鵡約在5歲左右才開始有繁殖的徵兆出現,但也有可能再3、4歲多時就繁殖,無特定的繁殖季節,整年都可能繁殖,但繁殖野生鳥機會相當低,繁殖期間盡量避免經常翻動巢箱,有時會發生蛋無受精或親鳥殺死雛鳥的情況,可使用30 x 30 x 60 cm規格的巢箱,一窩約產2-3顆,有時3-4顆,孵化期約需25-27天,公鳥可能有參與孵蛋的工作,約10週後幼鳥羽毛長成,約在第13週時斷奶,但羽毛長成及斷奶所需的時間有可能更長。
#賈丁氏鸚鵡 #橘冠賈丁 #鸚鵡用品相關雜貨舖 #我愛寶貝蛋 #Poicephalusgulielmifantiensis
種子繁殖過程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病毒的象徵意義與心靈啟示】
昨天2月2日靜修十天回來才知道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散,香港人心惶惶,恐懼比疫情蔓延得更快。我相信病毒只是心靈的象徵,所以今天特地研究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病理,好去理解病毒究竟在傳達什麼訊息給我們人類。
其實這病毒靠自己本身並不能繁殖,它必須尋找宿主去繁殖,病毒的目的並不是殺死宿主,而是繼續分裂下去、傳播開去,所以成功的病毒應為低毒性、長潛伏期、高傳染性、低死亡率的,HIV是非常成功的病毒例子,潛伏期長達十年,不會立刻致命,到人們發現時病毒已完全控制宿主。今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比起2003年沙士更進化,潛伏期更長、死亡率較低、傳染性更高。
當這種冠狀病毒進入人類身體後,從細胞表層抵達細胞核心的過程當中,它欺騙了人體細胞四次,一次又一次讓細胞以為病毒對自己有益而打開了防護閘門,讓病毒得以進入細胞核,進行複製自己的繁殖過程,這新型冠狀病毒會潛伏在身體十天左右,好讓自己大量複製,再爆發出來傳播開去。原本病毒的目的是傳染更多的宿主,讓自己分裂下去,可是當病毒留在身體一段時間後,竟然忘了自己是病毒,忘了自己的目的,就留了在宿主的體內,有些病變細胞告訴免疫系統「我已被感染,請殺死我」,所以引起免疫系統反應,去對付病毒,而炎症的引起是因為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因此太強或太弱的免疫系統都不行,要達致平衡才是最好的免疫能力。
從身心靈的角度去看這新型冠狀病毒就變得很有意思,一切人生的問題都源於分裂,以為自己是分裂的個體,可以獨立於其他東西而存在。近來世界發生的災禍,如亞馬遜森林大火、澳洲火災、全球氣候問題、食用魚類被塑膠或輻射污染,都讓人類開始反思我們的每一個行為,原來都影響著整體,我們其實從來都並不可能獨立存在的,一粒沙裡就藏著整個宇宙,從任何一個東西裡就看到整體。我們能從細胞裡看到一個人的整個生命,也能從一個人的生命看到整個宇宙的生命,宇宙以全息影像的方式存在著。
回到這個病毒的象徵意義,愈會自欺的人愈容易被感染,把自己看成生命的受害者都是自欺的人,因為從身心靈角度來說,我們要為生命遇到的一切負百分之百的責任,我們對如何看待外境絕對有選擇的餘地,把事件看成是生命的禮物還是問題是自己的選擇,遇事時指責別人還是承擔責任也是選擇。另外,免疫系統的問題象徵著攻擊自己,所以愈會自我批判的人也愈容易被感染,其實說穿了,指責別人與自我批判根本是同一回事,只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因為真正自愛、自信的人,愈能無條件地愛別人和愈謙卑,相反地,愈自我批判的人自然會先否認自己未接納自己的部分然後投射在外,去指責他人,愈驕傲自大的人其實內心充滿自卑。
看到病毒竟然會忘了自己是病毒,也忘了自己生命的目的,感到很不可思議,這不就是人類的靈性道路?人類投生為人,忘了自己的真正身分、真正本質,更忘了生命的目的與意義所在,讓人迷失在娑婆世界,以為追逐名利權色會讓自己快樂,竟忘了生命的目的是從無意識變得有意識,去憶起「我是誰」。因此,人變得迷失,不斷在外境尋找快樂,過程中只找到短暫的快樂,卻怎麼也不會完全滿足,無法持久地快樂,人總要不斷擁有更多和更好。其實人也像病毒一樣,不斷自我防衛或攻擊別人以餵食並壯大自己的小我(ego),讓心靈不斷分裂下去,不再記得自己原來是這個整體,讓人變得恐懼、不安、憤怒、孤單,這些負面情緒都是小我的食糧。
這病毒在中國爆發,而香港的疫情也在擴散,所有的炎症都象徵著憤怒,或許中國內地已醖釀著很多的憤怒與恐懼,共產黨以恐懼統治國人,完全是在製造人與人之間的分裂與恐懼,近來香港的政治事件也在社會間累積了太多的憤怒與恐懼,所以這病毒在這地區蔓延都是中國人的共業,跟過去的歷史、或我們每一個人的業力都脫不了關係,在我們眼前的一切只是因果循環,壞消息是我們也責無旁貸,也要為此負責,而好消息是我們有能力改變與轉化這一種,不再餵食惡的種子而去培養善的種子,改變永遠都是從自己開始。因此,我們不是要憎恨任何人,而是學習無條件地愛所有人,包括我們從前憎恨的人,由分裂的幻相回歸至一體的實相。
從整體來看地球的事件,不論是環境問題、政治問題、還是病毒問題,其實一切都是讓人類覺醒的功課,亦即學會愛、慈悲與寬恕,並接納如是,如果人類學會真正的愛,我們就不會再無止盡地佔有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資源絕對足夠分配給窮人;也就不會過度的破壞環境去賺錢,地球就得以修復;國家也就不會發展生化武器,而把資源用於發展心靈平安的建設上,最後甚至國家的概念也是多餘的,若我們學會愛的話,自然能夠愛不同種族的人,這樣就連宗教也不需要了,我們已能夠發展慈悲心,愛人如己,寬恕別人,活得平安。
人類的靈性覺醒(也可稱作開悟、解脫)絕對刻不容緩,認清「我是誰」,我們無限的真正本質,了悟真正的生命意義,放下物質的追求,學習愛與慈悲,把他人的福祉與我的福祉視作同一回事,我們自己的覺醒就是送給世界最好的禮物,我們一個人的平安自會以漣漪效應般散播開去。
一切都只是為了我,學會愛。
願一切眾生快樂與平安!
謝稀如 Michelle 2020/2/3
Facebook Page:www.facebook.com/nowMichelle
YouTube頻道: www.youtube.com/c/MichelleTse
Facebook 群組: www.facebook.com/groups/NowhereNowHere
種子繁殖過程 在 OxGreen 草牛 Li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插枝繁殖方法是大量繁殖植物的主要方法,適用大部份植物,如玫瑰杜鵑行道樹,葡萄,小樹苗如松柏,楓樹等。
春天進行最好,植入育苗盆前用白糖水(1:50)浸泡一個晚上有助扦插成功率。
百香果繁殖,百香果育苗方法,百香果壓條育苗,百香果扦插法,克隆百香果,clone,複製百香果,百香果嫁接方法,台農一號百香果扦插育苗。
本影帶介紹百香果最高成功率的育苗方法,詳細步驟演示,只要依樣畫葫蘆即可繁殖百香果苗。要注意鍋牛,他們很喜歡吃百香果苗剛長出來的嫩葉,造成百香果育苗失敗。 另外用 透明塑膠袋上面開3個透氣小口,然後完全罩住百香果育苗盆以增加濕度避免太過乾燥,增加育苗成功率。
一般人可能不知自己種的百香果品種, 用種子來育苗有風險,因為有些百香果品種只能用扦插方式來培養,無法用種子育苗的。 扦插過程,可考慮用如黃百香果來嫁接,一般自家種應該不需要。
百香果營養價值:
果汁營養氣味芳香,有香蕉、檸檬、石榴等眾多水果的香味,又有 「水果藥王」的美稱。百香果含多種胺基酸、維生素和類胡蘿蔔素,鈣、磷、鐵等物質及微量元素,詳細請參考發表研究。
The cutting propagation method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methods for mass propagation of plants. It is suitable for most plants, such as rose and rhododendron, street trees, grapes, and small saplings such as pine, cypress, and maple.
It is best doing in spring. Soaking in sugar water (1:50) for one night before planting in the nursery pot will help the cutting success rate.
#GreenOx
#OxGreen
#草牛
種子繁殖過程 在 《BBC知識》國際中文版- 【先有植物還是先有種子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這些特徵花了1.5億年才演化完成,出現第一種以種子繁殖的植物。所以是先有植物才有種子,而且 ... 任何生物一定都是要經過成長過程的,不可能一出生就具有生殖能力。 ... <看更多>
種子繁殖過程 在 植物的繁殖ok1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介紹植物除了 種子 以外,也可以利用根、莖或葉等部位 繁殖 ,紀錄老師與學生的 繁殖過程 與成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