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競爭力 電信業:資通訊產業鏈支撐應用是關鍵
中央社 - 2019-04-06 11:46:49
中央社 財經 / NOWnews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6日電)5G首波釋照原訂2020年上半年完成,遭批腳步太慢,電信業者認為,台灣業者積極投入5G實驗網,技術探索不會落後,5G大規模商轉不必搶快,培植強大ICT資通訊產業鏈實力支撐應用,才是台灣5G競爭力關鍵。
2019年被稱為是5G元年,美國、歐洲、日本、南韓以及中國都在積極布建5G網路,台灣5大電信業者也投入5G實驗網與智慧應用準備工作。但由於5G建設的資本支出將是4G的3至4倍,當殺手級應用未出現時,業界都認為5G建設不宜躁進。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曾強調,台灣不是5G技術標準的制訂者,應當個「聰明的跟隨者」,才能讓企業及民眾用更合理的價格享受5G服務。
不過,政府2020年上半年完成5G首波釋照規劃,遭外界批評腳步太慢,尤其在南韓、美國相繼推出5G服務後,台灣發展進程明顯落後,近期有消息傳出,行政院將啟動5G釋照加速計畫,打算提前至年底完成。
5G釋照時程若提前 業者提兩大隱憂
對於5G釋照可能提前至年底,電信業普遍表達擔憂。台灣電信產業發展協會發言人劉莉秋對中央社記者表示,提前釋照恐怕有2層面問題,首先是行政程序作業不及,導致競標流程出現瑕疵。
其次是業者預算編列均在2020年,提前至年底釋照,恐造成部分業者資金調度不及,無法投標,對政府與業者來說是「雙輸」局面。
劉莉秋補充說,按目前釋照作業進度,今年6月交通部才能完成公告頻率一覽表法定作業程序,接著NCC依法公告5G釋照管理規則60天,待確認管理規則後,進行系統招標與設計。依過去釋照經驗,系統至少要6個月的測試期,此次頻譜拍賣標的多,系統複雜,若欲維持拍賣競標系統的穩定,測試期不宜短於6個月。
電信協會建議,今年12月受理投標業者遞件申請,讓5G釋照起跑,宣誓5G時代的臨,明年首季再釋照,會是比較妥適的安排,既不會影響5G發展時程,也能讓頻譜競價過程更平順、安全。
當前5G終端設備屬過渡性產品 台灣沒落後
不具名電信業者認為,台灣5G進度沒有落後,目前國外業者端出的5G仍屬於5G商用實驗網,國內5大電信已啟動各項5G應用實驗計畫,以及開發特定園區的5G應用,在技術探索上不會停,也不能落後。但目前5G終端設備仍屬過渡型產品,許多智慧應用透過4G來支援也沒有差異,換言之,如果設備端和應用端沒跟上,5G大規模商用「沒必要搶快」。
業者舉例,台灣4G服務在2014年商轉,晚於先進國家,但台灣4G用戶成長速度非常快,普及率早就超過100%,奪全球之冠,平均每月每戶傳輸量也飆破20GB,證明「台灣4G開台雖是後段班,卻能後發先至」。
資通訊產業鏈支撐應用 5G發展關鍵
另一業界人士私下透露,政府要在5G發展上有競爭力,不能只是把執照發出來,還要有國內ICT資通訊產業鏈的5G實力相配合,單方面鞭策電信業者快點開通5G,後頭沒有應用支撐,只是速度比較快,對企業市場和消費市場來說,都沒有意義。
國內5大電信業者目前已啟動各項5G應用實驗計畫、開發特定園區的5G應用,中華電信執行副總經理林國豐表示,中華電已與諾基亞、愛立信合作在電信研究院園區建置3.5GHz中頻段、4G/5G共同組網的5G實驗網路,今年擴展至28GHz高頻段、小基站、5G獨立組網等完整5G組網架構,並將於南港展覽二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及桃園青埔等地區設置驗證場域,催化5G創新應用。
台灣大哥大先前攜手諾基亞展示「真5G」,並計畫在今年第2季前,在新莊球場建立完整5G實驗網;遠傳電信除與愛立信及諾基亞進行5G實驗網測試,也在7大場域進行5G應用測試;亞太電信則結合鴻海集團內5G及8K整體產業鏈資源,與諾基亞及愛立信建構符合國際標準4G加5G NSA 網路;台灣之星則攜手諾基亞完成「虛擬實境全景寬頻影像應用」與「擴增實境工業應用」。
資料來源: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90406/3309879/…
立信 建設 桃園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5G競爭力 電信業:資通訊產業鏈支撐應用是關鍵
中央社 - 2019-04-06 11:46:49
中央社 財經 / NOWnews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6日電)5G首波釋照原訂2020年上半年完成,遭批腳步太慢,電信業者認為,台灣業者積極投入5G實驗網,技術探索不會落後,5G大規模商轉不必搶快,培植強大ICT資通訊產業鏈實力支撐應用,才是台灣5G競爭力關鍵。
2019年被稱為是5G元年,美國、歐洲、日本、南韓以及中國都在積極布建5G網路,台灣5大電信業者也投入5G實驗網與智慧應用準備工作。但由於5G建設的資本支出將是4G的3至4倍,當殺手級應用未出現時,業界都認為5G建設不宜躁進。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曾強調,台灣不是5G技術標準的制訂者,應當個「聰明的跟隨者」,才能讓企業及民眾用更合理的價格享受5G服務。
不過,政府2020年上半年完成5G首波釋照規劃,遭外界批評腳步太慢,尤其在南韓、美國相繼推出5G服務後,台灣發展進程明顯落後,近期有消息傳出,行政院將啟動5G釋照加速計畫,打算提前至年底完成。
5G釋照時程若提前 業者提兩大隱憂
對於5G釋照可能提前至年底,電信業普遍表達擔憂。台灣電信產業發展協會發言人劉莉秋對中央社記者表示,提前釋照恐怕有2層面問題,首先是行政程序作業不及,導致競標流程出現瑕疵。
其次是業者預算編列均在2020年,提前至年底釋照,恐造成部分業者資金調度不及,無法投標,對政府與業者來說是「雙輸」局面。
劉莉秋補充說,按目前釋照作業進度,今年6月交通部才能完成公告頻率一覽表法定作業程序,接著NCC依法公告5G釋照管理規則60天,待確認管理規則後,進行系統招標與設計。依過去釋照經驗,系統至少要6個月的測試期,此次頻譜拍賣標的多,系統複雜,若欲維持拍賣競標系統的穩定,測試期不宜短於6個月。
電信協會建議,今年12月受理投標業者遞件申請,讓5G釋照起跑,宣誓5G時代的臨,明年首季再釋照,會是比較妥適的安排,既不會影響5G發展時程,也能讓頻譜競價過程更平順、安全。
當前5G終端設備屬過渡性產品 台灣沒落後
不具名電信業者認為,台灣5G進度沒有落後,目前國外業者端出的5G仍屬於5G商用實驗網,國內5大電信已啟動各項5G應用實驗計畫,以及開發特定園區的5G應用,在技術探索上不會停,也不能落後。但目前5G終端設備仍屬過渡型產品,許多智慧應用透過4G來支援也沒有差異,換言之,如果設備端和應用端沒跟上,5G大規模商用「沒必要搶快」。
業者舉例,台灣4G服務在2014年商轉,晚於先進國家,但台灣4G用戶成長速度非常快,普及率早就超過100%,奪全球之冠,平均每月每戶傳輸量也飆破20GB,證明「台灣4G開台雖是後段班,卻能後發先至」。
資通訊產業鏈支撐應用 5G發展關鍵
另一業界人士私下透露,政府要在5G發展上有競爭力,不能只是把執照發出來,還要有國內ICT資通訊產業鏈的5G實力相配合,單方面鞭策電信業者快點開通5G,後頭沒有應用支撐,只是速度比較快,對企業市場和消費市場來說,都沒有意義。
國內5大電信業者目前已啟動各項5G應用實驗計畫、開發特定園區的5G應用,中華電信執行副總經理林國豐表示,中華電已與諾基亞、愛立信合作在電信研究院園區建置3.5GHz中頻段、4G/5G共同組網的5G實驗網路,今年擴展至28GHz高頻段、小基站、5G獨立組網等完整5G組網架構,並將於南港展覽二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及桃園青埔等地區設置驗證場域,催化5G創新應用。
台灣大哥大先前攜手諾基亞展示「真5G」,並計畫在今年第2季前,在新莊球場建立完整5G實驗網;遠傳電信除與愛立信及諾基亞進行5G實驗網測試,也在7大場域進行5G應用測試;亞太電信則結合鴻海集團內5G及8K整體產業鏈資源,與諾基亞及愛立信建構符合國際標準4G加5G NSA 網路;台灣之星則攜手諾基亞完成「虛擬實境全景寬頻影像應用」與「擴增實境工業應用」。
資料來源: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90406/3309879/…
立信 建設 桃園 在 徐立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心政治 信政見-暢活水岸
長期雙北市政府不斷推行綠色運輸及市民健康樂活等政策,近年來隨著腳踏車與健走是兩市市民最常從事的休閒活動,且不分年齡與性別,這顯示出市民對於健康樂活有相當大重視。
目前雙北市民最常使用往返兩市的行人腳踏車橋樑,皆附屬在一般道路橋樑上,缺點是嚴重的空間不足以及安全上的問題存在,若能將汽、機車等動力車輛與行人腳踏車分開,則可減少許多空間及安全上的問題。
立信提出政見,興建行人腳踏車專用景觀橋的效益,不止在空間與安全上達成,在促進綠能運輸、人文交流、健康樂活、經濟發展、觀光提升與疏緩交通上更有具體效益。
讓水岸與生活更加密集結合,在壅塞空間外增加活動空間,市民能夠更便利生活,創造雙北最大生活圈,不受限於河岸隔閡。
經立信實地觀察,目前最合適的地點在桂林路與環河南路口,起點由艋舺三清宮為入口,跨越堤岸於環河快速道下穿越,於堤外再設置一出入口,連接至新北大橋上的人行腳踏車道。
選此地點原因是所需土地皆為公共用地,且透過此景觀橋樑的建設將連結台北、桃園捷運三重站與龍山寺站,景觀橋的興建連接板橋、新莊與三重地區,進而直達新北都會公園擴大市民休閒空間效益,這將會為雙北市帶來可觀觀光效益。
重要的是立信認為,能夠結合節能、環保、健康、安全、便利、休閒、觀光、區域發展等多項雙北市民福祉,立信若當選市議員將會極力向柯市長爭取,讓台北、新北更好的未來,立信需要您的支持。